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教育事故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按照建设“平安__”的目标要求,充分认识做好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努力将事故危害降到最低水平,维护教育的安全和稳定,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
二、应急处理预案范围
本预案所称的安全事故,是指发生在我市境内所有学校、幼儿园内或由学校组织的师生活动中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火灾事故、危房倒塌事故、食物中毒事故、溺水事故、通道及楼梯拥挤造成的事故、触电事故、伤害事故、治安刑事案件及其它涉及师生生命、学校财产安全的事故。
三、安全事故处理指挥机构及职责
1、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
总指挥:市教育局局长
副总指挥:市教育局分管局长
成员: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市直学校及各镇、街道中学、中心小学校长
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局机关各科室分管安全工作的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办理日常安全工作。
2、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的职能
(1)迅速及时地向市政府、市安监局、市教育局及有关部门汇报事故的基本情况。
(2)应急求援命令、信号,迅速组织有关学校、幼儿园和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及有关人员迅速开展现场的安全保卫、事故市域警戒和治安管理,维护学校、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社会治安。
(4)做好事故现场的交通疏导和人员疏散工作,不准无关人员随意进入事故现场。
(5)必要时向上级及有关部门请求紧急救援。
(6)配合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
(7)做好伤亡事故调查。
(8)适时公告,将事故的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进行公布。
四、现场处理机构的设置及职能
现场指挥长:由总指挥指派副总指挥担任。
常务副指挥长:由事故发生单位的主要领导担任。
成员:由市教育局相关科室的负责人及事故发生单位的有关领导担任。
现场指挥部,下设警戒维护组、紧急抢救组、信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预备机动组。
现场指挥部职能:
1、及时向总指挥部报告事故发生的态势及救援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执行总指挥的命令,指挥现场处理。
2、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险情蔓延、扩大。
3、调配现场处置力量,救护装备物资,指挥现场。
4、具体负责善后处理工作。
五、事故现场应急处理分工及专项小组职责
1、为了对安全事故开展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处理,根据不同事故类别,由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指挥部的决定指令局机关相关科室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1)交通安全事故、溺水事故、触电事故、伤害事故、治安刑事案件等事故由办公室负责处理,根据事故性质、情节、涉及人员等情况,由督导室、综治办、基教科、职成科、学前办、
人事科等相关科室配合处理。
(2)危房倒塌事故、楼梯拥挤造成的事故、火灾事故、重大财物失窃事故、食物中毒由计财科负责处理,根据事故性质、情节、涉及人员等情况,由勤俭办、基教科、职成科、学前办、人事科等相关科室配合处理。
(3)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由基础教育科、职成科、学前办、团委等科室负责实施。
(4)学校教干、教师违规违纪事件由监察室、人事科负责处理。
(5)网络安全工作由仪器站和教研室负责处理。
(6)科室组织的活动中发生的安全事故由组织科室负责处理。
以上所列的安全事故及其他安全事故,指挥部可随时指令各科室协同参与处理。
2、事故现场应急处理专项小组分工及职责
警戒维护组:由指挥部指令有关人员组成,主动或配合做好现场保护、危险市人员撤离、维护现场秩序、劝说围攻群众离开事发现场等。
紧急抢救组:由指挥部指令有关人员组成,其职能主要是开展现场施救。
信息联络组:由指挥部指令有关人员组成,保持与上级及相关部门的联系,保持信息畅通,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汇报事态发展的情况,向相关部门通报有关信息。必要时向有关部门发出紧急求援。
后勤保障组:由指挥部指令有关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施救人员及其他人员的食宿安排,组织救援物资,协助做好救援工作。
善后处理组:由指挥部指令有关人员组成,做好劝解、安抚、慰问等工作,妥善处理善后事件,消除不稳定因素。
预备机动组:由指挥部临时确定随时听候总指挥的调动、使用。
六、安全事故的报告
安全事故发生后,各校、幼儿园要在第一时间以最快捷的方式,在向110、119报警和通知120医疗救护的同时,应立即将事故地点、时间、类别等事故有关信息报市教育局办公室,由市教育局办公室立即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并报市政府值班室、市安监局办公室和市教育局。
市教育局办公室电话:________
市教育局接到报告后立即组成安全事故处理指挥部,迅速调集力量组织施救,并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报送上述部门,安全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及类别。
2、事故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发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的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七、安全事故处理的程序
1、由指挥部指派现场指挥长组织现场指挥机构。
2、根据事故情况,迅速调集力量建立现场抢险救治工作组。
3、迅速开展抢险救治和善后处理工作。
4、做好情况通报。
5、开展事故调查。
八、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应急预案的制定
1、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牢固树立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建立健全学校、幼儿园的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防范体系,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安全工作职责,建立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2、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迅速制订出切实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及应急抢险救灾队伍。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1 绪论
西方发达国家已证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成功的职教模式。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虽然培养了大量的“下得去、留得下、用得上”的人才,但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讲授,轻实践环节,这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必须以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培养依据,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一体化教学中,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训内容的相互融合,边学习边实践,学习理论知识来指导和帮助实训操作,通过实训操作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同时还将素质教育融于人才培养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不断创新的意识,既增强了学生的基本素质,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一体化教学的模式是目前职业教育中大力推广的形式,它是让专业知识更具延续和深入的空间。国内也开展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缺少具体的行业和专业支撑,致使一些教学做一体化研究更多的停留在了宏观方法论层面上。
2 课程建设的研究目标
2.1 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同步更新
为全面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2011年,交通运输部印发了《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的工作目标是: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各类事故明显下降;推进企业全面达标。《方案》的出台为建立全面、科学、系统的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行业标准。传统课程内容已经不能满足运输安全标准化的要求。
2.2 完善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通过本次课程改革项目研究,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培养主动适应道路运输行业发展需要的运输企业安全管理高技能专业人才。
2.3 建立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总理在考察职业教育过程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教,教、学、做是一件事”。职业教育就是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通过构建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切实培养学生完成实际工作岗位任务的能力、素质的提升。
2.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管理类专业普遍存在课程内容宽泛,缺乏有力的落脚点,使学生产生茫然不知所措的现象,造成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本课程着力于打造基于真实职业岗位任务的教学情境,通过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真实感,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 课程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1 课程内容的滞后,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脱节
传统课程内容按照学科体系进行编制,内容陈旧、宽泛,不够具体,实际应用性不强,已经不能满足运输安全标准化的要求。通过本教研项目,紧密结合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求,及时更新、完善课程内容,满足当前道路运输行业对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知识、能力的要求。
3.2 课程资源匮乏
一体化教材应按照“案例引入理论知识技能训练技能考核”的模式进行设计,按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等原则来编写,一体化教材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资料和指导文件。由于专业特点,专业课程资源匮乏,缺乏适应高职教育的教材、实训等课程资源。好的一体化教材应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将知识点分解到实训任务中,同时把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训任务紧密相联,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3 教学模式落后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要给教师和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和创新的空间,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与相关行业企业联合,不断地开发新的项目课程、任务及社会认可的考核评价标准,努力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4 课程建设的研究重点
4.1 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职业岗位分析
通过道路运输行业、企业调研,充分了解目前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运行机制、人员配备、岗位职责,以及对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岗位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为教学内容的编制提供职业岗位的真实依据。
4.2 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的融合
严格按照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紧密结合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注化建设的新形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按照岗位岗位职责和岗位任务重构课程结构,使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与行业标准要求实现高度统一。
4.3 教学模式改革
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切实做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以安全标准化为落脚点,通过运输企业真实工作任务设计教学项目、任务,同时通过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及真实职业岗位任务设计教学任务,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5 教学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学生零距离就业有极大的好处。如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就成了高职高专教师必须要研究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也做过多种探索,如:加大实训课的课时比例、强化实训课的教学管理、建立校企联系、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但就总体思路上都没有突破传统的“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大多平而不尖。不可否认上述几种方式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途径,但两者在时空上难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本身就是脱节的,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开展边教边学边做是实现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徐明聪.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3).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安全教育;工程力学;事故案例分析
一、工科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工科大学生毕业之后多数直接服务于生产建设,无论作为工程技术人员,还是作为工程管理者,都将是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者和管理者,他们的安全素养对于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工科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技术型群体,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对他们提出了很高的安全要求,可以说,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因此,在他们还处在学校教育阶段时就要开展深入的专业安全教育,培养他们的安全思维、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使之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技术人才。高校要重新审视现有的课堂安全教育体系,反思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和完善。安全教育是一个大话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个人、学校、家庭、社会都负有不同的责任。这里主要探讨高校的安全教育问题。对于常规的安全教育,高校已经安排了不少,主要由校方的行政系统,特别是教辅人员组织安排相关的安全教育内容。其余和专业教育密切相关的,如金工实习时的安全教育、专业认知实习时的安全教育、生产实习时的安全教育、毕业实习时的安全教育等,都突出地表现在实践性教学环节,并且有专门的教师在实践教学课程中承担教学任务。与这些环节相比,正式的课程教学,如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其中也涉及很多安全问题的内容。教师需要从安全角度进行剖析和解读,以便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安全问题,让他们更有针对性地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当然,不同的专业课程承担的安全教育内容和责任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贯彻安全教育的责任,通过课程明确各自的重点,共同做好安全教育。
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安全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一)课程教学中的安全教育内容
工程力学课程是工科学生接触较早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内容包括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和材料力学。理论力学部分主要研究物体平衡时作用力所应满足的条件。材料力学部分主要研究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与破坏(或失效)的规律,为合理设计构件提供有关强度、刚度与稳定性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显然,这两个部分的内容都直接与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密切相关。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直接与工程安全相关。传统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播,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教会学生进行相应的计算。学生通常满足于计算结果的正确,对其中的安全问题重视不足,这对他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极为不利。为此,教师结合工程实践,将工程事故案例分析引入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在讲解课程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教师可以在理论力学部分一般力系的平衡章节增加一到两个事故案例分析,比如,门式起重机垮塌事故、救援吊车连续落水事故等;在材料力学部分弯曲应力章节增加几个事故案例分析,比如,吉林省302省道锦江大桥垮塌事故、湖南省凤凰县吊桥倾斜事故。为了说明问题,笔者列举几个案例的简介。门式起重机垮塌事故。2001年7月17日,上海某船厂600吨造船门式起重机吊装时,有人擅自解开刚性腿一侧缆风绳,引发起重机整体垮塌,导致36人死亡。刚性腿在缆风绳调整过程中受力失衡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吉林302省道锦江大桥垮塌事故。2010年6月8日,吉林省省道302朝长公路194公里+100米处的锦江大桥突然垮塌,一辆行驶在桥上、装满沙子的大挂货车连同桥面坠入锦江,一辆出租车驶到垮塌大桥处时坠落桥下,货车与出租车上共有7人,其中6人受伤,无人死亡。载重126吨的货车严重超载酿祸,这是典型的强度失效案例。湖南省凤凰县吊桥倾斜事故。2013年5月1日,凤凰县沱江镇棉寨村距县城3公里处桃花岛篝火晚会散场后,游客经过水吊桥时因桥头受力桩断裂,出现桥面倾斜导致游客落水,因落水点水位较浅,所幸没有出现伤亡情况。钢绞线拉索的拉钩、受力立柱断裂是导致凤凰古城吊桥倾斜事故的主要原因。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教师可以精选其中的典型案例,使之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以便于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刻认识到工程安全的重要性。
(二)工程事故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结合上述案例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事故现场视频、图片等,让学生明白: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和正在学习的工程力学课程有什么关系;假如我们都是当事人,该如何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发生后,作为专家该如何分析事故原因;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课堂讨论,把事故的前因后果分析清楚,找出安全隐患,以达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例如:在对湖南省凤凰县吊桥倾斜事故进行分析时,教师要让学生总结以后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在分析救援吊车连续落水事故时,要让学生讨论假设自己在现场指挥救援应该怎么做。考虑到课堂时间比较紧张,类似的课堂教学讨论每学期可以安排2—3次,主要针对该课程的典型内容做出安排。还有一些不便于或者没有时间在课堂上讨论的内容,教师可以给出一些链接或者索引,便于有兴趣的学生做些必要的拓展。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学校可以增设工程事故仿真模拟实验室,使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在时间和空间上再现,帮助学生对工程事故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工程事故仿真模拟以其直观、生动、警示作用突出的特点,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课程教学中安全教育的实施效果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纯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理论性强,需要计算的内容很多,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教师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将现实中发生的各种工程事故视频及图片进行编辑裁剪,形成多媒体课件,并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体系,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扩充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笔者已经开展的课堂教学看,这么做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职业安全教育对预防事故的作用
化工行业的特点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泄漏、连续生产、事故易发、安全生产风险较大等,属高危行业。要防止事故,就需要掌握事故发生和控制的原理,即事故预防原理。在现代安全系统论原理中,事故系统涉及四个要素,通常称“4M”要素,即:
人(Men)——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最直接的因素;
机(Machine)——机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最直接因素;
环境(Medium)——生产环境的不良影响人的行为和对机械设备产生不良的作用,因此是构成事故的重要因素;
管理(Management)——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因素,因为管理对人、机、境都会产生作用和影响。
人作为安全活动的主体,是安全系统中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成为实现动态安全的关键。人的安全行为受安全意识的影响和支配,安全意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安全教育。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工生产逐步向集中化、复杂化、连续化发展,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随之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那些高危化工生产过程的企业来讲,高素质的操作人员对于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双师型”师资
目前,化工类技工院校大都没有开设安全教育方面专业课程,也没有专职的安全专业教师,并且教学所用教材及所讲内容,不少与生产现场实际相脱节,而一些在生产中早已普及使用的先进设备,却没有出现在安全教育的课堂上,这必然导致安全教育效果不好。
学校应增加安全教育的师资力量,注重师资的外引内培,真正让安全教育做到卓有成效。一个途径是聘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讲授安全专题教育课。企业工程师大都掌握许多关于安全生产的案例,通过企业技术人员现场授课,可以加深学生对安全重要性的感性认识。另一个途径是专业教师去企业生产现场收集安全案例,体验各种生产现场,参与企业的实际操作。教师把收集到的事故进行分类整理,配以资料、图片和课件,对各种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防范,发生事故后如何处理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安全知识培训。事故案例教育在培训中对学生有极大的震撼力和说服力,学生听起来精力集中,记忆深刻,使学生把已有的对安全知识模糊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提高安全意识。
三、在理论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化工安全内容
教师可以在讲授化工工艺方面课程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化工安全教育渗透其中,包括化工生产的特点与安全、化工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化学危险物资、防火防爆技术、工业防毒技术等内容。在讲授化工设备、化学产品有关原料性质、工作原理等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去实施操作工作。
四、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渗透安全意识
论文摘要:通过对安全的人本属性和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重要性的探讨,明确加强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安全工作要把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放在首位。要通过安全教育提升人的安全素质。进行安全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构建安全科学的思想理念。让学生自己动手掌握安全技能,从而提高安全素质。
一、安全的人本属性
1.安全的人本属性
安全工作要以人为本,安全首先是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5方面的基本需要: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生理需要即吃、穿、住、用,是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其次就要求没有伤害,没有疾病,没有外界侵扰和威胁。可见,安全也是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安全是人的生理与心理需要,或者是由生命及生的欲望决定了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是天生的,是安全存在的主动因素。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都会自觉地选择安全的行为方式。但人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有疏忽安全的时候。人所接触的物和环境也会有人不可预料的意外的情况发生,对人的安全造成威胁。
在安全科学领域,安全是指在外界不利因素的作用下, 使人的躯体(以下简称“身”)及其机制免受损伤、毒害或威胁。使人的心理(以下简称“心”)不感到惊慌、危机或恐惧。并能使人健康、舒适和高效能地进行生产和其他各种活动。另一方面, 安全是指实现人的身心处于健康、舒适和高效能活动状态的客观保障条件。
2.安全工作要以人为本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由于化学的特殊性,实验的药品避免不了有害的物质,实验用的仪器、电气设备,机械设备使用不当都会对人产生伤害,造成遗憾。实验室的环境如空气质量、噪声、振动、照明、温度、湿度等以及实验室的建筑装修水平,都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反应或心理的波动。如环境使人有不安全的感觉,那就不能很好的进行科学实验.因此实验安全是实验教学和科研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要高度重视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安全有了保障,才能保证教学和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验室安全,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在中学时做的实验较少,自己动手能力差。进入大学以后,要求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做实验要求自己独立完成,安全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良好的安全素质,就会对大学的学习有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人身的安全和健康。做化学实验室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会导致实验过程的不安全状态。实验室常出现的问题是,使用玻璃仪器不熟练,打破玻璃仪器割伤皮肤;取用腐蚀性药品不小心洒到皮肤上;还有把药品放错混合而引起火灾;也有因电机连续运转时间长,发生短路引起火灾及加热过度引起油浴着火等事故时有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是:
1.麻痹思想,思想重视程度不够。有部分同学课前不认真预习。觉得实验简单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实际操作时就容易出错,而引起安全事故。
2.部分教师上课时对安全问题重视不够,觉得实验不很难,没有很大的危险。对学生穿实验服、戴防护眼镜、戴手套要求不严,这也容易让学生有麻痹思想。
3.电器、机械设备老化,而引起短路,接触不良等引发事故。
三、提高安全素质的重要性
安全素质绝不是简单的会使用灭火器和逃跑。安全素质就是人对安全的思想认识和遇到紧急情况有运用安全防范的知识和迅速正确应对事故的能力。
1.安全素质的内容
(1)了解国家和学校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要对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十分熟悉。
(2)掌握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如火灾和毒害的形成条件及控制事故,消灭事故的方法。
(3)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及时自救和可以帮助他人。
2.安全素质必须通过安全教育来提升
安全素质要通过安全教育来不断提升。通过对学生进行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安全科学理论的教育、安全技能技术的教育,引导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安全,并能把安全观念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实验中,在进行实验教学课时和搞科研时,首先会想到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样就能自觉认真遵守操作规章制度,消灭安全隐患。从而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有了较高的安全素质,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就会沉着应对,迅速处理事故,而不会慌张忙乱,造成更大的损失。
3.提高安全素质的同时提高了综合素质
安全素质要通过系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不断提高。通过事故案例和同学们的自我构建分析讨论,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遇到危险要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迅速集体脱离险境,用集体的力量在第一时间消灭事故苗头,减少危害。安全教育不仅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了学生的承受挫折的能力。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同学团结互助的精神,加强了人际沟通的能力。
四、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
贯彻以人为本,预防第一的理念,就要加强安全教育。
1.安全教育的内容
(1)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让学生懂法、遵法,明白规章制度是保障人安全的强制性规定,是安全管理的保证。国家有消防法,国务院和教育部对学校安全工作有明确的条例文件。这说明,国家对安全工作是很重视的。学校及化学学院和实验中心都有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和化学学院具体的安全规章制度是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同样重要的,是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的细节体现,更要严格遵守。让学生学习实验室安全操作规则,是以人为本,预防第一思想的体现,是安全工作的重要步骤。
(2)系统的安全科学理论的教育。安全科学的理论包括预防事故的基本原则,怎样防止事故发生,事故原因分析,紧急情况的安全处理等方面及防火,防毒的基本知识。还要理论联系实际,用现实事故的案例说明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对发生的案例从安全管理、安全制度、安全责任、安全技术设施几方面来进行深刻认识。把同学们对安全的认识从片面了解上升到科学理论。把理论通过案例结合到实际。提高了学生的安全素质。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技术是安全工作不可缺少的紧密相连的三个组成部分
(3)安全技术、技能的教育。安全技术教育包括怎样防范实验中各种原料、产品的危险害性;发生事故怎样迅速处理。怎样迅速脱离可能出现的危险设备和场所。怎样使用安全防护的基本设施;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救护和自救措施。异常情况下的紧急处理预案等,提高学生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
训练学生学会灭火器材的使用,掌握几种灭火,防毒的方法。每个学生都要在演习中亲手使用灭火器。每个学生都要知道在实验室如何迅速采取正确的方法消灭事故的苗头。怎样正确使用洗眼器、喷淋器。有了一次亲自动手的经验体会,以后遇到突况,就不会惊慌失措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2.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
(1)集中上课。我校化学学院从新生进校就开设实验安全与管理课程,为必修课,18学时,考试合格后,取得1学分。这样从学生一进校就打下良好的安全思想基础。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在前进,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的变化,安全教育如采取简单课堂说教的教学,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安全教育也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教学手段。我们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指导安全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的思考,教师给与学生积极的引导。用大量案例说明安全制度的重要性,用多媒体演示安全事例的图片、光盘。针对重要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把自己放在事件的情境中考虑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就是自己教育自己,把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理论教育,安全技术设施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科学的安全理念,从而提高了安全素质。例如2008年的某高校发生火灾事故,4名学生跳楼而亡,我们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怎样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灭火和逃生。这样通过具体的事例,大大地提高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关注度,从而提高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素质。
安全课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战训练,学生在事故情境中可以更迅速牢固地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熟悉救生的方法。
(2)安全教育要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每次实验课上也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环保教育。要求学生实验前预习,明白实验使用的药品的性能和危险性及实验操作需注意的地方。教师每次讲实验课时,要对本次实验的安全问题给学生讲明,提醒学生注意。进行实验时就可以做到预防在先,教师把本次实验的安全注意要点要讲给学生,使学生进行实验时安全操作,并且注意回收用过的药品,不随意乱丢,保持安全、健康、环保的实验室,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科学习惯。
(3)广泛宣传。把实验室规章制度张贴在楼道、实验室内,时刻提醒学生注意。
五、结束语
安全教育把人本能对安全的需要提升到人自主具有的安全素质。就能使学生自觉地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把安全第一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应用在学习、实验、工作中。在日常生活中会自觉地建立安全的生活方式,对人一生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巨大的良好影响。
我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是北京市高校化学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为保证我校师生更好地搞好教学和科研,保障师生的安全和健康。校领导和化学学院领导在实验中心建设和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树立预防为主,防范在先的思想,把建设实验室的健康、安全、环保体系放在首位,并在实验教学和科研中重视安全教育,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冬青.揭开行为的奥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
[2]张景林,桂吉.安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1,(11)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