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思想哲学

文化思想哲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思想哲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思想哲学

文化思想哲学范文第1篇

一、“平常心”思想之助益

南华禅宗哲学思想强调“见心自性,自识本心,自性是佛,平常是道”,即强调“平常心”。其蕴含的“道法自然,保持平常心”乃是当今医务工作者和学医人修身养性之道,它启迪当今医务工作者和学医人应淡忘一切外在的名利心、偏执心和攀比心,直悟生命中的纯净的本性,使自身的心态趋于平衡,情绪趋于稳定。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大染缸中,人性中的“平常心”渐告稀少、沉沦,如能保持“平常心”,医务工作者就不会在名利的迷途中丧失自我,这对净化t疗行业的不正之风和建设和谐医患关系是有积极作用的。[1]

二、“自性自度”思想之启迪

“自性自度”思想是南华禅宗独创的无需借助外力的自我解脱的修行法门,强调本性、自心是修禅成佛的根本。强调修禅必须自主自觉、依靠自身的力量,认为每一转念都要清净心地,才能自识本性。这启发我们在医学人文精神培养中要重视自主性,强调自我体验自我觉悟。譬如,南华禅宗将“顿悟见性”作为立宗之本,顿悟见性的修行方法,对于压力重、责任大的医务工作者来说会更有积极意义。例如在工作或生活的间隙,一个转念促使身心在刹那之间放空,随之获得的是精神的放松和体力的恢复,就可再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顿悟之法强调自主自觉,必须通过亲身的实践体验去获得感悟,而不是简单地模仿或接受他人的经验和体验。正如《坛经》所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同样,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重在自主实践与体验,可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在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让医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和病床边,到临床一线去,通过参与社区健康教育、送医下乡志愿者活动、临床见习、床边教学、临床医疗实习等实践活动去自主实践、自主体验和自主感悟。这种自主实践、自主体验和自主感悟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深刻的而不是肤浅的。如此才能在亲身实践中培养医学生对医学的热爱、对职业的忠诚。[2-3]

三、创新精神之传承

南华禅宗思想继承传统,善于创新,迸发出全新的佛理。南华禅宗除继承佛教传统思想外,最重视结合我国固有的道家、儒家等传统文化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如慧能提出了“自性自度、顿悟说、识心见性”等一系列创新的思想。其重视自性、提倡自修自悟、实现内向超越的思想特色,改变了传统的禅修方式。[4]又如南华禅宗创立的“生活禅”理念,提倡将学佛、修行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将禅的智慧普遍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超越。南华禅认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主张从“饥则吃饭,困则打眠,寒则向火,热则乘凉”中体会禅道,从“青青翠竹,郁郁黄花”中体察禅味,在流动无常的生命中体悟禅境,从而实现生命的超越,精神的自由。这对当前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有重要启示,即立足生活实践去创新理念、创新路径,提高效率。在总理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是当前提升医学人文精神的源泉和动力。[5]

四、超越精神之培养

超越精神是南华禅宗哲学思想的本质。超越自我,超越现实矛盾,追求心灵自由、思想解放是南华禅宗追求的理想境界。南华禅宗“超越自我”的哲学思想是一种文化理想,一种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独特人文思想。这种理想也是当前我们提倡的医学人文精神的最高追求,当今医务工作者只有养成超越精神,才能在“救死扶伤”中超越“小我”、达到“大我”的境界。唯具有超越精神,才能执着于医学理想和信仰,避免在物欲横流的冲击下迷失自我。因而,在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中,首要的是培养超越精神,超越精神意味着医务工作者为医学奉献终生的精神。众所周知,从医就意味着奉献,培养超越精神就是要培养从医人救死扶伤的信念、超越自我的态度和悲天悯人的同情心。[2]

五、敬畏生命的向善精神之契合

敬畏生命的向善精神的基本要求是给予任何生命所有善意,给予周围所有的生命以关怀,并给予真正人道主义的帮助。慧能认为众生平等,一切生命是非常宝贵的,倡导爱惜生命,敬畏生命,善待生命。这一关于生命观的哲学思想对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与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要求相契合。毫无疑问,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敬畏生命、关怀生命和善待生命。当前,高等医学院校中敬畏生命的向善精神的培养尚不够理想,一些医学生功利主义思想严重,而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缺乏,这有悖于学医的信仰和当代医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当前要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首要的是在医学生中弘扬敬畏生命的向善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如学会对一切生命的维护和关怀;学会珍视患者的生命,懂得“医乃仁术”的真谛就是对生命的仁慈与珍视。唯如此,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才能使之在将来的医疗工作中关怀病人、善待生命,才能赢得患者信任,从而有效缓解如今紧张的医患矛盾,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6]因此,敬畏生命的向善精神的培养与提升,已经成为当前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核心要求。

总之,南华禅宗哲学思想,作为一种精神信仰、一种宗教哲学和一种思想学说,已超出了它原有的宗教哲学的范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思想和社会价值影响深刻,意义深远,为当今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宝贵的启迪。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东省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南华禅宗文化与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研究”,项目编号:Z2015004。]

参考文献:

[1] 陈超.禅宗精神及其对现代人生的意义[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0(03):50-52.

[2] 汪小云.谈传统文化人文思想对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启示―以南华禅宗文化的人文思想为例[J].中国医学人文,2016,2(12):9-11.

[3] 许金梅.道德教育的应然与实然――基于生命向度的哲学阐释[J].教育探索,2013(08):125-128.

[4] 刘鹏.慧能禅法思想意蕴初探[J].菏泽学院学报,2014,36(04): 56-58.

文化思想哲学范文第2篇

中国人的哲学是天人合一,而艺术归于道的本性后就出现了东方黑白无色彩的景象。“天人合一”的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来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庄子》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在道家看来,天是自然,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本是合一的。我们经常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道”是什么,“道”又从哪里来?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就是不勉强的意思,所以我们说“道”就是“无”,无为也就是自然。如果有为,画画就会匠气。自然无为用事物表达就是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的品格非常高尚,可以居卑处微,只要有缝隙就可以进去,而大海可以容纳百川,拥有巨大力量,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所以不仅是在书画中我们受到道家影响,在日常生活中,道家思想一样影响着我们。追寻“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这是庄子的自由精神;恽格论画讲究“笔墨简淡处,用意最微”,而意的境界是无意,与老子的“无为”不谋而合,所谓“至平至淡至无意而实有所不能不尽者”(恽向语,见《宝迂阁书画录》)为上乘境界。为什么中国的水墨画是黑白的,是因为“道”,什么是道?平常心是道,道是无名、无象、朴素的,也就是中国书画追求的一种平静,平静无欲是道家浪漫、飘逸的体现,而水墨画则是在这种平静中“减之又减,乃至万物,”中国画就是在减,减到只剩笔纸,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最深刻的内涵,这就是从哲学最高境界审美中国画。我们常说中国人讲体会“,体会”是修道的词,王维在《山水诀》中说“:夫画者,水墨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即以水墨画作为表现自然最得心应手又最理想而高尚的样式。中国人对自然的体会使西方人无法理解,如中国人会去关心蝌蚪、苔点、草这样微小的东西,关心自然到很微小的地方,把自然作为审美的最高境界,这是仁者以博爱为宗旨。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本来就是一。这就像一张普通的画,上面画有很多人、动物、植物,看起来每一种东西都是独立的、分离的,但是,就一张完整的图画来说,它们又是一体的,这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儒道一体,我们对道的追求成为全社会的取向,就连“有道明君”这个词中的“道”也暗含了哲学思想,所以“道”的哲学思想是全民性的,以此来要求所有人去关心自然,因为伤害自然就是伤害我们自己,我们常常拿来用这句话却不知道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2、虚实统一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又是虚实的统一,这种虚空不是绝对的虚无,虚空中充满了“气”,就像南朝谢赫六法论其中之一的“气韵生动”一样,正是这样的“虚空”,才有万物的流动,才有不竭的生命。老子认为任何事物不能只有实,而没有虚,所以老子认为天地万物是“有无、虚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生生不息。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于中国绘画有很大的影响“,虚实结合”形成了中国绘画美学的基础。庄子亦说“:虚室生白、唯道集虚”。万象皆从虚空中来,又像虚空中去,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处无墨胜有墨。一幅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所拥有的艺术空间是无限的,功力深厚造诣精湛的画家或书法家所追求的艺术世界也是无限的,艺术必须要虚实结合,才能表现出生命,才能真实的反映真实的世界。“计白当黑”就是虚实相应的美学形式之一,也是中国艺术中最迷人的部分。黑色与空白的辩证关系奠定了中国画基本形式法则,使中国画艺术笔墨高度简练。一条马鞭可以代替骑马,一支船桨可以表示船在水中行《。三岔口》中大白天翻来扑去的搏斗,但没有观众会误认为是白天 山水画幅上方的空白是天,下方是水,是地。齐白石老人的虾,活灵活现,但没有水,白纸即是水,也没有人去质问说为什么不画水,优哉游哉是群虾已经足够了。齐白石论画也讲气,所重的是“静气”,即“融合之气”:画中要有静气。骨法显露则不静,笔意躁动则不静,要脱尽纵横习气“。空白”空间成为其放置奔放感情和丰富想象的空灵之地“;无为”“、虚静”的人生观“,游心于淡,合气于漠”在绘画中得到充分的反映。画家们会尽量利用空白,为了使整个画面的主体突出。我们知道人的大脑和眼睛、耳朵会因为注意力的关系对我们视线中的物体和周围的声音加以选择的接收。人的眼睛不能够同时看清同一视野中不同的几样东西,人的耳朵亦如此,这是因为大脑注意力不能都分散的原因。例如,当人的眼睛集中在看一物体时,就不会在意旁边的物体,所以人的眼睛由大脑的注意力决定。注意力所在意的物体,一定会清楚,注意力以外的物体可以“视而不见”,这是人们在观看事物时的基本要求和习惯,而画面所反映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个规律。黄宾虹先生晚年的山水,通常所表现的山是黑的,整个画面都黑成一片,而满片黑中画了些房子和人,他所画的房子及房子四周却是很明亮的,房子里又经常画些小人物,就会更亮更突出。人的四周也总是留出空白,使人与人的轮廓很分明,这样人和房子都能很空灵的突出,而空灵的感觉正是东方审美的一种表现,这就是利用空白使主题突出而又让人感受到东方美学的魅力。倪云林的作品,笔简意繁的境地中寄托着他的感彩。同样是画面上的“空白”,基于这种笔调,更多导向的是他内心所特有的深层意念,我们从《渔庄秋霁图》这一作品中可以看出,超脱空灵、淡泊清远的意境给人以世外之感,大有“不食人间烟火”的仙界之像。作者将穷困潦倒的生活背景和一片扁舟漂江湖的出世态度,使之将画中静寂的“空白”和惨淡的笔墨化为“无为”境界的追求。塔式心理学在解释这一现象时,曾举例说明:被截去的三角形,对视觉的刺激仍然可以把人带入三角形或类似于有三角形,对视觉的刺激仍然可以把人的理解带入三角形态的组合中。例如,维纳斯的断臂,我们可以自由想象断臂的各种形式,给观众留有想象空间,这样作品才会耐看。换言之,空白所所围绕的具体形态是“空白”内涵形成的诱因,对意识由“虚静”“、无为”、“空”的认知转入观者内心深沉的思考,形成对空白意义的产生有着明确的引发作用。如果没有这一诱导,“空白”归于无意义,由此我们可以再次回到“无为”。老子不愧是哲学大师,后人恐怕再无此理论了。老子他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可以直接用于我们对书画的研究,在书法中,如果说画出的线条是“阳”的话,那么被留下来的空白即是“阴”,两者相辅相成,犹如阴阳太极图,缺一不可。当然我们由此会想起老子的另一句名言:知其白,守其黑。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譬如篆刻中的阴刻阳刻等等。“禅家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真道出画中之白,即画中之画,亦即画外之画也。”(清•华琳《南宗诀密》)。空白的意义是很重要的,它并不是被动留下的,当我们在画出一道黑线的时候看到了它的白,这些白是为了界定黑而存在的,这似乎是被动的,但是空白可以给我们的视觉带来空间感,线条越粗,这种感觉越强,所以空白绝不仅仅是平面上的,而是有纵深感的,中国的书画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审美情趣就是淡泊、空灵、含蓄,而要达到如此境界主要通过空间感来体现。阿恩海姆在《艺术的视知觉》中写道“: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看上去就不象是位于纸面以内,而象是悬浮在这个平面上方的空间之中。”于是,平面变成了立体。衬托一道黑线的空白,并没有与黑线处在同一平面上,,而是在黑想之下。形成空间纵深的关系。一般来说,空白的面积越大,越显出空旷,纵深空间可能越深,反之则浅。中国画讲究“水墨为上”,即使用色,也讲求“意足不求颜色似”。这是因为它所注重的是神似而不是形似,同时在方法上,也更容易配合以笔墨为主的表现和尽量利用空白以突出对主体的处理。王维的《山水诀》“: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画中的“空白”内涵与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道”相携,与周庄“彷徨忽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的无为观相携,成为寄托道德心灵和艺术观的价值领域和自由空间“。计白当黑”在具体的形态刻画中追求形式无限性,在中国画的“空白”里,在深层的审美领域中,去提高、发挥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的艺术通向无边无尽,超越时空“。空白”的大度空间显示出巨大的包孕性和协调性,空白与墨线这种黑白、虚实关系在美学的形式范畴中也是一种阴阳互补的“道”的神奇所在。要想使黑白绘画变成生命的艺术,必须在笔墨与空白之间产生内在的张力,只有在笔墨与空白之间具有张力时,绘画在每时每刻才会处在一种息息相通、生生不灭的状态之中。作为欣赏者,如果只看到笔墨、物象间的关系,就是没有欣赏艺术的眼睛,因为空白与笔墨相遇才是绘画。

3、忘形忘我

文化思想哲学范文第3篇

一、茶文化的起源及发展

茶的起源地是中国,中国人对茶树的栽培也具有非常成熟的技术。有关茶树的记载至少也有上万年。人类发现茶具有记载的时间也有四五千年。

儒家思想开创了茶文化,接着传至普通读书人。最开始酒风靡于文人之中,但酒毕竟会置人于醉,所以后期文人均以茶代酒。唐代茶圣陆羽将茶文化的影响推向了,从此茶的精神渗透到了各大领域。

二、中国茶艺文化

1.茶的制法咀嚼鲜叶,生煮羹饮,晒干收藏,蒸青做饼,炒青散茶。

2.茶水茶水对水质的要求极其高,好水才能和好茶更好地融合。泉水、江水、井水、雪水、露水,都是茶人的选择。

3.茶器唐代以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茶具,人们那时以釜煮茶。到了明代,紫砂壶成为茶具中的重要工具之一。近代,人们又喜爱用铝茶壶烧水。

三、茶文化的内涵及其历史地位

茶文化中蕴含着的人生哲理深深吸引着每个品茶人,同时茶文化深刻的内涵和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早已经深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1.翻开历史的扉页,中华儿女,创造了璀璨的文化,为世人所敬仰,意义深远。茶文化便是其中之一,他既有物质形态的表现形式,比如:茗茶、茶馆、茶艺,也有精神形态的表现形式,比如:茶道、以茶养性、以茶待客等。

2.因为茶文化影响诸多领域,所以在很多场合,他都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传统的茶文化与人们的社会关系密不可分,不管是谈书论道还是平常待客,茶都是必不可或缺的。茶文化發展至今,其社交作用非常突出,诸多含有茶字的名字也应运而生,进一步彰显了茶文化的伟大。

3.将茶文化发扬光大彰显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在茶行业这个实体行业,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大大促进了茶行业的壮大。近年来,弘扬中华茶文化,其根本是提高茶叶业的经济效益,在给人类带来健康的同时,更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四、中国茶文化的哲学思考

人生之旅,举步维艰,人生之始,苦字当头。孟子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面对苦境,我们唯有学会忍耐并让岁月浸透在苦涩之中,才能慢慢品出茶的清香,体味一份生活的原汁原味,从而对人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奠定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念。

茶叶有让人静心养神、修身养性的作用,这和东方哲学所提到的“清静”不谋而合,佛家、儒家、道家的思想和茶所产生的作用也有相似之处,“茶道”是一种以茶为主题的生活礼仪,也是一种优雅的交流方法,它通过沏茶、赏茶、品茶,来静心凝气。

奉茶是茶道中最基本的礼仪,即如果有客人来访,就立刻为客人奉上好茶。在询问客人对茶的口味之后再进行奉茶,也可配上点心,但是点心需要先上桌,后奉茶,古人云: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倒茶水时以七分满为标准,水温以温热即可。如果有多位客人同时到访,应做到所有茶杯中的茶色均一致,而且要一并端出。上茶时应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微笑着对客人说:“这杯茶是您的,请慢用”。而且要注意一点,就是奉茶时应该根据客人地位的高低,依次奉茶。

有人认为品茶是把茶当作一种珍贵的饮料来享用,因为茶可以带来愉悦的感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也有人认为品茶提高了文化素养,因为在其中渗透着各种礼仪,不断地提高着一个礼仪之邦的整体水平。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廉、美、和、敬”,顾名思义“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有人认为中国茶道精神的关键在于和。在享受品茶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品行的提升,从而带来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国茶道讲究的是修身养性,探索问道。而静却是深修茶道的唯一方法。怎样通过一壶清茶来探索大千世界的奥秘所在?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何去何从?如何在品茶中参透人生哲学?如何让自己在感悟中更上一层楼?所有这一切都在静中慢慢地体会。

文化思想哲学范文第4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如今受众对广告的鉴赏水平越来越高,那种开门见山式的宣传已难以为受众所接受,王婆卖瓜式的介绍不再为受众所相信,商业气息浓、带强修饰语的广告甚至会引起反感。受众文化品位的提高带动了精神方面的需求,即由主要重视产品的实用功能转向为主要追求产品的符号消费和商品的文化附加值。因此,由以前那种主要宣传物质转向主要宣传精神是受众对广告主和制作人提出的新要求。于是广告的哲理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广告的哲理化倾向其实和其他艺术的发展追求不谋而合,哲理化是艺术的最高层次。同样广告的理性深度无一不是以哲学思想来剖析广告创意的。

哲理化的广告标语蕴涵着生活道理,包含着人生真谛,能引发受众思考和感悟,并在认同其哲理的同时也对宣传的产品品牌或企业理念产生认同感。哲理化的广告标语虽然商业气息淡薄,却不影响表达效果,因为它一则提供给受众人生哲理,一则体现品牌或企业精神,从而既可以引导受众形成对产品的选择意向,又有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广告标语的哲理化是广告制作人文化水准、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哲理化的广告标语在宣传产品和塑造企业形象的同时实际也在树立广告人的形象。广告大师奥格威说得好:“没有必要让广告看起来像广告。”哲理化的广告标语正是这种看起来不似广告却又充分显示出广告功能的广告表现形式,它实现了广告与哲理完美而有机的结合,具有上佳的表达效果。

这样的广告作为语文学习的资源,它是鉴赏的材料,作文的源泉,是发散学生思维的优秀案例。我们语文教师若能真正做到引导学生从中吸取营养,为我所用,将真正体现语文天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特性,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能力。

一、哲理化广告中的修辞对语文学习的作用

广告标语的哲理化通常是借助语言修辞来实现的。

比喻是广告标语承载哲理的一种修辞方式。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总有一个是表示抽象意义的,因而它会使广告标语产生一种联想力,能激发受众的想象,使他们从中悟出,甚至升华出某种生活理念。例如:

生活就像高尔夫——广州南国奥林匹克花园广告

家,是男人的另一个太太——台湾太平建设企业

创造太阳,每一种图书都是人类精神家园升起的新一轮太阳——云南人民出版社

前两则广告中的本体“生活”和“家”都比较抽象,而将它们比喻为比较具体的“高尔夫”和“太太”就能引发人们对“生活”和“家”两个事物的深刻思考,领会其与喻体的共同性,从而引发对生活和家的某些哲理性思考。后一则广告的本体是“图书”,喻体为“太阳”,但这个“太阳”已非天文学意义上的太阳,而是从“人类精神家园中升起”的“太阳”,表达的是“图书”在个人成长和人类进步过程中的指引作用,同样,它也会引发受众对“图书”的哲理性思考。

双关是一个语句兼有两种意思的修辞手法,一个可以满足受众,另一个意义则能满足广告主:

干干净净做人,中国人的奇强——奇强洗衣粉

把握“第一时间”,拥有美好一天——辽宁卫视“第一时间”

表面上(即“言内之意”)“干干净净”是说“奇强洗衣粉”的去污功能,深层意思却阐述做人的道理;“把握‘第一时间’”在宣传栏目的同时显然也蕴涵“一日之际在于晨”的哲理,这两则广告寓哲理于功能诉求的表现手法具有双重功效,即在受众还未意识到这是广告时就先接受了哲理并在认同中产生愉悦,而当他们意识到这是广告时又会把这种愉悦带入了对广告理解的过程中,从而会对产品或厂家产生好感,这是哲理化的广告标语妙处所在。再如:

珍惜每一份机缘,重视每一个细节——台湾中华航空公司

有的人你只和他一杯到底,有些朋友你会和他一辈子到底——Heineken喜力啤酒

这两则广告都是以阐明生活哲理的形式进行商务宣传,航空公司的广告介绍了服务的无微不至,啤酒广告则以“朋友”式的人文关爱在劝说购买。“机缘”既指飞机结下的缘分,又指机遇。一杯到底和一辈子到底的除了朋友还有啤酒。

哲理化的广告标语还常借夸张来表达一种境界或引领一种时尚,暗含有“生活本来就该如此”之意,或者借幽默的夸张给受众以启迪。例如:

世上无事不可为——盛世长城国际广告公司

世界的早晨,都是雀巢咖啡——雀巢咖啡

当你第一次喝我们的啤酒时就应该警告自己:别为它使自己破产——太平洋啤酒公司

第一则广告表达了该公司敢为先的创新精神,第二则广告着意引领生活时尚,最后的广告则以诙谐的口吻赋予消费者一种心灵关爱。

二、哲理化广告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广告中的哲理化倾向,是广告在向大众宣传产品的同时,传达一种理念,展示一种思考,揭示某个规律,说明某个道理,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共鸣,从而对人的生活甚至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从本质上来说,哲理性的广告仍以宣传产品、树立品牌为根本目的,以广告本身为载体而又超越了广告本身。

在广告制作和表现上,这类广告凸显了广告语的作用。广告语的涵义是广告的灵魂所在,同时图文结合、情景交融地来进一步阐释道理和感染受众。

这样的广告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影响是巨大的,语文教师要做好足够的引导工作。

我们来看以下几则广告:

一切皆有可能——李宁

看起来唯心的一句话却给人无限向前的动力。

获得原谅永远比获得允许容易。——耐克

人要敢做,做错了可以获得别人原谅,但如果你事事要在别人同意之后再做,你将一事无成。其实这句话和JUST DO IT内涵相近。就是激励人勇于行事,不要受太多限制。褶子时刻需要抢占机遇的今天,不重要吗?

山高人为峰——红塔山

“山高人为峰”重新界定了“人”与“山”的位置,是一种典型的人本思想,只要“有信心,有梦想,就有超越的可能”。一位企业家说: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可流动的资源。唯有人,比世界上所有的山峦更挺拔、坚定;唯有人可以纵横天地间,创造梦想与奇迹。只要征服与挑战的心失志不渝,便能“勇者无敌”。

这些精简的话语如同警句深入人心。学生在欣赏的时候,对学习生活是激励,对其成长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哲理化广告为学生作文提供了源泉

哲理化广告语的可以成为学生的作文题。比如《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写自信梦想类的文章。《不走寻常路》写创造个性特立独行的文章。《时间因我存在》写珍惜时间类的文章……这些题目本身就因为广告的传播而深入人心,再加上它具有的哲理性会令阅卷老师不得不颔首加分。

除了作为作文题,一些语言的运用独到之处也值得我们学习。如邦迪创可贴的平面广告。广告语是“邦迪坚信,没有愈合不了的伤口”。广告抓住了邦迪创可贴愈合伤口的特点,对伤口的模糊性和多义性进行了挖掘,除了肉体的伤口,还有内心的、历史的、民族的、离散家庭等等伤口,相信爱好和平的人看了这个广告都不会无动于衷。这里词语的模糊性和多义性的运用其实就是双关手法的运用。难能可贵的是将哲理和自己的产品特性用这种方法巧妙地结合起来。这就教会学生们怎样将双关运用得更为合理恰当。

哲理广告中的不少巧妙的构思也为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素材和引导他们构思的方式。

比如“鹤舞白沙,我心飞翔”,一群白鹤飞出芦苇荡的水墨画一般的画面,使人心头一惊,对于久居于钢筋水泥丛林中的现代人来说,那一刻似乎有许许多多的童年梦想和赤子情怀也飞了起来。这样的画面怎么能不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怀想,对环境问题的探讨?学生不仅会从异常精致而漂亮的画面上获得视觉上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从那些绝妙的创意中感受到创新作文中构思的重要作用,并领悟某些创新构思的技法,这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思想哲学范文第5篇

1.传统的装饰元素对于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

在室内空间设计时,采用传统的中式装饰元素,其与环境的营造和空间的分割布局有着相当的联系性和特殊性。传统的室内空间装饰元素并不是由简单的概念组成的。它的规划与定位是依据其对空间的综合性的性能特征进行的,其在室内空间设计组织作为重要的元素。同时,室内空间环境和传统的装饰元素彼此之间产生着影响。因每个人的审美角度不同,看待分析事物的结构的方式各异,在室内空间装饰设计时,要仔细的考虑到采用中式元素的影响。因为这关系到是否能营造出舒适且优雅的艺术环境氛围,完整的室内空间文化气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传统的装饰设计元素对于室内空间设计有着隐形和显性的影响两种。在显性方面,影响着室内设计的有表现方式、语言形态和信息媒介等。在隐形方面,影响着室内设计的有传统的装饰设计元素多包涵的意境、情感气质和文化底蕴等。因传统的中式装饰元素中被赋予情感的文化寓意,在室内空间装饰设计时,传统中式装饰元素的象征、比拟、借喻、双关和谐音等中国传统理念,设计师会会对其借鉴并进行创造。从而设计师们才能营造出浓烈的民族个性色彩和丰富独到的格调,这对于室内空间装饰涉及到装饰与表现首犯都产生着比较重要的影响。

2.传统装饰元素与道、儒、佛文化的联系

道家、儒学、佛教文化思想在历经了几千年长久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演化的进程中,三种文化相互交融,进而每种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成体系文化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在经久不息的发展中深受这三种文化思想的影响。人们对于事物的审美以及在室内设计手法和元素的运用上,也都受到这种文化体系比较深刻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室内和建筑设计,这种关系也是很容易被发现。例如在室内装饰空间设计时,运用石、木、砖等材料相结合的手法以营造其特有气质和这种气质协调的功能空间布局,实现室内空间装饰设计的功能与目的表达。在选择材料时,借以古朴的家具、镂空的花菱和雕梁画栋等对不同情况下的空间以功能上精致的装典,在创造出舒适度室内环境的同时也营造出返璞归真一样的意境。以孔孟文化作为意识形态主导的哲学理念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人和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其价值的取向和积极提倡的模式。把真情看作美,把和谐看作美是儒家思想想关于艺术想要表达的观念。中国的室内设计师深受这种审美观念的影响,并以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功能空间的布局表达出来。道教文化思想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成体系的思想哲学,其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深刻的影响着我们。道教文化是以庄子、老子为核心代表,其与儒家文化对我们思想意识到影响有着相同的地位。道教文化思想,在室内设计上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表达事物的本性,有着超经验性和非具体性的特点。以营造品味高雅、质朴古典和平静谦和的氛围,其思想文化对室内空间装饰设计形式的影响是以虚实相生的方式来实现意境美。

二、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与在室内设计联系

因为不同风格的室内空间设计因受到不同文化思想的影响,而具有着各自的发展进程和历史背景。从而在室内空间装饰设计时,不同地域的文化思想表现出各自的艺术形态与独到的特征空间。因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的室内空间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中有着独特的变现形式。审美的情趣与思想多以自然、真实、本质与平淡朴素为主的简约美的方式与态度。使用功能在设计中得到重视,达到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上诉理念都深远的影响着中国的室内空间设计,与现如今的以简约为主的设计风格相协调、吻合。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