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知识培训方案

农业知识培训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知识培训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知识培训方案

农业知识培训方案范文第1篇

(铁道警察学院 法律系,河南 郑州 450053)

摘 要:制定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战略、政策,是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的需要,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农业;中原经济区;知识产权战略

中图分类号:G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6-0084-03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知识产权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农业部于2010年推出了《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颁布,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因此,制定适合省情的农业知识产权战略、政策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虽然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重大转变,但是农业的重要地位依然没有改变。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解决粮食安全,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的国际竞争力,都需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因此,制定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战略、政策,对建设中原经济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河南省农业发展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农业知识产权是指发生在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民事主体对人们脑力劳动创造的涉农智力成果、特定标记和其他非物质信息等依法享有的专门权利。[1]其主要特征有:农业知识产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等知识产权的法律共性,属于民事权利的范畴;同时农业知识产权也因为其涉农特征,而具有的主体难以控制性、易扩散性等特征,其权利既可以是由涉农智力成果的创造者取得,也可以是由其他合法取得权利的人享有。而且因为其以涉农智力成果、特定标记和其他非物质信息为保护对象,与传统物权所保护的有形财产不同,因而保护对象有很大的扩张空间。根据有关国际条约和我国知识产权法律规定,我们认为,所有涉及农业、农村经济或者农村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产权都属于农业知识产权。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可以分为农业知识产权和涉农知识产权,前者包括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原产地标记、农业生物遗传资源,后者则是指可以适用于农业的知识产权制度,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其中植物新品种权是农业知识产权最主要的保护形式。

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展为本国乃至国际重要的经济贸易政策,其他国家也都基本建立起相对完备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农业科技创新得不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成果率很低,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和制度。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又是全国的主要粮食(小麦)产区,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但是人口过亿,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围绕主要粮食作物进行农业科技创新,获取关键性的农业自主知识产权;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农业并不仅仅是被保障的对象,而是要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发挥基础作用,成为城镇化、工业化的强劲引擎。要达到这一点农业必须提升自身水平。农业知识产权为此保障护航。知识产权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核心竞争力,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和掌握农业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各种农业知识产权制度为农业的科技创新与市场营销奠定了制度基础。大力提升农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迅速增强我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一)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制度的现状

河南省2008年制定颁布了《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对于商标、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农业知识产权做出了规定,并把农业作为重点产业,明确了知识产权战略任务,提出:“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保护动植物种质资源。在农作物、畜禽等新品种选育、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农作物病虫害及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关键技术、农业设施与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突破。重点建设以知识产权为支撑的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高效特色农业,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具有传统优势和独有地理环境的农产品,积极采取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打造知名品牌。重视粮食、果品、肉制品等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引导和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强商标注册,培育一批驰名和著名商标,形成知识产权优势。把知识产权与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相衔接,提高全省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多年来,我省围绕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比如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工作的推动都卓有成效。2009年,河南省农业厅制订《河南省2009年农业植物品种权行政执法实施方案》,并依法开展农业植物品种权执法工作,农业植物新品种侵权、假冒案件得到了及时查处,有效地保护了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我省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数量稳步提高。[2] 2010年,河南省农业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2010}50号)和国家知识产权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省政府和农业部的统一部署,把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放在突出位置,统一安排和部署、集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3] 2009年,全省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63件,居全国第三位,总申请量达到547个,被农业部授权保护的农业植物新品种达到228个。2009年,全省法院新受理一审植物新品种纠纷77件。[4]

随着我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政策的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对农业的发展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农业发展的持续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国际化的今天,知识产权所引发的贸易争端和经济纠纷日益增加,而我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同发达省份相比,或者与我省的工业和第三产业相比,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

1、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淡薄,农业知识产权转化和利用率不高,专利、商标的申请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

由于我省农业知识产权法制建设起步晚,加之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宣传较少,因此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不强。很多农业科研人员、农科管理人员对农业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还很有限。甚至还有人错误地认为知识产权产权仅保护工业领域,农业领域不存在知识产权,因此不需要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因而,我省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差,一方面不重视农业知识产权的转化和利用,农业科研与产业脱节,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很低,经常出现自己的发明不申请专利保护,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不注重树立良好的商标形象,造成了河南省农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5]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保护意识,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案件也时有发生。

2、农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健全,农业知识产权交易制度不规范。

随着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增多,一个全面、系统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但是目前我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还没有专门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建立起与国家农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完善的农业知识产权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此外,与之相关的农业知识产权实施与管理制度,尤其是知识产权交易制度还很不规范。规范、合理的交易制度能够加快农业知识产权的流动,使创造人或者权利人快速有效的实现效益,不仅能够激发和保护创新的积极性,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农业技术更新换代,而且能够提高我省农业生产的水平。以农业知识产权中最为重要的植物品种权为例,尽管近几年,我省的植物品种权申请与授权的数量都在不断增长,但是进行交易转让的数量不多,规模也很小,而且签约率低、违约率高。究其原因,还是由农业知识产权交易制度不完善导致的,因此,健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的同时,还需要尽快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交易制度。

3、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机制不完善,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缺乏。

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不够。尽管近年来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小组、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办公室以及河南省农业厅等相继开展了不少有关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项活动,严厉打击了一批重大的侵犯农业知识产权的案件,可以说其行政执法的力度是在不断加强的。法院受理的农业领域知识产权纠纷的数量特别是有关植物新品种权的案件不断增加。但是,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仅仅靠一些专项打击或者保护活动,还是远远不够的。没有针对农业知识产权特殊性的保护制度,没有健全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等等,既不能有效遏制侵权行为的发生,也不能有效的保护权利人的利益。因此,必须要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并重。此外,由于对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单位农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理念,没有配备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或者设立管理机构,没有建立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因而知识产权工作被动滞后,没有合理规划,不能防范风险,遇到纠纷没有证据,遇到侵权不会维权。

此外,缺乏农业领域知识产权开发的国际化视野,对西方国家的农业知识产权战略、保护制度等了解较少也是我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以及农业作为重点产业的发展。

三、河南省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与战略实施

根据2008年颁布的《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结合我省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要解决和有效促进我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必须进一步细化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并推进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一)建立完善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目前,在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法制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形成了以专利、商标、版权为三大支柱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框架。但在农业知识产权立法和保护方面,我国还没有形成适应全球化经济环境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我省的具体情况,尽快建立与国家农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农业知识产权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支持和保障农业科技的持续创新。

(二)构建适合我省农业发展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保护机制

完善农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同时,应加快构建适合我省实际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保护机制,制定适合农业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政策,加强不同类型农业知识产权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加强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建设,建立农业知识产权工作机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构建符合省情、有利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激励奖惩机制和应急预警机制。同时,构建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双重保护机制,除了人民法院的司法保护外,加强政府监管,增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形成有效的保护机制,切实保护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行政机关的部门联合执法,与人民法院密切配合,共同构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确保农业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

(三)全面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的保护方法

打造现代农业(循环农业、特色农业等)和继续发挥具有传统优势和独有地理环境的农业、农产品是我省农业腾飞的两翼。围绕“一主两翼”,突出主导产业,强化优势产业,差异化发展特色产业应该成为我省农业知识产权政策的主导思想。为此,在推进我省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以植物新品种、农业技术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农业著作权、农业新品种商标权和农业商业秘密权等领域的全面保护,同时,要强化重点领域的重点保护,包括进一步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制度,普查农业生物遗传资源,建立相应的资源保护和权属管理制度。强化知识产权在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导向作用,促进市场主体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尽快形成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权责一致、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体制,促进与专利、商标、版权等部门协作配合等。

(四)加大宣传,培育农业知识产权管理专门人才

要大力宣传农业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把农业知识产权宣传纳入全民普法教育计划,采用多种形式,向我省人民普及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农业知识产权对于农业大省所具有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形成保护和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环境。尤其应当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的针对性培训,使他们能迅速提升观念,敢于且善于依法保护自己的农业知识产权。同时,要鼓励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如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知识产权专业已经招生,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校也新增了知识产权专业,与此同时,也可以鼓励其他高等院校开设农业知识产权课程,培养农业知识产权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宋秉斌.试论我国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08(1).

[2][4] 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南省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办公室.2009年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河南日报[N].2010年4月20日.

[3] 河南省农业厅关于打击侵犯农业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工作总结[EB/OL].http://moa.gov.cn/ztzl/

djqqjmwlxd/df/201107/t20110709_2048927.htm.

农业知识培训方案范文第2篇

有利于保险企业加快拓展县域和农村保险市场,增强经营发展能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扎实实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顺利开展;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国家继取消农业税、实行直接种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后,采取的又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市是农业大市,也是农业灾害频发地区,由于农业风险保障比较脆弱,各种自然灾害往往给广大农民造成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着农业的稳定发展。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有利于农民在市场机制下防范、转移和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有效保障灾害之年农民收入和生活的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调动农民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推广,提高我市农产品的竞争力。

二、强化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原则,市财政局、农业局、畜牧水产局、人保财险市分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保分公司营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年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保费补贴范围、保费费率和分担比例,同时,暂定由中国人保财险市分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保分公司营业部具体承办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目前,国家和省、市政策性种植业保险补贴已按一定比例预拨各县(市)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抓好宣传发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媒体,采取进村宣讲、印发明白纸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要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群众联系密切的优势,推广普及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同时,积极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政策和知识,让政策进村、入户,切实增强农民保险意识,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

二是搞好专项培训。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项新任务,涉及学科多、领域多。为解决目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既懂农业知识又懂保险知识的人才短缺的现状,各级要重点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乡镇及村两委、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的农业保险政策、常识等方面的培训。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等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做到每个参保行政村至少有一名懂农业保险知识、解相关政策的专业人员,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加强情况调度和调查研究。各级要尽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情况调度制度,加强情况调度和信息搜集整理,深入基层,解农民呼声,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加强检查督导。要注意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和办法,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要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针对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

农业知识培训方案范文第3篇

一、休闲农业专业教学现状――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休闲农业专业作为一门新型专业,兴起时间还不长,休闲农业分为都市休闲农业规划设计和生态农庄经营管理两个方向。

都市休闲农业规划设计方向主要面向都市休闲农业园、农工贸企业集团、星级休闲农庄和旅游观光技术服务组织就业,培养具有都市现代休闲农业规划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从事都市休闲农业创意规划设计与管理、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规划设计与管理、休闲农业创意规划设计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生态农庄经营管理方向主要面向农业高科技园、大型休闲度假村、星级生态农庄、旅游观光技术服务组织就业,培养新时期生态农庄发展管理需要的,熟悉植物栽培、动物养殖与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掌握生态农庄管理专业知识,具备生态创意、规划、经营管理、创新等职业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休闲农业专业于2013年开设,由于专业开设时间不长,多数老师还是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有少数老师正尝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在考核学生标准上,设置了“百分制”,期末考试占70%,平时占30%。从学生反馈情况看,70%的学生对目前的教学表示满意,30%的学生对目前的教学表示不满意,认为没有学到多少知识技能,工作后遇到的业务知识与学校所学到知识有很大区别,动手能力差。

二、休闲农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关于休闲农业实践经历缺乏

高等职业教育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而目前高职学院休闲农业专业教师曾在相关企业工作过的较少,大部分休闲农业教师没有下过企业。教师自身实践经验不够。大部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

2.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

目前课程体系还是三段分类模式(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仍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施的课程没有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由于专业开设时间较短,教材也存在着缺陷,没有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休闲农业专业教材。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本应掌握的岗位技能知识,缺乏独立工作和协调工作的能力,甚至缺乏必要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流能力。

3.实践性教学课时偏少,理论课经常占用实践课

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专业课要全方位开展实践性教学,把实践性教学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手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安排适量的学时,加强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但实际上实践性课程只是一种点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培养学生休闲农业应用技能的问题。目前某些专业课已逐步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但由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93课时少,理论教学部分无法完成,理论课经常占用实践课,教师减少实践教学的现象较多,使得学生技能训练时间严重不足。

4.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较差

目前大多数老师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教学目的达不到,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即使在休闲农业实训时教学方法也较单一,没能真正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在考核上期末成绩占70%,也使得学生不注重平时的学习,不注重实践。所以我们的学生休闲农业从业资格证和助理休闲农业师技术资格证的考试及格率并不高,到了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不强。

三、相关对策

1.调整教学计划,增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

一是改革教学计划。在休闲农业基础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增加实训课时比重。在教学中既要注重休闲农业理论教学,保证学生所学均是最新休闲农业知识,又不能忽视休闲农业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应逐步调整教学计划,增大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的比重,争取达到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课时1:1的标准。具体在执行时对《基础休闲农业》、《财务休闲农业》、《成本休闲农业》等课程每门都增加一定的实践性学时,每门课程先讲授理论知识,然后做休闲农业模拟,让学生边学边练,通过内部调整缩减理论课时来增加实践学时,但缩减理论学时必须遵循理论教学“必须、够用”的原则。

二是改革教学内容。对休闲农业专业的若干课程内容,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对休闲农业人才市场需求,适当予以调整,简化、删除空洞的或与本专业不密切的内容,增添休闲农业实践中应用性较强的内容。

2.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实践、实训基地建设

针对高职院校实践、实训基地,特别是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明显不足的现状,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无论学院内休闲农业模拟实训场,还是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都是休闲农业专业的基本硬件设施,它是休闲农业专业实践性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的保证。

3.加强休闲农业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便更好地满足休闲农业专业实践教学的急需。通过网络培训的方式,接受专业理论的学习,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休闲农业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使其在休闲农业知识方面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定期集中到培训单位完成实训任务,提高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引进技能过硬、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职教师,同时,也可聘请单位企业在职的经营管理骨干、中青年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

4.制定完善与职业技能证书鉴定相一致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标准

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仅获得毕业证书,还应考取与休闲农业专业相关的等级证书。对学生实行“双证书”制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而提高就业竞争力。一方面制定出与职业技能证书鉴定相一致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制度,另一方面制定科学的职业技能培训方案,以实践能力作为对学生评价的标尺。

参考文献:

[1]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张洁玉 - 《黑河学刊》- 2005

[2]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探索 迟荣 - 《会计之友》- 2003

[3]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研究 马占成 - 《会计之友》- 2003

农业知识培训方案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根据《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示范县实施方案》的要求,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建立健全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对农技人员培训等措施,健全推广机构.提高我们农技人员素质,全面提升农技人员公共服务能力,为确保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农民的持续增效,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保障.

二.遴选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

由农户自愿报名,村委会择优录取的原则,镇政府同意评议后张榜公示,由每名技术指导员负责10名科技示范户,这些科技示范户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种田水平高.对新技术.新农业知识感兴趣,又乐于助人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能够真正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的农户.

三.实施内容适度安排

(一)通过此项目实施,加强科技示范户的培养,最大限度的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确保科技真正入户,技术真正到田.作为科技示范户,能够真正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的农户.为提供我乡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技术服务和科技支撑.

(二)推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1.种子包衣和等离子处理技术

2.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3.机械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

4.合理使用低毒低残留短残效化学药剂除草技术

5.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

6.农田统一灭鼠技术

7.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早熟技术

四.实施物化补贴

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和新成果.

通过提供部分补贴以技术“物化”的方式配送给示范户,不断开拓科技示范户的内涵,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学致富的积极性,按照政府给补助,专家开药方,农民出收据,财政一支笔的方法,把一切主推品种,新型农药,肥料,农机具等优惠优先提供给示范户.

进展安排

年10月―11月末,完成技术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的对接.了解和掌握示范户的生产情况,技术需求等情况.完成科技示范户挂牌工作,技术指导元和科技示范户共同制定培训指导计划.

年12月初―2010年1月末,围绕主推技术进行集中和分户培训.

2010年2月初―3月末,针对示范户如何选购玉米品种,化肥等农用物资进行指导.

2010年4月初―4月末,针对整地播种,配方施肥,玉米丝黑穗病,化学除草剂等进行指导.

2010年5月初―5月末,针对玉米播种拿全苗,农田灭鼠,庙后化学除草技术,进行培训和指导.

2010年6月初―6月末,针对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玉米黑粉病等技术进行培训.

2010年7月初―7月末,针对玉米化控,大小斑病进行指导.

2010年8月初―9月末,针对促早熟,玉米收获与储藏技术进行培训和指导,并了解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应用效果等情况.

四.针对我乡玉米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我乡玉米播种品种以先玉335为主,播种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

存在的问题

(1),种单一,风险大,农户跟风现像严重

(2),近几年春旱,,出苗时好时差,出苗率没有保障

(3),种植密度过大,该品种植株高,易倒伏.

(4),施肥不合理,n,p,k搭配不均,造成微量元素缺乏,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保肥保水能力差,导致土壤肥力逐渐下降.

(5),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或不防治.

(6),除草剂使用不当.

(7)玉米收获水分高.

解决方法:

1、推广种子等离子处理技术,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适时播种保全苗为丰产打基础.

2、推广适区,丰产状好,品质优的玉米品种搭配种植,在保证稳产的基础上夺高产.

3、根据种植品种确定适宜密度,推广玉米化控技术防倒伏.

4、推广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地力,提高土壤保墒能力,提高化肥利用率.

5、大力推广生物防螟,农田统一灭鼠及其它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农户认识,积极防治,减少产量损失.

6、推广低毒,低残留,短残效化学药剂除草技术,提高除草效果,减轻药害的发生.

7、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早熟技术,适时晚收,收后用离地适风窄架储存,降低水分,减少霉变的发生,利用提高销售价格.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农业知识培训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技术;基层农村;技术推广;现代农业

中国现代化农业技术如何在基层农村推广,我们主要通过对农业知识的示范、积极做好指导工作、通过现场实地实验、走进基层提供咨询服务这些实际行动,才能让我们的农民朋友懂得只有通过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种植出来的农产品才是最有价值的。从而客观的去认识农产品的实际价值与经济价值。将我们多年的农业技术成果推广到农村去,让更多的农民知道农业技术的发展及农作物的重要影响。不断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广大农民的收入,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做到长久规划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建设新策略。可在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通过实际工作总结出来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技术向下推广的进程。

一、 影响进程的主要因素

1、推广人员素质问题。

相关人员对农业技术本身掌握的不扎实、知识结构不完整,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热情不够,对农业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思想意识上十分落后。种种因素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的进程。这些主要是因为我国近年来还是很缺少专业农业技术人员,从人才缺口上来说有着巨大的空洞。人才的教育上落实不到位,导致农业技术人才短缺。合格毕业后的技术人员还是存在着专业素质差、个人能力低下等情况。在实际的推广工作中没有意识到农业技术的重要性,在基层出现了推广速度慢,取得的效果差,主观服务意识弱,农民理解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使农业技术推广受到十分严重的影响。

2、资金投入不足 推广体系不完善。

多年来我们对投入农业部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相对来说比较少,推广人员的工资偏低。部分地方政府为了减少地方开支缩减财政支出,擅自解散或摊牌或转售农业推广部门。致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大量离岗,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大量流失。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尴尬被动局面。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竟然变成了经营农资产品的地方,有些地方的农业技术咨询也变成了收费业务,把农业技术推广扶持变成了商业化产品。这种做法使很多农民被拒之门外,无法满足它们对农业技术的真实需求。

3、农业技术与实际生产不配套 。

作为最基层的农民来说它们需要更加简便的方法来学习实用的农业技术,更快的掌握技术才能把技术使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但往往有些科研机构却忽略了这一点的重要性,在毫无市场调查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判断,他们根本不知道农民到底需要什么。导致研究出来的产品与市场脱轨,无法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当中,更是无法有效的进行农业推广。

4、受教育文化低,接受程度弱 。

目前,我国把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范围集中在农村的偏远地区,由于其地区的特殊性,有着很多困难。譬如说,居住地分散、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都制约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给推广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还有就是农民本身的问题,由于大多数都是偏远山区,受教育的机会十分有限,文化程度相对来说比较弱一点。这样对新型农业技术的认知度很低,对农业技术现代化发展的程度及重要性理解不上去,这也是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解决方法

1、 采取多种解决方案一起实施,逐步让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 。

不管什么阶层的学习人员应该一视同仁,不管你是领导还是普通农民都要认真积极配合。但由于一些领导和农民的思想意识比较浮浅,对农业推广技术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毫无认识。总结以上因素,我们应该加大力度推进农业技术推广进程。让这些人明白农业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性,只有灵活的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才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好农业推广工作。

2、建立有效的监察机制 。

新的历史时期,农业推广作为农业生产的推动力是离不开国家、政府支持的。我们为了农业技术推广能够长期的在基层农村推广下去。除了上面我们所说的重要几点之外,主要还要有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不仅从政策上加以扶持还要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帮助。其中,包括专项资金的投入、工作人员岗位投入和物力的投入。只要政府支持我们的农业技术推广,我们才不会出现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种种原因而中途夭折。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保证资金落实到位。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做到尽职尽责,建立起来一套监管机制,对资金的来往、工作人员的工作进度都要有一个审核和评估。这样我们才能保证物尽其用,各尽其责,同心同力完成好现如今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