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子女教育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范文第1篇

一、消除心理自卑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从农村到了一个繁华的都市,因为经济不宽裕,父母的处境艰难,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虽能与城里的孩子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接受质量较高的教育,但心理上自卑。

有个小女生,十分瘦弱,刚从老家来这边一年,不怎么会说普通话,经常独来独往。有一次,在她感冒期间,我发现她经常不去食堂吃饭。那天我上第四节课,下课铃声一响,同学们都奔向食堂,她仍坐在位置上不动,我随意地说:“快去吃饭,这样感冒才会快点好!”看她拿了餐具,我就回了办公室。等我吃完饭回教室转一圈,发现她早已在教室,我有点疑惑,她的速度怎会快过我呢?“饭吃了吗?”我问,“人太多了。”她轻声说。周围的女生说:“她总是不去吃饭,或是去得很晚。”我说:“去吃饭。”她说:“我不饿。”我坚持说:“我陪你去,要是你妈妈知道你经常这样要心疼的!”……

“老师,我不想当课代表了。”此话出自一位湖南的小姑娘之口。班级组建之初,我想通过树立外地优秀学生榜样来感染他们中的后进生,特地选她当课代表。虽然对他们的成绩一无参考,凭着直觉,凭着她脸上的正气,我选择了她。我知道她觉得每次单元测试总是离80分近在咫尺,却可望而不可及,有些灰心;因为作业布置时有些同学故意说她没布置而伤心。我说:“你不做,就是在逃避,你能做的就是努力在期末考到80分以上,其实你离它只一步之遥,名著读了没?以后课间一有空就来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她果然信守约定,一有空就来读书,即使有时我在辅导其他学生,她也会在一旁读完她选的那段。这次期末考试,她终于考了81分。

亲情失落、心理失衡、行为失控、学习失教、安全失保、监护失助已成为他们中的普遍现象,由于生活环境比较复杂,他们很难保持心理平衡,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解决学习困难

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烦恼,学习基础不好,难以接受老师教的知识,虽然没有老师偏心现象和同学排斥情况,但没人辅导作业以致成绩普遍落后。

单说交作业一项,班里有个新来的学生就没有概念,看着他桀骜不驯的脸,我说:“是学生就应该交作业,有机会享受与本地生同等的待遇,为何不好好珍惜?再说,原来的学校已经撤并了,你忍心离开父母回老家去念书,就为了你所谓的自由?”他低下了头,答应正常交作业。

从这三年情况来看,他们的英语学习问题,是影响他们进步的最大障碍。在公办的小学从低年级起就开设英语课,师资力量强,都是正规师范学校毕业;反观民办学校教学,语文数学等都不比公办差,但英语方面相对落后,成绩较好的同学也考不及格,因为基础上有很大欠缺。

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和学习难度的加大,他们很快就成为英语学习的弱势群体。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信心,遇到困难挫折时,总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材料。其实,他们缺乏的是意志。意志在心理认识转化为心理行为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学生有心理认识,也有心理行为的愿望,但意志薄弱,不能做出相应的行为或虽有行为但缺乏毅力,而不能持久。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各具特点的学生,因此教师既要考虑他们的共同规律,又要考虑个别差异。了解了他们的个性特点,发挥其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因素,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以满足的不同心理需要,强化其英语学习的心理机制,发展其个性的目的。

曾经我对课代表(语文)说,“你语数成绩都好,英语上拖后腿实在可惜。”她也很苦恼,不知如何下手。她说以前在民办学校,老师会把英语答案写在黑板上,让他们自己抄写。我让她用复读机学习音标并把基础夯实。后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英语老师的帮助,她的英语成绩慢慢有了起色。但大多数学生英语都不及格甚至一二十分。这在大面积上打击了他们的信心,即使其他学得再好也被英语拖得失去信心,所以很多人干脆放弃,上课趴在桌子上。

针对以上问题,英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锻炼每个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意志,帮他们补上基础,促使他们克服各种干扰,养成能调整学习行为习惯,逐步强化和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应付各种各样困难的忍受力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建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力和成就感,有机会升入高中,考入大学。

三、杜绝早恋现象

初中正是学生情窦初开,情感懵懂之时,个别学生容易陷入早恋怪圈。进入青春期后,随着心理意识的发展,青少年对异性的言行举止过分敏感。他们常会把异性对自己的好感当作对自己的“倾心”,而把自己对异性的好感当作“爱情”,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苦恼。青春期学生因不同程度困惑、忧虑而得不到家庭、学校的关心和理解,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反叛心理。

因为部分父母忙于工作,孩子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理解,他们很容易被同龄异性的关心所打动,陷入早恋。他们学习成绩落后,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有不少学生受个别文艺作品中那些风花雪月、缠绵悱恻的浪漫爱情影响,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很容易丧失学习动力,受到青春期成长困惑的冲击。

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不应用成人的眼光看待他们,批评他们,因为孩子交朋友多数并不是成人的谈情说爱。对这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给予异往的正确引导,是摆在每位班主任面前的重大问题。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亦是当前表现出来的越来越突出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班主任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网络成瘾的表现、特点和成因等是各式各样、因人而异的,主要症结在于对现实环境的不满与逃避。学生在学校,学习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我们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三年中我让男女生一起打乒乓,打篮球……消除他们心中的芥蒂及对异性的神秘感,让他们快乐成长。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范文第2篇

1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具体问题

1.1 城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态度

对城市流动人口实行管理与教育的主体是城市政府,城市政府的政策取向、现实困难等无疑是影响和造成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状况的最主要因素。

(1)在一部分城市,一直把流动人口看作到城市来做几年就会回到乡下去的过渡人群,而绝不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状态就决定了这些城市在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包括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上态度消极被动。但实际上这种态度是有问题的,很多城市的流动人口调查显示,流动人口在城市长期生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的流动人口在城市里生活时间是十几甚至二十多年了。“流动人口”的说法过于强调其不稳定性,本身容易给城市管理者一种误导。

(2)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缺失,《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义务教育事业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即当地政府所要解决的仅是向适龄儿童普及义务教育以及按照户籍学生人口数量把教育经费预算由当地区下拨到学校。而流入人口没有当地户籍,所以当地政府也就没有用于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教育专项资金。从法律上看,流入地政府也就不对流入人口子女入学担负主要责任。对那些举家迁移进城务工人口及子女,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没有相应的政策举措来应对,准备不充分,城镇学校数量优先,师资资源也不充足。

(3)我们国家所提供和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生依据其户籍就近入学,不允许选择其他学校,而儿童的户籍一般都是以其父母居住地为主要依据来进行登记,这样看来,流动人口子女既没有城市户口,也没有学区户口,并且大部分人员在流入地频繁更换居所,通常的做法是将流动人口子女全部认定为择校生。

1.2 “第二代移民”问题

所谓“第二代移民”,即打工者的“第二代”,是指出生在城市或者很小就在城市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没有经历父辈经历过的从农村到城市的过程,他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基本完全按照迁入地的标准。与父辈的期望不同,他们强烈地要求自己的地位和权利。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第二代移民对于其面临的不平等缺乏忍耐性,这与目前流动人口犯罪频发的问题有着直接关系,如果不进行正规有效的教育,难免会使其进一步产生仇视社会的心理,这是非常危险的。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进行的“改善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中一项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对北京态度的调查,在回答“你羡慕北京的孩子吗?为什么?”这个问题时,有42.1%的流动人口子女回答“羡慕”,另57.9%回答“不羡慕”。“羡慕”的原因主要是羡慕北京孩子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不羡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城里孩子优越感和歧视态度的一种抵触。

1.3 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问题

(1)智力发展。根据有关调查,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智力在一定程度上因为环境变更、家庭结构动荡、家庭教育缺乏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伤。家庭的流动、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最为显著。根据许多报告中老师的反映,大部分流动人口家庭子女在迁徙之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相当一部分同学的成绩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加速下降,从而难以转化。原因主要是其家乡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知识基础差,到城市后又不能顺利入学,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不适应。

(2)社会适应。流动儿童的父母往往工作繁忙,本身无暇过问孩子的成长,他们只是将子女交给学校,而与学校之间几乎没有任何沟通。这其中很多是子女跟随父母一方(主要是父亲)进城,他们不但缺少父母的引导和关爱,而且长年累月地处在家庭温暖的缺失状态,在陌生的环境中找不到人格的归属、心灵的依靠。学习上缺乏家长的指导,遇到难题自己解决;生活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独(下转第5页)(上接第3页)立自主性强。流动人口子女由于家长素质大部分较低,学前教育基本空白,所以行为习惯基础较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出现不听讲、不完成作业等问题。

2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不足

第一,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公平性、参与者角色和政策等方面。第二,研究重心是教育公平,侧重于宏观层面的教育权利和机会均等,对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公平的研究较少;对制度的不公平分析多,对文化分隔和歧视的现实关注少。第三,关注焦点集中在城市,对农村的留守儿童关注不足。第四,研究对象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对民工幼儿教育方面的关注很少。第五,研究的偏向性特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应该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将其以未来升学就业相结合研究,而不应仅仅只从其目前入学状况来研究,从而保证流动人口子女所受教育的实用性。第六,教育管理制度缺失。采用电子学籍管理制度,实现对流动人口子女学籍的动态管理,流入地政府也应将其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中。

3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策略

第一,国家教育政策必须纠正“城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优先改善农村人口子女受教育状况,统筹规划,优化学校城乡布局,鼓励农村投资兴建学校,引进师资力量,使农村子女能就近上学。第二,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切实改善流动人口子女的地位,研究提出义务教育体制革新,出台与实际相结合的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政策法规。第三,更进一步明晰各级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的权责范围,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费用的拨付权责。第四,政府用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专项资金要落实到位,同时鼓励并接受社会的赞助和捐赠。第五,各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严格规范公办学校收费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公办学校的闲置教育资源,政府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从多方面拓宽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渠道,发展寄宿学校,提高教师师资力量建设,重培养,重发展,重鼓励,尽可能让农村儿童本地就学。第六,邀请教育和儿童心理方面的专家适时举办各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相关讲座、现场咨询和调查,帮助流动人口家庭子女解决实际困难和障碍。第七,多方面深层次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进行报道和宣传,让城市人口深入了解这个群体。

4 总结

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是一个关系重大、十分急迫的问题,能否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将对我国持续发展、长治久安产生重大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给流动人口子女一个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保证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陈玉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综述.教育探索,2004(2).

[2]张斌贤.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

[3]吴绮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07(6).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3.2;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3-0120-05

当前,农民工群体发生了分化,1980年之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到农民工总数的六成以上,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出主力军作用。与外出期间80%已成家的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一个未婚群体,已婚者仅占20%左右。这意味着,该群体将在外出务工期间解决从恋爱、结婚、生育到子女上学等一系列人生问题。其子女随他们就近入学,享受完整的家庭教育是最佳选择。但实际情况是,已婚生子的新生代农民工中,相当多的夫妇仍然选择让子女继续“留守”。同时,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这些变化及其隐藏的矛盾和冲突亟待我们予以关注和回应。

一、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的变化趋势

从有利於孩子成长的角度看,最理想的状态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随其就近入学。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户籍制度壁垒阻碍着农民工子女教育选择权的实现,流动子女往往只能就读於条件较差的普通中小学。在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下,新生代农民工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趋势。

1.让子女留守农村越来越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自主选择

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城乡二元制度是农民工子女留守的根本原因,农民工让子女留守农村是一种被动之举。但近来的实地调查显示,除了制度原因外,其他因素也参与影响着农民工的判断与行为选择,其子女留守农村更多源於主动与被动交织的复杂心态。

“家庭策略”研究在探讨家庭如何应对社会变迁下的外部环境问题时,主张将家庭作为一个能动主体,认为家庭策略的形成是成员间关系互动的结果。新生代农民工一般表现出在外打工时相识相爱结婚生子——将孩子送返农村交由长辈抚养——夫妻继续外出打工的行为模式。由家庭策略理论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留守农村就是全体家庭成员基於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生活状况、自身发展需要、子女教育与安全等诸多现实因素考虑,为实现家庭利益最大化而作出的一种自主选择,是家庭成员理性思考的结果。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母亲是否外出、父母外出时间、儿童就学难易、住房条件、生活成本是流动人口子女是否流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从这一角度看,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留守带有较强的主动选择成分。

2.新生代农民工对留守子女的家庭教育功能正在逐步得到强化

留守本身并不是留守子女教育出现问题的关键所在,它只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家庭类型和家庭教育形式发生变化的一种表现。与家庭教育形式上的完整相比,监护人的素养、教育观念与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对子女的影响更大。“只要家庭成员之间仍然保持联系和交流,家庭教育的功能就会在不经意的一言一行中发生。家庭教育就不会中止。”研究表明,相对於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对留守子女的家庭教育功能正逐步得到强化。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外出父母视野拓宽使亲子间联系方式、沟通内容多元化。寻求自我发展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外出动力,受城市先进教育理念的影响,他们对於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同也逐步增强,与子女之间能够自觉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调查显示,64.6%的受访者平均1—2周与子女联系一次。联系方式从电话到网络,关注重点从学习、安全、监护人健康状况到与同伴交往、饮食安全、个性发展等诸多方面。

另一方面,外出父母对留守子女新知识、新技能的传递趋向频繁。“家庭是文化传承的关键机构,家庭会传递基本习性,培养教育气质”。新生代农民工借助回家当面交流、打电话间接互动等方式不仅将城市中接触到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传递回农村,指导长辈养育下一代,同时也将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中学习与了解到的更为广泛的新知识、新技能、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丰富信息带给子女。城乡两种教育文化慢慢融合,一种“建立在感情与权威基础之上的现代型农村家庭关系正在逐步形成”。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成员同时享有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两种文化资源,这使他们在子女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方面比传统农村家庭更具优势。与农村非留守子女相比,留守子女有更多机会接触外来信息,在不断接受外界刺激中更易适应和认同城市文化,形成有益於自身发展的心理倾向。

3.新生代农民工在留守子女的学校教育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依然明显地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技术水平的人在求职难易程度、工资待遇上的明显差异;在城市生活中,他们也深刻体会到了缺少文化的尴尬、无奈和痛苦。许多农民工在城市职业分工中依然处於底层,他们大多只能从事脏、苦、累的体力活。这种外出务工经历让新生代农民工深切感受到了文化的价值和知识的魅力,使他们更为关心子女的学业,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尽可能地为其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购买城里流行的学习用具,为子女学习创造物质条件;关注学校教育,让子女有机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等。

在农村,通过读书考上大学,依然是许多孩子实现鲤鱼跳龙门,改变社会身份的主要途径。当前农村儿童教育呈现分层趋势,在子女教育选择上、父母收入和社会资源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於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一些家境较好的家庭主动出击,在能力范围内通过择校的方式为孩子争取较好的受教育机会。培优、陪读、择校这些在城市比较普遍的教育现象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也在逐步流行。在部分地区,“择校热”不仅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出现,甚至延伸到学前教育阶段。

与此同时,农村学校针对留守子女问题。也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化了自身的教育职能。在许多劳动力输出地,学校专门为留守子女开辟了宿舍专区,进行寄宿制管理;开设亲情热线,孩子每周能与父母通话一次;由退休教师或社会热心人士充当爱心妈妈,代管留守子女的生活和学习。如此种种,也使新生代农民工更寄希望於学校,愿意在子女的学校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资源。

二、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变化的原因剖析

1.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强力拉动。使农村留守环境得到改善

尽管近几年政府针对学校乱收费进行过多次整改,教育的城乡壁垒正在消除,但流动子女在城市上学仍需交纳各种额外费用,其中主要是赞助费和借读费。被调查者中,有三成左右的人承认交纳过这些费用。流动子女在城市教育资源分配中往往处於劣势,难以享受预期的优质教育服务。

与此同时,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强调,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於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在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随着国家城乡统筹战略的全面铺开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城乡教育差距正在缩小。

显然,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一方面是城市教育的困境,另一方面是农村教育的广阔前景,选择子女留守应当是更为适应其发展需要的。相关研究表明,留守子女在家乡有更多机会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状况,留守子女好於非留守子女:各年龄段中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留守子女都低於非留守子女。

2.监护人自身素质条件的变化,使子女留守农村能得到较好照顾

新生代农民工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差序格局作为标准,由亲及疏地选择孩子的临时监护人。在父母双方都外出的情况下,其第一选择是孩子的祖父母,其次是外祖父母,再次是叔伯和其他亲属(亲戚)及邻居、同学、朋友等。在实际生活中,多数留守子女跟随祖辈生活,与临时监护人血缘上的天然亲密性部分弥补了因父母缺位产生的亲情缺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亲子关系因为时空分离而造成的情感缺失。在中国农村这个乡土社会,人们选择并建立起的这样一种以血缘关系、亲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照顾网络,对青春期前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在调查中笔者注意到,现今临时监护人年龄、知识结构、观念、环境的变化也使他们能较好地担当起监管责任。这些监护人(主要为祖父母、外祖父母)年龄一般在50岁左右,是农村中精力相对旺盛的劳动力;不少人受过初等教育或有过外出务工经历,乐於接受新观念、新事物,如留守子女的父母传递回农村的城市先进教育信息、理念和方式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监护人在知识结构、思想观念方面的欠缺,使得留守子女在农村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

3.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的渗透带动,使人们认同孩子留守不再是一个“问题”

与疏远农村相对应,新生代农民工在受教育程度、消费习惯、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网络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亲城市倾向。调查显示,年轻人在城市打工、结婚生子后,孩子交由老人带,已成为城市生活方式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同化。从家庭结构、职业特点来看,新生代农民工让子女留守农村,与城市年轻的双职工家庭由於工作忙,需要长辈为其照顾子女的情形类似,只不过新生代农民工是将其子女放在农村养育。

另外,随着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城市文化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等途径传播到农村,缩短了城乡间的空间距离。城市文化在与乡村文化不断碰撞、融合的过程中,推动并加速着村民思想观念的变化,使他们更能热心关注和包容新观念、新事物。在访谈中,村民们普遍表示理解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留守的现状,并愿意为家庭中城市务工人员的子女看护提供帮助和支持。

三、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变化中凸显的新矛盾

1.角色冲突:新生代农民工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与履行为人父母职责难以两全

新生代农民工大都是“两后生”,文化素质较第一代农民工有较大提高。从受教育年限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7年。远高於第一代农民工的8.6年;从成长经历看,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曾经是留守子女或流动子女,对城市文化及其价值观念有更强的认同感和亲近感。由於存在这样一些因素的影响,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诉求有较明显的变化,开始从进城挣钱、回乡发展向满足精神需求拓展,由单纯谋生向追求归属感延伸,由承担家庭经济责任向实现人生价值转变。如在调查“下班后主要做什么”的回答上,仅有1.3%的人选择做第二份工作。这个比例相对於第一代农民工要低得多。在访谈中,不少新生代农民工认为,与其挣眼前那点工资,不如去学习或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以求未来发展。

在个人财务安排方面,收入低、消费多、结余少、出现透支现象等城市年轻人的消费模式,也逐渐为新生代农民工所接受。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以及满负荷的工作压力,使得他们还没有做好金钱和精力上的充分准备,缺少足够自信给孩子较好的生活环境。

与此相对应的是,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总的来看重养轻教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他们对於如何正确履行父母职能缺乏认识,对於父母在儿童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和具有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对於父母缺位可能造成的父母榜样作用削弱、亲子关系疏离等家庭社会化不完善的问题缺乏认识。因此,他们常常在实现自我价值与履行父母职责的选择上取舍失衡。

2.供给错位:留守子女精神需求旺盛。但新生代农民工父母更注重其物质满足

儿童、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心理的发展和成熟,父母在这一阶段与子女之间保持亲密接触和思想沟通是推动这一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显然,留守子女恰恰在这一方面存在缺憾。他们在学习、生活、交友、个人爱好的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惑难以通过家庭交流的途径及时和妥善解决,容易积累演变为心理疾患,影响其个性与人格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由於长期不在子女身边,新生代农民工父母往往对子女存在补偿心理,“金钱+物质”成为他们弥补孩子情感性精神需求的主要方式。购买各种礼物、城市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用品是他们表达关爱的最常用途径。每周固定的通话是大多数留守子女盼望的时刻,但在匆匆的对话中,父母关注的话题一般集中在学习、身体、安全等方面,这种一问一答的固定模式难以满足孩子渴望陪伴、倾诉和慰藉的心理诉求。正是由於这种供给错位,导致孩子与父母关系的生硬化、矛盾化,一方面十分想念,渴望交流,另一方面在联系或见面时却无话可说,回避深入沟通,甚至表现为冷漠的态度或直接的物质要求。

3.认知误区:新生代农民工对学校教育期望过高。而单一教育难承功能之重

家长的言传身教、精心呵护和亲情感染,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培养,以及社会生态环境中各种教育因素的交互作用,是学生成长的必要条件。任何要素的缺失,都会影响、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正常发展。

然而,由於种种原因,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教育认知偏差,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责任意识,过於放大学校的教育功能,忽视家庭、社会等其他教育因素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功能。“孩子在校,学校管理,家长不用操心,临时监护人只管生活”,“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坏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的观念广有市场。

诚然,学校为学生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场域和环境,是学生知识提升、体质锻炼、品德塑造等诸方面协调发展的主要载体,但学校作为教育环境和载体的功能作用只有在有效的家庭教育、和谐的社会教育环境的配合支持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新生代农民工在给予子女家庭教育有限,而社会教育的渠道在农村社区大多处於瘫痪状态的无奈境况下,对学校教育寄予厚望,虽情有可原,但无疑存在误区。

四、应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变化的对策建议

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毋庸质疑,新生代农民工的子女教育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孩子留在家,出现数目庞大的“留守子女”,家庭教育缺失;孩子带在身边,则成为浩浩荡荡的“流动子女”,学校教育又不尽如人意。为此,迫切需要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携起手来,正视问题、化解矛盾、创新机制,为留守子女获得良好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1.探索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强化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儿童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为留守子女提供优质的学校教育尤为重要。目前,在学校管理、师资培训、教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农村还无法与城镇相比,富裕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较大规模向城镇学校流动就是这一差距的真实反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长远规划,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交通、物流等手段,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建立有利於改变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缩小因地域、经济差异造成的校际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差距。使城乡义务教育逐步接轨。

目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是走城镇化道路,有鉴於此,应当一方面大力发展镇幼儿园,通过加大镇幼儿园的投入,不断提高其服务周边村的能力和水平,让更多的留守子女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另一方面,在镇建立一批寄宿制学校,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尽量为留守子女提供便利的住宿条件,满足包括留守子女在内的广大农民子女的寄宿需求。除此之外,还要发挥学校和教师的管理职能和教育功能,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中的个性化需求,开设生存教育、安全与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样化课程,帮助留守子女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

2.建立相关的激励、补偿和培训机制。改善家庭教育

一是建立本地涵养激励机制,让新生代农民工留在孩子身边,在“家”门口实现就地就近转移或创业。比如,农业资源大省应该意识到发展经济最大的动力在农业,着力加大对农业资源就地转化、增值、培育的引导和支持力度。这样不仅可以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业市场意识,还可以就近吸纳新生代农民工,方便其解决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问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子女教育与外出赚钱的权衡中,女性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或创业具有特别的意义。这不仅因为外出父亲能找到比母亲更好的工作机会,从而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提升投资子女教育的能力。而且还在於母亲在子女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当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与母亲一起留守的孩子,整体教育状况容易得到较快改善。调查显示,留守子女在父母“二选一”中,多数希望有母亲陪伴。

二是建立公益补偿机制,降低新生代农民工回家探亲成本,为有效开展家庭教育创造条件。《劳动法》第45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流入地政府应当督促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规,让广大农民工享受带薪休假,降低农民工回家探亲成本;组织留守子女假期到父母所在打工城市与父母团聚;对务工地点较为分散、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家庭,补助留守子女到城市探亲的来回路费等等,以此保证农民工与留守子女每年有一定时间的相处沟通,增进亲子交流。

三是建立针对性的培训机制,引导留守子女父母和临时监护人学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通过培训指导外出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科学解决与留守子女交流中遇到的困境和迷惑,学会有效地进行家校间的互动和联系,便於准确把握留守子女生存现状和情感需求,为其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要引导留守子女父母和临时监护人重点关注孩子两个成长关键节点。其一是学龄前阶段的留守子女。因为孩子年龄越小,对父母的依赖度越高。其二是初中阶段的留守子女。他们正处於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面临自主性与依赖性、反抗与服从的矛盾,格外需要父母的关心和引导。

3.完善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发展社会教育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范文第4篇

一、我们吃的挺好了,将就但不够讲究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城乡青年家庭最基本的需求。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农村的餐桌上不再终日是萝卜、白菜、土豆组成的青菜宴,肉、蛋、鱼等荤菜已成为农民餐桌上的常客,中等收入青年家庭基本能做到想吃就买。农村青年一致认为,与以往的农村饮食水平相比,现在确实有了很大提高。用他们话讲“我们吃的挺好了”。但是,与城市青年家庭相比,农村青年家庭尚停留在“将就”阶段,距离城市里的“讲究”阶段还很远。

是“将就”还是“讲究”,主要看主副食品能不能合理搭配,肉蛋奶菜等能不能均衡供应。调查发现,在农村,饮食支出在生活消费中占近49%,在饮食支出中,粮食又占到了25%左右。在我们走访的普通农村三口之家中,每户年生活费用4000多元,其中用在饮食上的2000元左右。这样的家庭一年消费的粮食基本接近1200斤。在城市,人均饮食费用一般在2000元上下,虽然绝对数额远比农村高,但与人均六七千元的生活费相比,只占30%左右的比重。而粮食消费则更少,在饮食中所占比例不过4%左右,数量也不过人均七八十公斤。

*

饮食消费总额高,主食所占比例小,副食品消费自然就多。在城市,副食品市场供应充足,中等收入青年家庭基本上是“想吃买得起,随时买得到”,餐桌上一年四季都有较为合理的肉蛋奶和蔬菜水果搭配。一些爱美的城市青年还刻意少吃肉,多吃菜。民间流传的一句话很形象地形容了这种情况,“我们刚吃上肉,你们又吃菜了”。在很多村屯稍大一点的食杂店里,我们确实能看到都设有肉类销售摊点。但当问及能否每天都有肉吃时,回答是的不足7%。究其原因,考虑家庭经济支出列在首位,占96.4%;没有冰箱,鲜肉买回来不好存放居其次,占85.5%。很多村民反映,农村吃肉更多集中在冬季,因为这段时间既有春节等传统节日,必须要吃肉,冬季天气冷,肉也好存放。农村副食品消费的这种季节性,在蔬菜、水果上体现得更明显。与肉类相反,农村蔬菜水果的消费更多在夏季,因为这段时间很多农村家庭都有自产的蔬菜水果。有的农民开玩笑说,“我们吃的要比城里好,因为我们吃的都是绿色食品”。农村家庭冬季买蔬菜水果主要集中在春节前后,除为了度过节日,更多是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即便是这些季节性消费的水果,农村家庭能够购买的也只能是一些苹果、梨、桔子等“基本型”水果。当问及能否吃到城里常见的火龙果、荔枝等中档水果时,近九成农民的回答是从来没吃过。价格比较高,农民买不起,没人买就没人卖,城市的中档水果在农村市场基本看不到。从调查可以看出,同样是中等收入,农村青年家庭副食品消费还处在初级阶段,总量不够大,品种不丰富,频度不合理。而城市已在讲究阶段,搭配合理,吃得科学,吃得健康,吃出美丽。这种主副食数量上尤其是结构上的差距,还要靠发展农村经济来解决,需要待以时日。

二、忙起来没活动时间,闲下来没活动场所

生活奔小康,先得讲健康。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和文化娱乐活动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基础。在农村,不外出务工的大部分青年仍旧过着“两个月种田,两个月过年,八个月干闲”的典型田园生活。在两个月的种田过程中,劳动集中,“披星戴月”,体力消耗比较大,农村青年基本上没有参加文体活动的闲暇时间。在“过年”加“干闲”的十个月里,农村的闲暇时间比较集中,但他们并没有与之相称的文体活动。在问及你的农闲时间一般怎么过时,大部分人选择了修整庭院、看电视、打小麻将(一向不讲究字眼的农民不同意打麻将这一说法,认为那是赌博,而打小麻将是娱乐),一少部分选择与亲朋沟通以便了解致富信息,而选择体育锻炼、文化娱乐活动、外出游玩、读书看报的则非常少,加在一起不足3%。一位长期在农村工作的乡镇干部讲了几句顺口溜,形象地反映了农村的业余生活,“白天树下唠唠嗑,晚上扭扭大秧歌,闲来打打小麻将,没事常把小酒喝”。而城市青年在被问到节假日、周末、早晚等闲暇时间如何度过时,依次回答为外出游玩、去书店看书买书,坚持游泳、打球等体育活动,访亲问友。在节假日的旅游景点和图书馆、书店里,确实能看到很多年轻的家长带着孩子出游,也经常能看到一家三口在书店里看书。

调查发现,客观条件是制约农村青年家庭参加文体活动的首要制约因素。在问到你家附近有没有体育锻炼或娱乐活动的场所和设施时,几乎接近100%的农村青年回答没有。在与乡村干部座谈中得知,改革开放初期,村部健全,基本能有一块球场,乡村小学生源稳定,也都有一些基本的体育设施,这些资源都能得到综合利用,成了村里喜欢体育活动的年轻人的好去处。如今村小生源大幅减少,经费紧缺,体育设施年久失修,疏于维护,基本损毁。而村部二十多年,几经搬迁,土地紧张,球场基本没了。旧的损毁灭失,新的很少建,农村的活动场所和设施越来越少。与之相反,城市的情况则比较好。不但有很多学校、公园有体育场所和设施,还有一些社区、住宅小区建了很多体育设施,都可供居民免费锻炼。除此之处,还有一些体育馆、健身房、会馆等收费锻炼场所。与体育场所、设施相比,农村文化娱乐场所更是少得可怜,不要说城里才有的图书馆、大型书店、电影院、公园,就连城乡青年都爱看的电视,也有很大的差别。在农村,电视机普及了,但有线网络却没有普及,在我们调查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非镇政府所在地村屯中没有有线电视的分别占了85.6%和79.5%,在这些地方,青年农民家庭只能靠立在房前屋后的电视杆接收到几个电视台的节目。调查也发现,观念、认知水平也是导致农民不参加文体活动的重要因素。问及你认为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有区别吗,74%的农村青年回答是没什么区别,24.6%的农村回答可能有区别,但不知道是什么区别。我们认为,农村青年需要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向上文化娱乐生活消耗他们旺盛的精力,占据他们的闲暇时间。没有合适的文体活动,不但会损害农村青年的身体健康,也会给赌博、等提供侵害的机会和土壤。一方面,教育、体育、文化等公共资源应整合起来,综合利用,促进农村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应加强教育,扩大宣传,改变农村青年的生活习惯。

三、子女教育是大事,知道但做不到

教育不但是一个孩子个体成长成才的基础,更事关国家民族长远发展。不管城市青年家庭,还是农村青年家庭,都认识到了子女教育是大事。面对重要的子女教育,农村青年家庭和城市青年家庭的重视程度和所付诸的行动是有差距的。在座谈中问及你认为城乡最大的差别是什么时,很多农村被调查者先后回答了交通、居住环境、经济收入、医疗卫生条件、信息不畅等,惊人的巧合是,都没有回答教育差距。而当调查者提醒时,大家又一致认同。在问到你如何看待子女上学的问题时,近八成农村家长认为“尽量让孩子读完初中,往后愿意念就供,不愿意念就算了”,近两成认为“尽量让孩子上大学,跳出农村”,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小学、初中还是大学无所谓,愿意念就供”。在认为“尽量让孩子读完初中”的八成家长中,有近半数认为初中毕业前孩子太小,干不了什么活,不读完初中也不能做什么事情,认为初中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必须读完的占了另外一半。同样是这个问题,城市家长则有96%的人认为,孩子必须读到大学毕业,否则将无法在社会上生存。这部分家长中,还有近80%的人认为要让孩子上国内一流大学或到国外读大学,以便将来能在社会上有竞争力。同样面对大学扩招,毕业生不包分配,很多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情况,城市家长和农村家长的看法也不一样,96.5%的城市家长认为“大学都快普及了,孩子不上大学更不行了”,而农村家长中有近39%认为“大学上了也不行,还不如早点去挣钱”。在农村子女教育问题上,还存在着城市里不多见的重男轻女现象。有一部分农村家长认为“女孩迟早要嫁人,供她读书要花那么钱,还不如集中财力供儿子”,还有一部分认为“女孩读书多了没啥用,还不如早点嫁人或去做工,为家里减轻点负担”。这些家长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一方面是因为女孩要嫁人,不能养老,很大程度上是受家庭财力影响。在问到如果家里经济状况允许,你愿意让女孩去读完大学吗,近八成的家长选择会的。城乡青年家庭对子女教育投入不仅在绝对数量有很大差距,在家庭支出比例上的差距也不小。城市家庭用于子女教育的支出每月大概在千元左右,占有学龄子女家庭生活支出的50%以上。城市家庭子女教育支出特点是幼儿园阶段较为稳定,月均400元到600元左右,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是高峰阶段,呈逐渐上升趋势,大学又比较稳定,月均不过千元。而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则参差不齐,少的每年几百元,多的每年几千元,特点是随着学龄增长逐渐上升。面对日升日长的投入和不确定的回报预期,农村青年家庭在孩子教育支出上是有犹豫的,犹豫的结果往往是过分随孩子性情和喜好走,念得下去就供,念不下去就算了。在问及每年要花多少钱给孩子购买图书等学习用品时,农村青年家庭中过100元的不过6%左右,几乎不买的占到了35%,偶尔买一点、但不多的占了半数以上。农村家庭中,为孩子购买玩具等益智用品的更少。在深入农户家庭的调查中,几乎看不到家里有孩子玩的玩具,个别有的,也已是破烂又陈旧。而在问及城市青年家庭每年为孩子买图书、玩具的费用时,超过1000元的占7%,500到1000元的占59%,200到500元的占25%,不过200元的尚不到10%。在问到如果外出旅游,你最想给孩子买什么时,农村被调查者首先回答的多是吃的、穿的,而图书、玩具则是在提醒后才想到的。

我们认为,教育不但是农村青年家庭改变生活状况的基础,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教育落后,农村青年家庭状况只会更差,新农村建设也会失去人才保障。重视教育不仅要体现在认识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上。影响农村教育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投入个体家庭无法左右,但养成重视子女教育的习惯,注意从各方面加强子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近来来,全省共青团组织开展了一些针对农村贫困青少年的帮困助学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今后还需要继续加大希望工程工作力度,为农村学校建立“红领巾”书屋,帮助改善农村教育状况。尤其需要深入开展城乡少年儿童的“手拉手”互助活动,通过城乡少年结对,把城市孩子用过的图书、玩具捐赠给农村孩子,开阔农村孩子的视野,有利于消除城乡教育间的鸿沟。

四、攒钱为防病,养儿为防老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是城乡青年家庭都非常关注的生活问题。但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城乡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都有很大差异。对农民来说,根本没有“失业”和“退休”之说,当然也就没有失业保障或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是在近年国家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后才有的,目前在农村初显作用,但还不够普及,农民了解不多,体验不多。由此带来的是城乡青年家庭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不同。为了鼓励消费,国家采取了很多政策,比如起征利息税、降低存款利率,主要是想让人们少存款、多消费,但效果并不明显。截至2005年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14万亿元,人均存款超过1万元。在问及家庭存款主要是为解决哪些生活问题时,城市青年家庭的回答依次是不时之需、买房、子女教育、防病、买汽车等高档耐用品、养老,农村青年家庭的回答则是防病、盖房、养老。调查显示,防病在城乡家庭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农村,防病占首位。正是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只好自我保障。医疗费用过高是城乡尤其是农村重视防病的重要原因。目前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着规模小、设备简陋、药品种类少等问题。医生的文化素质偏低,医疗水平有限,难以满足农民就医的需要。致使农民稍重一点的病只好上城市医院治疗,加重了农民的医疗负担。“看个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差不多都要花掉百八的;要是得了大病,花掉的就可能是全家一年甚至几年的收入。”“小病忍,大病耐,快死才往医院抬”,“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农民看病难,更集中地难在看病贵上。由于生活压力大,在被调查的农民中,有1.97%的农民有病不看,34.53%的农民自己买药治病;医生诊断需要住院而未住院的高达81%;未能住院的原因中,经济困难占65%。“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无钱医治”的现象,在我省农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普遍存在着。

调查发现,城乡青年家庭对待养老问题观念有所不同。在城市被调查者中问到养老问题怎么解决时,近九成认为将来不能指望子女。一些被调查者认为,“一家只有一个孩子,长大成人,结婚生子,要指望他们来养老,一家小两口就要养一个小孩,四个老人,甚至是六个、八个老人,根本无法承受,还是自己通过退休金或养老保险来解决养老问题”。而农村则把养老问题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在问到对自己将来养老问题是否担心时,农村青年家庭回答担心的占了绝大多数。由于担心养老问题,很多农村家庭非常重视生男生女,希望有个儿子将来能养老。在农村调查中,家中有两个孩子的,普遍是大孩子是女孩。城乡共同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任重道远。

五、农村生活不错,常乐但不知足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央惠农、富农政策的出台,农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又使得农民的辛劳程度有所下降,现在农村青年家庭的生活满意度要比父辈时期有所提高。在问到你认为现在的生活怎么样时,认为很不错的农村青年占了大多数,约有74%。在问到你觉得现在生活不错表现在哪些方面时,回答最多的是现在饱暖无忧,想吃的、想穿的基本都能买得起,其次是手头有了活钱,再次是住房条件有所改善。在问及你觉得现在生活是否有压力时,回答压力比较大的占26%,回答有压力、但不大的占49%,回答没什么压力的占近25%。相比之下,城市青年家庭的生活满意度要低于农村。在城市,问及你对现在的生活状况是否满意,回答满意与一般各占两成左右,回答不满意的占了近六成。问不满意的原因,回答主要是工作压力大,社会竞争激烈,其次为要保证家庭有稳定经济收入、要抓好子女教育、要赡养老人。在问你觉得身体状况如何时,回答不太好的占63%。问身体状况欠佳表现在哪里时,依次回答为睡眠不好,紧张焦虑,抵抗力差、爱感冒。

农村子女教育问题范文第5篇

人口变化;基础教育;影响对策

【关 键 词】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6-0051-03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呈现出明显递的减趋势,人才支撑、科技进步与创新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教育和人才优势是未来社会发展可依托的主要优势。

江苏省的经济总量多年来稳居全国前三,人口数量维持全国前五。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转型,人口数量、年龄结构等全国性变化,江苏省的人口变化也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而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根基。根据人口发展趋势,分析人口变动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科学制定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合理配置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对江苏省教育的中长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对我国其他省份根据人口变化适时调整教育规模机构,把握重点,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江苏人口变化的主要特征

(一)出生人口数量变化

“六普”数据显示,江苏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出生人口为68.5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71‰,处在较低出生水平。

图1是江苏1981年至2010年各年的出生人口数量变化情况,从中可见,江苏出生人口在1980年代初呈下降趋势,1984年曾下降至64.09万的历史低谷。1984年之后进入新一轮出生高峰,持续7年出生人口增长,至1990年达到137.96万峰值,比1984年增长115.26%。1990年江苏出生人口数量又开始回落,至2000年降到66.01万,比1990年减少52.15%。经历了1980-2000年20年大起大落之后,21世纪以来,江苏出生人口总体呈平稳缓慢增长趋势,2010年出生人口75.89万,与2000年相比,10年增长14.97%。但2010年与1990年相比,出生人口仍减少44.99%。

(二)人口流动数量增加

江苏2010年11月1日流动人口(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同)为1822.68万人,比2000年五普流动人口910万增加1倍;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12.46%上升到2010年的23.17%,即2010年江苏常住人口中有近1/4为流动人口。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一直是中国流动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2010年流动人口占全国26139万流动人口的6.97%,高于常住人口占全国5.87%的比重;江苏2010年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也高于全国的19.51%。

江苏2010年“六普”登记的1822.68万流动人口中,省内流动人口为1084.75万人,占59.5%,比“五普”增加428.5万人,增长65.3%;外省流入人口737.93万人,占40.5%,比“五普”的253.69万人增加了484.24万人,增长190.88%,大大快于省内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

六普数据还显示,江苏户籍人口为7496.31万人,其中流出人口(外出半年以上人口)1397.54万,流出人口中的流出省内人口,即前面所说的省内流动人口为1084.75万人,其余312.79万流出人口应为流出省外人口,为外省流入人口737.93万人的42.39%。也就是说,江苏跨省流动人口中流入人口远远大于流出人口。

江苏省内流动人口以地市(指13个省辖市,下同)内流动为主,占64.9%,另外35.1%为地市间流动。地市间流动人口主要流向苏南,最多的依次是苏州、南京、无锡、常州,分别占全省地市间流动人口的29.8%、17.8%、16.7%、11.3%,四地市合计占3/4。

江苏流动人口与教育需求关系密切的人口特征主要有:(1)江苏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人口为主,15-39岁人口占62.9%。(2)江苏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农村(指户口登记地类型为乡或镇的村委会,下同),省内流动58.5%来自农村,省外流入人口87.2%来自农村。

(三)人口城市化加快

按照“六普”数据,全省城镇人口为4737.1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0.22%,其中市人口为3016.6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38.35%,镇人口为1720.5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21.87%。江苏“六普”城镇人口比重60.22%比全国平均水平49.68%高出10.54个百分点。

图2为江苏1990-2010年间市、镇、乡村人口数量变化,图3为江苏1990-2010年间市、镇、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可见,市人口数和镇人口数都保持稳步增长,二者合计的城镇人口从1990年末的1458.94万增加到2010年末的4767.63,占总人口的比重从21.6%上升到60.6%,是世所罕见的城市化速度。江苏已于2005年实现城镇人口超过常住人口的50%,比全国提前6年。与此同时,江苏乡村人口不仅占总人口比重从1990年末的78.5%降低到2010年末的39.4%,而且乡村人口绝对数也从5307.96万,减少到3101.71万。

江苏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人口城镇化存在明显差异。如表1所示,从城镇化水平上看,自南向北降低,但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苏南人口城镇化水平高达70.3%,已接近于发达国家当前的平均水平75%,与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71%相当。苏中城镇化水平略高于苏北,二者都刚刚超过50%,显著低于苏南。而从城镇化速度上看,目前是自南向北加快,城镇人口比重2010年比2000年在苏南提高10.7个百分点,苏中提高18.3个百分点,苏北提高20.3个百分点。

(四)人口性别结构变化

江苏六普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6.24,与五普的116.51很接近,略低于全国六普出生人口性别比118.06,仍高于人口统计学上的经验正常区间。表2是未来主要学龄人口的性别结构,可见在少年儿童人口中,男性要比女性多1/6。

二、人口变化对教育的主要影响

(一)出生人口数量变化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2000年以来江苏省的出生人口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随着适龄女性生育意愿的持续下降,大的人口出生波动应该不会出现。基础教育从扩大教育规模为主转变为提高教育质量为主,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会受到社会民众日趋广泛和更加强烈的关注。因为出生人口数量的减少,很多中小学,主要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以及城市老城区的普通中小学,规模将急剧萎缩,所以教育部从几年前就开始的撤并农村部分中小学的举措也是顺势而为,提高了学校的规模效益,当然由此而生的其他问题,如走读学生的交通安全、家庭接送子女而造成的经济负担、住宿学生的心理疏导等等应当引起重视。城市老城区的普通中小学如果不能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引导下尽快提升教育质量的话,会逐渐受到民众的不满与抛弃,从而使附近的优质中小学变得更加炙手可热,择校矛盾愈发激烈。

(二)人口流动和人口城市化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

区域内人口流动是区域内总人口的重新分布,同时也是学龄人口的重新分布,①这必然导致不同地方学龄人口规模和学龄人口密度的变化。跨区域人口流动则是人口流入区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如前所述,江苏省流入人口已成为人口增长的重要来源,大量外省农村人口流入江苏省域,省内人口流动主要流向苏南地区。而随着江苏省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对作为人口流出地的农村和作为人口流入地的城镇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人口流动和人口城市化对江苏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有:第一,农村生源流出性减少,城市生源流入性增加,会造成基础教育的教育资源在城乡区域之间的结构性失衡。第二,城市的流动学龄人口与户籍学龄人口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凸显。第三,相对落后的农村基础教育与大量农村子弟将来要进城工作生活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剧。

(三)人口性别结构变化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我国人口性别比在人口学界,包括在整个社会看来都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人口性别比2000年以来攀高不下,中小学男生比例远高于女生。另一方面,根据已有的研究和媒体报道,我国教育领域女生学业成绩远优于男生,不仅是在小学阶段(专家们通常认为女孩发育较早,小学阶段学业领先是正常现象),即使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凡是需要考试胜出的时候,女生往往占有较大优势。此外,我国男童的成长教育被批评为“柔和有余、刚强不足”,这当然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但也应注意到,基础教育领域女性教师日趋偏多,学校为防范事故施行的多种约束性规矩条款等学校因素也是不利于男生阳刚性格的塑造。面对中小学日益增多的男童,对基础教育的师资结构、课程设置等等都需要做出适当调整。

三、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教育布局,推进基础教育均等化

江苏人口总量趋于平稳,给教育实现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提供了契机。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学龄人口变动的年龄结构、地区分布特点和趋势,把握教育发展的时间差和结构差,及时调整基础教育的规模与结构。②同时,应着重推进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减小城乡间基础教育的差距,减小城市区域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差距。在适时撤并农村学校的同时,注重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公共教育投资适当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倾斜,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在区域内的均衡发展。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决策要逐步透明化、民主化,接受民众、媒体的社会监督,逐渐促使基础教育的改进既能够让民众满意,也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关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

城市流动学龄人口与户籍常住学龄人口之间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应当受到高度重视。教育部门应主动作为,携手人口计生部门,建立流动人口数据库,动态测算流动人口子女规模,③尤其是在城市开发区、城乡结合地带等流动人口密集居住的区域,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第二,倡导和支持民办教育,吸收民间资本,鼓励有资质、有爱心的人士和机构创办符合要求的幼儿园、中小学。方便流动人口的子女就近入学,尽可能地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政府除对这些民办教育机构规范管理外,建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招聘教师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第三,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教育。流动人口的子女相比户籍常住人口的子女,对所在城市缺乏地域认同和归属感,较多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子女通常有自卑感,融入城市的时间较长。需要学校、教师给予充分关注呵护,加强疏通引导,使他们拥有同样健康快乐的心态。

(三)应对“男生危机”,改进男生教育

面对中小学里越来越多的男生,以及男生学业成绩不如女生这一世界范围的难题,迫切需要改革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模式和学生评价体系,改变那种追求整齐划一、为方便管理给学生太多限制约束的管理模式。现在的学校教育侧重于“驯化”,女孩天生容易“安静”、“遵规守纪”,男孩则由于活泼好动的天性而常常被教师认为是不遵守纪律,给老师制造麻烦,所以学业评价也因此较低。教师应把握男孩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规律,改进有利于男孩性格发育和学业成长的评价体系。学校应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多开展符合男生生长发展的教学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宜适当增加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中的男性比例,合适的地方也可以开设男子中学,多方努力来化解“男生危机”。

注释:

①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人口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人口研究,2009(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