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慢性病防制与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造影剂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水化治疗;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2.078
Nursing in prevention of contrast media induced nephropathy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 in seni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patients WANG Na, DONG Hui, TONG Yan-qing, et al.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 Baotou 014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nursing measure and experience in prevention of contrast media induced nephropathy (CIN)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 (PCI) in seni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patients. Methods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was made on related risk factors in 86 CIN patients. Rehydration therapy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and contrast media during operation were all applied properly. Vital signs were closely monitored. Detailed records were made on 24 h intake and output volume. Preoperativ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nursing were given high attention. Results Among the 86 patients, there were 12 cases with postoperative complicated CIN, accounting for 14.0%. All the 12 cases received rehydration therapy. There were 8 cases with normal serum creatinine after 7~9 d of treatment, accounting for 66.7%, and 4 cases with normal serum creatinine after 3~4 d of treatment, accounting for 33.3%. Conclusion Proper implement of preoperative, intraoperative, postoperative nursing and enhancement of rehydration therapy are essential for occurrence and prognosis of CIN after PCI in senile patients.
【Key words】 Contrast media induced nephropathy;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ercutaneous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 Senile; Rehydration therapy; Nursing
造影┥霾。contrast media induced nephropathy, CIN)是指应用造影剂后2~3 d内发生的急性肾功能损伤, 同时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肾损伤[1]。随着医学的发展, PCI诊疗术己逐渐成为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方法, 普遍的应用于临床, 含碘造影剂应用范围、用量逐渐增多, CIN发病率逐渐增高, CIN是医院内获得性急性肾损伤的第三大原因[2]。老年人患者的肾功能相对较差, 是PCI的高发人群, 因此预防造影剂导致的急性肾功能损害非常重要。本文共收治86例高龄(81~85岁)冠心病患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 PCI)后并发CIN 12 例。本文对86 例高龄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行PCI 治疗后预防CIN所应用的护理干预方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3月在本科住院的高龄合并慢肾功能不全患者86例(年龄81~85岁), 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26例, 高血压病18例, 慢性心功能不全8 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查血清肌酐均>110 μmol/L, 1例患者经右股动脉路径手术, 其余均经桡动脉路径。诊断标准:血清肌酐的绝对值升高44 μmol /L或比基础值上升25%, 同时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肾损伤。
1. 2 方法
1. 2. 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按标准方式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 治疗, 造影剂使用碘克沙醇为等渗非离子造影剂[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 用量150~460 ml。全部患者术前1 d检测血肌酐、胱抑素C, 术后24、48、72 h 复查以上化验, 造影剂肾病的患者在第5、7天再次复查上述检验直至肾功能水平恢复正常范围。
1. 2. 2 护理方法
1. 2. 2. 1 术前护理 术前责任护士应主动向患者讲述PCI治疗术的目的、意义及可能出现的手术并发症, 仔细讲解述术前术后注意的事项, 并取得配合。让患者认识防治方法, 如术后饮食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 术后饮水的重要性等, 以增强患者的依从性, 并自主配合医护的治疗及护理。术前评价患者的化验及检查结果, 评价患者肾功能不全的程度, 有无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贫血、脱水等,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术前主动和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 仔细讲解水化治疗目的及意义, 讲解PCI治疗手术前后注意的要点、配合事项。指导患者如何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
1. 2. 2. 2 水化治疗护理 水化治疗是一种方式简单, 行之有效的安全方案, 经静脉途径水化治疗可有效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3], 其机制可能与水化治疗能使肾血管扩张、增加肾血管血流量, 可肾小管内降低造影剂的浓度, 阻止形成肾小管内晶体, 可降低肾血管内渗透压及粘度, 增加尿量, 可降低造影剂的肾毒性作用相关[4]。术前责任护士向患者仔细讲述水化疗法的意义及必要性, 可使少数患者避免因恐惧术后卧床排尿而不愿意多饮水。PCI治疗术前给予生理盐水500 ml 缓慢静脉滴注, 避免因术前禁食水造成患者的体液不足, 术后引导并鼓励患者大量饮水, 24 h 饮水量>1500 ml;术后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 补充液体使排尿量增加, 促进造影剂排出, 降低造影剂对肾脏的毒性。本院从术前12 h开始持续至术后12~24 h给予生理盐水1.0~1.5 m1/(kg・h)的速度静脉滴注, 总量以1000~1500 m1为宜, 以达到充分扩容的目的[5]。术后水化治疗为前4 h的量为总量的1/3, 滴速不应过快, 并依据患者的心肾功能、水负荷的情况给予恰当的调节。术前选用留置套管针以消除患者的痛苦, 取得患者的配合。
1. 2. 2. 3 术中护理 应用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造影剂并严格限制造影用量, 冠状动脉造影术过程碘克沙醇总量在15~60 ml, PCI治疗过程中碘克沙醇总量在135~400 ml, 手术过程中准确记录造影剂使用量, 术前、术后血清肌酐的上升有无变化没有显著差异, 碘克沙醇作为等渗非离子造影剂对高龄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行PCI术中应用具有杰出的安全性[6]。
1. 2. 2. 4 术后护理 PCI术后首先注意观察血管穿刺点, 并且观看及记录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及24 h尿量的情况、进食及进水状况、术中应用造影剂的剂量, 以上观察可助于确定水化治疗的液体量, 并督促患者及时多饮水, 可以增进血容量, 稀释血管内造影剂并使之排泄。向患者说明流食及半流食的必要性, 取得患者的合作。依据医嘱对患者进行水化治疗, 一般为30~40滴/min的滴注速度。控制液体量及速度从而促使患者在4 h内尿量为600~800 ml, 详细记录患者24 h尿量, 对各种因素导致的排尿困难要及时处理。给予尿潴留者及时导尿处置。对尿量不足的患者通知医师并予以及时的处理。术后仔细记录患者心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变化[7]。术后24、48、72 h复查血肌酐、胱抑素C, 观察患者的肾功能损伤的程度。密切观看患者的病情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尿量, 增强病房的巡视, 对患者的主诉仔细聆听, 对患者病情的变化应及时通知医师, 特别观察有无凝血系统差的患者导致鼻或齿龈出血。
1. 2. 2. 5 心理护理 术前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PCI的目的、意义及可能出现术中, 术后的并发症, 常见不良反应及相应的防治方法等。建议患者选用等渗非离子型造影剂碘克沙醇以有效减低对肾脏的急性肾损伤。术前准备时讲解备皮、碘过敏试验必要性以减少患者的惊恐感。取得患者的信任, 以减轻患者的心理担, 术中时嘱放松心情、避免情绪紧张而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导致心率、血压异常[7]。告知术后肢体的制动, 穿刺部位的减压及注意事项, 使患者配合避免发生不良事件。对于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患者予以更多关心, 创立医患的之间的信任。护理过程中加强沟通的技巧, 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倾听、真诚答复, 使患者的依从性得以提高, 提升其战胜疾患的信心, 协助患者调整最优的心理状态从而益于治疗。
2 结果
86例患者术后并发CIN 12 例, 占14.0%, 其中男8 例, 女4例。本组12 例均应用了水化疗法, 8 例水疗7~9 d血清肌酐恢复正常范围, 占66.7%, 4 例经血液透析3~4次血清肌酐恢复正常范围, 占33.3%。
3 讨论
伴随着老年患者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PCI术的普遍应用, CIN的发病率也随之渐渐增多。目前国内外对于CIN 尚无特殊治疗方式, 预防最为关键。CIN的发病机制包括:造影剂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直接毒性作用、活性氧介导的损伤、缺血缺氧损伤及肾小管的梗阻等[8]。CIN的伤害因素, 包含高龄、术前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大剂量使用造影剂、肝功能不全及肾毒性药物使用等[9]。大量临床研究证据显示[10], 基础肾功能差或慢性肾功能不全是CIN的公认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随着原有肌酐程度的增高CIN的发病率上升。高龄冠心病的患者存在生理性肾功能的下降, 而且大多同时患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等, 从而导致PCI术后CIN的发病率增加。危险因素评估在预防CIN 中十分重要, 造影前应全面而详细认识患者的病史, 患者要是合并多种危险因素, 在PCI术后出现CIN的几率明显增高, 进而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而进行血液透析治疗[11-17]。12 例患者补液后后仍发生了CIN, 续监测血肌酐, 胱抑素C、电解质至少3 d 以上, 直至恢复正常范围, 同时防止高钾血症, 记录24 h出入量, 因此表明PCI术后大量补液并不能完全预防CIN 的发生, 但水化治疗仍然被公认为预防PCI术后CIN的金标准[11]。
综上所述, 水化治疗及精心的护理能够降低高龄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CIN的发生率。对行PCI术后的高龄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应该在其围手术期积极采用水化治疗方案并给予相应的个性化、系统化的护理, 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Stacul F, Aj VDM, Reimer P, et al. 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 updated ESUR Contrast Media Safety Committee guidelines. European Radiology, 2011, 21(12):2527.
[2] Jorgensen AL.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pathophysiology and preventive strategies. Critical Care Nurse, 2013, 33(1):37.
[3] Dussol B, Morange S, Loundoun A,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saline hydration to prevent contrast nephropathy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 patients. 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 2006, 21(8):2120-2126.
[4] Luo Y, Wang X, Ye Z, et al. Remedial Hydration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and Short-term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Single-center, Randomized Trial. Internal Medicine, 2014, 53(20):2265-2272.
[5] 吴承鼎, 朱萍. 水化治疗预防对比剂肾病的护理进展. 当代护士旬刊, 2014(10):13-15.
[6] 李菲, 韩雅玲, 张进, 等. 碘克沙醇对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 6(6):407-408.
[7] 姚彦红.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护士进修杂志, 2015(17):1606-1609.
[8] 高俊峰, 贾艳梅. 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 临床护理杂志, 2014(4):34-36.
[9] Sherwin PF, Cambron R, Johnson JA, et al. Contrast dose-to-creatinine clearance ratio as a potential indicator of risk for radio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correlation of D/CrCL with area under the contrast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using iodixanol. Investigative Radiology, 2005, 40(40):598-603.
[10] Mcdonald JS, Mcdonald RJ, Comin J, et al. Frequency of acute kidney injury following intravenous contrast medium administr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Radiology, 2013, 267(1):119.
[11] 杰, 汪凤华. 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机制及其药物预防. 世界临床药物, 2006, 27(2):90-94.
[12] 曾环玉, 张月华, 谢玉芳. 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护理干预.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 19(2):239-240.
[13] 曹佳, 谷沫丽, 王翠, 等. 预防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造影剂肾病的护理措施. 感染、炎症、修复, 2013, 14(4):216.
[14] 王莉丽, 叶筱红, 阮筱珠. 水化疗法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护理. 护理与康复, 2014, 13(5):448-450.
[15] 李敏. 老年冠心病合并肾脏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术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及护理. 医药前沿, 2014(9):109-110.
[16] 付华莉.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后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护理干预. 医学信息, 2013(27):378.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预防;控制对策;探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43-02
社区慢性病在我国非常的常见,这通常是指长期积累的、不会构成传染的疾病,精神异常、慢性气管炎、糖尿病、高血压等都是常见的慢性病的形式,这些慢性的疾病具有社会危害、健康损害、病因复杂、病程长等共同的特点,正因为存在着这些危害,社区慢性病的预防及控制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根据社区慢性病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控制,对于减少其发病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中在我社区中随机的选取13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研究对象,132例患者中有女性患者49例,男性患者83例,将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社区慢性病的预防及控制对策进行探讨的主要方法是,对所有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病情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并根据社区慢性病的特点,开展相关的预防、控制宣传活动,下面对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
1.2.1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评估,制定相关的预防方案
想要对社区慢性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首先要对社区中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如患者的生活情况、发病历史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的疾病的危险性进行评估,依据患者自身的特点,为患者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及预防计划,并要对患者的日常治疗情况及病情变化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于后期的对比分析。
1.2.2 积极组织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为了使患者在日常的治疗护理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需要定期的组织相关的健康知识讲座,讲座的内容可以包括慢性疾病的日常禁忌、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护理措施、预防措施等,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慢性病的护理过程中,如果不对一些日常禁忌进行严格的控制,很容易导致较大的安全问题,如高血压的主要禁忌是上火、生气,而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禁忌是严格控制糖分的摄入量,这对于患者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患者提出相关的疑问,应该为患者予以明确、详细的解答。
1.2.3 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辅导
由于慢性病具有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很多患者在心里上存在着一些不良情绪,这对于患者的病情变化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日常的治疗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并对患者进行一些积极的心理指导。
1.2.4 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家访
有些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或者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医生要积极的进行定期的或者是不定期的家访,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指导与监督,并了解患者的具体的生活环境,如果发现患者的生活环境中有不利于患者病情好转的因素,应该积极的指导患者家属予以改善。
1.2.5 引导患者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在慢性病的治疗及控制工作中,患者及家属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技能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一些必要的自我监控知识的培训,如,与患者的慢性疾病有关的一些基本的测量与记录,这对于患者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来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若P
2 结果
通过实施以上的预防及控制措施之后,患者的心态、日常饮食、体育锻炼情况等几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且P
3 讨论
社区慢性疾病在我国老年群体中非常的常见,如果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能够使患者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各方面的生理指标都保持在较好的状态,能够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对于延长患者的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社区慢性病的预防及控制对策,采取了对患者病情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健康知识教育、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以及基本自我管理技能的培训等预防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之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体育锻炼情况等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
由此可见,在慢性病的控制、治疗过程中,要使患者的病情保持稳定,使患者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指导患者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使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达到较好的状态,对于患者的病情的恢复、发病率的降低具有积极的作用,宣传教育工作能够使患者对于慢性疾病有关的知识进行了解掌握,从而积极的配合相关的治疗,而对患者给予有效的心理指导,能够有效的增强患者控制慢性病的信心,对于慢性病的预防及控制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慢性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非常的必要,本文就提出了宣传教育、家访、心理辅导、自我管理指导等几种基本的预防控制措施,研究表明,对于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万会举.社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探讨[J].当代医学,2011,14(9):315-316.
[2] 韦显威.社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探讨[J].医学动物防制,2010,19 (7):225- 226.
[3] 王林彦.社区慢性病的预防控制与对策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3,27 (9):410- 411.
Abstract: This paper concludes some experience on chronic disease archives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ituation of town community chronic disease archives management in Zigong City and discusses th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chronic disease archive management in order to make a good job of community chronic disease archiv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关键词: 社区;慢性病;档案;管理;督导;评估
Key words: community;chronic disease;archive;management;monitoring;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319-02
0 引言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指常见的四类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目前中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5%。慢性病的高发正在快速消耗社会积累的财富,占中国医疗费用的80%,加强慢性病防治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工作当务之急。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已经开展几年,如何使慢病防治档案在慢性病防治中发挥作用,是现阶段慢性病档案管理的主要任务。目前重点慢性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档案管理还不规范,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与效率。怎样才能做好慢性病防治档案督导评估呢?根据我近几年对慢病档案管理工作的体会,提出以下几点
意见。
1 制定社区慢病档案督导评估方案
根据卫生部《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指导意见》、《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制定自贡高血压/糖尿病(重点慢性病)管理督导评估方案。
2 随机抽查
2.1 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对启用了“四川省社区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性病档案管理列表中随机抽取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各20名,未建立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机构,仍然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纸质档案中随机抽取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各20名,检查档案管理的质量,重点抽查档案内容记载的真实可靠性、治疗有效性、完整性(是否有年检)。
2.2 随机抽取有电话的患者进行电话访谈,要求完成电话访谈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各20名。电话询问病人是否接受了社区医生的一年12次随访(其中面对面访问4次),高血压或糖尿病是否控制,对社区卫生服务是否满意等。通过患者的回答判断慢性病档案随访记录的真实性。
3 针对不同社区存在的问题,加强督导
3.1 因慢病防治队伍不稳定、兼职、难以保证慢病防治档案规范化管理等问题,应严格按照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配置的要求来执行,稳定队伍,解决兼职问题,加强慢病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3.2 加强对慢性病管理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完成知识更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对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内容、流程、考核指标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将“规范”作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计划,使其掌握服务技能,规范提供服务,保证服务质量。
3.3 坚决杜绝一味追求建档率现象,减少“死档”。
3.4 坚持标准,严格督导。坚持标准是督导工作的前提。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与连续性,是督导工作的主要内容。随机抽查,对慢病病人进行电话访问,判断病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是否满意?是否按国家标准进行了随访?社区慢病防治最薄弱的环节就是随访,不按要求随访则很难保证辖区内所管理的慢性病病人的随访档案的记载,势必造成“动态活档”变为“静态死档”,甚至会出现应付上级督导检查而产生大量虚假随访记录档案。不真实的随访记录无法对病人的全身状况进行评价,甚者会延误治疗。
3.5 建立督导评估制度。建立督导评估制度是促进慢病防治档案规范管理的保证。实行督导制度的实践证明,督导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可使社区受益,病人受益,社区医护人员受益。每年两次督导评估进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通过查阅资料,随机抽检,电话访谈的方法按考核标准打分评估,得出各社区慢病档案管理工作考评结果。
4 认真履责,做一名合格的慢性病防治档案管理督导员
4.1 督导员的工作是用众人的智慧,集众人的力量以达成一组织的任务和目标。作为负有公共卫生服务指导责任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防治督导工作者,要熟悉业务,熟练和灵活掌握政策,坚持标准,使被督导单位的慢病防治有所改进与提高。
4.2 督导也是表率,在要求慢病管理人员怎么做的同时,自身应具备医学知识,档案知识,协调与管理能力。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掌握新标准,新知识,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了解各地的情况,借鉴他们的优势。
4.3 督导也是讯息传达者:深入基层,“沉下去”做好对社区慢病防治进行现场指导,采用现场培训、集中培训方式,确保社区全科医生及时掌握防治标准,使其明白要做的事情及原因,对照标准开展工作或进行有效弥补。
4.4 善于沟通
4.4.1 与机构负责人沟通 在督导中发现因社区机构人力、物力、时间上的安排不科学,或一味追求建档率期望获得更多财政拨款等因素,则与社区负责人进行沟通,指出必须按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进行科学配置达到要求的指标。
4.4.2 与全科医生沟通 掌握全科医生的心理变化,针对慢病随访工作“采集难、动态难”努力为他们争取工作开展的必须条件,为他们排忧解难,从而更好的开展慢病防治工作。如因人员更换,医生不熟悉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督导员应及时进行培训,使其尽快掌握工作方法和工作目标。如果是经办医生个人行为,在安排的时间内不如实下居民住宅区入户随访,而在慢病档案中随意“编造”随访记录,则对医生进行批评,纠正错误的工作态度;对屡教不改的,导致病人失访现象严重的,则应将督导评估结果明确告知社区负责人,将医生的收入与绩效考核挂钩。
4.5 “督”与“导”相结合。督则察,通过督察,及时发现社区慢性病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工作中,我们应淡化“督”的角色,强化“导”的意识,明确指出改进的目标与方向。在督与导的过程中,遵循“到位不越位,建议不决策,指导不领导,参与不指挥”的一般处事原则,营造宽松和谐的督导环境和氛围。积极引导,推进自我完善。
导则疏,善于督导是慢病档案管理督导工作的落脚点。发现不足甚至失误,不是督导的最终目的。督导员应就这些不足或失误,以谦虚、平和的心态,与社区医生进行平等的开诚布公的沟通、交流和切磋,对照慢病防治规范标准商讨克服这些不足或失误的办法和措施。要仔细分析造成慢病档案不规范的原因。热情诚恳地帮助和督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搞好慢病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善导的目的所在。甘为人梯,与社区医生交朋友,特别是对新来的医生,更应该具体指出要尽快熟悉和掌握哪些具体的规划与标准,从而更好的进入角色,担当起社区全科医生的职责。应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给予传授。
4.6 书写督导记录,指出问题与不足,明确改进目标。通过对不同辖区社区慢病防治情况和财政投入情况,对不作为或多次督导提出整改意见的责任人或机构,应该纠正其低劣工作表现。对工作中有改进的责任人或机构,要充分予以肯定,并指出下一步工作目标。
4.7 做好信息反馈。督导的职责除收集基层信息,还应及时将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及时向上级疾控机构反馈,为制订来年的督导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使督导方案科学易行。
5 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做一名合格慢病防治档案督导员
督导员,要不断完善自我,更好地履行慢性病督导的职责和义务,为慢性病防治达到国家新防治标准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童庆华.尽职尽责做好教学督导工作.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网页,2009-11-24.
关键词:仔猪 副伤寒 防治措猪副伤寒主要是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仔猪生产的传染病。临诊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可使怀孕母猪发生流产。该病6月以内仔猪易发特别是1—4月龄发病较多,病程一般在2天至3周,长的达1个月以上,往往因体质下降并发其它疫病,治疗时间长,效果不佳。笔者对450头母猪所产仔猪667窝5736头,对发病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统计,双月仔猪发病1835头,死亡341头,死亡率19%,其中发生仔猪副伤寒的有946头,死亡173头,分别占仔猪总发病数和死亡数的51.5%和50.7%,其仔猪副伤寒致死率高达18.3%。现就该病诊防情况报告如下:
诊断鉴别
慢性副伤寒由于发病特点、症状及剖检变化都较典型,不难做出诊断。
1.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发生于1~3月龄仔猪,地方流行或散发,流行缓慢。常在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差的猪场发生。寒冷、气候多变、阴雨连绵季节多见发生;有降低仔猪抵抗力的多种致病应激因素存在。
2.临诊症状
初期急性发生时,与猪瘟、猪丹毒相似,需结合其他材料综合判断。慢性病例典型的症状是持续性下痢,呈慢性经过;部分仔猪还有肺炎症状。
3.病理变化
大肠有典型的溃疡,或弥漫性坏死,肠壁变厚。肝、淋巴结等为干酪样坏死等。
4.细茵分离
急性病例需进行实验室检查,可从实质器官分离出病原菌,慢性病例不易成功。将分离的沙门氏菌,进行形态、培养特性(包括鉴别培养)、生化试验及血清学鉴定等。
5.鉴别诊断
急性病例与猪瘟、猪丹毒很相似,除了结合症状、病理及流行特点进行分析,综合判定外,尚需进行实验室检查(如对猪瘟进行猪瘟酶标抗体试验、猪瘟荧光抗体检验及猪瘟兔体交互反应等)。防治措施
(一)治疗
对全群仔猪进行观察,发现病猪后立即隔离,及时治疗,并指定专人负责照料。
(1)土霉素
按每千克体重0.1g计算,口服每日2次,连服3天。
(2)复方新诺明
每天每千克体重0.07g,分2次口服,连服3~5天。
(3)磺胺脒
按每天每千克体重0.2~0.4g计算,分2次口服,连服3~5天。磺胺-5甲氧嘧啶、磺胺-6甲氧嘧啶或磺胺甲基异恶唑(SMZ)等与抗菌增效剂(TMP)按5:1混合,按每千克体重25~30mg口服,每日2次,连用3~5天。
(4)喹诺酮类药物
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盐酸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每千克体重2.5mg,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2~3天。
需要指出,各地治疗方法甚多,疗效也有差异,在治疗过程中,要结合发病当时具体情况进行。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治疗,都必须坚持改善饲养管理与卫生条件相结合,才能收到满意效果。
(二)防制措施
1.饲养管理
本病是由于仔猪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不良促进发生和传播的。因此,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是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首先应该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消除发病诱因,增强仔猪的抵抗力。饲养管理用具和食槽经常洗刷,圈舍要清洁,经常保持干燥,及时清除粪便,以减少感染机会。哺乳及培育仔猪防止乱吃脏物,给以优质而易消化的饲料,防止突然更换饲料。
2.注射疫苗
在本病常发地区,可对1月龄以上哺乳或断奶仔猪,用仔猪副伤寒活疫苗进行预防,按瓶签注明头份,用20%氢氧化铝生理盐水稀释,每头肌肉注射1ml,免疫期为9个月;口服时,按瓶签说明,服前用冷开水稀释,每头份5~10ml,掺入少量新鲜冷饲料中,让猪自行采食。口服免疫反应轻微。或将1头剂疫苗稀释于5~10ml冷开水中给猪灌服。
3.发病后的措施
①病猪及时隔离和治疗。②圈舍要清扫、消毒,特别是饲槽要经常刷洗干净。粪便及时清除,堆积发酵后利用。③根据发病当时疫情的具体情况,对假定健康猪可在饲料中加入痢特灵或抗生素进行预防。连喂3~5天,有预防效果。④死猪应深埋,切不可食用,防止人发生中毒事故。
体会
1、对仔猪推行统一的副伤寒免疫技术,是控制仔猪副伤寒发生的根本措施。
2、仔猪副伤寒免疫技术是结合母猪饲养户仔猪培育的实际而制定的,合理适用,易为兽医人员掌握和养母猪户接受。
关键词:鸭疫巴氏杆菌病;流行特点;诊断技术;防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1-0030-02
鸭疫巴氏杆菌病是危害雏鸭的一种接触感染性疾病,该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过程,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由于该病的传播和蔓延快,常给养鸭场和养鸭专业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效的方法是早期诊断、及时防制,有效的切断传播途径和消灭传染源是防制该病的关键。
1 病原学
鸭疫巴氏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不运动、无芽胞。菌体宽0.3~0.5 μm,长1.0~2.5 μm。单个、成双或呈短链状排列,没有观察到运动[1]。在丰富蛋白胨、蛋白胨血琼脂或巧克力琼脂上36 ℃微氧环境中培养2 d可见光滑的、无色素的菌落。最适生长温度为37 ℃,多数细菌可在45 ℃生长,而在4 ℃不生长[2]。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主要发生于2~7周龄的雏鸭,以2~3周龄雏鸭最为严重。5周龄以下的雏鸭常在出现症状后1~2 d死亡,较大的鸭子可存活较长时间。种鸭也可感染、带菌及排菌[1]。
2.2 传播途径
该病可以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飞沫、尘土等经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特别是脚部皮肤)等途径传播[3]。
2.3 流行特点
该病在潮湿多雨、寒冷季节多发,也有很多学者认为炎热季节多发。应激条件是一个诱因。发病率和死亡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差异较大,为5%~80%和5%~75%,在卫生条件好、饲养管理较好的鸭场,该病多呈散发性,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低,不超过5%[1,3]。
3 临床症状
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嗜睡、缩颈,两肢瘫软,共济失调,鼻孔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拉淡绿色稀粪,濒死时出现神经症状,最后全身痉挛而死[1]。慢性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头、颈歪斜,生长受阻。
该病常以病程短促的急性型为主。有的病鸭两脚发生瘫痪,不能行走。一般于发病后1~3 d死亡。病程稍长者可见局部关节肿胀,跛行或完全不能行走,也有患鸭掌部肿如核桃大,切开见有脓性和干酪样坏死[1]。幼鸭呈现多发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的跗、腕以及肩关节发生肿胀、发热和疼痛。脚麻痹,起立和行动困难。患鸭食欲和体温正常,瘦弱,发育迟缓,精神倦怠,眼和鼻有分泌物,有轻度咳嗽和打喷嚏,下痢,部分病鸭出现共济失调。
4 病理变化
病理剖检最明显的变化是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肝脾肿大等。急性病例可见严重的心包炎,心包液增多,心外膜表面覆盖纤维性渗出物,慢性病例表现为心包增厚、混浊,与纤维性渗出物粘连在一起;肝脏肿大,有肝周炎、肝坏死;气囊混浊、增厚;有些病例可见脑部充血、脑膜炎等;少数日龄较大的鸭见有输卵管发炎、膨大,内有干酪样物质[1]。
5 诊断
5.1 临床诊断
根据发病特点、临诊症状及剖检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因鸭大肠杆菌病也常出现肝周炎、心包炎和气囊炎,因此,在临床诊断上需与大肠杆菌病相区别。一般鸭大肠杆菌病潜伏期比该病短,多突然发病,迅速死亡,剖检时腹腔常有特殊臭味,有明显的出血性、卡他性炎症,腹腔纤维素性渗出物为乳白色、湿润、呈凝乳状,肝脏肿大,有时呈铜绿色。而鸭疫巴氏杆菌病剖检时,腹腔一般无特殊腥臭味,其纤维素性渗出物常较薄而透明,较干燥,肝脏肿大,多呈土黄色或棕红色[4]。鸭疫巴氏菌病还易并发或继发于雏番鸭“三周病”或雏鸭病毒性肝炎。若要进一步确诊,需做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5.2 血清学技术
5.2.1 荧光抗体法 谢永平等[2]应用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急性病例,涂片标本上可见黑暗的背景有带绿色荧光的菌体,本法特异性强,快速而简便,效果良好。李家奎[4]等用从肝、脑分离的细菌及组织涂片抗体染色证明,肝脏检出菌数多,并认为死亡小鸭的病程与细菌抗原的定位和菌体数量的多少有关。
5.2.2 ELISA法 张鹤晓等用裂解的Ⅰ型RA菌体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方法,检测鸭血清中抗RA抗体;胡清海等用脂多糖(LPS)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来检测血清中抗体。
6 防制措施
由于该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所以要做好鸭的防寒保温工作,育雏室要通风、干燥,勤换垫草,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转群时全进全出,转群后禽含需彻底消毒,同时避免应激因素的影响。
一旦发生该病,可在每千克日粮中加入3 g土霉素或磺胺二甲基嘧啶5 g,喂服,连用4 d,能很快控制疫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单独肌肉注射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在发病前期或疾病的早期用三甲氧苄氨嘧啶(8%)+磺胺嘧啶(40%)联合给药亦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方法是1 mL药物中加入到4 L饮水中,连续给药3~5 d。治疗用药也可用林可霉素和壮观霉素联合肌注或青、链霉素联合肌注。青、链霉素剂量为2~4万IU/kg,每天2次,连用3 d,还可肌注2.5%海达注射液 0.5 mL/kg,2次/d,连用3 d[5]。
接种鸭疫巴氏杆菌疫苗,7~10 日龄注射1次,20~25日龄再注射1次,保护率可达 90% 以上。
发病的鸭场应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消除和切断传染源,达到控制和预防该病的目的。可用抗毒威带鸭消毒,每两周带鸭消毒1次。对病死鸭应进行无害处理,隔离发病鸭群,以制止疾病的传播。鸭舍经彻底清洁消毒后,空闲15~30 d周方能使用。不同年龄的鸭群应分开饲养[3]。
参考文献:
[1] 卡尔尼克BW.禽病学(第9版)[M].高 福,刘文军,译.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
[2] 谢永平,徐光霞.我国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研究进展[J].贵州畜牧兽医,2001,25(3):10-11.
[3] 潘孝成,章孝全.安徽省鸭疫巴氏杆菌的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0,28(3):372-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