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规范化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内涵
园林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和艺术的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环境和游憩境域。城市园林绿化主要研究园林绿化在城市中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各类绿地的功能与有关定额指标及分布原则、园林绿化和园林事业的管理理论等。
二、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问题表现
2.1不合理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进入大发展时期的人们总是向往新生事物,不喜欢旧的东西,规划部门也同样如此,把一大批优秀建筑和园林拆了,代替的是没有特点的高楼大厦和配套绿化,这些配套绿化只是为了绿化而绿化。绿化大部分在建筑的背后,没有阳光,植物生长势差。有的老城区,因规划的不合理,原址是漂亮的花园或绿地,古树参天,新的项目建设后,花园拆了,基地标高抬高了,有些古树虽然进行了保护,但是地势低积水等原因,古树日渐衰落。有许多优秀的园林小品、绿地消失了。
2.2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优秀历史保护建筑花园大多建于解放前,由于居住人口密度一直居高不下,集中绿地和开放空间比较缺乏,很多搭建建筑更是插建于的花园绿化内,占有了原有的开放空间和庭院绿化,改造成厨房间、卫生间或菜园,古树名木和大树生存状况恶劣,有的甚至被建筑包围。许多公园和公共绿地建成已有几十年,总体上说,上世纪90年代以前建设的公园绿地因建设总量较少,总体发展速度较慢,前期时间较长,大都布局合理,骨架良好,植物茂密。但存在的问题是基础设施标准较低,大都陈旧破损,功能上与现今开放式的游园需求不相适应,景观特色消褪。虽然这几年逐步得到改造,但仍有相当一部份公园绿地有待进一步调整改造。
2.3消极的维护状态
由于缺乏维护经费及相关政策支持,园林绿化和古树长期处于欠维护状态,以至于风貌损害日趋严重。即使保护改造,不太考虑现在与未来,在保护与建设中,对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总体发展不重视,在实际操作中也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此静态的“消极保护”状态使得一些园林绿化的保护仅仅限于形式上的保护,缺少实际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性。
2.4不合理的建设
园林绿化一般都处于城市中心地段,在城市土地供应日益紧张、地价一涨再涨的大背景下,园林绿化在处于保护与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极低甚至为负的尴尬境地下,面对大规模拆迁和土地批租所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诱惑,土地管理者、政府部门、国有单位极有可能为追求经济和政治利益而将保护建筑和其园林绿化出让、批租,使其面临“拆落地”消失的厄运。
2.5精品意识不强,缺少文化品位
在城市休闲绿地中,文化内涵这一隐性构成要素扮演着重要角色,现代景观设计更加强调精神文化,更加注重“意”的体现,力求创造某种氛围。因此,要创造优秀的园林景观,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来支撑,这样的环境才能让人在满足视觉观赏之后产生某种共鸣,受到感染,引起一定的遐想,从而令人回味无穷。
三、加快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对策
3.1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要规范化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制定一方面要具有综合性、权威性、前瞻性、阶段性、区域等特征。另一方面要依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与区域规划;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来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规划系统要充分反映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和建设的客观规律,要符合城市的实际情况,要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基石。
3.2绿地规划要有前瞻性
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中,制定绿地系统专业规划,根据城市的特点,瞄准国内先进水平,高起点制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工作还要体现新城区和老城区、市区和郊区、城市和农村环境的建设的平衡发展。
3.3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与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实施
经批准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城市园林绿化的纲领,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实施关系到城市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也关系到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等方方面面的根本利益。所以,实施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事情。
3.4积极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手段
主要采用:遥感技术,运用遥感技术建立城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掌握准确的城市绿化指标体系;统计分析技术,对采集的数字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用预测学回归分析方法推测某一指标的实现将会达到的效果;景观生态理论应用,对研究的量化指标应用景观生态理论进行分析并评价。
3.5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要法治化
(1)坚持“以法治绿”的原则。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必须强法和执法,管理法规要完善,并要严格执行,依法办事。管理监察队伍,要知法、执法、守法、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各级管理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克服“以权代法”、“以人代法”的倾向,从人治转向法治轨道。
(2)要加快出台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法律、法规,健全城市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加强管理,走依法治绿之路。我们要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面,初步形成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衔接的、比较完善的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规、规章框架,形成和进一步完善严格、规范、文明的执法制度和依法行政的工作程序及监督机制。
3.6强化植保工作
加强树木病虫害的疫情预测、预报工作,特别是加强对日本松干蚧疫情的调查和预防工作,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加强调查员、检疫员的业务培训;加大病虫害防堵力度,划定无疫情保护区。同时,加强对市内寄主树木的药物防治,确保绿化成果。
参考文献:
1.康少邦、张宁:《城市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
2.谭跃进:《定量分析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规范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目前道路工程中比较普遍与常见的一种高级路面,它具有噪音小、易维修、防水好等特点与优势,目前在城市道路工程中应用最多。一般来说,道路工程规模较大,施工复杂,在具体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总是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与注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必须对道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必要的规范化管理,以更好的保障道路工程项目的质量与运行的安全。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内容以及沥青混凝土路面规范化的措施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为了理解与阐述的方便,我们主要可以从沥青混合料的生产、热沥青混合料的运输、热沥青混合料的卸载以及沥青混合料的摊铺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如果不严格按照标定的条件进行搅拌,就会使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无法满足要求与标准,并进一步给后期施工带来困境,比如完全不顾季节要求,完全不考虑材料离析的可能性等;其次,热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在对热沥青混合料进行运输的过程中,也必须特别注意因道路不平整所引起的骨料离析现象,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保证温度对混合料的影响,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尽量保证混合料温度分布的均匀化,以降低日后引起道路渗水与的可能;第三,热沥青混合料的卸载。在对热沥青混合料进行卸载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摊铺机与自卸车可能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同时还必须密切注意卸载过程中产生材料离析与温度离析的可能性;最后,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的过程中,还必须特别注重这一过程的连续性,以及卸料与用料过程的衔接性,否则将会给施工带来困难。
2.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内容
对于这个问题,为了理解与阐述的方便,我们主要可以从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质量控制的必要性以及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质量控制的内容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质量控制的必要性。沥青混凝土与其它的产品一样,均是由工、料与机三个部分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因此有必要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安全,也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其特点与优势;其次,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质量控制的内容。从整体上来看,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与人的管理、对原材料的管理以及对施工机械的管理等几个方面。所谓对人的管理就是指明确每一位施工人员的责任,对其施工技能进行定期培训等;所谓对原材料的管理就是指对永久性工程材料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进行及时处理与解决,以防止对后期施工造成影响;所谓对施工机械的管理就是指保证各种施工机械都能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运行,并充分发挥自身性能。只有从各个方面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控制与管理,才能更好的保证其质量与安全。
3.沥青混凝土路面规范化的措施
综合以上阐述,为了更好的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与安全,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规范化管理。归结起来,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措施主要应有实施管理四部曲、坚持规范化管理以及加强质量管理等几个方面。首先,实施管理四部曲。已有的实践结果已经表明,要想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就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施工步骤与程序,即完成200米以上的单幅试验路段之后,必须经过工程师的认可才能正式施工,完成500米以上的标准路段试验后,进行横向的评比,召开全线观摩会开始推广施工,最后形成规范化施工;其次,坚持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的内容比较丰富,具体来讲,必须根据施工规范与要求进行规范化作业,尽量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将文明施工作为衡量各个施工单位施工水平与能力的重要标准,同时还必须定期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评估与检查,以更好的推动形成一个整洁有序、文明施工的环境;最后,加强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规范化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与组成部分。对于这个问题,为了理解与阐述的方便,我们主要可以从沥青混合料摊铺时的质量管理与沥青混合料压实时的质量管理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其一,沥青混合料摊铺时的质量管理。在对沥青混合料摊铺时的质量进行管理时,需要首先对其含量进行直观检查,如果发现沥青混合料呈现黝黑蠕动状态时,就可被认为是正常的,除此之外,还必须对混合料的温度进行检查,以保证其维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其二,沥青混合料压实时的质量管理。在对沥青混合料压实时的质量进行管理时,还必须注意要尽量减少碾压的次数与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作业的效率。除此之外,在碾压的过程中,还必须尽量保持碾压速度的恒定化,一般来说,速度最好控制在2-4km/h,过快过慢都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4.结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目前比较高级,应用也比较广泛的一种路面,究其原因则在于其所具有的各种特点与优势,从长远来看,必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虽然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很多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在具体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更好的保证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本文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内容以及沥青混凝土路面规范化的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某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在具体进行阐述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以后的研究与实践中要加以规避。
参考文献:
[1]陈大伟,张湛清.对沥青路面施工存在问题的探讨[J].四川建材,2013,20(1):145-146.
[2]冯玉全.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管理[J].民营科技,2013,33(2):215-215.
[3]赵庆海,刘纯新.如何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问题[J].华东科技,2013,10(2):168-168.
关健词:室内装饰;工程施工;规范;管理
1?室内装饰工程的特点
1)有较强的技术性和艺术性。
2)项目繁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
3)涉及配合单位多、配套专业多、协调难度大。
4)施工多采用小型机具,手工操作量大。施工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
5)装饰材料品种丰富,规格多样,施工工艺与处理方法各异。
6)装饰的标准越来越高,装饰费用占工程造价的比例越来越大。
2?影响室内装饰工程施工质量的原因
规范化施工是实现设计理念、施工规范和业主要求的前提。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做出来的产品或多或少或轻或重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返工,这是现场每个参与施工管理的人员不愿看到的,其中原因是多方面:
1)人的因素有待提高
同样的图纸,往往甲公司做出来的产品人见人爱、赞不绝口,而乙公司做出来的产品却是多次返工、遭人谦弃,这是为什么?大家都会说这很简单,甲有技术乙没有。作为一家公司,你做出来的工程是优良工程、样板工程,在竞争激烈的装饰市场里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人——公司总部、项目部及下属班组管理和施工人员,熟悉施工规范和在工作中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施工技术,才有能力更好地去实现设计和业主的质量要求。
2)建筑装饰材料、机电产品市场混乱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装饰材料、机电产品空前发展,建筑(包括装饰)材料市场近年在不断涌现出产品品质过硬、重合同、守信用优秀企业,也出现了为利是图、以劣充好的企业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同样材料在市场上有多个档次、质量良莠不齐。象电缆、电线、石材、胶合板、防水材料、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油漆、乳胶漆、胶水、开关、插座、灯具、设备等凡在工程上常用材料在市场上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假冒伪劣产品。要创优质工程首先从拒绝假冒伪劣材料、购买合格优质材料做起。
3)管理不规范,不健全
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键在管理。涉及到的应是指全面的企业管理。这里仅就本文前面提及的装饰工程尚不能规范化施工的原因这一议题所谈及的“人的因素”及“装饰材料、机电产品市场混乱”问题与企业管理健全、规范之间关系的论述。
如上所述,社会上人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建筑装饰材料机电产品市场混乱等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对企业而言是外因,而企业的管理好坏是内因,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一家企业在各方面都管理到位了,就可以抵御外部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在社会上表现一般的人进入这个企业,在良好的企业环境下会被改变成为优秀的人材,这就是关键。
而就装饰材料、机电产品市场混乱的问题而言,这也是外因,但只要在企业管理这个内因上下足功夫,自然是人乱我不乱,才能在乱世中稳健发展。
3?缺乏规范化管理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1)某体育馆在室内抹灰施工后不久发现局部脱层、空鼓,表面外观达不到装饰效果,只得返工。
查其原因是施工交底不到位、工人责任心不强。抹灰前基层清理不干净,墙面浇水不透;在基层不平偏差大时,一次抹灰过厚;加上气温高,砂浆失水快,抹灰后又没有适当浇水养护导致。
2)某公寓在抹灰施工后发现墙面出现很多“豆芽” ——爆灰。
项目部施工管理违反操作规程,抹灰用石灰没有充分发酵就使用。为赶工期缩短石灰发酵的时间,按常规需要发酵7天左右,仅发酵4天,就从石灰池里取出,自创用机械研磨成粉再次简单泡水发酵方法来缩短发酵时间。使用后未收到预期效果,石灰发酵不充足,导致墙中的石灰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再次发酵膨胀,出现“爆灰”情况。
3)某酒店大堂吊顶纸面石膏板施工期间多处开裂。
原因是抢进度工程,现场缺乏各施工单位各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管理,不按工序、不文明施工导致。石膏板安装完成后,吊顶上的水、电、风等安装作业还没有完成,安装人员上吊顶内施工,踩在龙骨架上造成接缝开裂、板面变形。踩在次龙骨上,使骨架变形发生挠度。
4)某酒店客房开关、插座面板边缘墙纸收口不严,出现明显缝隙,影响验收质量。
原因是项目管理缺乏统一协调,未按先贴墙纸后装开关、插座面板的正常工序进行施工。墙纸未贴电工就把开关、插座面板装上,贴墙纸时又在没有拆开关、插座面板情况下贴墙纸导致。
5)某办公楼卫生间水泥粘贴墙面玻化砖出现空鼓脱落。
原因是使用传统工法用水泥粘贴玻化砖已经不是安全可靠的方法,新一代的玻化砖吸水率更低、密度更大,水泥已经不能满足抛光砖的粘贴要求。使用水泥粘贴玻化砖不牢固、不可靠、易空鼓。
6)某酒店外廊地面基层渗水导致地面大理石大面积返碱。
原因是未按规范要求施工。外廊基础砌体外侧没有按规范要求做立面防水、也没有设置防潮层,导致室外地面水透过基础砌体渗入室内,回填层陶粒长期藏水,潮湿水气透过砂浆层侵入地面大理石板内,致使走廊地面大理石大面积返碱。
关键词:工程;招投标;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01
招投标具有公开、公平、竞争等优点,是长期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成熟交易方式,是有效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手段,工程招投标的目的是降本增效,防止不正当竞争。我国工程项目招投标起步晚,在理论和技术上还不够完善,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不规范之处,提高工程招投标管理水平,实现招投标管理规范化是现阶段专家研究的课题方向。
一、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标方利用不正当手段中标
现社会上普遍存在一些投标方贿赂招标方管理人员的现象,甚至这种现象越演越烈,很多投标方投机取巧,只想着靠走后门等捷径拉拢招标方,而不是通过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另外,还存在一些低资质的企业支付给高资质企业一些报酬,从而假借其资质参加招标,或者串通其它企业,通过其它企业恶意抬价来使自身达到中标的目的,这种情况在现在的招投标活动中也比较常见。
(二)招投标过程缺少监督管理
虽然我国已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招投标活动的范围、方式和程序等进行规范,但是实际中很多招投标活动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以情代法和以权代法的现象,存在着暗箱操作、明招暗定等情况,一些本来应该进行公开招标的工程项目没有开展,这都是招投标过程中缺少监管和监管机制不健全的后果,导致了我国近些年工程质量问题频发。
(三)缺少资格预审环节
通过近几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很多招标活动缺少对投标方的资格预审,或者资格预审完全走形式主义,这一块缺少了一套完整健全的机制,缺乏有效性,审查过程过于粗放,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手段,最终造成了一些不具备施工资质的投标方中标,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工程项目质量。
二、工程招投标规范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严格审查,规范招标文件编制
1.认真进行标前审查。规范工程招投标管理应该早审查,从源头上进行监管。招投标的工作范围不仅包括场内交易,还应该加强对投标前的审查工作及标后的跟踪监管工作。为此,招投标管理工作应深入工程各类审查工作中,完善标后跟踪与管理工作。
2.严格拟定合同计价方式。合同计价方式灵活多样,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合同计价方式,使得招投标工作变得高效。实际工作中使用较多的合同计价方式有固定和可调价格合同、成本和酬金合同等,具体使用哪种计价方式应根据工程情况而定,在合同中应详细说明合同计价方式。
3.规范招标文件编制过程。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文件是评标委员会评判的依据,也是投标方制定和规划招标文件的参考标准及签订合同的依据。因此,应依据相关规定,规范招标文件的具体内容,在招标文件的制定过程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严格认真的执行相关标准,完善各个细节,使招标文件规范、科学、合理。
(二)做好标后跟踪管理,确保合同得到履行
1.强化标后管理措施。招标完成后,投标人只是完成了阶段性工作,还应加强标后施工过程的监管工作,防止施工方不按工程图纸施工,为了节省成本,擅自更改施工作业流程。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验收施工质量,强化安全和质量管理工作,可以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完善监管制度。
2.规范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其明确了投标方在工程施工中的任务及细节性事务。投标方制定投标报价和编制底标都是以工程量清单为依据,并且以此签订合同,制定工程计划,完善工程细节,办理竣工结算等。工程量清单可以影响工程建设成效,决定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3.定期检查合同履行状况。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合同履行状况,通过多种方法,全面地检查工程施工状况,检查施工工程进度、设备状况、工程质量、有无工程变跟及支付款项情况等,检查招投标是否有规避或者违反规定的行为,监督项目部成员责任落实情况及工作执行情况。
(三)加强对招标机构的管理
招标机构在招投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加强管理。首先要提高对招标机构的监管力度,只有加强监管,才能使招标机构向市场化运作转变。应从管理企业事务、等级评价及考核、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及企业诚信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同时还要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及监管意识,使监督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规范;其次,招标机构要强化自身建设,通过深入了解招标相关法律来规范招标活动,配备高素质专业人才来提升服务质量,按照公平、公开、公正、诚实守信的原则进行招标活动。
(四)增强企业诚实守信理念
企业只有坚守诚信才能长盛不衰,必须要在企业内部打造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树立企业精神,将诚信呈现在每个细节上,增加员工的诚实守信的意识。企业建立诚信首先要坚持诚信经营,定期自查,严格自律。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诚信奖惩机制,来鼓励诚实守信行为,有制度来保障诚信体系的建立,依据不守信行为的严重情况区别对待,一般性失信行为以批评教育为主,严重的失信行为按照企业相关规定及法律法规进行惩罚,以引起整个市场的重视。
三、结束语
工程招标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由于监管力度不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的违规行为,影响建筑行业市场正健康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规范工程招标管理流程,通过量化评价指标、提升招标文件的管理力度、加强资格后审查等措施,加强对招标机构审查,同时加强中标后的跟踪管理工作,建立建筑市场诚信体系,使招投标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参考文献:
[1]许佳.浅议工程招投标档案的规范化管理[A].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5).
[2]王欢.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中国招标,2012(24).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物资;规范化;供应商;信息化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工程施工物资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物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物资管理工作要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各种物资的计划、采购、运输、仓储、保管、使用等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合理解决物资供需之间存在的时间、空间、数量、品种、价格以及质量等方面的矛盾,衔接好生产各个环节,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实现物流合理化和效益最大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尤其在市场占有初期,情况更是瞬息万变。不能快速做出反应,市场很可能就会被别人占领。
加强物资管理是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展的保证,是改善企业技术指标取得最佳经济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物资进行规范、高效、科学的监督管理,是减少资金占用,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搞好物资管理,合理地组织采购,供应物资,对于促进企业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增加企业盈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代企业物资管理以其运行质量、流通速度、有效管理和降低成本成为企业增加效益的“第三利润源泉”。
二、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物资的管理过程粗放,管理手段落后
施工物资管理工作具有微观性、专业性、规范性的特征,是一项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多数施工企业物管部门没有按施工物资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来制定和实施施工物资管理工作计划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没有吸收战略采购、物流管理、供应链战略管理等先进适用的物流管理思想的精华。
(二)施工企业没有与供应商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
在传统的建筑施工行业采购模式中,供应方与需求方之间的供求关系经常是短期性的、不固定的,随着一次采购的结束,供求关系也就中断了,等到下次需要采购施工物资的时候,又必须重新选择供应商,从而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三)施工现场物资管理标准化程度不高、消耗成本偏大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投入不足的影响,施工现场物资管理标准化程度不高,没有建设规模适度、设施齐备的料场、料库,没有建立物资验收、入库、堆码、仓储、防护、发放、使用、核算等环节的作业标准,导致现场物资管理杂乱,物资消耗成本偏大。
(四)施工物资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
物流信息化是在物流管理系统化的基础之上,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收集汇总、及时传递、充分利用。目前很多施工企业仍采用最原始的信息传递手段和控制方法,仓库计算机网络化建设不全面,材料库存信息反馈系统的时效性较差,库存调控能力相对薄弱,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施工物资管理实行系统化、信息化的操作。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物资的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物资管理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物资管理制度的建立在建筑企业物资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发展和战略的实施需要制度作为保证,各项制度又是企业精神和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所以说必须完善和出台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来保证物资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二)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合理运作采购资金
物资采购工作是物资管理的关键环节,它不仅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的需要,更是堵住企业经营“成本漏洞”和利润隐形流失的需要。因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1、物资采购前要深入市场调查研究
在物资采购之前,要明确企业所需物资的质量及技术要求,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同时对备选供应商的管理水平、技术能力、设备状况、品质控制能力及财务信用状况进行深入调查,以确保采购物资质量和资质符合要求。做到同种物资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同样价格比服务,同等服务比信誉。
2、承付采购资金时,进行采购价格的审核
在承付采购资金时,对由基层供应单位自行采购的物资,进行采购价格的审核。高出限价和市场行情价格的采购资金则不予审核,不经审核则不予承付资金。
3、物资到货后,做好验收
采购物资到货后,要对采购物资的数量、价格和质量认真审核、验收,以确保采购物资品种准确、数量相符、质量达标、价格合理。同时,要落实物资管理内部责任制度,力求采购资金运作透明、合理和效益最大化。
(三)加强供应商管理
1、加强供应商关系管理
企业要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能简单的把供应商当作企业的利益竞争者,要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与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的关系,实现信息共享以加强协同合作。采购方和供应商是同一个供应链上的两个节点成员,这个供应链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这个供应链上产品和服务的最终消费者对成本、质量、服务等要求,成为链中所有参与成员共同追求的绩效管理目标。作为同一供应链上的成员,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还要兼顾其他成员的利益。可以对供应商采取合理的利益激励手段来提高它的积极性,以巩固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良好合作关系。
2、保证施工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信息交流的畅通
加强供应商与制造商的信息交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经常进行有关成本、作业计划、质量控制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实施并行工程
企业在产品没计阶段让供应商参与进来,这样供应商可以在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性能和功能方面提供信息,为实施QFD(质量功能配置)的产品开发创造条件,把用户的价值需求及时地转化为供应商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与功能要求。
(3)供应商和企业经常互访
供应商与企业采购部门应经常性地互访,及时发现和解决各自在合作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建立良好的合作气氛。
(四)加强施工物资的信息化管理
物资管理供应系统模块
供应模块直接关系到物资是否符合建筑设计各阶段的要求,避免浪费。因此,对于物资供应模块,在信息化建设时,将物资库存系统、建筑工程系统与物资供应相连接,这样可以及时的对物资所需做出最优判断,结合工程所需与当前物资库存量,做出需求计划,根据需求计划,系统可以生成订单,将订单进行保存,并送入采购系统模块。
物资管理采购系统模块
物资管理采购系统对于物资购置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采购系统中,需要重视物资采购种类,采购质量,同时对采购供应商进行记录,将所有信息输入采购系统中,便于更好的管理。
物资管理库存系统模块
物资管理库存需要做好物资的保管工作,需要重视库存资源的管理,对库存的入库、出库做好记录。为了做好物资管理工作,可以在库存系统中加入自动报警系统,当物资存量低于建筑工程需求值,通过提示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做出采购计划;当物资存量高于建筑工程需求量时,系统自动提示管理人员,可以预防库存过多剩余,造成购置浪费。
(五)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素质,提高物资管理水平
1、要重视选人,要选调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物资管理队伍。
2、要加强理论学习经常组织在职培训,组织专题学习和讨论。鼓励物资管理人员参加法律和经济管理方面的考试及相关的执业资格考试,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
3、要创造同业交流的渠道,引导同业交流。真知灼见往往在交流中产生,可以适当组织业余活动,建立有效交流渠道,以达到互相促进、互补不足的目的。
4、要以机制激励人明确物资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建立完善岗位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以机制激励人。
5、计划员务必要做好利库、节约、代用材料工作,做好和技术员的沟通协商工作,以免物资积压和资金占用及浪费。
6、管理人员加强材料验收工作,以避免价高质次产品及价、量差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及纠纷的产生。
结语
综上,建筑工程施工物资规范化管理作为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施工企业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建筑施工企业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不断规划物资管理,在计划、采购、使用、储备等各重要环节的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从而取得更大的、新的突破和进展。
参考文献
[1]戴莉.浅谈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J].管理探索,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