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88
近年来,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教学发展。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制约教学的有效性。在高中教育阶段,数学教学同样在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明显的提高。然而,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学主体情况的不同,会出现新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推动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事业的发展。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树立了全新的教学目标,其内涵既包括知识技能,也更加注重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而且更好地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的人文性理念。
一、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理论和改革经验的指导,导致教学目标制定模糊化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确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但是由于教师课改之初过于盲目,所以对于新课程的理论知识没有完全掌握和理解,而且又缺乏一些经验参考,所以不能很好地将新课程理论和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相结合,最终导致在数学教学目标方面出现问题,直接影响了新课改的成效。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的能力未能完全达到理想水平,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比如,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由于未能准确定位,所以新课程所确立的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没有能够综合地贯穿于数学教学中,将其总目标割裂得琐碎,不利于教学达到整体性的目标。而有一部分教师又过于死板,照搬照抄,每天数学课都将三维教学目标生拉硬扯上,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悖。以上两种现象皆是由于教师对新课程认识不深入,不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便盲目实施所致。
(二)一味求新,多媒体教学辅助技术运用不当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由于一部分教师尚未能准确全面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内涵,因而导致教师过分求新。由于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普遍运用,为教育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使得教育教学能够更好地发展。但是,正所谓有利就会有弊,尽管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技术日趋成熟,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但是,部分教师将多媒体教学技术奉为万能教学手段,不论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盲目使用。结果适得其反非但不能帮助教学,反而阻碍了数学教学。正因为教师错把新的教学手段当作灵丹妙药,殊不知物极必反,最终制约了高中数学教学,学生学习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教学情境的创设与教学实际不符,教学方式运用不当
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单刀直入,枯燥无味。但是,由于一些教师经验不足,导致所设置的教学情境与教学活动不符,与教学内容脱节。由于所设计的教学情景没有考虑学生的当前的学习水平和学习习惯,没有考虑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而且又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忽视教材了内容和知识体系。此外,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摒弃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传教式教学。但是,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式虽新颖,却是一成不变地照搬,并没有结合高中数学和学生的特点加以改变和调整,所以出现教学方式运用不当,阻碍了数学教学。
二、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教师应潜心研究新课程理念,树立合理的教学目标
正因为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理念、新思想,教师应该与传统教学思想进行比较,潜心深入研究新课程的精髓和核心内涵,将其渗透在高中数学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同时,教师应该将新课改的低效理论和高中数学教学相结合,使之二者能够相互影响,发挥各自作用,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据此树立既符合新课程标准,又体现数学教学实际的教学目标,才能正确指导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并结合新课程标准,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当然不必将新课程标准做到面面俱到,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侧重点,同时就整体而言,要注意全面性的把握和体现。
(二)合理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善假于外物”,以此来辅助数学教学的开展。随着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课堂,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便利了教学,改变了教学模式,增强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多媒体技术以其强大的硬件设备和网络为支撑,可以展示图片、图像、音频,集结和编辑文字。它能够替代传统教学板书,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同时还能够方便教师的教学。但是过度运用多媒体技术,可能会导致不能很好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特点。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例如直观性,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数学教学。如教师在讲授不同类型的函数时,可以以直观呈现的方式,制作图像,帮助学生易于认识各种函数,掌握各函数的特点,来解决各类型函数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并结合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出合理的数学教学活动。
(三)精创教学情境,博采众长活用教学方式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
一、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
一节有趣的数学课主要建立在情境的创设上,要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就要优化问题情境的创设,让他们想问问题,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讲解“两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其实我们可以创设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让同学们观察教室内上房梁的一条线和地面的一条线的位置关系,此时就会引发每个同学去观察与思考,并促使他们积极思考问题,而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到了答案,到底谁的答案正确,这个时候,老师就要把握时机,开始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兴趣增强了,课堂的效率也就跟着提高了。
二、重视课堂练习
加强课堂练习,有利于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每一节课都会有新的内容产生,而为了让学生巩固好所学的知识,必须做好现学现用,除去讲解教学内容的时间,应留给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的时间,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尽可能的少用时间讲课,上课以讲解重难点为主,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并提高他们对知识的使用能力。完善课堂练习,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即帮助学生巩固了本节的知识,还能为下一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新课改实施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教学办法,通过建立小组,促进学生独立讨论,学生在经过思考、交流之后,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交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习数学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合作小组教学是有必要的,但也要注意的是,教学不能以合作学习为主,因为过于滥用会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会降低学生对事物的探索、研究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组织课堂教学
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技术,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并减少老师的劳动强度。在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时,老师要善于借助其形象直观性来其分散难点、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时效,但多媒体技术只能是辅助手段,还要与传统的黑板教学相结合,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
总之,新课程的改革要求老师更新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措施的创新,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和谐的教学气氛。只有通过教师的不断努力,学生的数学能力才会提高,才会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张润.新课程改革下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若干反思[J].新课程学习:中,2011(1).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标;问题与策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3-0036-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多动脑、勤动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掌握和理解。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新课程的优势和作用。另外,教师要在改变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断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浅析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目标上。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仅仅是把化学知识准确的传授给学生,学生就按照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进行记忆与练习。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备课与讲课,并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这种方法过多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加强我国新课程的改革,我们把化学教育与化学实验充分的结合起来,进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发散性思维,进而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二、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缺乏操作的机会
高中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尽量多的为学生创造实验的机会,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生不仅能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还能加深记忆。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教师为了加深教材与测试题的难度,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讲解与习题练习,减少了学生进入实验室做实验的机会。虽然有些探究性实验,教师会准备器材在教室中演示,但是很多学生不能真正的去操作,其效果远远不如走进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还有一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直接用视频资料代替学生实验,这种做法不仅不符合新课程的标准,而且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学生在独自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对实验进行直接操控,在实验的过程中,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存在差异,学生就会积极的思考,这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对实验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与记忆。而视频中的实验都比较正确,学生不能从中找出易错点和注意事项,容易出现看过就忘记的现象。对于演示实验来说,虽然学生能够真正的看到实验的过程,但是由于实验结果的不明显与学生所处的位置等问题,学生观看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以至于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演示镁条在空中燃烧的过程中,老师直接在讲台上进行实验,那么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很清楚的观察到实验过程,最后学生还需要死记硬背进行记忆。
2. 教材方面的问题
(1)由于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减负”,所以高中化学的教材被减的很薄。教材的改变与高考的测评没有进行很好的结合,导致必修两本书把以前三年所学的内容都包括了,由于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讲解透彻。其中物质的量在原来的教材中安排了有十几个课时,而新课标只安排了三个课时,但是教师需要讲解的内容却没有太大的变化。有些内容在教材中没有涉及,但是资料中却包括,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参考书的基础上,练习超纲的部分。有很多问题,新课程的教材中没有涉及,但是练习题与历年的高考试题却频频出现。教材中的一些知识,既然包含就要给学生讲解透彻,要不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知半解,对以后的学习也有影响。
(2)在新课程化学教材中,有一些课后习题与教材的内容有一定的偏差;还有一些辅导资料表面上是与新课程配套,实际上是以前辅导资料的拆分与组合,辅导资料中的习题与学生所学知识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因此会出现学生在习题练习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困难。虽然教师对辅导资料进行了筛选,但是市场上的辅导资料种类比较多,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很难把握。
(3)新课程的选修教材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首先选修中的知识与必修中的知识有很大程度上的脱节,在学习顺序上也要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其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例如在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过程中,学生能很容易的完成必修1与必修2的内容,但是选修3里面的杂化轨道理论、金属晶体堆积模型等,对学生来说特别的抽象,在缺少模具的情况下,教师很难直观的向学生讲解,给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新课程缺少新教材的考试大纲,教师对高考中所要测试的知识点、考试的重点等问题没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使得教师对教学的内容不好把握。新教材的知识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整合起来比较复杂。
三、 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1.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我国的传统教育主要以考试为手段,并将重点放在升学上,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的教育模式。学校将重点放在智育的发展上,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与潜能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思想对化学实验课程有着严重的影响,教育部门与学校对化学实验课程不够重视,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实验课程纯属浪费时间,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常常选用比较快的方法来代替化学实验。我国的新课程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作为教育的目标,并确定实验在化学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化学实验来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鼓励学生积极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师,应该正确的认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并在实验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后期的学习。
2. 加大实验设备的投资
首先学校要加大化学实验资源的投入,尽量满足教学对基本化学实验的要求。学校不仅要向上级反映化学实验设备的真实情况,还可以建立小型的化学实验室,以此来完善学校的化学实验资源,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要求。小型的化学设备成本比较低,而且也比较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它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其次,学校也可以用多样化的管理方法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率,以此来解决实验室需求紧张的现象。我们可以先开放一个实验室,提供实验所需的药品与仪器,对于其他需要的药品,可以进行预先申请。另外,为了减轻化学教师的工作强度,学校可以鼓励学生来进行化学实验室的管理,选举在化学方面有一定实验能力的学生对开放的实验室进行管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进行管理;同时,他们还要指导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化学实验的低年级学生,并与他们进行沟通与交流,积极的帮助低年级同学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化学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指导低年级学生的过程中,也增强了他们自己的实验能力水平。
3. 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1)高中化学课堂需要良好的教学氛围,只有在平等、有趣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下,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动手,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健康、愉悦的教学环境,能给学生带来一种平等、自由的心理感受,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有太大的压力,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良好的教学环境需要教师发扬民主的教学思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进行优化组织教学,使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这样老师可以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进行自我提升,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课堂反应,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4.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化学中有很多知识需要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来巩固学习,在实验的过程中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所以教师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将化学课堂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里。另外,新课程教学鼓励合作探究式学习,加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化学课堂的主角,以此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化学课堂上,要留出足够多的时间供学生思考与表现,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动手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在新课程下,教师要设计一些与课程有关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讨论,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教学氛围,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5. 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高中化学教学主要包括两部分: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用的教学方法。首先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纳。另外在实验教学部分,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动手,独立思考,加强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课堂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发展,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结合不同教学方法的经验,灵活运用启发式与讲授式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 加强化学教学的教学评价
化学教学评价,不仅能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且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有引导作用。例如在化学实验方面,很多学生都认为高考中的化学实验测试还停留在纸笔测验上,很多试题都可以通过做练习来加强,所以很多教师比较重视化学实验题的讲解,而对于真正的实验课则草草了事,不太重视,这就导致学生对化学原理的了解比较透彻,实际操作中却非常的生疏。很多学生都希望通过增强化学教学评价来改善教师对于化学实验的态度。教师不仅要重视结果性评价,还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可以从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态度和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建议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学评价是推动化学教学的前提,我们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化学教学评价。另外还要将执行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进一步的构建全面的化学教学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不断的改变教学方法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教师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与教学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让化学教学贴近学生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另外,学校要为化学教学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并积极配合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所做的努力,提高高中化学的教育效率,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鸿,杜永权,梁永平.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化学教育,2011,(4):148
[2] 陈冰心.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4):89-92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对策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分析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立足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的同时,也促使学生的情感、素质、能力等得到培养和发展。
问题一:教师教学思想的局限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一些教师的化学教学模式依然没有转变,再加上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的思想依然不能完全转变成新的教学观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依旧延续着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于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地学习根本看不到化学的价值和作用,找不到探究化学的积极性,导致化学课堂的效率严重受损。
策略1:联系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在人们生活和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将与化学教学有关的生活实际引入课堂,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例如,在教学《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让学生认识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出示了三则材料,材料一:伦敦烟雾事件;材料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材料三: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结合最终会转化成硝酸和硝酸盐,硝酸是酸雨的成因之一。三则材料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对我们的生态环境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从而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含氮化合物的知识,也使学生树立珍惜美好大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
问题二:教学目标的片面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我们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但一些教师为了应对高考,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得好的成绩,在设置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点的掌握,忽视了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等方面的提高和培养,这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完善教学设计,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
策略2:精心备课,完善教学目标
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而且,在备课的环节中,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备课的开始,本节课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模式的选择都是建立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的。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在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的过程中,设立完善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铁、铜的获取及应用》时,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知识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铁、铜的存在形式及常见的冶炼方法,掌握高炉炼铁的化学原理。(2)学习铁、二价铁、三价铁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能运用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分析转化过程,掌握铁离子及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情感目标:(1)通过对我国铜铁业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从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2)通过对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和各种实验现象的预测,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能力目标:借助探究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在为教师的教学方向确定基调,教师不能将其成为形式和摆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过程中。
问题三:盲目跟风,错误地理解新课改理念
在新课改基本理念的指导下,一些教师不能对基本的教学理念做出正确的理解,过于追求面上的形式,因此,导致基本的课程理念根本不能切实贯彻到教学过程中。而且,盲目的理念贯彻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一些教师的化学课堂上,充斥着一些关于是与非,对与错的问题,课堂上师生也有了互动,但是,这样的问题思考只能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如,一些教师在倡导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是一上课就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学,学生就像没头苍蝇一样瞎撞不知道该从何处学起,使得学生根本找不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不到提高。所以,下面就对上述两种情景的解决策略进行简单介绍。
策略3:有效提问,分组学习
(1)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提高探究能力
问题是探究的基础,是创新的前提,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教材,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钠、镁及其化合物》时,在学习有关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时,在课堂上我按照教材中“钠与水的反应”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演示实验。在直观的实验展示之后,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验结束之后,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①为什么金属钠要保存在煤油里?②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确定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吗?请将你的分析与同学讨论,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而且,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探究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学生在形象的实验展示中学习的探究欲望也会被激发。
(2)开展小组自主学习,凸显课堂主体性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
例如,在教学《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时,我采取的是小组自主学习的模式,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性,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①从物质组成上识别有机物和无机物。②知道怎样的有机物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③了解淀粉、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是食物中的主要有机营养成分。教学难点:①理解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组成上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标准。②知道自然界中有机物占绝大多数,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之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结合教材内容和课外一些资料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最后,教师再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将大大缩短学习时间,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问题四:评价机制不完善
对于高中生来说,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任务都在围着高考进行,所以,一些教师忽略了评价在这一时间段中的价值,总认为现阶段的学生已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性了,所以,不需要教师对其进行过多的评价。还有一些教师采用的依然是终结式的教学模式,评价学生的好与坏还是主要依靠学生的成绩。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两种思想都不能体现出评价的价值,都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策略4:倡导自我评价,完善评价机制
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我们不仅要采用形成性评价,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并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扬长避短,既可以明确自己的优缺点,正确地认识自己,又可以借鉴别人的优点,弥补自身的缺点。而且,在这样的过程中,也有助于教师和家长多角度、多层次、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当然,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有助于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激励、自主发展。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教师要倡导自我评价,完善评价机制,使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正确地认识自己,重拾学习的信心,并以一个良好的心态走向考场。
上述几点简单介绍的便是新课程理念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我们的应对措施,所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准确地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学生为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获得综合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浙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初探[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1(05).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教学 问题 对策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各校轰轰烈烈的开展,教学模式也随之一改再改,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课堂容量同课时有限的矛盾,历史课知识结构的板块模式同学生难适应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到新课程改革的向前推进和深入发展。因此,笔者对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针对某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课堂教学容量与课时有限的矛盾
高中新课程改革后,一个主要的思想是把教本变成读本,使学生自读,并能从中认识和思考问题,使教师的教学可深入、可拓展,从中游刃有余地展开教学。基于这一理念,课程伸缩余地增加了,导致教学容量自然增加,造成矛盾。从原因和对策上思考:首先,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是前提。抑或是对课程标准吃不透、把握不准的缘故,教师很难在知识的外延上、内涵上控制教学过程;其次,教材挖掘的空间大了,教学参考资料来源广泛而庞杂,若处理这些材料时取舍不当,也会导致上述矛盾的加剧;再次,在教学过程中,接受新观念,却不能创新教法,教学依然回归到传统的方式上,甚至坚信多讲就可以多获,把学习的主体和主动者的地位忽视了,相反,也有出现利用主动者――学生的活动充斥教学全过程,把此作为“新”之所在,拖延了时间。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把“教本”变为“学本”,大幅减少“灌输”行为,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在实践中摸索、体会课改理念;“教”不仅仅是为了“考”,而是为了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让学生“会学”;降低教学难度,注重基础知识教学,从而真正提高新课程改革的课堂实效性。
二、初高中衔接难,教学难度大
现行的高中新课程是建立在初中已经学过且扎实地掌握了历史知识的前提下对高中阶段提出新的要求,而事实上初中阶段基本作为“副”课应付。而高中新课程一下子多了很多新概念,并改变了教材体系,学生的理解很难达到要求。初中历史教材以通史结构呈现,应该是高中历史模块式教学和学习的基础。但是学生在初中学习中缺乏对历史知识学习的整体认识和学习历史知识的正确认识。加之中考历史学科考试比例有限和整个社会对历史教学在塑造人的教育中的功能认识偏差,致使初中毕业生的通史知识浅薄,历史学科学习简单,历史意识没有形成。模块教学的跨越性和初中历史学习的浮浅性,造成学生历史知识系统缺失。因此,高一时应抽取一定时间讲解专题学习方法;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案,按照课程标准,简化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有耐心,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活化;实在太难理解的也不要急于求成,先把概念教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再体会。
三、课堂提问随意性大,要正确把握课堂提问的“度”
课堂提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是教学语言最主要的载体之一,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也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历史课堂提问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若干问题,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其学习历史知识、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等教学目的。然而在当前的新课程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课堂提问存在着追求形式的误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提问随意性大、提问庸俗化、提问面过窄几个方面。有些教师不认真备课,到了课堂上想起什么就问什么。课堂教学从“满堂灌”变成“满堂问”。有些问题对于学生过于简单,有些又过于深奥,还有些甚至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问题的设计缺乏科学依据。有些教师为了体现与学生互动多,或是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盲目地增加提问的数量。以“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开头的问题大量充斥着课堂,造成提问德庸俗化。师生之间频繁地一问一答,从表面上看师生互动很多,但实际上并没有对增进教学效果起到多少作用。有些教师喜欢提问尖子学生,不喜欢提问后进生,结果只面向了少部分学生,冷落了大部分学生。时间久了,多数学生就会觉得这些提问与自己无关而不愿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历史课堂提问应寻找好角度、把握好精度、设计好难度、处理好广度。教师应将有效提问技能作为自己教学生涯的一种追求,不断反思,让历史课堂提问逐渐趋于完美。
四、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忽视传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