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化慢性病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根据《中国慢性病报告》显示,我国近3亿人口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患者达1.6亿,慢性病患者2.8亿,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不仅如此,我国在慢性病的医疗费用支出占全部医疗支出的70%。如果健康管理能够有效实施,慢性病对中国国民健康的危害将有效得到控制,而且每年还将节省千亿元级别的医疗费用。
此外,自2009年我国颁布 “新医改”指导意见,提出了“公共医疗卫生要以预防为主”的要求,仿佛也给健康管理市场打了一支强心针。
“未病”先治
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带着“猪鼻子”的人。——1月中旬,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爆表,达到1000,而我国中东部地区也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医院里呼吸科就诊人数暴增,记者在淘宝搜索“PM2.5口罩”时发现,以前无人问津的劳保用品店客服已经无暇回复咨询,本来只卖两、三元的口罩一下子涨到20多元还一直卖断了货,几乎每一笔交易都会一次买5~10个。
“很难说这些口罩就一定有用,但至少求个心理安慰,而且多少能过滤掉一些尘土吧。”购买评论里,有不少买家表示,谁也不想因此得病,只能想方设法防患于未然。
其实,这就是中医里所谓的“治未病”——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产生和发展的治疗原则,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而用更现代的说法,就是“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服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东软集团副总裁卢朝霞在接受《计算机世界》记者专访时谈到,由于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恶化,很多人都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因此“比起得了病再去医治,现在的老百姓越来越希望打好预防保卫战。而数字化技术与现代健康管理知识相融合,可以更好地实现对疾病的预防与监测”。
以PM2.5为例,现在大多数人只是遇到雾霾天才急匆匆地买一只口罩戴起来,但如果利用数字化的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系统将汇总气象部门的数据,当可能出现雾霾天气时,对有呼吸系统疾病史,或者容易对粉尘产生反应的过敏体质人群发出有针对性的提醒,让他们提前做好防护工作;同时健康管理系统还会监测用户的身体状况,一旦用户因此引发疾病,就可以根据用户以往的疾病史、过敏史等快速为用户选择合适的药品,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帮助用户通过线上诊断、网上预约挂号等方式寻医问药。
“现代的数字化健康管理集合了监测、预防、医疗、保健等服务内容,并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通讯技术、控制技术和一些医疗设备终端相结合,让普通老百姓可以在家中能及时、实时地体验健康管理服务,也可以通过交互性、多媒体化的服务加强对老年人的监管。”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CTO单日强介绍说。
比如,移动终端24小时监测身体健康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视频随时接受私人医生的问诊,与健康管理机构合作的大型医院已经可以让百姓实现移动网络预约挂号,而已经推广多年的电子病历可以让医生通过移动终端资料,迅速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经过等。
抢滩市场
巨大的市场自然吸引各大IT厂商的投入。其中,电子病历作为健康档案的一种,涉及移动互联、物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成为IT厂商、医院最为关注,研发最成熟的健康医疗管理解决方案。
电子病历是健康管理中重要的一环,IDC预测:2013年电子病历在大型医院将更加深入应用,同时在中小医院开始建设。而点子病历使用水平的提升,将推动医院系统集成和BI的发展。
“电子病历是对生病情况的记录数据,健康档案是长期对身体各项指标的总和记录,对于疾病的预防更是起到关键作用,这也是IBM云计算注重应用的主要方面。”IBM云计算技术资深架构师李明喆表示,电子病历可以代替纸质病历,便于医生查看病患的健康管理指标与病历。
为了抢占市场,NEC基于已有的病人信息管理系统,又在2012年推出了移动医疗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智能终端等技术,让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实现互动。
同时,NEC还与贵州等地的医院合作,试点部署了移动医疗信息系统。“我们面对慢性病人时,手持终端里能够看到他们的详细病历,确实提高了诊治的效率。”贵州遵义医院的一名医生向记者表示,“用移动终端可以查房,在移动终端上能清楚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入院后的所有化验、影像检查,而平常患者最常问的费用问题,通过移动终端能精确到每一笔细账的使用情况”。
“很多企业都看到了健康管理领域的巨大市场,东软也已经把健康云定位为我们的五大业务之一。”卢朝霞介绍说,东软计划打造面向健康管理与服务领域的生态系统,并推动“熙康计划”。据悉,熙康计划包括与三甲医院合资,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熙康健康管理中心服务网络,为熙康会员提供体检、健康状况评估、与健康顾问交流、运动方案设计与指导等服务;熙康健康网能够连接熙康终端,动态收集个人健康与运动信息,干预会员的健康行动,传播健康信息的基础网络,会员可以通过电脑、腕表、益体机来获取熙康健康云平台的服务;而熙康健康云平台则负责支持熙康系统运行的数据中心、会员健康的监控与管理中心,以及第三方认证的软件销售和下载管理。
除了东软,在国内还有很多IT企业杀进健康云、医疗云市场,如华胜天成、浪潮等。
当然,数字化的健康管理带来的便利与终端应用不止如此。除了传统的具有医疗背景的IT公司进入健康管理领域,互联网企业也在近两年加入拼杀。
Google已经与IBM在健康管理领域展开合作, IBM开发的软件将会与Google的“Google Health”网站服务相结合,提高健康管理的便利性。同时,继搜狐、新浪之后,2012年,腾讯也宣布进军健康管理领域,与“好大夫”合作,主攻在线问诊、预约加号等服务市场。
但是,据记者调查,如此大的市场潜力与产业布局,目前在我国真正应用到数字化健康管理的个人寥寥无几。“厂商首先会同社区、大企业、医疗机构合作,也就是B2B的合作模式,即使他们也标榜B2C,但是,真正通过B2C模式挣钱的并不多。”一位IT企业高管透露。
普及难题
根据卫生部的统计,2008年中国健康医疗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元,如果按照本世纪前10年中国健康医疗市场年均增长超过10%的速度计算,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疗市场。
“但真正数字化的健康管理目前还无法做强做大,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技术实力。”单日强说,数字化的健康管理不是提供一款产品或一个解决方案,而是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的云平台,打通数字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这个环节中,数据收集与分析很重要,因为只有具备这两个环节,才可以提供个性化的预防与精准的治疗建议。“但给服务提供商同时套上卫生保健资源和信息技术背景两个限制条件之后,剩下的企业屈指可数。”
对此,301医院计算机室主任薛万国也表示,真正的电子病历是把医院和医疗相关的所有环节,比如病人的检查、化验、手术记录等所有信息电子化,并集成在一起。“电子病历是病人所有信息的集成,不是说哪个医院上了一个系统就是电子病历了。”
除此之外,更加让用户烦心的还是数字化健康管理的价格问题。
记者进入东软集团熙康网熙康腕表的淘宝官方店页面,熙康健行者腕表(套装版)售价2680元,这相当于商场里一块中高端手表的价格——而成交记录仅有一人。而另据了解,熙康腕表采用SIM卡数据传输并不支持Wi-Fi,如果用户上传或下载数据、音频等资料到熙康云平台,一个月会产生约100M的流量。按照北京移动的收费标准,如果不办理套餐业务,1M流量价格约为10元,100M就是1000元;而如果办理150M的套餐,每个月则需要20元。
“提供医疗设备的公司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研发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但这些都需要网络通信、云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技术的支撑,有了这些技术的包装,自然而然会使消费者手中的健康管理终端成为高附加值产品。”NEC云终端事业部资深经理岩崎诚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另外,与美国不同,在我国健康管理费用并不被列入医保报销的范围,健康管理方面的全部支出都要由用户个人承担支付,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每月多出几百甚至几千元的支出。相比偶尔生病,还能够报销,健康管理的费用明显高出许多。
“我们现在的定位只能是高端客户、大型企业、社区及房地产公司。”卢朝霞无耐地说。虽然,东软集团表示,未来一定会把数字健康服务与产品扩展到普通老百姓的身上,但现阶段,让企业更好发展、存活才是关键。据记者走访,到目前为止,国内的数字化健康管理企业全部都定位高端用户,没有一家关注中低端市场。
除此之外,产业链不完善,无法对需要就医的病患进行持续的关注,也是数字健康管理无法大范围普及的主要原因。“国内优秀的医疗资源大部分掌握在大型国有医疗机构手里,而大部分中小型健康管理企业要想与国有企业合作并不容易。”卢朝霞说。
“健康管理服务可以说是大医院的鸡肋,他们代表国家临床医学发展水平,主要精力放在解决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疑难复杂危重疾病上,很难再分出精力从事健康管理业务。”自2000年就开始探索健康管理实践的中国石油中心医院院长姜杉表示。
而体验过数字化健康管理的用户也表示:“我感觉不太靠谱,一旦查出健康问题,很少有服务商进行后续的跟踪或者提供与医院的互动措施。这种服务做为日常身体监测还好,如果生了病还得靠医院。”。
其实,就算医疗数据可以上传,无论在多么安全的环境下,还是有很多人担心隐私泄露等问题,不愿意把个人数据上传到健康管理的云数据中心。另外,“在医疗制度上,如果消费者采用的是非标准医疗设备,那么通过这些设备采集到的医疗数据在很多国家也是不允许使用的,这也使很多医疗数据即使传到健康云平台上时也难以处理。”岩崎诚指出。
寻求突破口
“我们正在努力让产品价格更贴近普通百姓。东软正在研发可以通过Wi-Fi或其他方式传输数据的产品,降低使用成本。”单日强说。
为了完善产业链,对用户后期的医疗环节形成持续的服务,东软集团已与5000多家医院和一些地方政府建立了合作关系。比如东软与沈阳的盛京医院达成合作,熙康的会员到盛京医院就医,医生就可以看到他的全部数据资料,如果需要后续医疗,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咨询专家,或者直接在东软的合作医院预约挂号、就诊,诊断数据也会进入熙康云平台,成为日后提供健康管理的分析数据。”
不仅东软,NEC、IBM、英特尔等也分别与国内养老、医疗机构合作,将技术结合实体,打造闭合的健康管理产业链。
而为了解决通信协议不统一导致的数据传输和使用问题,2010年8月,以英特尔为首的一大批医疗技术公司、医疗服务团体与医疗设备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康体佳健康联盟”(Continua Health Alliance),其中包括联想、爱康国宾、东软、好医生、磐仪、研祥、用友医疗等在内的24家中国公司。
“我们看好中国市场,也认为中国将引领医疗信息行业的发展。”英特尔公司销售与市场营销部高管表示,联盟的主要任务包括建立家用及基础医疗设备与信息化设备(如手机、个人电脑、各类网络终端、机顶盒等)在各种通讯方式(如蓝牙,USB,无线网络等)下的通讯协议标准;验证和推广相关通讯协议标准;建立个人健康管理的产业联盟;协调并联合中国康体佳健康联盟成员共同促进个人健康管理的发展;帮助联盟成员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个人健康管理服务等。
“但这些都只是杯水车薪。” 卢朝霞说,“我们仍无法像国外那样,由保险公司为健康管理买单,而这是健康管理无法普及的最大问题,所以希望政府的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给予健康管理充分的重视,促进健康管理机构与国有大医院的合作,共同打造完善的健康医疗产业链。”
同时,IDC最新报告显示,2013年私营医院和外商投资医院将在中国市场快速增长。目前,在深圳及其周边城市,民营医院数量较多,而内地的民营或者外资医院大多是专科医院且数量较少。为了补充医疗服务的不足,卫生部政策鼓励非公医院的发展。非公医院的发展,将会带动医院信息系统、保险系统和客户服务信息系统等的发展。
而对于一直困扰健康管理产业的标准问题,此前就有人大代表提议,将健康管理纳入法律范畴,规范健康管理市场,完善健康管理服务标准,并实施项目带动、社区带动营造全民关注健康管理的氛围。
更有代表认为,目前卫生部职能主要为卫生和医疗服务管理,公民健康管理并未完全正式纳入卫生部职能范围,但医改重点就是推进健康管理,这有利于追踪传染性疾病和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亚健康问题,因此建议将健康管理纳入卫生部职能。
链接
IBM
战略:倡导智慧医疗理念,希望在不同医疗机构间建立健康信息整合平台,使服务机构业务流程可以整合,医疗信息和资源可以共享,跨医疗机构可以在线预约和双向转诊,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便民就诊模式。
具体措施:2011年,IBM与广东省中医院联合宣布临床科研整合平台CHAS,推动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
2010年,IBM中国研究院与北大人民医院合作建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门户和基于循证医学的个人健康管理原型系统。
2009年,IBM与谷歌签约,IBM为谷歌提供一款新的健康记录管理软件。
NEC
战略:推出养老、社区、医院相连接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应用云计算的老人远程监控服务系统、远程医疗服务、居家老人护理服务。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各类医疗机构间的医疗图像、电子病历、数据共享。
具体措施:2012年,NEC与汇晨养老机构合作,开发智能老年公寓管理系统,NEC向汇晨养老机构提供的智能养老信息管理系统,并采用了NEC的平板电脑、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
2010年,NEC与中联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共同开发包括医院基础信息管理、临床信息、电子病历等在内的面向中国高端医院的新一代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
东软
战略:在健康管理与服务领域推出“健康云”战略和“熙康”品牌产品熙康腕表和熙康益体机。
具体措施:2012年,先后与海南、唐山、沈阳、无锡等城市建立合作,构建城市数字化健康管理与服务解决方案。
今年53 岁的张琳女士(化名)被紧急送往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阜外”)。在此之前,她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引起了视物模糊、乏力、晕厥等症状。经过医生的诊断,2 月11 日, 张琳的体内被安装了一台心脏起搏器――而这台不寻常的心脏起搏器,让她成为了阜外的特殊病人。
“安装在张琳身上的这台心脏起搏器与以往的心脏起搏器不同,它是国内首台带有家庭监护功能的起搏器。简单的说,就是在手术之后,无论张女士在哪里,只要保证信号畅通,我们医生就能观测到她的心脏数据。”阜外医院心律失常治疗中心主任张澍教授说。
医生是怎么在办公室和家里就可以看到病人的情况的?
心脏起搏器的网络化
首先需要了解心脏起搏器及其工作原理。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学工程技术,被称为‘植入性的器械’,用于治疗心脏疾病。这在心脏病的治疗上运用十分广泛,从大的方向来讲,不管是什么样的心脏疾病,只要是造成了永久的心律过缓,那么就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张澍介绍,心脏起搏器经过了一个从传统型向数字化型转变的发展过程。
何为传统型、数字化型?主要针对心脏起搏器工作的线路技术而言。“心脏起搏器通过发送电脉冲到心脏里面,引起病人心脏跳动,但它在心脏正常的情况下不能和心脏有冲突,所以需要有感知功能,对传进起搏器里面的电信号做出处理。”传统型心脏起搏器采用模拟信号处理技术,而数字化起搏器则采用数字化技术,收集起搏器能够知道的所有信号,进行高频率的采样,能够更准确而可靠地对病人自身的信号进行识别,并可以将处理的信号储存起来,以备医生随时调出来进行诊断。
这里的数字化心脏起搏器并不是带有家庭监护功能的心脏起搏器。阜外早在2004 年就为一名70 多岁的患者植入了国内第一台数字化心脏起搏器。“具有家庭监护功能的心脏起搏器, 并不是针对起搏器工作的线路技术而言,而是在起搏器之外,再额外加了一个芯片,使它能够和无线装置连接。”张澍透露,传统型心脏起搏器也可以成为具有家庭监护功能的心脏起搏器。
具有家庭监护功能的心脏起搏器的工作程序首先是,患者会得到一个类似手机一样的发射器,它可以和患者体内的心脏起搏器连接,并通过GSM 系统向器械提供商发送患者的心脏工作状况,通过分析后放进数据中心,医生通过登陆提供商的网站,就可以得到病人的资料。
病人的资料也并不会泄密。“只有患者的主治医师可以查看他的信息,而且反映在网络上的资料只是心脏的跳动数字,并没有联系方式。”如果医生没有及时上网查看,病人发生危险怎么办?“原则上我们会杜绝这类问题,阜外的这类手术安全性没有问题,而且术后病人还需要留院观察一段时间。从根本上来说,家庭监护功能的心脏起搏器不是医生医术的改进,而是对患者服务的改进。”
植入了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每三个月就要到医院复查一次,只有当他来到医院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心脏情况,对于外地患者来说,即便他这段时间心脏运行良好,这一程序也是必不可少的。“家庭监护功能的意义在于,如果患者的运行状况很好,那么医生就可以及时打电话告知患者不用来医院复查,这样就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金钱。”
前景广阔的运用市场
国外大约有20%~30% 的心脏起搏器具有家庭监护功能,中国才刚刚起步。目前阜外已经为七名患者植入了这种心脏起搏器。张澍表示:“带有家庭监护功能的心脏起搏器比旧的平均要贵2 万左右,不过医院会对患者进行5 年的跟踪服务。”
阜外采用的是德国百多力生产的产品,百多力亚太区总裁Gunnar Wochnowski 介绍,针对家庭监控系统产品的研发很早就进行了,不过消耗了比较多的时间在注册和申请无线电许可证方面,而这个过程在欧洲相对简单,只要产品拥有CE(欧洲统一)认证就可以在欧洲进行销售,在美国只要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检测就可以销售。
1 引言
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 是衡量医院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 也是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必备条件。厦门市第一医院由院本部、5所分院、7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及两所爱心护理院组成。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 运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医院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本院先后投资2 000多万元建设数字化医院, 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集成共享技术, 建成了院本部与外院、院本部与分院、院本部与社区以及院内各科室之间区域协同医疗公共服务集成平台和运行机制。现在, 在本院已实现看病、住院、体检全过程一卡通, 信息手段预约已成规模, 基本实现无纸化, 患者看病更加方便、快捷, 医生还可以通过市民健康信息系统查看患者过去的健康状况, 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提高了患者和社会对医院的满意度。
2 数字化门诊系统优化门诊流程
2.1 多样化挂号系统
医院越大, 病人越多, 挂号难、挂专家号难、看病难一直是病人就医难的重要问题。过去, 患者为了挂上本院一些知名专家号, 必须凌晨4、5点钟就到医院窗口排队。现在, 除现场挂号外, 患者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现场和自助挂号机等方式预约1周以内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的时间点,还可预约辅助检查项目的时间段, 方便病人就医,有效地分流了车流、人流, 解决门诊拥挤、看专家难问题。
目前已开通16条预约电话, 预约时间从早上8点~晚上8点。预约中心在完成预约服务登记的同时, 还承担了接听咨询电话和病人回访工作。截止2008年底, 预约中心共接听预约和咨询来电200多万人次, 呼出通知停诊和回访出院病人服务电话15多万人次, 预约确认60 多万人次, 预约人数从最初每天1~2人增加到现在每天700多人, 形成最具特色、最受欢迎的服务项目之一。
自助挂号是2009年推出的服务项目, 时间仅需20秒, 患者只要在自助挂号机前插入市民健康卡, 3秒钟内, 机器便可识别其身份信息, 屏幕上会自动显示普通号、专家号、门诊科室、已挂人数等信息, 患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并可预约1周内专家号和普通号。
2.2 双向转诊系统
双向转诊即同时实现上转与下转病人, 是三级医院直接管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一项制度。为了在院本部与社区服务中心之间建立影像检查、检验、门急诊、住院绿色通道, 每天有两部专车专门负责社区与院本部病人转诊和检验标本运送工作。
上转为社区病人转到院本部, 社区医生开具双向转诊诊断后, 病人持社保卡到门诊大厅双向转诊服务台, 由护士接待并确认转诊科室, 无需挂号,直接凭转诊单到专科门诊就诊。下转主要是院本部住院或门诊患者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卒中等常见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及随访的, 下转到社区继续治疗。2009年以来, 通过“双向转诊”到院本部与社区就诊的患者有近百人。
2.3 门诊医生工作站
为了实现区域内不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间的数据流动, 必须要对患者的身份进行统一识别, 即建立区域健康数据中心, 这是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厦门市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市民健康信息系统, 医生在工作站通过刷市民健康卡不仅可实时查看病人的检验报告、影像报告, 还可借助市民健康系统查看病人健康档案以及在其他医院的诊疗记录, 实现区域协同的资源共享。同时, 系统还提供实时监控门诊用药情况等。
2.4 远程会诊
远程会诊借助国内外知名医院资源, 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由患者主治医师(或主诊医生)建议患者或根据患者要求办理, 远程会诊室直接与国内外知名医院远程会诊室实现数字化信息对接, 通过区域网络服务平台, 使厦门地区患者在当地就能真正享受到国内外知名专家的诊疗技术。
2.5 统一发放报告单, 变被动为主动, 提供人性化服务
为了节省患者时间, 避免病人往返多个医技科室领取报告单, 利用信息资源优势, 整合发放报告单窗口, 实现了病人在多个医技科室检查只需在统一窗口前领取报告单。不到医院领取报告单的患者, 还可以通过市民健康网查看本人检查报告。此外, 客户服务中心还与快递公司合作开展辅助检查报告与体检报告邮寄服务, 市内患者当天就能收到报告单。
3 数字化医技系统优化服务流程
3.1 辅助检查排队系统
通过启用医技检查排队系统, 实现医技检查科学排队, 解决了医技检查拥挤、熟人插队问题。患者根据排队系统排出的时间段和诊室, 按时接受检查, 节约了病人时间。目前, 辅助检查排队系统已覆盖所有医技部门。
3.2 通过第3 方配送标本, 结合条形码技术, 检验流程更合理
通过建立检验协作平台、统一接收标本, 结合条形码技术, 院本部、分院、社区检验标本由康泉服务公司第3方配送, 优化了检验流程, 集中了总院检验优势, 减少了对社区的投入。分院、社区服务中心检验标本送达院本部后, 检验报告单即可在分院社区直接打印, 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三甲医院服务。
3.3 建立心电图检查快速网络, 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通过构建区域性医学影像信息系统, 可以使大型综合医院高质量的医疗影像诊断技术资源为更大范围内的患者提供服务, 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医疗技术资源解决医疗资源偏态分布的技术水平相差悬殊的问题。由于社区、临床科室与心电功能科不在同一地点, 一些危急病人如: 心肺复苏、心律失常、心梗等不能及时得到检查诊断。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建立了心电图检查快速网络通道, 不仅使心电功能科可以准确获取心电图原始数据, 还解决了检查流动性问题, 实现了即时信息传递、远程网络打印报告单功能。心电图检查快速网络极大提高了心电图检查效率, 使心电图检查从原来每人平均10~20 分钟缩短到现在两分钟。
3.4 自助刷卡取药
门诊量每天高达6 000多人, 以前患者取药等候时间很长,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医院借助信息技术尤其是条形码技术, 优化处方调配流程, 取药时患者可到自助机前刷卡, 同时药师在后台配药, 患者根据提示到指定窗口静候取药。现在患者取药的时间从原来的半小时缩短到现在的8分钟左右。
4 数字化病房医疗护理系统节约医护人员时间
4.1 启用护理电子病历系统
以往手工书写护理记录繁琐、时间长且常常出现误差, 浪费了护士很多时间与精力。使用护理电子病历系统后, 护理病历书写更加规范, 护士从繁重的病历书写中解放出来, 电脑自动统计出入量快速且准确。护士还可以通过建立病历和健康教育模板,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护理病历书写效率和质量, 原来新入院的患者书写护理病历需要30分钟现在仅需5分钟就可以完成, 节省了护士时间, 使护士有更多时间到病房为病人做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等服务。
4.2 采用无线pda技术
提高护理质量。神经内科每天至少有70名病人, 每天下午至少要有1名护士花费1小时测量记录患者体温, 再用1小时绘图。使用pda后, 护士移动工作站直接采集患者生命体征, 快速完成体温、脉搏、呼吸及各种出入量、引流量的护理计入工作, 自动生成体温表、脉搏表、呼吸表, 节省描图时间, 电脑自动绘图, 同等工作量只需30分钟就能完成, 且准确美观。
4.3 优化医嘱处理流程, 提高效益
启用医护工作站, 使医务人员从过去反复转抄医嘱等繁琐工作中解放出来, 简化重复环节, 提高工作效率。
4.4 输液贴管理及其它
临床科室以往管理静脉输液标签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不干胶输液贴上手抄, 另一种是采用电脑打印在a4纸上, 但要护士用剪刀进行裁剪、粘贴。现在通过pda扫描输液标签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减少了差错发生率, 原来两小时的工作量现在仅用30分钟就能完成。此外, 护士站设置电子信息屏可显示病人总数、病人、医生及护士状况, 方便医生和护士查阅病人的资料; 电子床头标识随着医嘱产生自动显示病人的护理级别、饮食等, 替代手写床头卡; 移动呼叫系统可使病人清楚护士的位置, 护士在病人房间里也能知道其他床位病人的呼叫, 并可进行护患对讲。
5 数字化社区信息系统使居民居家享受三甲医院服务
【关键词】中老年人群;健康管理;慢性病预防和控制
The Study of individuation health manage mode among middle old-age in the composite hospital
LIU Yong LIANG Ming-hai PU Xin ZHENG Ling-zhi LIU Xiao-ming XIAO Qing-quan ZHOU Wen WANG Wei-ying ZHU Li-juan YANG Yu-xia
【Abstract】Objective:Using a modern medical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ique means,to get the dangerous factor of disease ,according to the health gauge.Method:choice 2005 August ~ 2007 August of to the middle and old-age personnel of check-up,divided into the middle age set( male,female),old-age set( male,female) with the machine,and pass the health management the center,and make use of to synthesize the means,health education the publicity,telephone consult,television,broadcasting station health program interaction,Internet,health management out-patient service the treatment,the gauge of second health,mental state treatment,the social life style guide etc,health management towards middle and old-age crowd proceed individuation.Expect the target:make the management rate of service object at management empress,understand the rate,turn for the better the rate,more than the rate of treatment front,its dangerous factor is obviously lower than before managing,and prevent with control to have the certain meaning to chronic disease.
【Key word】the middle old-age;Health management;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with control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生育的下降和人类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年龄结构开始发生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疾病谱和死因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当前以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非传染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并成为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重要原因。我国的非传染病死亡占全国总死亡的70%以上,城市地区高达85%以上,由这些非传染病造成的“早死”占全国潜在寿命损失的63%。故本文旨在探讨综合医院在社区中老年进行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模式研究,并通过一套现代医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根据健康评估中得出的疾病危险因素,由有资历的医师进行个体指导,追踪效果,从而达到减少服务对象罹患慢性病的危险性,减少医疗费用。国外健康管理在保险机构广泛应用,有专利的健康及疾病评价模型和疾病改善资源库,并采用了处方化的健康信息调用模式。而目前我国的健康管理刚起步,健康管理与疾病管理处于脱节状态,研究的成果极少,参考文献极少涉及。健康管理模式的发展在我国还有一些难题,社会医疗保障的不平衡,健康管理的发展链条还不完善。故本课题的研究就是探索一条对中老年进行个体化健康管理的模式,以便更早期、更全面的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
1 对象和方法
1.1 选择对象:选择2005年8月~2007年8月的到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所有中老年人员2318例,随机分为中年组1603例(45~59岁,男性1152例、女性451例),老年组715例(60岁以上,男性421例、女性294例)。
1.2 方法
1.2.1 所有人员每年一次,参加健康体检的基本项目检查及健康风险评估问卷调查(HRA)及相关的生物医学指标,采用日本日立产717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生化指标,常规做身高、体重(测定体质指数BMI)、血压、内外科物理检查(女性加作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空腹血糖、血尿酸、肝肾功能,防癌筛查,辅助检查包括B超(肝胆脾、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女性做子宫附件))、十二导联心电图、数字化X线胸片、(必要时加做颈椎片检查,CT检查,)发现异常再进一步检查。
1.2.2 病史资料收集管理: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个人信息,对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大病进行危险评价,并按危险分层进行预防级干预管理,同时针对单个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健康促进管理,做到有目标的控制个人和群体的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达到健康管理的目的。通过体检软件储存电子健康资料档案,资料保密。
1.2.3 健康管理质量控制:健康管理中心的医师及护士均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及考核,均能熟练运用体检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进行问卷调查及录入。同时由资深医师带领的小组成员进行复诊跟踪管理工作,建立了复诊记录资料,以便随时查询及转诊工作。
1.2.3 分组及诊断标准
1.2.3.1 根据诊断标准分为健康组、亚健康组、疾病组,并进行男女分组统计。
1.2.3.2 危险因素:
1.2.3.2.1 超重和(或)肥胖:体重指数(BMI) ≥25/,中心性肥胖:中国人腰围切点男性≥90cm,女性≥80cm。腰围测定:指在垂直站立时测量两侧腰部肋下缘与髂骨上缘间中点处的水平周径。
1.2.3.2.2 血脂异常:TG≥1.7mmol/L(150mg/dl)或已接受治疗者;HDL-c降低,男性≤1.03 mmol/L(40mg/dl);女性≥1.29 mmol/L(50mg/dl) 或已接受治疗者[5];
1.2.3.2.3 高血压:SBP≥130mmHg或DBP≥85mmHg;或以前已诊断高血压而接受相应治疗者;
1.2.3.2.4 高血糖:FPG≥5.6mmol/L(100mg/dl) 或已诊断为2型糖尿病[6];
1.2.3.2.5 吸烟:平均每天≥10支;
1.2.3.2.6 饮酒:饮高度白酒每天超过100g;
1.2.3.2.7 高盐饮食:平均每天超过10g。
1.2.3.2.8 代谢综合症:诊断依据2005年“IDF代谢综合症全球共识定义”包含“临床实用定义”部分,确定MS。
1.2.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频数分布分析、构成比分析、危险度分析、疾病分析概率分析,t检验。
1.2.5 健康管理方式及目标 对参加这次健康管理的客户,通过健康管理中心这个平台,利用综合手段,如健康教育宣传、电话咨询、电视、电台健康节目互动、互联网、健康管理门诊治疗、亚健康评估、心理治疗、社会生活方式指导等,使服务对象在管理后的管理率、知晓率、好转率、治疗率明显好于管理前,其危险因素明显低于管理前,并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其中有782名中老年是疾病危险性相对比较高的对象,健康管理服务门诊的全科医生对这些服务对象进行一年的跟踪指导服务,并在指定的期限里进行了第二次的个人健康评价。对于高危人群的健康改善进行了重点管理,通过医生有计划的跟踪随访指导,对103名人员的改善效果进行了第三次的个人健康评价,并得出了改善效果报告。2.1健康促进的效果通过下面图表进行说明:
2.1.1 参加健康管理对象的基本情况:
表1 2318例中老年常见病分布人数及百分比情况:
表2 服务对象按危险因素分布情况:
如图:
2 782名服务对象一年随访健康状况变化分析:
表3 危险因素控制情况:
表4 中年组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
表5 老年组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
表6 患病危险性的变化:
3、对782名客户进行健康指导一年后前后两次患疾病风险概率的分析:
如表7:
3 对参加了二次的个体化健康管理服务的个案比较:
表8 李××个人疾病危险性降低效果分析:
4 结论
从上述参加二次个体化健康管理的二个个案中可以看出,通过健康管理医师的健康评价知道了自己的疾病危险因素,在“健康促进指导原则”以及“健康改善行动指南”的指导下,在健康管理医生的跟踪干预管理的帮助下,加之自身采取了积极的行动,使得个人的健康危险因素得以下降,(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空腹血糖第二次评估明显比第一次评估下降),个人疾病危险性大大减少。
5 讨论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部分城市老龄化人口比例逐渐增大,中山市位于珠三角南部,是著名的侨乡,是一个保存了珠江三角洲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宜居住的富庶休闲的城市,中老年人的比例大幅上升,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选择适当的、切实可行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对于明显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在1994年所做的研究评估显示,通过改变个体行为可预防近47%的早死,降低危险因素使冠心病的死亡率下降了49%,减少吸烟,每年可减少40万人死于癌症、心脏病、肺病、中风;健康饮食和锻炼可显著减少心脏病、中风、糖尿病和癌症,每年防止30万人死亡[4];中老年组是慢性疾病发病人群的主体[3] 。
通过这次个体化健康管理的实施,说明健康管理的是一种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强调一个长期而连续的过程,它包括收集服务对象的个人健康档案,进行健康评价,帮助个人通过行为改善健康,以慢性病预防控制为切入点,转变健康服务模式,通过积极而优质的预防服务,减少疾病的发生。健康管理的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即通过健康管理中心这个平台,利用综合手段,如健康教育宣传、电话咨询、电视、电台健康节目互动、互联网、健康管理门诊治疗、亚健康评估、心理治疗、社会生活方式指导等,对中老年人群进行个体化的健康管理,使服务对象在管理后的管理率、知晓率、好转率、治疗率明显好于管理前,其危险因素明显低于管理前,并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其最大的好处是为服务对象与医生之间交流建立了平台,并能连续地观察个人健康改善的效果。可以作为社区人群慢病预防与控制的有效手段。对个人、群体、社会均有经济效益,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可获得经济效益,卫生服务的投资者可减少疾病支付和赔偿,而获益最大的还是得到了健康的老百姓。
参考文献
[1] 于启林,梁爱萍.医院门诊管理发展趋势.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12):733~734
[2] 冯永惠.健康体检的发展.现代护理. 2005,(11)9:690~691
[3] 潘天鹏,石津生.现代系统老年医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60~168,491~518,686~688
[4] 徐正光.部分慢性病症患病率与年龄的相关性.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5,10(8)第5期:433~435
[5]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175
[6]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试行本)(节选)[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12(6):283~285
作者单位:528400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在今年的工作中将着重把握三个原则,协调均衡的推进各项工作。一是更加注重建管并重。围绕卫生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全面启动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做到硬设施件建设与队伍、制度、内涵和行风等软件建设同步协调推进。二是更加注重基层基础。围绕省级卫生强区创建之年,狠抓基层基础,切实加强人员基本能力建设,巩固提升社区卫生基本网底,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三是更加注重整合融合。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攻坚之年,深化卫生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加快推进区级医院资源整合和公共卫生大楼改造;坚持不求所有、只求所在、更求所用,积极推进与省市大医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全方位合作,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和三个工作原则,明年主要是在五个方面下功夫、求提升,即:深化一项改革,推进四大建设。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在科学管理上求提升。
积极履行部门职责,突出关键环节,稳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四项改革,充分调动卫生工作者积极性,体现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一是稳步推进医疗资源整合。以省、市医改精神为指引,创新基层医疗卫生管理新模式,加大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力度。年底前完成区人民医院与区笕桥医院的整合重组,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着力打造区域基本医疗服务龙头;同时,大力发展烧伤业务,凸显市级强科特色,为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指导与支撑。二是稳步实施基本药品制度。在充分调研、仔细测算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购基本药物工作,稳步实施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制度,采取多种方式逐步扩大基本药物的使用量,逐步引导居民改变就医、用药习惯,为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做好前期准备。三是稳步推进公共卫生均等化。在服务项目上,重点实现儿童免疫规划、结核病规范管理、流动产妇管理、重点传染病监测、健康档案管理等工作的均等化;在服务对象上,努力实现城市居民、农村农民、外来民工等三大人群的全覆盖,确保老、幼、妇、残等重点人群预防保健工作的均等化;在应急能力上,通过健全应急处置机制、龙头带动机制和资源整合机制,努力提升全区公共卫生工作整体水平。四是稳步实施绩效考核改革。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激励机制,突出“医防并重,寓医于防”的理念,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资源利用率、医疗安全、患者评价和劳动效率为核心指标,科学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适当拉开人员收入差距,稳步推进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
(二)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在健全体系上求提升。
切实加大区域卫生规划推进力度,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一是加快推进卫生设施标准化建设。落实卫生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彭埠、丁桥、九堡3个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的建设工程,扎实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达标工程,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改、迁建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规范达标率力争达到95%以上,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做到站点建设全省领先。二是加快推进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重点实施笕桥医院病房大楼和区公共卫生大楼改造工程。同时,加强医疗机构的内部布局调整与设备更新,进一步优化内部服务流程,营造良好诊疗环境,真正为百姓提供优质、均衡、普惠的健康服务。三是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以健康信息管理为核心,以远程会诊系统建设为突破口,以网络化管理为手段,提升数字化管理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
(三)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在能力素质上求提升。
全面启动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改革、加大培训、加强培养,分层分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提升队伍素质。一是健全两项机制。根据“总量控制、适度增加”的原则,充分利用省市人才网络平台,重点引进中医、烧伤等重点学科建设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影像、卫生管理等紧缺专业人才。加快推进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和优秀卫生管理人才培养,加强岗位管理,实行评聘分开,着力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二是开展三大活动。开展“大培训”活动,紧紧依托“卫生人才培训中心”基地和邵逸夫医院培训实习基地,分别采取市区联合办班、省区联动合作的形式,引入上海复旦大学和省、市大医院高年资专家及美国密西根大学师资力量,分卫生管理、全科诊疗、公共卫生管理三个班次,积极培养高素质骨干全科医生,进行为期三年的培训。开展“大比武”活动,在系统内继续全面深入开展“一月一比武”、“一月一主题”的岗位技能大比武,通过大比武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开展“大考试”活动,深入开展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三基知识考试,努力做到“一季一考,人人过关考”。三是深化名医强科。按照“选准优势、错位发展”的思路,坚持名医带动、强科拉动,大力扶持培育特色专科和责任医师团队,力争培育市级名中医和市级强科各1个,对获评的名医强科,继续给予资金资助、独立设置“名医工作室”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坚持科研促动,认真承办完成与社区卫生服务密切相关的“代谢综合症诊断标准”、“中医药烧伤救治”、“中医药救治糖尿病足”等3项部、省级科研课题,扎实推进其它3项市级科研课题和23项区级科研课题,努力实现创立一批特色专科、服务专科,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名医的工作目标。
(四)推进省级卫生强区创建,着力在服务内涵上求提升。
通过创建活动,夯实工作基础,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内涵,带动卫生工作整体提升。一是健全四全服务理念。全面推行“全人、全程、全面、全科”的社区卫生服务新理念,不断提升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广度与深度。在运作上,进一步深化社区责任团队“动态式、网格式、契约式、定制式”的四式化管理模式,切实提升服务品质;在内容上,以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名老中医+地道药材”进社区工作,合理规划中医网点,积极培育中医药特色站点,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深化中草药配送机制,让居民群众享受到便捷、优质、价廉的中医药服务。二是推进卫生项目管理。总结闸弄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项目化管理经验,在全区范围内逐步推开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的项目化管理新模式。建立“家庭、站点、中心和上级医院”的“四站式”慢性病服务链,实施慢性病管理服务规范流程,变专家坐诊为专家会诊,努力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人的有效控制率,切实提高居民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三是优化医疗质量管理。以管理促规范、扩内涵、增品质,继续深入开展医疗管理年活动,严把人员资质与医疗技术“准入关”,加强民营医疗机构监管,大力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全面实施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加强医患沟通,确保医疗安全,提升服务质量。四是实施健康促进行动。全面深化重点慢性病预防控制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实现35-55岁年龄段高血压、糖尿病控制和建档率50%。结合“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相约社区健康行”活动,继续深化“一坛一台”健康宣教平台,促进城乡居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农村二次改水和改厕质量,新增二次改水受益18000人次,新增三格式无害化户厕所1500座,比例达86%以上;力争新创4个区级改厕示范村,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以“一镇一街一品”精品亮点培育为载体,扎实推进健康社区(村)、健康街区和健康单位建设,力争新创省级卫生镇街2个、省级卫生单位(社区、村)15个、市级卫生单位(社区、村)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