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煤矿行业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煤炭行业;发展战略;竞争环境
前言
我国的煤矿企业自上世纪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由于发展环境限制,因此煤炭企业发展比较缓慢,到了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期自动控制的机械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一发展也给选煤炭企业发展带来了发展动力,这一段历史时期开始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煤炭企业,但发展十分缓慢。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管理方式进入了到六十年代出,一部分用于煤炭开采的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式的传入给我国的煤炭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对于我国整个煤炭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煤炭工业概况与能源政策研究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煤炭的使用为主,在2002年的我国能源消费报告显示我国的煤炭能源消费占百分之七十二,目前我国已探明的化石能源中煤炭能源占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其中天然气仅占百分之五点七。虽然在未来几年中,新能源和可持续再生能源会得到推广和发展,但是在最近的几年中我国的能源消费仍然占主体地位,缺油少气富煤将是我国未来几年能源的整体消费结构,提高煤炭能源的适用效率迫在眉睫。
二、国外大型煤炭企业的优势与经验
(1)国外煤炭公司的生产经营研究
目前世界上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的国家主要有中国、荚国、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国际上的煤炭贸易主要是亚太和欧洲两个地区,市场上总体上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国际上煤炭贸易主要以炼焦煤和动力煤为主,目前大多数产煤国生产的煤炭是以内销为主。煤炭主要的出口国是中国、英国、南非,而进口国主要是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近几年来,随着煤炭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清洁煤的技术研发减少了煤炭使用对环境的污染。根据世界能源组织协会预测,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未来几年,煤炭的总体使用量将大福增加,世界的煤炭贸易总量在2015年也将超过六亿吨。
(2)德国鲁尔集团生产经营经验研究
德国的鲁尔煤炭生产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地区之一,鲁尔区工业集团的生产经营经验是我们应该总结和借鉴的。德国鲁尔区煤炭集团不仅包括了对于传统煤炭开采和加工,还包括了和煤炭相关的技术售后服务,以及采矿工程设计和煤炭相关贸易。同时在各个产业链环节的衔接性非常强,在进行煤炭开采和生产过程中鲁尔煤炭集团根据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产业如房地产、电力工业、电子技术、石油化工等产业的特点和煤炭进行衔接,增加了煤炭的开采产业链的整体附加值,同时具有非常高的科技水平。
三、我国煤炭企业相互竞争中存在问题
我国的煤炭企业从行业整体上来看,存在着产业链过于分散、生产环节凌乱同时各个产业环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随着我国进入WTO,我国的煤炭企业进入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过程当中我国的煤炭企业需要进行合理的结构改革以应对国际竞争。从煤炭行业的宏观消费结构来看,我国煤炭行业产业化集中程度较低。目前我国的各类煤炭企业仍有近三万个,年产煤量十四亿吨左右。在这些产煤点中有九十四个产煤点是我国原有的国有重点煤矿点,平均的年产煤量在七百六十万吨左右,地方性的产煤点约三千个,平均年产煤量十万吨左右,其余的以乡镇产煤企业为主,平均年产煤规模只有一点八万吨。所以目前我国的煤炭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全面整合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煤炭企业,使得煤炭向大型化和集中化发展,通过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加总体产出,从而增加煤炭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我国煤炭行业的总体整体发展水平。
四、我国煤炭企业竞争发展战略研究
(1)进一步调整思路,加速转变观念
自我国入世以来我国的我国煤炭行业得到了非常多的发展机会,单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随着贸易壁垒的逐渐取消,这也使得我国的煤炭得到更多的出口机会,同时也将有更多的外国煤炭企业进入我国,但是我国的煤炭企业整体竞争能力还比较弱,在煤炭产品的价格、质量和成本上目前还难与国外的大型煤炭外贸生产企业相竞争,这就使得我国传统的煤炭开采企业受到巨大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淘汰了很多不符合市场条件的煤炭企业,改善了我国煤炭市场的整体环境。
(2)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良好的企业制度是是企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我国的煤炭企业制度和组织架构经历了市场和国家的双方面调整,企业自身也在不断地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市场环境进行了适当地改变。通过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降低企业的管理和综合成本,合理调整煤炭产品的价格,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煤炭行业的整体发展。
(3)汲取国外经验,建立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在过去的几年中,全球的煤炭企业的兼并和市场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得到了提高,我国的煤炭企业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规模比较大的几家煤炭企业如神华集团和大同煤矿几家集团公司,和世界上几家比较大型的煤炭公司相比在资本、实力、市场价格控制能力以及经营能力都相差甚远。通过积极借鉴和汲取国外的先进生产经营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煤炭企业的市场要素、资本运作模式以及各种方面的因素进行集团化管理和改革,提高煤炭企业的综合建设水平。
(4)调整产业结构,迈向多元化经营战略
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要消耗产品,合理改善煤炭能源为主的消费结构对我国能源工业多元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煤炭企业经理了多次改革,使得生产和消费结构能够更加适应多元化发展的结构,煤炭企业在煤炭资源日益匮乏的情况下要根据产业链向外延伸,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的整体附加值,促进煤炭企业的多元化发展。
(5)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煤炭工业
科技进步是第一生产力,在煤炭开采和消费过程中,合理地使用进步的科学技术对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进步具有机器重要的意义。煤炭企业自身要加大对科研方面的投入力度,从教育上加快对煤炭工业人才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并且加以合理运用,及时地进行消化运用,合理地转化为自身的开采生产技术。除此之外,企业还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开采情况和市场整体环境制定合理的科技研发计划,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煤炭技术的阶段性研究,制定具有发展性的科学发展计划,提高煤炭行业的整体科技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和正确的宏观发展战略在我国未来的煤炭行业发展中将成为最主要的发展趋势。如今,煤炭开采的自动化和机械化已经有了长久的发展,其中的很多关键技术已经可以完全地应用于生产领域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伴随着科学技术手段地不断进步和向前发展,一定会有更多更经济的方法进入和适用于选矿生产的作业当中,促进我国煤炭企业的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勇刚.西部煤炭行业出路在哪里[N].中国矿业报,2011.
[2]程爱国.对煤炭资源发展战略的思考[N].中国矿业报,2012.
[3]华正梅.煤炭工业面对WTO挑战[N].中国矿业报,2012.
[4]吴吟等.煤炭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N].中国煤炭报,2011.
[关键词]煤矿安全;人才危机;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C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1-0027-03
中国近年来煤矿安全事故频发,有基础薄弱、行业管理弱化、安全投入不足、企业管理滑坡等原因,但根本原因之一是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人才危机爆发。所谓人才危机是指在当前形势下,由于人才安全问题而给国家发展造成的危机。而人才安全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可指一定时间段内的国家、地区、部门或单位等等),人才不受威胁,保持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状态。我国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人才大量流失,人才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显现的危机已影响到我国煤炭经济的正常发展,制约着我国煤炭行业的快速进步。因此,剖析煤炭业的人才危机问题,探究解决矿难频发的治本之道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人才危机敲响矿难事故的警钟
1.专业人才严重短缺无法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据《中国煤炭报》的问卷调查显示,96%的煤炭企业缺少机电专业人才,88%的企业缺少采矿专业人才。另外,通风、安全、洗煤、煤化工等专业人才也在紧缺之列。据对原国有重点煤矿的调查统计,全行业552万从业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仅3%,只有发达国家的1/20。其中矿业类主体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占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不到50%,在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比例更低。目前全国煤炭行业普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产业技术工人,有些煤矿企业已经缺乏到不能维持正常安全生产的地步。突出事例如政府为保证生产安全,给许多高瓦斯矿都装上了“瓦斯报警断电仪”,但由于缺乏技术人员及时调试,不少地方的设备变成了安全生产的“摆设”。煤炭行业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导致安全生产无人落实。据国家安监总局调查分析,2004年以来,煤矿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是导致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的突出原因之一。可以说,矿难频发一定程度上是煤矿人才危机爆发的结果。
2.已有人才大量流失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愈加严峻。据江西省煤炭学会2001年底的调查表明,“八五”期间江西全省煤矿企业共有地质、机电和采矿三类技术人才1693人,到2001年底减至1221人,5年流失400多人。2005年,重庆某矿出现了大规模的人才外流,新招进的大、中专毕业生中就有50%的人员相继跳槽。2004年该矿有地质、机电、采矿三类技术人员187人,目前已减少到120人。据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煤炭企业职工队伍和劳动报酬现状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55个企业中,近期共调入大专以上学历员工3800人,而同期调出2500人,调出人数占调入人数的65%。已有人才大量流失问题,在不同矿区普遍地存在着,尤其是一些老矿区,人才流失更为严重。究其原因,一是绝大部分煤炭企业所处地域偏僻,工作环境、居住环境、医疗环境等相对较差;二是工作条件艰苦,存在水、火、瓦斯、煤尘、冒顶等五大自然灾害,安全性、舒适性程度较差;三是前几年煤炭行情不好,煤炭行业效益差,待遇低,人均收入不到电力、石油行业的1/2、1/3。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辞职是为了谋求比原来更高的薪水。而一些建筑企业、工程单位,则发出高薪聘请地质、采矿、测绘人才的信号,给出极具诱惑力的福利待遇,吸引着煤矿人才涌入。这些都是国有煤矿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已有人才的大量流失,不仅使煤炭产量受到制约,而且对已经吃紧的煤矿安全生产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3.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导致矿难事故频繁发生。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要素,然而我国煤矿却成为文化素质低下劳动力的集中地。有资料表明:我国30万吨以上大中型煤矿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矿工占62%,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仅有3‰;30万吨以下中小型煤矿中,中专学历以上职工平均每个矿不到3人。某市79个乡镇矿,能看懂图纸的只有12人,而且很多煤矿的矿长、区队干部、班组长和专业技术人员文化水平也普遍不高,管理知识缺乏,技术水平很低。在煤矿井下一线挖煤的矿工90%以上是农民协议工,他们来自全国偏远落后、贫困的山区,文盲、半文盲占了绝大多数。一些农民协议工甚至连基本的安全警示、提示牌上的字都认不全。据调查,大部分煤矿事故都与井下没有专职技术员、矿工不懂安全规程,违规操作有关。显然,文化素质极其低下的群体在极其危险的行业从事生产活动,是导致矿难频发的直接原因。与我国矿难频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的煤炭行业已不再是高危行业,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凭的分别为96%、98%、60%,其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为0.25%、0.24%和0.8%。显然,从业者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决定着煤矿生产的安全与否。
4.后续人才青黄不接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煤炭市场行情低迷,煤矿经济效益差,一些煤矿甚至无力接收大学毕业生。为此,煤炭院校不得不大力发展“非煤专业”,全国15所原煤炭院校有14所摘掉“煤帽子”,纷纷改名为“工学院”、“理工大学”、“科技大学”等。在1998年15所原煤炭院校招生数为1.5万人,其中地矿类专业近2500人;到2002年,这15所院校招生人数增加了近3倍,达4.2万人,但地矿类专业人数却减少了一半多,仅1026人。地矿类专业学生所占比例由40%迅速下降到5%,4年间全国少培养地矿类专业人员近2万人。而最近两年,煤炭市场趋旺,煤矿开工增加,人力需求增多,在煤炭专业的毕业生剧减的情况下,每年培养出来的煤矿专业人才却呈现出大多转向其他行业就业的趋势。1997年以前,煤炭高校毕业生的70%、地矿类专业毕业生的90%都分配到了煤炭行业。1999年到2002年,中国矿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9所原煤炭高校共有毕业生近3.8万人,到煤炭行业就业的仅3500多人,仅占毕业生总数的9%。令人担心的是,对口专业的毕业生到煤炭单位就业的比例一直在减少。2003年这一比例是10%左右,2004年是8%,2005年是4.5%。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目前全国290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煤炭企业,每年平均100家企业才能招到3个专业人才。据中国煤炭教育协会调查统计和预测显示,到2010年,煤炭行业共需各类人才约12万人,而当前人才补充数量不足需求的40%,人才供给青黄不接,缺口巨大,严重的人才断档势必给煤矿未来的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二、化解人才危机,防治矿难事故
1.强化人才危机管理意识是防治矿难的先决条件。2004年,我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人才危机已经成为困扰企业最大的问题、高达53.8%的企业面临着人才危机,有33.7%的被调查企业表示人才危机对企业产生着严重影响,煤矿企业受的影响更为惨重。煤矿企业要卓有成效的化解人才危机,先决条件就是企业管理者要有强烈的人才危机意识。毫无疑问,高素质的煤矿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与技能人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是稀缺的资源,将是各个煤矿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对一个煤矿企业而言,能否留住人才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其经营的成败,也决定其生产安全矿难防治的成败,企业管理者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这一点,强化企业管理者的人才危机管理意识。那么,在日常工作中就是要开展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营造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承认人才不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而且还是企业管理的服务对象。煤矿企业应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实施有效激励。在企业发展的大前提下,尊重个人的发展和提高,给人才提供尽可能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只有当自身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都达到最大合理化之后,人才才能真正稳定下来,煤矿企业的人才危机才能真正得到解决,才能有效降低由于人才流失而导致的矿难事故发生的频率。
2.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是防治矿难的根本之道。2005年12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第116次常务会议,提出了12项加强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其中就有1项要求加快地矿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2006年出台的《关于加强煤矿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原煤炭行业本科院校要树立为煤炭工业发展服务的观念,适度扩大煤矿主体专业的招生规模;煤炭职业院校要积极扩大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和矿井通风与安全等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为此,原煤炭行业本科院校应逐步扩大包括对口单招、委托培养在内的煤炭主体专业的招生规模,确保人才培养总量;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推进校企联合办学;加大奖学金政策的支持力度,提高地矿类专业享受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的人数比例,支持地矿类专业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在煤炭职业院校中选择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和矿井通风与安全等煤矿最紧缺人才专业,实施“煤炭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将有条件的煤炭高等职业学院建设成为煤炭行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并由中央财政主投入,地方财政支付配套资金,用于实验室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煤炭职业教育,培养煤矿急需的实用技能人才。
3.切实提高从业人员收入待遇是防治矿难的重要途径。煤矿要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必须有数量充足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较高文化素质的矿工来保证。而目前煤矿从业人员素质低下难以提高,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到煤矿就业,煤矿现有人才留不住、需要人才引不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煤矿工作收入太少待遇过低。据统计,目前国有煤矿专业技术人员的月平均工资不足800元,最低仅300元。中小煤矿农民工的日均工资40元,全月工作不休息收入仅1200元。而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煤矿工人是老大哥,矿工工资高,一人的工资可以养活一家子五六口人,可是现在一个矿工的工资连养活自己都有问题。在原来老的43个行业中,煤矿工人的收入排在第三位,现在是倒数第三位。因此,采取政策手段和经济杠杆解决煤矿从业人员收入少待遇低的问题是防治矿难的必然选择。否则,煤矿企业就很难跳出“人才缺乏矿工素质低下――安全管理不到位――盲目蛮干落后生产――安全事故频发”这样一个周而复始、恶性循环的怪圈。那么,在现阶段可通过逐步提高井下工人工资定额、提高津贴补贴、加大企业工资成本、合理提升煤炭产品市场价格等政策手段大幅提高煤矿从业人员工资收入水平,吸引至少具有初中或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素质的人员到煤矿工作。并尽快出台强制性规定,明确煤矿企业大中专毕业生和矿工最低工资标准,建立法定的下井津贴、班中餐补贴、职业危害防治补贴等。以较高的经济收入水平和更加完善的安全保障吸引较高素质的人员到煤矿企业从业。
4.努力优化人才生活环境是防治矿难的必要举措。生活环境是指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住房条件、生活服务、自然环境、子女受教育状况及文化生活设施等。人才首先要在环境中满足其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然后才能进行各种创造活动,因此,维护人才安全防范人才危机应尽一切可能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的重要因素。煤矿地域偏僻、工作条件艰苦、安全风险高、生活质量低,是人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也是矿难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优化煤矿生活环境的任务重要而紧迫。为此,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在搞好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要全面提升煤矿城市的现代化水平。煤矿城市是广大人才的主要居住之地,其整体环境建设水平如何,将对人才产生吸引力或排斥力。其次,要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煤矿能否拴心留人不只取决于工资、福利等物质待遇的高低,往往有时人才更看重是否提供了与其需求相契合的愉悦身心的社区生活环境。再次,在房子、子女入学等问题上给予适当照顾。居住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地位和身份,是人才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只有“安居”才能“乐业”。由于人才对事业的执著和投入,在对子女教育方面就更加依赖于社会力量,这就要求煤矿企业及政府部门在矿区创办高质量幼儿园和中小学,扎扎实实为人才创造一个优良的子女入学环境,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丽华.煤矿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N].中国矿业报,2006.5.13.
[2]煤炭业人才危机:没有人才,煤矿哪有安全[EB/OL].新华网,2006.3.7.
[3]曾亮亮.煤炭工业面临人才危机[N].经济参考报,2006.3.9.
设立安全监察员是我国安全监察机构所特有的制度。安全监察员是从事安全监察和行政执法工作的国家公务员,其身份与企业从事安全工作的检查(监察)人员的身份不同。前者是公务员,后者是企业员工;前者是行使安全监察权的行政执法者,后者是被监察的行政执法对象。安全监察员作为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公务、服务人民群众和企业的人员,其素质和品行都应具有较高的水准,因此,国家对安全监察员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在录用、管理方面都有一套特别规定和严格的制度。
安全监察员应具备的条件
安全监察员除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应具备的7项基本条件之外,根据安全监察员岗位的特点,还应具备以下条件:热爱安全监察工作,熟悉国家有关企业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熟悉安全监察业务,具有企业安全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符合国家安全监察机构规定的工作经历和年龄要求;身体健康,适应安全监察工作需要;安全监察员上岗前必须参加培训,培训完毕经考核合格,由国家安全监察机构确认,并颁发安全监察员证,持证上岗。
因公务员身份的法律规定与安全监察员岗位的特点,要求安全监察员必须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国家安全监察部门或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纪律和制度;应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应将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接受人民群众、企业及社会的监督;应维护集体荣誉、国家利益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按章作出的决定和命令;应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清正廉洁,不得接受企业的任何馈赠、报酬、福利待遇,不得在企业报销任何费用,不得参加企业安排、组织或者支付费用的宴请、娱乐、旅游、出游等活动,不得借安全监察工作在企业为自己、亲友或者他人谋取利益;执行公务时应公道正派,涉及本人或者涉及本人有关亲属的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安全监察人员的职责与权力
安全监察员的主要职责包括: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对企业安全生产实施监察;对规划区域内的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实施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查处企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依法作出现场处理决定或提出实施行政处罚的意见;参与企业建设工程安全实施涉及的审查和竣工验收;对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参加企业伤亡事故的应急救援、调查和处理工作;以及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应由安全监察员履行的其他职责。
安全监察员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安全监察职责,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涉,企业及有关人员不得拒绝、阻挠。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赋予安全监察员下列权力:
有权随时进入企业作业场所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参加企业安全生产会议,向有关单位或个人了解情况。
在检查中发现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违法行为,有权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整改。
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存在事故隐患的,有权要求企业立即消除或限期解决;发现威胁职工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要求立即停止作业,下达立即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的命令,并立即将紧急情况和处理措施报告安全监察机构。
发现企业作业场所的粉尘或者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超过国家或行业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的,企业采用危险方法进行生产作业的,有权责令立即停止作业,并将有关情况报告安全监察机构。
发现企业负责人或者其他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工人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或者发现工人违章作业的,有权责令纠正或立即停止作业。
发现企业使用的设备、设施、器材、劳动保护用品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安全技术标准的,有权责令其停止使用;需查封或扣押的,应及时报告安全监察机构依法处理。
法律、法规依法赋予的其他权力。
安全监察员的管理与奖惩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有关文件,对安全监察员监督管理与奖惩的主要规定如下。
监督管理主要规定
按照公务员和安全监察员应具备的条件,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新录用的安全监察员试用期为1年,试用期满后合格的予以任职,不合格的取消录用。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按干部管辖权限对安全监察员实行分级管理。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各级安全监察机构要结合本机构的和本地区的实际,建立健全安全监察员监督约束制度。
安全监察机构的行政监察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安全监察员履行工作职责实行行政监察。各级安全监察机构要及时受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安全监察员违法违纪行为的检举和控告。
安全监察机构为安全监察员提供履行职责所需的装备和劳动保护用品;安全监察员下井工作,享受井下工作津贴。
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制定安全监察员培训规划和办法,组织实施对安全监察员的岗前培训、年度轮训、特殊培训;煤矿安全监察员每3年至少应接受不少于1个月的脱产培训。安全监察机构按照管理权限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安全监察员的“德、能、勤、绩、廉”进行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安全监察员使用和奖惩的依据。安全监察员实行定期交流轮岗制度。
安全监察员履行安全监察职责时应向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出示安全监察员证,安全监察员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得伪造、买卖或者转借他人;安全监察员发现企业存在事故隐患或危及企业安全的违法行为,应及时处理或者向安全监察机构报告;对每次安全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应当详细记录,填写执法文书,并由一同参加检查的安全监察员签名后归档。安全监察员发出安全监察指令,应当填写执法文书并送达行政相对人。
奖惩主要规定
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调整阶段一样,我国的个体防护装备产业历经一段较快的发展后,现在也进入了调整期,既遇到挑战,也迎来了机遇。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很多。
蜕变
在我国一些建筑工地、矿山、化工企业,在出现粉尘、有毒有害气体、辐射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上,我们会注意到:很多作业者佩戴的个体防护装备,在外形和内在质量等方面,与外资企业生产的已经没有明显区别了,有的产品甚至在性价比上超过了外资企业。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内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十多年来,国内个体防护装备行业发生了让人瞩目的蜕变。
应当承认,国际品牌的进入,为国内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如霍尼韦尔、3M、梅思安、安思尔、杜邦等外资企业,以其过硬的产品性能和较好的服务与培训,在业内具有较高的美誉度。它们生产的“从头到脚”的各类个体防护装备,一度占据了国内90%以上的高档市场。
国际品牌的效应对市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几年前,国内某个地级市消防局为消防人员采购正压式呼吸器,当地政府一位领导以“必须购买国际品牌”为由,撤销了国内一家企业的竞标资格。而这家国内企业的产品已经在消防领域占据了很大的市场,其产品的一些性能已经超越了国际品牌。大部分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对个体防护装备的选用,早期基本沿袭了原来的采购思路,很少考虑将中国产品列入采购目录。
产品的落后、信誉的丧失、品牌意识的缺乏等带来的负效应,极大地刺激了一些国内企业负责人。他们奋起直追,瞄准国际标准,修炼内功,淘汰落后生产设备,斥资完善检测检验装备等,使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近些年来,一些好的产品不断崭露头角,打出了知名度,提高了美誉度。据了解,在国内的各类招标活动中,先后有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北京等地的企业,在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多次胜出,其产品包括防尘口罩(半面罩、全面罩)、正压式呼吸器、安全帽、安全鞋(靴)、特种防护服等等。
一些曾经长期为外资企业加工贴牌生产安全鞋(靴)、防护服、呼吸器、防护手套等产品的企业,在保持一定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也大力拓展国内市场,努力打造民族品牌,有了长足的进展。
在国内劳防企业中,手部防护产品一直是弱项,但我国生产的各类防护手套和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却成为一大亮点。在江苏南通、浙江台州、山东高密和广东高州等地,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生产集群基地,每年的总生产量高达100亿副左右。而出口到世界各地的,也占到了生产总量的一半以上。如一些企业的年度销售总额,显著超越了一些国际品牌公司。年度销售超亿元甚至达六七亿元的企业,已经不是一两家了。一些鞋类、防护服生产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职工人数,有的在500人上下,多的则会达到一两千人。在一些企业的现代化厂房中,其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可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媲美。
企业有如此的发展规模和较高的产品档次,再一概对其冠以“小、散、软”,可能就不适宜了。很多企业的实力,已经与“中、小”企业的范畴渐行渐远。在波澜不惊的市场中,国产的个体防护装备开始让国内外人士刮目相看了。
有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已经成为个体防护装备的生产大国。这一新兴产业,要实现由生产大国向强国的转变,是有充足条件的。这个产业的新拐点已经出现。
拐点
“拐点”,既与国内外市场的变化、监管和政策的走向及其影响等因素有关;但更多的是指相关企业负责人的承传和接续。
一些较为成功的业界负责人,伴随着创业和发展,大多已在60岁上下,还有的已超过70岁。这些高龄的企业主,大多由原国有企业或体制内的人员转换而来。在每年的展会上,“老老板”的身后,常常可以见到新的年轻面孔。
很多生产企业是由老一代打拼出来的,后来发展为家族企业。一些企业主的奋斗和敬业精神,造就了企业和产品,企业的发展,与企业主的人品、能力和威望休戚相关。现在,接班的问题逐渐成了一些“老老板”的心结。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生存环境下,曾有人向“老老板”建言:倘下一代接班条件有限,自己又难于坚持,就要勇于“淡出”,彻底走体制创新之路,尽早建立规范的公司化管理体制。这个“拐点”要抓好、抓住。对于经过历练、有能力掌控企业的“二代接班人”,大家也同样寄予期望:守成靠勤勉,超越要创新,登高望远,多结交专家朋友。在网络线上线下,敢于弄潮又不被裹挟,进退有度。
据了解,一些国际品牌公司以向终端使用者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做法,为使用者提供了全面又较好的服务,赢得了企业的欢迎和信任。国内一些产品单一的企业,也在有意学习和模仿,比如在生产的同时,也注册了专业的销售公司,或使生产经营多元化。
这样的发展举措,以年富力强的老板居多。这些视野开阔、用心开拓的中年企业家,大都有一个共同点:有较高的学历,在外资企业历练过,有的还曾经是国际品牌公司的高管人员。这些人士中,有的已经向社会交出了优秀的答卷:企业由小变大,产品有所创新,销售触角延伸到了发达国家等等。
总而言之,“家长或家族式”的管理,在小企业是比较有效的。一些产品单一但有着较好声誉的小企业,要追求产品的精益求精,以诚信和高于国家标准的产品坚守市场。有条件时,不妨“外攀高枝”或与他人“联姻”,以左右逢源、稳健生存。
聚力
正是因为企业的转型、传承等出现了“拐点”,很多企业负责人及其高层管理人员,都渴望与业内外加强交流,期望获取更多的国内外专业信息,盼望业界出现“抱团效应”,谋求更多的表达渠道,扩大话语权等等。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业界的成熟和对自身认知的变化。业界的觉醒,为企业自我组织、自我服务,为促进相关协会深化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业内部分企业家和专家学者认为,企业联合组织或是相关协会,可以先行开展一些尝试性工作。这里有一个背景,2013年国家煤监局开展了一次煤矿企业劳动防护用品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之后,相关部门组织了一批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和相关专家到煤矿调研,以防护服和布料生产企业为主。不想,许多得知信息的知名企业不请自来,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调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并已落实到防护服的设计和生产中。
由此引发开来,相关的工作可以有组织地进一步开展。可以选取重点企业,有计划地开展个体防护装备的专项调研及宣贯,如:石油石化、电力、冶金和机械制造等行业的大型企业。调研可以邀请有关新闻媒体随行,把调研及宣贯活动办成一次宣传新产品、新标准、新技术的劳动防护教育普及活动。
8月25日上午十时,我们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的一个煤化工国家示范项目基地,全神贯注地听项目负责人介绍情况。时值初秋,太阳无遮无拦地照射下来,女士们都打起了遮阳伞。天空高远,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出黄土的草地下,埋藏着丰富的褐煤,正是在此地,政府给这个项目的业主单位新奥集团配备了3.2亿吨褐煤。
项目负责人叫庞旭林,新奥气化采煤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所负责的项目是煤炭地下气化,目前已经完成中试,有望近期斩获路条。
而与乌兰察布西北部相接壤的包头市,我国第一个商业化煤制烯烃项目——神华包头60万吨煤制烯烃的煤化工项目落地于此,相较于还处在项目示范期的新奥地下气化场景,这里颇为壮观。偌大的厂区里,纵横交错的管道和几十米高的圆筒装置相连,让人印象深刻。
这是我国首套年产180万吨甲醇、年产60万吨煤制烯烃的工业示范装置,已于2011年投入商业化运营,这套总投资额高达170亿元的项目,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6.1亿元。正是与传统化工亏损形成鲜明对比,才令其成为各路资本逐鹿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在近3年内,国内准备开工建设的煤制烯烃装置有可能突破36套(含正在试车的装置)。
除陕西、内蒙古等传统的产煤大省外,一个足以进入中国历史最大开发规模的煤化工投资浪潮,正席卷坐拥中国40%煤炭储量的新疆,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伊犁和准东地区,拟建项目鳞次栉比。深陷煤炭外运成本过高漩涡的新疆,仿佛找到了新的出路,动辄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投资,恰恰是新疆当地政府最想要的结果。
地方的投资热情似乎已经挑动国家主管部门的神经。种种迹象表明,在神华包头煤制烯烃等示范项目逐步成熟的背景下,停滞三年的煤化工行业迎来新的转机,煤化工审批有望松绑。但地方政府和企业高涨的投资热情下,仅仅完成小规模示范项目,离大规模商业化还有多远的距离?发展过程中会遭遇哪些瓶颈和阵痛?
为此,在过去的两个月间,《能源》杂志采访组深入新疆、内蒙,近距离感受这股投资浪潮,试图为您厘清煤化工发展的现实图景。
搅动西部的热情
由鄂尔多斯市向东150公里,便是全国最大的产煤旗县准格尔旗。数百辆重型运煤货车穿行在通往准格尔旗的高速公路上,首尾相连。这个在蒙古语意为“左翼”的地方,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位于蒙晋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其散落在7692 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坡下的黑金,聚焦众多目光。
伊泰煤制油项目坐落于此,距离其酸刺沟煤矿约为40公里。在这个16万吨的示范工厂里,数以百计的管道依次相连,产出柴油、石脑油还有液体石蜡、液化气等产品。对于第一次看到煤制油项目的人来说,这种场面具备相当的震撼力。
而在这里,过不了多久,将有更多类似伊泰煤制油规模的工厂拔地而起。离伊泰煤制油工厂车程20分钟处便是准格尔旗大路新区的展览馆,它向参观者展示一个即将兴起的贴有煤化工标签的工业园区。在条块清晰的规划图上,标注着煤制清洁能源用地的标识,在这块17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囊括南部煤制油、甲醇、烯烃产业基地以及西部煤制天然气及下游深加工产业基地。
毫无疑问,政府意图打造新兴工业区域,以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据展览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来这儿参观的不仅仅是政府官员,投资人、企业高管都跑到这里,试图在当地日益繁荣的煤化工建设浪潮中掘得一桶金。
从地理位置看,大路园区地处库布其沙漠尾端,人口稀少,距离最近的蒙泰不连沟煤矿仅4公里,原料煤可直接用皮带输入园区。让当地政府颇为自豪的是,其具有发展煤化工必备的关键要素——水资源,东临黄河,南依孔兑沟。
显然,准格尔旗人有着更大的野心——依据大路工业园区的规划,计划在5年内形成年转化原煤1.5亿吨,建成年产600万吨煤制油、220万吨烯烃、200亿立方米天然气、100万吨二甲醚等加工项目。
从进入投资主体来看,既有伊泰这样的当地民营龙头企业,亦有中海油、中电投、大唐为代表的央企。
大路工业园区无疑是煤化工开发热浪中的一个典型写照。
在新疆,场面更为宏大。几乎所有在新疆斩获资源的企业都宣称在当地投建煤化工项目。伊犁和准东两个煤化工基地,未来几年投资额将数以千亿计。据新疆煤炭工业管理局副局长吴甲春介绍,到2015年,新疆煤炭产量达到4亿吨以上,除了“疆煤外运”和“电力外送”之外,其中相当一部分产量将被用于煤化工加工,煤制天然气产能达到600亿立方米,煤制烯烃100万吨,煤制乙二醇100万吨等。
在伊犁,从2010年获得路条后,开展前期工作和建设的新疆庆华能源集团年产55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一期设备安装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后期调试,其试图打造成国内煤制天然气的标杆工程。同在伊犁,类似庆华这样的煤化工项目星罗棋布,中煤集团60万吨煤制烯烃基地、中电投能源重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每一块空地,都可能意味着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投资。
在准东,一个更为庞大的规划正在等待国家发改委放行,由中石化牵头,华能、兖矿、新疆龙宇能源、潞安、神华、中煤、新疆兵团等多家公司参与的煤化电热一体化项目(煤制天然气为主产品),产能总规模高达300亿立方米。石化巨头进入煤化工领域的决心已经势不可挡。据9月28日最新消息,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在北京揭牌,这标志着中国石化煤化工业务全面启动。根据规划,“十二五”时期中国石化将建设内蒙古、新疆、贵州、安徽、河南和宁夏等6个煤化工基地。
谨慎的审批
与各地煤化工投资高涨的热情相比,国家发改委的态度却极为谨慎。
早在2009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就将煤化工列为产能过剩行业,指出煤制油示范工程正处于试生产阶段,煤制烯烃等示范工程尚处于建设或前期工作阶段,但一些地区盲目规划现代煤化工项目,若不及时合理引导,势必出现“逢煤必化、遍地开花”的混乱局面。
该文件明确提出“要严格执行煤化工产业政策,遏制传统煤化工盲目发展,今后三年停止审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项目。稳步开展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建设,今后三年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现代煤化工试点项目。”
这一通知的颁发,在业内被视为煤化工项目审批的一道“紧箍咒”。2011年4月,国家发改委《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进一步加强煤化工项目审批管理。
《通知》规定在新的核准目录出台之前,禁止建设以下项目:年产50万吨及以下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甲醇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二甲醚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油项目,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气项目,年产20万吨及以下煤制乙二醇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文件中明确指出将煤化工项目审批权收回国家发改委,“上述标准以上的大型煤炭加工转化项目,须报经国家发改委核准”。
彼时,国家通过审批权的收回,提高煤化工的准入门槛。在连续出台多份规范性文件后,国家主管部门试图对“高烧不退”的煤化工强制“降温”。与之相悖的是,政策调整收效甚微,地方投资冲动依然难以遏制。
在鼓励和约束的踟蹰之间,被业内视为产业发展引领性文件的煤化工“十二五”规划——《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迟迟没有出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至今,关于《规划》出台的时间一再推迟。其中,传闻中批复气化技术、合成技术、大型设备等18项重点示范内容以及内蒙古、新疆等11个省区的15个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更引人注目。
而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白颐看来,《规划》是指导性的意见,不可能有具体项目表。对此,煤科总院北京煤化工分院副院长陈亚飞也表示认同:“《规划》只是确定发展方向,具体的项目到底多大规模、由谁建都没有最终确定。规划并不代表审批,项目审批要经过多个程序:可研报告做完以后,专家要评审,中咨集团出具意见,然后完成环评、土地规划相关事宜,最后才是批准。所以具体项目在后期还会有调整。”
目前,煤化工项目一般先由企业报备地方政府,进入地方规划后,再由地方发改委上报国家发改委。一方面要顾及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诉求,另一方面要在经济效益和环境容量间寻找平衡,煤化工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就让国家相关部门进退两难。
在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副院长杜铭华看来,国家和地方对煤化工项目的控制力度出现差异,其中逻辑并不难理解。“有些地方像西部,依靠资源的发展,对于上马项目比较着急,往往考虑不全,会有一些风险。尤其是对市场考虑不够周全,投入工业生产需要一系列细致的工作。国家主管部门要宏观把控,地方把收入提高,国家则要考虑额度。”
难以忽视的环境考量
由于众多煤化工项目将扎根于鄂尔多斯,对于煤炭资源、水的配置也是摆在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高耗水、高排放一直令煤化工被人诟病。“国家对于煤化工项目谨慎,主要有以下几个出发点:一般有煤的地方较为缺水,现在平均生产一吨产品需要耗水8—10吨,另外,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一次性投入较大。” 原中石化总经济师刘文龙对《能源》杂志记者分析道。
在煤化工项目中,水主要用作反应原料和冷却水,一部分水作为原料被消耗掉,大部分的水是用于冷却。据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葛耀勇介绍,其16万吨/年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生产一吨油品耗水8吨左右,如果装置规模扩大到200万吨,耗水量有可能降到3.68吨。为降低水耗,企业需要作节水改造,实现水的闭路循环,但是需要大量投入,企业在施行过程中还需考虑经济效益。
在内蒙,一些待建的煤化工项目取自流经内蒙的黄河水,利用水权置换,将农业灌溉的节水部分置换成工业用水。“每年流经鄂尔多斯的黄河水高达160多亿方。” 葛耀勇说。
在另一煤化工项目聚集地准东,其用水主要来自北疆的额尔齐斯河。当初为解决乌鲁木齐等发达地区的用水,政府实施了额尔齐斯河调水,如大规模煤化工项目投产,与此前的借调水产生矛盾。(详文请见本刊2012年8月刊封面文章《新疆快与慢》)。
“水资源的统筹靠政府来管理,每个项目在实施之前要有很详细的论证过程。政府本身也不能因为追求工业项目,牺牲环境。政府找专家和相关部门一起评估,需要耗多少水什么质量的水,最终才能正式立项。”杜铭华如此建议。
对此,发改委在去年出台的《通知》中强调强化要素资源配置。煤炭供应要优先满足群众生活和发电需要,严禁挤占生活、生态和农业用水发展煤化工,对取水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煤化工项目,新增取水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等规定的煤化工项目,一律不批准用地,不得发放贷款,不得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严格防止财政性资金流向产能过剩的煤化工项目。
变了味的煤炭配置
煤化工项目的上马对于地方GDP的拉动作用毋庸置疑,甚至很多企业是为了获得煤炭资源不得不投资煤化工项目。据报道,早在2003年,陕西省政府提出,新建煤矿必须配套煤炭转化项目,否则不得上马。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乌荣康透露,以煤化工项目换资源成为中煤集团在内蒙等地获取资源的唯一途径。
据杜铭华介绍,政府给企业配置煤炭的前提是,就地转化煤炭达到一定比例,基本上不存在上马煤化工项目没有配套煤矿的情况。
2004年,新奥进驻鄂尔多斯,投资煤化工项目。在过去的8年间,从最初的按煤耗量的两倍配置资源到“20亿投资换1亿吨煤”,再到非煤企业不一定配置资源,而是采用税收补贴,政府对于煤炭资源配置政策进行几次调整。“2009年开始,大批中央企业进入鄂尔多斯,资源基本被划分完毕,政府配置资源的政策也不断发生变化。”新奥能源化工集团总经理赵义峰对记者说。
在新疆,资源受制于运输瓶颈,经济价值的实现受到约束,进驻企业拿到资源相对容易,但情况也发生了转变。几年前,一些企业在通过煤化工项目获取资源后,对其进行开采售卖,而煤化工项目却迟迟未动。而如今,此种情况难以维持,“很多企业拿了资源后的一定时间内必须开工,不开工资源有可能被收回。”一位业内人士称。
去年10月21日,新疆专门出台《自治区煤炭资源有偿配置与勘查开发转化管理规定》(简称《规定》),该《规定》指出取得煤炭探矿权,经勘查达到开采程度并符合转化条件的,必须有国家或自治区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核准的开发利用转化项目。因而,从此种意义上说,未经核准的煤化工项目,很难获取配套资源。
在白颐看来,未经审批的煤化工很难开工,不但获取配套资源有困难,更无法从正当途径进行融资。地方上看似热火朝天、高歌猛进的场景,极有可能是假象。
示范升级的困境
从当前的示范项目看,新型煤化工主要有三类:煤制烯烃、煤制油和煤制天然气,现实情况是除了煤制烯烃有商业化运作项目外,煤制油和煤制气还尚处于示范阶段。
7月28日,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公告称,其开发建设的年产40亿立方米的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打通一期全部工艺流程,产出合格天然气,被视为国内首例大型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同时,大唐发电还披露,公司投资经营的多伦年产46万吨煤基烯烃项目已投入连续运行。
受制于气价和管道,煤制天然气项目投资的风险不言而喻。据庆华集团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由于接入西气东输管道的管输费用没有谈妥,工程基本建设已经完成的煤制天然气项目还并未向外送气。
在煤制气重镇新疆,中石化计划投资2450亿元修建“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项目”,分新粤浙管道和新鲁管道两大部分,其中新粤浙管道线路总长8200公里,新鲁管道线路总长4400公里。造成的结果是,煤制气项目的审批与“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项目”绑定,更有消息称,中石化输气管道项目是和新疆准东示范区的煤制气项目整体上报国家发改委的,获批也有望是整体获批。
“我们起初是想做煤制天然气项目,后来因为管输问题没有解决只好放弃。另外,经济效益也不能保证,一些企业煤制天然气的成本在1.85元到1.95元之间,在加上管输费用,基本无利可图。”一位业内人士这样抱怨道。
“假设1吨煤可制300立方米的天然气,目前1立方米气入管道的价格一般1.2元至1.5元之间,在目前煤价成本约300元每吨的情况下,煤制天然气理论上肯定是亏损。”陈亚飞如此分析。
与煤制天然气情况不同的是,得益于神华包头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稳定运行带来的高收益,在业内对于煤制烯烃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共识——在煤化工发展序列里,煤制烯烃被当做首选。煤制烯烃,以煤为源头经过煤气化、合成器净化、甲醇合成、甲醇制烯烃等工艺环节,最终生产聚烯烃或烯烃衍生物。
由于近些年来,受经济发展拉动,烯烃需求较大。据亚化咨询分析师郑春临介绍,在过去十年间,煤制甲醇在我国遍地开花,造成产能过剩,而甲醇制烯烃环节逐步成熟的背景下,煤制烯烃将价值进一步延伸。
然而,由于国家规定禁止建设年产50万吨及以下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因而在此前建成的许多小规模煤制甲醇的项目难以将产业链继续延伸,投资的经济效益就无从谈起。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来,由于美国天然气价格持续下跌,天然气化工项目陆续上马,未来将与我国煤化工产品形成竞争之势。“彼时,煤化工企业需要考虑的是产品的销路,西部省市为了消化煤炭产能并抱着往产业链下游走的美好愿望有可能落空。” Martec迈哲华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能源电力总监曹寅表示。
对此,刚从美国考察而回的赵义峰也持相同观点:“美国的天然气非常便宜,并且产业链条非常短,低成本使我们难以与其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