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呼吸道免疫力低的原因

呼吸道免疫力低的原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呼吸道免疫力低的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呼吸道免疫力低的原因

呼吸道免疫力低的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营养不良性疾病 营养不良 营养障碍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2.048

资料与方法

收治呼吸道感染小儿115例,男61例,女54例;年龄8个月~8岁,其中8个月~3岁66例,3~6岁31例,6~8岁18例。

诊断标准:本组115例均符合全国第一届小儿呼吸道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排除支气管哮喘,气道阻塞和先天性喉喘鸣者。并发症的诊断标准参照《现代儿科治疗学》的相关标准[2]。

一般检查: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39例(33.9%);发现点状、片状阴影23例(20%);血常规检测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少数正常或偏低;测定血清微量元素铁、锌、钙等。测体重、身高,进行营养发育评价。

结 果

11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并发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者58例(50.43%),缺铁性贫血18例(15.6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5例(13%),锌缺乏15例(13%),维生素A缺乏5例(4.3%),其他(肺炎治疗不彻底等)4例(3.47%)。

讨 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特点是呼吸道感染常年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症状或轻或重,缠绵难愈。每年发作6~10次,以冬春季节为多。小儿营养不良性疾病包含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缺铁性贫血、锌缺乏、维A缺乏症等[3]。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缺乏性疾病,有营养缺乏性疾病的患儿易患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治疗不彻底的患儿亦多导致营养不良性疾病的发生。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其发病率高的原因主要与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小儿全身及局部免疫功能不足有关。而营养缺乏性疾病是引起免疫功能不足的主要原因。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58例(50.43%),占首位。营养障碍引起的免疫功能缺陷是小儿患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形成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反复感染加重营养不良的恶性循环。因此加强婴幼儿的营养指导,对降低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也是引起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13%)、维生素A缺乏症(4.3%)等,可以影响血清IgG水平,使体液免疫功能下降。缺铁性贫血(15.65%)可使细胞免疫功能降低。锌缺乏(13%)亦可使免疫功能下降。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参与DNA、RNA聚合酶、胸腺嘧啶核苷激酶等重要酶的合成,缺锌的儿童可发生味蕾萎缩、厌食、异食、生长发育迟缓,继发免疫缺陷,对病菌的易感性增加,可致反复呼吸道感染。

因此,临床上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一定要注意,在积极治疗病原菌的同时,还要注意治疗营养缺乏性疾病,或在感染发作的间歇期积极加强喂养指导,补充必需的营养素(蛋白质、钙、铁、锌、V-D、V-A 等),以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力,从根本上控制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纪要.反复呼吸道感染标准.中华儿科杂志,1988,26(1):40.

呼吸道免疫力低的原因范文第2篇

治疗禽流感主要以激活鸡的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控制流行为主。还要结合治疗禽流感的中药抗毒增免,辅以广谱高效抗生素如强效阿莫西林、强力霉素、利高霉素,防止细菌性疾病继发感染,同时注意补充多维。会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董志刚, 男, 执业兽医师,1993 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兽医系。1993 年~ 2004 年12 月在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工作。2005 年元月至今任山东大禹药业集团公司技术总监。先后发表科技论文60 余篇,被评为高影响力作者,一线专家。

在所有的病毒病中,温和型禽流感占主旋律,常年在鸡场发生,每年的11 月份至次年的4 月份将成为高发期,冬末春初正值流感肆虐,严重威胁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再加之混感现象普遍,给治疗工作带来不小困难,养殖户和临床兽医常常对此迷茫无措。现将本人近几年对该病的认识做以下总结,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流行特点与发病原因

本病以横向传播为主,病鸡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排出病毒,尘埃、饲料、饮水、鸟类、运输车辆、人员流动以及消毒不严均可能造成病毒传播,任何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鸡群均可感染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暴发于冬季、春季,尤其是秋冬和冬春交界气候变化大的时候,大风天气对本病的传播有促进作用。由于传播迅速,一旦感染很容易引起全群暴发,甚至波及临近鸡群。

根据几年来该病的流行特点发现:不同日龄、品种、性别的鸡均可感染,感染率最高的依然是H9型,H5 强度型禽流感则很少发生。流行时普遍以混合感染的方式出现。单独发生H9 型很少会引起鸡死亡,死亡率一般在10% 以内,仅表现呼吸道症状,合并或继发感染其它疾病,可间接增强病毒的毒力,并由此增加死亡率。如H9 型与非典型新城疫、传支、法氏囊、大肠杆菌、气囊炎等混合感染,则可引起鸡的大批死亡。

导致禽流感发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鸡舍环境及温度变化,其次是疫苗应激,多在免疫疫苗后2 ~ 3 d发生。寒冷的秋冬及早春季节主要以呼吸道疾病流行为主,炎热的夏季主要表现为病毒性肠炎和腹泻。

二、临床表现

流感的症状极为复杂,感染病毒亚型类别的不同,表现也不同,有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及隐性感染等,潜伏期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病鸡通常呈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病禽流泪,羽毛松乱,身体蜷缩,头、面部和下颌水肿;有呼吸道症状出现,多表现为咳嗽、喷嚏、啰音、呼吸困难,有时伸颈喘;然后会出现采食明显减少,一般下降30% ~ 60%,拉黄白色稀粪,并夹有翠绿色的糊状粪便,有的夹有绿色或黑色似老鼠粪样的,中期则出现橙色粪便;另外还会有肿脸鸡的出现,有可能1 000 只鸡就1、2 只,也可能很多,这也是和新城疫区别的主要依据。死亡率从0% ~ 90% 不等。有的鸡群发病传播速度慢,先从鸡舍一端发病,逐渐传遍全群。免疫过的鸡群,如果发病,多表现为前期非典型变化,采食量、临床症状不明显,中后期发病率增加,以10% 速度增加。患病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腹泻增加,死亡增加。死亡原因主要是并发或继发其它细菌或病毒性疾病。

三、大体病变

气管充血出血,有血痰( 粘液和血液的混合物),气管黏膜增厚有坏死点,当有并发感染时在气管内有黄色干酪物栓塞,有时堵在气管下端分叉处,以空心螺旋状和实心状干酪物居多;肺脏淤血水肿,多有发黑现象;腺胃肿胀,或基部有出血斑或发红,化脓性出血,腺胃肌层出血,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肌胃内膜易剥离,内膜下肌层有出血斑;腹部和腺胃附着的脂肪有出血点;肾脏肿大,紫红色或花斑样肿大,此种现象与肾传支、痛风等病有相似之处;肝脏肿大出血、有时毛细血管破裂出现肝血肿;脾脏常见萎缩、有时发黑;胰脏坏死,有白色点状坏死、条状出血,有红白相间的肿胀,有人称之为“流感胰”;肠道淋巴滤泡积聚处出现椭圆形的出血、肿胀和隆起,肠道黏膜上有散在的像小米或绿豆大的出血斑叫“流感斑”;法氏囊有轻微出血或有脓性分泌物叫“流感囊”。病初期大多可以见到腹膜炎、气囊炎,中后期主要出现败血性大肠杆菌的“三炎”症状。

四、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确诊该病需做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实验,血清学检查是诊断禽流感的特异性方法。临床上注意做好与以下疾病的鉴别诊断。

1. 与新城疫的鉴别。患禽流感和新城疫都会出现精神萎靡、羽毛逆立共同之处,呼吸道及消化道也会有相似的症状出现,剖检都会有脏器和黏膜出血现象,两者尚有许多不同点加以区别。如临床上呼吸道症状新城疫以湿咳为主,不会引起流鼻涕,而禽流感则以沉闷呼噜为主,有鼻涕流出现象;消化道症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腹泻现象,新城疫以绿色带血粪便为主,禽流感开始拉翠绿色或黄绿色稀粪,中期会出现橙色粪便;新城疫发生时多出现神经症状,而禽流感多出现肿头肿脸现象;新城疫在气管与支气管交叉处有0.5cm 长的环状出血,禽流感则表现整个气管出血;新城疫盲肠扁桃体严重肿胀,有绿豆至黄豆粒大小,而禽流感则很少有此情况出现。

2. 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区别。传支主要引起1 ~ 4 周龄雏鸡的死亡,禽流感则无日龄限制;传支气管有浆液性、卡他性和干酪性渗出物,气囊浑浊、变厚,肺脏变化不大,禽流感则整个气管出血,严重情况下可引起支气管内有粘液性渗出物或干酪性堵塞,肺脏发黑;都会看到肾脏肿胀、出血、花斑样肾脏病变,但患禽流感病鸡一般在肾脏内不引起大量尿酸盐沉积,肿胀、出血会很明显,多呈黑褐色,传支则由于有大量尿酸盐沉积,多为花斑肾。

3. 与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区别。传染性喉气管炎和禽流感都有气管内病变,但传染性喉气管炎无消化道病变,其主要病变见于气管和喉部,会出现头颈上伸的张口呼吸以及犬坐样特有姿态,有时可见咳出血液,但无拉稀症状出现。

4. 与法氏囊的区别。禽流感和法氏囊这两种病都会出现拉稀粪现象,禽流感以拉黄绿色稀粪为主,法氏囊以拉奶油样白色粪便为主;禽流感和法氏囊一样都会出现胸肌、腿肌出血现象,法氏囊以斑状或条状出血为特征,禽流感则以爪状出血为特征;肌胃和腺胃交界处有出血斑或散在出血点,禽流感多表现腺胃肿胀,出血,有脓性分泌物。

5. 与呼吸道病综合征区别。禽流感和呼吸道综合征都会表现出呼吸道症状,患禽流感的病鸡会不时发出怪叫声,呼吸道综合征则无此现象;都易继发大肠杆菌、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等,但呼吸道综合征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

五、防治措施

1.预防。

⑴加强检疫,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传入。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控制, 主要包括:早期诊断、划定疫区、严格封锁、捕杀、彻底消毒、对疫区周边用疫苗建立免疫隔离带,以防疫情扩散。对弱毒禽流感最好是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即加强消毒、加强管理、疫苗防疫。

⑵养鸡场避免与水禽或鸟类混养,不将外界的鲜活畜禽产品带入养禽场。

⑶养禽工作人员上班要穿工作服、工作靴、戴口罩,进出养禽场必须更衣。

⑷建立消毒防疫体系,避免从有感染病史地区引进鸡苗。

⑸综合保健、提高机体的适应性和抵抗能力。控制并发与继发感染的发生,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2.治疗。

鸡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应坚决执行封锁、隔离、消毒、扑杀等措施;治疗温和型禽流感可每天使用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带鸡消毒并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方案如下:

1.上午,新必康(主要成分胸腺肽、转移因子),按照每100 g 治疗1 000 只鸡剂量, 全群饮水;下午, 用50 ~ 100 g/kg 的恩诺沙星饮水;清瘟败毒散按照每1 000 g 拌料500 kg 剂量,全天候添加。连用3 ~ 5 d。

2.上午,欣亦康(主要成分为合成干扰素)饮水,按照100 g 兑水300 kg ;下午,10% 阿莫西林按照100 g 兑水150 kg,荆防败毒散按照每1 000 g 拌料500 kg,全天候添加。连续使用3 ~ 5 d。

3. 上午, 鸡专用基因肽A+,按照每10 g 治疗800 ~ 1 000 只鸡,配合清瘟解毒合剂按照100 ml 治疗500 只鸡剂量,混合饮水;下午利高霉素按照100 g 兑水300 kg,连续使用3 ~ 5 d。

另外, 视情况每100 kg 水中加入VC 50 g、VE 15 g, 连续使用5 ~ 7 d,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以上方案主要是激活鸡的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控制流行。结合治疗禽流感的中药抗毒增免,辅以广谱高效抗生素如强效阿莫西林、强力霉素、利高霉素,防止细菌性疾病继发感染,同时注意补充多维。会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发现:无论是肉鸡还是产蛋鸡,凡是坚持长期添加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养殖户,在疾病流行期间,很少发病或仅表现轻微症状,一旦用药很快就能治愈。这和微生态制剂具有促进动物免疫器官发育,增强免疫功能有关。

六、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1. 在实际过程中,禽流感和新城疫在临床症状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不能确诊是新城疫的情况下,切忌用新城疫疫苗紧急接种。因为禽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新城疫属副黏病毒,盲目接种会引起大批的死亡。

2. 如果环境温度过低时,适当升温并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疾病的痊愈。

3. 禽流感容易与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病并发和继发,须采取综合措施治疗,并遵循先治疗流感后治疗大肠杆菌、支原体和新城疫的原则。

4. 病重时会出现或轻或重的肾脏肿大、红肿,可以使用保肝护肾,消除肾肿的中药制剂如肝肾口服液,切记不要用西药盲目通肾。

5. 经常使用微生态制剂的鸡群,在疾病流行期间很少发生感染,即使发病,用药物治疗,很快就可得到控制和恢复。另外,微生态制剂还具有促进输卵管的愈合、提高产蛋率、促使病后产蛋上升功能。

七、小结与讨论

对于温和型禽流感,不用惊慌失措,只要方法得当,还是可防可控的。要想达到满意效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注意生产管理中的细节,正确处理通风与保温的矛盾。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增强肉鸡的抵抗力是防控禽流感的最重要一环。改善饲养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密度、光照, 加强禽舍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勤清粪便和打扫禽舍及环境,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保持禽舍温度相对稳定,一般鸡舍白昼温差不超过3℃,这是控制禽流感的关键,比任何抗流感药物都有效。因此,要特别注意天气变化,正确处理通风与保温的矛盾。尽量减少环境的改变,注意生产管理中的细节。控制好鸡舍内部的湿度,避免呼吸道黏膜受损。要保证育雏期湿度不低于65%,中大鸡不低于55%。标准化鸡舍暖风炉是解决取暖和通风这对矛盾的最好设备。

2. 合理制定免疫程序,避免免疫次数和免疫方法上的缺陷。免疫程序的制定,要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冬春季建议:7 日龄,新支二联苗点眼滴鼻,同时“新支法流”颈部皮下注射0.3 ml/ 只,21 日龄在确定没有流感的情况下,新城疫Ⅳ系疫苗2 倍量饮水免疫,28 日龄同上。40 日龄后H5+H9 双联油苗注射,55 日龄新支灭活油苗0.5ml胸肌注射,以后每2 个月注射一次禽流感疫苗,最好加入免疫增效剂。如果有流感就不能免疫,可使用信必康2 ~ 3 d,及时净化流感病毒,待症状完全消除后再做免疫。生产实践中,有技术人员反映,有时对鸡群做禽流感疫苗反而没事,一旦进行禽流感免疫,却出现鸡群大面积死亡。其实这并不是疫苗出现了什么问题,其根源是鸡苗本身就携带着禽流感病毒,再者H9 型病毒本身也在发生不同的变化。目前的H9 型确实没有好的疫苗,保护效果不理想。H9 对型的话,能达到较好的保护率,如果不对型,只有50% 的保护率。但有疫苗总比没有要强,所以加强疫苗免疫还是有必要的。另外,做好新城疫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会减少禽流感疾病的感染机会。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新城疫抗体水平较高的鸡群,发生禽流感时比抗体水平低的鸡群损失要小,这可能是由于新城疫免疫产生的干扰素作用于禽流感病毒的结果。

3.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降低应激, 增强鸡的抵抗力,加强免疫空白期的鸡群保健。接种疫苗是最常见的应激因素,免疫前必须做好保健,如坚持长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如鸡旺旺)来增强体质或适时使用补气益血的中药(如黄芪多糖等)提高免疫力,并在饮水中投放质量好的维生素、鱼肝油。注射免疫时做到轻拿轻放,尽可能避免惊群和注射应激的发生,这样会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产生较强的免疫力。

4. 加强卫生管理,消灭传染源。设计科学、合理的消毒程序,使之制度化、规范化。选择两种以上消毒剂,空舍期至少消毒三遍,先冲洗后消毒。七天后再消毒一次,进雏前三天再消毒一次。带鸡消毒第一周一次,第二周两次,三周后一天一次,发生传染病时每天两次。环境消毒,舍外每周1 ~ 2 次,车辆进出要走消毒池,杜绝一切外人进入,非进不可的,必须消毒后再进入。经常清洗食槽、水槽,清除禽舍病原残留,家禽粪便和垫料要堆积发酵或焚烧,堆积发酵不少于20 d。

呼吸道免疫力低的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维生素A;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

The Vitamin A assistance treats the clinical research which the young child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s repeatedly

Ding Tao

(Shandong Province Qihe county people hospital pediatrics 251100)

【Abstract】 Objective The discussion Vitamin A assistance treats the clinical effect which the young child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s repeatedly. Methods The respiratory tract feeling catches 268 examples repeatedly, divides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134 examples stochastically, the control group gives the common anti-inflammation and just right for the illness proces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is foundation, adds with Vitamin A, after two group of trouble treatment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Results 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is 100%,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is 59.7%, the treatment group curative effect surpasses the control group obviously,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s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Vitamin A; Young child; Th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s repeatedly;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小儿的多发病。由于小儿的呼吸道系统的解剖特点及免疫系统的生理特点,该病的治疗难度较大,患儿的生活学习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给患儿家长带来很大经济负担及工作生活的不便。并且该病及其容易反复,严重损害小儿的身体健康,反复呼吸道感染仅仅依靠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往往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会导致疾病的迁延。目前利用免疫疗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药物较多,疗效不一。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是因为原发或继发免疫缺陷或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缺乏或失衡引起的[1]。维生素A1氧自由基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及肺部感染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作为一种抗感染维生素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为了在临床治疗中更好地运用,近年来,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 1月采用维生素A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自 2008年 1月~2011年 1月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68例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上述所有患儿全部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其中,男 150例 ,女 118例 ,年龄最小的6个月,最大的13岁,平均3.5岁,均于发病 3~5 天来院就诊。合并佝偻病l2例,营养不良5例。所有患儿均检查血常规 、尿常规以及x线胸片检查。两组患儿在性别 、年龄以及发病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①上述所选患儿就诊时均起病急,且伴有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不伴有烦躁、嗜睡、颜面眼睑或双下肢水肿;②年龄最小的6个月,最大的13岁,且饮食卫生习惯、生活水平、居住环境等类似;③无传染病接触史;④排除有先天性、遗传性等疾病史。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经常规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维生素AD制剂(伊可新,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天1次,每次1粒(含维生素A2000u,维生素D700u),2个月1个疗程。做好随访,追踪临床疗程。

1.4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 :服药开始后2个月内感染0~1次,每次病期小于或等于6天; ②有效:服药开始后2个月内感染2次,每次病期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比较采用 x 检验 ,并以 P

2 结果

2.1 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用药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9.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两组患儿在治疗中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生是由其生理解剖的特点及免疫特点所决定的,发病机制较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其中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与之关系密切,有研究结果显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主要表现为lgA,IgM及IgG均明显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2]。学龄前儿童尤其如此。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①维持正常视觉功能,眼的光感受器都存在有感光色素,即感弱光的视紫红质和感强光的视紫蓝质,若进入暗处,则因对弱光不敏感的视紫红质消失,故不能见物,若维生素A充足,则视紫红质的再生快而完全,暗适应恢复快,若维生素A不足,则视紫红质再生慢而不完全,则暗适应恢复相对较慢,严重时可导致夜盲症。②维护上皮组织细胞的健康,维生素A可参与糖蛋白的合成,当维生素A不足或缺乏时,鼻、咽、喉和其他呼吸道、胃肠和泌尿生殖系内膜角质化,极易合并发生呼吸道感染及腹泻。③维持骨骼正常生长发育,当维生素A不足或缺乏时,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间平衡被破坏,或使已形成的骨质不吸收。④促进生长与生殖,维生素A有助于细胞增殖与生长,维生素A缺乏时,使肾上腺、生殖腺及胎盘中类固醇的产生减少,可影响生殖功能[3]。⑤其他原因,维生素A酸类物质有延缓或阻止癌前病变,防止化学致癌剂的作用,临床上作为辅助治疗剂已取得较好效果,维生素A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国际上将维生素A看作营养上的必需因素,缺乏后会导致夜盲症。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整体免疫功能降低的原因为淋巴细胞过度凋亡。维生素A能够保持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使呼吸道黏膜受到保护,从而增强小儿机体的免疫力,反过来由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B细胞发育,分化过程障碍,血清IgG产生水平明显减低,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次数,致患儿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维生素A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对维持生物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分化及保持其完整性也具有主要作用。维生素A是活化B淋巴细胞过程中必需物质,可能为B淋巴细胞转化过程中的载体物质。当维生素A缺乏时,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受损,免疫功能下降,抗感染能力下降,且可引起蛋白质的吸收障碍,分泌型IgA产生低下。同时维生素A缺乏时还可使T淋巴细胞抑制,也就增加了呼吸道的易感性,在循环中数量减少,功能障碍,使机体免疫功能及防御功能降低,从而加重了感染,而感染又易引起维生素A 的缺乏。另外,有学者研究表明,反呼患儿血维生素A含量降低,免疫功能紊乱、下降,表现为血清IgA水平下降,血清IgA水平与维生素A含量成显著的正相关。维生素A能阻止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或细胞凋亡,从而保证T和B淋巴细胞持续存活。维生素A作为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的手段,适用于不同年龄的反呼的患儿,尤其对学龄前患儿效果更好。本文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本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给予维生素A治疗后血清lgA及IgG水平明显升高。因此,对于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给予抗感染抗炎治疗的同时,给予维生素A 的辅助治疗,可以通过增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不但可缩短呼吸道感染的病程,使患儿更早康复,而且可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患病次数。维生素A是儿童时期最重要的微量营养素之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维生素A能提高儿童的免疫功能,增强消化道和呼吸道的抗感染能力。维生素A对反呼的辅助治疗多以1个月为疗程即可,维生素A不宜常年大剂量服用,如病情严重可续服l~2个月巩固疗效。因剂量过大会引起中毒现象。只要在治疗量范围内遵医嘱服用并无危险。反呼患儿维生素A 的缺乏表现并非严重的维生素A 缺乏所引起的如夜盲症、干眼病等,而是亚临床维生素A 的缺乏现象。这种亚临床维生素A的缺乏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会减低儿童机体的免疫力,使患儿更易感染疾病。如未对患儿及时进行补充维生素A的补充,有可能会导致病程的迁延、反复,给患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反呼时儿童体内的维生素A含量会下降,而维生素A 的缺乏也会使儿童更易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反呼的治疗过程中,给予适量维生素A的辅助治疗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方法简单经济,不会给患儿家长带来过大的经济负担,同时未发现任何关于维生素A的毒副作用报道,方法简单易行,患儿也较易接受,并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实.锌硒宝与维生素A合用治疗d,JL反复呼吸道感染65例临床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7,29(2):138―139.

[2]蒋璐 宋铁玎. 维生素A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研究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03):241-242.

呼吸道免疫力低的原因范文第4篇

感冒是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造成的急性、自限性疾病,症状包括不同程度的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喉咙痛、咳嗽、发热、头痛及乏力。医学上又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 感冒的原因是什么?

感冒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是鼻病毒,因为环境中存在有太多的病毒,所以宝宝才会经常感冒。引起感冒的病毒在自然界,甚至在人体皮肤、黏膜表面广泛存在;各种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气候突变、疲劳等都可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迅速繁殖,从而诱发感冒。 宝宝是如何感染的?

感冒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或宝宝接触环境中的病毒引起,感冒病人在感冒的第2~4天传染性最强。

直接接触 感冒病人的手上会有病毒,如果宝宝接触过感冒病人,再摸眼睛、鼻子和嘴,就会感染。

接触残留在物品表面的病毒 一些病毒能在桌子、门把手、玩具的表面存活1天。当宝宝触摸这些物品时,就会感染。

吸入病毒 感冒病人咳嗽或打喷嚏会把病毒排到空气中,宝宝吸入病毒就会感染。 为什么宝宝容易感冒?

这是由于宝宝的免疫力比较低;宝宝对环境及冷空气的适应能力也差;宝宝爱动,又很容易接触到外面的感染源。

打喷嚏、抽鼻子、流鼻涕

咳嗽

发热

喉咙疼

头疼、乏力、食欲低下

有的宝宝会伴随呕吐、腹痛 感冒后什么情况下需要看医生?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症状,就要考虑看医生

小于3个月的宝宝

长时间不吃喝东西

行为的改变,如烦躁、易怒或反应低下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

3天后仍有发热、体温仍在38.5?C以上

鼻塞或流涕的症状在14天后还未缓解

眼睛发红及有分泌物

有耳朵感染的症状(耳朵疼、抓耳朵、耳朵流水等) 宝宝感冒后家长应如何做?

维持合适的环境湿度对呼吸道感染的宝宝是非常必要的,适宜的湿度为50%~60%。

补充充足的水分,能减少呼吸道不适,利于痰液排出。

尝试一下“蒸汽浴”(和宝宝一起在充满水雾的浴室内待10~15分钟),巧用女士的“蒸脸器”。 感冒后如何治疗?

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自限性疾病,本身不需要特别的治疗,主要是期待疗法和对症治疗。

期待疗法 感冒的症状在开始的3~5天内比较严重,一般5天后逐渐好转,但咳嗽或流涕会持续10天甚至以上才能完全好转。

对症治疗

1 发热:退热,用美林或泰诺林退热。

2 鼻塞、鼻涕:大的宝宝可以用鼻喷剂缓解鼻塞或鼻涕症状,小的宝宝可先用盐水滴鼻,然后用吸球吸出鼻涕。

3 咳嗽:多不需要吃镇咳药,但可以应用化痰药。 感冒如何预防?

经常洗手是预防感冒最有效的途径,因为病毒无处不在,而宝宝随时都有可能接触病毒,要教会宝宝如何正确洗手。

避免带宝宝到人太多的地方。

尽管父母尽量避免宝宝接触感冒病人,但要完全避免感冒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病毒无处不在。 感冒会有并发症吗?

尽管感冒多不严重,但也会发生并发症。

中耳炎:高烧不退(3天以上)、耳朵痛、烦躁、搔抓耳朵。

鼻窦炎:流鼻涕超过10天没有改善迹象,且黄绿色的浓稠鼻涕伴随咳嗽、严重鼻塞、头痛,发烧。

呼吸道免疫力低的原因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 原因分析 预防对策

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获得的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和下呼吸道其他感染。据报道,国外发生率0.5%~5.0%,国内0.97%~3.8%。我国医院感染的总病例中,其构成比为26%~42%,占医院感染的首位[1]。本文就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从护理角度,探讨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对策。

1原因分析

1.1易感人群

1.1.1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各种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脑卒中[2]、胸腹部手术后、恶性肿瘤等疾病患者。

1.1.2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或和各种细胞毒药物治疗及胸腹部手术后、应用呼吸系统治疗仪器及应用各种放、化疗的病人。

1.1.3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减退、婴幼儿患者免疫机制不健全等,均易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

1.2易感因素

1.2.1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口腔分泌物和痰液可污染病室的环境,病室通风不及时,造成病室内空气污浊,悬浮致病菌增多。

1.2.2工作人员的自身带菌及探视、陪护人员的咽部带菌,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这些细菌和病毒通常对健康人可不发病,或只引起轻微呼吸道症状,但对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

1.2.3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病毒和细菌也可通过病人的咳嗽、喷嚏,以飞沫或气溶胶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传给其他人。

1.3侵袭性操作与医疗器械的污染

1.3.1侵袭性操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其气管与外环境直接相通,造成呼吸道清除机制不健全时,细菌易侵入并致下呼吸道感染。

1.3.2医疗器械的污染:雾化吸入装置、吸氧管、湿化瓶及呼吸机管道等的消毒不彻底或保存不当而污染带菌,特别是雾化吸入装置,可产生大量带菌的气溶胶,它们会沉积在肺部的毛细支气管及肺泡,导致感染发生。

1.4呼吸道分泌物的坠积:长期卧床病人,昏迷病人其呼吸道清除分泌物的机能下降,分泌物常沉积于肺底,尤其是胸、腹部手术者,因局部切口疼痛,不愿做深呼吸及有效的咳嗽,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而沉积于下呼吸道,引起感染,另外,误吸亦可引起。

1.5正常菌群失调:病人住院期间应用广谱抗生素,使定植于口腔、鼻腔及咽部及胃内的正常菌群减少,耐药菌株大量繁殖,当该类细菌或真菌被吸入下呼吸道时,造成支气管或肺部感染。

1.6季节、气温变化:冬春季节气候多变,温差悬殊大,夏季气候炎热,空调、风扇使用不当,住院病人不能及时增减衣被,致受凉诱发。

2 预防对策

2.1保护易感人群

2.1.1对免疫功能降低的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药物以及放、化疗的病人,将其安置在有隔离和环境保护条件好的病房,避免接触医院内潜在致病原,若需离开受保护的环境时应戴口罩。注意加强营养,做好心理护理,使其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在流感流行前,做好疫苗接种,流行期间做好药物预防(可用盐酸金刚烷胺或金刚烷胺)和保护性隔离。

2.1.2长期卧床的慢性病人:要进行预防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教育和指导,昏迷病人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吸出口、鼻腔以及咽部的分泌物,定时翻身叩背,使痰液及时充分的排出。

2.1.3胸、腹部手术的病人:术前设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术后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告诉病人用力咳嗽时可用双手轻按切口处,以减轻疼痛,防止切口裂开;协助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以增强机体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利于切口愈合;加强对疼痛的观察及护理,可适当应用止痛剂,或在切口处安置支架,尽量不用镇痛剂。

2.2控制感染源:对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应实行预防性隔离。

2.3切断传播途径

2.3.1认真洗手: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手是造成医院感染的罪魁祸手,由于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3]。因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养成认真正确的洗手习惯,特别是在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之后,必须认真洗手。正确方法为“指端指间手心手背型”即五指并拢与另一只手心摩擦,手心与手背相搓加指间交叉搓洗,时间15~30秒,用流动水冲净肥皂,再用无菌巾擦干或晾干,此法可使手上的暂住菌减少1000倍[4]。也可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

2.3.2保持病室内环境清洁:加强病房管理,保持室内整洁卫生,温、湿度适宜,坚持湿式清扫,做到一床一刷一套,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清洗,晾干备用;地面经常用清水拖擦,遇到传染病人或进行终末处理时,可选择恰当的化学消毒剂喷洒或拖擦;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加强陪护、探视人员管理,禁止患呼吸道疾病的人员陪护或探视病人,必要时应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换鞋等);在流感流行季节,应减少陪人,控制探视,在发生呼吸道感染时,立即采取有效的空气消毒措施,可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或薰蒸、紫外线照射、空气净化等。

2.3.3有关器具的处理:氧气湿化瓶及管道应严格消毒,清洗、晾干后使用,暂时不用者应干燥保存,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应每周更换、消毒两次,每日更换无菌蒸馏水。呼吸道治疗仪器的处理:盛液器和导管每次使用前,如有液体必须先倾倒干净,以免返流入瓶中,雾化器应每24小时更换一次,雾化吸入液体一定要严格消毒,污染的器械不能与液体接触,盛液体的容器或药瓶开启后24小时未用完者应废弃,呼吸道给药只能选用密封的药物。

2.3.4做好各项监测:及时完成各项监测,对病室内空气,有关器具的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的手定期或随时进行卫生学监测,对达不到规定标准的,要查找原因,改进措施,将各种环境和物品的卫生学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

2.4合理使用抗生素

2.4.1使用抗生素前,应留取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在细菌培养没有结果之前需要根据临床经验选用抗菌药物。并根据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半衰期、结合感染部位,合理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72小时后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结合临床修订给药方案。

2.4.2使用抗生素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发生,青霉素类抗生素主要引起过敏反应,从各类皮疹到过敏性休克,特别是后者若救治不及时可致死亡,因此用药前要详细询问过敏史,严格做好皮肤过敏试验,用药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防止过敏反应发生。毒性反应中以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的听神经损害最为常见,包括引起耳鸣和耳聋,还有损害前庭神经引起的眩晕和平衡失调。应注意观察。氨基糖甙类、多粘菌素、杆菌肽、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黄胺类均有不同程度的肾毒性,从肾功能降低到尿毒症,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另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引起恶心、呕吐、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第3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常引起成人腹泻(高达45%),也易致新生儿腹泻;引起肝脏毒性的有酮康唑、利福平、第一代头孢菌素、氯霉素等;氯霉素还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2.4.3对应用广谱抗生素和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的病人,要定期检查病人口腔和送检尿、大便、痰等标本,作细菌和真菌培养,发现阳性时,及时给予纠正和治疗,减少二重感染发生。

2.5预防感冒:在呼吸道感染的发病高峰期,冬春、酷暑季节或气候多变温差悬殊大的情况下,要注意加强住院病人的预防护理,使用取暖或降温设备时,应注意室内、外温度的变化,及时增减衣、被,特别是夜间使用风扇、空调时,一定要选用低档、微风,温度不宜调的过低,防止受凉感冒而诱发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

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是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问题;隔离感染源,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环节;加强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养成认真正确的洗手习惯;做好空气、环境及有关器具的卫生学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钟秀玲、程棣妍.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60

2吴怀志、蒋昌荣、陈文笔等.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免疫功能与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2:81

3尚少梅、郑修霞、王宜芝等.医院感染与洗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