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插花的方法和步骤

插花的方法和步骤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插花的方法和步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插花的方法和步骤

插花的方法和步骤范文第1篇

侯军生,花艺讲师、花艺设计师。1993~1995年与东南亚排名第一的新加坡籍花艺设计师JOJO老师学习,并工作3年。2000年,前往上海向JOJO老师继续学习花艺工程设计方面的知识,并与JOJO老师参加了多项大型花艺工程的设计与制作,从而积累了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2003年,受邀参与撰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插花员培训教材和等级考试题库”。2002~2005年,主要从事花艺设计教学工作,在此过程中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受到学员的广泛欢迎。

东方插花简史

1. 中国插花

中国插花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500多年了。在经历了六朝以前的萌芽阶段,再至隋唐时期的普及与发展、宋元时期的繁荣阶段、明清时期的成熟完善,直到今天,插花已成为中华艺术百花园中的绚丽奇葩。

中国插花起源于佛教的佛前供花。佛教徒在田间、野外采摘一些野花放入罐中,并注入清水供于佛龛前(佛前供养“三宝”即香花、灯明、饮食)。在南史中就有这样一段描述:“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也许“借花献佛”之名也是因此而来的。

中国插花源远流长,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所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插花形式,总的可分成佛教插花、宫廷插花、文人插花和民间插花四种。

2. 日本插花

中国插花对东方各国影响很大,尤其是日本,至今仍可觅其踪迹。

公元六世纪末至七世纪初,日本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到中国(隋)建立邦交,作为遣隋使节,小野妹子在潜心研究佛学之时,兼学佛教插花。回到日本后,他住在六角堂・池坊,积极传播插花,很快,使中国当时的佛前供花在日本发展起来,形成了“池坊流华道”(日本插花的一个流派)。纵观池坊插花的历史,就是日本插花的历史。

中国文人插花对日本插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明代袁宏道的《瓶史》一书传到日本后,许多人争相揣摩研究,并形成和发展了很多的插花流派。同时,中国儒家思想融入了日本插花艺术。例如,把三个主体花枝比作是天、地、人。创办于明治时期的“未生流”吸收了中国的阴阳五行思想,其插花技法崇尚自然,富于写实。日本插花的流派号称有三千流之多。

西方插花简史

西方插花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尼罗河文化时期。从古希腊直到罗马后期,经历了中世纪的文化停滞时期,14世纪至16世纪才奠定了现代西洋式插花的基础。

西方插花与东方插花相比较,西方插花强调的是实用性和设计理念,能较好地融入生活,达到装饰和美化环境的效果。

西方插花分为两大流派:“形式插花”和“非形式插花”。形式插花即为“传统插花”,讲究格局,以花卉的排列和线条的运用为原则,适用于特殊社交场合;非形式插花即为“自由式插花”,崇尚自然,不讲究形式,配合现代设计,强调色彩的视觉冲击力,适合于日常家居摆设。

学习插花

现在,我先来给大家介绍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西方插花:圆形。

圆形插花:适合摆放于餐桌、讲台、茶几。

花材如下:

步骤如下:

1.将花泥安放于花器(可用扁平的盘子)内,沿花器顶端横向向外插入8片排草。

2.再插入8枝红玫瑰,插出圆形的底部(注意花头等距间隔)。在花泥顶端垂直插入1枝红玫瑰定出高度(高度是从花泥顶端向上一拳距离)。

插花的方法和步骤范文第2篇

插花艺术,即指把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和艺术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制完美、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审美水平的日益提高,高星级酒店越来越多的采样插花作品美化环境、衬托温馨、轻松的氛围。为此,酒店管理专业开设插花艺术课程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插花艺术》课程现状

《插花艺术》课程最早开设于很多高职院校的园林专业,伴随着现代旅游业、酒店业的蓬勃发展,很多高职院校均开设了插花艺术课程,但却存在无插花专业教师授课,或者只讲理论不讲实践的问题。我院自开始插花艺术课程以来,一直把《插花艺术》课程定位为酒店管理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

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客场改革中重要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使用,对于扩大学生插花艺术知识视野、增进学生对插花艺术现状的认识和了解和激发学生学习插花艺术的兴趣和提高插花艺术教学效果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教师从繁重费时的板书设计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现场答疑、教学演示和教学指导,微信平台、网络课程、在线课程的使用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机会增多,学生对所讲授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及时反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整体教学效果。

(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教学信息量大为增加,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了解更多更新的插花艺术信息,接触大量直观性的插花艺术教学图片资料,欣赏到更多优秀的插花艺术作品,增进了学生对插花艺术的认识和学习兴趣,激发了其插花艺术作品的创作激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

(三)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现代化媒体教学手段具有的多维度,广视角和大容量等特点,使传递教学信息和内容的方式更进一步直观化、生动化和高效化,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插花艺术理论的抽象性,又促使学生可以充分进行观摩,积极开展大胆思维,使课程的知识点和难点变得易于接受,学生的自信心明显提高。较为深入的了解,能够自行制定出一套可行的插花艺术作品展评方案。

三、《插花艺术》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以情景为项目,设计教学环节

根据对酒店管理专业岗位的调研,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插花艺术课程应针对酒店业人才需求组织插花艺术教学内容,按照酒店插花员工作过程设计教学环节,为岗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保障。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以酒店不同情景展开,本课程应重点讲解花材与花器、花材的处理技巧、插花创作步骤、插花在酒店装饰中的应用及礼仪插花等内容;在讲解花材的处理技巧和插花创作步骤内容时,应重点讲解酒店前厅部、餐饮部、客房部的插花处理步骤。

在实践过程中采用鼓励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热情,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创意。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用理论知识为学生拨开迷雾,再亲自动手示范。这种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二)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本课程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分组讨论、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插花实践,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组织形式应多样化,尽量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影像教学手段。课程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校插花艺术学习与酒店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任务驱动、插花项目导向、课堂与实训地点相统一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了帮助学习的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和掌握工作任务,便于插花艺术课程项目的实施,授课教师应该把项目任务转换成子任务,内容包括学习的目标、实践的任务、实施的步骤和小组总结。

(三)以比赛为平台,构建多元化的考评体系

根据插花艺术课程的特点,考评体系上应使用多元化的考评体系。以考勤+个作业+小组作业+在线课程学习的方式全方位,立体化的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插花作品是最终的反映指标,但是考核并不应仅仅看结果。

1、重视形成性评价,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实践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要考核依据。

2、重视阶段性评价,每次实训课按每个学生掌握程度进行等级测评。

3、重视终结性评价,进行课堂随机测试、实训总结考试。在考评体系中应纳入个人和小组插花作品考核环节,课堂上以个人插花比赛、小组插花比赛为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酒店专业全国技能大赛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大赛,进行小组主题插花的设计和创作。

四、结语

插花的方法和步骤范文第3篇

关键词:插花艺术 项目式教学法 多元评价体系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星级饭店接待规格也逐渐提升,而装饰美化效果显著的花艺布置成为了饭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饭店大堂、中西餐厅、会议室、客房等随处可见各类花艺作品,饭店对花艺师的需求也应运而生。

为了实现中职教学与市场接轨,为行业输送具有一定花艺知识和较好技能的人才,笔者学校旅游专业教师面向高二旅游专业酒店模块学生,开设了插花艺术课程(以下简称“花艺”),创造条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花艺技能,使学生在掌握前厅接待、客房整理、餐饮摆台等基本服务技能的基础上, “一专多能”,以达成中职旅游专业“培养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人才”目标。

一、克服重重困难,创造课程开设条件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近几年大都开设过花艺课程,但主要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面向部分对插花感兴趣的学生;课时不多,一个星期约2节课;课程经费少,教学过程以理论教学和教师示范为主,学生实操机会少;授课教师未受系统培训,操作能力低,对行业现状不了解。这一系列的问题和困境,必然导致我们无法为行业提供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人才。

为了确保花艺课程教学顺利有序开展,笔者学校斥资10多万元建立了面积约80m2的花艺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配备各类花器、剑山、花泥、剪刀等工具,可供40位学生同时操作,为该课程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场地。

花艺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要让学生敢动手、会动手,必须强化实践操作。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鲜切花作为练习材料,且这些花材难以重复使用,消耗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努力争取学校的经费支持,为花艺课程提供经济保障。另一方面,我们多使用价格较低的花材种类,并有意识地收集生活环境中的花材和枝条,作为鲜切花的补充,从而解决了因花材缺乏造成的学生实操严重不足的问题。

教师拜中国花艺大师为师,积极参加中高级花艺师、技师培训,接受系统的花艺知识和插花技能训练,获取花艺师高级、技师资格证书;同时,积极参加行业市、省乃至全国花艺大赛,在快速提升插花水平的同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加强与行业专家的学习和交流。

此外,在课程设置上,花艺课程一周6课时,分两次进行,每次3课时,并采取小班化教学,既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践时间,也有利于教师照顾到每位学生。

二、转变教学理念,开展项目教学法

花艺教学若停留在理论教学、视频观摩、教师示范为主,而实践教学不足的局面,只会产生“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效果,无法培养出行业所需人才。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我们立足行业需求,贯彻现代化教学理念,学习课改新思路,在教学中探索“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并应用于花艺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际项目进行开发、制作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法。它提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学习,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我们在进行花艺课程设计时,依据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和实用性原则,把课程分为西式插花、中式插花和礼仪花束三大项目。三大项目各由几个子项目构成,如西式插花项目分为三角型插花、L型插花、直立型插花、倒T型插花、水平型插花等子项目。子项目的具体实施是依靠具体任务的完成来实现的。如西式插花项目由5个子项目构成,每个子项目又设有相对独立的一组工作任务――花型设计、花材选择、插作步骤、作品评价,一组任务的完成意味着一个子项目的结束。

传统教学模式中,虽然理论课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但对插花作品的制作过程来说却是支离破碎。插花作品的制作是一个个性化的创作、创新过程,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角色;而教师的作用则是引导、指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创造性学习,并帮助学生解决碰到的疑难问题。项目式教学法以项目引领理论学习,充分体现了丰富的职业工作的行为过程,更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

三、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在采取项目教学法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改变了以往笔试为主的单一评价模式,坚持“理论够用,技术过硬”的原则,注重对学生完成项目的能力和成绩的考核,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分数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

我们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把各子项目列入考核范围,作为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子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记录在案。

期末考试时,我们坚持以技能考核为主、理论考试为辅,技能考核成绩占期末成绩的80%。期末技能考核具体实施方法为:第一,临近期末,任课教师给学生预留一星期准备时间,让学生根据本学期所学内容,在一定的花材范围内,设计一款插花作品,主题自定,两小时内完成,并详细解说作品的花材选择、花型、插作步骤、主题和寓意等;第二,插花考试前,教师汇总学生所需花材,统一购买,学生也可自己采集所需花材或枝条,其他用品由花艺室提供,学生自由选择;第三,作品完成后,请来本校持有中高级花艺师、插花技师证的教师共同打分,并邀请外聘教师――行业专家来现场点评;第四,所有作品向全校师生展示,投票选出“十佳花艺作品”。专家和多位专业教师的点评,给学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也为学生拓开了一片新视野;而在校园展示作品,则让全校师生见证了我们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训练所取得的显著进步。

改革后的考核方式,紧密接轨行业,既突出了课程的能力本位,又兼顾了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和综合素质,是我们在探索和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上的又一次尝试。

四、反思教学过程,尝试校本教材开发

项目教学法和多元评价体系在花艺课程中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学生一改以往爱开小差、爱讲话、做事三分钟热度等毛病,课堂气氛活跃,参与度高,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也面临新的难题,如教材的选取。目前市面上的参考教材大都沿用传统的学科式教材模式,教材的内容及结构仍然按照知识的学科系统性进行编排。虽有部分教材进行过一定的改革与探索,出现了一些新版本,但其内容结构,或停留在某些章节的增减,或在排版时对版面加以设计,使教材面孔变得生动活泼一些,但都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材的知识体系,难以冲破“知识本位”的藩篱。这类教材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实践,也不利于教师开展项目教学,因此,教材改革迫在眉睫。

在后续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将努力开发与有效教学模式相配套的校本教材,以项目为主线,突出教材的实用性,理论知识辅助实践教学,以便更合理地安排教学进程。同时,力图将职业资格证书所需要的技能融入课程标准中,使考证与常规教学结合,实现学生“多证在手”。

参考文献:

[1]林丹彤,董军.插花艺术教学方法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1).

插花的方法和步骤范文第4篇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美术课堂教学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欣赏则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绘画课、工艺课多增加一些随堂欣赏,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得到感受美的机会,提高审美能力。怎么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呢?

1 引人课题直接欣赏

上课开始,先选择一些和学习知识有关的欣赏内容让学生去欣赏,这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审美享受,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到特定情境,为理解新课内容作铺垫。

中高年级的一些绘画技法课,如素描、水彩、国画,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名人名作让学生欣赏,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维。如国画《梅兰竹菊》一课,可欣赏郑板桥的《兰竹图》、王冕的《墨竹》、吴昌硕的《秋菊图》等。写生课还可以直接引导学生观察写生对象的形状、色彩,充分感受练习对象的美,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法练习,使技法练习中融进审美因素,让学生带着美的眼光去描绘对象。

低年级的想象画、记忆画、命题画,也可以有目的地让学生欣赏。欣赏可以给学生无数生动的表象,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记忆画《房屋》一课,可以通过投影让学生欣赏世界各地的建筑,如秀丽的江南水乡建筑,雄伟的北京故宫,神奇的外国寺庙建筑等。想象画《海底世界》一课,可以让学生欣赏一段海底世界的录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美术的喜爱,对生活中的美的认识,让学生意识到美无处不在,美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用心去看,去观察,美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享受。

工艺课欣赏的范围就更广了。《色相练习》一课,可以先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美丽的景色,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红花绿草足以让学生感受色彩的无穷魅力。《挑花图案》一课,可以从欣赏身边随处可见的毛衣上的图案入手,再进一步欣赏云南彝族人民的头巾、上衣、裙子、围兜等。《树叶贴画》一课,可先让学生欣赏树叶的不同形状,不同色彩,学生在充分感受自然美的基础上去创作艺术之美。

"课伊始趣已生,课伊始美已生。"学生如果能每一节课一开始就沉浸于这种美的氛围之中,学习美术将会是一种无穷的享受。

2 指导作业穿插欣赏

学生做作业时,欣赏范作,体会作者的构思构图,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比较,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新技法。

(1)欣赏老师范作。为了适合学生作业,这时的范作难度要降低,应基本接近学生水平。如《树叶贴画》一课,老师讲授完树叶贴画的四个步骤后,再出示自己的三幅范作:农民伯伯摇船去捕鱼、傣族姑娘去赶集、青蛙捉害虫。学生从欣赏中不自觉的就获得了美的熏陶,对美又有了不同的认识。静谧、自然是美,和谐、舒畅是美,山清水秀同样也是美,美的标准不一,尺度不一。

(2)欣赏同班同学的当堂优秀的练习作业。如《九色鹿》一课,先让学生欣赏画面饱满,想象丰富,勾好行的九色鹿形象。再让学生欣赏涂色大胆丰富的九色鹿形象。这样分步指导学生欣赏,可以直截了当地让学生分辨美丑,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3 课堂小结时增加欣赏

小结时的欣赏,可以给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完成练习的基础上展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鼓励和引导学生继续探求美的愿望。

《树叶贴画》一课完成作业时,老师再让同学们欣赏树叶贴画做成的书签、壁饰、贺年卡,让学生知道树叶贴画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装饰中,既美化了环境又美化了生活,同时也丰富了自己业余学习生活。《变体美术字》一课,老师结束课时拿出了事先收集好的饼干盒、挂历纸、笔记本、饮料盒、书包、广告牌等让学生欣赏,告诉学生变体美术字字体很多,用途很广,要求同学们课后也去找一找,看看哪些地方有变体美术字,构思有何巧妙之处。同样是字,而美术字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却不一样,让我们对文字重新审视,原来字还可以这样美的,美的原因是打破了传统,突破了传统,又有创新。《插花》一课,老师让学生把制作好的插花作品放于窗台上装饰教室,让学生再次感受插花的美。

这样的结尾使学生回味无穷,更把美延伸到课外的每一个角落。

当今的美术教育把审美提高到了重要位置,对美又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一堂课能围绕教学目的,适当地穿插一些随堂欣赏,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会逐渐提高,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将不是一句空话。

美术课中审美教育的基础是学生用眼睛去感受生动直观的艺术形象,但是现今教材由于篇幅有限,供欣赏的范画少而又少,小而又小,欣赏教学无法为学生提供理想的视觉效果。为了落实随堂欣赏,可注意以下几点弥补欣赏材料的不足。

(1)收集保存历年来的学生作品。

(2)利用挂历、画报等剪贴有关的图片资料。

(3)收集实用作品中适合欣赏的作品。如蓝印花布、桌布、靠垫、脸谱、根雕、泥娃娃等。

(4)收集适合欣赏的玩具及工艺品。

(5)通过网络多媒体查询搜索美的艺术作品,通过多媒体展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插花的方法和步骤范文第5篇

中餐摆台是职业院校餐旅行业学生所需掌握的一项重要专业技能。和其他职业技能的形成一样,中餐摆台技能的掌握也需要学生反复操练。笔者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发现:在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的传统技能教学模式下,学生一开始对中餐摆台充满了学习兴趣,学习比较积极,但经过几次反复练习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减,这种较为单一、机械的训练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度,并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技能的进一步提高。

如何解决中餐摆台教学中的这一问题,使学生能在技能训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性地完成任务?显然,这需要教师引入教学新思维,通过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调整原有的教学策略,从激活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入手,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学习、训练;从引导学习探究、激发学习思维入手,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开展分层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抓住技能竞赛契机,以赛促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变革,使学生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让学生反客为主,成为技能学习的主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由简单的技能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一、创新导入环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有效注意力不易持久是中职生一个重要的学习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并保持一个较高的学习热情?显然,导入环节十分重要,导入成功,兴趣被激活,后续各项教学环节才能有效展开,技能教学才能真正有效。

相较于传统技能教学中忽视导入环节,开门见山地提出每次课的学习任务,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技能教学任务出发优化导入环节教学设计,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操作的欲望,促进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将是事半功倍。

导入课堂有复习导入法、情景导入法、案例导入等多种方法,笔者常应用演示导入和情境导入法来开展教学。

1.演示导入。演示导入是指教师在中餐摆台实训教学中,一开始即由教师或学生展示本课相关的技能动作。如教师在台布铺设技能教学前,预先做一次演示。教师拿过台布一次铺成,动作迅速连贯、一气呵成,轻松的动作让学生非常羡慕,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一种积极氛围,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此外,教师也可指定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来完成这一演示导入。

2.情境导入。情境导入是指教师在中餐摆台实训教学中,通过学习环境、学习角色等相关情境的创设,来为学生的学习作引导。如在学习整个中餐宴会摆台的程序和服务技能的组合时,笔者将课堂预先安排在校内餐厅,并让学生预先穿好服务生的工装,同时在课前予以角色分工,学生一进模拟餐厅就看到了美观大方的台面,激发了学生动手比一比的欲望。

实践教学表明:在同一技能的反复强化训练时,尤其要注重导入的设计,导入内容既可以是优秀学生的表演,也可以是上一节课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将上一节课技能训练状况以视频重放的形式加以导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改进不足之处后再操作,以提高技能水平。

二、创新技能学习探究设计,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传统中餐摆台技能教学组织常常是以教师先示范呈现,学生再模仿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许多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动作上虽依样画葫芦,但在行业实践中却表现出面对具体问题时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在技能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具体问题情境下的实践能力。教学中,教师将要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展开发散性思考,还可以避免单一技能训练的枯燥乏味,使学生在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培育上获得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的形成。

例如,中餐宴会摆台是餐饮服务的核心技能,其中骨碟定位是难点,而且在整个摆台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骨碟要与桌边保持一定的距离,与桌子边缘正相切,骨碟间距离均匀。骨碟定了,餐位就确定了,其他餐具的摆放以它为参照要求,因此,骨碟定位准不准确是台面美观与否的关键因素。如果教师一开始即告诉学生用什么方法摆放才能距离匀称,那么学生只会一种方法。在重复练习同一动作多遍后,很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于是,在上课时笔者先抛出问题,要求学生在观察一个美观的台面后思考:台面、骨碟及花瓶三者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随后,学生发现三者存在着三点成一条直线的关系。这说明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在实践中找到了技能背后的逻辑关系,使后面的操作不再是盲目机械。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将十个骨碟定位的问题分解成五个骨碟的准确定位,降低思考难度,接着就如何准确定位五个骨碟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得出了正确的定位方法,并在后面的技能操作中得到了检验。这种与技能训练紧密相连又没有预设答案的问题,有效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思维,改变了传统课堂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演示为标准的机械灌输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自信,形成了创新思维。

三、创新分层教学组织设计,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每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式上都有所不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技能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佳发展,是教师在技能教学中所应关注的。在中餐摆台技能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练习时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不规范动作,往往对所有同学给予统一的要求,但由于技能优秀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较快,因此在后半节课,这些自认为已经学会的学生便对重复的练习感到索然无味。同样,部分后进生则由于落后其他人,难以达成较高的技能标准,也会显得沮丧无力。因此在技能教学中,教师应对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开展分层教学,对他们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在巡回指导时分别给予指导。对优秀生的技能要求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与提高,对中等生技能训练的要求是达到巩固与稳定的目标,而对后进生的要求是力求达到基本要求。

例如,在“餐巾折花”技能教学课中,对于优等生的要求是鼓励尝试一些较难的餐巾折花,对中等生的要求是鼓励其将花型折得更美观,对后进生则要求其熟悉基本步骤,再慢慢折得美观一些。又如:在铺台布技能的训练上,要求优等生做到动作迅速、姿势优美,要求中等生一次铺成、中线齐、台布四角下垂相等,对于后进生则适当放宽要求,可分几步达成目标:第一步做到铺开,第二步做到中线齐,四角下垂相等,再将前面的几个步骤连贯。总之,教师应为每一类学生设置“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和发展。

四、创新技能竞赛形式设计,推动学生以赛促练

参加竞赛为学生树立了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在教学中引入竞赛形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技能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在技能学习中,对每项技能操作的方法与步骤反复推敲,百练不厌。而竞赛特有的竞争性也可以唤醒学生潜在的竞争力,通过学生的相互竞争来提高技能练习成效。具体既可以是一人表演赛,也可以是两人合作赛,既可以是小组合作赛,也可以是全员参与的比赛。

1.竞赛形式一:个人表演赛。个人表演赛是指全班推选几人,或由每一小组(成员一般为4~6人)推选代表参加比赛,其他成员鼓掌加油,通过这种形式增强团队的凝聚力,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整个班级。例如,餐巾折花教学中由每一小组选派一名同学作为本组代表参加“餐巾限时折花”赛。

2.竞赛形式二:小组合作赛。个人表演赛存在参与同学较少,参与面不广的问题。相比之下,小组合作或者多人合作全员参与的竞赛,则更有利于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赛,学生的沟通能力得到提高,优秀生主动帮助、指导中等生和后进生,生生互动在教学中自然生成。例如,分组开展中餐宴会摆台的设计竞赛,这一竞赛要分成插花的设计、铺台布、摆放餐具、斟酒、餐巾折花、上菜、分菜等几个项目,小组内成员全员参与,分工协作,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