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学语言的真实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盖瑞・伯森;《雪橇犬之歌》;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诗意抒写

盖瑞・伯森(Gary Paulsen,1939――至今),美国当代著名儿童作家。由于在从事文学写作之前,盖瑞・伯森先后从事过卡车司机、捕猎人、歌手、水手、农夫、工程师等各个领域的不同职业,因此盖瑞・伯森常常将亲身体验过的现实经历融入其文学作品,并进行适当合理的加工,使作品内容更具有典型性和真实性。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就曾误认为盖瑞・伯森的《手斧男孩》所讲述记录的是一个真实事件,并欲对作品中的布莱恩进行采访报道。《雪橇犬之歌》是盖瑞・伯森继《手斧男孩》之后的又一著名儿童文学作品,被评论家认为是其最杰出的文学作品之一,作品讲述了少年罗素的冒险经历和其在冒险过程中的心灵成长历程。在写作过程中,盖瑞・伯森灵活运用了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以及诗意性的文学语言,使《雪橇犬之歌》中无论是景物描写还是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栩栩如生,耐人寻味。

一、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使文学作品内容更加丰满、充盈

现实主义文学要求文学作品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进行突出的表现,即便是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在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塑造方面也是不可忽略的。在盖瑞・伯森的儿童文学作品《雪橇犬之歌》中,作者正是通过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将少年罗素的形象成功的塑造于作品之中。盖瑞・伯森对美国北方的因纽特人传统与现代生活进行了详尽、细腻的描述,成功的在《雪橇犬之歌》中建构了作品中的典型环境,进而通过对少年罗素与自然对抗进行生动的描绘。

盖瑞・伯森在其文学作品《雪橇犬之歌》中运用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不但成功的在典型环境中塑造了典型人物少年罗素,也同时准确的阐明了在作品中各种人际关系,以及对与少年罗素有关的各个人物形象的刻画,如少年罗素的父亲、祖父和沃格鲁克老人。其中,值得一提是父亲不断讲述祖父所处年代的狩猎故事,使少年罗素对于旧时光很是崇拜和向往,而沃格鲁克老人则是少年罗素的人生导师,他不但为少年讲述因纽特人过去的传奇故事,还亲自教授罗素如何向祖辈那样与大自然对抗,用传统的方式制作皮衣皮裤,训练雪橇犬,狩猎等等。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祖父,就没有少年罗素的梦想,若是没有沃格鲁克老人,则没有少年罗素的冒险经历和少年的成长、成熟。由此可见,盖瑞・伯森的《雪橇犬之歌》中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不但成功的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还详尽的描述了与典型人物有关的各个人物角色之间的人际关系,以此来从侧面反映典型人物的角色特点,人物形象等等。也就是说,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能够使文学作品内容更加丰满、充盈。

二、诗意抒写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

在文学作品中,不同作者会采用不同的写作风格,文学语言对文学作品内容进行叙述,或加工、修饰。即便是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作者也会通过自己的写作方式,写作风格进行创作活动,其中诗意性的文学语言使文学作品更具有艺术性,能够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盖瑞・伯森的《雪橇犬之歌》中,作者用诗意性的文学语言对少年罗素和他所生活的自然、社会环境进行描述,“屋子外已经出现亮光,咸咸的海风从海冰上吹来。屋子里却是黑漆漆的一片,唯有屋角的盒子上亮着一盏海豹油灯,苔藓灯芯发出微弱的黄光,窗上沾满了烟尘,到处弥漫着油灯冒出的黑烟。”对于少年罗素而言,对旧时光的向往就像是黑暗中的黄光,虽然微弱却充满了希望。又例如,作者盖瑞・伯森在《雪橇犬之歌》中写道,“因为寒冷,洗尽万物的尘埃。”少年罗素在经历了与大自然的冒险之后,脱去了少年的稚气,明白了生命、生存的道理。作者盖瑞・伯森所以运用诗意性的语言是为了在描述少年罗素的成长的过程中表现出其对少年,对生命、生活的热爱,他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像少年罗素一般,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努力,并且不断的强大,成长……

综上所述,盖瑞・伯森所以被称为美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一方面是因为其在作品中成功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真实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善于运用优美的诗意语言,并以此来营造氛围,抒感。《号角图书》认为,盖瑞・伯森的《雪橇犬之歌》是“一场感人而美妙的成人礼”,这是对《雪橇犬之歌》内容和作品主旨的高度概括,也是对盖瑞・伯森及其作品的肯定与赞誉。同时,盖瑞・伯森及其儿童文学作品为我国儿童文学创作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盖瑞・伯森.雪橇犬之歌.未来出版社.2013.1.

[2]韦苇.风信子儿童文学理论文丛 :外国儿童文学发展史.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12.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范文第2篇

常见的文学作品可按照其文体分成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无论哪种文体形式的文学作品,都是语言的艺术,并以充满想象的方式审美地反映现实生活,从而使文学作品具有激动人心的感人力量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正如音乐之美体现在声音和旋律,绘画之美体现在线条与色彩,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作为高度凝练的语言精华,其价值自然与文学语言与一般日常语言的不同特点息息相关。

文学语言与一般日常语言的不同在于:首先,作者以真实反映生活、塑造形象为目的,往往要大量的使用日常语言,戏剧尤其如此。散文和诗歌的语言则往往着意于新奇和陌生的语言所带来的独特审美感受而将日常语言进行夸张的扭曲和变形。其次,文学语言在句法、语法、词法上都要基本遵循一般语言的基本原则,但又不能机械地复制大众的日常语言,而是必须在其基础上进行提炼与改造,甚至要达到优雅或者精炼的程度。最后,文学语言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打破语法、句法和词义上的常规,尤其是诗歌。诗人甚至可以在作品中偶尔创造新词或者借用外来词。这种变异(deviation)是文学语言中已经被语言学家和文体学家广为重视的研究对象。

以文体分析作为研究语言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对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进行文学性的总结。对语言风格产生直接影响的,从词汇上,即是看口语化的词汇多还是高雅的词汇多、有具体含义的词汇多还是抽象的词汇多;从句法上,即是看句子是简单还是复杂;从语音上,即是看语言与节凑特征;此外,修辞的运用、篇章结构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戏剧按其语言形式可划分为诗剧和散文剧两种,自18世纪起,近现代戏剧均属散文剧。戏剧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情节的展开、人物塑造等都主要由对话来完成。对于小说,对话只是作品的一部分;而对于戏剧,对话则几乎是全部内容。所以,剧作家必须使对话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这也是现当代戏剧在对话文体上不断革新发展的原因所在。

在美国现当代严肃戏剧文体的发展当中,最为明显的转变莫过于由之前幽默风趣同时讲究修辞的对话向朴实自然的对话的文体转向。以19世纪末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的剧作《认真的重要》(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中一段对话为例:

Gwendolen: The fact that they did not follow us at once into the house, as anyone else would have done, seems to me to show that they have some sense of shame left.

Cecily: They have been eating muffins. That looks like repentance.

Gwendolen: (after a pause). They don’ t seem to notice us at all. Couldn’ t you cough?

Cecily: But I haven’ t got a cough.

Gwendolen: They’ re looking at us. What effrontery!

Cecily: They’ re approaching. That’ s very forward of them.

Gwendolen: Let us preserve a dignified silence.

Cecily: Certainly. It’ s the only thing to do now..

不难看出,作为19世纪末的戏剧作品,作者力求做到语言的风趣幽默,语言机智中还带有不少妙语。比如, “The fact that they did not follow us at once into the house, as anyone else would have done,seems to me to show that they have some sense of shame left.”这样通常只有亲密朋友之间才会有的语言,出现作为出身上层社会的出身人之口实在是难以让人信服的;同时,对话当中还不乏“They don’ t seem to notice us at all. Couldn’ t you cough?”这样风趣幽默的话语。我们当然不能将这种语言的错位理解成剧作家的失误,而是应当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两国戏剧对话语言文体风格偏向讲究修辞和语言的润色的结果。

而在近现代戏剧中,易卜生强调对话应该以自然、真实为原则,尽量减少加工的痕迹,直接把生活当中的对话搬上舞台,从而开始了近现代戏剧语言向朴实自然的文体风格的转化。这也与美国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紧密的关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戏剧创作只是较浅地涉及生活的表层。这一时期虽然在美国文坛出现了戏剧史上最繁荣的阶段,浪漫剧、古装剧、乡土剧和家庭剧等一应俱全。但在创作手法和语言风格上基本延续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传统,语言上也仍然拘泥于讲究修辞和润色。一时间,这种平凡而乏味的生活描写严重阻碍了美国戏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以格拉斯佩尔、奥尼尔为代表的一批剧作家主张摆脱欧美戏剧传统,尤其是英国戏剧的影响,主张推广以反映美国历史现实并辅以自然朴实的语言风格的戏剧。

作为与19世纪末《认真的重要》(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一剧的对比,让我们看看美国现代戏剧代表作之一、20世纪美国戏剧里程碑式作品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的《推销员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的文体风格有了怎样明显的发展变化。

以下节选来自《推销员之死》第四幕开头的部分,是Tom在与Laura的一段对话:

Tom (Bitterly): One crack——and it falls through!

Laura: Tom! Tom, what are you doing?

Tom: I have been to the movies.

Laura: All this time at the movies?

Tom: There was a very long program. There was a Garbo picture and a Mickey Mouse and a travelogue and a news reel and a preview of coming attractions. And there was an organ solo and a collection for the milk-fund—simultaneously—which ended up in a terrible fight between a fat lady and an usher!

Laura (innocently): Did you have to stay through everything?

Tom:Of course! And, oh, I forgot! There was a big stage show! The headliner on this stage show was Malvolio the Magician. He performed between pitchers ...

很明显,与《认真的重要》相比,《推销员之死》中的对话文体风格是真实、自然。作者从不插入幽默风趣的俏皮话,更没有慷慨激昂的言说。全段除个别地方外,语句都十分简短,甚至到处充斥着口语的简化现象,如“One crack—and it falls through!”。此外,还有如“There was a Garbo picture and a Mickey Mouse and a travelogue and a news reel and a preview of coming attractions. And there was an organ solo and a collection for the milk-fund—simultaneously—which ended up in a terrible fight between a fat lady and an usher!”一句中就出现了多达六个“and”,语言风格极度口语化,而且不乏简单的语法和句式错误混杂其中。与世纪之交王尔德的《认真的重要》相比较,美国现代戏剧这样的文体风格转变在审美上给予观众的直接感受是语言真实性增强,使人物更加可信,因为未经加工润色的日常语言更能拉近观众与戏剧的心里感受距离。美国现代戏剧所具有的独特艺术规定性与艺术风貌正是从这种与其他文体相比较当中凸显的语言文体学特点获得了生命力。

综上所述,通过简单地综合对比19世纪末戏剧与20世纪初美国戏剧的语言文体风格转变,从其语言文体角度揭示了世纪之交美国严肃戏剧所表现出的文体发展趋势。借由语言学、文体学与传统文学批评相结合能够使这种戏剧文体发展趋势动态分析成为美国现代戏剧研究的一个新的角度。从美国现当代戏剧中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等不同美学风格的戏剧的融合交汇中对美国当代严肃戏剧的多重文学特征的综合文体学分析也正是本文的真正意义所在。19世纪末的戏剧作品,作者力求做到语言的风趣幽默,语言机智中还带有不少妙语。但是到了20世纪,美国现当代严肃戏剧文体的发展当中最为明显的转变莫过于由之前幽默风趣同时讲究修辞的对话向朴实自然的对话的文体转向。在欣赏和品评美国现代戏剧的过程中,对这一文体转变与其发展应当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 奥斯卡·C·布鲁凯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美国戏剧概况[J].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6(02).

[2] 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言外行为 《穆斯林的葬礼》 阐述类 表达类 指令类解读

一、引言

文学语用学(literary pragmatics)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内含众多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受到语言学家和文学家越来越密切的关注。文学语用学将语用理论与文学理论相结合,研究文学语言系统与文学语言使用的社会意义和文本产出与理解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以及文学语言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共性条件(涂靖,2004:52)。文学作品作为语言的一种应用,并非和其他语言运用对立,我们可以像分析其他言语活动一样分析它。

言语行为理论从动态的角度看语言,其分析的核心在于了解话语的言外之意,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努力开掘回族生存意识和文化心理的有悲剧色彩的史诗。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如白蕊(2002)、徐其超(2002)、赵慧(2000)、董秀芳(1996)和李跃红(1995)等从文化、民族和艺术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但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进行分析的还没有。多数学者从语用角度分析文学作品主要研究反讽或幽默等语言风格,对于像《穆斯林的葬礼》这样正面描写人物性格、直抒胸臆的爱情小说的分析还不多见。其实直陈对话式的真情表露更能有效、清晰地反映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和体现作品主题。笔者按塞尔对言外行为的分类,分别对不同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言外行为进行分析。

二、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言语行为理论是奥斯丁(Austin)于1955年首次提出的。在批判Austin对言外行为分类的基础上,美国哲学家塞尔(J.Searle)提出了自己的分类。他找出了不同言语行为相互区别的12个侧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三方面:(1)言外之的(illocutionary point),(2)适从向(direction of fit),(3)所表达的心理状态(expressed psychological state)(何兆熊,2000:103)。言外之的指一类言外行为所具有的共同目的。适从向指言外之的带来的后果,指言语和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有的言外行为使说话人所说的话和客观现实相符,有的言外行为相反,使客观现实与说话人所说的话相符。说话人在实施一个言外行为时总会对话语中所包含的命题内容表示出自己的态度和心理状态(Searle,1979:2-4)。以以上三方面为主要依据,塞尔把言外行为分成五个大类:(1)阐述类,(2)指令类,(3)承诺类,(4)表达类,(5)宣告类。

我国语言学界也有对言外行为进行重新分类的尝试,然而,塞尔在几十年前提出的言外行为的分类迄今为止仍然是比较合理的,是本文讨论的理论基础。

三、《穆斯林的葬礼》中的言语行为分析

文学语用学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和说明文学语言在输出与输入过程中,语言现象与社会文化因素,与作者、读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交互作用。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浪漫主义的爱情小说,能有效地展示主人公的真情、刻画人物性格和体现作品主题。《穆斯林的葬礼》描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却又交错扭曲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感情、深刻的内涵,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又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本文以《穆斯林的葬礼》为例,说明言语行为理论对以爱情为主题的浪漫主义小说的解释力。

笔者按塞尔对言外行为的分类对第12章进行分析发现,在479句话语里(个人统计),阐述类有158句;表达类104句;指令类99句;承诺类31句;宣告类5句;表示感叹等的句子归入其他类。其中阐述类占总数的33%,表达类占22%,指令类占21%。这三类话语在此章中对表达主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直抒胸臆的手法更直接体现了楚月恋的圣洁和伟大。第12章“月恋”是小说最唯美和最感人的一章,楚和新月的爱情在此定格,出于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崇高事业的热爱,他们与生命和厄运不断地较量,通过重重阻碍和艰辛走到了一起。读者无不为二人真挚、纯洁的爱深深打动。毫不掩饰的阐述类语言,表达了楚的真情和对爱情的信念,而表达类语言表明了亲人和朋友对新月的关怀,指令类语言则体现了二人彼此相互支持、相濡以沫的感人情景。

以下就《穆斯林的葬礼》第12章来具体分析言外行为。

(一)阐述类

阐述类的言外之的是使说话人对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作出承许,也就是说他必须相信自己所说的话的真实性。这一类言外行为的适从向是从话语到客观世界,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相信,如陈述、断言、结论等。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往往有大量表达人物信仰和感情的阐述类话语。作品中表达说话人信念的言语很多,请看下面的例子:

(1)“爱情,是一种信仰,”楚雁潮踏着亭边的积雪,缓缓地说,“它贮存在人最珍贵、最真诚的地方——贮存在心里,它和生命同在,和灵魂同在……”

(2)“…你问我爱是什么?我告诉你: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烧的是煤块还是木材,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辉!……”

(1)句是楚雁潮面对学生谢秋思对爱情的询问时,表达自己对爱情的信念。谢秋思本以为通过自己的询问,会达到使楚说出“我爱你”的语用目的,谁知却被楚把握机会,表达了他对自己心中知己的爱慕和对爱情的信仰。楚这句话的心理状态是相信,此真诚的话语表达了楚对真爱的追求和向往,刻画了一个对爱情充满希望的青年。(2)句是楚用激烈的言辞,以爱情激励新月重新坚强地活下去的爱情告白。当新月无意中看到父亲的《内科概论》,得知自己可能无法医治后,决定和楚断绝来往。楚用自己炽烈的感情和真诚的话语深深打动了新月,这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让一个弱女子感到了实实在在的依靠。这感情的爆发,不但不让新月觉得委屈,反而痛快淋漓地冲刷着她心中的悔恨。达到了楚的言外之的。

文中阐述类话语很多,非常生动地刻画了楚雁潮——一个充满热情和信仰的正直青年。

(二)表达类

表达类的言外之的是对命题中所表明的某种事态表达说话人的某种心理状态。这一类没有适从向,命题内容的真实性是它们的前提条件,如祝贺、道歉、欢迎等。由于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道歉、感谢及安慰等表达类在作品中占了很大比例。请看书中的例子:

(3)“哦,楚老师,谢谢您!”她轻轻地说。

(4)“谢谢你,淑彦”,楚雁潮强制着自己,把痛苦咽到心里,脸上做出笑容。

(3)句是新月在病房枯燥时,楚给她送来了留声机。播放着《梁祝》那优美的旋律,她沉醉在那梦境诗情之中,醒来后感谢这位令人爱慕和细心的老师所说。对新月这样一个爱好音乐的年轻人来说,这首令人如痴如醉的名曲,无疑给她寂寞的病房生活带来生机、热情和希望。(4)句是韩母要求楚不再和月继续交往后,楚为了尊重家长和出于礼貌,也为了维护自己的正面形象,表现出一种平静和对淑彦的感谢。韩母是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但她盲目遵守教规,视女儿的生命于不顾,是愚昧无知的表现。楚和韩母针锋相对,表现出楚坚定、炙热和始终不渝的爱情观。感情的快速转变,表示了他对合作原则的遵守。言语行为的分析使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三)指令类

指令类的言外之的是说话人试图让听话人做某一件事,它的适从向是从客观现实适从话语,如请求、乞求、命令等。作者正面描写人物的话语,使主人公的性格特色跃然纸上。请看下面的例子:

(5)“新月,把那封信收回!”楚雁潮几乎是在命令她……

(6)“……不要低估它,不要放弃它,要珍惜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楚雁潮用宽大的手掌为她擦去眼泪,……

(5)句是楚看到新月写的绝交信后,强烈地呼唤新月好好活下去,要求她收回自己那封绝望的信。其实这时新月心中的防线早被他冲垮了,楚的言外之的已经达到。楚用自己真诚和炽热的情感激发新月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爱情的执著追求。(6)句是新月认为自己的心脏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不愿楚为她殉葬而放弃两人的感情,楚讲了一个与命运做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来激励她,充满激情的讲述又一次地感染了新月,成功实现了言后行为。

这一章中有很多楚对新月的请求,要求她坚强地活下去,一次次的鼓励充分体现了楚对新月执著和真挚的爱。

(四)承诺类

承诺类的言外之的是使听话人对某一未来的行为作出承诺,它的适从向是从客观现实适从话语,如允诺、威胁、保证等。请看文中的例子:

(7)“韩伯母,您什么话都不必说了,我……答应您!”楚雁潮匆匆擦去眼泪。

(7)句是楚和韩太太关于是否与新月继续交往的交谈结束后,楚痛苦地忍受这沉重的压力对韩母的承诺。由于楚汉族人的身份,直接被排除在回回韩家的大门外。在韩太太的价值天平里,维护宗教的道德规范,哪怕是害人的条条框框,都比人的生命重要(徐其超,2002:26)。当然,出于对她的尊重及对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遵守,楚答应她,也实现了韩母的语用目的。

(五)宣告类

宣告类的言外之的是使客观现实与所表达的命题内容一致,这种言外行为使客观现实按照所说的话语发生的变化是即刻的、瞬息之间的。一般说来,这类行为的执行要求有相应的非语言性规约,要求发话人有执行行为的一定权力和地位。请看书中的例子:

(8)“新月,我们之间,用不着说这些话,”楚雁潮似乎不假思索地说,“爱情,就是奉献,就是给予!”

(8)句是楚向新月的第一次爱情表白,从此两人真正地走到了一起。两人的两颗心经历了长久的跋涉终于走到了一起,像镜子一样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无猜疑。他们两人从此成为互相的支柱,永远不可分离。

(六)其他类

作品中也有一些其他无法纳入以上五类言外行为的话语,如混合类,其实此类更能表达主人公复杂和深刻的情感,更好地表达主题。例如下面的阐述性表达类的句子:

(9)他为妻子的失言而深感不安,尴尬地对楚雁潮说:“楚老师,她这个人没有文化,被新月的病弄得头昏脑涨,爱女心切,急不择言,冒犯之处,还请您不要介意!”

(9)句是韩子奇对妻子阻止新月和楚来往的无礼话语,向楚道歉。他明显认为妻子的话没有道理,对其予以否定。梁君璧由于世事的磨炼和颠簸,家里的任何一件事情她都要主宰。这次又严厉干涉楚和新月的交往,置新月的生命于不顾,作者对梁君璧的愚昧无知而深感痛苦、惋惜和无奈。

四、结语

《穆斯林的葬礼》既是一部充满悲剧色彩的浪漫主义爱情小说,又是一部努力开掘回族生存意识和文化心理的史诗。作品通过大量直抒胸臆的阐述类、表达类和指令类的话语表达了主人公的真挚情感和性格特点,使读者更直接理解和把握作品人性化的主旨。直陈话语具有的直接性和感染力使文本的意义大幅增加,使不同视角下人物的矛盾心态、多重性格和社会现实的复杂性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的视域中,并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去参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及作品寓意的建构。通过对《穆斯林的葬礼》中直陈对话的分析,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随着对作品的情节一步步深入,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因此,言语行为理论及相关语用学知识应用于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的力量,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正面描写人物的作品,更能说明其理论的解释力。

参考文献:

[1]Austin,J.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3–151.

[2]Searle,J.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2–27.

[3]白蕊.文化皈依中的艺术收获——《穆斯林的葬礼》和《心灵史》之比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9).

[4]董秀芳.《穆斯林的葬礼》的意境探寻[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4).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05-108.

[6]霍达.穆斯林的葬礼[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7]李跃红.理想价值的极地之光——论《穆斯林的葬礼》及在当前文学中的意义[J].云南学术探索,1995,(5).

[8]涂靖.文学语用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J].外国语,2004,(3).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范文第4篇

“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是20世纪前期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流派的一个核心概念。他们认为,正是艺术形式的“陌生化”确保了“文学性”的实现。这一点,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流派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其《作为手法的艺术》一书中写道:“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像那样,而不是你所认为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方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①在什克洛夫斯基看来,文学的阅读,艺术的欣赏,必须有充分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只有加大难度,延长这一过程,才能保证感受和体验的真实性、确定性。如何加大难度?最佳途径就是对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陌生化处理。

“陌生化”是相对于“自动化”、“机械化”而言的。日常生活中,受习惯的支配,我们的认知往往停留在想当然的层面,“经过数次感受过的事物,人们便开始用认知来接受:事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它,但对它却视而不见。”②比如步行,由于每天走来走去,我们就不再意识到它,也不再去感受它,步行由此变成了一种机械性、自动化的动作。阅读过程中,对那些形式上熟悉的、习以为常的作品,我们也往往一扫而过,难以深层次地把握与领悟。正因如此,必须“创造性地损坏习以为常的、标准的东西,以便把一种新的、童稚的、生气盎然的前景灌输给我们”,③作者在创作中应“瓦解‘常备的反应’,创造一种升华了的意识”,④使我们“最终设计出一种新的现实以代替我们已经继承的而且习惯了的(并非是虚构)的现实”。⑤“陌生化”正是要不断破坏人们“自动化”、“机械化”的“常备反应”,使人们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事物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对以语言为核心的文学形式进行特定的加工改造是“陌生化”的基本手法。同为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流派的雅各布森认为,语言可以分为两种,即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从功能上看,日常语言用于日常的思想交流,而文学语言则以自身为目的。从构成上看,日常语言按照约定俗成的构词、语法、修辞原则来组织语言,文学语言则需要打破常规,通过对日常语言施加“暴力”,使之变性、扭曲,才能达到特定的美学目的。由此,语言在日常交际中是一种有目的无意识的活动,交际双方在谈话的过程中意识不到语言的存在;而在文学鉴赏尤其是在诗歌的欣赏中,读者必须咬文嚼字,才能够获取语言承载的信息。语言相对于信息,其获得了自身特定的价值,这也正是文学的“文学性”的体现。

总之,作为20世纪影响深远的一个文学批评流派,俄国形式主义对文学的本质及形式特征进行了上述有益的探索。“护彤”等产品的命名方法就是充分借鉴“陌生化”理论的一种积极尝试。

消费心理学认为,消费者的一次完整消费活动可以概括为AIDAS五个阶段,即A(attention)使之注目――I(interest)使之发生兴趣――D(desire)使之产生欲望――A(action)使之采取行动――S(satisfaction)使之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对特定商品名称的关注和记忆是最终购买活动的前提,而商品名称是识别、认知商品的首要标志,因此,商品命名的基本原则应当是引起关注、强化记忆。“陌生化”理论中扭曲日常语言、增加阅读难度、延长阅读时间的做法正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以“护彤”为例,它本身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感冒药物的儿童专用产品,如果其名称使用“护童”二字,则既符合产品的特定功效也符合我们的认知习惯,但正是因此,我们对它的认知就会走向“自动化”、“机械化”,难以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视而不见。现在,“护童”的“童”字被谐音为“彤”,是直接违背我们的认知习惯与心理预期的。当我们听到“小儿感冒用护彤”的广告口号时,以为一定是“护童”二字,而我们看到的却是“护彤”,这就让我们产生了惊讶、陌生的感觉,怀疑它是不是写错了,但一种产品,一种大量投放广告、我们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的产品,名称怎么可能写错呢?可如果不是写错,明明是“护童”,它为什么偏偏叫“护彤”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当我们看到“护彤”二字时会引起注意,花在“护彤”二字之上的阅读时间远远超过了“护童”,于是“护彤”相对于“护童”也就成功从我们熟悉的日常语言中隔离出来,占据了我们记忆中一个固定的空间。

如果说以上这些产品名称是对“陌生化”理论积极、有效的尝试的话,总结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诗坛的教训,我们必须防止另外一种倾向,即过度的“陌生化”。

八十年代,在“陌生化”理论的影响下,“朦胧诗”、“寻根诗”等对诗歌语言进行了很多大胆的试验,一方面我们确实看到了许多以前无法想象的诗句――诗原来还可以这样写呀,另一方面,一些诗一味地追求语言的“陌生化”,任意肢解、拼凑语言,使诗句成了彻头彻尾的文字游戏,无法解读,很多诗人、诗作因此被读者抛弃。

诗歌语言的过度“陌生化”无非是让读者走开,而产品命名的过度“陌生化”则可能使大量宣传费用付诸东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仅过于熟悉而且过分陌生的事物都很难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兴趣,过分熟悉当然可能视而不见,过分陌生则可能产生心理的排斥。如同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应该是“熟悉的陌生人”一样,产品命名在“陌生化”的同时,应遵循“熟悉的陌生化”的尺度。

参考文献:

①②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385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③④⑤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M〕.61页、62页、63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范文第5篇

生姜,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调味品,炒菜,炖菜、包包子、包饺子几乎都会用到它。生姜还是药食两用之品,它性温味辛,归肺,脾、胃经,当我们患风寒感冒、胃寒呕吐、风寒咳嗽时,会想到冲一碗姜糖水来发汗解表、温胃止呕、温肺止咳。现代药理研究还证明,生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增进食欲的作用;有镇吐、镇痛、抗炎消肿作用,醇提取物能兴奋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和心脏;正常人嚼生姜,可升高血压;生姜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金色毛癣菌、阴道滴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杀作用。

姜的确有很多功效,但按发帖人的介绍“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这可能吗?要知道,人参和砒霜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姜这种物质居然在一天之内会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同样是姜,早上吃的效果就“胜过参汤”,晚上吃的效果却“等于砒霜”如果这个说法符合事实,那么这种物质还是“姜”吗?

另外,发帖人声称其内容是“古人云”,其用意很显然是想借用古人之口向公众证实这则帖子的可靠性,其潜台词是古人说的就应当是正确的。古人所说的很多内容都是他们对周围事物当时的认识,至于这种认识是否正确,需要后人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不能认为古人所说的内容都是正确的。事实上有些“古人云”的内容经过后人检验是正确的,有些则难有定论,也有些内容是错误的,错误的内容就应当予以否定,绝不能以讹传讹,误导他人。

有些时候,为了验证这类说法是否正确,我们不必浪费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做什么科学实验,只需利用常识即可做出明确的判断。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中,生姜是常用的烹调作料,一般人在早上吃生姜的机会非常少,而在晚上吃姜的机会非常多,因为晚餐通常很丰富,很多炒菜、拌菜都要用到生姜,这么多人、这么频繁、这么长时间地晚上吃姜,也没见过有谁吃姜吃出砒霜的后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