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保护状况调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085-0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从环境现状的调查、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相应防治的措施三方面的内容展开。相应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环境现状一环境影响状况一环境保护措施状况的思路构建如表1所示的体系框架。
由表1可以看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目标层,表示该评价指标体系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即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第二层次为构成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子系统层,包括环境现状、环境影响状况和环境保护措施状况这三个子系统;第三层次为主题层,是反映所隶属的子系统的主题;第四层次为指标层,选取了具有典型代表性和全面概括性的描述型、实物型和列举型指标构成。
一、环境现状
对工程建设项目环境现状调查,目的是为掌握环境质量现状本底,为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以及建成使用进行环境管理提供数据基础。主要是对拟建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环境保护区的情况和发展趋势的调查,因此分为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区三个主题层。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状况是包括项目所在地的大气、水体、地貌、土壤等环境状况。其中,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是影响建设项目的重要因素,如土坡因挖掘而崩陷、地下水位过高使得地基受损等。另外,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也会对建成后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产生影响。为此,选择了地表水环境质量、地下水环境质量和大气环境质量作为自然环境的代表性指标。对于这些指标的监测,须采用一些技术性的监测工具,或收集该地区相关资料,程序复杂、难度较大,可将现状所收集的资料,参照相应的环境标准进行对比,得出质量“很好、好、一般、差、很差”的结论。
(二)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重要部分,事先调查项目所在地的森林草原植被、动物栖息、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状况,有利于衡量项目建成后对它们的影响程度,对不同方案的分析,有利于比较它们之间生态环境差异,以选择合适的项目方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森林草原植被情况和动物栖息情况作为评价指标,内容可以根据评价地区和方案的具体要求进行指标的增减。对于此指标不能用定量数据表达,应作出详细定性分析说明。
(三)环境保护区
调查项目包括周围地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温泉、疗养地等环境保护区,以免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保护区造成了影响,造成景观的破坏。对于此项指标的构成,是情况的调查,要有距离、面积等详细说明。
二、环境影响状况
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状况的分析,主要是找出项目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导致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一般包括污染环境因素和破坏环境因素。污染环境因素是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粉尘以及其他污染物;破坏环境因素,主要是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对地形、地貌和已有设施的破坏,对森林草原植被破坏引起的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对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水土保护区的破坏等。因此分为环境污染状况和破坏环境状况两个主题层。
(一)环境污染状况
用于分析计算拟建项目建设或使用过程汇总产生的各种污染源和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一般应选取粉尘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噪声覆盖率作为环境污染状况指标。
(二)破坏环境状况
项目建设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某些活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主要包括景观的破坏、地形地貌的破坏和森林草原植被的破坏,预测其破坏程度,作为破坏环境状况指标。
三、环境保护措施状况
环境遭到破坏固然是不幸,但合理的环保措施能将环境影响减小的最小,这对于环境影响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环保措施主要是绿化措施和污染控制两方面有机结合,因此选择绿化水平和污染控制作为评价环境保护措施效果的两个主题层。
(一)绿化水平
在建设项目内进行绿化建设不仅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形成一个有适当生态与非生态比例结构、功能和自我调节的良性生态系统。选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作为直接反映工程建设项目绿化水平的指标。
关键词:环境意识 环境教育 大学生
1引言
环境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产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积极性,是人类意识进化的新表现形式,最终体现在保护环境的行为上。公众环境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社会道德水准和现代文明程度。
目前,针对海南省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开展的环境意识调查较少。高校环境教育成效直接影响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其环境意识如何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影响。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海南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海南生态省建设和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树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曾于2003年对海南省大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行过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意识水平为中等,主要停留在中绿层,环境教育的实效性较差。鉴于此,本文选择海南省普通高校海南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目前海南省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现状、变化及其特点,为进一步改善海南省高校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2研究方法
2.1调查时间与对象
此次调查集中在2015年3月2日至17日进行。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整体抽样法。海南大学是海南省唯一的211重点大学,学生数量多,专业门类齐全,因此调查对象选择海南大学在校本科大学生。对象尽量覆盖多个专业和不同年级,男女生比例基本接近1:1。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542份,回收率98.5%;其中有效问卷528份,有效率96.0%。
2.2调查方法
主要采取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辅以访问调查及座谈交流。调查问卷的设计包括内容设计和答题方式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根据环境教育的内容,主要从环保知识、环境保护态度和预期行为等方面编制了26个题目,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反射环境意识水平。调查问卷的答题方式包括单选和多选两种,采取5分制。
2.3数据处理与结果解释
应用国际通用SAS软件和微软EXCEL软件进行处理。结果解释以统计结果为依据,以访谈、与专家讨论等方式进行。
3结果与讨论
3.1环境认知状况
3.1.1整体状况分析
环境意识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受访人的环保知识水平。在问卷设计时,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包括环境保护基本概念与常识、环保组织与活动、环保法规制度以及海南生态省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低碳省建设等内容,分值累计11分。统计分析表明,总体得分最大值为11分,最小值为3分,平均值为8.3,得分变化的标准差为2.19。
得分低(3-6)、中等(7-9)、和高(10-11)所占比例分别为9.5%、63.4%和27.1%,表明目前海南省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掌握仍显缺乏。
从答题正确率来看,大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环境知识较为了解,而对生态环境问题及法律法规等了解较少。环境意识分为三个层次:浅绿层(关注环境卫生绿化等身边的具体事);中绿层(关注环境污染、噪音污染等恶化环境因素的解决);深绿层(侧重于水资源问题、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问题)。按此标准定位,海南省大学生环境问题认知水平处于中绿层。
笔者曾于2003年对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该校已于2007年与原海南大学合并)在校生环境意识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人均得分仅为6.8,环境认知水平处于中绿层。此次调查的得分明显高于十二年前,表明环境教育取得一定成效,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有所加强。
3.1.2环境意识水平的差异分析
为了解海南省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差异,在a=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显著性分析,包括不同学科类型、不同学历层次或年级和不同性别等的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学生之间的环境知识水平差异不显著;高年级本科生的环境知识水平显著高于低年级本科生;文学和农学、理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这说明,在海南省高校开展的环境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认知水平有积极作用,但也反映出不同学科间存在着不均衡性。
3.2环境态度和预期行为
大学生的环境态度总体表现为积极、乐观、负责。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认知。与2003年的调查相比,情况有所改善,但环境教育效果仍有待加强。例如,在谈及处理海南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时,赞成“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的比例由3.6%下降为0.9%,这体现出大学生对环境资源价值与环境保护理念的认同。但从调查中也发现,大学生对实践环境保护行为方面的自律性较差,不利于环保的生活习惯仍普遍存在。如有81.2%的学生认为不应该使用一次性筷子,但98.4%的学生在调查前3个月内使用过。95.2%的学生认为不应该在海滩上烧烤和乱扔垃圾,但高年级的大学生中93.9%的学生曾经1次以上在海滩上烧烤,主动清理垃圾的仅占75%。84.3%的学生曾经为了抄近路从校园草坪上走过,这个比例远高于2003年调查中63.3%的比例。以上说明,学生的环境价值观仍不稳定,易受外界因素条件影响,因此,如何培养并巩固学生的环境价值观,是海南省高校环境教育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另外,除自律性有待加强外,大学生在制止他人破坏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态度欠积极。如外出就餐食用保护动物时,80%的学生回答不会食用,比2003年的调查结果有所提高,但多数学生表示不会干涉他人食用。
从统计分析来看,法学、农学学生的环境态度及预期行为表现较好,与其他学科大学生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女生的环境态度及预期行为表现明显优于男生。高年级学生得分优于低年级学生,表明环境教育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3对环境的观察、对环境教育和活动的参与态度
笔者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多数受访者已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也自知环境保护知识的欠缺。电视、广播和学校教育等仍是大学生的主要环保信息来源。与2003年调查相比,网络是当前大学生信息来源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在环境教育上推进“互联网+”行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另外,多数大学生愿意参与“地球日”“环境日”等宣传活动,但是实际参与率仅51%,低于2003年的调查水平。这一方面表明,社团组织及相关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也反映出学生的参与意识不足。
4环境教育路径选择
4.1分层次开展大学生环境教育
通过定期开展环境意识调查与访谈,深入了解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的在校学生(含本科生、研究生)的环境意识水平及其需求。应分层次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教育工作。如不同专业学生应结合专业特点,将环境类知识从不同学科进行渗透。环境保护在农、工、理、法、文和管理等各学科均有交叉。在不同年级应由浅入深地将环境保护理念逐渐引导至专业教学中。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很难有一整套通用的手段或模式。只有将对象合理的分类,然后分阶段地开展环境教育工作,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4.2多渠道开展大学生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应更多的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在生活中教育,在教育中提高。笔者多年的实践表明,环境教育很难通过传统课堂理论讲授取得好的效果。在进行海岸带退化、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水体富营养化等专题教育时,应尽可能让学生参与环境实践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会极大激发大学生的环境保护热情,并使相关环境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对于很难亲临现场或大尺度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先思考再讨论。如在讨论资源、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主题时,可结合《可可西里》等影片开展等系列讨论;在讨论全球气候变化主题时,可结合《后天》等影片开展讨论。
另外,可将非环境类专业环境类课程设置成专题讲座,改变传统的章节式教学模式。这样可将一门理论课程由多名教师共同承担。环境保护知识由于涉及面广,专业教师亦各有所长。由每个老师讲授一个专题,可以保证环境教育的实效性。
4.3有特色开展大学生环境教育
在“互联网+”背景下,应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资源,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海南省的高校应充分利用区域气候和环境特点,在冬季邀请国内外环境领域的知名专家来校授课,让学生享受更多的优秀教育资源,分享更多的环境保护理念与研究成果。另外,还可将环境教育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在形势政策、法律基础、创业创新教育等课程中开展相应的专题,这样环境教育普及率将大大提高。笔者在多年的环保协会指导过程中发现,环境保护类社团组织是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应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营造积极的环境保护宣传和活动氛围,开展各类环境论坛或环境主题活动(如绿色营等),亦能取得较好的环境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丁淑杰,徐平,刘京中.非环境类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694(18):166-167.
[2]陶文娣,王会,王瑾芳,周萌,徐福留. 北京市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1):130-134.
摸清环境保护产品经营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摸索发展脉络和趋势,有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规划,促进环境保护产品的发展。本文所调查和研究的环境保护产品包括用于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循环利用的生产设备、材料和药剂、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等。调查范围为2011年12月31日前在我省正式登记注册的专业或兼业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产品生产经营和环境服务活动,并独立核算的国有法人单位和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年销售(经营)收入2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法人单位;从事行业包括环境保护产品、环境友好产品、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的生产经营及环境保护服务业。
2环境保护产品经营现状
2.1环境保护产品生产经营概况
2011年江西省环境保护产品经营概况见表1。全省环境保护产品经营单位数为48个,占全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经营单位数6.94%;全省环境保护产品经营从业人员为5404人,占全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经营从业人员6.30%;年营业收入为157850.98万元,占全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年收入2.00%;利润率为13.89%。
2.2环境保护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规模与区域分布
江西省2011年有48个单位从事环境保护产品经营,占全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经营单位总数的6.88%。其中萍乡市32个,南昌市5个,上饶市4个,宜春市2个,景德镇市、九江市、新余市、鹰潭市、吉安市和抚州市各1个;区域分布上66.67%的生产环境保护产品企业集中在萍乡市,10.42%集中在南昌市,8.33%集中在上饶市,抚州和赣州均无环境保护产品经营单位,其他设区市相对较少,具体如图1所示。
2.3环境保护产品经营单位领域与行业分布
2011年我省48个环境保护产品生产经营单位涉及水污染治理产品、大气污染治理产品、噪声与振动控制产品、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和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生产设备等五大领域,各领域经营单位数分别为28个、17个、2个、2个和1个,各领域比例见图2所示,环境保护产品生产经营单位以水污染治理产品领域为主,达到58.33%。江西省2011年环境保护产品48个生产经营单位分别涉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汽车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和专业技术服务业等10个行业大类,各行业分布如表2所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50%,12.5%、10.42%、10.42%和6.25%,其余均为6个行业大类均为1个分别占2.08%。
2.4环境保护产品型号状况
2011年我省环境保护产品型号数量558个,其中大 气污染治理产品和水污染治理产品型号相对丰富,型号数分别为332个和183个,占环境保护产品型号数总数的59.50%和32.80%。
2.5环境保护产品采标状况
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状况以环境保护产品采用标准情况分析,江西省2011年59个(系列)环境保护产品采用国标、行标、企标和非标等各类标准。环境保护产品各领域采用标准情况如图5,33个水污染治理产品采标,19个大气污染治理产品采标,4个环境监测仪器设备采标,2个噪声与振动控制产品采标,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生产设备采标1个;水污染治理产品采用标准超过半数,达到55.93%,大气污染治理产品采标占总数的32.20%。
2.6环境保护产品技术水平
2011年环境保护产品型号数558个,其中获得国家级环境保护产品认证的型号数有36个,占全省环境保护产品型号数6.45%。如图6所示,环境保护产品涉及的五个领域,在获得国家级环境保护产品认证的环境保护产品中,噪声与振动控制产品未获得国家级认证;大气污染治理产品占据主导地位,有36个,占50.00%;水污染治理产品14个,占38.89%;环境监测仪器设备3个,占8.33%;循环综合利用产品生产设备1个,占2.78%。
2.7环境保护产品经营单位销售收入
2011年全省环境保护产品经营单位年收入为157850.98万元,占全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年收入的2%。各设区市环境保护产品销售收入如图7所示,萍乡市、上饶市和南昌市环境保护产品经营单位年收入位于前三位,分别为115421.99万元、22080万元和5718.81万元,占全省环境保护产品经营单位年收入的73.12%、13.99%和3.62%。2011年江西省环境保护产品各领域销售收入如图8所示,在水污染治理产品、大气污染治理产品、噪声与振动控制产品、环境监测仪器设备采标、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生产设备五大领域中,水污染治理产品销售收入最高,位95442.84万元,占全省环境保护产品销售收入的60.46%,大气污染治理产品、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生产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产品、和环境监测仪器设备销售收入为58234.33万元、2700万元、784.13万元、689.68万元。
2.8环境保护产品出口情况
2011年全省环境保护产品出口合同额为2106.23万美元,在环境保护产品涉及的9个设区市中,萍乡市出口额1216.23万美元,占全省环境保护产品出口合同额57.74%;南昌675.00万美元,占全省环境保护产品出口合同额32.05%;鹰潭市环境保护产品出口合同额为200万美元,占全省环境保护产品出口合同额9.50%;九江市环境保护产品出口合同额为15万美元,占全省环境保护产品出口合同额0.91%,其余新余、吉安、上饶抚州和赣州等设区市均未发生环境保护产品出口。
3结论与讨论
(1)环境保护产品占比小,发展规模相对小
目前江西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有692个,环境保护产品仅占6.94%。环境保护产品年收入仅占全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年收入的1.88%。环境保护产品总体规模小,集中度低,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环境保护产品经营单位缺少大型龙头骨干企业,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不强,依然以中小企业为主,属于小规模生产经营,难以满足今后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应对外来环保企业的有力竞争。
(2)环境保护产门类不齐全、品种类单一
2011年我省环境保护产品仅涉及水污染治理产品、大气污染治理产品、噪声与振动控制产品、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和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生产设备等五个领域,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产品和辐射污染防护及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产品领域为空白。在涉及的5个领域中其中大气污染治理产品和水污染治理产品型号数分别为332个和183个,占环境保护产品型号数总数的59.50%和32.80%,噪声与振动控制产品、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循环综合利用产品生产设备型号较少。
(3)环境保护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一)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政府决策公开
镇政府各项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公开;建立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奖励制度,向社会公示;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程序、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收费
标准公开;镇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各项指标列入当年政府工作报告,由人大代表审议通过;年终召开本年度环保工作总结会及下一年度环保目标任务通报会;党委、政府每年召开环境保护工作专题会议,作出重大环境决策,邀请群众代表参加听证,并向社会公示。
(二)环境保护管理网络公开
镇政府成立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负责人兼任组长,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具体负责,政府环保、农业、水利、经贸、财政、建设、司法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并拟订工作小组工作制度。同时,加强环保队伍建设,确保本镇有3-5名环保专职人员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各行政村有专人负责环保工作,辖区内重点污染企业配备环保专管员。公开环保热线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三)环境质量状况公开
公开本镇环保规划和工业园区环保规划及实施情况;镇政府应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辖区内地面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应达到环境规划要求,工业固废利用率大于90%;期间召开一次环境状况通报会,邀请群众代表参加,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本辖区环境质量状况。
(四)环保投入及投入项目公开
结合环境保护目标任务,本镇用于环境保护投入的资金,保持在当年镇级财政收入2%以上,对投入的环境保护项目,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政府工作重点,接受本级人大监督,并向社会公示,主要是:(1)集镇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及进度公示;(2)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及进度公示;(3)集镇和农村生活垃圾和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工程及进度公示;(4)绿化、绿地工程建设及进度公示。
(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情况公开
1、镇政府严格执行市政府《关于提高环保准入门槛、治理污染企业和关停污染项目的若干意见》(政发[]103号)中关于提高建设项目准入“门槛”的有关规定,坚决执行建设项目预审制度,环保审批率达100%,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即时公开已审批的污染项目,接受群众监督。
2、有效配合市环保部门对本辖区内“三同时”项目和限期治理项目的监督管理,即时公开“三同时”项目及执行情况和限期治理项目及治理情况。
3、加强对环保设施运转管理的监督检查,及时掌握本辖区环保设施的运转情况,即时公开辖区内重点污染企业及集镇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确保治污设施的正常运转和达标排放。
4、认真好本辖区、举报、纠纷的调查处理,及时处理各种环境污染事故,即时公开被环保部门实施行政处罚的环境违法企业,积极督促违法企业进行整改。
(六)生态保护环境建设公开
按照生态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市政府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完善和拓展邓阳村无公害产品(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抓好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并向社会公示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
(七)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推行情况公开
镇政府应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提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本辖区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航天星源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审计,每年建立1个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年内,市三杰印染有限公司、市信盛印染有限公司、市万润印染有限公司完成清洁生产审计;同时积极开展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并对上述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公告。
(八)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公开
结合普法教育,全面普及环保知识,通过法制宣教、现场咨询、张挂标语、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使环保知识进校园、进厂区、进村入户,继续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同时,采取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居民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及时向社会公布。
二、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确保信息公开化工作顺利开展
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加强领导,组织实施,利用各种会议、新闻媒体向群众反复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宣传,营造全民参与环保工作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环保网络化管理体系,确保信息公开化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农村环境;农民生态道德;生产生活方式;环境伦理
中图分类号:F303.4;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2-0001-05
一、农民生态道德观念与农民
生产及生活方式
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制约农民的生态道德状况,农民采取什么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受到当地生态环境条件和资源的制约。农民在一定生态道德理念和意识支配下进行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也会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选择及其演进具有重要影响。马克思说:“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1]355 游牧业和农业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两大产食经济部门,与之对应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就是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和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内蒙古地区地处中亚雨量不足区,草原资源丰富,风力较大,风速较快,无霜期短,冬季漫长,这样的自然环境适合于畜牧,尤其适合游牧,历史上栖居在内蒙古草原的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民族选择游牧生产生活方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地势低平,气温适宜,雨水充足,土地肥沃,无霜期较长,其自然环境适合于农耕,历史上居住在此地区的人们形成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在不同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生态道德有所不同。游牧民族在“人—畜—草”系统中生活,通过家畜与草原的生产力来满足自己衣食住行的需要。草原是游牧民族最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源,牧民会细致观察草地的形状、长势、水利等等状况,游牧民族对于放牧草地的利用和保护随季节而移动,逐水草而放牧,持有维护“人—畜—草”系统平衡的生态道德观。农耕民族没有“草地”概念,但是对土地怀有深厚的情感,土地不仅是经济生活的需要而且也是情感归属的需要,土地价值中凝结了农耕民族对财产的理解和对家乡的眷恋。农耕民族追求土地的最大产出,持有维护地力持久产出的生态道德观。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环境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显现。在谋生压力下,农民从现有林地草场中得不到实际经济利益而失去抚育管护的积极性,同时农民在“开荒种粮、广种薄收、解决生计”的理念指导下,将具有较高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林地草场当做荒地开垦,超载过牧、滥采乱挖等现象较严重,林草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我国草原生态破坏的具体原因中盲目开垦占25.4%,过度放牧占28.2%,滥砍滥挖占31.8%;由于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原因,每年有200多万公顷有林地转为无林地或灌木林地[2]。近年来,国家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推进了生态移民和农村能源建设等配套措施,各地也采取封山禁牧、舍饲圈养、强化监管和发展林草产业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农民树立了林地资源意识,带动了不合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实现有效保护林草植被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目标,必须引导农民树立生态道德责任,推动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根本性转变。
二、环境伦理的内涵
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身体健康,而且事关城市的环境状况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7年,环保总局等8个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逐步加强对农村环保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农民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培育与提升农民生态道德观念,这是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维度。
农村环境问题促使人们从环境伦理这个崭新的人文精神角度来反思人类面对环境与发展、人与自然之矛盾的价值取向。环境伦理是针对传统的人际伦理而提出,它突破了人际伦理局限,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了伦理调整的领域,它所确认的是人对自然界和对自然存在物的道德义务、道德关怀。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指出:“大自然是一个完善的进化系统,相比之下,人类却只是一个后来者,地球生态系统的主要价值在人类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大自然是一个客观的价值负载物。” [3]282阿尔贝特·史怀泽认为:“人和世界属于一个整体,人与世界具有既受动又能动的双重关系。一方面人从属于生命有机体,另一方面人能对所接触的生命施加各种影响,人应当自觉树立敬畏生命的伦理精神并把它作为人内在的必然性。” [4]130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通过对沼泽、草地、森林和湖泊的细致观察,发现大地生物的多样性和共生性。由此利奥波德提出了生物的生存权,认为“伦理学必须扩展道德共同体的边界,使之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有它们组成的整体”,并把“保持生态的和谐、稳定与美丽”作为伦理学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5]193。
环境伦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上坚持人为自身立法,彰显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人关系的维度上强调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既实现代内间人类的整体利益,也要实现代际间人类的整体利益,整体和长远的人类利益高于人们局部和暂时利益。环境伦理超越以往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元对立,确立整体优先于部分的伦理态度,同时把人类实践活动控制在大自然允许的限度内,实现人与自然整体的协调统一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促使人类实现从个体本位意识向类本位意识的转变,从绝对主体意识向有限主体意识的转变,从现世意识向未来意识的转变。
三、农民生态道德状况的调研
目的与调研设计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硬件条件,体现为环保设施的完善程度、环境法规的健全程度和环境管理的严格程度;二是软件条件,主要是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6]。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目前不少机构和学者开展各种各样的环境意识的调查,涉及多个群体,包括全体公民、小城镇居民、大学生群体和农村居民[710],但是对于西部地区生态村镇的农民生态道德状况的调查研究比较少见。2011年课题组对陕西省合阳县城后村、黑镇村、浪后村的村民进行关于农民生态道德状况的调研。着眼于西部地区生态村镇建设中村民生态伦理状况的研究,力图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增强这些地区村民的生态伦理责任,为促进农民不合理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这些地区环保工作的开展提高些许参考与借鉴。
合阳县地处关中平原东北部,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总面积1 4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万公顷,现辖4乡12镇353个行政村,总人口45万。合阳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和全国 25 个“国家级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县”之一。2011年合阳县建成3个省级生态镇(路井镇、坊镇、新池镇),60个生态村、100个生态示范户。
调研主要采取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辅以访问调查及座谈交流。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26份,收回有效问卷681份,有效率为93.8%。所有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对象既包括乡镇工作人员,也包括普通村民、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被调查者担任村干部的占0.09%;92.2%的被调查者表示对生态村建设状况有所了解。被调查者中男性占58.2%,女性占41.8%;30岁以下的占8.7%,30~39岁的占24.6%,40~49岁的占59.2%,50岁以上的占7.5%。被调查者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占56.7%,大专及以上文凭的占31.3%。在深入调查村民生态道德状况的基础上,以期进一步探究在农村开展有效的生态道德宣传和教育、增强村民生态道德责任,引导村民形成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此,调查问卷设计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第二部分主要从对生态道德责任的知晓度、生态道德责任的情感认同度以及生态道德责任的践行度三个维度来调查农民的生态道德现状,将农民生态道德分解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行为。第三部分是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影响因素、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农民生态道德状况的调查
结果与分析 调查分析表明,村民生态道德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生态道德情感不稳定,生态道德行为与认知不一致,村民生态道德的培育与提升成为乡村环境保护的伦理诉求。
(一)农民生态道德认知面较广,但认知深度和准确度不足
生态道德认知就是对人与自然的交往实践而产生的道德关系及其原则、规范的观念性的把握活动,也就是人们需要科学认识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明确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达到明是非、别善恶、辨美丑、识荣辱,以便确立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正确的态度和理念。本部分测评指标主要包括人们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对生态知识的了解程度和获取途径以及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三个方面。
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对于日常生活的生态环境问题能做出较为正确的道德判断,但是大多数农民在生态道德认知上仅仅停留在“好”与“不好”的浅层次判断上,认知深度和准确度不足,生态知识缺乏,生态道德认知水平低。对“因化工厂的废水和过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河流而使水草生长茂盛的现象”,认为是好现象的占43.2%,认为是富营养化现象的占7%,认为是不好现象的占28.7%,不知道的占21.1%。关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问题,认为“没有危害”的占10.5%,表示“不知道”的占7.1%,认为“对水体、大气、生物等都会有危害”的占82.4%,但是关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的具体危害,39.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清楚。对“自然界的野生动植物是为人类的利用而存在的”这一观点,41.2%的被调查者表示同意,34.2%被调查者表示不同意,24.6%被调查者认为野生动植物是和人类平等的,是人类的朋友。93.7%被调查者认识到土地、水等资源的稀缺性,这些资源也是农民、农业、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86.2%的被调查者认识到树木花草、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对于“农村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方面”,被调查者选择土壤污染的占25.7%,选择水污染的占44.3%,选择农村生活环境污染的占30%。对于“改善目前农村环境问题重要性”, 84%的村民认为“农村环境问题改善非常重要,每个公民都有责任。”这说明村民对自己在环境保护中的主体地位认识较为积极。调查中发现,多数村民室内、院子的卫生都较清洁,但对庭院外的公共环境则持事不关已的态度,例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等。
79%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渴望了解更多关于生态伦理的基础知识”,特别是与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以及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调查显示,这三个村庄的村民生态道德知识主要来源于广播电视和学校教育,缺乏较为广泛的摄取渠道,由于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非系统性和居民看电视选择的随意性比较大,获取生态道德知识的主要途径存在着不稳定性和随意性,村民的生态道德知识是片面的零碎的,村民生态道德认知的系统性和准确度较差。
(二)农民生态道德情感不稳定
生态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影响生态环境事件的爱憎、好恶的态度。生态道德情感一般在人们认知基础上形成,运用生态道德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品行或某种事物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生态道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动生态道德认知发展为生态道德信念,转化为生态道德行为。本部分测评指标主要包括人们对待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情感表现、对承担生态道德责任的情感认同两个方面。
有58.7%的村民对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的现象和行为感到担忧和愤怒。对于“秸秆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应当还田”的观点,村民选择秸秆已经还田占39.9%,选择因为麻烦不愿还田的占32.6%,选择因为贫穷做柴火烧的占18.7%。“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的问题,被调查者选择因使用方便短期内仍继续使用的占38.2%,选择习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不会污染环境占40.3%,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占21.5%。对于“看到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被宰杀,你会如何对待” 问题,虽然村民认为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不应宰杀,但是选择向有关部门举报的占21.1%,选择立即制止的占8.51%,有33.7%的被调查者选择不敢制止。对于“当野生动物肉摆上餐桌,你会如何对待” 问题,选择不忍心但跟着别人吃的占36.8%,选择坚决不吃的占21.1%,选择毫不客气的吃占18.4%,选择解解馋下不为例的占11.6%。对于“如果为处理垃圾和生活污水等污染物,需要向你收取一定费用(如每月10元)” 的问题,表示同意缴纳费用的占13.9%,表示反对缴纳费用的占37.6%,表示政府部门应承担一定费用,减少村民的费用占40.8%。过半数的村民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道德情感,但村民的生态道德情感却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调查分析表明,当自然物能够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时,村民的生态道德情感就会发生波动,这说明经济落后是影响村民生态道德情感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农民生态道德行为与生态道德认知不一致
生态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生态道德认知和生态道德情感的支配下采取的行动,是生态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本部分测评指标主要包括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收入关系的行为选择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生态道德责任的具体行动两个方面。
调查发现农民的生态道德认识和生态道德行为不一致,具备了一定的生态道德认识不一定会产生正确的生态道德行为。调查中有63.2%的村民认为 “最有效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措施”是“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人们自觉维护环境”。但是对于“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的现象,选择向有关部门举报的占27.8%,有30.4%和16.6%的被调查者分别选择气愤但不敢制止和于己无关。对于“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被调查者选择随意倒在村口的占25.7%,倒在收集垃圾的地方占54.3%,自己随意处理占20%。当问及平时节约用水的问题,表示节约用水的占68.8%,表示不节约用水的占14.1%,表示用水多少与他人无关的占12.1%。对于“如果在村里建化工厂,排出废气、废水污染环境,但可以增加一些个人收入”的问题,表示“赞成建设化工厂”的占33.6%,表示“看多数村民能否得到工厂的经济利益”的占49.5%,表示“反对建设化工厂”的仅占8.9%。调查表明,虽然农民认识到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是不道德或违法的,但是农民制止、反对破坏生态事件和污染环境现象的行为欠缺积极性。当环境保护真正涉及到个人的利益的时候,村民以利己主义为原则进行行为选择,表现出生态道德认识与生态道德行为的不一致性。
五、调查结论的政策建议:农民生态
道德的培育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乡村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乡村环境保护的主体性力量是政府和农民,乡村环境保护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和政府的主导性作用。乡村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治理,生态资源的科学利用与保护最终需要具有生态道德意识的新式农民来完成。
“如果我们想在环境问题的挑战面前有所作为,最重要的是认识到科学和伦理同样重要。” [11]138 从科学的角度看,要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从生产活动的源头上预防环境问题,同时发展环境污染治理的科学技术积极治理出现的环境问题。从伦理的维度看,我们应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把握生态道德作用于生态问题的规律,掌握农民生态道德建设的科学方法,培育和提升农民生态道德。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复合污染和农村生态资源退化对农民的生存发展构成威胁,而农民生态道德认知水平低,生态道德情感不稳定,生态道德行为与认知不一致,农民生态道德培育的紧迫性必要性日益凸显,农民生态道德培育成为乡村环境保护的伦理诉求。
生态道德教育是农民生态道德培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生态道德教育就是从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培育一种具有真正生态意识的伦理精神入手,通过生态道德的人格塑造和对影响生态意识生成的经济、法律、教育等方面问题的解决,帮助农民树立生态道德责任感,使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形成并确立与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例如对农民进行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的培训,宣传讲解关于农村生活垃圾中废塑料、废农用薄膜、废纸张清理回收方面的环保政策措施,宣传有关生活废弃物的减量、资源化政策,鼓励农民回收生产生活中的可回收利用物,转变农民对生产生活中废弃物的处置态度,使农村生活垃圾由被动处理变为主动源头消减,从而减少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对于农村土壤、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农村的生态道德教育与宣传形式要灵活多样,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横幅、标语、村务公开栏等各种载体,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宣传和教育,强化人们的生态保护责任,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适度的消费观,形成爱惜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规范。充分利用中小学校的教育阵地作用,大力开展对青少年学生的生态道德宣传教育,注重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让青少年从节约水电和爱护花草树木做起,通过大量实践活动促使生态道德理念普及化、大众化,培育并确立与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 杨申卉.推动农民生活方式根本转变 有效保护林草资源和生态环境[J].中国发展,2006(4):3032.
[3]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 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5.
[5] 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 宋言奇.发达地区农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5362.
[7] 袁基刚.新形势下大学生环境教育探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1):138139.
[8] 钟洪亮.构建社会主义福利社会中的政府责任[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03211.
[9] 龚继红,孙剑.绿色购买行为中的绿色信息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武汉、济南和成都三市538份问卷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