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础教育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问题;对策
初中生上好体育课是百利而无一害。它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特点,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健康地成长。本文从教师方面、学生方面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加以分析,并阐述解决问题的有效建议。
一、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的因素
目前,我国体育教师职责松懈的现象日趋严重。体育教师职责松懈的原因来自于巨大的工作压力,进而产生一种极端态度,这是不良情绪存在的前期阶段。这种职业的倦怠现象一旦产生,教师对学生的耐心和爱心都会逐渐地下降,还会降低对课程准备的要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大部分学校存在考核制度不完善且不健全等不良因素,严重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大幅度下滑,进而教师工作热情也慢慢地淡化。和别的学科相比,体育教师的相关待遇不是很高,这样一来,教师的消极情绪也逐渐地蔓延开来。学校的工作都以中考为中心,虽然体育教师工作量较大,任务也比较繁多,却很难得到肯定和认可。
由于大部分学校考核制度不合理,教师辛苦的劳作和积极的教学态度都无法得到认可,长此以往,教师的心灵受到了伤害,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也在所难免。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但是短时间内难以看到显著效果。一些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到处都是。这样体育教师所具备的积极性与成就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学生方面的因素
学生缺乏对体育教学的高度重视,并且有部分学生还存在厌学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大多都喜欢进行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或不喜欢老师上体育课。简单地认为体育就是一种娱乐,在接受教育时也放松了对自己进行严格的要求,总是草草了事。遇到自己喜欢的体育内容,就比较热情积极;遇到不喜欢的体育内容就产生懈怠懒散的现象。
(2)学生有厌学现象,对体育活动积极性不高,上课时毫无兴趣,注意力也无法集中。
(3)学生没有养成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不了解该如何使用科学的原理以及教学方法来锻炼身体。
②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只想着玩,这样就造成注意力无法高度集中,并且不服从老师的指挥,而且对于老师要求的教学内容不认真完成,忽视了安全等。
1.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1)热衷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虽然教师从事着教育教学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是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教学本身也属于一项创造性活动,而且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再加上自己每天面对的学生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在这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中,每一天都不可能是单一重复的。教师应该不断地开拓与探究,以唤起自己的工作热情。从这个方面来分析,作为一名教师,一定不可以作茧自缚,一定要真正体会到教学的变化性。
(2)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时常会出现怠倦心理,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也就是说,无法更全面地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及时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就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
2.学生方面问题的解决办法
(1)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加以明确,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学好体育技能的重要前提。想要让学生都喜欢体育课并对其产生浓厚兴趣,学习目标的制订十分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兴趣是引导学生学好体育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学习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前,无论是教材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体育教学按层分组,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适合他们各自的目标。
(2)将第一节“引导课”做到最好,教师要给予学生“引导课”作用的高度认识,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旦“引导课”做好,在日后的体育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将一些组织纪律问题加以强调,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非常有利于日后的管理。
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教师的教学手段需要建立在教学目标制订的基础上,进而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锻炼中成长,在健康中学习。
参考文献:
一、文献来源
为了解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研究现状,笔者对相关研究文献作了较为系统的研读分析。研读资料主要来源是 1999 至 2009 年出版的艺术类书籍以及公开发表,被中国知网( 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检索方法为: 以“主题”为检索项,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高师美术教育”为检索词进行检索,获得 1999 至 2009 年相关的研究文献105 篇,经审阅、筛选发现,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相关研究文章为 86 篇。本研究将之全部作为取样对象,分析维度主要是研究者的研究视角。
二、文献综述
( 一)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研究
赵诗镜在《对高等师范美术专业的重新认识》一文中提出,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赫赫有名”的美术家,也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一般的美术工作者,而是培养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尚思想品德、并具有相当教学能力的美术教师。[1]赵青在《对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中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了阐述,并给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2]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这一点研究者存在共识,基本上没有异议。
2005 年《中国美术教育》杂志刊登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对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这样规定的: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
不难发现,伴随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不断提升。从过去美术教育工作者到今天的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 从适应基础教育到了解基础教育再到引领基础教育,这是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质的飞跃。
( 二)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结构研究
关于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是研究者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梳理众多文献主要从以下层面展开论述。
1.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吴世宁在《试论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中的师范性特点》中指出,多年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体制基本上沿用了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偏重于对专业知识的传授,过多强调专业技能。著名艺术教育家郭声健在《艺术教育论》中指出: “艺术师范教育中的艺术专业课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即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在内容上偏专、偏精、偏深,而中小学艺术教育所需的东西却因其简单、基础浅而往往被忽视。结果,学生毕业上讲台,对中小学艺术教育中那些最基本的内容反而并不是感觉轻车熟路、游刃有余。”[3]邱长沛在《关于高师美术教育问题的思考》中强调,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应该贯彻一专多能的原则,一专多能是师范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为中等学校美术教师的重要条件。并提出了专业设置的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如专业基础课除素描、色彩外,应增设设计基础,素描课除传统素描外,应补充结构素描与意向素描,在工艺设计中开设电脑设计课等等。葛鸿志在文章《对当前师范美术教育的思考》中提出,在中外美术史和美术概论的基础上,增加美术欣赏课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教学。另外,还应开设美学、美术评论及与现代美术教流相适应的电脑美术和电脑设计,根据未来基础教学的特点,可以开设一些手工与美术相结合的课目,如泥塑、陶艺、纸工、金属竹木工艺等课。张秀丽在《简论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中提到,在我国高师美术专业课程特别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中约占总课程的 2/3,并以各种传统写实性的绘画为主,而忽视陶艺,染织、民间手工艺,版画、工艺制作、现代设计、电脑美术等内容,严重脱离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尤其是三、四年级两个学年的国画、油画等专业学习和毕业创作,成为最重要的学业评价标准,完全沿用了美术学院的课程模式而偏离了师范的办学宗旨。[4]针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研究者主要针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仍然沿用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的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了许多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和意见。
2. 课程结构中教育类科目所占比重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和所占整个课程的比例是广大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高师美术课程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较多文献提及了关于这方面的改革建议。还有专门讨论在高师美术教育专业中如何富有成效地开设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文献。张秀丽在《简论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中指出,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中教育课程仅占总课时 7%左右,学生学习不到足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毕业以后很难当好教师。美国、日本的课程结构则大不相同,它包含了较大比例的教育理论课程和学科教学法课程,约占总课程的 2/5 左右。为此,在高师课程中必须增加教育类课程,在增加教育实习学时的同时,可将一次性的教育实习改为: “教育见习—了解教师”“教育实习—学做教师”“教育研习—做好教师”不同目标和内容的三个阶段,以切实提高学生教学实践能力。[4]
杨钧同样在《新课改环境下高师美术改革对策》中指出,高师美术课程设置重专业轻教育是目前高师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十分普遍的问题。并用数据说明课程结构中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过低。在教育类课程设置上,研究者主要围绕完善教育类课程,增加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突出“师范”特色展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研究者很多都采用了中外比较研究的方法,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观点。
3. 课程与课程的交叉与融合
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是世界课程改革带有普遍性的趋势,艺术领域的改革也积极关注和反映了这一趋势。美术新课程改革反对科目本位主义,关注各课程知识的互相融合和渗透。徐建融在《美术教育展望》一书中指出: “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21 世纪教育、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与之相适应,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成为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5]张志强在《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美术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发展策略探析》一文中指出,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将美术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重,增加人文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增设如宗教与艺术、文化人类学、文学、历史、音乐、建筑、戏剧等选修课程。[6]
杨钧《新课改环境下高师美术改革对策》、刘剑丽《论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与发展要求》等都在这方面给予关注。关于强调课程建设综合性,提倡学科综合类的文章出现较少,提倡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之间融合与渗透将成为研究者新的关注点。
( 三)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研究
岳嵘琪、田卫戈在《建立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高师美术教学体系》中指出,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师美术教育应大力进行改革,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从课程教学、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7]赵胜利在《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美术教育的思考》中指出,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根本任务的高师美术教育,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应该从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招生体制等方面进行反思,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其办学模式,从而能够和美术基础教育相适应。[8]众多文献在此方面给予了一定关注,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学实践,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不甚关注,教育教学中很少涉及美术新课改方面的内容,这就直接造成许多“未来的教师”不了解新课改的背景、性质、价值和目标,无法在理念、知识和能力上为将来实施新课程做好充分准备,造成培养的美育人才与基础课程改革对新型师资的需求之间出现不和谐因素。
三、文献研究分析
( 一) 研究成果重复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和新颖性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师资成为制约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始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给予更多关注。笔者将近十年的有关文献进行搜集发现,论文数目成直线上升趋势,文献数目急剧膨胀,时至今天仍是一个热点话题。综观文献,整体上都能看到高师美术教育存在不足及需要改进的部分,但有不少研究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上,缺乏将某一具体问题作为研究的焦点,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有些研究内容与已发表的文章内容重复,创新性和新颖性严重不足。
( 二) 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尚缺乏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
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研究,研究的视野比较狭窄,往往局限于现状的分析,且较少关注国外美术教师教育的情况。从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上看,大都以思辨性研究为主。由于研究数据不足,许多论文在论证过程中,以经验和感觉作为论据,忽略了不同地区不同师范院校的具体境况,致使难以得出一些具有广泛性的结论,不能令人信服。笔者认为,目前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如何很好地适应,乃至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特别需要加强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应多采用问卷、访谈等调查、实验的科学方法进行定量研究。
关键词:城市化;农村教育;教育现状;河南省
城市化,是指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的迁移和职业的转变。作为一个社会发展过程,它包括人口流动、地域景观、经济领域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不能适应城市化进程问题日益严峻。城市化大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二是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换;三是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和不断向城市以外的地区扩散,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改变。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而城市化速度和质量的高低主要是由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和城市人口文化水平高低决定的,也就是说,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的文化素质。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应注重城市化的内涵,走内涵型和可持续城市化道路。而内涵型城市化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城市发展的空间和规模限度。教育则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河南省城市化迅猛发展,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农村教育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给城市化发展水平带来了严重阻碍。而历年来河南省农村人口素质一直较低,农村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在目前城市化快速背景下,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已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基于河南省城市化进程和农村教育现状,研究了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河南省的农村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一、城市化进程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城市化水平达到30%~70%之间,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近年来,河南省经济水平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呈直线上升趋势(图1)。至2008年底,城镇化率达到了36%。而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是紧密相关的,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必将伴随有较高的教育发展水平,较快的城市化进程也必然伴随着较快的教育发展过程”。河南省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教育也得到了空前发展。从人口受教育程度来看(表1),河南省近十年来,6岁及以上人口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都有所下降;高中以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都有所上升。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化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同时也表明城市化与教育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河南省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一)在校学生
城市化标志着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对象多以年轻人及其家庭为主。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其次,许多农民进城打工,随之而来子女也离开了农村进入城市学习。2001年以来,农村基础教育在校学生数大幅下降,而城镇的在校生数却大幅上升(图2),由此形成了农村学校资源浪费,许多校舍闲置,而城市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却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二)办学条件
经费短缺始终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农村中小学校舍简陋、教学设备和图书短缺、体育设施残缺不全乃至空白。与城市学校现代化的教学楼群、设施完备的体育场馆、宽敞舒适的宿舍形成强烈的反差。大部分学校的教学设备陈旧、欠缺,有的学校连实验都无法开展,更谈不上校园网络和多媒体电化教学的普及使用,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大多数村落没有学校,即使有。也是几个甚至十几个村的孩子在一所学校就读,交通的困难加上经济条件的落后,大多数孩子根本没有机会接受教育。
(三)师资力量
目前,全省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农民纯收入的低下决定了教师工资水平的低下,造成了一部分人不愿意到农村去教学。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代课和民办教师占了一定比例(图3),另外还有许多教师是农教兼之,在从事教育的同时,又耕种着土地,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尤其在农忙季节,更是两者不能兼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教育质量”。随着农村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资,虽然代课教师的比例在不断大幅下降,但农村小学代课教师占总代课教师的比例仍居高不下,至2005年底仍高于70%(图4),农村小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代课教师,专任教师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教育的基本需求。
三、存在问
(一)基础教育经费不足
一直以来,由于二元结构体制的长期存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及中央财政拨款都明显倾向于城市。因此,城市的教育基础设施都相对来说比较完善。而农村却比较薄弱。加之由于农村教育经费的长期短缺,迫使农村教育费用的大部分不得不由学生及家长、学校来筹措,这对贫困的农民来说,上不起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地区经济基础薄弱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一些较为落后的农村,农民收入很低,年均收入仅够维持日常生活,根本没有能力负担子女的学习费用,这样造成一些贫困家庭的子女过早辍学步人社会,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另外,由于河南省目前农村的教育现状和大中专毕业的分配制度,以及教师工资收入与外出打工收入的较大的差异,也使一部分农民放弃让子女上学的机会。尽管目前推行了一些助学贷款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但远远不能解决每个贫困学生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农村人口接受教育受到经济条件的严重制约。
(三)师资配置差异显著
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带来的后果则是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的差距,而师资力量是决定教育资源与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由于城市的条件远远高于农村,在农村地区就很难留住人才。多数师范类毕业生,毕业之后宁可呆在城市里从事其他职业,也不愿到农村去教学,这样城市拥有许多高学历教师而且可以优中选优。农村学校教师的学历远远低于城市学校。农村由于师资的缺乏,要想正常教学。只能用一些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教学的代课教师和民办教师任教。基础教育师资缺乏现象如此之严重,这必将影响农村教育的质量,并进一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农村教育观念滞后
在农民的意识中。要想脱离农村进入城市,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升学来改变农民的身份,也就是说,农村
教育的目的仅仅是用来追求升学率,而农民子女考上大学的机会与城市孩子相比较少,因此,农村父母对待子女教育问题很现实。只要看到孩子考大学没有希望,对教育的需求就相对减弱,甚至要求孩子退学;其次,由于一些父母自身的文化素质就不高。文化观念相对滞后,错误地认为只要孩子能够认、写一些简单的文字,会简单的算术,就足够了,读太多的书也没多大用处。与其花钱上学,还不如挣钱贴补家用更实际”,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至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大批劳动力文化素质相当低,使得他们在城市失业和不充分就业问题日趋严重,对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也带来负面的影响。
四、城市化与农村基础教育同步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目前河南省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效率不高等问题,为了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对策,旨在解决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问题,以促进城市化与农村教育同步。
(一)在农村地区加强教育宣传,强化农民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旧观念,增加农村人口受教育的热情,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
(二)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尽管近年来,河南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城乡教育失衡现象仍然存在,今后应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同时,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向农村倾斜。努力改善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师资状况和经费投入等。
(三)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农村教师水平低下始终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更新换代,分流一些不合格,不称职教师下岗,补充新毕业生加入教师队伍;另外,可推行城乡学校定期互换教师制度,在城市教师了解农村的同时。农村教师也可以去城市开阔视野,学习城市教育的理论和制度,以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对策
众所周知,中国是农村人口较多的国家,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城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整体实力的提高,为了加快我国快速发展的步伐,必须重视农村基础教育,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软肋,很多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解析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一、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基础教育因地而异,点多繁杂,是教育事业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建国以来,由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观念落后,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出现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偏低的状况。改革开放后,农村基础教育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主要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流失问题
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与学生数量和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流失问题直接阻碍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造成学生流失的原因有:外部原因。①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家庭的教育价值观念对子女学业有一定的影响;②一般农村家庭子女多,家庭经济负担过重,父母无力把每个孩子培养成材;③读书回报周期长,外出打工能够赚钱。内部原因。①农村教育软硬设施投资力度不够,办学条件有待提高。虽然政府加强了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但山区边远学校的总体条件还是远远落后于城镇地区;②课程安排简单化。由于我国的国情及其教育政策,学生所上课程大都以升学为导向,课程内容单调,很少开设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一旦升学无望, 在本地致富亦无术,因此也成了导致生源流失的重要原因。
(二)师资力量建设问题
我国农村教师队伍数量少,素质偏低,专业化水平不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①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安排欠妥。在很多山区的中小学校中,普遍缺少专业化的德、育、美等学科的老师,很多学校不是不开这些学科,就是让其他学科老师教。另外由于很多刚毕业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支教,农村学校得不到新鲜血液的注入,老教师的比例大,教师队伍呈现老龄化趋势;②农村中小学大多地方偏僻, 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教师工资待遇不高,很多教师不愿意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导致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任务量大而沉重,来自工作与生活的高压毫无疑问的会影响到教师教学的热情,从而不利于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其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的质量,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但目前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①尽管我国现在倡导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但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很多学校仍只重智育发展、应试知识的传授以及升学课程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当学生完成学业投身于农业生产事业时,可能会出现“种田不如老子,养猪不如嫂子”的尴尬局面,难以承担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使命;②教育科研方向的茫然:重理论轻实践。科研应成为武装教师和管理者的工具,使他们能够因地制宜,设计本土化的课程,掌握教学方法,成为先行者而并非无用资料的被动使用者。
二、农村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学生流失问题的解决对策
①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价值观念。家庭教育是子女接受教育的摇篮,父母的言谈举止与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子女以后的成长;②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让农村的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好,体验读书的快乐;③加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法的宣传。义务教育是政府运用法律形式强制规定对一定年龄的儿童实施的某种学校教育,在农村要加强人们对其认识和理解的宣传教育;④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基础教育措施,杜绝落后思想的腐蚀。由于大多数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现象,因此在宣传和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同时要破除落后的传统习俗观念;优化社会与家庭环境,为适龄学童提供一个纯净的学习氛围。
(二)师资力量问题的解决对策
师资力量的发展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稳定性。①保障并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福利待遇,完善农村教师公费医疗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贫困山区和农村教师的特殊津贴制度;②考虑农村布局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当变革农村教育事业的人事编制与晋职标准,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福利待遇;③扩大农村的教育经费投入,建立相应的监督体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以确保农村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④进一步强化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建立、健全各级中小学教师进修和培训机构。实行相应的升薪晋级制,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 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解决对策
当前以单一接受高等本科教育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起着一定的消极作用,甚至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我们应尽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办学及管理体制应多元化,灵活化。办学及管理体制的健全管理以及办学体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制约这当地学校的办学质量及其发展空间,是学校教育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结症在于办学主体单一(几乎所有学校都是由政府出资办学);管理体制落后(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未有太大的变化)。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政府应当鼓励民间办学的风潮,使得办学体制多元化;同时吸收当前最新最前沿的管理理念,使得管理体制活性化。具体而言,在办学体制上为解决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资金匮乏的矛盾可根据农村社区实际采用政府、企业、个人等共同办学的形式;在管理体制上要进行科学分类,合理定位,注重培养能够适应农村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②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变单一的人才教育目标为多元人才教育目标,使人才培养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农村的中小学校教育不论是在课程内容、体系设置,还是在教学思想观念及其教学手段等方面上都应服务于多元化的教育目的。③加强与高等学校的教师培训与教育科研合作。教师在农村中小学校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新型的教师有着新的教学理念、通过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呈现给学生进步的、科学的知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④学科安排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坚持为农村服务的宗旨,各个中小学校不止要学习国家规定的课程,还应当有区别地重点开设符合地域特点及文化需要的课程体系,体现出鲜明的职业性与地域性,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巧妙地将农业管理技术与经营理念融入农村基础教育体系中,从而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教育模式。
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是振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与力量,我们应该重视它的全面健康发展,明确其不足之处,采用积极可行的办法使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成为既符合国情又符合地域文化的特色教育。
参考文献
[1] 余永德.农村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论,2003(1).
[3] 孟旭,樊香兰.我国基础教育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3(4).
[4] 郭建如.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变革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研究:制度分析的角度[J].社会科学战线,2003(5).
[5] 王斌泰.着力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求是,2003(19).
[6] 肖第郁,王佑萌.当前农村基础教育问题与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9).
[7] 庞守兴.农村教育到底为了谁[J].教育发展研究,2006(2B).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省级规范化学校的建设与管理,全面提高我省中小学办学水平,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级规范学校的评估工作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以评估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突出过程性指导原则,提倡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及家长全员参与。
第三条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各地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努力扩大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省级规范化学校建设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相协调。
第四条省级规范化学校的评估验收坚持“成熟一个、验收一个”的原则,不搞地区照顾;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克服重硬件、轻软件,以偏概全的倾向。
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五条学校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模范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具有明确的办学方向和先进的办学理念。
第六条学校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个性特长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认真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积极实践课程改革理念,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方案。
第七条学校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较高,学校管理科学、高效,办学行为规范,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教师配备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高,各学科的师资力量均较强,结构合理。
第八条学校办学条件不低于《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所规定的标准。学校评估总分达到《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评估标准与实施细则(试行)》(附后,以下简称《标准》)所规定的分数。
第九条学校须取得市级规范化学校称号,其中新建学校申报省级规范化学校建校时间必须满3年。
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申报省级规范化学校:
1、举办“校中校”,设立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公办普通高中举办复读班,招收往届学生插班复读的。
2、不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方案开设课程,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的。
3、不按规定要求安排作息时间,擅自加班加点,利用双休日、法定节日、假期组织学生到校上课或集体补课的。
4、不按颁布的省定教学用书目录征订教材的;接受单位和个人推销的省定教学用书目录以外的教辅资料和音像制品的。
5、违反国家、省招生规定,违规招生的。
6、不执行国家收费政策和收费标准,有乱收费现象的。
7、擅自参加未经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种统考、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等活动或在各级各类考试中有营私舞弊、渎职失职造成重大影响的。
8、违反规定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按考试成绩给学生和教师排名次,单纯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高低评价和奖惩教师的。
9、校舍存在D级危房,不能及时消除的。
10、近3年有重大违法事件或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
11、评估中弄虚作假的。
12、其他违反有关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三章申报与评估
第十一条省级规范化学校评估需经自评、申报、初审、验收、认定等基本程序。取得称号5年期满还需申请重新复评。
第十二条学校自评达到《标准》的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均可提出评估申请。市教育行政部门对申请评估的学校进行复核并确认基本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后,由市教育行政部门于每年3月底前向省教育厅申报,要求进行评估验收。申报时需提交申请报告、申报表、学校自评报告和有关审核意见。
第十三条省级规范化学校的评估实行先初审,后验收的办法。省教育厅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查,确定初审学校,一般于下半年组织专家组赴学校进行初审,提出初审意见和整改建议。学校依据整改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行全面整改,整改情况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根据整改情况,于次年上半年组织进行评估验收。
第十四条专家组初审、验收和复查评估主要采取听取汇报、座谈、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听课、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初审、验收和复评都要充分听取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反映,按照标准逐项逐条核实、评估,并做出结论。专家组组建与管理按《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评估专家组组建与管理办法》(附后)的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普通高级中学、特殊教育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初审、验收和复评由省教育厅负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初审、验收和复评由省教育厅或省教育厅委托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省教育厅对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评估的学校进行抽查,所有评估专家均由省教育厅从省评估专家库抽取,实行异地专家评估。
第十六条省教育厅依据专家组评估结论在一定范围进行公示,听取各方面反馈意见,经省教育厅研究批准后,授予“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称号。
第四章管理与复评
第十七条省级规范化学校实行动态管理,有效期5年,有效期满前,学校应主动申请复评。经复评合格的学校,可保留原称号;复评不合格的学校,给予黄牌警告,并下达整改通知书,整改期1年,整改期满仍达不到标准的,取消其省级规范化学校称号。
第十八条省级规范化学校改建、扩建,校区迁移及学校合并应按复评程序进行复评;学校未提出复评申请或复评未通过的,其省级规范化学校称号自然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