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才培养策略

人才培养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才培养策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才培养策略

人才培养策略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发展,高等院校积极培养"双创型"人才,即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推进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势所趋。"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对于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建设我国为创新型国家和配合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是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科研课题"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高职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转型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知识经济 "双创型"人才 教师素质

“双创型”人才是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简称,“双创型”人才培养在本文指依据科学的培养模式,凭借完备的教学资源,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将高等职业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创新意识、探索精神,掌握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善于洞察事理、发现机会,肯于刻苦钻研、坚持不懈,敢于推陈出新、不断尝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 “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5年就曾经在公开场合发表《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并在文中指出:“当新的时代到来,学历不再等同于工作的时候,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寄予了新的希望,希望他们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岗位的求职者, 而应当是一个工作岗位和成功企业的创造者。”到了1998年10月,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UNESCO通过了两个重要文件,《关于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世界宣言:设想与行动》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两份文件都明确的指出:“为了便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高等院校的教育应该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自主精神,这些将来的毕业生将不仅仅是某种或者某个工作岗位的求职者,而首先应当是某种或者某个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挑战,高等院校积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大势所趋。

2013年11月8日,“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在中国举行,至贺信专门指出:“希望广大青年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服务社会。” 而且特殊强调:“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由此可见,全面培养“双创型”人才,同样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创新强国的重点目标之一。

二、 “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地提出,高等教育注重“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并将其纳入到国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试点的范围中来。培养“双创型”人才,使得学生从课堂走出来,走到企业去,了解企业、学习企业、创建企业,对于实现教育和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社会共同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影响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与比较传统的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进行对比而言,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以知识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以知识的运营管理作为主要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知识产业作为领头产业,以知识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的一个时代。就我国的现今情况而言,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也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助推器,唯有不断创新和不断学习,才有可能把握这历史机会,而把握机会的关键在于培养出大批的“双创型”人才。因此就会必然的要求高校继续不断深化改革,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二)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必须。近几年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增长,高校教学改革创新迫在眉睫。究竟如何创新改革,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最终培养出何种人才的问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步,尤其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如果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仍然原地徘徊止步不前的,高校的毕业生怎么可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高校教学必须改革创新,必须转化观念,主动培养“双创型”人才,促使高校毕业生从“高学历” 转变为“高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就业观念由原来的“等、要、靠” 向 “创新、创造、创业”的内涵转变,努力成为“双创型”人才。

(三)缓解高校就业难题的措施。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趋势的由精英型教育转变为大众化培养之后,高等教育和高校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相应调整。2014年以来每年将近有七八百万的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如果这样大规模数量级别的高校毕业生全部都是直接选择就业,就一定必然的引发就业危机,一定必然的“毕业就失业”。在相对艰难的历史条件下,如今的高校毕业生要改变原有的观念误区和思维方式,不能简简单单的为了找工作而去工作,而是应当积极正确对待自身价值,积极探索实现创新、创业、创造,唯有这样这才是缓解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措施。

三、 “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

从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情况来看,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相对很少,所占的比例从2013届的2.3%上升到了2015届的3.0%,而美国等国家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高达15%-20%。由此可见,我国“双创型”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以下是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建议实施策略。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转变。在“双创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积极弘扬创新与创业教育精神,坚持实践教育“以成才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重点”的新型理念。高职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强化创业教育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强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建立创业教育基地,设置创业学院,将科研渗透到职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来,逐步改革和完善已有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深入积极探索符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情绪,不断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增强学生辨识机会、 把握机会、 利用机会的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大量的具有现代精神的创新型、 创造型、 创业型人才。

(二)双创教育管理体制。“双创型”人才培养从根本上讲是一个艰巨的、系统的工程,并不是几个系部,几个专业、几个教师、几门课程就可以大功告成全面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学校、企业、政府、社会的协调配合和共同努力。高职院校应当成立由战略规划处、教学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校企合作处、财务资产处等相关职能机构组建的,横向联系政府、企业和社会相关部门和组织共同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委员会”,共同创建一个适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校园环境,一起打造一个易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政府和企业应当集合各自管理部门的资源在高校毕业生创业方面给予惠政策,携手打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环境,为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

(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创新创业的实践是“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也是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成功的保障。搭建一个集结各方面资源与信息的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创造机会让高职学生勇于实践不断尝试,敢于求异,敢于联想,敢于创新,敢于创业,用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去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从而增强高职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个创新创业平台建成之后,学生们的想法和点子就可以在这里生根发芽,不断吸取养分发展壮大,并最终开花结果。学生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平台来共享信息,分享资源,接受培训,寻求帮助,交流经验,通过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可以带动特色专业办学能力、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高职院校的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四)提升教师教育能力。在高职院校,一切教育和改革的关键都在于教师。高质量,强能力,有经验的师资队伍是“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和有力保障。教师关于创新创业的理念,经验,能力,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主要表现在如下的两个方面:首先是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方面见解独到;其次是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实践创新,把创新创业的思路和方法贯彻到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首先,可以选拔一批有潜质的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或者直接参与创业实践,造就一批“创业型教师”或“教师企业家”;其次,可以邀请企业人员走进学校、走入课堂与高职教师共同研究、共同设计、共同授课;最后,还可以委派教师直接参与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举办的实践创新项目培训,并通过承接社会和企业横向课题的形式让教师自己或者带领学生亲身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

四、教师素质提升对“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教师本身对学生就具有天然的示范作用。教育教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创造创新的活动,教师创业创新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创造观念的改变,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业技能的增长。很难想象缺乏创新创业素质、技能和精神的教师却培养出了具有“双创型”人才特征的学生,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

教师素质,又称为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指教师能够顺利地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职业活动中,自身所意识或者具有的调节和处理的,与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其他相关各方密切联系的,自动自发遵守的行为方式或者行为表现,以及在此过程中和基础上表现出来的行为品质和观念意识。 在“双创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职教师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尤为重要。

(一)创新创业的理念精神。“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这种创新创业的理念精神来源于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言传身教。意识决定行为,理念引导行动,高职教师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使得自己具有这种创新创业的理念精神,才能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将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化给每一个学生,并体现在他们的创新创业实践中。

(二)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创新创业光靠理念、精神、想法、意志是无法顺利的完成使命的,必须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既包括所学学科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在不断提高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提高创新创业的知识技能,才能很好的将创新创业的理念精神贯彻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有准备、有知识、有技术、有方法,才能让学生们更有保障的去创新创业。

(三)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目前来看,高校毕业生比较普遍的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相应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双创型”人才的这种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来自于学生自身不断的练习积累,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从教师那里不断的模仿和汲取。因此,高职教师必须本身自己就已经具有和不断发展这种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比如自身就是在创业和做项目,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让学生跟随,才能让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中不断获得和积累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策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065-02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对地方院校来说,既是发展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地方院校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重点在改革与创新,关键在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的需要。

人才培养模式是构建人才知识结构的关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地方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在经济社会的新形势下,结合行业的发展,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培养途径、教学管理机制、人才评价标准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自我界定、发展与创新。

一、设计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多元化人才

培养方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及实施过程的具体操作方案,它决定了达到培养目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地方本科院校要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兼顾自身的特点,科学设计培养方案。培养方案要明确培养人才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地方应用型院校更要突出能力,面向地方为行业服务,行业的需求和要求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首先,把培养目标细化为知识、能力、素质大纲,尤其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细化培养要求,将培养标准所规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明确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包括课外环节)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贡献。以构建能力培养为主线,从认知到应用、从被动到主动,由浅入深、从易到难,逐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能力,设计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其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需要处理好几个问题:一是加强专业基础与拓宽专业相结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构建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平台;本专业内部做好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的结合,各专业之间要加强文科教育与理科教育的渗透,努力探索培养具有专业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二是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培养、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加强体育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强化基础课程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专业教育,突出专业特色,增强学生专业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正确处理规范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最后,大胆创新,突出特色。一是可以从强化职业素质的培养中去挖掘。改变依据学科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划分课程,树立以能力和素质形成的相对独立性划分课程的理念,增设部分职业道德、诚信和职业素质方面的课程。二是可以从增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选择的自主性、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方面去突破。实行弹性学分,给予学生跨学科学习和专业选择的自。在某些基础好、实力强、有特色的学科专业实行双学位教育,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三是将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就业与创业教育、素质教育作为教学中的一个环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之中。

二、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人才培养规格多元化的需求,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就要体现以素质为重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努力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培养目标为准绳,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整合课程设置,整体优化构建有特色的课程体系,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教学内容要不断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行业企业的需求来更新,及时变更教学内容以反映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动态和要求,提供给学生以最优化结构的教育内容;教学内容应多样化、灵活化、开放化,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的内容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掌握,而且注重学生心理的、生理的、智力的、审美的、精神的、人格的全面发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三、改革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教育模式从教育规范的共性向学生发展的个性转变,那么就需要我们更新教学模式,满足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为达到教育学的最佳效果,应根据课程特点,借助多媒体课件、网络技术等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开设讲座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创新人才培养途径,走校地融合、产学研结合之路

走校地融合、学产研结合之路是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校地融合、产学研合作教育,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合理安排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因此,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地方资源开发大平台,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融入地方特色,实践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进程。

五、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实行系统化管理,重视过程管理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要将教学管理机制与专业设置方式和课程体系等的改革与创新配套进行。在管理与运行机制上突破旧的管理分散、单一的弊端,注意实行系统化管理,重视过程管理,注重管理的整体性、全过程性和全员参与性。在管理机构建设上,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学管理中教务处的主导作用、院系的主体作用和教研室的基础作用,建立由学校职能部门、教学指导委员会及教学督导组组成的系统管理机构;在管理制度建设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差异,采用学分制与选修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注重规范,细化操作,不断建立完善、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即实行精细化管理。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上,按照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特点,遵循系统化管理的原理,建立以教学决策指挥系统、教学条件保障系统、宣传教育系统、教学监控系统、教学与教学管理评价系统、教学激励与约束系统、教学信息收集与反馈系统为要素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使之对教学过程实时监控,又对教学效果反馈控制,形成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全员参加的互动式监控模式,充分发挥其保障、监控和导向的作用,及时纠正偏颇或弥补缺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构建多元化人才评价标准,激励学生成长成才

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要求多样化的质量标准来衡量人才。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传统的主要以课程学习评价的方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探索建立科学、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业评价方式,构建包括课程学习、能力评价、科研成果和实践活动评价等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做到评价方式和标准与培养目标和效果相一致,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准确,有实用性、科学性和操作性。

七、建立有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人才培养提供保证

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产业的升级调整,对人才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行业的执业素养都提出了新要求。适应经济发展和行业的需求,培养具有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其既能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又能担任行业岗位工作,是地方院校承担的重要任务。地方院校应该从教学和人事方面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参加行业的科研和生产实践,并努力通过全国执业考试,获得执业资格(因为获得执业资格是反映教师自身执业素质的重要参考,它直接反映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聘请企业一线技术开发人员到校任教,或者派遣骨干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有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综上所述,地方院校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我们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的迫切任务,更是适应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曲铁华.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2]顾明远.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人才培养策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特色会计人才 质量优先战略 差异化战略 培养策略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要素资源的全球化竞争,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企业面临的商业环境日趋复杂,企业唯有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加强内部管理,理顺企业的物流、现金流和信息流,才可立于不败之地。由于会计可以全面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物流和现金流,会计信息成为企业信息流的核心部分,对企业管理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功能。故此当下会计工作对企业的作用日益增强,会计的职业角色也从传统的核算,拓展到参与企业战略规划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进行投融资决策和企业并购等管理领域。随之而来的是,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信息加工及分析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为宽泛的要求。在新时期大学会计教育尤其是应用型本科会计教育,必须能让所培养的会计人才适应社会需要,于是提升高等会计教育质量,突出办学特色,便成为值得研究与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特色会计人才的内涵

特,有突出、独具的意味;色,有品类、表征的涵义。因此,所谓“特色”,就是指事物所表现出的特殊性或展现的独特风格,具体而言,是指事物拥有某种突出的表征,即“人有我优”;或指事物独具某种品类,即“人无我有”。

人才特色是由若干基本要素确定的集合概念,是一所学校价值取向的集中反映。人才特色的构成可分解为两层,底色和本色。“底色”是指所培养人才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相关知识的积累程度,是人才参与竞争的显性核心要素,也是人才释放生产力的源泉;“本色”是指所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人才的隐性核心竞争要素,是人才的生命力之所在。

特色会计人才,是指一所高等学校培养的既有显性竞争力,又有隐性竞争力的会计专业学生。一方面,学生的会计理论水平较高,知识有广度,知识结构合理,具有显著特色且优于其他院校的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在专业实践能力、职业判断力、职业修养和道德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精神面貌优于或区别于其他院校的学生。这种会计人才往往能很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能被社会重用,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

二、特色会计人才的培养路径

(一)实施质量优先战略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当下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大背景,每一所高校的发展都在这背景下进行,随之而来的是高校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全方位的竞争。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使命,可以说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更是学生就业、职业发展的基石,所以高校教育发展的战略目光,首先要放在人才培养质量上。

就会计人才培养而言,我国设置会计专业的高校多,培养规模大。截至2012年,全国有608所普通高校开设有会计学本科专业,在校生规模达575 261人。可预见,不久的将来会计人才市场将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将发挥主导作用,这是今后会计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面对这样形势,高校要想在人才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和求得发展,必须保证所培养的会计人才质量优良,只有高质量的会计人才才受社会的欢迎,才有竞争能力。如果没有培养质量做保证,毕业生将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无法就业,最终被社会淘汰。所以,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竞争的基本标准和特色的源泉,是解决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通行证”,也是促进其职业发展的关键武器。

(二)实施差异化战略

目前,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趋于同化,可谓“千校一面,万人同语”。无论是办学目标还是教育理念,学校与学校之间基本雷同,缺少差异。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基本一致,而个性特色日益模糊。显然,标准化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所以高校教育发展的战略目光,也要投放到人才培养的差异化上,走向特色之路。

会计人才培养的差异化,其核心在于让会计专业的学生具有某种独特性,且这种独特性对用人单位而言具有价值。一方面,可以通过研究用人单位的需求,了解他们认为重要、有价值的是什么,然后使培养的人才具有用人单位想要的属性,并与其他院校提供的属性有明显的差别。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培养的注意力集中于一个细分的会计人才市场,以服务于特定地方经济或特殊行业为目标,来培养会计人才。

三、特色会计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确立合理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恰当定位,这是特色会计人才培养的基点。要培养和造就具有竞争比较优势的高素质会计人才,目标定位可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应定位于会计人才能满足、适应社会需要。大学是通过培养人才,将知识应用、转化为技术,直接服务于社会,人才的社会适应性是一个基本要求。在充分考虑国家与地方、社会与经济、企业与学生等各利益相关方需要的基础上,确定适合的会计办学目标。当然,社会需求是多元化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于社会某些方面的需要,并与其他院校区别开来,施行差异定位,突出特色。其次,特色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办学定位。就本科院校而言,有学术型和应用型高校,有综合性、多科性与单科性大学,不同类型的学校有不同的办学目标和定位。所以特色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还要根据其所在学校的办学类型与办学定位来确定,体现学校的价值取向,进而将二者结合起来,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的特色化、个性化发展。

(二)选择多样化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部分高校要转向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培养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必须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想方设法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为一体,才有可能培养出高质量、富有特色的会计人才。所以,不必局限于某种或某些培养模式,而应该探索建立以理论知识为基础、能力为主线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首先,应继承和改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历与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等传统培养模式;其次,可以推广课内、课外教育相结合,知识积累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学校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等培养模式;第三,还可探索分类、分流教育,国内院校、中外院校合作培养等新型模式。

(三)设计科学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特色会计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的、富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这是会计特色人才培养的主要落脚点。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富有特色的内容决定着会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对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将来的社会竞争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课程体系要体现专业特色,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外,其余的课程要围绕特色进行规划设计,并且注意各课程的衔接。课程体系建设中,要考虑宽口径,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一体的“金字塔”知识结构。所谓“金字塔”知识结构,就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人文学、法学和信息科学课程为塔基,以会计专业基础课程为塔身,以会计方向特色课程为塔尖。通过塔基和塔身筑培养质量,以塔尖凸特色,将培养质量和差异化二者有机结合,共同提升和强化,会计人才必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四)改进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

古人云“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对了,事半功倍,所以教学方法是影响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会计教学把会计看成是一门纯粹的技术,认为教会学生做账就可以了,所以教学方法往往是先讲准则,然后再实践操作一遍。但是,会计的技术性仅是其外表,实则会计具有浓厚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属性,会计工作会产生强烈的微观经济效应和严肃的社会后果。所以,会计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重点关注如何让学生从管理学、经济学的角度审视会计,理解会计,培养其面对复杂社会经济环境的职业判断力,强调对终身学习所需的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可以在传统会计教学方法上增加一些有效的新型方法,开展情景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项目驱动教学等等,教学导向由传授学生知识和方法转向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五)构建两栖型会计教师队伍

教师个人的学识修养、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教学团队的师资构成和教学水平,直接决定着会计人才培养的效果。培养特色应用型会计人才要求教师既要懂理论,懂教育,同时又要有实践经验。而这正是许多高校面临的一个难题,专任教师精通会计理论,具有教学经验但会计实践欠缺;社会兼职教师会计实践经验充足而理论体系较薄弱,教学能力偏低。专任教师需要充分积累实务经验,企业兼职教师则要积累教育经验、夯实专业理论体系,所以构建教师校企两栖模式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所谓“校企两栖”,是指教师处于经常性的“学校―企业”的两栖工作状态。即专任教师以学校为本位,同时到企业兼任独立董事或财务顾问等职务,直接参与企业财务运作,积累实务经验;社会会计工作者以企业为本位,同时受聘到学校承担实操课程,开设专题讲座和指导毕业论文,积累教学经验。教师发挥自己的“双栖”特长,就能把知识技能的传授与生动的操作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学与做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

(六)建立发展性会计教育考评体系

教育考评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及能力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活动。当前许多学校对会计学生的评价是过分关注评价的结果而忽视评价过程,以考分论高低,严重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利于发挥评价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功能。为适应社会要求,必须改革对会计学生的考评方式,构建形成“知识、技能、能力、品德”四位一体的考评体系。要聚焦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采取考核与考试、单项与综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式考核。按照核心能力素质要求,组织实施笔试、口试和毕业设计,并结合主题研讨、案例辨析、情景模拟等,汇总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改变评价的单纯甄别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和促进功能,培养出高素质、能力强、有特色的会计人才。Z

参考文献:

1.杨政等.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2012,(1):25-35.

2.胡伟等.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探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3):148-152.

人才培养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零售”概念;营销人才;优化策略

一、“新零售”概念解析

(一)什么是什么是“新零售”

关于“新零售”,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但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新零售”概念是区别于传统零售的一种新型零售业态。“新零售”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不断普及,得益于电子商务特别是商业领域线上销售模式的开发与不断发展。但是随着电商线上线下联动的不断饱和,纯电商发展的时代显得越发无力,而且电商问题逐步暴露。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国家关于推动零售业转型相关政策的带动下,以重视用户体验为中心,采取线上线下以及多方跨界联动的发展模式备受业界重视和关注。它不是简单的O2O即线上线下联动和物流的简单配合,而是在注重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科技基础上的一种营销理念的变革,一种渠道壁垒的打破和渠道瓶颈的突破。

(二)““新零售”模式

对应到“新零售”模式上,业界一致认同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线上线下+物流。在原有零售业线上线下渠道开辟的过程中,增强线上线下两者的联动性,实现资源互补,从而达到线上线下合作共赢的目的。同时由于物流在当今人们消费生活别是零售产品等资源配置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业内很多人士不是积极构建自己的专业物流体系,就是积极与物流行业进行深度合作。因为在信息社会,速度就是利润,效率体现在速度上。通过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在物流方面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物流配送高峰期就近配送,实现同款同价,到店就近取货,使线上线下成为销售不可分割、互为一体的关系。其二,构建零售行业内部营销平台。从现代营销理念出发,产品的销售效果在于保证产品的品质、关注用户需求,同时还在于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平台的打造。在这个平台上,数以万计的制造商、营销商以及相关的合作伙伴都能够实现更深度更密切的合作。其三,利用科技打造范围更广更优质的体验式消费服务。顾客就是上帝,从消费场景化构建出发,为的就是更进一步增强与用户的互动关系,有效影响用户的购物心理,增强顾客与商品之间的黏和度,提升客户忠诚度,最终树立品牌形象。

二、“新零售”在高校营销人才培养的价值分析

(一)““新零售”的理论基础根植于现代市场营销学

并为其延续发展提供方向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营销学大师杰罗姆麦卡锡在其著作《基础营销》一书中提出了营销4Ps理论,并在随后的市场营销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近些年,随着O2O、电子商务以及物流业融合发展新态势的出现,市场营销理论亟待得到进一步探索发展,“新零售”概念成为“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发展前沿。“新零售”理论的发展为现代高校营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方向。

(二)““新零售”概念的提出及“新零售”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2016年,马云在杭州云溪大会上首次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认为单纯的电商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将是线上线下与物流结合的新时代,阿里更是将2017年定为“新零售”元年。国务院办公厅也在2016年“双十一”当天下发了《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号召实体零售业与电商融合发展。我们不得不承认科学技术的进步一直在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现实生活中不断出现的科学技术改变生活的实例,让我们强烈感受到营销人才的现实需求日益增加,这不仅是“新零售”电商平台网络营销模式的兴起和高速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点变化的客观现实。

(三)高校营销人才高品质培养的内在需求强烈

作为管理类二级学科的市场营销专业,担负着培养我国市场营销管理人才的重任。“新零售”理论是现代市场营销的最新发展成果,“新零售”模式的兴起使得社会对现代营销人才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而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只有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社会发展为根本目标,才能够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发展,才能够培养出更合适的社会人才。加强对“新零售”教学的研究,调整我国高校营销人才培养规划,是高校营销专业教育教学的必然出路。由此可见,重视营销专业,提高现代营销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我国相关学术界教育界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要从对比中找到优劣势,从现实需求中发现问题,从“新零售”概念的变化中发现人才培养工作的转变,加大对行业营销人才教育上的物质和文化投入,促进高校营销专业的高品质发展。

三、当前高校营销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同时出现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同时出现,培养目标不明晰不明晰,专业特色不明显,导致人才实用性不强

高校营销人才培养基数大,但是为社会输送的合用的营销人才却存在着极大的缺口。这既是现代高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同时也是社会营销领域用人的基本情况,出现了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难“两难”局面。高校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使得高校营销人才培养规划在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上极度缺乏,有的高校甚至还在沿用传统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而营销学本身很强调实践性。因此,高校实际培养出来的营销专业人才在符合岗位要求、适应岗位环境以及专业技能实际操作上往往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此外,从人才市场需求来看,“新零售”要求营销人才不仅需要精通营销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信息素养、网络技术、心理学知识、职业素养等相关行业知识技能。

(二)课程设置存在结构性不合理现象

当前,在“新零售”背景下高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营销专业课程设置整体上缺乏协调性。其二,各高校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缺乏必要的规范。其三,营销专业选修课没有从企业的具体需要出发,而且缺乏系统性,这就严重影响到学生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对照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在完善高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使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高校教师资源有限高校教师资源有限,影响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的效果

任何学科的建设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而且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往往能够体现一个学校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档次、质量和教学效果。专业的改革与创新发展,最关键的要素就是师资质量的提升。当下高校营销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普遍存在着师资专业素养保守传统,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教师结构配置缺乏科学合理性。这就造成了某些专业课程由于没有师资而不能开设、新的教育培训内容无法更新等现象的出现。

(四)实践教学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当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已经有所发展,不少高校都形成了自己的模式,但是也存在很多共性的问题。其一,校企合作的内容如何与专业实践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其二,校企合作中学生如何才能切实深入企业的实际运营和管理中,而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合作。其三,校企合作如何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创新创业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校内实践活动上。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构建离不开学校政策的支持。

四、“新零售”概念下高校营销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一)科学制定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和办学特和办学特色,提高营销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要竭力提高营销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具体来说主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区域经济发展为指导,根据“新零售”业态下营销人才的岗位用人标准,科学制定未来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真正突出营销的专业特色,重视实践教学,形成办学特色。另一方面,牢牢抓住校企合作不动摇。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振兴与发展的关键问题,高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零售业无处不在,“新零售”作为各类零售的必选之路,通过校企合作,把握行业需求,真正提升营销毕业生的实用性。

(二)遵循课程设置的科学性遵循课程设置的科学性,进一步完善高校营销

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育人为本,德能并修首先,针对课程设置缺乏整体协调性的问题,根据高校营销人才培养规划,科学设定培养目标,并依据目标优化自然学科教学内容,合理增加人文学科课程内容。与此同时,从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出发,从实用角度入手,精简公共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营销专业内容的时间,大力加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有效拓展。其次,规范和完善营销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对教材要及时进行更新,选用知识全面、观点客观正确的教材。此外,要提高课程体系在顶层设计上的规范性,加强校际间营销专业教学交流,缩小在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的差异。最后,结合“新零售”业态的需求,细化区域行业的真实需求,设置针对性、应用性、实操性更强的课程,实现课程教学与“新零售”业态及岗位工作能力的无缝对接。课程体系设置既要包含营销理念、沟通技巧、产品推广策略、客户心理等内容,也要包含线上客服、软文写作、网图处理、网页美工等,结合线上、线下工作要求综合开展营销实训。

(三)内外结合内外结合,合理分工,统筹安排改善师资

首先,在“新零售”背景下,高校营销人才培养的教师团队要尽快转变营销理念,变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教育技术,但又不要完全依赖教育技术而忽略了教师的引导环节。另一方面,紧跟市场形势变化,“新零售”需要的营销人才是线上线下市场均能驾驭的人才,需要加强学生以体验营销为主的软营销能力培养,所以教学内容要随之调整。其次,在营销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诸如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加大实践课程的仿真程度和增加实践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市场的变化和提升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最后,加强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和转型空间。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需要在深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实习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这个过程需要学校有为教师转型保驾护航的保障制度、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

(四)有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高校在继续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逐步改善流于形式的校企合作局面,建议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地方经济转型的需求来开展深度合作。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首先改变观念,明确高校和企业的“双主体”地位,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办法等,使企业也成为培养高校营销人才参与者、管理者和考核者,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同时,完善政府相关政策,规范高校相关制度,企业与高校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共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

人才培养策略范文第5篇

[摘要]当前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于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要。文章提出通过重视听力、日语练习,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在校园文化中植入独特的英语文化交流氛围三种途径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通过学分制、双学位等课程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社会实践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校内校外双重评估机制。

[

关键词 ]英语复合型人才 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赵一丁(1978-),女,河南郑州人,中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翻日译。(河南 郑州 4 50044)

[基金项目]本文系2 014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项目“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JSJYYB-17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0-0080-0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各国不同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也越来越在世界经济交流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经济全球化给企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对各国经济发展形成了严峻的挑战,最为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中却难以有效满足巨大的需求。在对外经济往来中,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是企业发展所急需的重要人才之一。

英语人才的培养工作虽然在我国教育中始终被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在以往工作中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但是,世界经济形势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进步,由此产生了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的变迁。企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有效满足成为当下影响我国人才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是以往那种单纯的英语人才,他们在具备扎实的英语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这种人才就是当前我们所缺少的英语复合型人才,研究这种人才的培养策略就是本文的基本出发点。

一、英语人才培养现状

在当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英语专业只学习英国语言,综合能力不尽如人意。笔者通过对2012年某人才市场进行的调查数据分析可以得出,近几年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对纯英语人才的需求。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9年~ 2012年该人才市场中的招聘企业对纯英语人才的需求从1231人下降到878人,下降幅度为28.6%。而与此同时对外贸英语的人才需求由683人上升到926人,增长35.6%。对其他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由598人上升到998人,上升幅度为66.8%。

从企业对英语专业的需求状况看,较之以往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有明显增长。因此,高校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培养出更加实用和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在熟练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应适当拓宽知识面,增加学科交叉的力度和范围,使学生成为不但懂得行业知识,而且能够用英语同国外同行进行交流的专业人才。

二、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从近几年发展变化的状况来看,一些附带条件越来越成为企业看中的能力要求。应聘学生不但要具备专业八级、公共六级、公共四级等基本功,企业还会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对相关的行业知识给予重点关注。这样的形势下,学校教育也应当及时转变思维,彻底放弃以证书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做法,将主要精力和工作方向放到提升学生实际能力等硬功夫上。

1.突出对听力和口语的重视,增加课时,加大训练强度。目前在高校的英语课教学中,听力和口语的课时安排较少,或者说课堂上对这两方面的重视较少,甚至只在大一、大二英语课中有相关课程。课时不足导致学生的学习和训练不足,因此高校首先应当加大学生的听力和口语的训练课时。同时为了使学生的口语更加符合交流需要,更加适应英语语境,应当充分利用外教资源,增加外教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延长交流时间,使学生亲身感受外国人口中的英语原貌,使自己的口语尽量向英语国家靠拢。

2.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老师对学生听力和口语的训练大多是用录音机放一段磁带录音,然后让学生复述这段录音,但是在实际的英语交流中除了能听到外国人的声音,还能够看到他们的肢体语言和其他环境因素。因而在课堂上进行听说训练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还原这种环境,让学生接收除了声音之外的其他信息,以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和综合地理解所听到的声音。这就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即不但能让学生听,还应当让学生看,看到说话的主体,看到他们的表情,看到他们的谈话内容所涉及的事物。

3.在校园文化中植入独特的英语文化交流氛围。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体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力的良药。事实证明,学生一旦具备了学习英语的激情和动力,他们会无时无刻进行英语学习和训练的。如风靡校园的李阳疯狂英语,在经李阳的一番疯狂演说之后,校园内便大大增加了李阳的追随者。这就是因为李阳通过演说,给他们做足了思想动员,使之如飞蛾扑火般参与进来。校园文化也要植入长久的持续的动力以帮助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新鲜感。

三、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

从近几年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形势看,企事业单位英语人才需求的变化幅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校的适应速度。短时间内我国高校还不能探索出一条比较可行的复合型之路,对于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理论上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努力扩大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能够既懂英语又懂专业;二是加强各专业的英语学习,也就是说英语作为一门公共课,应当放在和专业课一样重要的位置安排课程和配置教师。具体实施中可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1.以学分制保证各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当前开展的英语教育主要以学年制为主,即将整个大学阶段的英语教育任务划分在不同的学年。例如,大一、大二年级将英语课列为必修课之一,学生在这两个学年内通过英语考试即为大学英语合格。事实上这种模式对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并不十分有利。因为学生在学到这些英语知识之后长期不接触,那些英语知识在他们毕业之际已经显得非常生疏,而且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不能很好地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此应当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尽快建立更加灵活的学分制,即将整个高校阶段的英语教学任务划分学分。学生在达到某些要求之后便可获得相应学分,这样学生便可以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时间进行更加灵活的安排。

2.在高校英语专业中适当增加相关专业。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是要增强英语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使他们不但要具备一定的英语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相关行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另外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增强各专业人才的英语素质。为此应当更加重视英语专业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如旅游专业的教学应结合旅游英语,提升自己的整体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够更加有效地满足这些人才对旅游知识的具体需求。

3.探索实施双学位模式。双学位模式就是在人才培养中颁发给学生英语专业学位和其他相关专业学位的模式。具体而言,学生在进行英语专业的学习时还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进行学习。如英语专业学生可以同时选择地理、历史、计算机等专业。在达到专业要求的同时也可以获得这些专业的学位。这样他们就能更加深入地将自身所学的英语知识与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整合起来。在这种双学位模式的培养下学生也能更快成长为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但对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掌握熟练,而且能利用自身的英语素质,在对外交流中大显身手。

四、通过社会实践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校方根据社会人才需求进行科学的规划与部署,在教师的具体实施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学校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评估和人才在外界环境中的实践能力。

1.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锻炼英语交际能力。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经过一定程度的英语学习之后必然要对学习的成果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的结果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这样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进行弥补。关键在于如何检验更能发现学生的问题,更有利于校方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人才。笔者认为,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英语人才最终要到实际工作环境中去贡献自己的才智,因而,在实践中检验并发现自己的不足,才是最有效最根本的检验方式。具体地说就是鼓励和帮助学生到企业中去,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了解企业对英语人才的具体要求,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英语对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但给了他们学习的动力,还可以为他们指明学习的方向。因此高校英语专业应当积极发展校企合作模式,保障学生能够在学校与企业间自由流动、完整对接,以利于他们在毕业之后能直接成为对社会、对企业有用的人才。

2.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校方的英语教学应当建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评估机制。学校培养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是否合格,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需要展开一定的评价和评估。这种评估应该是校内评估与校外评估相结合的。校内评估主要针对学生的理论学习,看学生是否具备英语交流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如语法的掌握情况、词汇量、阅读理解能力等,这些是掌握英语语言的基本要求。但是达到基本要求并不意味着就能够成为复合型人才。所谓人才最根本的还是要能够对社会生产和发展有所裨益,即能够应用到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去。

因此,校外评估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机制。校外评估的具体实施方案是,将学生派到对英语人才有需求的岗位中去,看他们能否胜任岗位,如果不能胜任,那么要看他们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是什么,这是校外评估的基本任务。这些任务应当在学校与企业的充分交流和合作中实现,学校应当聘请企业中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对学生的实际能力给出具体的评估意见,学生根据这些意见完善自己,学校根据这些意见完善教学,以便能够更好地培养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

参考文献]

[1]徐品中.复合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 (1).

[2]郑艳,认识外语专业内涵建立研究性教学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Jl.外语界,2006(3).

[3]张福勇.浅谈21世纪我国高校外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外语研究,2004(6).

[4]杨欣欣,希腊英语教学给我们的启示[J].外语界,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