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间文化教育

民间文化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间文化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间文化教育

民间文化教育范文第1篇

(福泉市第一小学贵州福泉55050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作家冯骥才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民族文化包括两个部分——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主要是给我们力量、思想、精神,是一种父亲文化,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体文化,给我们情感、血肉、特征、凝聚力、亲和力。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现代语文学科教学日益强调人文性,于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从当今多元文化教育中寻求新的定位,树立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为核心,以民族民间文化为载体,实现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与人类文化的回归与统一,丰富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进一步拓宽语文教学之路。近年来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有的放矢地将地方民族民间文化与教材相结合、与学生实际发展相结合,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做法浅析如下,以期能抛砖引玉,资源共享。

一、在语文教学情境中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

在新的课程理念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民族民间文化产生于远古时代,起源于民间,我们现代的学生大多知之甚少,因此,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引导他们进入所创设的境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传承民族文化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课文教学与本土特色联系起来,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润物无声。例如在上《难忘的泼水节》时,先请大家观看傣族泼水节盛况,看看这个情景向我们介绍了一个什么地方?你们知道西双版纳吗?说到西双版纳,你会想到什么?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到版纳——这个神秘的地方去看一看!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教学中我除了让学生感受西双版纳的建筑风貌、民族服饰和风土人情之外,我还有意识地加入本地的一些特色文化,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做一个传承民族文化的使者。我首先请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苗族住房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仙桥乡大花水、大麻窝、麒麟山、以及高坪镇的王卡等少数民族村寨都独具特色的一楼一底吊脚楼群的建筑风格;还有建于明朝时期的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是被誉为贵州八达岭的福泉城墙和被茅以升称为“北有赵州桥、南有葛镜桥”的葛镜桥(俗称豆腐桥)的历史价值、建筑价值等。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了苗族的特色文化和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同时增加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增强了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习民族民间文学,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民族民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雅俗共赏、生生不息。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民族民间文化,对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上《牛郎织女》时,我让学生认真学习,弄清文章主旨,体验到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格和古代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之后,又安排学生搜集福泉市“福泉”的来源以及张三丰在福泉的众多民间神话故事。同时让学生去搜集福泉的民歌(含山歌)民谣。如“脚踏三江河、石笋对石鹅、谁人能识破、金银用马驮”;“一颗豆子圆又圆,推成豆腐卖成钱,人人说我生意小,小小生意赚大钱”;“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等等。将其选择性地分期登载班级板报,还将其汇编成册让学生传阅,这让学生既尝到了自己劳动的成果,体会到一股甜甜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又进一步激起了他们学习民族民间文化的兴趣,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效地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民族民间文化,拓宽语文视野

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曾说:“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新课标的实施给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给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发展空间,而作文正是语文教学的回归,把民族民间文化引入作文教学,用我国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能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作文。”叶圣陶先生精辟地道出作文和生活的关系。因此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常常以春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国特有的民族节日为契机,有意识地让学生的视野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认真观察当地和周边的民族风情、民族习俗,实地观察、亲身体验,并以此为题材让学生自由作文。这样,学生常能写出许多清新自然、真情流露的好作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学生热爱民族民间文化的情怀。福泉是一个山川秀丽、资源丰富的黔中交通枢纽地。建制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贵州省较早的历史文化名城。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给我们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教学条件,我时常让学生用实地参观、采访等方式,了解苗族的斗牛节、跳月节、芦笙舞,起源于布依族和苗族青年男女自由对歌恋爱的“六?二四”民族传统节、清水江杀鱼节以及阳戏、花灯等民族民间文化,进行观后习作。通过描写民俗风情,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大语文学习观,让学生深切体会民族民间文化蕴含的民族情感,使民间文化、民族精神逐渐根植到学生灵魂深处,为今后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奠定了情感和思想基础。

四、在教学评价中渗透民族民间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民间文化教育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民间艺术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它既蕴藏着整个民族文化精神,同时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无可替代的生命活力。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教育相融合,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能广泛吸收优秀现代的艺术的营养,通过规范的艺术教育途径,使其不断得到发展,创造出更高级的艺术形式。

文化变迁,是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任何一个民族都在不断的发展并变化着,它所体现的民族特征的文化特点也会随之变化。文化变迁无关个人情感,而是一个不以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过程。作为文化艺术中的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也是世代人民所创造、所传播并表现他们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同时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涵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着质朴的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需要我们珍爱、继承和发扬。

谈到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就说明它有可发展的艺术价值,那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民间艺术,同时它有什么可发展的艺术价值。提起民间艺术我们都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农民、乡土文化、祭祀;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等内容。例如:装饰建筑物的图案、彩绘、木石雕刻、、陶瓷器皿、竹木器皿;、印染花纹、刺绣、剪纸、织锦、年画、泥塑、皮影、木偶、花灯、风筝、版画等。也可以说民间美术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通俗美术。民间艺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它既蕴藏着整个民族文化精神,同时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无可替代的生命活力。民间艺术所存在的艺术价值。实际上不但是“审美”意义上的艺术,更是“实用”意义上的艺术,所以它不应被时代所取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下去。下面是我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关系的几方面阐述。

一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民间艺术与艺术教育关系中,艺术教育更强调在可生成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学习民间艺术所提升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民间艺术崇扬美善,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和道德感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多种艺术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活泼多样。

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民间的节日、庆典、联欢等活动,这些民间艺术活动都蕴藏着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民间艺术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艺术教育是这些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前民间艺术的传承是通过师徒、父子关系口口相传的传授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而学校的艺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系统,通过学校艺术教育与民间文化的连接,艺术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民间艺术研究成果,根据培养重点,有侧重的选择本地域的民间艺术精华,编写校本课程,进行系统教授。 这样可以增进学生对本地区文化和地域文明的了解,加强热爱家乡的意识,对发扬地区文化,传播民间艺术有不可小视的价值。所以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高校的艺术教育当中,江苏大学较早的在民间艺术方面有所研究,在2002年,江苏大学成立了民间美术研究所,该研究所以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和研究中国民间美术为宗旨,致力于民间美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将民间美术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绝活技艺融入到教学之中,并以此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各高校在教学中对民间美术保护和发展的认识会较好一些,但也有待于我们重新正确的认识民间艺术的传承在学校艺术术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与价值。

二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的责任

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优秀的民间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踪迹。挖掘整理、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现代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推动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许多的民间艺术都在逐渐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所谓“遗产”也正说明了这些艺术文化的传承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的年青人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所忽视,普遍认为在改革开放推进现代科技社会进程中.我们丢失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许多民间艺术被冷落,由于后继无人,已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

保护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是学校艺术教育把民间艺术对现代年青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学校艺术教育中介绍民间美术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品反映出人类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及观察世界的特殊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保护与继承本土特色文化的同时提高认识多元文化的意识。同时,学校的艺术教育也是培养一批民间艺术爱好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继承和弘扬优秀民间艺术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高校更有责任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担负起这一重任。

三 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是民间艺术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发展途径

民间艺术做为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一,它保持着物质与精神未分化之前的原始状态,包含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并不是要建立在丢失与变异的基础之上,而是要最高限度地保护其原有的面貌。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艺术既要生存,也要有所突破和发展,从而去适应人们不断发展的精神和审美的需求。这就需要学校在艺术教育中挖掘整理,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体制相结合生成更佳传播形式,使民族文化注入新的生命从而得以新发展,在这方面,高校可以利用艺术教育课程的开放性.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长期以来,由于地域性、民俗性、民间化等地方局限性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普遍不被各个时期的主流文化所接纳,基本靠口传和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繁衍发展到的今天,大量的民间艺术珍稀资源,依然为少数民间艺人所掌握,往往难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因而,面对面地向学生进行传授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一艺术形式的精髓。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环境,开展对民间艺术文化的调查,挖掘可开发的民间艺术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寻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与民间艺人或民俗专家讨论它们的艺术内涵;学习创作具有符号性的作品,并将这种艺术与该地区的现代文化联系起来,加深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深入了解。

民间的文艺活动是民间艺术集中展现的最大平台,一般都由群众自发组织、演出的节目,开展的活动,基本为当地有代表性且为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形式,基本包含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地方戏曲、当地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学习研究这一地区民间艺术的最佳时机和最大平台。对于艺术教育工作的展开应充分利用到这一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活动之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对民间传统文化进全面的了解,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形成对某一艺术表现形式的改进和创作见解,促进民间艺术与现代文化生活的有机融合。

所以,民间艺术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做出顺应潮流的改变,在学校艺术教育中要重视民间艺术的民族形式,继承一切优秀艺术的传统,在不改变其原有面貌的同时,将其精华列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在继承的前提下去发展,去革新。同时,也要坚持民间艺术的开放性,积极应对文化变迁,努力加深同现代艺术教育的融合,广泛吸收优秀艺术的营养,使其不断得到发展,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间艺术。

参考文献

[1]王平,中国民间美术通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

[2]杨恩寰,民间艺术教育 人民出版社, 2008

民间文化教育范文第3篇

一、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在体育教学中应用面临的窘境

通过对我县19所中学进行调查:将民族民间体育列入校本课程的学校为0所,教学计划中有的9所,列入运动会的4所,偶尔开展的4所,从未开展的6所;再通过对全县480名中学生进行了解与喜爱度调查,有427人有所了解,占88.95%,希望在教学中开展的339人,占70.63%,无所谓和不喜欢的141人,占29.38%。通过以上数据显示,模块教学中开设民族民间体育模块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然而,诸多学校教学在这一领域还是一块处女地。

民族性与世界性、时代性相结合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特点。遍览世界各地学校教育中的体育教学,都是把自身民族民间的优秀体育项目作为中学阶段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加以继承和弘扬。当前我国体育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大部分是吸收国外的,颇具有鲜明的世界性特点。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我国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我国民间体育资源丰富,其不仅有利有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简单易学。但经调查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人数和项目在递减。[1]虽然,教师对民间体育项目进入校园表示很支持,并肯定民族民间体育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民间体育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但是师资、场地设备及民间体育资源还需进一步的整理与开发。

且目前能熟练掌握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教师很少,也没有专门关于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体育教材可以应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多不被重视,几乎不会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出现在学生的体育课程中,纵然有部分涉及,也不过是作为课堂教学中的辅助教学内容出现。

二、高中体育教学引入民间体育项目的方法与途径

民间体育项目进入体育课程时要善于进行创新利用,在进入体育课程之前,教师应加强民族民间体育的学习研究,同时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对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进行改造和创新,使学生容易接受并喜爱。经过创新改造后的民间体育项目必须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知识需求、情感态度、生活经验、可接受性、价值观和实用性及培养目标等各方面的情况。

同时,根据学校的环境条件、地域特点、学生情况等进行有选择的应用。将民间体育项目作为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要注意融入现代体育观念,合理地吸收与消化其他地区输送来的营养成分,使它符合时代性并具备中华民族特色,从而使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获得更为强大的活力。[2]中西兼容的教学模式,既能传承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宝贵精神,也能取其精华吸收外国的文明成果,有利于培养新型的体育人才。

三、高中体育教学引入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意义

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要获得自身的发展,我们要意识到体育教学是传承与弘扬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高中体育教学引入民间体育项目就变得尤为重要。我国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中蕴含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因素,是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好的载体。通过民间体育项目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深入开展,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掌握一种简单易学的健身技能,养成爱好体育锻炼的习惯。

民间文化教育范文第4篇

一、农民工教育状况的不和谐

(一)农民工自身教育状况低下

这些年来,中央对农民的减负增收相当重视,这方面的努力也卓有成效。但是无论以前的各项摊派费用,还是农业税,都不是导致农民贫困的主要根源。农民之所以成为弱势群体,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水平的低下以及各种知识技能的缺乏,导致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限制了他们进入社会主流。

据新华网近期公布的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显示,农村人口中低学历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人口。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教育差距已经成为了我国城乡差距中最主要、最显著的差距。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低,二是劳动技能低,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不多。我国目前城镇的1.3亿农民工中,平均受教育年限还达不到初中毕业水平。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18-22岁的年轻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完成初等或中等教育。他们在进城后都出现过后悔辍学的心理,面对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向上发展的压力,也萌生过继续读书求学的愿望,但是我国目前教育制度的现状无法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据有关方面的调查,当前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并不乐观,甚至令人忧虑,有的地方存在重虚不重实的做法,只是发发文件、走走过场,既无计划、又无实效。

总而言之,如果农民工强烈的教育诉求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中得不到回应和满足,影响了他们通向更好的职业、更高一级教育、更文明更有尊严的生活,这是教育的不公和漠视!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令人堪忧

中国流动人口超过1.3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0__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100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有学者认为,这100万游荡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定时炸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亟待引起各方重视和尽快解决。

据中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共同立项、财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的调查,在北京、深圳、武汉、成都等9个大城市,访问了120__多名流动儿童的监护人和7800多名儿童。在调查中,3到6周岁流动儿童入托比例为60.7%,低于城市户籍儿童入托率;6周岁儿童中有46.9%没有接受入学教育;超龄现象也比较严重,有近20%的9周岁的孩子还只上小学一、二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占相应年龄流动少年的31%和10%。另外,不在学儿童的"童工"问题也比较突出,在失学的12到14周岁的流动儿童中,有60%的人已经开始工作。

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不少乡下来的孩子,在大部分是城市孩子的公办学校里,独自品尝着一份孤独、自卑和尴尬,以及城里孩子对他们的陌生和不理解,甚至还有歧视和欺负。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歧视是对儿童最大的隐性伤害。歧视可能会带来两种不利的结果:一是使儿童变得退缩、不敢与人交往、不自信。二是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受歧视的儿童往往会对周围的人甚至社会产生敌意,从而导致问题行为的出现。对此,有专家学者表示,要警惕农民工子女心理“边缘化”倾向。农民工子女本身就在经济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好不容易能与城里孩子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接受质量较高的教育,却又要承受来自城市孩子的种种不理解。生活上的困难没有让他们退缩,可这种心灵的创伤却难以抚平。

(三)农民工子弟学校举步维艰

农民工的子女进城后,有的上了公办学校,更多的却只能在城市私立学校乃至民工自己办的学校上学。这些学校和公办学校相比,各方面的条件之差,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简陋的校舍,不合格的教师,不健全的教学制度,有的连学校都被判定是"非法"的,只能偷偷摸摸地教,偷偷摸摸地学。

此外,和一般的公办小学不一样,民办农民工子弟小学还有三大难处:

一是招生难。农民工子弟学校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学生生源的流动性,这就使得招生成了学校的头等难事。每学期开学前几天,全体教职工都要分头行动,到民工暂住地挨家挨户打听,碰上不想让孩子读书的家长,还要做说服工作。每天跑个七八百户、走上百里路很平常。

二是收费难。民工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他们微薄的收入有时连子女的学费都付不起。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时都跟学校商量暂时不交费,以后再补交。就这样,每年农民工子弟学校都会有近万元的学费收不回来。

三是师资匮乏。由于学校基本无利可图,农民工子弟学校给教师的工资很低,能够保证一个月400元钱就不错了。这样的薪金标准下,一般的教师根 本不可“光临”农民工子弟学校。

二、导致农民工教育状况不和谐的根源

(一)“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政策和长期形成和执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

长期以来,壁垒森严的城乡二元体制在一切公共资源分配方面都不遗余力地向城市倾斜,教育投入也是毫无例外地“以城市为中心”。我国的教育投入本来就少,始终徘徊在国民生产总值的4%之下,远远低于世界各国5.1%的平均水平。而有限的投入在分配上又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我国财政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1994-20__年,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额的比重为57.7%。长期以来,由于义务教育管理层次逐渐下放,基层政府和农民承担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这种分级办学体制加重了基层政府和农民负担,迟滞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农村与城市之间以及地区之间义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延续乃至扩大。而财政预算内义务教育投入,大多被锦上添花地投给了城市,基础本来就差的农村学校可谓雪上加霜。20__年,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全部教育投入的23%。

(二)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上,折射的是城市管理和社会问题

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政策难以操作。

此外,教育公平发生偏差,部分学校和教师歧视民工子女学生,非法无情地剥夺了民工子女学生与城市学生同等的一些教育权利。如民工子女学生不能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不能参加“三好学生”评选,甚至不能参加体育比赛,等等。

(三)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流动性大,办学合法化问题很难解决

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流动性大,办学合法化问题很难解决。有的地方甚至百般阻扰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兴办,或武断地加以取消。作为一种“教育自救”,民工子弟学校肯定没有国家财政投入的义务教育学校正规。当公立学校以高额择校费把生源往他们那里赶的时候,简陋的民工子弟学校在经济上就有了生存空间;当他们处于不合法的压迫感下,他们不可能没有短视行为。正是在这样的政策环境和物质环境下,民工子弟的教育问题只能令人忧心如焚。

三、建设和谐社会,加强农民工文化教育

(一)改革制度,保障农民工受教育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为此我们必须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政策调整力度,进一步放宽农民工进城落户的门槛,让在城市务工三年以上、有固定就业收入的农民工登记为城市居民户口,在政治权利、就业求职、权益维护、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方面与城市居民一视同仁。

(二)强化服务,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培训

农民工输出地的政府要加强对外出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进城农民工的文化、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对外出农民的引导和管理,加大与农民工输入地政府的联系。为了使农民工的教育培训走上有序、健康、良性循环的轨道,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市场机制和培训学习模式。一是根据农民工的需求,统筹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专业、多途径的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格局;二是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为此,必须同时重视两个方面,即基础性和实用性。所谓基础性,就是提供基本的读、写、算的知识和技能;所谓实用性,就是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工作特点选择教育培训的内容;三是在教育培训学习的形式上,可采取开放、业余、远程教育学习的方式进行,既发挥传统教育媒体的作用,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媒体的优势,以方便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为原则,农民工通过比较灵活的安排既可完成单科专业技能合格证书的达标,又能完成初、中等教育的学历补偿;四是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经费采取低成本、低收费、多方分担原则,由政府、学校、企业和农民工共同承担。同时,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努力形成政府买单、培训机构自由竞争、农民工自主选择培训点和培训内容的格局。在方法上,可以由政府按培训项目的不同给农民工核发培训券(即代金券),由有关部门审定合格的培训机构,根据业已确定的培训内容组织培训,培训机构除向农民工收取培训券不再另外收取现金,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检查验收机构对参训农民工验收合格后,培训机构统一到政府指定机构结算,形成培训、验收分离的格局。另外在农村初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对未来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学习和掌握农业知识、技术和致富信息,以适应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增强他们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参与能力和竞争能力。这对于实施科教兴农,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缓解农村青年就业压力,稳定农村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三)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1.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城市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费用基本由各级政府负责,而“农村教育农民办”。农村税费改革和第三次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后,农村教育经费由县级政府为主的各级政府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可是,在现实中,农民工子女离开农村时,并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随之流转,其就业所在地也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预算。这样,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就没有了保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变“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破除城乡分割,保证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确保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机会平等,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关键是要考虑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的巨大差异,更加公平地分配国家的公共教育资源。要强化中央、省市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建立规范化的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逐步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2.探索建立适应“就地入学”的管理服务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为农民工子女创造平等、宽松、优越的教育环境。一是挖掘现有公办学校教学资源,兴办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二是将农民工子女纳入教育招生计划,实施农民工子女入学关爱行动;三是改革户籍制度,破除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的界限,减免学费或取消公办学校的“借读费”、“赞助费”;四是建立农民工子女教育救助基金,施行“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全面救助失学农民工子女入学。五是提供“富有爱心”的平等教育,保证农民工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3.大力扶持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李岚清曾说:“中国的教育事业,只靠政府这一个“轮子”推动,发展速度总是有限的。如果再加上另一个“轮子”——民办教育的推动,一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对于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两轮”推动尤显重要和有效。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部 门要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给予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合法身份,大力支持其发展,增加农民工子女就学机会,减轻公办学校压力。

参考文献:

1.王振如宋丽润建立和完善农民教育制度《中国教育报》20__年—1—27{3}

2.陆福兴农民继续教育:学习型社会里的权利中国农村研究网20__-2-2

3.Zhang,Junsen(1990),SocieconomicDeterminantsofFertilityinChina:AMicroeconometricAnalysisJournalofPopulationEconomics,1990,3:105-123.

4.程春庭重视“返乡创业”增强县域经济整体发展能力,《中国农村经济》20__年第4期

民间文化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地域文化;广府民居;建筑特色

一、广府文化概述

“地域文化是受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影响、社会制度以及区域民族习惯、等多重因素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广府文化是地域文化的一种,是岭南文化的一个分支,在岭南文化中个性鲜明、影响最大。

岭南,广义上理解为五岭(大庾岭、骑田岭、越城岭、萌渚岭、都庞岭)之南,包括了福建南部,广东、海南、台湾、香港、澳门,广西东北部地区;岭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表现为热、闷、潮湿。广府地区指珠三角及广东西南部地区,广府民系的主要特征是以广府白话(粤语)为其主要的方言。

“广府文化首先是一种移民文化”,在经历了几次的大移民潮,中原移民与当地土著不断碰撞、融合之后,形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一种既保守又开放、务实重商,继承传统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特征的、具有较好的兼容性、适应性和创新能力的文化。

二、地域文化与建筑的关系

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往往是通过人们的语言、风俗习惯、建筑等表现出来的,较之语言和风俗习惯,建筑显得更为直观,一城市或者地区的风景和特色建筑往往成为人们识别它的主要标志。建筑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是对当地自然条件和文化适应的综合表现,而这点在广府民居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广府传统民居建筑是结合地形、地貌、地段、地势等来考虑建筑的布局和造型的典范”,同时,广府民居也将中原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并体现在其建筑布局、主要的民居建筑形式和装饰风格上。地域文化影响了建筑的特征,而建筑的特征又成为地域文化的一种元素、特征,这正是文化与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文化在变化发展,建筑也是,因而不同时期的建筑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从肇庆高要区茅岗石角村发掘出来的“水上建筑”,也有人称之为“湖上居址”,是四千多年前的干栏式建筑,广东汉墓中出土的明器,也有一些汉代干栏式建筑的模型,一楼养牲畜,二楼住人。这都是早期广府人在适应自然环境过程中的创造。广府地区保存下来的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多为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

三、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看广府民居的建筑特色

1、广府民居主要的建筑形式和特点

广府地区多为丘陵地,平地较少,河道纵横,民居多呈现“梳式布局”,建筑像梳子一样南北向排列成行,两列建筑之间有一小巷,称为“里”。这种小巷也称为“冷巷”,这种巷子一般较为狭窄,长年处于建筑阴影下,温度较低,当屋面和内院受太阳灼晒而气流上升时,冷巷风便源源补入户内,给人带来清凉舒爽。除了单向梳式布局,也有双向、多向的梳式布局,最为典型的就是肇庆高要的蚬岗村和黎槎村,村落呈放射状布局,因此也被称为“八卦村”。

广府民居的住宅朝向以坐北朝南为最佳,若因地形不能正南北朝向,也可取东南朝向、东朝向。

广府地区主要的民居建筑形式有:“三间两廊”屋、“竹筒”屋、“明”字屋、骑楼、花园洋房和西关大屋。镬耳山墙、趟栊门、青砖则是广府民居的标志性特征。

2、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看广府民居的建筑特色

(1)适应自然: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广府文化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和适应性,体现在广府民居上,则是为了适应广府地区高温多雨湿热的气候特征,民居的建造以“通风、遮阳、透气”为原则,具有“外封闭,内敞开”的特征,同时,依靠河道、水塘,配备良好的排水系统。

镬耳墙具有防火的作用,而且能够遮阳,使屋面减少日晒,从而大大丰富了建筑的侧立面,是广府民居的重要特征,与徽派建筑的马头墙相比,镬耳墙显得更加温和。

趟栊门是广府民居中别具一格的特征,是西关大屋中三重门中间的一道门,第一重门为“吊扇门”,主要起装饰作用,第二重门是趟栊门,第三重门是硬木双扇门,起到主要的防护作用。趟栊门由一条条圆圆的“横梁”组成,横梁之间是空的,可以淖笙蛴依。夏天,如果只关上趟栊门,那么既可以起到通风透气的作用,也可以将屋内与屋外做一个简单的屏蔽,既保护了一定的隐私,又能享受屋外的清凉,实为一种智慧的创造。

清砖是广府民居中广泛采用的砖,清砖质朴淡雅,历经岁月沧桑,反而更有独特的美感,因其“对太阳直射辐射吸收较多,反射光亮度并不刺眼,给人一种安宁感”。

(2)务实重商:合理利用空间,为商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因为地少人多,广府人在建造房屋的时候,更注重空间的合理利用,建筑主体更精致小巧,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间隔较小,同时,广府民居善于利用水,通过“门前即渠、房后水巷、跨水筑楼”的方式,与自然和谐共处,并造就了一种别样的水乡。

骑楼是广府传统建筑和外来建筑的一种融合,是一种临街楼房,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道,用以蔽雨、遮阳、通行,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楼下作为商铺,楼上住人,这种建筑形式在夏天的时候,使得行人得以避开阳光,更加愉快地购物,也能增加其驻足在商铺前的时间,而且能满足店主商住两用的需求,一举多得。

(3)继承传统:对中原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广府文化善于吸收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在广府民居上,广府民居采用的“三间两廊”形式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而后来由于地少人多、城镇发展的原因,开始采用的“竹筒”屋、“明字”屋等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演变的,并不是与传统建筑割裂的重新改造。

(4)融会贯通: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和创新。广府是近代最早与西方进行文化交流的地区,进入19世纪,广州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碰撞的中心,骑楼的“罗马柱式、仿哥特式窗及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是广府人将西方建筑元素融入中国商铺建筑的重要体现。除了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在肇庆广宁县客家人与广府人杂居地区,还出现了既有广府民居的镬耳墙的特征,又有客家围屋具有的半月形水塘相结合的民居。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出现同质化严重的情况,“千城一面”使人感到审美疲劳,而且,没有因地制宜的现代城市建造方式始终存在一些问题,今日的城市建设者和规划者应该从传统建筑中寻找今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灵感,吸取其丰富的经验,保护、发掘其重要的文化内涵,为城市发展、艺术创造提供新的创新源泉。

【参考文献】

[1] 曾君怡.地域文化特色――以陈家祠“福”装饰艺术为例[D].广东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4.

[2] 王克群.广府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80-82.

[3][6] 唐丽.务实自然・雅俗俱利――从审美的角度解读广府传统民居[J].古建园林技术,2012.5.68-70.

[4] 陆琦.广府民居[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5.

[5] 田银生等.广府民居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古建园林技术,2012.3.58.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