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资金流动性分析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会计指标;财务分析;研究
1会计指标和现金流指标财务分析研究目的和价值取向
1.1研究背景
根据2012年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明确了财务分析总原则:依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合理配置资产,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财务监控,防范风险。通过年度财务决算,预算执行分析和资产负债表、收支表的分析是事业单位关注的主要内容,分析指标体系较为单一,而对于其他视角没有更好的揭示财务信息,随着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步伐不断推进,引入企业管理模式,构建一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迫在眉睫,以满足不同视角的经济分析价值,为单位重要事项提供经济决策依据。
1.1.1现有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与财务分析指标内容
财务报告体系:资产负债表、收支表、财务状况说明书等。财务分析指标:预算收入完成率、预算支出完成率、人员支出比率、公用支出比率、人均基本支出、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净值率等。
1.1.2现有财务报告体系与财务分析指标分析方向
按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容,即单位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专用基金管理,根据这几项内容做好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通过分析,可以为领导提供经济运行决策信息,可以剖析当前时态的财务状况,单位经济运行状况,预测资金流向,挖掘潜力,提高单位资金使用效益。
1.2现有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存在狭隘性
1.2.1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不完整
事业单位目前缺乏现金流指标内容,与国际脱轨。财务指标体系应引入现金流指标,从而弥补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分析的不足,当前财务指标反映的内容主要是预算和执行情况分析、决算执行情况分析、收入和支出分析、资产和负债分析等,而对于了解实际资金运动变化情况,对预测未来资金运动缺乏分析。并且有些会计分析指标对某些经济业务针对性不强,活动分析意义不大。
1.2.2缺乏现代财务管理分析工具
当前分析手段落后,财务分析不是简单的捣弄数字,需要整合开发恰当的分析工具。财务分析工具需要信息化,统一化。通过选择恰当的分析工具,寻找衡量有用的比率指标,根据分析的目标,采用的视角,最终阐释问题分析的趋势与状况。任何分析建立在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基础上,是大部分分析工作的来源,在分析过程中,财务分析要与单位经济运行分析结合起来。这不仅涉及财务比率指标分析,还要涉及经济比率指标分析。
1.2.3会计分析方法缺失
分析方法通常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可是在财务分析中,往往用到的分析方法比较单一,常用数据及常用分析方法技术,未必能反映现在和未来学校经济的运行价值。财务分析要从不同的群体角度考虑。采用不同的、有选择性的分析方法。
1.2.4财务分析报告反映的内容不够全面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报告一直套用统一的格式,有其局限性,无法发挥比较深层次的分析,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往往被忽略。
1.3会计指标与现金流指标财务分析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财务分析内容
财务分析内容通常包括:(1)资金使用状况分析。反映单位资金流的循环与波动情况。(2)经济业绩评估分析。反映资金使用效率,单位经济财务状况。(3)财务需求预测。包括报表预测、现金预测、经济发展能力预测等。(4)各种决策分析。设备投资决策、信用贷款决策等。
1.3.2分析目的意义
依据资产负债表、收支表和其他财务数据,未必能反映单位现在和未来的经济运行价值。单位领导决策层,在进行决策某一项重大支出时,通常考虑的是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经济权衡,即权衡预期的现金收益和发生的现金成本。例如,举债,决策领导层考虑的是潜在的收益要高于借入资金的利息成本支出;再例如,投资某个项目建设,决策领导层应评估此项目建设产生的收入(比如上级拨款、横向赞助等)与项目前期与后续支出的差额,以及项目建设所带来的潜在经济效益问题,潜在的经济效益通常会有两种,一个是有形的,即形成专利操作技术,还有一个是无形的,即学校品牌知名度。引入现金流的表述,与其他会计指标一起构建一组数据和内在关系,形成一套完整的指标分析体系,深入进行财务分析,更好的为不同视角提供有利的分析依据。
1.3.3课题研究内容
科学有效的设立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包含一组会计指标和现金流指标概念,对每一项指标的作用和分析价值进行修订及评估,采用参照国内外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通过三个不同管理视角,一是管理者(单位领导决策层),二是投入者(资金来源投入者)、三是债权人。从三个视角所关心的经济内容,选择适当的财务分析指标和现金流指标,以满足不同视角的经济分析价值。比如银行向单位提供贷款,作为债权人,关注的是单位能否偿还,则会要求单位提供一系列指标,分析过去和未来的现金流分析、资产负债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等。(1)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设立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设立通常要考虑和遵循几个步骤。审慎界定所要分析的问题、根据问题选择视角(领导层、资金投入者、债权人)、选择合适的指标,确定关键指标,辅助指标、证实分析的价值与作用、选择分析方法,出具分析结果。财务分析目的首先要明确,并科学选择适用具有可比性的分析指标,建立指标体系,有效地利用基本指标和其他指标组合起来,它们之间即独立又具有相互关系。把一些指标综合起来分析,效果会更好。(2)有关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设立内容从三个不同视角所关注的重要比率来看,这些指标都是从相同的报表中推算出来的,彼此都是有关联的,形成了一个体系。以下指标可能是三个不同视角同时关注的,选择时,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取舍。领导层关注的关键指标:收入支出分析、单位经济效率、资产配置效率、项目投入分析、运用资产的营运能力分析等。收入支出分析:对任何一个事业单位,它的任何一项业务经济活动的最初评估一般是通过收支表中的数字分析实现的。预算与执行收支情况分析:预算收入完成率:反映单位预算收入执行情况。单位全年实际收入/年初预算收入*100%预算支出完成率:反映单位预算支出执行情况。单位全年实际支出/年初预算支出*100%人员支出比率:全年人员实际支出情况。人员支出/全部支出*100%公用支出比率:全年公用支出情况。公用支出/全部支出*100%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人员数(3)资产分析资产分析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来审视,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对所列资产的规模、类别和价值有直观的分析,并可以计算出相关比例。比如表中累计折旧比固定资产原值高,可能表明新进设备少,在账设备老化陈旧。而现金流量表也能深入反映出资产运用情况。(4)资产使用情况与结构分析资产负债率:表明单位资产中有多少是债务。这个指标同时也应该是债权人关注的关键指标,负债/资产*100%。收入占资产的比率:一定时期的全部收入占账面资产的规模,反映1元资产所筹集的收入是多少,总收入/资产总额*100%。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反映单位应收账款的管理绩效。净资产比率:事业单位净资产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转结余等,按形成来源分为外部注入和内部形成的。净资产比率反映资产中有多少是属于外部注入和内部形成的(全部资产-全部负债)/全部资产*100%,比率越高,说明单位净资产越高。货币资金占资产比率: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货币资金/资产总额*100%,比率越高,说明单位货币资金量高,资金运营风险降低,偿还债务能力越高。反之,比率越低,说明单位货币资金量周转低,资金运营风险高,偿还债务能力越低。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额比率:此比率反映的是单位固定资产有无资金闲置,比率越低越好,表明没有闲置资金,从资金营运能力来看,比率越低,说明资金流动性较好,固定资产/资产总额*100%。(5)经济效益能力分析事业单位经费来源趋于多元化,渠道多样化,如何提高经济效益也是领导决策层所关注的问题。杠杆系数:(总收入-总支出)/总收入=1-总支出/总收入,此杠杆反映单位财务风险的大小,从此杠杆可以看出,如果在总支出=总收入的情况下,则表明零风险,总支出大于总收入,杠杆系数小于1,说明单位资金营运能力差,需要为满足支出需求而筹集资金。反之总支出小于总收入,杠杆系数大于1,说明单位资金营运能力较好,资金营运能力不存在风险,并且会有闲置资金。收入增长率:反映一定期间内单位收入与其上年同期收入的增长的百分比,以反映单位在此时间的收入的增长或下降等情况,(本期收入-上年收入)/上年收入*100%。净资产增长率:净值产增长率反映了单位营运、发展能力状况,净资产增长率高,表明单位未来的发展营运能力很强(本期净资产总额-上年净资产总额)/上年净资产总额*100%。(6)资金投入者所关注的关键指标事业单位资金来源目前主要有财政拨款(中央财政资金、省财政资金)、事业收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收入等)、横向科研收入、其他收入等,作为对资金投入者,单位管理者要对其负责,并随时向其报告资金使用的执行情况,以及资金的最终流向和带来的成果。资金投入者会不断分析多少钱可投入单位?投入多少对单位发展有利?投入的资金所带来的资金使用绩效是什么。根据绩效评估机制,资金投入者注重的是投入和产出效率,能做好多少社会公众服务,并随时进行监督管理,投入者所关注的关键指标有:投入产出比率:对事业单位来说,包括教育投资也需要进行投入产出核算。使用“投入产出比”的目的是为了表示出项目或某项基本支出的经济效益,它是根据资金来源的目的和性质,对某个项目投入(包括人才培养项目、技术维修改造项目、设备更新项目等)或对基本支出投入经济效果评价指标,投入额/年平均增加支出数*100%。项目进度完成率:反映了投入项目的支出进度情况,项目实际支出/项目预算支出*100%。(7)债权人所关注的关键指标事业单位贷款搞基础建设或其他项目,融资人(银行)是主要的债权人,从债权人角度,所考虑的方面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债权人愿意把资金提供给国家支持的部门,这是收回贷款的保障。一个是债权人必须考虑债务拖欠和清算的潜在负面影响,这是能否收回贷款的风险。债权人的回报就是定期收取利息和本金。债权人在提供贷款时,必须评估收回贷款所涉及的风险。关注的关键指标为资产负债率:在前面已经讲述过,这里再次说明,从债权人角度,这个指标是用来反映“别人的钱”占总资产的全部索偿权的比率,比率越高,债权人风险越大,但这个比率不能反映现金流量波动的信息。现金流量正负分析:通过过去的一年或是几年的现金流量情况分析,可以表明单位重大事项波动情况,对能否履行偿债义务有分析的意义。有关现金流量分析在本文第二项进行详细描述。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反映债务暴露的程度,比率越大,越能保障债权人的索偿权。但比率过高,也通常反映出单位的管理比较松懈,它可能反映出有更多的闲置现金余额,比如应收账款太大,信用管理差等。从以上三个不同视角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整理和研究,每一个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单位经济运行情况,从而对各种事项决策做出预期判断。包括财务下一年度的财务需求预测、投资需求预测、融资需求预测。
2对现金流量指标分析的认识
事业单位可以参照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反映了各项活动现金净流量。事业单位根据经济分类归集,经营活动范围可以包括:购买商品支出、人员工资支出、缴纳税款、提供或接受劳务、学生支出等。投资活动范围可以包括:长期资产的构建、不包括等价范围内的投资等。比如长期投资的取得和收回、在建工程、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筹资活动范围可以包括:净资产和债务规模变化。
2.1现金流量指标分析的内容
现金流量分析是对单位财务管理的一种动态反映。通过现金流进一步分析资产负债表的变化,采用这种方法,就可以看出现金的来源与占用,能反映出资产负债表期初和期末变化而形成的现金变化,深层突出对单位财务状况的影响。现金流量分析以编制现金流量表为基础,反映现金的流入与流出,同时分析影响现金流量的各种因素。
2.2现金流指标分析的意义
现金流指标分析可以反映出单位未来获取和支付现金的能力。
2.3现金流量核心指标
(1)现金流动性分析:包括现金到期的债务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债务总额比。(2)偿债能力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债,比率越高说明偿债能力越强。(3)发展潜力分析:在现金流量表中,如果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量比较大,或者筹资活动中现金流入量比较大时,说明可以追加资产的投入,发展潜力大。(4)现金流量结构分析:现金流入流出比: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反映的是现金流入对流出的保障能力。比率大于1,则有保障。现金流入结构分析:现金流入量越大,说明单位经济能力强。现金流出结构分析:现金流出可以反映出现金的具体去向。
2.4现金流反映出资金流模式
财务定期提供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根据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编制现金流量表。利用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目前实际资金的运动变化情况,并分析预测未来资金运动,将会计信息转化为资金流模式。从资金流模型中,可以看出:财务分析主要为管理者分析三方面内容:投资分析、经济运行分析、融资分析。投资分析主要考虑的是资产——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其他资产),运行分析主要考虑的是收支,融资分析主要考虑的是负债和净资产。分析时,要冲销不反映现金运动,把这些会计分录加回去,反映经济活动所创造的现金。
3会计指标与现金流指标财务分析过程
根据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制定适当的备选方案,明确哪些数据与分析内容相关,从多维度获取数据,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相结合,借助财务分析指标工具,从预测现金流正负,以及给单位带来的潜在经济效益角度,来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总结财务分析的要点。(1)针对所要分析的问题,属于哪个分析视角,是领导层?投资者?融资者?(2)选择一组适合的分析指标和分析工具。(3)选择分析方法,比较分析、趋势分析、因素分析、比率分析。(4)利用过去的数据为依据,确定未来预期结果。
4会计指标与现金流指标分析体系表
构建一个电子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表,将会计报表、会计要素与会计指标、现金流指标建立联系,根据不同的视角,选择几个或一组指标,进行全面综合的财务分析(见附表1)。
5会计指标与现金流财务分析研究的效果
5.1理论价值
借鉴企业财务分析技术,通过三个不同视角,初步探索事业单位财务分析适用的会计指标和现金流指标,在现有的会计指标体系基础上,形成一套指标体系表,扩展了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完善了现有指标体系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对财务分析进行深入评价和剖析,提供决策信息,并揭示了存在的问题。
5.2实践价值
利用电子数据表,显示会计报表、会计要素与会计指标、现金流指标的关系,形成一个指标体系。在财务分析中,追踪分析所需的关键指标和辅助指标,能提高选择指标的视野。针对具体问题出具分析报告,为不同领域提供决策信息。
作者:马英贤 薛峰 单位:山东职业学院 济南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建华.新高等学校会计实务[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
[2]于玉林,会计系统研究方法[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1.
[3]巴强.关于建立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2(1).
关键词: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策
一、资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在资产管理中,一般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看似影响不大的问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的运营,增加了企业的潜在风险,下面主要从资金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两方面就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1.资金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原始凭证审核不严
原始凭证审核不严是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原始凭证的审核中,不少会计从业人员缺少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对一些没有加盖公章的报销凭证、没有具体数量与单价的售货单据、没有经手人与验收人签字的原始凭证,都照单全收,这就使得作假情况时有出现,增加了公司财产的损失,同时,也为资产管理埋下了隐患,不利于公司的成本控制和长远发展。
(2)银行账户管理混乱
资金管理通常是指流动资产,在这部分资金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银行账户混乱。在核算过程中,资金分散、管理混乱增加了核算的难度,虽然,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对此进行规范,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执行力度不到位和监管不力,众多银行和储蓄机构都存在多户头现象,资金的分散使得资金管理变得繁琐,工作量增加,整体的工作效率降低。
(3)账目记录不规范
不少公司的财务人员在账目记录时非常不规范,并没有注明具体的财务支出情况,相关的记录非常简单,这种记录方式在日后进行查账时,就难以做到账证相对与账账相对,而且,有的财务人员在记录过后,自己都难以与报账凭证进行匹配。如,在由拆借费用时,有的是出差人员提前拆借,有的是员工用于其他事项进行的结款,而财务人员在记录时没有二级明细科目,在进行报销时就常常出现漏报或者误报的情况。
(4)信息化的财务系统发展不到位
由于受企业经营规模的制约,不少企业仍然没有采用现代化的会计核算系统,而是沿用传统落后的记账方式,单纯凭借一张财务报表就来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而且,人为操作出现的误差也不能消除,这种模式已经完全被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不能为企业提供有价值和参考意义的信息,不能为投资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2.固定资产管理的常见问题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少企业都进行规模的扩充,办公规模也变大,从而,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就非常重要了。但是,从当今的发展状态看,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很多。
(1)资产管理中权责不明晰
在不少企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就是缺少明确的资产管理制度,管理权责不清晰。甚至有的企业没有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对固定资产不进行定期盘点或清查,导致众多资产流失,而一旦进行盘点,才发现漏洞很大。这种不健全的管理制度,导致不少内部人员监守自盗,从而长期下来,企业大量资产不明去向。
(2)盲目购置固定资产而造成的资产闲置
在进行资产购置时,比较盲目,没有对企业的原有资产进行盘查,也没有结合具体需求进行采购,随意性很大,这种情况下,造成很多固定资产采购后就处于闲置状态,大量资金被占用,增加了企业运营的风险,使资金流动性变差。而且,有些相关人员利用采购固定资产来捞取回扣,侵占公司财产。
二、完善资产管理的有效对策
1.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资产管理的效果,提升财务从业者的素质对于完善企业资产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在财务人员的规范方面,要实施持证上岗制度,从业人员要具备从业资格证,提升从业人员的硬件配备。企业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业务能力,并且制定考核办法,从而在客观上督促从业人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需求。
2.加强会计凭证的审核力度
在众多企业中都存在着会计凭证审核不严、记账不规范等情况,这使得会计核算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问题重重,也加大了资产管理的难度。加强企业的资产管理,首先要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力度,增加从业人员对于会计工作重要性的认知,端正工作人员的态度,能够认真对待财务工作,仔细认真的进行凭证审核,没有公章或者项目填制不完整的凭证拒绝接受,从而增加工作的规范力度。在进行记录时,要对一级科目和二级明细做好记录,以免出现账证不符的时候,无法追根溯源,增加工作的审核难度。
3.构建系统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
在资产管理活动中,缺少有效的行为管理规范,就使得管理工作没有章程可循,影响管理的整体效率。构建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规范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从记账到凭证审核等方面,都要严格把控,按照章程进行,规范管理流程与会计操作流程。在制定完善规范的管理流程后,各个部门要按照章程执行,不能使之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对于违反操作流程与规章制度的人员要进行惩罚,做到责任到人,加强审核,对于情节严重的人员,除了处罚甚至要追究刑事责任,使公司的整体管理流程规划有效,提升在人们的重视力度。
4. 严格控制固定资产的采购环节
固定资产占用了公司的大量资产,在固定资产采购时,要进行层层审批,进行逐级报告,确定有利用价值的资产才能列入采购范围,并且制定可行性分析报告,只有采购计划书通过审批,才能进行固定资产的采购,降低固定资产采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同时,在进行固定资产采购时,要严格把控,对于中间拿回扣、借助采购固定资产捞取好处的人员进行制裁,如果屡教不改除了追回损失外,可以根据情节而进行调岗或者辞退。只有控制好固定资产的采购环节,才能够降低资产闲置情况,增加公司资产的流动性。
5.加强对闲置资产的合理处置
企业的闲置资产主要指连续一年或者一年以上没有动用的固定资产,或者是技术出现更新,新的采购设备取代旧的使用设备,导致旧设备闲置等情况。这部分闲置资产占用了企业的大量资金,不当的固定资产处理会增加企业资产的流失,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在进行闲置的固定资产处置时,要进行固定资产评估,可以成立专门的评估小组,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处置,从固定资产采购到处置,都需要完善的审核制度配合,加强内部监督与调控,降低处置固定资产的随意性,降低企业的资产损失。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要在市场站稳脚跟,就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加强企业的资产管理就成为重要环节。面临新的发展形势,企业要加强资产管理的内部管制,保证资产管理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不断进行资产的优化配置,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加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文芳.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及其模式分析[J]. 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10).
[2].韦德洪.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现状分析与问题思考――来自广东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J].财会通讯,2004(07).
[3].孟凡利, 殷明. 强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构想[J].国有资产管理,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