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保护海洋环境的倡议

保护海洋环境的倡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护海洋环境的倡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保护海洋环境的倡议

保护海洋环境的倡议范文第1篇

香港海洋生物多样性─目前仍然丰富,但能持续多久?

香港位於世界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拥有独特的地质和水文,K为丰富的海洋生物提供了广泛的栖息环境,如泥滩、红树林、沙滩及岩岸等。香港拥有超过34门、近6千种海洋生物,及许多有待确认的物种。然而,我们对许多已确定物种的生物及其生态学仍未了解,其中包括一些受保护及稀有的物种。

香港的海洋环境应用虽然广泛,s又充斥着各种相互矛盾,如航运、商业港口和码头、海水冷s、冲厕及排污、养鱼、海岸保护以及休f用途等。这些人类活动与本地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育经常引起冲突,如物种栖息环境,包括海洋保护区和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一直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目前,这些冲突不断加剧。本地人口的增长亦需要大量土地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香港社会正激烈辩论是否应该牺牲650公顷的天然海洋生物栖息地以便建造机场第三条跑道、是否应该於大埔龙尾天然海岸建造一个人工沙滩、甚至是否应该於西贡海下湾海岸公园兴建住宅。上述发展计划与海洋保护之间的矛盾不仅发生在香港,於世界大多沿海城市亦同样发生。

香港海洋科学家团结起来保护我们的海洋环境

为了探讨如何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寻求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的方案,超过25名本地海洋科学家於2013年1月成立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生态与生态系统保育(BECoME)专家团队。BECoME成员已协助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制定“生物多样性策略及行动计划”(BSAP),以响应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要求。BECoME团队亦获得430万港元的项目基金用作研究吐露港及赤门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的保护。通过该项目,团队将建立区域物种的综合数据库,K制定沿海海洋生物栖息地的生态调查基剩以确保环境影响评估条例中海洋生态调查的质量。

国际共享:BECoME 2015会议

这次国际会议配合了香港政府推展“生物多样性策略及行动计划”及倡议成立多个海洋保护区,汇集了国际和本地专家分享他们的意见,帮助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保护香港、南中国地区、以至全球的海洋生物多样性。

这次会议得到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和裘槎基金会的慷慨资助,邀请到22名海外及中国内地的海洋科学家向与会人士(包括学术界、政府及私人机构)分享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最新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发展。

保护海洋环境的倡议范文第2篇

《人类持续生存与发展之寓言》是我们编著的校本课程生存与环保教育教材。教材主要写水的重要作用,水的美丽,水环境的污染,水环境污染造成的恶果,保护水环境的意义的和措施。

■按语:

地球上有生命的存在,其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地球上有水。动物、植物和人类都要靠水而生存,水维持着人和生物的生命,水是伟大的。美丽的脸孔,鲜艳的花朵,锦秀的森林,壮观的江河、海滩和瀑布等都由水而生成,水是美丽的。人的生活起居、饮食用餐、清洁卫生要用水,水是好心的。水的美丽人类长期注意着观察,发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年降雨次数减少,间隔时间较长,陆地干旱灾情增多,山溪河流的水流量逐年减少,那时我们已经意识到地球终会发生水的危机,因为水的环境已受到严重破坏,水受到了严重污染,如果不进行治理,将会对人类社会和生物带来严重的灾难,危害人类和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从那时起我们就致力于水环境保护的倡议、宣传和教育的活动,于一九九二年就编著了《人类持续生存与发展之寓言》生存与环保教育一书,一书把水拟成美丽公主,把向人们提出关爱水环境的要求拟为美丽公主求爱的表白,以引起人们关注水环境,爱护水环境。

很早以前(二十多亿年前)以前我就生长在地球上,我的名字叫做水,在书中我的名字又叫H2O,这个名字是化学家命名的。我的身是美丽的,我的心更美,我维持着人类的生命,维持着动物的生存,维持着植物的生长,我不但为人类培育美丽的人体,为花草树木沐浴鲜艳的花朵和翠绿的枝叶,而且时时刻刻都在为人类与生物构筑一个美丽的世界。我有时五彩缤纷,有时白亮秀丽,有时清秀明媚,有时银铃悦耳。我生活于江河、湖泊和海洋里。江河、湖泊和海洋是我的家园。但是,我的家园环境不断地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而且我的家园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家园环境的破坏,会使我改变习性,使我不能很好地为人类和生物服务,甚至会给人类和生物带来危害,因此为了我和人类以及一切生物的共同利益,我呼吁人类要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好江河、湖泊和海洋环境。

我的家园环境被破坏的根源

向江河、湖泊和海洋投放饮料、食物、植物、饲料、肥料和不生存的动物等等,可直接地污染水质。

对山溪、河流、湖泊和海洋的蛙类、鱼类和海底植物的过度捕捞和开采,蛙类、鱼类以及海底植物的大量减少,水质就难于清化,水中的微生物就过量繁殖,可使水质坏变,若水中没有鱼类或其他动物以及水底植物,甚至可以使湖泊和海洋变为一坛死水。

城镇和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等可产生的大量污物和污液;工业企业的生产会产生大量的污物和污液,如果以上大量的污液和污物未经处理就排入水渠和河道里,就会直接地污染水的环境。

石油、天燃气的开采与使用,矿产的开采、清化与冶炼,煤的开采与加工等等,都会产生污液和污油,如果未经处理就排到沟渠和河道里,也会严重地污染水的环境。

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烧煤或烧石油的火车、汽车的行驶等,不但产生大量的污物和污液,而且还可产生大量的污油,大量的污物、污液和污油一旦直接进入江河、湖泊和海洋里,就会严重地污染水环境。

机动船、轮船、舰艇、汽艇和航空母舰等行驶,都可以产生污液和污油,如果直接进入水里,将会直接造成水污染。

运油的大轮船频繁发生漏泄事件,石油走私船的走私分子为了逃避公安部门的搜查,把全船石油全部到入河里或海里,更加严重地污染水环境。

我的家园被污染带来的危害

我们的家园环境被污染,不但破坏了地球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而且会使地球气候恶化,陆地干旱化,气温升高,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为什么江河、湖泊和海洋被污染会使陆地干旱化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知道雨是怎样形成的,从空中落下的雨,实际是来源于我的家园。通常情况下我表现为液体,我可以有三变,即可变成气体、变成液体和变成固体,平时我都会由液体变为气体,变成气体之后,我跟随空气的流动而进入家园或陆地的上空,当我遇冷时,又可变为粒状的液体或固体,组成空中的云,粒状的我变大了就会落下地面,雨就形成了。

纯净的水每平方米每小时能汽化出水蒸气9克,表面有杂物和菜油的水每平方米每小时能汽化出水蒸气0.03克,当我家园的环境受到破坏,我的表面有了污染物,特别是污物和污油覆盖了我之后,我就很难变成气体了,从而使天空中的水蒸气少了,云就少了,降雨就少了,久不下雨,干旱就发生了。干旱会破坏地球自然环境,危及人类和生物的生存,干旱可使植物枯死,使动物因缺水而死亡,使陆地沙漠化,产生沙尘暴等等。

要有无污染的清净的江河、湖泊和海洋的水,才能正常地汽化,使天空有足够的水蒸气,使天空中有云、有雾、有降雨,陆地才不会干旱,才能使气候正常。

污液、污物和污油排到我们的家园里,可使我变污变浊,发生质变,颜色变黑,这样不但会使生活在我们的家园里的鱼类和生物受到危害,而且改变我的吸热性能,使我们家园的温度变化异常,从而导致家园周围环境的气候变化异常。

如果人们把有毒有害的污液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我们的家园中,我也会受到毒害,我受到毒害之后也带有毒性了,即使是对我进行过滤清化,但是毒性是过滤清化不了的。这样的我,一但进入人体,就会有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命。

由此可见,我们的家园环境被破环,会对地球上的人类和生物带来一系列的恶果。

保护我们家园环境的建议

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环境,首先是要人类懂得我的重要作用,从而使人类爱护我、珍惜我,爱护好我们的家园。我的作用可大啦,人的生活需要我,人的生命维持需要我,一切动物的生活和生存需要我,一切植物的生长和生存都需要我。

我具有能量,我在江河里流动时和被拦高时具有能量,我在海洋里形成潮汐时都具能量,利用我的能量可做功,利用我的能量可发电,我的能量是通过水轮机来利用的,我通过水轮机把能量转换后百分百地流出来,不多也不少,也不会被污染,在我的带动下,水轮机就带动发电机发电,我的能量也就转化为电能。用电能工作的电车不需要燃烧石油,用电能煮饭菜也不需要烧燃料,因此我的能量的利用,还可以起到防止大气污染,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

我能给人类美的享受。我能变成多姿多彩的云团,我能变成亮丽的冰雪,我能聚集为锦秀的江河、湖泊和大海,我能形成美丽壮观的瀑布,我可变为秀丽的面目展现在人类的面前,给人类欣赏。中国的大连、青岛、烟台、杭州湾、夏门、汕头、香港、湛江、三亚、台湾、南海等地都能欣赏到迷人的海边和海上风景,世界著名的九寨沟风景区,那些湖群如神话中的天鹅湖那么美丽,那些瀑布群比李白诗中描写的瀑布还要壮观,人们在书中写到“桂林之美在于桂林的山美和桂林的水美”。对于游桂林有“到过桂林不看水,等于不到桂林”的说法。还有江苏一带的江南水乡景色、台湾的日月潭山水风光、云南的昆明湖景色、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等也美如画。国外的夏威夷、菲律宾、好望角、墨西哥湾、澳洲的曼利海滩等地也都能欣赏到海边和海上迷人的景色,意大利的水上城市威尼斯,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观光圣地,北美雄伟壮观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不断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

我也可供人们游玩。游泳、漂流、潜水、击浪等已成为时尚的游乐项目。

我养育着鱼类。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鲸鱼就是在大海里生活的,能唱歌和作表演的海豚、能作美味佳肴的鳗鲡等等都生活在我们的家园里,人类俗语说“鱼离不开水”,这是很实际的。

其次,要加强对我的认识。在化学书里讲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我的分子式为H2O,式中H表示氢原子,O表示氧原子,全式表示我的分子式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在一定条件下,我可以发生化学变化:通过电解,我的本质可以发生变化,可变为氢和氧两种物质,氢在空气中燃烧,释放出热量后,又可变成原来的我。

纯净的我能溶解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物理书里讲到,我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我的密度为1000千克每立方米。

我在通常情况下可由固态、液态、气态这三种状态之间互相转化,我放热时可以由液态变为固态,当温度是零摄氏度时如果我放热就变成了冰,我的这种变化是凝固,因此我的凝固点为零摄氏度。

我吸热时可以由固态变为液态,这种变化叫做熔解。液态的我在常温下甚至很低的温度下都可以变为气体,这种变化叫做汽化,汽化的方式又可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一种叫做蒸发,蒸发时我有致冷的作用,当我的温度达到100 ℃时就会沸腾,因此我的沸点为100℃。

我变成气体之后上升到天空中,在天空中如果放出热,我可以由气态变为液态,构成天上的云和地上的雾,云又是由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粒和凝固成的小冰粒组成的,当达到一定体重时,我就会从云里往下落,下落时冰粒由于摩擦又可熔成水粒,水粒落到地面上人类就说下雨了。

保护海洋环境的倡议范文第3篇

国际NGO的好经验

2013年3月23日是个周六。晚上八点半,韩雯(化名)关掉了家里的灯和电视,打开手机,播放一曲《What a Wonderful World(美好世界)》。“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地球一小时’了。放这首歌,很有仪式感。”

“地球一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1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时至今日,北京、上海等诸多城市都开始参与“地球一小时”的活动,明星李冰冰、李宇春等纷纷成为“地球一小时”中国区活动推广大使,更多像韩雯这样的普通公众都以实际行动参与其中。“这项活动据说并不能节约太多电能,更大程度上说,它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契机,让我觉得环保并不那么遥不可及,也会提高我日常生活中的节能意识。”韩雯如是说。

对普通公众而言,“地球一小时”可能是他们对世界自然基金会这个国际环保NGO的唯一认识。但事实上,作为全球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1980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以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为起点启动了大熊猫保护研究,是第一个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开展自然保护工作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至今,项目领域由大熊猫保护扩大到物种保护、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森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可持续发展教育、气候变化与能源、野生物贸易、科学发展与国际政策等领域。

在保护自然的同时,帮助身处自然中的人们获得更好的生活,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国际NGO带给中国的好的经验。自然保护区的可替代生计项目即是如此。

200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都项目办公室在四川黑竹沟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开展了试点养蜂项目。

黑竹沟自然保护区周边甲挖村的曲比刮虎,就来自一个养蜂世家。但传统的养蜂方法也有弊端,比如蜂桶的设计,就不够科学。小蜜蜂(蜂蛹)、蜜蜂的粪便和死了的蜜蜂都一起留在桶里,因为害怕蜜蜂会弃窝飞走,人们又不敢打开蜂桶清理。这样,蜂桶就会很脏,蜜蜂很容易生病,病了之后蜂农不懂怎样医治,一桶蜂很容易就会死光。冬天的时候,圆蜂桶保温效果也不好,蜜蜂很容易冻死。“像我家,最多的时候养过40桶蜂,但现在只有几箱了。”

有着丰富养蜂经验的曲比刮虎,被村民选为甲挖村项目管理小组组长,与世界自然基金会项目官员和养蜂专家们一起选受益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分发蜂箱和蜂种,指导受益农户蜜蜂分箱、割蜂蜜,与保护区工作人员一起向村民宣传环境保护。2009年年底,刮虎的10箱蜜蜂,已发展到26箱,产出了900多斤蜂蜜,卖了近3万元。在自身受益的同时,刮虎履行着自己的承诺,每年分出两桶蜂种给其他的农户,以传递的方式,带动社区一起养蜂。

“以前因为每家都穷,砍柴、挖药、打竹笋是我们主要的收入来源。看着一片片林子变得光秃秃的,我们也心疼,但是没办法,我们要生活。保护区的人经常来我们这儿宣传保护环境,保护大熊猫,但一直觉得这些事儿离我们很远,是保护区这些有工资的人做的活路(工作)。项目开展后,我们自己受益了,同时也开始注意到,保护好环境,少砍点柴,少挖点药,蜜蜂才有花儿可以采,我们才能摇到更多的蜂蜜。”

有着丰富的保护区工作经验的陈雪峰感触颇深:“开展养蜂项目前,保护区的主要工作就是上山巡护监测。时间久了,连自己都不知道这些工作到底有多大意义,能不能真的达到保护的目的。工作人员在保护,社区在破坏,工作人员到社区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村民都会躲得远远的。现在不同了,通过社区养蜂活动项目开展,村民受益了,保护意识也在随之改变。以前大熊猫进到社区,从来没有村民联系我们。项目开展后,大熊猫多次下山,每次都有村民给我们打电话报告,还帮我们守着大熊猫,怕大熊猫受伤或者生病。”

与此同时,学者杨东平也认为:“他们的工作每个方向都有专业团队和人才,不断拿出高度专业化的调查报告,与决策部门沟通。这些带来的影响和示范作用越来越大。”

本土NGO的现代化成长

1990年代诞生于知识分子中间的中国本土环保NGO,经过20多年的发展,注册机构已逾3000家。初期的民间环保行动,可以概括为“观鸟、种树、捡垃圾”,而现在,工作更专业,分类更细化,用环保界的话说,就是从“浅绿”逐步向“深绿”前进中。在这个过程中,本土环保NGO也逐步摆脱了草根、悲壮、苦哈哈的姿态――这不仅源于环保意识的改变,更来源于他们的运营者正试图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方式推动NGO的可持续发展。

2007年,封曙历创办了非营利机构上海仁渡。仁渡将目光集中于一点:海滩清洁。

“一开始我们没有租办公场地,也没有专职人员,除去3000元的注册费,只要解决400元一年的网站费用,资金方面就没有太大问题。我们一直倡导的是赔时间不赔钱,有幸找到了强生作为第一个合作对象,他们出活动经费,也出志愿者。举办一次净滩的志愿活动,经核算费用在两万,用这第一笔经费,我们成功举办了第一次净滩活动,同时解决了净滩所需工具和装备的购置问题。更重要的是,跟强生这样的大企业合作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企业负责出人和经费,我们负责出方案和执行,成了最主要的持续运作模式。”

自2007年创办起,简称“净滩”的上海滩涂垃圾来源科普调查及清理暨湿地生态体验营连续举办。“组织净滩,就是想让更多人群认识海洋垃圾分类,深入了解垃圾对湿地的危害,唤起公众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关注。”

净滩活动已成为国际海滩清洁活动等国际垃圾清洁活动的中国部分,2008年仁渡还成为东亚海洋清洁运动(CUW)的核准会员机构。“我们每次净滩监测出的数据同时提供给全球监测活动,与全球60多个国家的志愿者一起组成全球海滩垃圾监测网络,为最终减少垃圾的产生,还一个净蓝的海洋而努力。”

当中国的很多富人被斥为“慈善事业吝啬鬼”之时,一群知名得屡屡登上报刊娱乐版的顶级企业家,却悄悄开始了他们的环保之旅。

2004年6月,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成立。阿拉善旗位于内蒙古西端,境内的三大沙漠是北京沙尘暴的源头。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联合企业家们发起了行动,希望解决北京的沙尘暴问题。企业家每年缴纳10万元即可入会,连续十年即可成为终身会员。协会采取直选,上百位企业大佬拉票、竞选、演说,在争论和争吵中团结一致做环保。

保护海洋环境的倡议范文第4篇

工作回顾:打基础,建机制,抓重点,出提案

近年来,广东局海事国际海事履约与合作工作可概括为十二个字:打基础,建机制,抓重点,出提案。

海事公约知识普及是履约与合作工作的基础。所谓“打基础”,即广东海事局稳步推进海事公约知识普及,扎扎实实把工作基础筑牢。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成效正逐步显现。

例如,广东海事局组织编写了《海事行政执法百问解答与案例评析(第三辑:国际海事公约)》,该书编写历时三年,汇集了学习和履行公约中常见的302个问答、10个有参考价值的综合案例,已由人民交通出版社正式出版;开通使用网上《海事图书馆》,该软件拥有超过3600份公约文本和文件,为全局干部职工方便快捷地看公约、找公约、学公约、用公约提供了良好条件。

广东海事局还举办了“海事履约知识讲座之:IMO工作机制与预案、提案编写介绍”机关业务讲坛、“国际会议谈判专题工作组”人员选拔竞赛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搭建平台,培养和发现海事履约人才。

该局还组织翻译了《IMO6年战略和2年高级行动计划》,制作了《IMO6年战略和2年高级行动计划》和《SOLAS等六个国际海事公约中国履约相关法规汇编》电子书,这些举措都为普及海事履约知识夯实了基础。

第二是建机制。为了将前期积累的经验与做法固化下来,实现从专项活动形式向长效工作机制转变,广东局建立国际海事履约与合作工作机制,促进国际海事履约与合作工作可持续发展。

广东海事局首先建立了国际海事履约与合作工作机制,研究并制定了《广东海事局国际海事履s与合作专项规划》,设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局国际海事履约与合作工作,明确目标任务,理顺工作机制,还制定了广东海事局2016年至2017年及“十三五”期间的国际海事履约与合作发展规划及项目计划。制定了《广东海事局履约研究工作方案》,成立了履约研究学社与学组,确定履约研究方向、导师和学员,并定期开展履约研究活动。

三是抓重点。国际海事履约与合作工作涉及面广,要求高,任务重。广东海事局统筹规划,通过推进重点工作,以点带面,实现每一个“小目标”。

按照部海事局统筹安排,积极开展国际海事合作工作。做好中国-东盟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联合工作组相关工作,配合协助部海事局推进中国-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国际海事合作重点项目,成功承办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沙盘推演。作为中国与东盟首次举行的联合演习,此次推演是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动宣言》框架下的一项“早期收获”。参加“亚洲海岸警备机构首脑会议”机制,积极倡导开展国际海事合作项目,促进亚洲海岸警备机构的技术合作和能力建设。该局还落实了马六甲与新加坡航行安全与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相关工作,就海峡航行安全、电子航海和海峡环境保护等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为促进马六甲海峡安全畅通做出积极贡献。

按照部海事局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国际海事履约工作。在船员管理履约质量体系建设方面成效明显。在船员分委会的努力下,船员履约法规体系日趋完善,船员考试评估发证质量管理体系和船员教育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转,连续三次无缺陷通过国际海事组织STCW公约履约审查,顺利通过欧盟船员管理履约技术审查,先后与包括欧盟成员国在内的26个国家缔结了船员适任证书双边(或单边)互认协议。

同时,广东海事局参与国际规则制定话语权逐步提升。该局牵头修订的《IMO操作级雷达导航示范课程1.07》经HTW分委会通过,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这是我国首次将自有研究成果上升至国际标准层面。广东局牵头提出的关于SOLAS公约第Ⅲ章的功能要求倡议全部被SSE分委会第3次会议采纳,应用《制定IMO目标型标准(GBS)的通用导则》的工作经验也被写入会议报告。广东局牵头提出的关于“审议和修订《主管机关授权被认可组织协议范本》”提案作为新增计划产出,被IMO采纳,有效规范和指导各成员国主管机关对被认可组织的授权。广东局提出的《关于重新审议SOLAS公约第III章有关救生筏配备要求的建议》的倡议性提案被IMO采纳,首次引领国际救生设备配备标准。

据悉,该局还积极参与STCW公约履约技术审查。2016年,广东局圆满完成对丹麦和马来西亚政府履行STCW公约技术审查工作,标志着我国船员管理履约工作已经实现从请进来到走出去的历史转变。

为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广东海事局还持续深化了粤港澳合作机制。定期召开粤港海事主管机关联席会议,与香港海事处签订海事调查合作协议,打破了粤港海事管理机构在珠江口相邻水域共同或协作开展海事调查活动的“最后一公里”制约;与香港海事处建立航运公司安全体系管理、PSC合作交流机制,协助推进香港机场应急水路疏散计划,共同维护粤港水域平安。与此同时,该局与澳门海事及水务局保持密切沟通联系,理顺双方水域海事监管,实现粤澳海事业务上的协调一致;签署了《粤澳游艇自由行试点海事工作安排》,2016年11月“中山―澳门游艇自由行”正式开通,为落实总理提出的在2017年6月前开通粤澳游艇自由行工作要求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是出提案。经过不懈努力,近年来广东局提交的IMO提案数量和质量均取得新突破。设在广东局的国际海事研究委员会船检分委会12份提案获得IMO采纳,其中,由广东局单独提交2份,牵头提交4份。广东局单独提交的《关于改进客船破损控制图图示符号的建议》,是我国首份有关邮轮安全的提案。另外,设在广东局的国际海事研究委员会船员分委会组织上报的6份提案列入2017年HTW4次会议议程,这是我国政府在IMO单次会议国家提案最多的一次,HTW分委会上“中国声音”成为会议主旋律。目前,该局正在组织拟写担杆水道定线制提案和第二警戒区内设置推荐交通流方向提案,拟提交IMO审议。

未来展望:深度融入,多方合作

广东海事局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部署和外交政策,积极配合各兄弟局,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扎实推进国际海事履约与合作各项工作,构建良好交流平台,增强国家互信合作,促进民间交流往来,树立了中国海事良好国际形象。下一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全面落实《广东海事局国际海事履约与合作专项规划》。构建与国际、区域性海事管理机构、行业组织的联络机制,提升交流成效;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发挥智库的优势与作用,为国际海事履约与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构建交流平台,国际海事会议最新信息及工作动态,促进国际海事履约与合作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进国际海事履约与合作文化建设,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国际海事履约与合作的学习和工作氛围。

二是扎实推进国际海事履约工作。跟踪、研究IMO、ILO、IALA、IHO等国际组织的海事热点议题,充分征询业界意见,提升国际会议预案及提案质量;积极表达中国海事观点,适时提出合作倡议,提升中国海事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主映械9际会议工作组、通信组的任务,拓展参与国际事务的深度和广度;优化履约工作机制,定期评估国际公约与技术规则实施情况,提升履行国际公约及技术规则的成效。

重点推进IMO相关分委会、ILO专门委员会参会及会间研究、IMO示范课程修订、MLC示范课程、非公约涉客船舶监督管理及IMO相关技术导则跟踪、亚太地区港口国监督检查大数据分析、IMO SDC和SSE分委会工作组及通信工作组事务等工作。

三是积极参与区域海事合作事务。深度参与海事国际合作事务,重点推进《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的海事合作,加强与亚洲尤其是东盟国家海事管理机构的对话交流,积极参与亚洲海岸警备机构首脑会议机制、马六甲与新加坡海峡航行安全与环境保护合作机制,推动多边、双边技术与人员交流,逐步实施船员教育、培训、权益保障、海事官员培训、海事调查、港口国监督、VTS、航运公司安全管理、危防管理、航标测绘和搜寻与救助等合作项目,促进海上船舶航行安全和海洋环境保护。

近期重点推进新加坡和马六甲海峡合作机制项目、非公约涉客船舶监督管理培训、MLC示范课程、IMO示范课程(亚洲区域)研讨会、西南沙航海保障资源的区域共享、中国-东盟搜救实船演练、履行海事劳工公约的港口国监督合作、邮轮PSC检查区域合作与协同等项目;中长期拟推进船员适任评估(亚洲区域)研讨会、与东盟的航海保障信息交换和共享机制建设、航海保障相关国际培训、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外港口投资建设提供航海保障服务机制建设等项目。

四是进一步深化粤港澳海事合作。利用广东的区位优势,深化与香港与澳门相关机构与部门的合作机制,加强游艇、邮轮、高速客船管理及水上搜寻救助等领域的沟通、交流与协作,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形式,提升合作成效。

保护海洋环境的倡议范文第5篇

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其相互关系的学科,现在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2000年编著的《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试用本)》教材。本书主要讲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内容以人地关系为线索,阐明宇宙环境、大气坏境、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以及城乡聚落、农业与工业生产地域、地域联系、旅游活动、人类与环境、地理区域研究等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在师范,地理是一门基础性的必修课,每周两课时,因为课时少,上课间隔时间长,学生其他科目和技能活动任务特别多,会不由自主地淡化地理,另外地理为学期考试科目,期中不考试,学生无考试压力,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很遥远,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又比较传统,以讲授为主,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话,学生就很难对地理课产生兴趣,学到该学的内容。所以根据地理学科的基本特性以及新课改的要求,高师地理课堂教学需要与时俱进,改变教学方式,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教学内容,教师要激发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内在学习动机。

二、兴趣概念和作用

当代西方兴趣研究者中,把兴趣分为三种类型,即个人兴趣、情境兴趣和心理状态兴趣。张香综述他人的观点解释了三者的区别,“个人兴趣是由个体的倾向性引起的,指个体相对长时间地朝向某一种物体活动或某一知识领域。情境兴趣是由当前环境里的某些条件和刺激在个体中产生的兴趣,它常常对个体的知识和参照系统只有短暂的作用和边缘性影响,情境兴趣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展为相对持久的个人兴趣,二者在发展中相互影响。兴趣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反映了一种关于兴趣的相互作用和关联的观点,认为兴趣是个体的个人兴趣与有趣的环境特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由此可知,就地理学科来说,个人兴趣是先于课堂的,学生本人对地理先天就有兴趣,无需教师调动;而情境兴趣则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内容安排和教师人格魅力等教师能控综合因素,本文就此拓展开去,寻求一些有效的情境兴趣培养策略,以促成学生把内外兴趣观点关联起来,从而发展成一种个人心理状态的兴趣,达到地理兴趣培养的最高境界。

宋乐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分析总结了兴趣对学习的强大作用。“首先,兴趣是一个学生渴望得到知识的强大动力;其次,是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和思维发展;另外,兴趣是学生成绩得以提高的重要引导力。”兴趣是成功的最原始动力,只有对自己学习的科目产生兴趣,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高师地理情境兴趣培养策略

在兴趣的三种类型中,情境兴趣是教师唯一能控的因素,现代课堂倡导任务型教学方式,主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做中学”学习方式,教师要布置好任务,设置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在做中产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这种美好的心理情感会转化为内在兴趣和动机。在高师地理课堂中,教师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从本地地理知识引导课堂新内容,利用好“活动”环节,使地理知识生活化,逐渐培养学生的地理情境兴趣。

(一)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调动学生主体性

任务型教学法产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教育界引进它是在2000年以后,到目前为止还是有好多学校、教师没有普及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失去了绝好的培养兴趣的情境。任务型教学法可以用到任何一门学科教学中去,尤其是不引人注目的地理课。

如用任务的三步骤学习第二章“大气环境”,学习目标不仅是大气环境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分三次课进行任务学习,第一次课任务为新课做准备,课前任务让学生分析宿迁的环境特征,查阅宿迁环境资料、气候和气象特征资料,课中任务是小组合作探讨、分析、比较各自掌握的信息,研讨学习,口头或书面表达成统一、科学的结论,形成印象,再和全班分享;任务后,学生试着把宿迁的个案学习成果与书本知识结合。第二次课任务要学习科学的大气环境概况,用任务的三个步骤分解任务,任务前,把宿迁的个案与整体大气环境结合联系起来,任务中,引导学生从点到面,归纳出大气环境概况,包括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等,学习课本上的精确内容,任务后,安排相关讨论、复述、做海报、手抄报等拓展活动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找兴趣。第三次课是本章学习目标实现阶段,目的是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起来。任务前,学生讨论学习本章的目的;任务中,汇总目的成目标,倡议行动起来,讨论和确定行动方案;任务后,执行方案。如此教学,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地理,任务课堂中激起的情境兴趣会经过个人内部心理的联系与整合从而转变为个人兴趣。

(二)以本地地理知识为出发点,把地理知识生活化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比起陌生和遥远的人和事,人总是对熟悉的人物和事物感兴趣。科学、空泛又冰冷的地理知识总是让人望而远之,所以把地理知识和内容生活化,从生活小处着眼,推广放大不失为一个引人入胜的好办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生活化的地理为主,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教学的生活化”,“强调学习过程的经历、体验、探究和感悟”。学习需要学生的生活经验,理性知识需要感性生活经验的对照而被求证。

课本第八章主题是旅游,以宿迁为例,宿迁的著名旅游景点有宿迁乾隆行宫、雪枫公园、项王故里、霸王举鼎、嶂山森林公园、骆马湖、泗洪洪泽湖湿地、沭阳花木、泗阳杨树等。宿迁高师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宿迁三县两区,他们对这些景区很熟悉,每个景点都有人去过,通过用任务教学法三步骤学习后,他们不仅学得了间接经验,还会产生亲自游历获得直观印象、游遍宿迁的兴趣,从此拓展开去,学习旅游的历史、旅游资源的分布与价值、旅游活动的要素等科学知识。

地理知识源于生活实际,高师地理教学应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景,教师首先要有新课程理念,掌握任务型教学方法精髓,灵活地布置任务,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直观经验,有意识的增加学生的直观感性的经验,引领学生感觉到地理与生活的联系。

(三)利用地理“活动”板块,拓展课外兴趣

“兴趣的培养要在社会环境中进行,也就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亲身经历等使兴趣激发。”地理教材中的“活动”板块题型有以小组为单位,召开小型座谈会、办墙报和板报、报纸剪接、拓展阅读、自制地球仪、建设气象园、画图、野外观察、查阅网络资料撰写小论文等多种形式。这些活动是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在任务中学习等新理念设计的,是给定的情境,作为教学后任务是激发学生内在动机,激起情境兴趣的极好教学设计。学生喜欢教材中这些活动,潜意识里想做好活动并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因此教师布置任务后一定要检查,给予公正的评价,从赏识的角度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激情,学生就会带着老师的鼓励更积极地参与到下一次实践中去,不断地获得成功感,并且这种实践带来的成功感会转变为持久的个人兴趣。另外,地理“活动”板块要求做到的内容和方式、技巧等综合性较强,也会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促成学生爱护环境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