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考古学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该书共分艺术考古学理论基础、音乐考古、美术考古、建筑艺术、四川少数民族美术考古、宗教艺术考古六大章节,第一章主要是对艺术考古学学科背景的介绍,以及对该学科领域的重要人物、重要成果的总结,对“艺术考古学”概念的提出、学科的设立、理论研究现状作了梳理和概述。其后五个章节分门别类地对艺术学各个研究领域的考古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概说。
一、艺术・考古――学科交叉新思维
艺术考古学研究的专业性十分明显,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艺术学的研究更加专业化,其中包含的科学技术和专业技能有许多已经超越了考古学研究的范围。《艺术考古概说》第一章详细地介绍了艺术考古学基础理论,对学科的相关研究论著进行了梳理归纳。
1978年国务院批准编撰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列出有关艺术类考古学的条目,成为中国艺术考古学科的正式提出和设立。《艺术考古概说》以《中国大百科全书》为基本理论构建,指出,由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亲自撰写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总论中,将“美术考古学”作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说明美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与目的:“美术考古学是从历史学科的立场出发,把各种美术品作为实物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复原古代的社会文化。”②之后正式列出了“美术考古学”和“音乐考古学”条目,对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以及与美术史、音乐史的关系等作了规定,也成为我国明确设立“美术考古学”和“音乐考古学”专业学科的依据。作者依据上述文献,对艺术考古学的分类、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等进行了阐述,说明艺术考古学是探究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探究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许多艺术遗迹和遗物,凝结着古代物质文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因此艺术考古研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补充资料,并且涉及许多自然科学知识,是研究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重要补充。作者除采用考古学、艺术学研究基本方法外,还特别指出运用自然科学原理和方法研究艺术考古的重要性。
二、案头・田野――研究领域新突破
在第二章至第六章的分类介绍中,作者“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作为推动艺术考古学研究的学术背景。20世纪80年代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发掘,引起国内外关注,两个遗址挖掘清理出土大批文物,在世界尚属首次,它们的文化内涵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究。两个大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已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工程,并取得了成功经验,为四川省艺术考古的全面研究、开发、转化、利用,打下基础。例证、图片丰富,每一部分的参考文献也十分标准,可以看出,作者在前期的搜集和考证中的扎实案头工作。
我国艺术考古理论的探索实践,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西方科学技术和学术思想对我国学术理论界的影响,书中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创建中国美学、音乐学、甲骨学、考古学、古建筑学的奠基人的理论思想作了论述。如我国第一代美学思想家朱光潜、宗白华先生;我国第一代音乐理论家王光祈、杨荫柳先生;我国第一代考古历史学家李济、郭沫若、夏鼐、冯汉骥先生;我国第一代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童、杨廷宝先生等。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赴西方或者日本留学后,回到中国,运用西方理论方法,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在古物考证、文化内涵分析以及建立方法论等方面,填补了中国某项专业理论研究的空白,开启了中国美学、中国音乐史、中国考古学、中国古建筑学等理论研究之先河,中国艺术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思维,也在这些专科研究过程中产生。
三、实用・前瞻――文化产业强推动
艺术考古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成为艺术事业建设中快速发展的一种艺术类型。作者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艺术欣赏需求的不断增长,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发展,艺术考古成果的开发和转化,将成为文化艺术事业、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强势品牌,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在丰富国内大众文化鉴赏娱乐活动中,都会以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品质,受到观众的喜爱,成为展演、影视市场上不断创新的类型。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工程中,进一步明确了人类精神文化起源。
《艺术考古概说》一书中,作者分析了目前艺术考古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缺乏统一的综合研究机构,出土文物的调查研究受到行业管理约束,各类艺术考古所需用的科技手段如“音乐声学测量”等专业性强、技术上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建立艺术考古学综合学科、在大学或研究机构开设专业课程、建立艺术考古研究协会等设想。在书中,作者还从打造精品品牌、推广多媒体制作和传播、规范旅游区开发、加强对外人文交流和宣传、筹建艺术考古专业六个方面,提出了针对四川地区艺术考古成果的开发与转化建议。在开发转化方面,四川落后于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归结原因是缺乏资源整合与合作开发。四川应在已有成果,如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等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地方考古资源和考古人才,推动四川艺术考古发展。
四、巴山・蜀水――古老文化的焕新
《艺术考古概说》一书的艺术考古地域基本集中于巴蜀地区,这一地区艺术考古资源非常丰富,但研究却相对滞后,成果形式也基本停留在纸质书著阶段,对这一地域的艺术考古研究来说,需从最基础的工作入手,更大限度地实现成果转化。编者以四川艺术考古研究取得的成果为基础,对古巴蜀区域的音乐考古、美术考古、建筑艺术、四川少数民族美术考古、宗教艺术考古等,作了归类整理和阐述;对目前作好四川艺术考古成果转化开发作了可行性研究,提出总体构想和开发建议。
在科技考古这个名称尚未出现以前,这方面的研究一般称之为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结合开展研究或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考古学中的应用,有时还称之为实验室考古。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科技考古这个词,20多年来科技考古这个词已经基本上被学术界所接受(1)。今天,大家都明确地意识到,科技考古包含了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结合开展研究的全部内容。但是,这个研究必须以考古学研究的目的为指导,必须带着考古学的问题开展研究,对研究结果的认识必须结合考古出土背景进行分析,即考古学研究的意识必须贯穿于整个科技考古研究的过程之中。在当今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中,科技考古正在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科技考古研究历程的角度回顾夏鼐先生当年凭借大科学家的学术敏锐和渊博的知识,努力推动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结合开展研究的历历往事,同样由衷地感受到这位学术泰斗的伟大之处。本文试图依据重读《夏鼐文集》里收录的有关涉及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结合开展研究的经典文章及其他资料,首先介绍夏鼐先生对中国科技考古研究的倡导作用及亲身实践,认识他发挥的无与伦比的作用。其次阐述自己对于如何沿着夏鼐先生规划的宏图,加倍努力,建设好中国科技考古学科的思考。
一、夏鼐先生建设中国科技考古学科
的丰功伟绩
夏鼐先生建设中国科技考古学科的丰功伟绩大致可以分为作为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规划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结合开展研究的学科布局;作为中国考古学的领军人物,从理论上论述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结合开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把握研究的核心问题;作为大学问家,亲自从事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结合开展研究及科技史研究等几个方面。
(一)规划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结合开展研究的学科布局
夏鼐先生多年来一直以中国考古学领军人物的地位及能力,倡导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结合开展研究,推动多个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考古学中的应用领域的建设。
比如,他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当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建立碳十四年代测定实验室。早在1955年,夏鼐先生就在《考古通讯》上介绍20世纪50年代初,由美国科学家W. F. 利比(Libby)发明的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的方法,指出它的重要性,并建议在国内建立实验室进行测定工作(2)。这篇文章距离利比发明这个方法的时间只有5年,距离介绍这种测定方法的著作的出版只有3年。除了及时撰文介绍国际考古学研究中应用碳十四断代这个最新成果以外,20世纪50年代末,夏鼐先生经杨承宗先生介绍,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引进仇士华和蔡莲珍两位先生到考古研究所工作,积极组织实施在考古研究所筹建碳十四断代实验室。到1965年5月,碳十四断代实验室开始测定出第一批标本的年代数据。到1972年《考古》复刊后的第1期,公布了第一批测定年代数据(3)。
除了建立碳十四测定年代实验室以外,夏鼐先生对于在考古研究所建设其他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考古学中的应用领域也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不断吸引多个领域的专门人才到考古研究所工作。在夏鼐先生的直接领导下,考古研究所于1959年开始筹建常量化学分析实验室,1961年开始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工作,后来建立了体质人类学研究组。1963年开始动物考古学的研究工作,后来建立了动物考古研究组。1975年筹建热释光年代测定实验室。1978年成立实验化验室。1978年在实验化验室开始发射光谱分析工作。1980年在实验化验室开始金相分析工作。1984年在实验化验室筹建穆斯鲍尔谱分析工作等等。
在夏鼐先生的大力推动下,当时考古研究所的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范围已经涉及到碳十四年代测定、热释光测定年代等年代学的研究,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动物考古学的研究,陶器、青铜器等器物的物质结构和化学成分分析等等,初步构建起一支具有多个领域的研究团队,在当时全国考古学界起到了很好的领军作用,发挥了重要的研究作用。
夏鼐先生除了在考古研究所内大力推动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以外,还努力加强与所外多个科研和教学机构的专家们的合作,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如石兴邦先生曾经提到夏鼐先生很重视考古发掘中古动物与古植物的研究,并鼓励大家尽量以最好的方法,采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各种标本,以便更确切地鉴定人类生存的年代及古地理、古气候状况,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对古人类文化的影响(4)。
何天相先生曾经提到夏鼐先生采集了甘肃敦煌西汉时期的简牍残片、棺木接榫、甘肃武威唐朝时期的马鞍,并把这些珍贵的木质材料送给他进行树种鉴定研究(5)。这属于植物考古研究的范围。
夏鼐先生与北京科技大学(原名为北京钢铁学院)的柯俊院士交往甚密。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向柯俊院士领导的“中国冶金史编写组”提供过不少考古研究所发掘出土的青铜器标本和铁器标本,请他们进行金相和成分方面的鉴定和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及时发表在《考古学报》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柯俊院士合作,对河北藁城台西遗址出土的商代铜柄铁钺进行研究,证明这件铁器是用陨铁制成,这项研究成果在当时的国内外学术界都引起极大的反响(6)。
夏鼐先生还十分关注古陶瓷方面的研究,他专门邀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周仁所长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陶片和瓷片进行科学分析,提供科学性的技术鉴定。并在《考古学报》上发表周仁先生的研究文章(7)。当周仁先生等撰写的《景德镇瓷器的研究》一书出版后,夏鼐先生专门为此写了书评,详细介绍此书涉及的清初瓷器胎、釉的研究;景德镇制瓷原料胎、釉的研究;景德镇瓷器质量的改进和中间工场生产试验;钴土矿的捡炼和青花色料的配制等等。强调此书对于考古人员研究古代陶瓷的启发作用(8)。
(二)从理论上论述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结合开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把握研究的核心问题
夏鼐先生在与王仲殊先生合作撰写的“考古学”里,专门强调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都与考古学相关,比如在自然科学方面,自然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主要是协助研究遗址所在地区的地史和天然资源,从各个方面复原当时的自然环境。生物学(动物学和植物学)和体质人类学,主要是用以鉴定发掘出土的植物遗存、动物和人类的骨骸,并判定它们的年代。物理学和化学则应用于对遗址的勘探,对遗物成分和性质的分析,并测定它们的年代。在工程技术科学方面,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学应用于对遗址的发掘、测量、制图,对发掘出来的遗迹进行复原或在现场加以保存等。采矿冶金学、陶瓷学和染织学应用于对工场址、矿址、窑址等遗迹的考察,对铜器、铁器、陶瓷器、玻璃器、纺织品等遗物的分析和研究,造船学则专门应用于对发掘出来的造船工场遗址和船舶的遗物进行考察和研究。他们还以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和体质人类学为例,用较大的篇幅详细讨论这些学科的原理、在考古学中应用的具体方面及其学术价值。他们还围绕方法进行介绍,如在测定考古资料的绝对年代时可以应用的多种自然科学方法;在判别各种器物原料的成分及其产地,并究明器物的制造方法和用途时,除普通化学分析之外,还有多种利用自然科学仪器设备进行测试的方法等(9)。
今天我们怀着敬仰之心重新阅读夏鼐先生当年的论述,仍然对其包含的科学性、前瞻性、现实性而肃然起敬,这些论述涉及到我们今天科技考古学科形成的基础。比如,对比科技考古研究与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研究,他们都使用同样的仪器设备,依据同样的分析原理,运用同样的技术手段,研究对象是同样的生物种属或由同样的物质结构和化学元素组成。他们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科技考古研究的对象是考古遗址发掘出土的资料或属于古代的资料,而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研究的对象除古代的以外,更多的是现代的资料。另外,前者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解释古代人类的行为,探讨当时的历史,而后者是认识物种的特征及物质的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
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相关学科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分别有自己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这就意味着学科之间的结合不是简单地合并到一起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需要把握好核心问题,需要各个学科的研究人员一起探讨和共同努力。
以如何认识碳十四年代测定为例,夏鼐先生在1977年就撰文提醒考古研究人员在涉及有关碳十四年代测定数据时要注意三点。第一,有两个计算碳十四年代的半衰期值,利用不同半衰期值计算的年代数据不能够互相比较,如果要比较,必须先换算成使用同一个半衰期值计算的年代。由于不同年代的碳十四浓度是有变化的,对碳十四年代的数据需要作树轮校正。第二,碳十四断代实验室给出的碳十四年代后面的加减号和数字是统计学上的标准偏差,无论是一个标准偏差还是两个标准偏差,实际年代有可能在这个偏差范围之外。第三,除统计学偏差以外,由于污染、标本本身的特殊性质等多种原因都可能引起年代误差。所以只有一系列的基本一致的碳十四年代才是有价值的,而一两个孤零零的数据是没有多大意义的(10)。
这三点认识涉及到如何科学地、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和应用碳十四年代测定数据,也涉及到在考古现场采样时就要防止标本的污染以及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由于多种原因可能引起的误差。到30多年后的今天,夏鼐先生当年提到的这些认识仍然是我们考古研究人员要时刻注意的碳十四年代测定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除了详尽地论述在具体的碳十四年代测定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外,夏鼐先生还就整个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结合的问题提出总体思路。他认为考古学中有些问题是考古工作者自己没有能力解决的,只能提供资料请科技史专家或科技专家帮助我们进行鉴定和研究。但是考古工作者要明确提出想解决什么问题,以便别人能够配合我们进行研究。我们提供实物标本时首先要搞清楚出土的情况。如果科技专家科学分析的结果,产生难以解答的新问题,对提供的资料产生疑问,我们考古工作者便应重新核查自己采集标本时是否有疏忽,是否有些情况没有搞清楚,或者不够确切,最好我们能自己加以改正(11)。
夏鼐先生强调了考古研究人员在提供样品时要有考古学的思考,这样才能把握好与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合作研究的方向,努力做到有的放矢。用考古学的思考来主导样品采集、测试的目的,这是当今科技考古的精髓。夏鼐先生还强调了考古出土状况如何决定了材料的科学价值如何,因此对于考古出土背景的把握必须慎之又慎。要充分重视考古材料出土状况的科学性,这是最终提出科学结论的基础。夏鼐先生曾经几次提到有些所谓重大发现,实际上来自被污染的样品或有特殊背景的样品,这样的教训永远应该引以为戒。夏鼐先生的这些认识可谓是从宏观上把握住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结合的核心问题。
(三)亲自从事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结合开展研究及科技史研究
夏鼐先生经常强调一点,要做好考古学研究,一定要对许多关系密切的学科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例如科技史、狭义的历史学(包括文献学和考据学)、民族学、地质学、体质人类学、生物学、化学等等(12)。从现在的思考而言,这里面就涉及到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结合开展研究的内容。尤其值得敬佩的是夏鼐先生不仅是这个方面的提倡者,更是一位身体力行者,他在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结合开展研究及科技史研究方面涉及到多个领域,有些方面的论述至今尚无人望其项背。
比如在碳十四测定年代研究领域,夏鼐先生在第四批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发表以后,发表了著名的《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一文。他在文章中充分肯定了碳十四测定年代方法的作用,认为从前对于有文字记载以前各种文化的绝对年代是没有办法作正确的断定,史前的年代学几乎是完全建立在主观臆测和推论上,由于利用碳十四测定年代法,全世界的史前考古学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他还在文章中借用其他学者的话,把放射性碳素断代法称之为20世纪史前考古学中的大革命(13)。后来,他自己也进一步提出,由于碳十四测定年代方法的采用,使不同地区的各种新石器文化有了时间关系的框架,使中国的新石器考古学有了确切的年代序列而进入一个新时代(14)。夏鼐先生利用已经测定的、经过审核的、公元前1000年以前的94个数据,全面整理了几个旧石器时代遗址及中原地区、黄河上游甘青地区、黄河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测年数据,另外还整理了华南、西南和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文化的遗址,基本上把当时所知的中国史前各个文化的年代序列作了一个阶段性的清理。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中国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观点,否定了原来起源于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然后向四周传播的旧说(15)。
在天文学领域,夏鼐先生依据自己的渊博知识,对河南洛阳西汉壁画墓中的12幅星象图及河北宣化辽墓的星图进行解读,详细阐述了中国二十八宿的由来及特征,指出尽管依据文献记载,二十八宿体系在中国创立的年代最早是战国中期(公元前4世纪),但可以根据天文现象推算到公元前8至6世纪。同时,也介绍了起源于巴比伦、完成于希腊的黄道十二宫的特征,并探讨了其传入中国的年代可能早至隋代。二十八宿和黄道十二宫,是和天文学中其他成果一样,最初起源于生产实践。中国和西方的劳动人民累积生产实践的长期经验,分别创立这两种体系来划分天球,以便于观测日、月、星辰等运行的位置,从而规定季节岁时,以便利于季节性的生产活动(16)。
在冶金考古领域,夏鼐先生围绕湖北黄石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进行研究,确定古矿井大多集中在大理岩和火成岩(花岗闪长斑岩)的接触带上,依据各种遗迹现象认识古代人为挖取矿石而开拓巷道时,专门制作了木质的不同形制的矿井支架,构建相当完整的排水系统,依靠井口高低不同产生的气压差所形成的自然风流确保矿坑下的氧气供给,使用辘轳提升矿石等等。依据热释光测年,将几座古炉的年代定为春秋时期。当时冶铜的原料是孔雀石和自然铜等含铜品位很高的矿石。通过炼铜模拟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化验,与出土遗物的化验结果进行比较,对当时正常的冶铜生产需要具备的条件、古炼炉的性能、春秋时代的冶铜业达到的水平等等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大致复原了当时的整个冶炼过程(17)。通过请相关研究人员对江苏宜兴西晋周处墓出土的金属带饰进行重新鉴定,应用密度测定、光谱分析、X射线物相分析和电子探针等技术开展研究,确定它们都是银制品,而不是以前所说的铝,纠正了 “晋代已经存在金属铝”的错误说法。另外,还依据此墓曾经被盗掘的事实,认为以前检测发现的碎铝片,很可能是后世混入的(18)。
在古代的纺织技术研究领域,夏鼐先生通过对新疆尼雅遗址和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绮、锦和刺绣开展研究,从经纬线各自的数量、经线起花、锁绣法等织造技术的分析入手,探讨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发展史以及古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19)。他依据对考古资料的判断、对养蚕技术及蚕丝的物质结构的认识、对古文字资料的理解、对文献资料的解读、对纺织技术的把握等等,再现了汉代和汉代以前中国丝绸生产技术的一般状况,为认识中国丝绸在世界的影响及古代横贯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奠定了很好的基础(20)。
夏鼐先生通过对宋代的杰出科学家沈括的研究,用《沈括与考古学》为名撰文介绍,从这篇文章中也可以看到他一直强调的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开展考古学研究的用心。如他在文章中指出,沈括用冶金学原理解释古剑,用光学来解释古镜,用几何学来解释弩机上“望山”的用法,用民族学材料来比较汉画像石上的古衣冠和祭器,用度量衡学来研究汉代及秦汉以前的长度和容量等。甚至谈到沈括注意到古代地形和气候的变化,其研究方向已接近于现代的所谓“环境考古学”(21)。
夏鼐先生还依据考古发掘出土的各种遗迹和遗物,相当全面地阐述了古代人民创造的天文和历法、数学和度量衡、地学、水利工程和交通工具、纺织、陶瓷和冶金、医学和药物学、农业科学等等,强调了中国古代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以及对于世界科技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22)。
(四) 小 结
由于自己孤陋寡闻,才疏学浅,在介绍夏鼐先生当年建设中国科技考古学科的丰功伟绩时,肯定还有遗漏之处,尚祈前辈学者及同行们多多补充,我在此先感激不尽。我个人深深体会到,夏鼐先生在世的年代,中国考古学研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构建全国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填补多个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的空白。当时的考古研究人员全力以赴,在许多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通过认识发掘出土的各个遗址中房址、墓葬、石器、陶器的形态特征,归纳出由一群遗址组成的一个文化或类型的房址、墓葬、石器、陶器的形态特征,依据这些遗迹、遗物的形态特征总结出各个地区、各个时期的各种文化之间的异同,从中寻找各种物质文化成分在历史进程中变化的线索。夏鼐先生当时为领导这方面的研究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和精力。但是即便在那样的学术背景下,夏鼐先生已经高瞻远瞩,看到了日后考古学发展的方向,在考古研究所设置多个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考古学研究的领域,推动全国有条件的研究或教学机构开展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考古学的研究;从理论上阐明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结合开展研究的重要性,帮助考古研究人员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并且身体力行,用考古学家的思路,凝练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与考古学结合开展研究的成果。他的这些所作所为,为后来中国科技考古的大发展做好了思想准备、人才准备、资料准备和实验室准备等等。大科学家的大思考、大决策、大举措、大手笔在此可见一斑。
二、 沿着夏鼐先生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行
考古学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其研究内容已经由原来通过发掘出土的遗迹、遗物的形态特征确定一个遗址、一个类型或一个文化的年代早晚、文化特征,建立完整的古代物质文化谱系,进一步扩大到全面探讨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任何一个区域、任何一个遗址的考古学调查和发掘,都是为了全面或部分地展现处在特定时间跨度和空间范围内的自然环境状况,人类社会的生存活动、生活方式、制作工艺、社会组织、礼仪制度、丧葬习俗、祭祀特征、文化交流等各个方面。如果说当年通过对人工遗迹和遗物的形态特征进行研究可以形象地再现其当时的原貌,从时空框架上把握各个考古学文化的相互关系,那么现在通过考古勘探、年代测定、环境考古学、体质人类学、动物考古学、植物考古学、同位素分析和古DNA分析、物质元素和结构分析等研究则可以科学地再现当时的自然环境状况与演变及人类与之相适应的互动关系,考古学文化的绝对年代,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群的体质特征和风俗习惯,古代人类采集、狩猎、种植、饲养等一系列获取食物资源方式的演变过程,各个时期的人的食物种类和数量比例,不同时期和不同等级的人是否存在食物差异,不同时期的人进行随葬和祭祀活动时所使用的各种动植物种类和特征,古代人类制作各种器物的原料、技术与方法及发展过程,文化与文化之间一些特殊因素的交流等,同时,还能提高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的科学性。夏鼐先生当年开始筹划构建的科技考古学科已经在两个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个方面是对遗迹和遗物进行鉴定、测试和分析,开拓了传统考古学所不能涉及的多个研究领域。另一个方面是确认遗址、遗迹的位置、面积、布局,对各类考古资料进行定量统计和分析,极大地提高了考古学研究的效率与精确度。在考古学中强调科技考古是时代向考古学提出的要求,也是考古学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领导决定把原来的实验化验室、体质人类学研究组、动物考古研究组、绘图室、修复室、照相室等部门合并到一起,成立科技考古中心(原名为考古科学技术实验研究中心,曾改名为考古科技中心),科技考古中心是运用自然科学方法与技术从事考古学研究的跨学科研究机构。15年来,科技考古中心先后被确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扶持学科、重点学科和6个重点研究室之一。现在的科技考古中心具备多个实验室,拥有一批活跃在国内外学术前沿的专家学者,主持完成过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出版了多本具有开创或完善学科建设价值的专著,用中文、英文、日文在国内外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过数百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和研究报告,多个实验室建成了系统规范的标本库、资料库和数据库,获得了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科技考古中心以其整体实力在亚洲地区的科技考古研究中名列前茅。
从更大的范围看,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一个建设、完善科技考古研究机构的,拉开了中国科技考古大发展的序幕。这具体表现在多家国家级的科研和教学单位中专门成立了包括多个科技考古研究领域的机构,不少省级文物考古单位里都有专人从事科技考古不同领域的研究。一些科研和教学单位中都开始培养专门从事科技考古的博士生和硕士生。科技考古研究已经大致可以分为考古勘探、年代测定、环境考古、人骨研究、动物考古、植物考古、DNA分析、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微量元素分析、锶同位素分析、物质元素和结构分析、计算机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等多个领域。基本上每隔2年举办一次的全国性科技考古学术研讨会已经连续召开了十次会议。一批科技考古的专著得以出版。科技考古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认可,支持科技考古、依靠科技考古、发展科技考古与强化科技考古已经成为整个考古学界的共识。
今天,能否在考古学研究中做好科技考古工作,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考古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尺。我个人认为,对照夏鼐先生当年的谆谆教导及身体力行,要做好今后的科技考古研究,尚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科技考古要努力加强与考古学的有机结合
夏鼐先生曾经说过,考古学是利用古代留传下来的实物来研究古代人类的社会、经济、日常生活等各方面情况和它们的演化过程。考古学研究的遗迹、遗物等实物资料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考古学上的有些问题是需要请科技史专家或科技专家帮助我们解决的(23)。我们要做好当前的考古学研究,就要强调科技考古全面、系统地参与到每项考古调查、发掘中去。即在考古调查和发掘以前,科技考古的研究人员要共同参与设计和规划,在考古研究人员的主导下,结合不同的考古实际状况制定各种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同时要一起开展野外工作,如考古勘探工作要结合探铲钻探,大致搞清楚遗址内的布局,为合理地布方、有计划地开展发掘提供思路。在考古发掘过程中要有计划地采集碳十四系列样品,保证碳十四年代测定的科学性。要对古代遗址形成及废弃过程中的自然环境状况进行研究,认识当时人的各种行为的自然环境背景。要采集出土的人骨和动植物遗存,开展形态学、DNA分析和食性分析,科学地把握当时人的体形特征、基因特征及包括病理现象在内的各种信息;认识当时人的食物资源的种类、比例及获取方式,了解当时人利用动植物进行祭祀、随葬及战争的行为。要对出土的青铜器、陶器、石器、玉器、容器内的残留物及特定环境里的土壤进行各种物理和化学分析,认识有关古代人类生产工艺、原材料来源及当时人的一些行为特征等内容。上述的各项认识都应该输入地理信息系统,再结合考古学发掘、研究的内容,进行各种分类或综合分析。最后,以考古学研究为主线,把包括科技考古在内的多学科研究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全面认识古代社会。
(二)从事科技考古的研究人员要成为复合型人才
夏鼐先生曾经指出,要做好考古学研究,一定要对许多关系密切的学科有一定程度的了解(24)。夏鼐先生对考古研究人员提出的要求中包括要了解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知识。其实,从本质而言,这个要求也适用于那些对考古研究感兴趣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他们也需要对考古学研究的目的、方法和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考古研究人员和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这些不同的学科都有各自的研究目的和方法。因此,要把科技考古研究推向前进,考古研究人员和自然科学研究人员互相都有一个学习对方的过程。考古研究人员要认真了解自然科学研究人员探讨物质世界的各种方法和原理,开拓研究思路,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而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则要注重认识考古研究人员是如何去解释古代社会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充分利用多种仪器设备的性能,开发各种考古资料的价值。研究人员只有通过这样一个知识结构更新的过程,才能把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方法全面、有效地运用在勘探、考察、鉴定、测试、分析各种与考古相关的资料中,而这样的研究结果才能与考古学的目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现出科技考古研究的学术价值。现在一些科研和教学机构已经培养或正在培养科技考古方向的研究生,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今后,有条件的大学还要加强对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开设科技考古的课程,系统地培养复合型人才,引导他们以新的思维在今后的田野考古中开展工作,为在全国范围的考古实践中广泛开展科技考古研究打好基础。
(三)以考古学文化的观点为指导开展研究
夏鼐先生曾经指出,研究考古学文化必须要注意三点,第一点是一种“文化”必须有一群的特征;第二点是共同伴出的一群类型,最好是发现不止一处;第三点是我们必须对于这一文化的内容有相当充分的认识(25)。这些研究考古学文化的认识对于指导我们做好科技考古研究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可以帮助我们把对特定遗址的某个科技考古研究领域的具体看法,放到这个遗址所属的由多个遗址组成的考古学文化层面上去认识。如果属于同一个文化的其他多个遗址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那么我们要把新认识和从其他多个遗址里已经得出的认识进行比较,把握他们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以求更加客观、更加全面地提出自己的认识。如果其他遗址还没有做这方面的研究,或者所做的遗址数量不多,我们则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在属于同一文化的其他遗址开展工作。从考古学文化层面上提出的科技考古的研究结果,必须建立在对一定数量的遗址进行全面、扎实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上。另外,在系统总结一个考古学文化的某个科技考古领域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文化与文化间的同一领域的比较研究,从中归纳他们之间是否存在连续性、关联性、变异性、差异性等,以求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认识这一领域的研究结果。同样,如果其他考古学文化还没有做这方面的研究,或者做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我们则要努力去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从全国的范围内、在大跨度的时间框架里提出科技考古某个领域的研究结果,同样要建立在对多个文化内的同类遗存进行全面、扎实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上。
(四)推动考古学研究方法的创新
夏鼐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要借用多种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开展考古学研究(26),这已经涉及到考古学方法创新的问题。通过总结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和考古年代学等方法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这些方法的形成首先都是依据考古学实践的需要,借鉴别的学科的方法,然后在考古实践中不断完善、充实这些方法,使之逐步适应考古学的研究,成为考古学自己的方法。重温这些方法的形成过程对我们应该有一个很大的启示。我们通过借鉴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和数学的研究方法,逐步建立起考古勘探、年代测定、环境考古学、体质人类学、动物考古学、植物考古学、食性分析、DNA分析、成分和结构分析等诸多研究领域,获得了一系列有学术价值的成果。这些成果再一次证明科技考古的应用价值,科技考古对深入开展考古学研究是一个极大地促进,科技考古的实践过程正在带动考古学方法的进一步多样化,我们要以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和考古年代学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为鉴,努力做好科技考古研究,有意识地补充和完善科技考古的各种研究方法,逐步做到科技考古各个研究领域里分别包括的野外调查、采样、鉴定、测量、实验、化验等多种研究方法的规范化,积极推进考古学方法多样化的创新过程。
三、 结 语
今天,中国科技考古学科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这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夏鼐先生的英明决策和身体力行,得益于前辈学者们的大力开创,得益于广大科技考古研究人员的刻苦钻研,得益于学习科技考古的青年学子们的勤奋努力,也得益于全国广大考古研究人员的积极参与。相信只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我们获取的信息资料就会越来越丰富,我们涉及的研究领域就会越来越广阔,我们得到的研究成果就会越来越精彩,考古学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注释:
(1) a.王昌燧:《前言》,王昌燧主编:《科技考古论丛(第二辑)》,第-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年。b. 赵丛苍主编:《科技科考古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c. 杨晶、吴家安:《科技考古》,文物出版社,2008年。d. 陈铁梅:《科技考古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e. 袁靖:《科技考古》,刘庆柱主编:《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第425~466页,人民出版社,2010年。
(2) 夏鼐:《放射性同位素在考古上的应用》,《考古通讯》1955年第4期。
(3)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一)》,《考古》1972年第1期。
(4) 石兴邦:《论古文化与古环境》,周昆叔主编:《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第5页,科学出版社,1991年。
(5) 何天相:《中国之古木(二)》,《中国考古学报》1951年第五册,第217~293页。
(6)、(7)、(11)、(12)、(24) 夏鼐:《中国考古学和中国科技史》,夏鼐著:《夏鼐文集(中)》,第299~30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8) 夏鼐:《评周仁等著〈景德镇瓷器的研究〉》,夏鼐著:《夏鼐文集(中)》,第504~50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9)、(26) 夏鼐:《考古学》,夏鼐著:《夏鼐文集(上)》,第3~2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0)、(13)、(15) 夏鼐:《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夏鼐著:《夏鼐文集(上)》,第375~40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4)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夏鼐著:《夏鼐文集(上)》,第402~41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6) a. 夏鼐:《洛阳西汉壁画墓中的星象图》,夏鼐著:《夏鼐文集(中)》,第377~39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b. 夏鼐:《从宣化辽墓的星图论二十八宿和黄道十二宫》,夏鼐著:《夏鼐文集(中)》,第391~41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7) 夏鼐:《湖北铜绿山古铜矿》,夏鼐著:《夏鼐文集(中)》,第434~447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8) 夏鼐:《晋周处墓出土的金属带饰的重新鉴定》,夏鼐著:《夏鼐文集(中)》,第448~457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9) 夏鼐:《新疆新发现的古代丝织品――绮、锦盒刺绣》,夏鼐著:《夏鼐文集(中)》,第305~337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0) 夏鼐:《我国古代蚕、桑、丝、绸的历史》,夏鼐著:《夏鼐文集(中)》,第338~36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1) 夏鼐:《沈括与考古学》,夏鼐著:《夏鼐文集(中)》,第465~48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2) 夏鼐:《考古学和科技史》,夏鼐著:《夏鼐文集(中)》,第283~28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里的三维教学观,具体到英语学科就是要综合发展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素养。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就是在教学中多进行探究学习、任务型学习、合作学习。
《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英语语言教学要“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表达的能力”。批判性是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本课指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考古学家的工作语言进行理解,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形成自己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整的语言表达。
设计思路:
首先,整合文章,以考古学家为主线,通过对考古学家的工作情况的认识,对考古学家就周口店情况的讲解以及讲解过程中语言特点的分析,让学生站在考古学家的角度来全面、综合运用文章所学知识。
其次,以课文为依据综合训练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提高学生文化意识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再次,在阅读文本过程中进行问题探究性指导,任务型学习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最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在了解全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站在考古学家的角度对文章进行主题拓展,即以课文为本,同时又融入学生的个人认识,完成有关周口店的半创作型报告。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中心是考古学,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设计的。里面涉及到了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及细节性的描写,而阅读部分集中在通过考古学家对周口店文化遗址中物品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北京人的早期生活,从而帮助学生增长考古学知识。同时通过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测,形成对早期人类生活的形象理解。通过阅读使学生理解和使用本单元基础词汇及句式结构,并通过对文中语言的分析,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更好的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为他们理解古代文明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考古的知识了解不是太多,而且里面涉及到一些专业术语,所以本单元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考古相关的一些东西又使学生们感到好奇,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尽量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展开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考古学家的工作,并站在考古学家的位置上思考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
1. Knowledge aims:
Learn and master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about archaeology in this period.
学生理解并认识和考古学及考古学家相关的词汇,为课文阅读及最后输出打下基础;
2. Ability aims:
(1) Use reading strategies (prediction by pictures and titles) to read.
(2) Apply skimming, scanning skills to improve reading ability.
(3) Make a presentation to improve students’ speaking ability.
学生学会用阅读策略,如通过上下文推理判断、根据图片提示猜测主题,理解文章大意。
在阅读中熟练使用各种阅读技巧,如略读、找读,提高阅读能力。
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拓展训练,提高说的能力。
3. Emotional aims:
(1) Learn about general idea of archaeologists’ work and learn some knowledge of the Zhoukoudian Caves.
(2) Develop students’ moral quality to protect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s.
了解考古学家工作的相关情况,并在考古学家的帮助下熟悉周口店这一文化遗址所折射出的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了解考古学家工作及其发现的重要性并号召人们保护周口店。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以考古学家为主线,让学生了解考古学家所发现的周口店的一些具体物品,从而理解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
2.体会考古学家所用语言,分析、理解并使用考古学家的思维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及解释问题的方法,并熟练运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1:Warming up (1 min)
Get the students to enjoy some beautiful pictures to the music.
设计意图:以考古发现的文物的精美图片为引,激发学生对考古学的热情。
步骤2:Lead-in (3 mins)
(1) Get the students to know the definition of archeology and the archaeologists’ work.
Archaeology is a science that studies physical remains found in the ground and people often use scientific analysis to uncover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s.
What do archaeologists usually do? (find some clues from the sentence above)
excavate; collect; analyze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必要的考古词汇。
(2) Give the students some clues for reference and get to the topic of the reading :
Zhoukoudian caves
located in Beijing
famous for the skull
……
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胆地开口去说英语,分享他们对周口店的了解。在进行口语表达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他们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好奇心。
步骤3:First-time reading (reading for general idea) ( 3 mins)(见图1)
(1) Go through the text quickly and find out who visited Zhoukoudian caves:
(2)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reading?
A. The farming and hunting of the earliest people.
B. The introduction of a group of English students to the Zhoukoudian caves.
C. The trade between the earliest people.
D.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life of the earliest people in the Zhoukoudian caves in China.
(3) What did the archaeologist show to the students?
a needle a necklace and…
It’s here that we found evidence of some of the earliest people.
(What does here refer to?) The cave.
设计意图:让学生迅速浏览全文,了解这篇文章的题材特点。通过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来回答以上问题,把握文章主要脉络。同时锻炼学生通过课文中图片的内容迅速捕捉课文信息的能力,以及通过上下文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步骤4:Second-time reading(reading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13 mins)
(1) Answer some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first part.
① How could they live here?
②How did they keep warm?
③What wild animals were there all that time ago?
Conclusion : the archaeologist explained the simple life of Peking man to students.
(2) Get the main idea of the second part by answering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nd put some sentences in right order.
①What does the needle look like?
②How did they make clothes?
Arrange them in the right order:
a. removing the skin
b. rubbing salt onto the skin
c. removing the fat and meat from the skin
d. cutting up animals
e. cutting the skin and sewing the pieces together
答案:d a c b e
Conclusion: the archaeologist focused on the tools and clothes.
(3) Fill in the blanks and answering the question.
What’s the necklace made of ?
Some beads were made of animal ______ but some were made of ______ .
Why was the archaeologist sure that some beads were made of fish bones?
Conclusion : Archaeologist showed something related to the necklace to the students.
Final Conclusion: With the help of archaeologist, the students learned something about the simple life, the tools & clothes and necklace of the early people.(见图2)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二次阅读课文,完成上述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获得并理解文章的细节信息。通过对细节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在考古学家的帮助下形成对早期人类生活的初步认识,并对考古学家如何得知早期人类生活状况形成初步的认识。学生可以从文中找答案,并通过讨论文本概括大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成为课堂的主角。
步骤5 :Third-time reading: critical thinking (7 mins)
Can you find some phrases or sentences that the archaeologist used to explain things to the students.
We think it is reasonable to assume…
We have been excavating…
We have been finding…
Our evidence suggests…
It seems…
As the botanical analyses have shown us…
设计意图:第三次阅读文本,让学生体会考古学家语言,分析语篇中的一些重要句式结构。同时运用批判性思维,了解考古学家的工作及其科学性,也为下一部分的使用语言积累素材。在这一部分,学生进行分组阅读,相互探讨,体现出新课程“合作学习”理念。
步骤6 :Producing time (12 mins)
Make a presentation on “Cultural Heritage Day”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speaking skills an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hole text.(见图3)
设计意图: 通过组织学生分组对课文进行重组,以考古学家的口吻为六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的“中国遗产日”做有关周口店的口头报告,使学生在对周口店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性运用,即总体概况――详细介绍――个人看法,目的在于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又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侧重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在这一部分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整体评价。
步骤7 : Homework (1 min)
Peking Man site under great threat
The Peking Man site at Zhoukoudian is facing an unprecedented(前所未有的) threat from humans and natural disasters. Experts warned that it might be taken off the World Heritage Site list if no action was taken to protect it.
……
1. Fin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its current situation.
2. Write a poster to call on people to protect it.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完本节阅读后的扩展阅读,通过考古学家的讲解,学生已经了解到早期的人类生活及周口店的重要地位,但是目前周口店这一文化遗址受到了很多的外来威胁,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课外阅读,同时号召人们要尊重考古学家的发现并保护文化遗址。
六、教学评价设计
在长期的原始社会里,特别在北方,鸡由野生鸡种进化成家禽之一,是否早于南方,这很难肯定。因为古生物学所见的“鸡骨”还不能当作家禽的遗骸。考古学家虽在河北武安县磁山文化遗址发现“家鸡”的跗蹠骨②,说是与原鸡的很相似;河南新郑县裴李岗又有鸡骨出土③,西安半坡村也发掘出零碎的鸡骨④,似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这些文化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已在北方养鸡。但仅就半坡遗址陈列的“鸡骨”而论,只是些肢骨,未见头骨,实在值得怀疑,因鉴定一个禽兽的种,主要应靠颅骨。据说在出土的陶盆内面绘有鸡形,如果是鸡,则鸡的家养似又可信。一说鸡的野生祖先是能飞的,不容易活捉,较难驯养。其实未必尽然,因不能排除把捉到的雏禽加以驯养的可能性,而且例如古埃及已把鹅家养,有金字塔的石刻证明,而野鹅却是能高翔远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谢成侠:中国鸡种的历史研究,《中国农史》1984年第1期67—76页(其中印错不少字,今予改正)。
② 周本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的动物骨骸,《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339—347页。
③ 新郑文管会等:裴李岗遗址1978年发掘简报,《考古》1979年第3期197—200页。
④ 中国科学院考古所:《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版。
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从古代文字去推敲,只能追溯到3000多年前。例如殷墟的甲骨文,已有鸡的象形字(如下图)。可决不等于说,在有这原始文字以前的时代就没有家禽。甲骨文金文中还有‘彝’字,考古学家都认为,字形如同双手供奉一只鸡,以后此字变成盛酒器皿(酒尊)的古称,篆文变成,而鸡字更写作或,渐成今体文字。古篆文又把“奚”和“佳”二字缀合成一字,根据《说文》解释的佳字;“鸟之短尾总名也,象形。”此说有正确的一面,因古代早就把长尾的雉也包括在内;而奚字则是由爪和矣二字上下相迭构成,表示鸡的腿与爪当初是用绳子系着饲养的,怕它飞跑,照这样解释也是符合实际的。这好似表明,三千多年前的鸡虽已被驯养,但还只能说尚在驯化早期阶段。
一些古文物也留有养鸡的迹象。从汉代古墓出土的陪葬品如陶制的家禽,虽不能真实反映出当时鸡的形态特征,但先秦时代的历史文献记述鸡的事例已很多,而且被列为六畜之一。特别是汉墓出土铜酒壶上的一只铜鸡,长颈长脚,胸突尾长,展翅昂首,呈张口状,形如斗鸡①。又如晋墓中的鸡陶俑,形如肉用鸡,其尾翘起②,均足以证明汉代以后鸡种在进化。以上有二图,在此从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南京博物馆:江苏涟水三里墩西汉墓,《考古》,1973年2期80—89页。
② 河南省文化局文化工作队:洛阳晋墓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
第二节 中国鸡种的起源
关于鸡的起源问题,各国都认为,至今见于印度和东南亚各国的几种野鸡,它们就是鸡的祖先,国内外一些养禽学的书上也照此介绍。其实,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如云南省西双版纳等地,乃至海南岛等地,据悉至少有某种野鸡栖息。中国古代的鸡种是否要远由印度等地的野鸡驯化而来,这一问题在国内已引起重视和辩论,不宜再人云亦云,跟着西人的说法;但也有如此的考古研究,好似中国家鸡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东夷,就更不便苟同其说。
按野生鸡种祖先,各国一般都认为主要有红色野鸡(Gallus bankiva)和其他几种野鸡,而以红色野鸡分布最广,不仅生存于印度和缅甸,而且从克什米尔还分布到北部湾地区及马来亚半岛。实则,这些调查研究不过是19世纪英法帝国殖民者在这些东方殖民地上的发现。所谓薮鸡(Jungle fowl),是生活在灌木丛及竹林里的野鸡,红色野鸡往往就是指的这种;也有把产于爪哇的邦克瓦鸡(Bankiva)称之为红色野鸡,而且还有把薮鸡当作以上各种野鸡的通称。这种野鸡的形态、啼声、羽色和一般习性都和现代的鸡种相似。它在3—5月间产卵最多,雄野鸡体重只有1000克左右,雌的更小,羽毛红色,有金黄色光泽,也有黑色和银灰色的。而且经过试验证明,能和家鸡杂交。其他几种野鸡与家鸡的相似性较远,分布范围较小,或限于栖息在锡兰和爪哇等岛屿上。因此,达尔文认为,红色野鸡才是所有鸡品种的祖先①。这是一元论的见解。反对此说的,则认为它只是斗鸡及其近缘矮鸡(Bantam)的野生祖先,而其他的鸡种是由别种的野鸡进化而来。看来多元论的见解较为有理。美国勘萨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达尔文著:《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第七章,叶笃庄、方宗熙译,科学出版社,1957年。
州立大学养禽学系教授华伦和史密斯①就东西方27个品种和变种的鸡头骨作了比较研究,认为地中海(以来航鸡等为代表)和亚洲原产的鸡种(包括九斤黄等品种)来源不同,二者有明显的特征区别,即地中海类型的鸡在两片额骨之间有明显的缝际脊突;亚洲类型则无此脊突,而是常见有很深的沟于此部。英美两国的品种(主要来源于亚洲的),在额骨的结构上居于地中海和亚洲型二者之间,大后孔并无明显的区别。因此,他们认为,它们的来源不同。
中国的鸡种不应再认为以印度或东南亚地区的野鸡为其祖先,而是由中国西南地区境内原有的野鸡种先在南方经过驯化而来。事实上,我国动物学界近年来始感觉到过去错误的认识,并承认起源于下述两种野鸡②,即云南省西南部和怒江一带的滇南原鸡(Gallus spadiceus),在广西和海南岛还有一个亚种海南原鸡(Gallus jaboullei),后者在西方国家却称之为北部湾鸡,这些野种很可能和我国南方古代的鸡种有血缘关系;以后再向北方传播的。据悉,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等地近年还发现一种“茶花野鸡”,并视为是我国鸡种的祖先,而且已有驯化的“茶花鸡”(图从略)。这种野鸡目前亦可在南京等市动物园见到,但其鸣声不同于普通鸡种,且啼的尾声短促。因此,这一问题有待我国养禽学家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根据英国柔纳尔在《驯化动物的历史》中的描述:红色薮鸡分布于克什米尔东至北部湾地区,有缅甸鸡、北部湾鸡等名称;在印度,根据出土文物和鸡骨的研究,有的认为在公元前2000年鸡已被驯养,但也有认为那还是一种野鸡;印度鸡由航海运到古埃及,由陆路经波斯传到希腊,而未指出经中国传往西方,只是依据一幅水墨画表明养鸡对人口稠密的中国经济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不仅是中国鸡种的起源问题,连中国的养禽历史在我国更有待于弄清的必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Warren D.C.&H.Smith(1949):The origin of breeds of chicken J.Agri.Res78:397—403。
最近被电影《赤壁》选用的东汉时期的错银铜牛灯是南京博物院(以下简称“南博”)的镇院之宝,它由灯座、灯盏、烟管组装而成,这三部分均可拆卸。如果仅仅摆放在橱窗中,还不能看出这铜牛灯有什么特别之处。南博信息中心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将铜牛灯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鼠标点击,可将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分拆开来,再在灯盏腹部上一点,便能通过灯盏的镂空部分看到火红的烟火; 当灯火点燃时,还能看见青烟进入烟管。这是2000年诞生在南博的第一件数字化文物,也是全国首次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文物藏品上。
超大屏的环形剧院、便捷的导览系统、幻化的三维空间……这些高精尖的科技让博物馆走出象牙塔,走向公众。在文博行业,信息中心是要追求技术的极致还是内容的丰富?是让公众为高超的技术赞不绝口,还是通过技术手段把藏品印在公众的脑海中?南博信息中心主任张小朋在筹备南博二期扩建工程信息化方案时不断思考信息中心的定位。
探明自身定位
博物馆信息化的理念应该立足三点: 文化、艺术和科技,因此信息中心就该做创意型的发动机――用创意来丰富内容,用创意让藏品“复活”。
南博的信息中心并不如想像中那样宽敞明亮,反倒是充斥着各种书籍与庞杂的研究器具,办公室外的大厅里工作人员正忙碌测试即将上马的导览系统。这里就是南博数字创意的“孵化地”。“将信息中心打造为创意的发动机”是张小朋带领的技术团队一直努力的目标。
实际上,在文博信息化拉开序幕时,信息中心的地位与作用很微妙。相对于决策部门而言,信息中心仍旧是执行者; 但与单纯的业务部门相比,信息中心又要掌握全局。诸多文博行业的信息中心负责人均表示,不容易把握信息中心的定位。
要明白信息中心的角色,张小朋经历了一番摸索。20世纪80年代中期,考古学家还在对文物进行“手工”研究时,张小朋隐约感觉到,考古学插上计算机的翅膀会飞得更加高远。此时他已研究生毕业,正留校协助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童恩正,要将四川大学博物馆建成西南考古学数据信息的中心。而在这之前他是一名考古学的学生。文与工的学习相得益彰,为他今后的博物馆信息化工作埋下了最为厚实的伏笔。
20世纪90年代初期,张小朋从四川大学博物馆调到江苏省计算技术研究所,在工业控制部门实施管控一体化工作。恰逢江苏省计算技术研究所进行市场化改革,他拟定的部分方案也要进入市场。这一时刻张小朋想到了即将兴建艺术陈列馆的南博。
“博物馆应该是信息的集散地,文物是信息的载体,信息需要传递给观众才能实现博物馆的价值。除了将表象的信息传达给大众,内部信息的挖掘、关联与呈现则是博物馆成功的关键。”抱着对博物馆信息化趋势的信心,他将一本厚厚的南博艺术馆信息化设计、建设方案交到南博院长手中,从此他的职业生涯也悄然发生了转变。
在拨号上网50元6小时的年代,博物馆信息中心是什么?没人花过心思。南博也没有专门的信息部门,张小朋在博物院基建部完成了南博智能大厦筹建后,他意识到博物馆信息化不能只停留在建筑上,更是要渗透到业务中,这就需要有专门的“发动机”来推动。
这台“发动机”到底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仅仅是加大高精尖技术的马力,把博物馆做得够炫够酷吗?“博物馆的信息化理念应该立足三点: 文化、艺术和科技。”张小朋认为,博物馆是要将承载的历史用高科技手段以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目的是让观众记住藏品而不是技术。那么信息中心就该做创意型的发动机,用创意来丰富内容,用创意让藏品“复活”。
技术人员还要会“舞文弄墨”
既懂技术,又熟悉业务,这是文博信息化创意发动机开动的关键。
1999年南博信息中心初建,张小朋一个人整整忙活了半年,硬是把信息中心建立起来了。2000年网络泡沫还未破灭,众多目光都积聚在大型网站上。文博信息中心绝对是个“冷门”,牌子不响、店铺不大,要招兵买马还是个难事儿。到2000年年底才陆续增加三个人,虽然这三个人学历不高,但三人为众,张小朋终于有了一只属于自己的技术团队。
“现今在我国的博物馆行业,专业从事信息技术的技术人员总共不过四五十人,而且主要分布在大型骨干博物馆中,其中许多是近年来陆续进入博物馆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对文物、考古和博物馆的认识还相当肤浅,无法根据自己对文物的深刻认识来甄别、选择、应用合适的多媒体技术。”张小朋坦言,对于文博行业来说,技术人员要会“舞文弄墨”,这是创意发动机开动的关键。
技术人员不懂历史、不解考古是文博行业信息团队一直面临的短板,现已导致大量以盈利为目的的装饰装潢公司和计算机公司乘隙而入,利用舶来的技术,以背离市场的高昂价格卖给博物馆(即使是通过招标的方式,也因为缺乏博物馆业务和信息技术兼修的专家而难以把握)。
“博物馆想表达的内容和技术手段的运用难以紧密扣合,出现许多为展示技术而展示技术的‘技术秀’。大家会发现,在我们参观博物馆后,很多时候记住了高精尖的技术,但是却没有印象深刻的文物。”张小朋对这一情况很担忧。
为了让技术人员学会“舞文弄墨”,这位信息中心主任不仅仅传授技术的应用,还亲自上马教起了文博知识。开始的时候,张小朋几乎每周分配一个项目,拟定提纲式的工作计划。下属们负责丰富提纲,最后进行圆桌交流,分享各自的工作体会,他经常将考古知识与技术的讲解穿插其中。
常年来,南博信息中心成员坚持每天维护网站、增加资料。1999年年底,师徒四人开始对《二十五史》进行数字化工作。通过在其他网站的资料搜集,不断充实《二十五史》,网上没有的就扎到图书馆里一页一页地扫描。为了便于检索,再将图像转换为文本,最后这些学理工的青年们必须“咬文嚼字”校对晦涩难懂的古文。没有资金、没有人力,四个人熬更守夜硬是把这个工程漂亮地完成了。
“我们是凭着一股热情,凭着敬业的精神,凭着我们对博物馆信息化手段将在博物馆中大放异彩的这种信心,才完成了这样的工作。”2003年,正在工作的张小朋突然接到电话,被告知南京博物院网站获得了全国优秀文化网站,这令整个团队激动不已。“此次评审是通过网上公开投票表决,大众的肯定就是最好的肯定。”张小朋回忆起这个奖励,兴奋之情仍溢于言表。
2006年,这个团队增加到8个人。“这5年中,我们4个人很孤独,过程也很漫长,但我的主导思想不是去追求一时的轰动,而是追求坚持。”张小朋说,对团队建设的坚持就如同南博网站的构建,像一颗小幼苗,虽然没有影响力,但却很坚韧。
面对即将到来的南博第三次全新的改扩建工程,这支8人队伍仍旧“亲征”。张小朋认为,亲力亲为的工作过程,是技术人员增强文化素养、熟悉技术的最好方式。有自己的技术和创意才能使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进入良性循环。
磨合业务部门
信息中心最终要改变单纯技术部门的现状,成为收集、整理与存储利用数据的文化资源部门,从而在打造创意发动机上更进一步。
本报曾经以“封面报道”的形式报道过文博信息化,当时的报道中写到: “文博信息中心在孤军奋战。”同样,南博信息中心也是只身一人走过了一段艰辛的路途。
藏品管理系统是博物馆信息化的基础,数据库是博物馆藏品管理系统的支柱,数据库的源泉来自藏品资料。
考古学与历史学的研究在于考古和文献史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文物资料”是学者们做研究的“粮食”,研究报告、论文往往又是他们职业晋升的砝码。如果研究能力不够,能独自保有这些珍稀资料也将是优势,因此老一辈的历史与考古研究者视考古文物的第一手资料为“命根子”,没人肯轻易交出来。
10年前,在南博开始建立藏品数据库时,便因为无法得到文物藏品保管部门的全力配合而陷入僵局。同时,由于业务部门人员在技术与文化素养上的差距,对计算机这一新“玩意儿”有强烈的抵触情绪,而传统博物馆中直接与文物相关业务部门的主导地位更是让“信息化”的推广内外焦灼、举步维艰,信息中心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
该怎样打开局面?此时的张小朋面临着两方面的“融合”,既要将信息化融合到各个项目流程中,又要让信息中心融合到各个业务部门中。没有融合,创意发动机只是纸上谈兵。
“在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听到一个故事,说国外有专家专门帮人摆脱网瘾。”张小朋突然灵光一现,决定以南博的内部计算机应用为切口,让业务部门先品尝到计算机工作的“甜头”。
“不管打字还是做图,我们先让大家通过网络使用计算机,于是开始建立内部的网络,并很快与互联网联系起来,使一些需要合作的工作可以同步进行。”张小朋在咨询江苏省保密局后,得知内外网的互联不会涉及泄密问题,便开始大胆着手建立南博网络,直接将外网与内部局域网连接,实现了每台计算机的直接上网。同时,他大力推进人手一台计算机的计划,并实现了考古部门人手两台机。久而久之,工作人员不仅离不开计算机,反而开始“上瘾”。信息中心的重要性慢慢凸现出来,并开始渗透到每个业务部门。
2008年年底,南博将展开二期工程扩建,南博计划把图书资源、图像资源与数字信息资源合并,向集成的方向发展,独立为文化资源部门。“信息中心最终是要改变单纯技术部门的现状,成为收集、整理、存储与利用数据的文化资源部门,从而在打造创意发动机方面更进一步。”
独辟数字创意
虚拟现实技术是数字化博物馆及虚拟博物馆中最重要的技术,但这只是工具与手段,我们的目的是要利用这一工具,再加上创意来展现藏品。
如今,虚拟现实技术已是数字化博物馆不可缺少的工具,它突破空间与地域的限制,令更多的藏品得以和观众见面。
20世纪90年代初,张小朋用3D软件开发过一些基本的三维模型,用来帮助考古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他发现,要让考古专家来建立三维数字模型是不可能的,如果能够开发出一个建立三维模型的“黑匣子”―只需要考古人员将测量得到的空间数据输入,即可生成大致的三维模型,再通过手工作业对模型进行修正与贴图,让模型更加逼真,这样就能大大降低考古人员自行建模的难度。在提出构想后南博信息团队开始探寻方向。
虚拟现实技术是20世纪末才兴起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性信息技术,原本是美国军方开发研究出来的一项计算机技术,当时在中国这一技术还处于待广泛开掘阶段,没有多少可借鉴的经验。师徒四人耗费一年多的时间,研读大量国外资料,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我们将国外有关这一技术的开发历程与案例进行步步解剖,把整个模型的开发过程切割成一小块,来进行实验。”为了节约时间,张小朋将“家”搬到办公室,沙发成了床,微波炉用来热菜,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是家常便饭。恰恰是这一年的潜心研究让他深信,虚拟现实技术会成为文博行业在藏品展览方面的有力工具。
南博“物华天宝”的一楼展示大厅是人气的聚宝盆。这里有全国博物馆中最大的触摸屏,你可以看到来自全球七大洲的历史概况与经典小故事。只要触摸屏幕右边的选项,便可自主选定感兴趣的内容: 有饱含传奇色彩的特洛伊木马攻城记,也有中国响当当的以少胜多战役,三维动画的表现方式妙趣横生。
由南博自行设计开发的“您的家乡,我们的骄傲”软件也即将上马。该软件采用类似Google earth的地图搜索形式,让观众在超大触摸屏上寻找自己的家乡,并详细介绍该地出土的文物情况,一旦南博有这里的文物,大屏立即指出该文物陈列在哪个馆,担任起向导。“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将实与虚巧妙地连接,让藏品更加丰满,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南博未来的扩建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张小朋在电脑上做了一个演示,走进博物馆,会看见脚下一片蓝色海洋,波纹分明,脚轻轻一点,“海洋”便立刻晕开波纹。这是由虚拟现实技术做成的地面互动感应系统。
“虚拟现实技术是数字化博物馆与虚拟博物馆中最重要的技术,但我们一定要明确这些只是工具与手段,我们的目的是利用这一工具加上创意来展出藏品和历史上的那一瞬间。”张小朋说,就像展览大厅里的触摸屏,重点不是它的尺寸有多大,而在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这里营造的展示舞台。
采访手记
最好的时光
在南博见到张小朋时,他一身古典的浅白色中式褂子,很有学者风范。他10岁前便随父亲在机房里“摸索”; 1980年高考前两个月毅然从理科尖子班转到文科班,拿下甘肃省高考文科第二名的优才生却爆冷门――读了考古学; 大学本科读的是考古学,成为了最早迈进四川大学计算机机房的文科生; 20世纪80年代中期,攻读人类学研究生的他又为四川大学计算机公共机房开发出针对“小球病毒”、“耶路撒冷病毒”查、杀、免疫于一体的杀毒程序。可以说,今天担任起南博信息化的重担,是他职业的回归。
对于南博即将到来的兴建,张小朋平和的语调中透露着兴奋: “博物馆是资金饥渴型单位,能够碰上扩建或者再建工程对于文博信息化工作者来说,是最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