首页 > 文章中心 > 颈椎病中医治疗

颈椎病中医治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颈椎病中医治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颈椎病中医治疗

颈椎病中医治疗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颈椎病; 中西医结合;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55-01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本身退行性病变及继发的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而出现的临床综合症候群,又称为颈椎综合症。临床表现为颈部不适,颈部活动受限,颈部疼痛,且向肩、背、前胸和手臂放射或有酸、麻、胀感。有的患者尚有肢体麻木、无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及视力、听力、记忆力下降,精神不整,心动过速,吞咽困难等症状。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共124例,病程6个月-2年不等,均有不同程度头痛、颈项僵硬、眩晕、视物不清、肩背酸痛、手臂麻木、耳鸣等症状。其中,男性59例,女性65例;年龄26岁-75岁,以晕为主要表现者83例,以头痛为主要表现者41例;头晕伴耳鸣及听力下降者38例,头晕、头痛伴恶心、呕吐者56例。经X线拍片检查,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曲度改变、不稳或骨质增生。而且,压颈试验或上肢牵拉试验阳性。尚可排除其他疾病的干扰。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者2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者72例,脊髓型颈椎病者18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者11例。

2 治疗方法

2.1 中医治疗 患者口服颈复康颗粒(承德颈复康药业生产),每天2次,每次2代,温水冲服,15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

2.2 西医治疗 静脉滴注20%甘露醇125ml-250ml,每天1次,连用7天后停药;同时,口服复合维生素B,每次2片,1天3次,连服15天为一疗程;双氯芬酸钠片(德州德药)每次2粒,必要时口服,视疼痛程度而定;呕吐严重者,适当补液。

2.3 注意事项 保持正常饮食,避免食用咸寒粘腻之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心情;保持良好睡姿和坐姿;避免风寒,控制咽部感染;严重消化系统溃疡及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原有症状消失,各项指标正常,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随访3个月无复发。显效:原有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经随访症状无加重;有效;原有症状体征减轻,发作频率较少,发作持续时间较短。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颈椎病中医治疗范文第2篇

(1)脊髓型,此类型病人进行手术比例较高。(2)神经根型,98%以上病人可以通过牵引疗法等非手术治疗治愈或明显好转。(3)椎动脉型,大多数病例都可以通过牵引及颈部制动等非手术疗法治愈或明显好转。(4)交感神经型,绝大多非手术可治愈。(5)混合型,针对具体情况,多数的病人都可以经过非手术疗法治愈、自愈或明显好转。

颈椎病诊断依据:

1.颈部有慢性劳损或有外伤史,在患者后颈部触诊检查,可发现部分患者上颈椎或其它患椎移位,相应的关节囊部肿胀、压痛。部分病人在患侧锁骨上部可听到椎动脉血流受阻的杂音。发病时颈部功能活动受限。2.中年以上的病人,常由于头颈部改变引起眩晕、恶心、头痛,或视力减退、耳鸣、耳聋、舌活动障碍、血压异常。如长期供血不足,可出现小脑及大脑枕叶损害的症状(脑性轻瘫、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复杂的中枢神经损害症状)。3.位置性眩晕或性摔倒?患者作颈部幅度较大的旋转、后伸活动时,可引起眩晕或性摔倒;压头试验阳性。4.颈椎正侧斜位X线片显示,患椎可有病理性变化或旋转性移位。排除骨折、脱位、结核、肿瘤等疾病。5.其它检查?如脑血流图、肌电图、心电图、血脂、眼底、尿等检查,必要时作椎动脉造影。颈椎病的常见中医治疗有理筋手法,内服以及外用活血舒筋中药、牵引治疗、练功做颈部活动以及药枕疗法。药枕疗法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治疗手段之一,具有简易、方便、有效的特点。传统中医学认为,人的头颈除经脉网罗密布,穴位庞杂,久卧药枕,利用睡眠时头部的温度,促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散发出来,缓慢持久的刺激经穴,可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唐代孙思邈《千金药方》载有:“治头项强不得四顾方,蒸好大豆一斗,令变色,内囊中枕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绿豆甘寒无毒,作枕明目,治头风头痛。”清代刘灏《广群芳谱》载:“决明子作枕,治头风明目。”药枕疗法的治病原理主要源自于如下几个方面:经络调节?经络具有联系脏腑和肢体的作用。头颈部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人体全息胚,大部分经络在此循行、经过,许多腧穴也在此分布。药枕疗法就是利用机械和药物等多种刺激,进而激发头颈部位的经络腧穴之气,促进感传,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

颈椎病中医治疗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0(b)-056-01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根据临床症状大致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60%。为进一步提高疗效,笔者将8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手法、西药加中药治疗和手法、西药治疗的方法,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均为我院骨伤科门诊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8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0.38±13.20)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1.63±11.86)岁。两组病程均为1.5个月~25年。所有病例诊断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并经CT或MRI确诊。8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C2~C3 17例,C3~C4 15例,C4~C5 19例,C5~C6 12例,C6~C7 18例,C7~C8 7例,各部位发病均衡,手法、西药加中药治疗作为治疗组,手法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组。病例中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分布均衡具备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1.2.1手法和西药手法采用王燮荣[2]现代整脊手法中的卧位成角定点复位法。患者平卧位,医者双手颌-枕牵引,持续数分钟,成角调节;上段(C1~C2):略低头(0~15°);中段(C3~C5):轻度屈颈(15°~35°),下段(C6~C7):中度屈颈(35°~50°),令患者轻轻侧向转头至最大限度。术者一手掌托住枕部,拇指轻轻定位于患椎横突部(勿须用力按压或推顶),另一手扶持下颌,双手协调调整屈颈度数,使成角落于患椎(指下会感到受力支点),再将下颌继续向一侧轻巧用力,顿挫旋转,并向后上方轻轻提拉一下,即可闻及“咔嚓”声响(拇指下可同时有关节滑动到位之感觉),复位即告成功。西药采用消炎镇痛脱水药[3]。

1.2.2 治疗组配中药自拟处方:葛根20 g、桂枝15 g、芍药15 g、羌活20 g、姜黄20 g、当归20 g、黄芪20 g、赤芍20 g、防风20 g、秦艽25 g、伸筋草25 g、甘草10 g,蜜炙20 g,年龄大者加杜仲20 g、续断20 g,每日1剂。

1.3 疗效评价

治疗3 d、1周、1个月、3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疗效。疗效评价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上肢、项背痛消失,椎旁压痛并放射痛消失,颈椎、上肢活动自如,能恢复原工作和劳动;有效:项背、上肢痛明显减轻,椎旁压痛基本消失,颈椎活动改善,上肢活动基本正常,能从事一般轻体力劳动;无效:症状及阳性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治疗组48例中,痊愈41例(85.4%),有效5例(10.4%),无效2例(4.2%);对照组40例中,痊愈25例(62.5%),有效8例(20.0%),无效7例(1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治疗组治疗3 d后症状改善者45例(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阴性、椎间孔压缩试验阴性)占93.8%,46例(95.8%)治愈和有效的患者,治疗1~2周后症状消失或部分消失,而2例无效患者均为5岁以上患者,2个月后2例作MRI检查示:颈椎间盘突出,椎间孔变小。对照组40例治疗3 d后症状改善者31例(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阴性,椎间孔压缩试验阴性)占77.5%。治疗组疗效好,显效时间短,治疗3 d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采用手法、西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虽有显效快、疼痛消失快的优点[4],但西药副作用大,患者上肢项背部的麻木很难解除,并且复发率很高,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和研究总结出手法、西医再配合中药治疗,既减少西药用量,减轻毒副作用,同时患者项背上肢的麻木也能解除,并且复发率低,采用中药组方风胜湿,益气和营,解肌舒筋,治风湿痹痛,肩项臂痛,手足麻木,加补肝肾,强筋骨,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王燮荣.王燮荣现代整脊手法[J].世界骨伤杂志,2005,1(1):133-135.

[3]张伯勋,王岩.现代颈肩腰腿痛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69.

[4]吴铁强,蒋刚.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9):96-97.

颈椎病中医治疗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在中医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下,探究颈椎病的多种病发原因,在中医临床实践中,通过结合多种中医疗法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对颈椎病进行集中分阶段的综合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中医疗法;临床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以后,引起椎体间的松动或者椎间盘突出后压迫神经组织,从而引起其他各种病症。经研究,颈椎病的诱因多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湿、寒的环境中,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吸烟,卧枕过高过硬等,以及现代生活中人们长时间的低头工作、学习等都可能诱发颈椎病病发。中医理论认为颈部是活动较多的部位,可做多种运动,患本病,多有风寒湿邪侵袭,扭转损伤和筋脉失养三种因素而致.临床上分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者多为颈部过度疲劳.汗出当风毛窍开放,风寒湿邪趁虚而入,致局部气血凝聚而发病;慢性者多因长期劳损,外邪侵袭,深入筋骨所致.急性者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转为慢性;慢性者若因疲劳,复感外邪,可急性发作.因此,目前的颈椎病患者数量日趋增加,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本文将对200例颈椎病患者,以中药治疗为主,按摩和针灸治疗为辅助,治疗效果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病例

在中医临床治疗颈椎病的过程中选取了200名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112例,女性患者有82例,年龄范围是26-70岁,此外,颈型颈椎病患者72例,神经根型患者46例,椎动脉型9例,脊髓型35例,交感神经型28例,混合型10例。

1.2 治疗方法

1)中药药方

对于上述的不同病因的多位颈椎病患者,采取中药药方煎服【方药组成】葛根30克,丹参30克,寄生30克,羌活20克,川穹15克,姜黄15克,威灵仙30克,牛膝20克,骨碎补15克,当归15克刘寄奴15克,路路通30克【组方原理】羌活和威灵仙两种药物可以祛风除湿;当归、丹参、川穹和姜黄则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治疗效果,尤其姜黄一味内行气血外散风寒,为上肢痹痛之专药;路路通与刘寄奴相伍,有通行十二经之功用;牛膝骨碎则补益健骨,葛根一味能主‘诸痹’,有解痉止痛的作用。

然而,不同的颈椎病患者表现出不同的病症。因此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应用本药方的同时针对不同证型进行加减,气虚患者加黄芪,热郁经络合用桑叶、忍冬藤;兼有内热、口苦、苔黄者,加黄芩或栀子、龙胆草;寒象明显患者则可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一起加强治疗。

2)针灸

对于不同病因的颈椎病患者,首先要选取正确的针灸穴位。因此,首取督脉、手足太阳经为主,取大椎、天柱。同时选取肩外俞、悬钟、后溪等穴位以达到祛风散寒、舒筋活血的功效。对于不能前后俯仰的患者可配合针灸昆仑,列缺;不能左右回顾的患者加取支正以疏导太阳经气。

二、结果

通过上述中医综合疗法的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之后,其中,有131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机体功能恢复正常,总人数的65.5%。有46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大部分症状消失,而且机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占总人数的23%。还有15例患者病情得到好转,主要症状减轻,该部分患者占总人数的7.5%。此外,仍然有8例患者症状没有明显转好,仍需继续长时间的综合治疗,这类患者仅仅占总数的4%。由此可见,经过长时间的中医综合治疗之后,大多数颈椎病患者的病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其中,痊愈的患者更是达到了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这说明,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疗不同病因的颈椎病;急性者治以祛风寒湿邪痛经活血为主,数剂可消;慢性者治以补肝肾.强筋骨.涤痰淤为主,需较长时间治疗,若同时用通经活络.祛风散寒之膏药外贴,效果更佳。因此对于少部分的治疗效果不明显的颈椎病患者,可能是由于治疗时间短,治疗过程没有按照医嘱服药或者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等原因,造成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后果.总的来说,新发或病程短者易治愈或好转,病程长或年老体弱者疗程长不易治疗.因此,在接下来的继续治疗中,将继续分析此部分患者的病因、病状,在原有治疗基础之上,进行不断钻研和改进,延长临床治疗时间,争取提高此类患者疗效.

三、讨论

随着现代生活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使得目前颈椎病的患病者人数不断增加,并且日趋年轻化,使得颈椎病成为一种常见多发疾病。然而,随着患者人数的增加,颈椎病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从而引发其他病症的发生,比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疾病,进一步的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经长期临床观察,部分高血压患者在颈椎病治疗缓解后血压在停用降血压的情况下仍可恢复正常,可以推测颈部作为人体躯干与头部气血运行的枢纽,在经络气血运行通畅后可明显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因此,颈椎病的及时以及有效治疗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通过临床医学实践证明,多种中医治疗方法的结合对治疗不同病因和病症的颈椎病皆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因此,中医方法的综合治疗需要引起在颈椎病治疗上的重视,同时也需要中医医生不断的钻研和改进,在传统医学精髓的基础之上,结合新的医疗手段,不断开辟新的治疗领域和治疗方法,使得中医医学在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方面取得更大、更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伊智雄,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9).

[2] 黄延寿,颈部硬膜外腔注药治疗颈椎病[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89(10).

[3] 赵聚凯,颈椎通治疗颈椎病机理的实验研究[J].中国骨伤,1997?(10).

[4] 王元,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国内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06(2).

[5] 王拥军,颈椎病病因病机的再认识[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3(3).

[6] 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

[7] 陈佑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社,1995(6).

颈椎病中医治疗范文第5篇

颈椎关节综合症(简称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椎体骨质、小关节及软组织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刺激或压迫颈神经、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引起的综合征候群。本病致病因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难以达到预期疗效。我院骨科门诊自2010.3-2011.12,采用综合配套方法治疗本病48例,临床观察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21例,女27例,年龄24-75岁,其中颈型23例,神经根型12例,椎动脉型8例,混合型5例,均经X线摄片或CT确诊,其诊断符合《骨与关节疾病治疗学》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1.2.1 颈椎牵引:病人端坐位,双目平视,枕颌吊带置于下颌及后枕部,松紧适宜,牵引期间可作颈椎左右旋转及拔伸运动,以能看到左右肩为度,每次悬吊10-20分钟,每日1-2次,十日一疗程。

1.2.2 特种电磁波(TDP)照射:患者坐位低头,暴露后颈部,将TDP灯头对准病变部位,距离30-50cm,以皮肤发红发烫为度,每次15-30分钟,每日1次,十日一疗程。

1.2.3 中药离子导入:方剂组成:独活、木瓜、牛膝、川断、伸筋草、五加皮、当归、赤芍、草乌、川芎、秦艽、威灵仙各20 克,将上药煎汁备用。用南京炮兵学院无线电厂生产的4A型骨质增生仪,将浸有中药的四层绒布药垫放在病变部位,治疗仪负板插入绒布夹层内,正极板放入布袋夹层置于胛骨内缘。治疗电流强度2-10mA,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十日一疗程。

1.2.4 推拿疗法:患者正坐俯视,医者分别点按风池、风府、肩井、肩中俞、肩髃、手三里、合谷等穴,然后用滚法放松颈肩部。颈韧带钙化者弹拔之,用掌根轻揉两肩及肩胛骨内侧缘,配合点按天宗、肩贞穴。待颈肌松软后,行颈椎旋转拔伸法。建议采用前屈位为宜,医者左手拇指抵住歪棘突,右肘环抱下颌部,使头颈部左右旋转,同时右肘向上提,常听到“咯”声,但每次不可刻意强求骨擦音的出现。

1.2.5 中药内服:方剂组成:葛根20g、川芎10g、当归10g、丹参10g、桂枝10g、鸡血藤30g、茯苓10g、牛膝10g、威灵仙20g、白术10g、防风10g、甘草6g。头晕心慌者:加天麻10g、钩藤10g、半夏10g。头痛者:加白芷10g、蔓荆子10g、细辛3g。肩臂疼痛者:加桑枝10g、白芍10g、延胡索10g。手指麻木者:加全蝎10g、乳香10g、没药10g.。上方煎汁,日一剂,分早晚二次口服。

1.2.6 预防保健:治疗恢复期间进行适当的颈部功能锻炼,如做颈肩操,米字操等,早晚各一次,垫枕不宜高,减少伏案工作时间,避风寒。

1.3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显效:颈痛消失,上肢麻木或眩晕等伴随症状明显好转。有效:颈痛及伴随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无改善。

2 结果

经1-3个疗程后,本组48例中痊愈25例,占52.1%,显效13例,占27.0%,有效8例,占16.7%,无效2例,占4.1%,总有效率95.9%。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中医将之归为痹症范畴,为中老年人之常见疾病。多因年老体虚、气血不旺,营卫不固,复因寒湿之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之故。我院采用多种中医药疗法,结合现代科技中药离子导入,辩证施治,具有标本兼治,事半功倍之效。

颈椎牵引可以扩大椎间隙,使椎间盘造成负压,有利于突出的髓核回纳,恢复颈椎的生理弧度,牵引时左右旋转拔伸,能使部分滑脱的椎体复位,并纠正错位的小关节。推拿能够放松肌肉,松解粘连,解除肌肉和血管痉挛,改善血循环,增强有效血供,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

TDP具有消炎消肿,活血化瘀,调整生理机能的作用,电磁波渗透力强,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加速血循环,使肌肉富有弹性,有利于推拿治疗。中药离子导入的机理是使中药中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大量阳离子直接定向进入病变部位,起到温经通络止痛,强壮筋骨的作用。内服中药可以针对性地改善临床主要症状,增强病人自信心。方中重要活血化瘀药,因颈椎病与血瘀有密切关系。中医的血瘀与现代医学的血流性质、血液阻力、血流量、微血管血流等方面密切相关。活血化瘀药能改善微循环,扩张椎动脉,增加血流量等都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