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础教育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国以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普及了义务教育制度,解决了绝大部分适龄儿童读书难、入学难的问题。但是在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上,我们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育投入不足、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等等。由这些问题引发的不断扩大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校际差异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差异严重挑战了教育公平目标。简单来说,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区差异我国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中部凹陷”,这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在生均教育财政支出经费中,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中等教育阶段,乃至高等教育阶段,中部都是最低的。下面仅列举中小学财政支出情况。2011年,小学生均教育财政支出经费中,中部地区(6个省份)为3020元,相当于东部地区7274元(13个盛直辖市)的41.52%、西部地区5386元(12个盛自治区、直辖市)的56.07%;中学阶段的情况比小学阶段的情况更差。初中生均教育财政支出经费中,中部地区只是东部的三分之一、西部地区的三分之二:中部地区为4155元,相当于东部地区12552元的33.1%、西部地区6526元的63.61%。从教育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来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没有东部地区高,提高公共财政支出中教育的比例确实需要转变观念,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
(二)城乡差异近年来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等措施加大了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这对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差距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并没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基础教育财政投入体制。2011年以前一段时间,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在农村基础教育资金的投资比例中,中央政府负担的部分仅为2%,省和地区(包括地级市)的负担部分合计起来也只有11%,县和县级市的负担为9%,而乡镇却负担了全部财政需要78%。并且,目前我国仍有70%的学龄儿童在农村,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更是高达1.6亿。
(三)校际差异一直以来我国都有一个划分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传统,这种划分方式直接导致有限的基础教育资源不断流向重点学校,学校凭借这些资源优势又可以不断吸引更多的优秀师资和办学条件,在生源选择上,重点学校也具有更大的筹码和优势。长此以往,非重点学校资源无形流失,学生的文化素质难以提升,导致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陷入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遭到不公平对待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在中国出现了被称作“农民工”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却无法同“城里人”共享城市的基础设施。虽然许多城市已经逐渐取消了针对务工人员子女的“借读费”,但在很多地区,务工人员子女依旧被认为是当地中小学的招生负担。当时他们不仅仅受到排斥,更需要承受学校以各种名义巧立名目对其征收的高额费用。近些年,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大量兴起为这部分人提供了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和途径,但这类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学设备等与公办学校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
二、应如何解决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
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已经确定了自己较为先进的有关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比如日本的拨款一视同仁、教师定期流动、校长定期流动;韩国的教育财政体制、多远分担机制,以及英国的公立自治模式、美国的合同外包模式等等。从这些制度和模式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启发,根据我国的现实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明确政府职责,将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化、政策化基础教育的公共属性及其外部性,决定了其管理者和维护者应是政府。政府要明确其职责,制度是关键,建立强有力的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以行政干预的形式介入基础教育领域,才能对基础教育资源进行统筹配置。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极度不平衡,这也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因此,要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应该完善有关教育的各项立法。
自2013年以来,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引进项目学习的课程与教学理念,以项目为主导,开展了基于项目学习的实践课程。在2014年寒假,学校设计开展了以“桥”为项目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科知识成为引领学生实践活动的脚手架,让学科教师引领学生高效地开展项目研究。本期,我们展示翠微小学“桥”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与思考。
“提高国民素质”一直是解放以来教育的重要使命,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所形成的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没有突破,致使人才培育过程过分功利化,人才素质结构单一。十二年的基础教育,不少学生每个学科只读了几本教科书,只会做几道题,会做难题的进了重点大学,会做最难试题的进了顶尖大学。更令人担忧的是,学生休息不好,身体没有得到充足发展;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没有形成,过早地出现审美疲劳、社会厌恶症;学生学习动力呈递减态势,厌学情绪潜滋暗长。这种内外俱损、浅层次学习所形成的素质结构何以能支撑“万众创新”呢?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学术启蒙,引导学生在主动求学、探问、释疑、究理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一定的成就感。
学术启蒙的必要性
1.保留儿童学术天性的需要
就智力品质的层级而言,学术品质是重要的一级。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学术,甚至大学本科也不怎么搞学术,学术是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成人的专利,现在不少研究生也变成了导师的打杂工,这是有目共睹的。不仅如此,有的高校专家甚至大声疾呼,中小学教师不要搞科研,教书育人就行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传统型误导。我国的中小学生长期以知识训练为主要学习行为,是知识的搬运工,围绕着人类的已知打圈圈,即使是那些难题,也都是老师掌握答案而学生还不会的题,学生很少进行知识的重组、关联,更不要说知识的再生产、创造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儿童本有的学术天性也泯灭了,比如好奇心、探究欲、研究的心性等的丧失。为了保护儿童的自然天性,并使之延续到成人品质中,基础教育阶段有必要开展学术启蒙。
2.开展深度学习以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世界互联程度的加强,深度学习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一提到深度学习,有的人就以为是要提高难度,其实深度学习并不是难度学习。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的,强调学习关联、学习发现、主动学习、多维学习、跨界学习,是基于分析、评价、创新的学习,同时强调高情感投入和高行为投入。说到底,它是一种培育学术品质的学习。在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学习中很多都是浅层学习,如背记式学习、抄写式学习、翻译式学习、理解性学习。就是一些难题的学习,也不一定是深度学习,如有的学生把难题背记下来,照猫画虎,或者以刷题长见识,这也是一种浅层学习。浅层学习必然对应素质结构的单一,如果不解决这一症结,提高国民素质仍然只是一句口号。人才的竞争实际上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的优劣处置,从这个角度看,基础教育阶段开启学生的学术之路很有必要。
学术启蒙的素质结构及其意义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术定位在“启蒙”二字。所谓“启蒙”,按照《当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这里讲的“启蒙”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开启儿童的学术意识
对儿童而言,学术意识是什么呢?是好奇的心理,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追问精神,是对事物较长时间的关注,是凡事爱琢磨。为此,学校要营造好发问的环境,引入学生不了解的事物,设置儿童还没有理解的现象场景,提供儿童能做事的机会,开发挑战园地、闯关园地等场所,及时播报学科前沿动态,显性展示各种人类研究的谜团,开放学校实验室。致力于这样的学术环境建设,学校的学术氛围就会渐渐浓起来,学术意识也会逐渐具备。
2.让儿童了解做学问的一般过程
做学问主要是揭示前人没有发现的人自身的规律、事物规律、社会运行规律以及它们相互间联系的规律。前人已经发现的规律而学生不懂得的,有些也可以按照做学问的方式做一番探究,让儿童不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开展假设―验证假设―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从中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到做学问也是一种学习,更是一件有趣味的事情。
3.让儿童熟悉基本的研究方法
要解决问题、把握事物的本质,就要去“格”。中国古人发明的“格物致知”的学法值得传承。在“格”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用上一些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文献检索与综述、自然观察、分类、取证、实验、数据分析、行动研究等。这些超越了传统的机械学习和重复训练,学生能动起来,深入思考,与师生、其他人、各行各业、政府机关等建立广泛的联系,也培养了证据意识、打交道和做事的能力。
4.培养质疑和批判精神
随遇而安和敢于质疑、批判是中国历史的两条基本线索。在很多时代,教育导向了随遇而安,所以这些时代人才难以大量涌现。在有的时代,教育与社会的宽容度比较大,人才辈出,如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质疑和批判是学术训练的基本品质,儿童在这方面有天性,但往往被打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阶段,教育和社会要给与儿童一个宽松的环境,一种世界的视野,一份追求真理的许可,引导儿童合理地质疑与批判,包括对既有知识及其体系、教材、权威、常规、常理、常式等的质疑与批判,这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起到很好的奠基作用。
5.指导和改变生产与生活
国家的学术力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国家的文化创新力,它作用于国家的生产与人民的生活,决定着国家发展和文明的程度。国家的学术力与国民的学术力是紧密相关的。国民的学术力提升是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表现,这需要从国民儿童阶段的教育抓起。儿童利用自己的学术性思考作用于生产活动、链接生活,甚至有自己的专利,这不是在讲天方夜谭的故事,课改地区有些学生的表现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长期以来我们以打基础的名义抑制学生的创造,把人生严格地区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习成了唯一的劳动,学习分数成了进入职场的准入标准,结果是程式化和世俗化最终武装了成年前的儿童,儿童迈入成年后学习动力不是兴趣与理想,而是名与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以为,以发展兴趣、实现理想为动力的学术体制和直接参与社会改造的学术体制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兴盛起来,这有利于引导市场经济体制下逐利的思想动机向良性转化,也有利于整个社会风气的净化。
学术启蒙的操作方式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术启蒙绝不是把儿童培养成学者、学问家、发明家,而是像学者、学问家、发明家一样学习与思考。为此,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必要的学术操练要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道风景,在这条风景线上,可以是以下这些方式。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第八次课改的重要举措,对基础教育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十多年来整体效果并不佳,表现在:不少学生没有真研究,书上抄、网上“荡”成风;有些研究性学习成果不是按照研究的规律得出来的,而是未证实的臆测。这种做法届届相传,影响极坏,污染了学校的学术空气。真而实的研究,要走完“选题-定题-议题-准备-实施-总结-反思”的全过程,引发和保持学生研究的兴趣,让学生有发现的惊喜,培育出持续研究的品格。
2.小课题研究
现在的基础教育体制里面,基本上只有教师有课题研究,未来也可以引导学生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学习,现在有的学校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经历了“选题-开题-研究-结题”的过程,资料查阅量大大增加,学术性文章的阅读量大大增加,视野更开阔,对学科前沿知识也有所涉猎,比起只读教科书的效果可谓天壤之别。
3.“学-用、学-创”模式
“学-用、学-创”模式,就是学以致用、学以致创,这里面蕴含着学术品质。一方面,将知识应用起来,能发现知识的适应性和不适应性,能补充或修正原有的学术;另一方面,加工、重组、关联知识,实际上是知识再生产的过程,能发展学术。这与“市场力量”和“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也是相符合的,这也是对职业教育、大学教育“学-研-产”模式的支撑与奠基。有的专家不经考证认为这是花里胡哨,还有的认为这是浮躁之风。应该说,现在教育界的确有类似的现象,但不能乱打板子,对于符合时代特征和符合人、社会发展规律的教改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全部否决。
4.实验研究
实验教学薄弱也是教育改革的问题背景。讲实验代替做实验、视频演示实验代替做实验、只做考试涉及的实验,这在一些学校还普遍存在。如何营造浓厚的实验研究氛围以助推学术启蒙呢?可以从实验环境的创设、实验条件的改善、实验制度建设、实验文化的沉淀、实验精神的形成等方面入手,同时既重视科学实验,也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实验。
5.主题学习
由于受到教科书编排思路的影响,学校课程实施往往采用分章节学习、分篇目学习的办法,按部就班,条块分割,以致于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知识原初的鲜活性与实践性,也出现了不少重复交叉学习的问题。采用主题学习的方式,围绕主题发散开去,聚合起来,让不同方面、层次、向度、时空的知识聚集、冲突,能实现对事物、现象的完整认识,教学过程生动可感。跨学科的主题学习则能引导学生在主题探索中培育综合意识,掌握综合技能,学会综合方法,形成综合能力,最终发展综合素养。这样的学习,自然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学术素养。
6.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学习
北京市新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要求各学科拿出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由此诞生了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这类课程除了强调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外,还特别强调学术性。既然这样,每次活动教师和学生都要设计完整的实践过程,活动前要研究出学习单、研究单,活动中要聚焦问题、有所发现,活动后要完成研究、有感悟与反思,而不是“到此一游”“打卡报到”。
7.其他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学术启蒙的重要手段。随着学习理论的充足发展,新的学习方式显示出了时代的优越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学术取向,完全可以融入到学习过程中。例如,以“确立主题-立项-申请-实施-绩效反馈”为基本过程的项目学习,以“创设情境-确定任务-协作学习-汇报成果-评价反馈”为基本过程的任务驱动学习,以“前置性学习-学习目标及实现目标阐述-多途径讲解-多形式尝试-中期评估-寻求支持”为基本过程,同时混合各种理论、资源、环境、学习方式的混合式学习。
8.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学校要搭建学生学术交流的平台,包括网络平台、平面媒体平台、现场论坛等;鼓励每一个学生递交学术文章,参与不同层面的学术交流;尊重学生的学术作品,保障学生的学术权益;设立相应的学术评选机构,研制学术激励机制;让学术成果对自身生活、社会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并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成功。
学术启蒙的基本规约
学术启蒙强调一种适性引导,顺天致性,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三忌”,发展“三个基座”。
所谓“三忌”,一是忌讳罔顾儿童的年龄特点唯学术论,二是忌讳拔苗助长,三是忌讳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和负担。
论文摘 要:基础教育问题是关系到国民基本素质和社会公平的基本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然而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诸多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发展。本文从我国基础教育服务非均等化的问题表现上分析其产生原因,并结合我国现实的国情条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我国基础教育服务非均等化的问题
国家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基础教育摆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和发展基础教育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逐步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使得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有了较快发展,但保障水平还较低,存在问题还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管理体制存在差异性
首先,由于教育管理权限的下放和学校自主权的扩大,导致了中央政府关于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与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教育、满足局部利益之间的矛盾,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与学校自身利益的矛盾。
(二)教育资源不均衡
在财力资源配置现状方面,全国各省区市中小学财力资源配置存在着差异。在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面,专任教师中小学高级以上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均是城镇高于农村,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教育环境存在差异性
不论是从客观的地理环境来看,还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基础教育设施环境来看,城镇和农村的教育环境都存在着悬殊很大的差异。城镇的交通条件便利,但是农村却很差,上学路途遥远且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很多学生上学非常不方便。教学环境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学校教学楼与教育相应配套设施上都是农村远远落后于城镇。
(四)人才培养不当
课本知识只是一点共性知识,共性知识是不能使人成才的,使人成才的是个性知识,共性知识学的越好,占用的时间就越多,学习个性知识的时间就越少,成才的希望就越渺茫。但是我们的教育要求学生好好学习,鼓励学生考高分,实际上是要求和鼓励学生浪费过多发展个性的时间,使学生不易成才。
二、我国基础教育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
(一)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和制度不合理
城乡分割制度造成城乡之间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教师分配体制扩大了城乡教师资源之间的差异。现行的校长负责制造成了教师管理权与使用权的分离,间接地限制了教师的流动。
(二)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财政体制要求把发展基础教育所需的资金交由地方负责筹措与分配,实际上等于默许了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客观差异对发展教育的不利影响和制约。农村教育经费中财政性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城乡之间教育基本建设和维修经费、公用经费投入差异巨大。
(三)主管基础教育的政府级次、职能部门过多
我国五级政府都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负有一定的责任,而且基础教育的管理还涉及教育、人事、财政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这样一来,如此多头的管理,一方面会造成政府间交易成本的增大,浪费宝贵的基础教育财政资源,另一方面又容易助长政府之间互相推诿责任的可能性,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政策的执行和落实。
(四)教育师资人才水平参差不齐
城乡教师整体水平与素质存在巨大的差异:就城乡教师的学历结构而言,一些城市地区已开始实现小学教师大专化,甚至本科化,而相当多的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合格率仍主要维持在中师学历水平。在一些落后农村地区,代课教师的比例仍高居不下,合格教师的严重匮乏更凸现了城乡师资水平的差异。
三、实现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公共品对社会经济发展日趋重要。因而,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不仅是公共财政和民主财政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民主国家的重要责任。为了更好地实现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明晰政府角色,强化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夯实均等化的政治基础
1.政府应承担起基础教育投资的主体地位。基础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其应由政府来提供,并努力使均等化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2.明确界定基础教育服务在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划分。多级政府分担经费,既是为了保证基础教育的资金需要,也是为了促进各级政府支持教育。
3.履行基础教育服务职能的政府级次不能放置太低。基础教育应由相当于县级的地方政府办学,这样有助于避免因末级基层政府缺乏财力保障而使基础教育不能充分发展的现象。
4.把政府间财政的转移支付视为最重要的手段。不仅可以提高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基础教育服务的财政供给水平,同时也可以强化中央政府对全国基础教育服务的宏观调控能力,并以此消除或缩小地区之间的不均等。
5.实施城市和农村一体化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应借鉴国外经验,在教育体制的设计上不应有城乡之分,在财政分配上不应过多地向城市倾斜。
(二)公平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1.统筹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从教育投入层次来说,教育资源应该更多地向基础教育倾斜;从教育投入的区域分布来说,应该更多地向西部地区倾斜;从城乡教育投入来说,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统筹城乡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减小地区及城乡差异。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实行城乡统一筹划。只有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使人们的教育支付差距减小,促进城乡的教育协调发展
3.建立矫正的补偿平等措施,建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国家应该补偿纠正教育资源及机会在配置上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建立体现实现城乡间甚至是每个公民间基础教育公共产品均等化服务的公共基础教育,建立和完善财政制度公共教育财政体制。
(三)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促进基础教育服务的过程公平
1.采取差异策略,促进地区之间的基础教育均等。国家应该在全面统筹教育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在具体措施上采取差异策略,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政策和要求。在政策、经费和师资等方面对落后地区进行倾斜和补偿。
2.扶持弱势群体,促进阶层之间的基础教育均等。国家通过公平的政策与制度设计来消除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本在教育机会获得中的不当干预。加强对弱势群体阶层家庭和弱势群体阶层子女的扶持。
3.制定鼓励性政策,促进不同性别之间的基础教育均等。首先要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为女童接受教育提供一个安全的学校环境;其次要改革学校教育,调整教科书中性别不平等的内容;再次要引导社会观念,加强性别平等的宣传教育,树立性别平等的教育榜样。
(四)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结果公平
1.实现最基本的教育服务均等化。国家应根据对基础教育运行的实际调研情况,公布最低的国家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各地的基础教育只允许高于国家标准,而不得低于国家标准。
2.允许基础教育服务地区性差异存在。均等化并不意味着全国的基础教育完全一致,相反,基础教育的均等化应允许在全国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3.教育部门要大力肯定并宣传分数并不具有唯一性。教育部门应该做好相应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肯定分数不具有唯一性的观念并宣传推广,促使不同特长个性的学生都能受到老师的重视与积极培养教育。
参考文献
[1][美]科尔曼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m].何曦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2]陈东生.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政府教育经营理论创建与实践机制选择[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7.
[3]陈敬朴.基础教育矛盾与对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4]翟博.教育均衡论——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多媒体;优势;辅助教学;对策
多媒体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把多媒体运用到教育工作中去,更有利于发展全新的现代化教育。我们做为基础教育一线上的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的探索多媒体对现代化教育的促进作用,逐步完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为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下面就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谈一谈我对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势的认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在教学中辅以多媒体技术所产生的益处
1.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其独特的形、声、景扣动学生的心弦,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信息技术基础》一课,开始播放一段《阿童木》的影视片断,此片断把大家带到了遥远而神秘的未来世界。片中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无一不刺激着学生的大脑皮层。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浓厚兴趣,唤起了学生求知的好奇心。
1.2 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可以迅速地把课程资源显现在学生面前,既可以大量节省教师讲课、板书的时间,又可以使教师传授更多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讲授《计算机发展史》时,把“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四代计算机”和“超级计算机”三个内容用PowerPoint做成图文兼备的幻灯片,上课时,教师用计算机和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把幻灯片中需讲解的内容适时的投影到屏幕上,学生直接从屏幕上获取比较全面、直观的知识,这样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 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节课上得好坏、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有无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许多学科仅借助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达到目的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可以变复杂为简单、变困难为容易,变抽象为形象,更易突出重点和难点。例如:介绍《Word的操作》时,Word文档的编辑既是这一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电脑上演示操作,学生可以打开早已设置好的Word文档进行操作。同时,他们在操作中既可以自己单独完成,还可以几人一组合作,当一个同学演示时,其他同学观看并进行指点评价,让学生能在操作与评价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活跃了课堂气氛。多媒体的运用,让不易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2 在教学中辅以多媒体手段面临问题及对策
毋庸置疑,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基础教育教学中, 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但运用多媒体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正确认识并及时地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解决出现的问题,才能发挥多媒体巨大的优势,使多媒体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下面就谈谈多媒体在基础教育应用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1:多媒体教学课件华而不实,不能紧扣教学内容。
课件是多媒体技术用于教学的灵魂之一,但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中容易过分地强调华丽的外表,中看不中用的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如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音响等,在课堂上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对策: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
课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软件,它的使用应以实现最终教学目的为宗旨,应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现象。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应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课件。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上,既要根据教学内容来优化设计,又要在表现形式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的形式上,结果是课堂上热热闹闹,而实效则平平淡淡。只有充实的内容与完美的形式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传授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善教学环境的目的。课件的设计还要注重反馈性。科学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重视怎样教,更重视学生如何学。因此,教师在课件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反馈准确、及时的特点,使课件具有跟踪学生学习情况的功能,以便教师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从而更加合理地调整教学程序。
问题2:过分的依赖多媒体教学,轻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部分教师没有理解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内涵,认为只要使用了现代教学设备,就是进行了多媒体教学。因而在教学中没有注意把媒体与教学内容充分整合,过分依赖媒体技术,不重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课件的放映员,学生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这样就难以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功能。
对策:把握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应遵循“辅助”性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和多媒体设备提供的教学信息。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的讲解和启发不能仅用多媒体设备的播放来代替;不能只强调教学容量而忽视学生的学习、思维规律;不能简单的用电脑的“人机交互”代替沟通师生情感交流的“人际对话”。应遵循“以学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顺序,形成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问题3:盲目使用多媒体,忽略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
部分教师备课时没有对多媒体课堂的教学程序进行周密的设计,只是片面、盲目的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认为多媒体对教学的作用是至高无上的,从而忽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这样,容易造成教学内容与手段脱节,不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对策: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之前,先要弄明白这堂课使用多媒体的目的;所选用的多媒体课件能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还需要采用哪些传统的教学手段相配合。然后,根据教学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的特点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过程。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准确把握使用多媒体的良好时机,处理好多媒体和黑板、粉笔、普通教学用具、语言表达等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要有适当的课堂讲解、板书、师生交互和学习反思过程。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时,要综合考虑好如何充分发挥多种媒体的组合功能,灵活地调用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信息,强化人机之间的交互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公平
一、基础教育公平的界定
在我国,基础教育包括扫盲教育、高中教育、义务教育以及幼儿教育。由于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基础教育的公平问题关乎国民教育的发展水平。公平、民主以及正义是当代社会基本精神的内在要素,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基础教育中的延伸,它既是教育民主化的核心问题,也是人类价值的基本尺度。教育公平并不等同于教育平等,在基础教育中,教育公平强调教育权利均等以及保障教育权利的实现。教育公平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教育起点公平。机会平等和权利平等是教育起点公平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基础教育中的受教育者享有均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二是教育过程公平。这要求社会、学校以及家长共同努力,对受教育者因材施教。三是教育结果公平。结果公平建立在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的基础之上,结果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应然要求。
二、我国基础教育中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我国基础教育中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
1.择校热加剧了教育不公平
在实践中,有能力开展基础教育的学校被划分为重点校和普通校,而在教学活动中,不论是师资还是资源配置,重点校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此一来,校际之间的差距不断被拉大,在一些资源配置相对薄弱的学校,学生在入学之初便面临了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2.教育不公平问题在少数群体中愈演愈烈
一些特殊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在接受基础教育时,在教学过程、接受课程以及教育评价方面面临了诸多不公平的待遇。具体来说,在一些农村地区,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偏重于应试教育的内容,而忽视了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教学设施配备上相对落后,不能对学生课程的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一些学困生在教学过程中时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师生交往中处于劣势地位,最终对于学困生而言,教学过程便显得不公平。
3.农民工子女在基础教育中遭受诸多不公平待遇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基础教育时,因户籍的限制往往会遭受诸多不公平的待遇。例如:在学前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并不能在其父母工作的辖区内顺利地入学。学校在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方面设置了严格的条件,这些条件增加了农民工子女的入学困难。部分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资金短缺、办学条件差、师资不足等情况,这些问题都造成了农民工子女接受基础教育上的不公平。
4.贫困地区教育不公平问题依然较突出
尽管我国加大了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但是贫困地区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依然比较严峻。在农村和一些边远落后的地区,其教学资源的投入远小于其他地区,学校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有些学校依然在危房中开展教学活动。此外,从贫困县的九年义务教育调查统计中得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辍学、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学生基础教育的完整性得不到保障。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1.经济发展不均衡是导致教育不公平的直接原因
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使得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落后以及财力不足等因素必然导致教育投资体系运转艰难。
2.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在我国,教育经费一般向城市、重点校倾斜,对于农村、非重点校而言,由于没有足够的教育经费,这些学校的学生必然在教育起点、过程以及结果中遭受不公平的待遇。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这部分教育的投入,但由于附加条件多且程序复杂等原因,并未能实际投入运作。
3.利益因素也是教育不公平产生的原因
受利益的驱动,获得较多教育资源的学校会想法设法收取择校费以获取更多的资源投入。如此一来,便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使得“公共教育资源向拥有金钱、权力、社会关系的优势阶层倾斜”,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则不能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
三、在基础教育中实现教育公平的对策
(一)发挥政府在维护教育公平中的作用
政府在治理教育不公平问题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为此,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要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此外,政府还应当对这些地区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缩短城乡、东西部之间的教育资源投入差距,最大限度地维护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
(二)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机制
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机制要求建立社会参与制度,调动全社会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要借用社会的力量辅助政府开展教育不公平治理工作,培育民众参与基础教育决策的有效途径,在必要时通过听证制度的开展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
(三)发挥教育机构在基础教育中的协调作用
教育机构是教育活动开展的监督者和引导者,教育不公平体现了教育机构的监管不力。为此,教育机构需要建立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对学校和教师进行科学地评价。同时,教育机构需要开展一系列的改革,合理调度校际之间以及校内的资源配置,在避免资源浪费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