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问题及解决方案

教育问题及解决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问题及解决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问题及解决方案

教育问题及解决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问题;解决方案

人类进入新世纪之初,中国正以一条腾飞的巨龙形象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中国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当代大学生,也应把学好英语视为当前学习中的重中之重。这就给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必须改进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势变化。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代人的辛勤探索,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外语人才。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1.1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施陈旧,与现实脱节。

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实行“满堂灌”、“填鸭式”的单一而陈旧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讲解课文中的英语知识和语法结构或是应试技巧等,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这对于身处知识时代、信息时代,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学生来说,早就失去了吸引力。

1.2教学重心倾斜,“教”、“学”、“用”三者脱节。

目前,英语应试教育在高校中占主要地位,而实用教育则难见踪影。就大学英语教学来说,一年两次的四、六级全国统考是个严峻的考验。而学生为了能通过四、六级考试,经常进行题海战术,研究应试技巧,忽视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致使大多数学生缺少独立的个性和钻研精神。致使“教”、“学”、“用”三者之间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又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也使教学目的无法得到较好的贯彻与落实。

1.3教材设置不合理,大、中、小学英语教学脱节。

中、小学与大学英语教材缺乏衔接,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知识面及质和量的脱节,为英语学习者造成人为和潜在的障碍。在我国现行的大、中、小学教材中,存在着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内容。这之间可能会造成相互脱节、分工不合理的现象,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而且会造成消极后果。

2 解决方案

上述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不仅关系到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具体体现。为此笔者提出以下方案:

2.1教师应转变观念,以学习者为中心。

作为教师,我们应更新观念,转变把考试看作英语教学终点的思想,创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环境。

(1)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素质。传统的英语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师以讲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练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也不高。

(2)在教学内容上要改造那些固定单一的资料,适时增加新鲜生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资料。现行大学英语教材更新快,内容丰富与时俱进,涉及科技、文化、生活多方面多元化的内容。

(3)教学方式上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这里说的以学生为中心,决不意味着否定或减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强调破除“满堂灌”的教法。整个教学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

(4) 重视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情景感知,促进英语学习。多媒体的运用,特别是对于英语教学,有不容忽视的提高帮助和促进作用,它可以让书本上没有生命的文字变成鲜活的声音和跳动的图象,能形象生动地让学生去感知和接触英语语言。

2.2实现“教”、“学”、“用”三者的统一。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结合过程,既要重视教师的教学方法,又要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运用英语这一工具,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为国家、为社会服务。这就要求英语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应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教学实际,注重英语应用和交流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智能、知能、技能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和钻研精神的培养。通过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听”、“说”、“读”、“写”英语的条件、氛围和环境,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潜能,使学生讲起英语来能脱口而出、沟通轻松自如、阅读没有障碍,写作得心应手。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学校就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习惯,实行自主教育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使大学英语教学真正实现“教”、“学”、“用”三者的和谐统一。

2.3联成体系,提高效率。

要将大、中、小学的英语教学联成一个整体,进行全面考虑、统筹规划,同时又将中、小学与大学各个不同阶段的英语教学作合理分工,做到衔接有序,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应侧重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增强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适应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从高中向大学阶段的过渡,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在实践中练,使其尽快掌握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

3结论

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是短期内形成的,它的影响根深蒂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与学生长期的努力与配合。对于教师,改进英语教学,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重视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将是一条成功之路。对于学生,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努力学好英语,定能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为自己增加一份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洪辉,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6)。

[2] 宋晓博,浅谈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与手段[J].黑河学刊,2011,(10)。

[3] 胡壮麟,英语教育自选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教育问题及解决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合作 方法 运用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相长。”

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体验到了合作教学带来的巨大收获。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教师将合作学习当作全能法宝,凡事不离“合作”,只注重形式上的热闹,忽视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抹杀了合作学习最突出的价值。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探索和尝试,就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谈一点浅显的看法。

一、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在实施合作学习前,教师必须做好认真的准备工作,否则就会使合作流于形式,整个课堂貌似热闹,实则杂闹无序,导致效率低下,这与合作学习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合作学习的准备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科学创建合作学习小组。由于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素质、个性特点、生活环境、能力特点等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在学习中有特定的优势和不足,而实施合作学习,分组恰当与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因此,课前可按照合作学习倡导和强调的“异质”分组原则,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性别等情况,进行合理搭配,把全班同学每4~6人分成一组,坐在前后两排座位上。这样就使每一小组内的学生便于互相学习、相互支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保证每一小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创建合作学习小组既要努力做到组与组之间的平衡,又要兼顾组内同学彼此之间的可接受性,让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

2.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生不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第一,在小组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第二,在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第三,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第四,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

二、要营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激发小组合作学习兴趣

要想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教师必须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合作气氛要民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课堂不再被教师“垄断”,学生有话可以说,有问题可以提,有不同意见可以发表和争论。作为政治教师,应学会弯下腰来和学生谈话,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热情的帮助环境和真诚的激励环境,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学堂。这样的环境,才能激发他们合作的兴趣,让他们毫无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感。

2.明确合作学习的内容。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设计好明确的内容、方向和范围,使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中来。

教育问题及解决方案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

教学环节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但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和师资方面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高职会计专业的发展,使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针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呢?

一、当前高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体系单一,教学内容重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的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组成的课程体系,仍然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没有按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另外没有按照技能实践和职业岗位的需要整合教材,课程内容与职业需要相脱节,实习实训的绝大部分内容也是账务处理,其实是准则、制度讲解的继续,是将平时做在作业纸上的作业改做在账册、凭证上而已,使实践课内容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教育观念仍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上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习惯于依赖教师和教材,教师讲什么就是什么,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缺乏创新能力,再加上会计知识的原则性和规定性较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相对滞后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按部就班地以教科书为依据,实施“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上课记笔记,下课学笔记,考试考笔记,学生思维闭塞,把记忆当做接受知识的唯一途径。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对知识的应用,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与会计问题方面显得不足。另外,教学手段落后、单一,主要的教学仍是依靠“黑板+粉笔”,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十分有限。不能将原理与实务,手工记账与会计电算化、会计核算与分析加以有机结合,不能满足各种层次的高职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需求。

(四)成绩考评单调,实践能力测试不足

学生成绩考评基本上沿用传统的闭卷、笔试形式的期末考试评价方式,仅以一次成绩作为成绩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忽略了实践能力的测试。成绩考评体制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五)教师的实践经验缺乏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这就决定了它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对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有着特殊的要求。高职专业的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并能及时掌握专业方面的新信息、新知识。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高职会计专业的发展,使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改革现有的高职会计教学方式,是时展的要求,也是高职会计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解决措施

(一)转变观念、注重实效

作为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充分认清高职教育目标。树立“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实际会计岗位需求作为教学的方向。教师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更要注意会计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及时更新知识,以及计算机财务软件的应用。

(二)改革课程体系,整合教材结构

对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一是对教学内容,根据国家有关制度、政策的变化进行及时更新,如对《财务会计》内容及时补充了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对专业主干课程之间的重复性内容,则在编制教学大纲时进行协调。

应根据会计结构的新变化,会计发展的新领域,全面设置相关课程,尤其是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的会计理念、新颖的会计制度等,更深入地进行会计领域与策略的研究,经营风险与会计风险的研究等。在具体操作上,可通过开设专业讲座的形式来完成上述内容的学习。会计教学不仅要妥善运用咨讯科技,同时亦需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及统计分析等领域相结合,使学生具备科技整和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教学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教学中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畅导新的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效率和效果。案例教学法、课堂演示性、角色扮演法就是一种很好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教学要大力提倡,此外应鼓励学生通过相关的参考书、全国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中有关会计实务的内容、网络信息等进行多渠道地学习,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国内的“会计从业资格”与全国“注册会计师”等从业资格证书的考核;鼓励会计专业的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以弥补知识结构上的不足。这样既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进行恰当的融合,又挖掘了学生学习的潜能,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会计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会计教师的综合素质,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鼓励会计教师参加会计职称考试,以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二是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会计教师到社会上做会计兼职工作,参加会计学会、审计学会及相关学术社团组织并任职,承担财政、税务、银行及企业组织的财税培训工作,以提高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三是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结合教学进行教师培训。

(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教育问题及解决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平等 教育决策

中图分类号:C913.4 文献标识码:A

一、政策主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关于保障我国外来务工子女接受平等义务教育问题的决策分析

二、问题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形成我国社会特有的“农民工”群体。与此同时,一部分农民工子女也跟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人口流动呈现出“举家搬迁”的现象,大量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跟随父母流入城市。另外,留守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也大批存在,他们的教育问题也令人担忧。保障农民工接受平等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政策目标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2003年教师节,总理专程赴北京石景山玉泉路小学看望那里的农民工子女,在黑板上写下这句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展望。我国的义务教育面向全国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城乡,不分人群,农民工子女理应受到良好公平的义务教育。

四、方案设计

农民工子女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随父母进城的随迁子女,一类是被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针对这两类人群的义务教育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2、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住宿需求。

五、决策分析

(一)针对“随迁子女”的方案。

1、优点:

可以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从体制上保证随迁子女接受平等义务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两为主”政策,让流入地政府直接承担起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责任,有利于政府公共服务责任的强化,在体制上有利于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一样受到当地相应水平的教育。

2、缺点:

会导致流入地政府的“不堪重负”。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会导致流入地教育资源的更加紧张,使当地财政“不堪重负”。同时,由于“两为主”政策没能就流出地政府的辅助责任作出详细的设计和要求,客观上“免除”了其对流出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责任,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流出地”财政、管理、师资等多方面的压力,这在某种程度上又导致了另一种“不公”。

农民工子女会存在入学适应难等问题。从已接受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看,目前,接收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公办中小学大部分位置较为偏远,学校环境较差。即便个别学校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但是学校自身办学环境相对其他一些公办学校来说,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总体上来讲,教师对入学的农民工子女态度是积极的,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了一定的被动性。而且随着学校农民工子女数量的不断增加,有些城市学生的家长一方面担心学校教学质量下降;另一方面,他们怕农民工子女给自己子女带来不良行为影响。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的学习氛围较之其他学校来说,不甚令人满意。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也普遍存在适应不良和学习差的现象。

(二)针对“留守儿童”的方案。

1、优点:

鼓励社会参与,可以调动大量资源,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负担。公民的志愿服务意识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志愿者的队伍,为有需要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帮助可以来自以下几方面:一是社会公益人士,如港澳台和内地的知名企业家、演艺家等,他们的资助是发展留守儿童义务教育的一大资源;二是大学生志愿者,近些年高校公益社团和志愿服务活动很是盛行,大学生通过参加支教、公益宣传等活动,也可以为留守儿童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笔者在大学就参加过对留守儿童的捐款捐物活动;三是一些民间社会组织的长期服务运作,像广东的“华裔助弱服务中心”、四川的“萤火助学志愿服务中心”、安徽的“太阳伞服务队”等都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机构。这些力量可以有效地带动整个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怀。

寄宿学校的建设有利于解决留守儿童上学远等问题。绝大多数留守儿童都住在偏远的山村,到当地学校上学,往往要长途跋涉,早起晚归,上学十分辛苦,且存在安全隐患。建设寄宿制学校可以让学生避免奔波,方便读书,同时留守儿童在家大多由爷爷奶奶照顾,存在相应教育和照顾上的问题,留在学校可以较好地解决该问题,有助于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缺点:

寄宿学校的设置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情感上的缺失。寄宿学校再好,毕竟不是孩子们的家。留守儿童大多为年幼的儿童,正是最需要家庭关怀的时候,学校是否能代替家、照看留守儿童是否是教师的职责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六、结论

从总体上,纲要中列出的解决方案符合目前的问题状况,有利于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但政策的关键还是在于落实,期待这两个方案能不断完善、达到预期的目标。

“农民工”群体是中国现社会发展阶段的特殊群体,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是随之产生的特殊社会问题。产生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国独有的城乡户籍制度和对教育投入的不足, 看来彻底解决该问题还是得放在改革和发展这个大方向上来,这与分析其他社会问题后的结论有种殊途同归的感觉了。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斌.和谐社会视域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载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

[2]陈家斌、王守恒.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回顾与思考,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2月第22卷第2期.

[3]杨润勇.新背景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分析与建议,载当代教育论坛2009年第7期(上半年月刊).

[4]吴向东.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载教育政策研究2010年第7期(综合研究).

[5]王清志.浅探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载中国农村教育2009年7月第8期.

[6]吴瑞君.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解决思路,载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10月.

教育问题及解决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Web素养;网络系列课程;教育技术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0―0126―04

引言

作为信息时代最重要的信息传输和交流平台,计算机网络对教育系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从传播学角度看计算机网络拥有诸多媒体特征,因此常被称为“第四媒体”。教育技术以各种媒体理论与技术为基础系统研究提高教学绩效的方法,自然会把计算机网络作为对象来研究和实践,因此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普遍开设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这些课程是指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教育应用相关的一类课程,其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及其教育应用能力。很多教育技术学本科生虽然完整地学习了这类课程,但并没有显著提升网络素养,他们对计算机网络的驾驭仍然停留在使用Web这个较低的层面。

近10年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状况已表明,Web是最普及的网络服务,当前教育技术领域提出的教育问题信息化解决方案中大部分也是通过Web平台实现。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应拥有多层次全方位的Web素养才能真正发挥Web的作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系统,因此Web素养理应成为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网络素养的核心成分。然而很多高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不成体系,没有技术主线和清晰架构,无法有效实现网络素养尤其是Web素养的培养目标,为此提出围绕Web素养构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的解决方案。

一 教育技术学本科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现状分析

何克抗先生强调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应用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其中的技术是指包括有形的物化形态技术与无形的智能形态技术等多种技术在内的“广义技术”[1]。进入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研究和实践的主流技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评价和管理等理论和实践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计算机网络有密切关系,由此产生的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理论、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因此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需要配置一系列计算机网络课程来实施基于网络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在参阅和分析国内60多所高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开设计划及部分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后发现,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已普遍设置,但不同高校间存在明显差异。首先在课程开设数量上存有差异,约60%的高校设置了4-6门直接讲授网络技术及其教育应用的课程,其余高校仅提供1-3门网络类课程。其次在课程性质处置上存有差异,约70%的高校把部分网络类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来开设,其余高校仅把网络类课程作为一般课程来处置。最后在课时数及配套实验上存有差异,多数高校网络系列课程课时有充足保障,同时配套了足够的实验课时,使这类课程的总课时与学分达到专业总课时与学分的10%以上,而少数高校仅设置课时有限、数量较少的网络类课程,相关实验也无法保障。这些差异不仅反应出各高校在师资、设备等客观条件上有明显差异,更深刻地反应了各高校对计算机网络在教育技术领域中地位与作用等认识上存在差异。

在解读课程设置差异表象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因素进一步分析,可发现众多深层次问题。第一,各课程间衔接和配合不够紧密关系松散,课程内容相互重叠或彼此空缺,无法形成有机整合的具有严谨体系结构的课程群,使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无法形成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完整架构体系。第二,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缺乏科学性和适用性,偏离专业实际需求,“专业化”或“平民化”的课程处理方式无法满足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对网络技术的特质需求。第三,课程热点散乱、开口众多,各自在网络框架体系中任意罗列教学内容,找不到贯穿所有课程的技术思想和应用主线,无法形成统一的集结平台,使学生在学完这类课程后无法找到各类网络技术及其应用的归结点,总觉得学过的课程知识都有用却又很难用得上。教育技术学专业不同于计算机网络专业,没必要关注计算机网络体系中的所有内容和技术细节,因此在专业准确定位的前提下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寻找统一的集结平台并形成紧密联结的课程体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做能使各课程的热点和关键技术相对集中到一个平台,使各课程口子和应用指向相对统一的目标,使各课程虽有不同教学内容与技术侧重但有相对统一的归宿和应用需求。如今一个具有众多符合教育技术需求特征的统一平台已展示了其巨大的教育应用魅力,教育技术领域的许多理论及其实践体系都与此有关,它就是Web。因此,以网络素养为目标、以Web素养为核心构建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以Web教育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工作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之路。

二 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Web素养及其构成

1 什么是Web素养

虽然Web普及程度极高,但学术上对Web素养的提法和研究还比较少,学术界常用信息素养、媒体素养等概念来描述人们在信息化环境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名由之等[2]在2006年给出了一个Web素养定义,认为“Web素养是指利用网络主动地去收集信息,并将收集来的信息批判性的解读,并向其他人传递自己的思考,与他人交流所必须的能力,同时也包括活用网络的能力。”这个Web素养定义显然不全面,他们只是从使用Web信息服务的层面来界定Web素养的内涵,不能包含Web所涉及的其他层面。Web是一个复杂系统,相应的Web素养也是一个能力综合体,它用来描述人们在认知Web的基础上驾驭、应用、开发、管理和评价Web系统及其服务所需的稳定素质与修养,直接表现为人们在构建Web系统与服务、与运用Web信息、开发与利用Web资源、评价与管理Web服务等过程中所需的能力及态度与价值观等。在不同应用情境下Web可表现为技术、媒体、信息(内容、数据)、程序、平台,甚至是环境、文化、虚拟社会等,由此需要不同层次与成分的Web素养。由于Web是计算机网络系统提供的服务之一,可认为Web素养包含在网络素养中,又由于Web是网络体系中最普及的主流服务,可认为Web素养是网络素养的核心成分。

2 教育技术专业人员需要全面的Web素养

Web具有的跨平台、分布式、交互性、集成多媒体等特征使其具备天然的教育应用特性,使其比其他网络服务更适合教育领域的部署和应用。以Blog、RSS等为主的Web2.0带来的开放性、去中心化、社会化和个性化等特征,又为Web教育应用带来了很多新理念和新模式[3],可以预见即将普及的Web3.0也会为教育应用带来新的冲击与变革。Web能有效地融合与作用到教育系统的各个组成元素及元素间的相互联系上,也能有效地改变教育系统与环境间的交互方式,从而产生各种教育应用效果。普通教师和学生只需把Web作为物化技术和内容服务系统来使用,而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应在深刻认知Web的基础上,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系统科学方法全面研究Web如何有效作用到教育系统,探索Web的教育应用本质和规律,由此创造新型网络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体系,提出各种问题解决方案和应用模式并开发出相应的产品和服务。近10年来教育技术领域研究和实践的很多成果,如E-Learning、网络教育资源库、网络课程、虚拟学社、数字图书馆、WebCL、Moodle等,都与Web有直接关系。在这些教育问题解决体系中,普通教师和学生只需扮演Web系统和服务使用者和消费者的角色,而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不仅要成为更高级的Web使用者和消费者,更要努力成为Web系统和服务的提供者、运营者、开发者、管理者和评价者等,他们需要深入到Web的每个层面,涉足Web系统的每个组成元素及其作用关系,把握Web系统与网络环境及社会大环境间的交互方式,还要参与控制和影响Web所形成的教育文化氛围和虚拟学区与社会等。可见,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必须拥有全面的Web素养才能更好地在网络环境中完成专业工作。

3 教育技术专业人员Web素养的基本构成

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把Web作为工作、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与支撑平台,涉及面很广,因此他们的Web素养成分很丰富。根据Web系统构成及其服务于教育系统所涉及的要素等分析,笔者认为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Web素养由三个层面九种成分构成,各成分间存在彼此依赖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在内涵和外延上也存在一定的交叉和融合,共同组成“3X3”结构的Web素养体系。

(1)Web素养基础层面。①Web情意,是在运用Web技术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中应持有的情感和意识,并以此表现出对Web本身及其教育应用的态度和价值观等,它影响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运用Web技术解决问题的价值取向和积极性等。②Web认知能力,是对Web本身及其教育应用的认知能力,是培养其他Web素养和开展Web教育应用的前提,包括什么是Web、Web系统的构成与运行原理、Web服务的特征和形式、Web在网络体系中的定位及与其他网络服务的关系、Web教育应用的需求和领域、Web教育应用的模式和涉及的技术要素等内容。③Web支撑能力,是支撑Web运行、开发和应用等所需的相关理论素养和技术能力。

(2)Web素养核心层面。①Web使用能力,是驾驭Web系统提供的内容服务和应用系统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在Web环境中获取、传播、存储、运用、、管理、搜索教育信息及相关信息的能力(即信息素养)和使用Web教育应用系统及通用应用系统的能力等。②Web平台架构能力,是开展Web系统及其服务的选择、设计、构建、运营、维护和管理等工作所需的能力,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实施有效Web服务及平台的保障。③Web开发能力,是实施各种Web教育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主要涉及Web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开发等领域,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Web素养的核心成分。

(3)Web素养提高层面。①Web审美能力,是在实施Web系统及服务并利用Web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4]。②Web评价能力,是实施Web应用效果的社会评价和教育评价并由此开展Web行为的修正与调整所需的能力。③Web安全能力,是在Web系统与环境中发现、评估、解决、评价安全问题的素质与能力。

三 以Web素养为核心构建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

1 课程构建策略

(1)以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为立足点。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教育技术素养,使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技术并将技术与教学系统完美地结合起来 [5]。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素养,并使其显著地高于普通教师和学生。教育技术素养的成分十分丰富,主要包含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计算机网络素养(含Web素养)理应成为教育技术素养的核心成分并作为具体培养目标落实到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上。

(2)以教育技术理想和特色为着眼点。教育技术追求用先进技术思想和方法解决教育问题达到优化教育的目标,网络和Web已成为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必须依赖的技术类型,他们的网络和Web素养成分与水平是衡量其实现教育技术理想的重要参考。在非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也普遍运用网络和Web技术的形势下,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只有更有效更全面地利用网络和Web解决问题并展现出专业魅力和“不可替代性”才能获得生存之道,由此在构建网络系列课程时应认真考虑教育技术的特色需求。

(3)以教育系统和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系统需要大量网络应用型人才来实施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应具备足够的网络应用能力才能担当此任,由此教育技术学专业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应以网络与Web技术的教育应用为核心,以提高教育问题的信息化网络化解决能力为指引展开教学。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就业领域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还要适当考虑教育系统之外其他就业领域对人才网络素养的需求。

(4)以Web素养为核心兼顾其他网络素养成分。Web不等于网络,但网络的主流服务是Web,当前大量的网络解决方案都采用Web技术来实现,因此在网络系列课程体系架构中应紧紧围绕Web素养设计,以Web能力的培养与运用贯穿所有课程。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问题都能通过Web解决,Web技术和平台也存在缺陷,因此在Web素养的基础上还应适当加强其他网络素养成分的培养,而Web素养的高层次提升也需要这些网络素养成分的支撑。

(5)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会应用是关键。以教育理论和技术基础为保障加强网络实践技能培养并落实到应用中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取胜之道。为了使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获得良好的工作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网络系列课程体系架构中必须重视基础、拓宽视野。教育技术专业人员驾驭网络和Web的根本是应用而不是网络和Web本身,应用水平的高低与实践技能密切相关,因此须十分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且能够把实践技能有效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6)技术与教育的紧密结合是出路。教育技术学专业是跨越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性复合型专业,如果采取完全独立设置教育类课程和技术类课程的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必然导致各类课程相互脱节彼此缺乏照应,失去教育技术学专业特色。由此把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内容有机整合到技术类课程中构建复合型课程有利于教育与技术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在教育情境中真实感知与应用技术并在技术应用中深化教育认识。

2课程设置方案

在广泛调研、比较和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上述课程构建策略,以网络素养为指引、以Web素养为核心构建了具有3个层次15门综合型交叉性课程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1)基础类课程。涵盖网络和Web相关的基础要素:计算机、多媒体、通信网络、程序设计和数据库,为网络和Web的教育应用与开发等建立基础理论和技术准备,主要目标是培养和建立Web素养的基础成分,并以此为基础把教育领域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融合到这些课程中,让学生逐步形成教育与技术整合的思想和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

(2)核心类课程。以网络和Web的关键技术为线索组织,以网络和Web的教育应用与开发等为核心内容展开,主要目标是夯实和提升网络与Web素养的基础成分,培养和实践素养的核心成分,并以此为基础强化基于网络和Web技术的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习得面向社会就业需求的生存技能和持续学习能力。

(3)扩展类课程。包括网络和Web技术的高级主题与综合应用,涉及教育技术领域前沿性的内容,主要目标是扩展学生的技术视野,提升和强化网络与Web素养的核心成分,培养和探索素养的高级成分,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引领学生进入教育技术领域的较高层面,让学生在教育实践的深度应用和高层技术的探索中积累经验、挖掘潜力。

3课程实施建议

由于专业总课时有限,上述设置方案中的课程可采用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策略开设,其中基础类和核心类课程大多应作为必修课程,而扩展类课程可作为选修课程。各课程间存在密切关系并以网络与Web素养串接在一起,课程实施应注意前后次序和相互协作与配合的问题。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应认真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教育与技术的关系。由于把教育理论等相关内容整合到技术类课程中,合理把握教育和技术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由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的方式与评价等方面必须突破传统的模式,尽力在教育和技术间取得某种平衡并努力实现双赢。

(2)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关系。教育技术素养和网络素养包含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成分,但不存在矛盾,关键是如何进行协调和互惠,各课程应在厚实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技能的训练与应用,脱离基础理论而纯粹强调实践技能会使实践缺乏根基和灵活性,而过分强化基础理论又会使实践技能缺乏深度与广度。

(3)原理与应用的关系。计算机网络和教育技术涉及的内容都涵盖原理和基于原理的应用两个方面,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更注重技术的应用而不是技术原理本身,但不懂得必要的原理而盲目地应用必然导致不正确不合理的结果,过多地深化原理又会使应用陷入僵化而失去创新能力。对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而言,三分原理七分应用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4)应用与研究的关系。技术服务于教育通过技术的应用来体现,但这并不排除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开展技术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只有通过有效而深入的研究,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教育,而技术应用本身也值得深入研究,因此在应用性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安排必要的研究性课程内容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5)传统与前卫的关系。着眼当前、兼顾历史、展望未来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原则之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教育技术学专业虽然历史较短,但已经有了十分丰富的底蕴和传统,课程体系中除了安排传承历史的内容之外,更需要安排当前正在研究和发展的技术内容,还要以前瞻性课程内容告诉学生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本科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现代教育技术,2007,(11):5-12.

[2] 名由之 等.培养Web素养学习课程的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6,(5):15-20.

[3] 杨静,刘成新.Web2.0与学习方式的后现代转向[J].现代教育技术,2007,(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