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启蒙早教幼儿教学

启蒙早教幼儿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启蒙早教幼儿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启蒙早教幼儿教学

启蒙早教幼儿教学范文第1篇

早教老师:早教老师是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孩童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

幼儿教师:幼儿教师是使家长及时,全面的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从而配合幼儿园进行教育。

2、教育群体不同

早教老师:早教老师的教育群体是0-6岁的儿童。

幼儿教师:幼儿教师的教育群体是3-6岁的儿童。

3、专业不同

早教老师:早教老师的专业通常是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教师:幼儿教师的专业主要是幼儿教育专业、心理学专业等。

4、教育的目的不同

幼儿园教师:是为孩子进入小学做好准备,全面发展孩子的能力。

早教老师:儿童启蒙教育,目的是了解儿童的本质和成长规律。

5、教学时间不一样

幼儿园教师:上课时间是周一到周五全天。

启蒙早教幼儿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音乐培养;蒙台梭利;早教;影响

中图分类号:G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206-02

蒙台梭利,是著名的意大利幼儿教育家,其主要研究的是智障儿童的心理和教育问题。其教育方法的核心指导思想是以“儿童为中心”,她主张以日常生活的训练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育,来促使儿童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进而自行构建完善的人格。蒙台梭利的音乐启蒙教育是在蒙氏感官教育的基础上,通过音乐启蒙教育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乐器操作能力和身体律动能力以及秩序感的培养等,进而来提升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一、蒙台梭利教育概述

(一)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基础

蒙台梭利教育是蒙台梭利在深受福禄贝尔、卢梭和裴斯泰洛齐等的自然教育和自由教育的影响下,结合自身多年的教育经验而形成的独特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1.儿童观

(1)儿童具有发展的内在吸收力心智。蒙台梭利非常重视遗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因此她在其著作《童年的秘密》中写到“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是生命力量的呈现。它的生命力就是按照遗传确定的规律发展起来的”。同时,蒙台梭利也相信环境对儿童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其另一本著作《有吸引力的心智》中写到儿童的生长发展是借助于“吸引力的心智”来实现与周边环境密切的接触和情感的沟通、联系,并在自发的活动中来获得行为方式,生命力与个性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2)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与敏感性。蒙台梭利教育中国认为儿童的生长发展是遵循一定自然程序的,其将儿童的发展分为1-3岁,6-12岁和12-18岁这三个阶段。儿童在生长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各个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等的发展才能进入下一生长阶段,并且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与阶段之间其本质上是不同的,心理特征的不同,就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教育。

同时,蒙台梭利认为生命在通过自发活动来得以发展的同时,还有生长的敏感性,是生长发展阶段所具备的一种特殊能力,是积极的活动能量。儿童在生长发展阶段具有语言、感觉、行为规范和肢体协调等的发展敏感期,正是因为儿童具有发展的敏感期,教育就因根据儿童发展的敏感期来进行相应的调节,使之符合儿童发展的敏感期,以此来促进儿童的健康、正常发展。

(3)儿童的发展要通过工作来得以实现。蒙台梭利教育思想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儿童在环境的互动中,通过自发性的活动来完成的。儿童主要的活动并不是游戏,且游戏并不能培养儿童严肃、认真、求事和责任感以及严格遵守纪律的精神和习惯。只有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即工作)才是儿童最为主要和喜爱的活动,才能促进儿童全方面的能力发展和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

2.教育观

(1)自由教育。蒙台梭利教育中注重并强调儿童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做什么,并决定自己的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其工作的结果就是儿童的发展成果。在自由的条件下进行“自我创造”,并取得成功。同时,教育的任务在于为儿童提供环境,让儿童在适宜的环境中自由的发展自身的自然能力。

(2)提供环境。环境在教育中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要充满爱与快乐的心理环境和有组织安排的物质环境。让儿童在这一环境下,借助于各类材料、教具和设备等进行自由活动,自由表现,使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和认识到自由的力量。

(二)蒙台梭利音乐教育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能接受的是音乐的启蒙教育,等到儿童成长到一定阶段后才能对其培养真正的兴趣。蒙台梭利的音乐启蒙教育未进行综合、系统的介绍,大多分散于她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发现孩子》《童年的秘密》和《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全书》等著作中。

蒙台梭利的音乐启蒙教育是基于教育思想上建立的。并且其认为2-5岁的儿童是进行音乐探索、体验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和家长都要抓住关键时期,并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为其营造聆听音乐的机会,并让其聆听丰富多样的音乐类型。

蒙台梭利的音乐启蒙教育强调的是让幼儿通过唱歌、动作和打击乐器等来进行音乐的学习,从节奏、音高和音色、曲式等基本要素来入手学习。教师要在唱歌、乐器演奏和乐器创造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教具,进而来唤醒幼儿的节奏感,促进幼儿的肢体协调性发展。

二、“蒙台梭利”早教在幼儿音乐培养中的应用

(一)蒙台梭利音乐启蒙教育在幼儿音乐培养中的应用

幼儿的听觉器官是所有感官中发育最早的器官。音乐与听觉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进行幼儿音乐培养的过程中,听觉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都循环在上课、下课、吃饭、做游戏和上厕所等行为,教师可在学生进行这些行为的过程中,有目的的播放一些特定的音乐。从而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熟知这些音乐,并在幼儿的心中形成暗示性的信号,在某个音乐响起时,幼儿就知道该该做什么事情。

教具是蒙台梭利音乐启蒙教育中最具特色的,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自动纠错性”。教具的种类丰富、繁多,颜色鲜艳、形状多样,且玩法各异,符合幼儿的心理。并且每次在进行游戏时,幼儿要排队,有秩序的领取教具,并在游戏结束后要及时、有秩序的将其归还,并要尊重和维护教具。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的“长幼有序”“先来后到”的社会伦理与社会秩序。

(二)蒙台梭利音乐启蒙教育实践乐感对比

通过蒙台梭利音乐启蒙教育的幼儿在乐感上较之与未接受蒙台梭利音乐启蒙教育的幼儿来说有明显的优势。

1.节奏感强。接受蒙台梭利音乐启蒙教育的幼儿节奏感很强,明显的优于其他同龄幼儿。简单的节奏模仿训练,接受蒙台梭利音乐启蒙教育的幼儿能很快的进行正确的重复。

2.思维敏捷,身体灵活。接受蒙台梭利音乐启蒙教育的幼儿,当教师作出一个动作后,幼儿能很快的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来表现出来,而其他幼儿则会出现肢体不协调,左右颠倒的情况。

3.音乐记忆力与乐感较强。接受蒙台梭利音乐启蒙教育的幼儿,当教师在教授一首新的小曲子或是儿歌时,教授一遍后其歌词和曲调就已经成功的印到幼儿的脑海中,并能通过其具体表现看出,幼儿已经过了“听懂”音乐语言的过程。而其他幼儿由于思想层面的拘束和协调性的缺乏,进而导致其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蒙台梭利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音乐培养的促进作用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认为:“教师协助幼儿活动自由,避免限制孩子的自由性的活动受到压抑或是干涉,孩子必须通过自由活动才能真正的表现自我”。音乐活动作为幼儿自由的表现和自由创造的最佳方式,让幼儿在关键时期接受美好的音乐教育,在其听觉的敏感期和心理敏感期进行音乐的熏陶,进而来培养儿童的高情商。音乐教师是幼儿音乐培养的引路人,音乐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与教学效果。因此,音乐教师要运用优美、智慧的语言来感化幼儿的心理,进而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因此,在蒙台梭利音乐启蒙教育中,教师将音乐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带领幼儿做音乐广播体操,让幼儿在活动肢体的同时也感受了音乐的美。并且通过音乐暗示来提醒幼儿这一环节该做的事情,进而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专注力、耐心和表现欲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蒙台梭利音乐启蒙教育是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教学方法。以幼儿为核心,充分的分析和了解了幼儿在敏感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进而来激发幼儿的音乐潜质,并通过有准备的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教具来培养幼儿独立、自信和创造力等各方面的能力,进而促进幼儿后期的音乐学习。

参考文献:

[1]习h.谈“蒙台梭利”早教对幼儿音乐培养的影响[J].音乐时空, 2014(7).

[2]刘国宁.浅谈蒙台梭利教育模式[J].新课程学习(中),2014(4): 78-79.

[3]王梦.浅谈蒙台梭利教学[J].现代交际,2013(8):159-160.

[4]谢麒.论蒙台梭利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2010(2):59-61.

启蒙早教幼儿教学范文第3篇

参考文献:

[1]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组.儿童早期教育专业教程(上、下).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2]爱德华兹.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赫什.早期儿童课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李生兰.儿童的乐园.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启蒙早教幼儿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幼儿 早期教育 婴幼儿教师

人的心理发展、智慧发展、性格发展是人类研究自身发展的科学方向。早期教育是促进人脑发展的教育。幼儿早期教育是指从幼儿刚出生至三岁之间的幼儿教育,这是一个极易被家长忽视和错误把握的幼教年龄段,觉得他什么都不懂,逗逗玩玩,认为年龄越大学习越好,这个观点完全错了。专家通过三十年的研究发现,婴幼儿是学习的能手,是全人类最善于学习的能手。婴幼儿学会直立行走;学会手脚分工;学会劳动;认识万事万物;发展语言;学会社会行为;学会人生95%的常识。所以,要重新认识婴幼儿。

要让一个脑细胞发达起来需要有丰富的信息:语言、音乐、色彩、亲情、万事万物。幼儿智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不断地通过外界的刺激来激发其脑力活动而达到启智的效果。而幼儿早期教育的重点应集中在两个方面:肢体及感官的训练;认知能力的培养。这是对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认识世界的基础能力的培养。

我从事幼师美术教育工作已有几年,给他们上美术课时,我常会想我应该教他们什么?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绘画技能这些都是我在思考的。他们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幼儿启蒙教育又该教什么?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在竞相探求形象思维。许多科学家开始研究实验一种均衡地运用在整个大脑的教学方法,他们认为绘画活动能起着协调大脑的平衡作用,形象思维的增强,能促进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增强,特别是幼儿通过早期绘画训练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可以把智商提高百分之三十。幼儿在没有学会使用文字以前,所表达的情感方式往往是图画,他们通过简单的线条、图形作为一种传达思想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涂鸦期”。这些图形往往是一种自发的、充满想象力的形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字的使用而逐渐消失。如果这种想象力能得到很好的保持,将对幼儿的成长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简笔画是通过绘画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和引导幼儿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并获得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直观而形象、鲜明而生动的简单绘画形式。能使幼儿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艺术、爱学习的好习惯;能够帮助幼儿用灵巧的小手写写面画,开发大脑,启迪智慧,掀开幼稚而天真的童心。我们都知道,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发掘想象力实际就是发掘创造力。简笔画可以辅助儿童涂鸦期发展,使自由的方式转变为一种系统的学习方式,使涂鸦绘画得到深化和发展。

启蒙早教幼儿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专院校 学前英语教育 学前英语教育专业

一、引言

我国是人口大国,仅学龄前儿童就多达1.3亿,是世界同龄儿童数量的五分之一,因此,我国需要配备大量训练有素的幼儿教师。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受到家长的重视,社会迫切需要具备学前英语教学能力的人才。实践已证明,在学前英语教育这个岗位上,高职高专学生是完全有能力可以胜任的。由此可见,在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有着巨大的前景。

学前英语教育,指的是根据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对其进行英语的启蒙教育。而学前方向的英语教育专业,则是用以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功底、标准的英语语音、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较深厚的艺术修养,能在各类性质的幼儿园、早教机构、英语培训机构或托幼机构从事幼儿英语教学、培训和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陶行知、张宗麟、陈鹤琴等老一辈爱国学者就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中国国情的学前英语教育。其中陈鹤琴就是民族幼儿教育和民族英语教育的典型代表,他除亲自办起具有历史意义的南京鼓楼幼稚园外,还亲自编写了幼儿、少儿英语教学提要和教材,通过唱歌、做游戏、讲故事、说顺口溜等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形式进行英语教学。他的实验和研究后来指导了我国学前英语教育的早期发展。

加拿大从1965年开始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实施法语沉浸教育计划。国家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如组织“语言理论”等系列内容的师资队伍培训。新加坡从1966年开始实施双语教育。英语是其官方语言,双语教育始于幼儿,政府重视,同时提供政策保证,语言环境非常优越,利于幼儿习得。在1989年的巴黎国际语言会议上提出了从幼儿开始进行外语教育的主张。目前,欧洲委员会教育机构提出,每个学生毕业时要学会2门外语,不少国家开始从小学一年级或幼儿园开设第一外语。

由此看出,学前外语教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如今在世界各国受到空前的重视。

三、高专院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的建设

学前英语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目前基本上是空白,而市场的需求及潜在需求不断地在增大。很多幼儿园打着双语园的旗号,或以开设英语特色班、兴趣班的形式来招揽生源。调查发现,对幼儿进行英语教学的老师,一部分是幼教科班出生,但他们大多只有中专学历,很难拥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底,对幼儿英语的启蒙很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幼儿园是和英语幼教机构联合,每个星期安排固定的时间,请老师到幼儿园给孩子们上课。这种联合的形式,很难长时间保证教师的稳定性,对幼儿英语学习的连贯和延续性有很大影响。再有一部分是聘请英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来担当这个角色。他们可能拥有较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底,但缺乏对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常识的了解和相关的教学技能,因此也很难真正把课程教好。

由此看来,高专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建设必须根据学前英语教育人才需求的特点,制定贴近市场需求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模式。一体化教学把英语语言、学前教育及综合艺术有机结合起来,使英语语言知识技能与学前教育理论及技能、艺术教育技能相互渗透,体现专业的交叉性及跨学科性。为岗位所需建立新的培养模式,从而保障学前英语教育专门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增加毕业生的择业能力和竞争能力。

为了实现专业特色,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建设:

1. 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体化教学模块,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整个培养体系中,第一学年重点完成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学习和培养;第二学年在所学基础知识之上,与幼教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进行深化和应用;第三学年把所学的英语知识和能力运用于教育技能技巧的实训中,配合教育实习,提升岗位适应能力。各课程设置对应的实践环节,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并行。同时设置拓展知识的学习内容,培养职业岗位可持续发展能力。除英语专业知识之外,学生需同步完成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育技能和保育实践能力的学习和训练。

2. 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在校内需要配备满足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需要的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语言模拟实训室等。所建立的实训基地能实现英语听说读写等多方面教学要求和训练需要。在校外,精选教学设备先进、管理优良的省市级示范幼儿园若干所,以及英语双语特色幼儿园和早教培训机构若干所,在学生学习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有计划性的把他们安排到各个幼儿园进行实习,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幼儿,亲身感受学前教育,以及实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中更快的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以后的学习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3. 给学生提供专业相关证书考试机会(cet4、pets3、育婴师、剑桥少儿英语师资等)。学生除了在毕业时必须拿到的普通话证书和教师资格证外,还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和专业相关的多种有价值的证书考试机会,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率、拓宽就业机会。

4. 加强院系师资队伍的学习和建设。一方面要加强院系在职教师的培养和深造。通过各类活动、竞赛等形式促进教师更快的成长;提供机会让他们走出学校、走出国门,以开阔教师的眼界,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优秀人才。把适合专业发展需求的优秀教师请进来,不但可以较快的胜任相关教学工作,而且也可以成为其他教师交流和学习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