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美教育的形式

审美教育的形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审美教育的形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审美教育的形式

审美教育的形式范文第1篇

在诗性教育背景下探讨课堂的审美价值,是对以往课堂教学标准的发展与深入,也可以说是对既有课堂教学美学标准的升华,而审美课堂是实施诗性教育的主要载体。

审美课堂的第一要义,是生命课堂。

审美课堂的最高境界,是对人格灵魂的塑造。小而言之,是在传达、质疑、反思、探究等等教学行为中让学生获得真知灼见、技能技巧;大而言之,是在以知识技能作为载体的师生互动交流中,完成思维的创造,如学会总结、推衍、举一反三等等。人格灵魂的塑造,如懂得责任、羞耻与感恩等等,其实质,是使学生在自然的、美的、自由的、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安奈托尔说过,寻求学识的过程是“一个心灵的探险行为”,是去发现一个又一个新大陆。这个寻求的过程,在体力上也许是辛劳的,但在精神上应该是快乐的,因为这种积极滋长的个人快乐应该是每个人的理想目标。但在追求个人理想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懂得舍弃机械的、单调划一的、被动的灌输方式,投放我们全部心智的力量,让课堂真正回归到教学的本质。

我们这个时代,不乏人云亦云的追随者,我们真正缺少的是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才,陈寅恪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生命课堂的本质。自然是孩子的天性,自由是孩子的本性,我们的教学往往割舍了生命的终极价值以求学问,我们力求“学”,却忘记了“思”。事实上,富于学问并不意味着就是学成之士,分数和文凭也不意味着教育的真正目标与地位,但遗憾的是,功利的社会价值导向让很多人忘记了教育的初衷,正如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所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杨九俊先生在我校举办的“全国‘诗性教育’背景下语文审美课堂研讨会”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取消高考,我们语文该怎么教?”这个问题让整个会场陷入一片沉思。是啊,如果没有社会功利的价值导向,我们该如何还原课堂以“生命的质感”呢?我想,我们是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了。

审美课堂的特征之二,是浸润与体验。

多年来,我们追求“文化浸润、情感体验”的教学,走向精神的享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近年来我校语文学科开发的校本课程就是一个先行的例子,让单个的信息汇成“浸润场”,使“学校语文”“生活语文”“社会语文”和“历史语文”融为一体,构建一种切实有效的“大语文观”的语文学习环境,让学生浸润在文化的氛围之中。这个“文化场”可以是物质的,但更重要的是人文的。

具体到审美课堂中来,我们的教学应该具备文化的底蕴、探讨的氛围、情感的体验、知识与生活的融通、精神与心灵的觉醒……但更重要的是自觉地探求精神与创造意识的激发,这是“浸润与体验”的审美课堂真正的美学意义及教学价值所在。它将课堂强制灌输的流俗摒弃在体系之外,甚至暂时放下了知识可以考验或测量的概念,静下心来,与知识和技能进行一场精神的互通与往来,这样的教与学才是快乐的、积极的和审美的。

比如,在一堂诗歌写作课上,我和学生探讨“诗意不仅仅是(诗)最本质的要素,也是文章的要义”这个概念时,我例举了陆蠡的《海星》一文,文章充满了“把美好的事物打碎了给人看”的悲剧之美。上课前我曾和语文组的老师探讨这则材料,有些老师认为不用为宜,理由是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个故事太过沉痛。但我考虑再三,最终还是用了。因为,阅读的初感是美妙的,它可以激发学生去深刻地审视自己、反观自己的内心,这样的情感体验也是最真切的。悲剧最高的美在于我们能从悲剧中体会到积极乐观的情绪,不胜唏嘘或切肤之痛,其本身就是一种可叹可感的美感。而这堂课从“文化浸润,情感体验”的角度出发,其初衷就是对学生的知识鉴赏力、探求精神与创作意识的激发。

第三,审美课堂是本真、唯美、超然的诗性教育内涵的体现。

教育作为一种人与人交往的活动,具有像诗一样的美感和享受。所谓教育的诗性,就是把教育目标指向人,追求至真至善至美至爱的境界。审美课堂,除了知识与技能传授技巧上的审美,更是在学生的心灵与精神上下功夫,让学生摆脱喧嚣与浮躁、充满情感、融入理性的思考,获得人生境界的提升。

课堂教学首先是求真的教学。什么叫好课?我认为,洗净铅华,只要学生真正有所得的课就是好课。好课是不拘泥于形式的,其本色是真,让浮华一一褪尽,让虚荣一一剥蚀,自自然然把收获亮给内心的诉求。本色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而我眼中的境界,是清代大家恽南田对一幅画景的描写:“谛视斯境,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洁庵灵想之所独辟!”艺术启示的最深境界,是借幻境表现最深的真境。而课堂教学则是借助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将所得诉诸学生直观的心灵,而其间的“美”是附加的赠品。

教育是审美的教育,既洋溢“大气、质朴”的文化气息,又呈现“朴实、平实”的本真气色,同时营造“和谐、向上”的发展气势。孔子曾把美育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列入课程表,制定了“六艺”,并把“礼”“乐”置于首位,他在《论语》中提出了人格的完善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近代教育家先生认为,人的一生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都离不开美育,美育可以使人达到新的境界。这种境界是超越功利、发乎本心的。什么是教育的超然?答曰:清风是式,真水无香,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求真、求纯、求朴、求本,抛开功利、潜心教学。

审美教育的形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审美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237-01

一、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体验

音乐审美体验就其本来的意义来说,是指对音乐美的品位的体验。它与一般的音乐欣赏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于,音乐审美体验是在对音乐的欣赏中,即对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感受与理解中获得的,区别则在于音乐审美体验又必须超越一般的欣赏,到达于更高层次的对音乐美的品位的体验。审美体验对于音乐学习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有时是先进的教学设备、规范系统的教学方法也不可替代的。音乐课程的内容仅凭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是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更不用说对音乐的再创造了,只有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才能真正理解音乐,感觉音乐之美。

长期以来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只局限于学科本身,过多关注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生活经验。为此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审美体验价值”的新观点,希望通过音乐教育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通过音乐教育让人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

二、审美体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几个发展层次

审美体验是一个逐层递进的活动过程,需要倾听感知、需要思考、需要情感投入,需要积极参与。体验存在初级的感受、进一步的思考、理解、鉴赏的过程。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应当依据这个过程逐步深入,引导学生逐渐提升体验的层次。

(一)在倾听感知中体验

感知是一切审美心理活动的基础,是对对象事物的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教师在这个层次阶段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学生有效地感知,产生参与的积极性。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普遍具有探索认知新事物的强烈兴趣,故设置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创新性、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感知的教学场景,借助各感官间产生的联觉,可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

(二)在思考中体验

感知的积极投入,为进一步理解奠定了基础,当进入理解时,审美体验又更进了一步。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一般具有直接领悟的特点,表现上似乎不加思考,直接对音乐作品从感知的角度作出反馈,是一种“心领神会,不可言传”的体验。但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是存在思考的,学生对感知的音乐作出了基本的判断,通过基本的感知作出了喜欢或不喜欢、好或不好、美或不美等基础的思考认知。理解有深浅之分,必要时需要教师作引导。

由于音乐是一门艺术,所以在音乐教材中,往往把音乐与文学、美术、舞蹈、历史、地理等知识结合在一起,音乐作品的理解同样可以在不同学科的体验中所获得,寻找最佳契合一点,让学生将原本复杂难懂的音乐知识和审美过程简单化、直观化,有助于学生产生兴趣,积极学习。学生只有感到轻松快乐,才会投入活动,才会自觉观察,才会主动思考,直到理解艺术作品本身,所以,给学生一个积极体验的环境,可以使理解更有效。

(三)在表现中体验

“表现”是指学生在前两个层次体验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通过自身将音乐表现出来,学生应用、拓宽、延伸学习活动的乐趣就大大增强,它是学生体验音乐的最重要方式。在这个层次中让学生在课堂中担当他们所向往的、能展示自己才能的角色,是他们对音乐深入体验的重要体现。

1、给学生一个相应的表现空间氛围

可以通过设置各种音乐器材空间,让学生亲身尝试、展现自我,展现自我对音乐的感受,将音乐演示出来。在演示过程中身临其境的进一步了解、学习音乐存在的过程、音乐的魅力。

2、体验创造的过程,获得经验

音乐创作是一个创新性过程。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自我创造音乐,让学生释放自我可能存在的才华、存在的音乐感受。

3、联系学生体验效果,给予一个灵活尺度

每一位学生的体验结果是不同的,理解能力和方式也不一样,表现、创造的能力和方式也就不一样,试着给学生一个灵活尺度,提出不同的创造要求,让每一位学生能轻松自信地在体验中完成表现、创造,同时在轻松自信的表现、创造中获得体验。对学生多给予肯定、鼓励,树立他们爱好音乐的兴趣。

三、小学音乐教育的多元化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快速流动的社会,各种音乐形式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音乐多元化成为目前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它要求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了解更多的音乐存在形式。在我国,存在丰富的音乐形式,但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来音乐形式日趋流行,小学音乐老师一方面需要保持对本国音乐包括传统音乐形式的教育,又要积极吸纳外来的、健康积极、有创新力的音乐表现形式。

四、小学音乐课堂教育的变化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日渐深入,现今的音乐教育也在逐渐的改变,主要是体现在音乐课堂教学的变化。

(一)课堂教育状况的变化

教师从音乐资源的垄断者转化为学生音乐生活的指导者。教学内容以审美文化教育为核心;教学过程更注重是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现有的音乐知识和老师的音乐知识相互碰撞交流;教学目的从单纯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转变为引导、探索音乐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对音乐的兴趣、培养艺术情操。

(二)教学基本内容的变化

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让学生感受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它综合了国家、地方、学校的音乐教育资源,并以人文主题贯穿始终。

(三)音乐教育基本策略的变化

如今五光十色的音乐世界,对学生形成了极大的诱惑。老师有没有可能成为自己学生的“fans”呢?如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喜欢音乐课,热爱音乐课?这一切都应该引起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思考和研究。老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态度等方面都需采用相应策略,应注重创新性教学手段。

总之,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作为小学音乐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世界,去感受美、理解美、发现丰富与精彩,去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快乐的心灵、完善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五、小学音乐教育需要注重的方向

(一)创新情境、激发兴趣

音乐教育在变化,不止目的在变,内容也在变,那么相应的教学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情景等,也需要进行创新。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创造艺术的传授,创新性的情境设置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激发学生兴趣。所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积极探索,积极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以适应新时期的新需要。

(二)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注重互动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必然条件,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其中,音乐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学生在活动中猎取知识,在审美体验中中激发想像,在思辨中发展智力,在创作中培养创新精神,在表现中愉悦身心,完美自我,体验美感,享受成功。因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的教唱式教学模式及结构,从学生兴趣、能力、创新的培养上入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活动课型,变单一的“教唱课”为能力多元化发展的“综合课”,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的每一环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总之,音乐的美,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通过感知、体验的方式,倾听音乐,使学生的感情与音乐产生联系,从而在情与美之间建立联系。从教学实践的过程及结果来看,审美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得到审美体验、情感抒发,与音乐产生共鸣,对音乐产生一定的认识、评价、鉴赏的能力,从而培养起学生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宋瑾.音乐美学基础[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周海宏.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审美教育的形式范文第3篇

一、创设诗境,赏意境之美

夸美纽斯说:“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里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创设多元的审美情境,是审美化教育得以优化和成功的保证。“感情只能向着感情说话。”教师动情的导语穿插,必定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古诗词言简意丰,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甚远。教师在教学时特别需要创设与古诗词相和谐的情境,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如临其境深入感受。

例如:在教学《村居》这首诗时,课前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词串”:“金秋、烟波、水乡……”学生接着教师的话背诵:“芦苇、菱藕、荷塘,夕阳、归舟、渔歌,枫叶、灯火、月光。”学生边读边想象,课一开始,江南水乡的景色美、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就让学生陶醉了。

师:看到“村居”你们想象到了什么?

生1:我想象到太湖边上有几户人家,夕阳西下时打渔的船回家了,渔村炊烟袅袅。

生2:我看到了几间小茅屋,还有一块田地,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

生3:在一个夏天的傍晚,夕阳西下,一位老人躺在家门前的躺椅上,一手抱着小孙子,一手摇着蒲扇,欣赏美丽的晚霞。

……

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与诗人、文本、教师一起进行美的沟通、交流,从“村居”中读出了生活,读出了诗情,共同创造美的课堂,陶冶美的心灵。

二、反复吟诵,品诗词韵致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过,“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相互迭印,相融为一,这即是意境。为学生创设美好的意境,朗读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方式。教师可根据古诗的特点,运用范读、诵读、赛读、分角色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诗,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从而加强对诗句的理解,深化对诗人情感的体会,深入感悟诗的意境。

例如:在教学《枫桥夜泊》一诗时,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1)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八个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这些景物(如西沉的明月、满天的飞霜、惊叫的乌鸦等),读出自己的理解。(2)教师描绘意境:一个深秋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洒下清冷的光辉……学生诵读古诗并说说读后的感受。(3)补充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落榜回家的张继,此时此刻是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首诗。(4)播放音乐《汉宫秋月》,教师描绘意境,师生共同吟诵诗句,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三、启发想象,感受审美意象

文学的审美始于感知,但审美层次的深化与提升,依赖于阅读过程中想象力的发挥。“想像性是审美意象最重要的特征。任何意象如果仅仅停留在情感的层次上,不能与接受者的审美情感产生共鸣,便不是真正的审美意象。”古诗思想的跳跃性很强,有许多地方都留下了空白,这些空白提供了驰骋想像的空间,教师应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留白的地方,借助想像这对“审美的翅膀”,使美感中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和谐的统一,从而引起学生的审美情感的共鸣。

如:在《示儿》的教学中,教到“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想像:“读到这里,大家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我仿佛看到诗人老泪纵横,以至最后眼泪都流干了”“我仿佛考到了诗人伤心的病倒了,口里还念着‘死去――原知――万事空’”“我仿佛看到诗人仰望苍天,用拳头捶着自己的胸口,痛不欲生”教师:“同学们,诗人就要离开人世,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千叮咛万嘱咐一件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学生:“我仿佛看到诗人的眼里闪着希望的光芒,听到诗人说:‘儿子,收复中原之日,祭祖时,你一定要把这件事告诉我’”如此,在教师的点拨、启发下,学生对诗句所表现的情景展开一次又一次的想像,并把自己的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走近了诗人,走近了诗歌,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四、拓展延伸,促文化熏陶

“诗中有画”是古诗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常常被先人选作绘画的题材。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

审美教育的形式范文第4篇

1.吟咏诵读品诗意――解读古诗词的语言美

古诗词的语言美,美在精炼,美在工整,美在色彩,美在音韵。而要使学生领略、感悟到古诗词的语言之美,却万万离不开吟咏诵读的方式。

1.1 反复吟诵。针对一首诗词的反复吟诵,可有层次、有梯度的进行引导,令学生一次比一次吟得深入,一次比一次诵得精彩。有道是:“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2 对比吟诵。可以以诗人为主题、以古诗内容为主题等进行对比吟诵,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诗人心情不同,个人的感受也就不一样。

2.回归演绎悟诗情――感悟古诗词的诗情美

感情之于诗,如血液之于人体,如水分之于草木,是生命力所在。在古诗词的积累与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灵活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加贴近诗境,从而更好地体验古诗词的诗情之美。以李白的诗作《赠汪沦》为例:

2.1 将古诗词拓展开来。很多古诗词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或者轶事。比如《赠汪沦》一诗,可从流传已久的李白、汪伦的故事讲起,为学生进一步体验诗中情感做好了铺垫。

2.2 将古诗词想象开来。在理解古诗的过程中,让学生插上大胆想象的翅膀,如:李白与汪沦分别之时,他们会想些什么?这些想象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感情,去感受诗人分离时的情绪,拉近了学生和诗人心境的距离。

2.3 将古诗词演绎开来。《赠汪沦》一诗中,可让学生抓住“将欲行”“忽闻”“踏歌声”等词语,试演送别的情节,学生率直自然的演绎里,并不缺乏互相仰慕、依依不舍的真情流露。这份诗情美的体验是教师如何的口若悬河的讲解都难以替代的。

3.琴乐歌画入诗境――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

帮助学生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教学方法有很多。教师往往创设出“美”的意境来,就能够帮助学生领会诗的意境。如:张志和的《渔歌子》,将音乐引入课堂,请学生欣赏MTV《绿蓑衣》,画面中雨中青山,江上渔舟,色泽鲜明而又柔和,气氛宁静而又充满活力,与作者所创作的意境达到了和谐与统一,从而帮助学生体会到了此诗高远而悠然脱俗的意趣。

审美教育的形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性别差;男权;女性美;性别暗示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8—0074—03

前言

服饰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历史的发展史,它浓缩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在历史的画卷上,东方女性那惊呆的面容和浸满血泪的足印,西方女性那娇弱的面孔和不盈一握的腰肢,曾经让当时的女性经历了多少痛苦和绝望,又曾经聚集了多少男性充满欲望的目光。服饰审美中的性别暗示包涵广泛,其中最突出的是小脚与细腰。[1](P4~5)小脚与细腰首先强调了男女的性别差异,是父权制社会中男尊女卑的体现,女性这种以自残身体来符合男性审美需求的方式,是男权制社会主体亲自编导的一台服饰史上无比疯狂的人体伤害舞剧。

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关于三寸金莲的审美

缠足是女性伤残身体的一种形式,也是当时社会评判女性美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历经几百年,束缚住各阶层女子自由的步伐,使其成为迎合男性审美的一个条件。使用各种工具甚至不惜残酷的手段让脚变小、变尖、变软,刻意塑造出一双双纤纤玉足,让它在男性的审美世界里带着血泪的舞蹈,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

(一)缠足的社会文化背景

中国长期处于官本位文化的封建社会,封建思想体系随着封建社会的逐步发展而日趋完善。在这个漫长的发展中,唐朝是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但保守的封建礼教体系并未完全建立,社会的开放与发展使人们的思想仍处于比较自由开放的状态。这使得两性关系的差异性没有发展到“男尊女卑”的极致,女性仍属于较自由的,妇女中也并未出现缠足陋习。

唐以后的宋明时期是封建制度更成熟完善的时期,理学观念逐渐发展,同时维护封建制度的封建礼教思想得到长足发展,男尊女卑的世俗观念使“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被视为两性关系中不可逾越的天然伦理纲常。延续到清朝,封建礼教的束缚完全确定了女子的服从地位,只能终身待在家中成为男性的“私有财产”。在这两性的对抗中,男性取得了彻底的绝对的胜利,女性完全丧失自由自主的地位,缠足就是从女子完全丧失一切后开始的。

(二)缠足背后的审美性别暗示所带来的性别差异

两性关系中男尊女卑的不平等,使女性一切以男性审美喜好为中心,丧失了谋生手段和权力的女性只有依靠男性而生存,这种生存的重要依赖使女性成为待价而沽的“商品”。“商品”的价值在于外表,而外表容貌中最重要的一条评判标准就是“小脚”。因此,无论王公贵族的公主小姐,还是贩夫走卒的贫贱女儿,都在五六岁骨骼尚未定型时期,开始缠足。用一条长长的布带把除大脚趾以外的四根脚趾缠到脚底,然后下地不停地走,把脚趾头以及连带的脚掌骨全部踩断,形成一双前头尖、后跟圆的三角形的小脚,待以后成年骨骼定型,一辈子只能拖着一双残断的小脚。这个缠裹的过程,是血、泪混合着的运动,是女人用自残手段去美化男人视觉的奋斗,是女人期望和梦想一个好男人的最基本的努力,因为大脚(天足)是很难嫁到各方面条件好一些的人家的。这种饱含着痛苦和期望的奋斗过程,是野蛮而又疯狂的,它使小脚成为女性身体上最重要的部位,但又是一个不属于自己的部位,小脚承担的更多的是男性强加于它的审美和欲望,这一切使缠足成为男性占有女性的一种更风雅的方式。

“女子缠足,在当时是一种教养,这样的教养流行于贵族家庭之中。因为女子缠足之后出行不便,则自然限制了谋生能力,在经济上必然完全依赖于男方。”[1]脚越纤小越美,成为一种当然的普遍的审美观,这种审美中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性别暗示。首先是它的小,三寸长的称为金莲,是最为金贵的。

女性通过小脚来征服男性,为自己的生活换来保障,这一切使女性彻底成为“被看对象”和“欲望对象”。是封建男权社会中两性差异的最好例子,男性掌握一切,成为女性的主宰。女性作为“夫权”、“父权”的附属品,只有放弃一切去迎合男性的审美需求。

(三)小脚主宰的女性历史

小脚的性感还在于它的行动及其带来的美感与性感。由于脚过于纤小又残断,女性只能用那变形的脚掌和脚趾外侧走路,每一步只有正常步伐的一半。脚纤小内弓、足骨断残、皮肉腐烂,这使女人的每一步都很艰难。而且由于掂着椎心的痛苦,就像初学走路的孩子一样掂着脚跟,脆弱而无助。“行动如弱柳扶风”,对男性来说,这是一种无可比拟的性感,在这优美而性感的步态里,偶尔露出裙裾的小小的三寸金莲对于男性审美来讲那种娇怯感更增添了性的刺激。

缠足后的女性行动不方便,而且干不了体力活,这使她们在那个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谋生手段的社会上丧失了以此谋生的可能。这种病态的娇弱使女性更加弱小卑下,成为男性完全掌握的玩偶。三寸金莲就这样以一种丑陋和痛苦的真实面容表达着男性变异的审美和欲望;以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去掩盖这种最惨痛的表达。它粉饰着女性的痛苦与血泪,去鼓励女性将小脚归于期望婚姻的终极目的,而女人的一切荣耀是归于婚姻的,这使得男性在婚姻及在一切社会活动中取得了决定权和完全的胜利。小脚背后的性别差异表达的不仅是两性关系的巨大反差,更是社会文化内涵的深刻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