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生思想教育问题及措施

学生思想教育问题及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生思想教育问题及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生思想教育问题及措施

学生思想教育问题及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问题;对策

0 引言

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或一方迫不得已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里的儿童,这些儿童大多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还比较小,需要其他亲人照顾或自己照顾自己。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000万,并且整体规模在逐渐扩大,这就给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增加了难度。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念还没有形成,再加上成长过程中缺失了父母的引导和关爱,很可能造成思想、观念、道德认知等方面发生偏颇,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是我国实现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保障,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

下面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

1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1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全面的思想政治观念

我国的留守儿童大多处于那些相对偏远落后的地区,教育体制不健全,义务教育所需的教学资源也不够完整,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不能及时地了解国家的基本思想政治问题,不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思想路线和重要的实事政治,学校在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荣辱观、道德观等方面的教育还比较欠缺,导致儿童思想政治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法律观念,再加上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和良好的自制力,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思想观念很可能出现问题,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

1.2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和价值观错位

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思想道德和价值观教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再加上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越加复杂,导致儿童在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方面出现了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农村落后思想的影响,部分儿童存在“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想,导致这些儿童不愿意学习,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而这部分儿童的监护人往往对他们的监督教育不太严格,而服务又常选择用金钱和物质来弥补自己的孩子,造成部分留守儿童热衷于吃喝玩乐,不思进取,更没有养成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最终形成了错误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1.3 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又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再加上学校也没有专业的人员对他们进行心理方面的引导和教育,非常容易造成儿童心理方面出现问题。另外,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祖父母,他们要么对孩子过于溺爱,要么放纵不管,对儿童心理方面的问题不关心也不了解,父母忙于工作也忽视了对儿童心理问题的关心,这容易造成儿童在心理方面出现被遗弃的感觉,出现严重的自卑或抑郁的心理,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2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2.1 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思想观念,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坚定理想信念。通过思想教育,能够让儿童理解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习惯;还能够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明确奋斗目标,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理解父母的辛苦付出,引导为未来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学习奋斗。

2.2 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思想教育是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过程中必然要学习的内容,是实现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思想教育既有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之,还能够帮助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环境较为复杂,所接触的事物和思想也比较落后,不利于儿童思想和身心的成熟发展。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思想教育,能够让儿童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怀,帮助儿童学会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培养儿童艰苦奋斗、坚强不屈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3 有利于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来自于父母和家庭的关爱,很可能会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思想教育,能够让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和国家的关爱,使留儿童的温情渴望得到满足,并引导他们对父母多一些理解。还可以通过开展思想教育帮助儿童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帮助留守儿童树立信心,保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3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对策

3.1 宏观方面

3.1.1 政府要积极优化农村社会环境

要想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使思想教育工作切实发挥作用,就需要政府充分发挥作用,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相关部门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创造平等的入学机会,让他们享受和城市儿童一样的教育资源,这样就可以使部分留守儿童可以留在父母的身边,享有父母的关爱和照顾,这样儿童的思想教育工作也能更加高效地开展。第二,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和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为农村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配备专门的思想政治和心理辅导教师,为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帮助。第三,政府部门还要加大力度强化农村社会治安,优化农村社会环境,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农村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从而为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3.1.2 完善相关法律政策

要想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问题,需要完善的法律政策作为保障。首先,国家要调整相关政策,建立健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切实帮助农村务工人员解决子女受教育问题。其次,当地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力度,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的基础上完善留守儿童的发展、教育问题的相关制度政策,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3.2 微观方面

3.2.1 学校方面

农村学校是开展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基地,这就需要学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质量。第一,学校可以建立师生之间一帮一或者一帮多的关爱机制,注重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和心理方面的引导,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爱,减少孤独感。第二,农村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思想政治和心理辅导方面的专业教师来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第三,完善农村学校儿童寄宿制。针对那些无人照料的农村留守儿童,农村可以通过建立寄宿制学校来为儿童提供一个温暖的、充满关爱的环境,寄宿学校的教师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强对儿童的关心和照顾,切实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3.2.2 家庭方面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虽然不能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但是要做到经常关心和关注儿童的成长发展状况,加强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及时察觉到孩子心理和思想方面的问题,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另外,留守儿童的父母还要加强与监护人、学校教师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随时了解孩子的成长发展情况,积极配合教师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工作,保证儿童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在身心发展、价值观念等方面很可能出现问题,因此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至关重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思想教育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必要的政策制度保障;同时,学校也要不断改善和优化工作模式,父母也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最终通过多方面的密切配合加强儿童的思想教育,从而实现农村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辉.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建设现状研究[D].郑州大学,2014.

[2]李海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沧桑,2011(01):151-152+154.

[3]杨迎凤.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问题的探讨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2(18):100.

[4]张海东.浅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J].吕梁学院学报,2012(05):52-54.

[5]刘国新,谭会.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金田,2013(12):318+292.

学生思想教育问题及措施范文第2篇

一、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状况简析

1.缺失理想

所谓“玩物则丧志”,媒体时代所带给人的外界诱惑是难以估量的,大学生作为一个徘徊在校园与社会之间的群体,本身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更容易陷入精神空虚从而丧失理想,甚至于沉迷网络而无法自拔。马瑞平在《新兴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研究的影响》中提到,“大学生普遍运用手机、电脑、微博、各种网站等新兴媒体丰富课余生活,甚至丰富课堂生活。手机QQ和微信的有趣性和网络社交性让百分之九十的大学生自觉地成了‘手机党’。”由此可见,大学生理想的缺失与新媒体的发展有一定关系。

2.思想偏激

大学生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由于尚未真正走进社会并且长期接受在校书本教育,大多数大学生思想并不成熟。这种不成熟具体表现在思想简单而偏激,性格冲动而懦弱。这里暂且以网游做例证,近年来许多网络游戏风靡全球,为各年龄段学生津津乐道。魔域、CF等暴力枪杀游戏在无形中使一些不良思想侵入学生的脑海,一定程度上埋下了隐患。

3.懒于思考

懒惰是每个人都有的共性,只有克服懒惰思想并且勤于动脑,才能够不断进步。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家长的纵容更是使他们养成懒惰的习惯。计算机不断的更新换代以及网络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让大学生懒于思考。

二、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媒体时代给整个教育事业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新兴媒体最大程度地激活了大学生的思想,在丰富其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外来的不良思想;二是人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媒体时代给大学生思想带来的冲击和挑战,这种态度势必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

三、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如何有效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被提上日程,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查阅以前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思想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加强信息内容监督管理

媒体时代是各种信息飞速发展的一个时期,信息传递成为媒体发展的主要形式。对于信息不可一概而论,不能排除垃圾信息的渗入,加强信息内容监督管理工作就显得异常重要,对其进行清查是有效规范的措施之一。

2.构建媒体思想教育桥梁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然媒体有强大的力量,学校不妨借力打力。借用各种媒体,积极构建媒体思想教育桥梁,如各种思想教育的网站、论坛,当然还可以通过相关电影和电视节目进行构建。鉴于新型媒体传播快、受众广的特点,相信良好的思想教育理念将在最短时间内起到应有的作用。

3.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大学生作为时代的佼佼者,应该具备各方面素质,媒介素养教育更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对大学生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学校应致力于启发学生自觉接受相关教育,并不断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争取成为识大体、明大义的新型社会人才。

4.在校园中大力弘扬先进文化

校园是学生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想要根治大学生思想顽疾,最好的着手点便是校园文化。文化的传播不能够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可以借助校园广播、校报院报、集体活动等,进一步宣传和弘扬先进文化。

5.加强队伍管理,提高整体素质

学生思想教育问题及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深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众所周知,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将成就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将培养一批优秀的好学生。可以说,班主任是维系学科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对学生学业发展和人生蜕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到诸多问题、因素、弊病的影响,导致目前很多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依然举步维艰。对此,初中班主任既要正视,又要改变,进而结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和思想表现实际,深度剖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寻对策、全力寻求变革,在充分发挥好班主任管理作用的同时,融入更为科学、有效、多元、丰富的对策,带动每一个学生在健康成长,良好发展中逐步走向成熟。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凸显,源自很多因素的影响。其在不同程度上都严重制约、阻碍、影响着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对此,初中班主任应该引起重视,并加强研究、分析、探寻,在确保充分认识问题的基础上落实针对性管理对策,以达到更好提升管理效能,更好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1.面对复杂多变的学生现状,管理措施不够多元

对于正处于认知蜕变期,思想转型期,发展提升期的很多初中学生而言,由于其在自我定位、思想认识、发展夙愿上都表现出极强的个性化。这使得班主任管理的暗度持续提升,而且,由于不同班主任在管理能力、教育方式方面的差异,使得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显著。一方面,有些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在学生管理上“说教”居多,措施欠缺,导致很多急需解决的管理问题、教育问题难以在根本上被彻底解决,对学生成长、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一些初中班主任在管理方法上不够灵活,往往按照固有模式开展管理,在程式化、套路化的管理状态下,学生个性发展、潜能激活被严重抑制,管理质量也是长时间难以持续提升。久而久之,由于班主任管理与学生发展之间的不均衡、不契合,管理问题的出现自然在所难免。

2.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管理问题逐步暴露

进入新时代,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层面面临的挑战也在日渐提升,尤其是受到网络、社会、学校等方面诸多不良现象的影响,导致很多初中学生在思想、心理、意识、道德等方面都出现了很大问题。加之已经进入青春期,很多学生在语言、行为方面都比较叛逆,尤其对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总是持排斥态度和抵触心理,使得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难上加难。另外,针对一些学生身上所暴露的个性化、棘手性问题,教师在管理工作开展、管理措施落实上更需承担更多的责任,倾注更多的心血。

二、针对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开展中应该加强研究、积极探索、不懈努力,通过诸多有效性变革对策的落实,科学性解决手段的融入,使学生对班主任管理工作获得更多理解、支持、赞许,在班主任的心血、汗水浇灌下获得更好提升自己,发展自己。

1.多学习宝贵经验,不断提升初中班主任管理能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学生现状,教育环境,初中班主任位于加强学习,提升自己,方可在学生管理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同时,更要注意学习的侧重点,倾向性,尽量做到定位精准,方向明确。一要及时学习丰富管理经验。多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取经求道,学习他们面对不同学生、不同情况时的站位和策略,以促使自己的管理方式更加丰富灵活,教育效率更加符合学生实际。二要积极借鉴科学管理艺术。既要学习班主任管理方面的经验和艺术外,更要提升自身在其他方面的综合管理素养。尤其对于学生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健康指导、情感疏导等方面的管理方式,更要做到多吸纳,多借鉴,多实践,为确保自身管理能力提升而铺设路径。

2.多关注学生需要,切实优化初中班主任管理措施

为了有效解决学生教育、管理层面的诸多问题,切实提升管理效能,初中班主任应该俯下身子,深入实际,多观察、了解、剖析、研究学生的思想动向及心理状况,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爱、理解、呵护,尽可能走进其内心,探析诱发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而对症下药,帮助其走出心理困境,消除思想问题。同时,在教育管理中,班主任还应该多注意去保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尽量少在集体面前批评、教育问题学生,多进行思想引导和情感开导,帮助其深入分析不良表现所诱发的严重后果,让学生从思想上引起警醒,认识上获得重视。促使学生在被关爱、受尊重、得理解中感受班主任的良苦用心,获得认知蜕变。

3.多开展换位思考,全面提升初中班主任管理效能

对于同一问题,由于班主任和学生的思想站位不同,认识角度不同,对应的教育管理导向也会出现差异。因此,初中班主任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结合不同学生问题和情况,对管理策略进行优化和拓展,让学生在因人而异的教育管理下,深刻认识到自己出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同时,针对不同学生,教师在教育的“宽”“严”尺度上也应该灵活把握,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应该多引导,多进行言语训导,以思想教育替代强制管教;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外向且屡教不改的学生,则必须严厉训诫。另外,初中班主任应该学会赏识和赞许,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打击,尽量维护学生的尊严,以切实激发出潜藏于学生内心深处的发展夙愿,让学生与班主任在相互之间的理解、认可中互促并进。

三、结论

总之,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琐碎且繁杂,艰辛又劳碌,既要面对诸如学生心理、思想、道德等层面的教育问题,又要承担更为重大的责任,更需面对复杂的教育管理环境。可以说,初中班主任在学校发展、学生成长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然而,面对日益凸显的诸多教育问题、管理问题,初中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高度重视、不懈探究,本着“关注每一个孩子成长,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原则,使自己的教育管理措施更具科学化,方式更加多元化,手段哥哥家精细化。为凸显管理效能,促进学生发展而提供铺垫。

参考文献

[1]王铁林.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考试周刊,2019(57):190.

[2]王君帅,崔艳青.关于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9(05):216.

学生思想教育问题及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原则;重要性;方法与措施

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到中国留学,来华留学生的层次、规模和水平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因此,如何做好来华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已经成为来华留学生管理与教育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据有关数字统计,留学生规模从最初的33人发展到1998年底的43084人,留学生国别从最初的5个发展到160多个,我国已进入世界留学生主要接受国前10名的行列[1]。所以,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将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

一、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留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做好这项工作,是保证教学、加强管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留学生人才的必要措施。目前国际上有一支庞大的留华毕业生群体活跃在世界外交、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他们正积极地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在参与两国交流事务中起着良好的作用。而很多身居要职的留华毕业生,则成为了中外友好交流的桥梁, 为推动其本国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做出积极贡献。所以,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对于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是实现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目标的需要

自1950年我国开始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以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来华留学生的层次已由短期语言生、普通进修生、本科生,逐步发展为普通进修生、本科生、高级进修生、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生源由单一的来自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到包括第一、第二世界国家,由原来的全部政府奖学金生发展为奖学金、校际交流生和自费生。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到中国留学,那么,如何实现这些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目标,思想教育工作如何开展,就尤为重要了。

2. 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我们培养来华留学生一方面是要把他们培养成对其所在国的建设有用的人才,同时也要把他们培养成对中国友好的人才,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以智力投资和感情投资为目的的战略任务。思想教育作为留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它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培养来华留学生的成败。

3. 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世界化的需要

现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多元,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无可比拟的文化魅力。但我国对文化领域中的竞争和影响的重视程度还亟待提高。近年来,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的力度和广度逐渐加强,尤其是留学生的到来,使他们其中的绝大多数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加强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能够使世界各国的青年人正确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促进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的交往和联系,提高我国大学的吸引力,从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二、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建国初期,我国接收了大批来自东欧及拉丁美洲国家的留学生,总理亲自修订了“学习上严格要求,认真帮助;政治上积极影响,不强加于人;生活上适当照顾,严肃管理”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方针,这实际上就是对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2]。对于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知识的传授、文化的传播、生活的关心和情感的交流等方式加以实施。根据不同的学生和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因此在外国留学生管理的工作中,我们也应该坚持因材施教,不断修正和完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内容,将其作为顺利完成以教学为中心的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3] 。

1.思想教育寓于教学之中的原则

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考勤制度为辅,来华留学生在学习初期很不适应。西方的教育模式是学生是否到课堂上课由其自行控制,最后衡量学习好坏的是成绩和学分。来到中国以后,他们习惯于用个人的方式接触社会学习汉语,不习惯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学习汉语。因此在接受中西方教学模式差异的过程中,大部分的留学生对严格的考勤制度以及缺勤所带来的影响产生了逆反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对其进行思想交流并加以教育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要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意识到严格的考勤制度是对中国式文化教育的重视,深刻了解中国教育模式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语的精髓,使其尽快适应中国的教育模式。

2.思想教育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不强加于人的原则

初到异国的留学生,会遇到语言不通、生活不适应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时候,我们用中国人特有的热情周到的待人方式为留学生服好务,这就是“以情感人”。在服务的同时,教育留学生了解和遵守学校的规定也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留学生入学前,我们把《留学生手册》发给每个学生,中英文内容一目了然,让学生在入学前就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初步的认知。入学后,为各班配置专职辅导员深入留学生中间,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生活难题。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这就是“以理服人”。来华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社会制度使其所形成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准则与我们存在着极大的不同,但却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可在其接受的范围内采取形式多样、生动灵活的方式、方法,开展积极思想教育工作,但是,不可强加于人。

3.思想教育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对留学生在生活上提出的要求,应尽量满足,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是保证他们学有所成的必要条件。但是,对于留学生的管理工作,由于受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给留学生管理干部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干部要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充分保证思想教育工作的严肃性[4]。

三、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与措施

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教育方法是否得当。

1.将中国的思想教育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近几年来,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在来华留学生的汉语班开设了《报刊语言教程》、《中国近现代史》等宣传中国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的课程[5]。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立,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汉语的能力,而且使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国情。

2.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生活中

我国高等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能增进同学间交流,同时也是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重要途径之一。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节日中来华留学生的参与,可以使他们更多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接受我们的思想,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3.积极发挥辅导员在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引导作用

辅导员在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别要注意对学生要宽容和理解。设立辅导员制度,定期找留学生谈心,和留学生做朋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原则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辅导员在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引导作用,把思想教育工作贯穿于日常管理之中。

总之,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实践性强、难度系数高、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要做好此项工作,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注重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方法的研究与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不断迈向更高的阶梯。

参考文献:

[1]陈晓雷.对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几点认识[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1,第3期

[2]金春花.加强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几点措施[J].黑龙江教育,2005,第7-8 期:90-91.

[3]王相宝.各国留学生教育管理研究[M].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1: 67 - 69.

学生思想教育问题及措施范文第5篇

一、农村孩子家庭教育现状

近20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大量涌入城市打工就业。除少部分夫妇将孩子带入城市读书外,更多的是将孩子留在农村家中,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亲戚看管。笔者在参与学校《优化教学促发展》的课题研究中,对近30000人口的果元乡家庭进行过跟踪调查,结果是有82%的父母将3至12岁年龄不等的孩子留在了家里。面对这样多的“留守儿童”,该乡教师对孩子教育的付出不比城市教师少,更让人揪心的是这些从小就缺少父爱母爱、物质条件简单的孩子。他(她)们刚进学校大多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从外表上看头发不整齐,衣着脏乱;从性格上看他(她)都有两面性,一些孩子胆小、腼腆、孤独,不尊重老师,不和同学玩;一些孩子却胆子很大,对学校或老师的要求可以不管,我行我素的缺点严重。孩子这些性格特点的形成根源于从小缺少父爱和母爱,或者是爷爷奶奶的娇惯,造就家庭教育空白点较多。再看父母都在家里的“团圆之家”,家长平时忙于生产劳动,很少管理孩子的学习问题。一方面是农活忙,另一方面是有父母的文化素质低,家庭教育存在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教师到底是一味传授知识好呢?还是首先解决孩子的思想、行为习惯问题?如何让他(她)们在爱心里茁壮成长?笔者就所在学校里的一些做法和同仁们一起来探讨交流。

二、杜绝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

在教育部第28、29期全国省级重点中学校长培训中,学生德育问题成为校长讨论的焦点。面对小学教育,重视学生的德育问题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尽管部份国人忘记了孔子倡导的“礼”、“德”等方面的教义精华,一味追求孩子考了多少分,成绩如何?特长素质如何发展等。为了迎和家长的要求和呼声,一些地方的教育往往唱重德育高调,实际走的是“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模式。笔者认为如果广大学校和广大农村教师一未忙于重智育,轻德育、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那必将失去农村教育的根本,更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能为进入“黄金时代”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笔者所在的小学根据农村学生特点,将学校德育工作细化为“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两个方面。

(一)深化学生“思想教育”

1、学科渗透。学校1-6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学科教师按时完成每周两课时的教学活动。从教师备课检查中,重点看教师知识拓展后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情况。学校重点对语文教师从讲课、备课两方面提出有益学生思想教育的具体要求。从整体上配合学校将学生思想教育落到实处。

2、利用班队活动课搞好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活动。严禁教师调课上其它学科。

3、学期末1-3年级学生采用口答式问卷,4-6年级学生采用试卷检测方法对学生“思想教育”情况作检测。并将学生成绩填如学生素质教育报告书。

4、每周举行升、降国旗仪式。唱好国歌,搞好国旗下的讲话及好人好事等先进事迹表彰。

5、坚持开展“妇女节”为妈妈或奶奶做事、“植树节”、“清明扫墓”、“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冬季运动会”等节日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二)搞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农村孩子行为习惯不规范,这就要求学校在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的同时,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当成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来抓,落到实处,将有益孩子的长期性发展。对于孩子的习惯,重点在于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规范习惯、道德礼仪习惯的养成等。孩子小,如小树般易弯易直,学校和教师只有把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当作一项长期工作来做,才会有所收获。本校的具体做法是:

1、学校提出了“好行为,好习惯,伴你一生”的目标口号。在这个目标下完善了许多关于搞好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具体措施。

2、学校确定了1-3年级教师的德育目标工作任务。就是将教师工作的考核重点落到“如何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上来。而对学校4-6年级的教师考核重点则落到教学成绩上。当然,一开始中、高年级的教师不理解。结果三年下来,当中、高年级教师开始接到行为习惯好的学生时,他(她)们开始感受到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家教起书来得心应手,学生成绩大幅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显著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