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呼吸道部分阻塞的表现

呼吸道部分阻塞的表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呼吸道部分阻塞的表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呼吸道部分阻塞的表现

呼吸道部分阻塞的表现范文第1篇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ICD-10:J21)。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诊断要点 发病年龄小(<2岁),发病初期即出现明显喘憋,体检两肺闻及喘鸣音及细湿音;胸片提示明显肺气肿及小片状阴影。

病史 多见于<2岁,尤其以6个月左右婴儿最为多见。大多数有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病史。

症状 初始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多表现为低热、流涕、鼻塞、咳嗽,部分可有高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2~3天出现下呼吸道症状,症状轻重不等,咳嗽明显加重,并有喘息发作,重者出现发作性喘憋及紫绀。

体征 大多数婴儿有发热,体温高低不一。喘憋发作时呼吸加速,并伴呼气延长和呼气性喘憋。胸部检查可见胸廓饱满,叩诊呈鼓音(或过清音),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当喘憋缓解时,可有细湿音、中湿音。部分患儿可有明显呼吸困难,出现烦燥不安、鼻翼扇动、三凹征及口唇发绀。

外周血象 外周血白细胞多偏低或正常,合并细菌感染时多增高。

胸部X线 表现不均一,大部分病例表现为全肺程度不等的阻塞性肺气肿,约半数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可出现小点片阴影,小部分病例出现肺不张。

肺功能 患儿急性期小气道存在阻塞,在恢复期,小气道阻塞缓解。

呼吸道病原学检测 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常见,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显示PaO2 不同程度下降,PaCO2正常或增高,pH值与疾病严重性相关,病情较重的患儿可有代谢性酸中毒,可发生Ⅰ型或Ⅱ型呼吸衰竭。

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吸氧 喘憋明显患儿应当给予鼻导管吸氧等方式。

加强呼吸道护理 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合理应用雾化吸入,雾化后及时予以拍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喘憋的治疗 喘憋较重者,根据病情吸入支气管扩张药物(如沙丁胺醇、博利康尼、溴化异丙托品等)和糖皮质激素。喘憋严重者可短期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烦躁明显者可酌情镇静。

抗感染治疗 抗病毒药物可选用利巴韦林(病毒唑)、干扰素等;合并细菌感染时,可用相应抗生素(遵循儿科用药的方法)。

对症治疗 脱水的治疗:可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如有代谢性酸中毒,可予碳酸氢钠补碱。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按相应危重症治疗,必要时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

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21毛细支气管炎疾病编码。

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不存在下列情况:①年龄<3个月;②胎龄<34周的早产儿;③伴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免疫功能缺陷。

入院后第1~2天

必需的检查项目 ①血常规与CRP、尿常规、粪常规;②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③呼吸道病毒检测;④呼吸道细菌培养及药敏;⑤血支原体、衣原体检测;⑥胸片检查;⑦心电图;⑧血气分析检测。

必要的告知 入选临床路径、加强拍背等护理、注意观察肺部症状变化。

入院后第3~5天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①血气分析检测;②肺功能测定;③心电图复查;④血清过敏原检查;⑤超声心动图;⑥复查血支原体、衣原体;⑦支气管镜检查。

必要的告知 如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时应当及时出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出院标准 ①喘息消失,咳嗽明显减轻。②连续3天腋温<37.5℃。③肺部体征明显改善。

变异及原因分析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住院经综合治疗10天,仍有反复咳、喘发作,迁延难愈,称为难治性毛细支气管炎,应当及时退出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表单

呼吸道部分阻塞的表现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并发症;口腔外科手术

口腔外科手术通常比较复杂,并发症较多,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某些手术后特有的并发症,如舌大部切除术后的吞咽障碍,颈淋巴清扫术后出现的乳糜漏,另一类则是多数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窒息、疼痛、出血、感染等。了解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掌握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常见引起呼吸道阻塞的原因及预防护理。

1.1 舌后坠:由于物的作用,使下颌骨和舌的肌肉松弛,在重力的作用下,当患者处于仰卧位时,舌体坠向咽部而引起上呼吸道阻塞。轻者表现为打鼾,重时鼾声消失,只见呼吸动作而无呼吸效果,SpO2 呈进行性下降。预防及护理原则:将患者头置于侧位,或放置口咽通气道,或用双手托住下颌体向前向上托起下颌,均可缓解舌后坠造成的气道阻塞。

1.2 由于术区渗血渗液,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而且患者的咳嗽,吞咽反射功能未完全恢复,可造成呼吸道阻塞,表现为咽喉部出现痰鸣音。预防及护理原则:立即畅通呼吸道,吸出过多的呼吸道内分泌物。吸引分泌物时应注意避免损伤口腔黏膜,避免吸引时间过长而导致缺氧。

1.3 误吸和窒息:在苏醒期,患者较常出现呕吐和反流。 由于物的作用,呼吸道的保护性反射未完全恢复,如不及时吸引,患者可将呕吐物和反流物误吸到下呼吸道,引起窒息。表现为吸气用力、阻力增大,听诊肺部有啰音甚至哮鸣音。SpO2 呈进行性下降。预防及护理原则:及时吸清上呼吸道内分泌物、血液和异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以恢复气道通畅。

1.4 喉痉挛:喉痉挛是声门闭合反射过度亢进的表现,是咽部应激性增高、支配喉头的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所致。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可伴有干咳及高调的吸气性哮鸣音。重度喉痉挛时,咽喉部肌肉全部挛缩,声门紧闭,气道完全梗阻,听不到呼吸音,患者很快呈发绀状态。预防及护理原则:轻度喉痉挛在解除局部刺激后会自行缓解,中度及重度喉痉挛者须面罩加压给氧,或遵医嘱给与静脉注射氯琥珀胆碱50mg,可迅速解除痉挛,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1]或行气管切开术 。

2 . 术后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口腔颌面部血管丰富,易出血,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是否被血液浸湿,吸出的分泌物或引流物的颜色是否鲜红,以判断出血的量及性质,及时做好护理措施。一旦确认为术后出血,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止血措施,压迫止血或应用止血药物,完善术前准备,必要时再次手术止血[2]

3 . 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切口感染常发生于术后 3~4 d,患者主诉切口疼痛加重或减轻后又加重。常伴体温升高、脉搏加速、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切口有红、肿、热、痛和波动感等典型体征。

3.1 预防

3.1.1 术前完善术区皮肤准备:一般在术前1d 剃除手术区毛发,范围不可少于手术切口周围 15~20 cm,绷紧皮肤勿剃破,备皮完成后嘱患者沐浴,保持局部清洁。

3.1.2 加强手术前、手术后处理:术前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手术耐受力;提供给患者良好的环境,保证良好的睡眠,给予其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增强抗感染能力。术后给予补液,尽 快恢复饮食。

3.1.3 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无污染:手术后定时观察切口情况,敷料是否脱落、有无被渗血、渗液湿透,如有上述情况要及时更换,注意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同时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

3.1.4 严格无菌制度: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严格执行洗手制度,更换敷料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防止医源叉感染。

3.1.5 加强口腔护理:口腔护理的目的:保持口腔与牙齿的清洁、湿润,消除口臭,增进食欲;预防口腔感染,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观察口腔黏膜、 舌苔的变化及口内转移组织皮瓣的情况,利于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每天用生理盐水棉球做口腔护理 2~3 次,饭后用复方氯己定漱口液含漱。

3.2 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如更换敷料,局部理疗、有效应用抗生素等;已形成脓肿者,及时切开引流,争取二期愈合。必要时可拆除部分缝线或置引流条引流脓液,并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和量。

4. 疼痛的评估及护理: 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可出现疼痛。凡增加切口张力的动作,如咳嗽、翻身等都会加剧疼痛。一般术后24 h 疼痛最为剧烈,2~3 d 后逐渐缓解。

预防及护理措施:护士通过对疼痛的性质、时间和程度,患者的面部表情、活动等,正确评估患者疼痛的原因并给予处理,如敷料包扎过紧且情况允许时,可松开过紧的绷带,缓解疼痛。适时改变患者的姿势,给予局部按摩,增加舒适 感。手术后 24~48 h 通常给予麻醉性止痛剂,如吗啡、杜冷丁肌内或皮下注射。48 h 后改用非麻醉性止痛剂来减轻患者的疼痛。应用止痛剂之前,应注意以下事项:①首先检查呼吸和血压:如呼吸深慢或血压偏低应减少止痛剂的剂量。 ②其次 要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一般术后患者的疼痛为伤口引起,可立即给止痛剂。如为臂疼、胸疼、或腿疼须小心评估是否可能产生并发症,因为这些部位固定太紧会影响其血液循环,导致组织缺氧、坏死。此时患者表现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疼痛,如对他们使用止痛剂,可能会延误对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指导患者利用非药物止痛法,如听音乐、数数等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减轻疼痛。

参考文献

呼吸道部分阻塞的表现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2-0131-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容易诱发Ⅱ型呼吸衰竭,从而危及患者生命,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作用受到肯定,可使大部分患者免于气管插管,同时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从而降低患者住院死亡率,但部分患者由于呼吸肌疲劳、痰多黏稠、咳嗽无力等原因导致黏痰潴留于支气管内不易咳出,致使气道阻塞,NIPPV难以达到有效的通气效果,从而影响疗效及预后。因此,尽可能地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我院呼吸内科自2009年10月开始床旁应用纤支镜吸痰联合NI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做回顾性总结,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45~80岁,平均(65.8±4.5)岁;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47~85岁,平均(67.8±3.3)岁。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1],并符合下列入选标准:①有呼吸困难表现,呼吸频率(RR)>25次/min,痰多黏稠不易咳出,动用辅助呼吸肌或胸腹矛盾运动;②在吸入空气状态下动脉血气分析显示pH≥7.25,Pa02

1.2 研究方法

治疗组在监护下使用OLYMPUS-BF-P40型纤维支气管镜行床旁纤支镜常规检查,术前做好充分麻醉,顺利进入气管后,根据镜下所见,先在病变部位或痰多的叶段支气管内抽取适量痰液标本送细菌培养加药敏,然后充分吸净分泌物,如果痰液黏稠,再用生理盐水每次10~20 mL在该部位进行反复灌洗,然后吸出,第2、3天(每间隔24 h以后)根据气道分泌物多少(痰量≥50 mL/d),酌情再次进行纤支镜吸痰和灌洗术。吸痰后接上面罩进行无创正压通气,调试初始参数:S/T模式,呼吸频率(15~20)次/min,吸气压力(IPAP)12~20 cm H20,呼气压力(EPAP)3~7 cm H2O,依据病情,随时调整IPAP与EPAP,直到病情稳定。调解氧流量使经皮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除咳嗽、口腔护理和饮食外,坚持24 h持续面罩机械通气,病情稳定后,夜间面罩持续通气,白天可间歇。

1.3 观察指标

纤支镜吸痰并应用NIPPV前后均观察生命体征、脉搏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等变化。对照组则单纯采用NIPPV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同治疗组。

1.4 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以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白细胞计数、X线胸片作为判定标准。显效: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明显好转,肺部啰音明显减少,体温、白细胞正常,血气改善,胸片炎症明显吸收,肺不张复张。好转:咳嗽、咳痰、气促症状好转,肺部啰音减少,体温正常,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降低,血气好转,胸片肺部炎症阴影有吸收。无效:呼吸困难加重,痰液增多,神志变差,肺部啰音同前或增多,白细胞计数、胸片示病变部位阴影无变化或较前增多,血气恶化,呼吸衰竭加重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组间定性资料率的比较应用χ2检验;不同组间定量资料因不服从正态分布、不具方差齐性而选用秩和检验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转归

治疗组治疗成功(显效+好转)并出院41例,治疗无效或呼吸衰竭恶化而改为有创通气者5例,治疗成功率89.13%;对照组治疗成功并出院24例,改为有创通气者11例,治疗成功率6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成功(显效+好转)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

治疗组在改善PaO2、PaCO2、SaO2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呼吸道分泌物检测

治疗组46例(100%)患者均能获得合格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有38例(82.6%)有阳性的病原学及药敏试验结果;对照组痰标本合格率为57.1%(20/35),致病菌阳性率为42.8%(15/35),明显低于实验组(P < 0.05)。

3 讨论

COPD患者主要是因气道阻力增加,肺泡弹性纤维功能减退和破坏,导致肺组织过度充气和气道动态陷闭,引起缺氧和CO2潴留,使得长久处于低氧、高碳酸血症和循环功能障碍等病理过程中,造成呼吸肌供血不足、供氧减少,呼吸肌收缩力减退或疲劳[2]。临床上对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仅靠常规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有创的经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肯定,但创伤大,易引起气压伤、下呼吸道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无创正压通气通过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呼吸负荷、缓解呼吸肌疲劳,从而改善通气、V/Q比值,有效治疗呼吸衰竭,早期应用能显著减少气管插管、住院死亡率、住院时间和住院天数,且其要求和操作相对较为简单,可随时采用[3,4],但无创通气的主要缺陷是不能有效引流痰液,对于痰液较多或咳嗽无力患者若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无创通气后可迅速缓解症状、纠正呼吸衰竭。而通过配合纤支镜吸痰,可清除支气管内痰栓、病原微生物、蛋白分解酶及炎性分泌物,反复灌洗可稀释痰液,解除气道阻塞,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及黏膜水肿的消退,改善患者肺泡的换气及通气功能,另外灌洗液对局部支气管黏膜的刺激增强了患者咳嗽反射,有利于排痰,促进肺复张,改善病情[5]。本研究先床旁应用纤支镜吸痰加灌洗将气道内分泌物吸出,使气道通畅后再行无创通气,以提高无创通气成功率,研究结果同时表明纤支镜吸痰联合NIPPV的治疗组与单纯使用NIPPV的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5.30,P < 0.05),治疗组失败后改为有创通气的比例低于对照组。

据文献报道[6],纤支镜治疗过程中有一过性心率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现象,部分病人可出现气道痉挛、呛咳症状,但均未发生心律紊乱、血压下降、心跳呼吸骤停等危及生命现象。因此,我们临床工作中要从严掌握适应证,操作熟练,动作轻巧,尽量缩短操作时间,同时注意监测心电、血氧和血压,当血氧饱和度下降至70%可暂停操作,给予高流量吸氧或无创通气等血氧回升后再重新回到操作中,保证检查顺利完成。

总之,对于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纤支镜吸痰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是目前较为有效、安全、简便、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 曾祥毅,欧相林,王小平,等.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5(16):306-307.

[3] 肖爱国.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0):1322-1323.

[4] 谢世良.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临床效果探讨[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25):135.

[5] 常双喜,禹彩霞,李宝珠. 支气管冲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30例[J].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8):1101-1102.

呼吸道部分阻塞的表现范文第4篇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自发性气胸大多数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点。方法 对2001年1月~2005年5月我院收治老年自发性气胸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治愈28例(87.5%),死亡4例(12.5%),误诊7例(21.88%)。结论 老年自发性气胸多为继发性,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临床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 老年自发性气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误诊

老年自发性气胸(简称老年性气胸)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急症,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误诊,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处理不当易致死亡。为了提高认识,回顾分析我院近4年多来所收治的老年性气胸32例,现就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中,男28例,女4例,年龄60~82岁,平均68.5岁,复发率9.38%(3/32),病死率12.5%(4/32)。

1.2 病因及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20例(62.50%),COPD合并肺结核6例(18.75%),周围型肺癌4例(12.50%),单纯性肺结核2例(6.25%)。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就诊22例(68.75%),胸痛、胸闷8例(25.00%),神志不清就诊2例(6.25%)。

1.3 气胸类型及肺压缩面积 32例老年气胸中,张力性气胸10例(31.25%),交通性气胸5例(15.63%),闭合性气胸17例(53.13%)。肺压缩面积>50%者6例(18.75%),肺压缩面积<50%以上者26例(81.25%),以肺压缩面积<50%较为常见。

1.4 漏、误诊情况 7例(21.88%)病人发生漏、误诊,漏误诊时间2~14天不等。漏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例,呼吸衰竭2例,支气管哮喘1例,冠心病、心绞痛1例。

2 结果

本组所有病例均经胸部X线检查确诊后,立即给予胸腔抽气减压10例,胸腔插管闭式引流术15例,仅有7例闭合性气胸症状较轻,肺压缩<20%,采用绝对卧床休息后肺复张。有1例难治性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2周,肺仍未复张,给予负压吸引,胸腔内注入粘连剂(纤维蛋白原)后肺复张。以上所有患者给予积极抗感染、吸氧、通畅呼吸道、治疗原发疾病、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相应处理。本组老年自发性气胸治愈28例,死亡4例,其中2例张力性气胸并发纵隔及皮下气肿、呼吸衰竭死亡,另2例周围型肺癌伴胸膜转移死亡。

3 讨论

老年自发性气胸多有基础疾病,以慢性阻塞性疾病和肺结核为主。老年患者呼吸道防御功能及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疾病及肺结核、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使细支气管炎性狭窄、扭曲,产生活瓣而形成肺大疱[1]。肺气肿患者因肺泡营养循环障碍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当咳嗽、呼吸道感染或用力时,肺大疱极易破裂形成气胸[2]。

本组32例老年自发性气胸,张力性气胸10例,交通性气胸5例,闭合性气胸17例,胸腔闭式引流15例。老年性气胸以张力性及交通性为多见,单纯性气胸抽气不易奏效,宜尽早做胸腔闭式引流排气才可防止呼吸衰竭[3]。根据临床情况决定,由于老年人心肺功能差,又有基础疾病,一旦发生气胸,病情严重者即使肺压缩10%,亦需行胸腔测压抽气术,如抽气2~3次,肺仍未复张者行胸腔闭式引流。对于张力性气胸患者出现胸闷、胸痛、气促、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加重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宜尽早做胸腔闭式引流,解除胸腔积气、对呼吸、循环所造成的障碍,使肺尽早复张,恢复功能。

有7例(21.88%)老年性自发性气胸发生漏误诊,误诊原因:气胸病人多以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就诊,此类症状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表现相似。部分老年气胸病人伴冠心病、心绞痛就诊时,仅考虑到冠心病复发,未注意肺部情况。老年气胸年龄较大,痛觉敏感性下降,胸痛发生率低,多数气胸较为局限,缺乏典型气胸体征,呼吸音减低不显著,易漏诊或误诊[4]。鉴于上述因素,有下列情况应考虑本病可能:(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无法解释的突然出现或加剧胸闷、呼吸困难,尤其是伴有胸痛和刺激性咳嗽者。(2)不明原因呼吸困难加重,肺部闻及广泛哮鸣音,经积极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剂及激素等治疗,症状未明显改善者。(3)查体无典型的气胸体征,但有肺部压迫症状者。

由于自发性气胸多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2.50%),且多伴有基础疾病,治疗效果一般较差,虽经胸腔闭式引流,其中有2例张力性气胸伴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因继发呼吸衰竭死亡)。本组32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治愈28例(87.50%),死亡4例(12.50%),复发率9.37%,对反复复发或长期漏气不止者,经内科保守治疗,肺复张不理想者,可能存在支气管胸膜瘘或胸膜粘连而限制肺复张,或因胸膜粘连牵拉裂口不闭合,能耐受手术者可转胸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胸腔镜与纤维支气管镜所替代,对肺大疱或肺组织穿孔,喷注纤维蛋白胶或快速医用CT胶,使破口黏合[5],这是目前临床进展之一。

总之,老年性自发性气胸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尤其对老年患者应详询病史,仔细体检,及时摄胸片,尽早确诊。对高度可疑,胸片无改变的隐性气胸,应行胸部CT扫描,以免误诊,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

1 崔祥宾.实用肺脏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49.

2 夏国际,黄国明.老年自发性气胸45例临床分析.实用老年医学,2002,16(1):53.

3 郭晓明,李和平.严重肺气肿并发气胸23例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4,14:596-597.

呼吸道部分阻塞的表现范文第5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44例,女38例,年龄:2月~14岁,体重:3kg~48kg。手术种类:房室缺心内修复18例,动脉导管结扎术合并肺高压9例,右室双出口心内矫治术14例,大动脉调转31例,主动脉弓加宽术10例。均为术后1~3.5天发生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平均2.5天,治疗时间3~6天平均时间为4.5天。

1. 2 临床症状及诊断:主要表现症状有术后早期发热,烦躁不安,血压升高,呼气和心率加快。若时间持续较长,可出现上呼吸机时间延长,已拔气管插管的患儿,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和严重缺氧,甚至昏迷。听诊诊查:局部有湿?音,呼吸音较弱,后肺底部位尤为明显。肺不张时,叩诊其不张部位呈浊音或实音,出现管性呼吸音或没有呼吸音。取其血液样本交检验室检查,血常结果规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量都升高,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示: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血氧分压下降。必要时做X线胸片检查。

2 治疗及护理

2. 1 手术前护理

2. 1. 1 手术前积极治疗 手术前对已患有呼吸道及肺部疾病的患儿进行相关治疗,如:应用抗生素、氧雾化吸入、多频振动治疗仪排痰、引流等。

3. 1. 2 进行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对年龄较大懂得配合的患儿指导咳嗽训练 对患儿的深呼吸锻炼和咳嗽进行训练,手术前一周让患儿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咳嗽是能清除肺内痰液的一种反射性动作,但并不是有的咳嗽都有效的。因此患儿进行有效咳嗽训练是手术前护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方法:让患儿身体呈站位或半斜卧位,深吸一口气,在呼气约2/3 时咳嗽,反复进行。原理是采用深呼吸法诱发咳嗽来带出少量在肺底部分的泌物。对年龄较小患有重症肺痰的患儿实施刺激性咳嗽、叩击拍背排痰、多频振动治疗仪及引流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促进分泌物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改善患儿缺氧症状和呼吸功能的关键[2]。

2. 2 手术后护理

2. 2. 1 氧疗治疗 手术后,患儿的呼吸道丧失了对温度调节及湿润的生理功能,若长期采用未经加温湿化的氧气治疗可导致其支气管的分泌物变粘稠,咳出不易,呼吸道阻塞加重,从而造成肺部感染。而采用充分加温湿化的氧气,不但增加了氧分子的弥散功能还对氧分压 ,提高其氧疗效果,同时也可保持呼吸道粘膜的湿化和湿润,更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2. 2. 2 湿化气道 因为气管插管,会导致其厌声门的屏气功能丧失,不能形成咳痰。当大气道的粘膜纤毛的排痰功能受限制,痰液更不易咳出,而且当上了呼吸机吸氧后,气道的气流量加大,水分也会蒸发的快,痰液分泌物极其容易形成痂,严重时还会使气道阻塞引起窒息,所以湿化气道为极其重要。一般的湿化方法有向气道内雾化吸入,滴入气管内的生理盐水不仅不能起到稀释痰液的作用,而且还有可能造成细支气管阻塞和感染,雾化吸入则能有效的稀释痰液[3]。因为生理盐水进入支气管内,因肺内水分蒸发,盐沉积在肺支气管中,形成高渗状态,在高渗状态下会引起支气管水肿,对气体的交换不利;而用令舒和可必特直接雾化,既可以雾化治疗又可以湿化气道的作用。我院均采用令舒和可必特直接雾化吸入湿化气道,都取得良好效果,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

2. 2. 3 抗炎的防治 采用0.9 %生理盐水、令舒和可必特氧雾化吸入3~4次/天 。它可以起到消炎、祛痰、镇咳以减轻支气管痉挛和黏膜水肿,改善通气功能。预防、治疗呼吸道及肺部感染的作用。

2.2.4 多频振动治疗仪 选用雅思YS8001X型体外振动排痰机对患儿进行护理,振动排痰时患儿取侧卧位,结合患儿的年龄、体重、体质调整治疗强度,根据患儿情况手部可不用压力或轻用压力,操作过程中注意使呼吸系统痰液排出的方向与叩击转向器上的标识方向一致,调节时间10 min,顺序按照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体外的顺序蠕动并排出。

2.2.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 应用Olympus BF3c-20(外径2.8mm)纤支镜在利多卡因气道粘膜麻醉下,边麻边进,琢不张叶或段开口,用每次0.5ml/kg的生理盐水对感染部位多次冲洗,管腔干净后按需局部注入敏感抗生素。

2. 2.6 气道分泌物阻塞的防治 ①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关键在于及时吸痰。当患儿全麻未醒,气管插管未拔除时,其不能主动排痰。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要勤听患儿呼吸音,来确定插管的位置。当发现痰鸣时,及时吸痰。如果手术后的痰液不能及时排出,极易出现呼吸困难和肺部感染,甚至还会出现呼吸衰竭。对于使用呼吸器的患儿吸痰时一定先给予100 %的氧气 2min后再吸。1次吸痰时间为5~9 s 不超过15s 。如需再吸时应重新予以2min的100 %的氧气后进行,但次数最多不要超过4次[4 ]。②咳嗽:当患儿自主咳嗽不完善时,采用指导性咳嗽是保持支气管卫生、传统治疗的重要一部分。主要应用于分泌物滞留、肺不张、保持支气管卫生等。使用深呼吸法诱发咳嗽时,可因情况而定可含漱或饮用白开水来助于咳出痰液。婴幼儿的呼吸肌功能相对较弱,膈肌活动也差,加之伤口疼痛等,容易产生咳嗽无力的症状,用鼻导管吸入等方法来刺激气管,使其产生有力的刺激性咳嗽,排出痰液[5]。③叩击及引流:当患儿手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平稳,可以拍背排痰物理治疗。使患儿侧卧位或半卧位,一手扶住患儿的肩膀,一手手指并拢曲呈口杯状。在吸气和呼气间,指腹及大小鱼际肌着落用腕关节沿着支气管的大致走向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有节奏地拍打患儿背部边拍边鼓励患儿咳嗽使肺泡及细支气管内的痰液脱落随气流进入大气道而咳出。叩击、震颤、引流[6]是一种特殊治疗方法,能促进大、小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对肺不张及有分泌物的疾病有较好的效果。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