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健康行业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越来越多的国际咨询机构开始积极主动寻找企业级非结构化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的合作,而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特别是国资委下属的企业开始思考非结构化数据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除了银行、证券、保险、制造等传统行业对非结构化数据专注以外,政府机构、文化市场(如:博物馆、印刷出版、动漫)等行业也开始将目光投向非结构化数据管理;像云计算、业务流程优化(BPO)等全新的应用领域的非结构化数据管理也呈现出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倾注。
针对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所呈现的新趋势,IBM在业内首创性的推出为特定的行业问题所提供的企业内容管理行业应用模板,打破传统业务模式,帮助企业加速实现业务价值。例如通过针对医疗行业的Pc&I的核心功能,医院或医疗组织得以建立针对多种健康状况的预测模型。而通过使用针对反欺诈的IIM,调查员可以了解犯罪者、供应商或欺诈团伙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对复杂的多渠道欺诈构建更易解读的可视化分析。IIM能够帮助在银行、保险、医疗、零售、制造、政府部门以及公共安全领域获得新的情报,并为智慧的欺诈保护建立案例。
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企业内容管理总经理顾世山对记者表示:
“在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日益关键的今天,IBM企业内容管理凭借其创新的行业应用模板理念,与引领行业的传统解决方案共同为企业提供强大和全方位的企业内容管理能力,加速企业将内容管理转变为价值管理,推动企业智慧转型,制定更好的决策。”
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提升,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更为丰富,拥有一只可爱的宠物成为现代人寄托情感、寻求陪伴的一个非常普遍和喜爱的方式。宠物能给平淡的生活带来丰富的色彩,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商机。目前中国宠物猫犬的数量约为8000万只,预计至2020年和2025年将达到1.29和1.51亿只,宠物市场规模巨大。高速发展的中国宠物市场孕育着无限商机,而在宠物经济中,宠物医疗是最大的细分市场之一,既是宠物生活中的一大刚需,又能够将线上线下紧密结合,还能为宠物用品、宠物社区等周边服务进行导流,是撬动宠物经济的关键点。
近日,天风证券的一份关于宠物医疗的行业报告备受宠业人士瞩目。该报告从行业格局、商业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宠物医疗”这一朝阳产业。报告指出,过去十年(2005-2015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9.5%。其中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约为150亿元,行业增速达30%。国内一、二线城市的宠物产业已经相当发达,正逐步向三、四线城市布局延伸。和成熟的美国宠物市场相比较而言,我国宠物市场增速显著高于美国,但宠物医疗服务占比相对较低,未来宠物医疗行业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我们试着通过中美宠物医疗发展模式对比,来看看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
看美国宠物医疗企业发展模式
美国是全球宠物拥有率最高及宠物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据调查,2015年美国约有69%的家庭拥有宠物,全国宠物猫犬量约1.64亿只,宠物产业总支出达606亿美元,其中宠物医疗约占整个宠物产业的一半!
美国宠物医疗企业发展模式分三类:1、产品+服务类。这类公司的重点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兽医服务多是配套服务。具体为:(1)大型动物保健公司通过研发或收购方式从经济动物保健领域拓展到宠物医疗领域,这是主流发展模式。例如Zoetis通过收购SmithKline Beecham动保、先灵葆雅通过收购因特威成功涉入宠物市场。(2)将人药技术与产品应用于宠物领域,例如Aratana Therapeutics用人医技术治疗宠物癌症、慢性病。2、诊疗类。具体为:(1)连锁宠物诊所模式,即在社区内设立小型连锁宠物诊所,提供疫苗注射等常规诊断服务。如Banfield Pet Hospital美国最大的连锁宠物诊所,提供预防性保健、常规外科和急诊服务。(2)连锁宠物医院模式,即设立大型专业连锁宠物诊疗机构,除常规诊疗外还提供包括外科手术、肿瘤、癌症、心脏病治疗等专业兽医服务。北美宠物医疗护理龙头VCA Antech正是连锁宠物医院模式的典型代表,其有600家连锁宠物医院、55家兽医诊断实验室,并且销售诊断产品。3、销售类。线上加(或)线下双渠道打造专业零售商或经销商,如PetMedExpress是美国最大的宠物药房,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视和邮件广告方式销售宠物处方药、非处方药和其他健康产品。
中国宠物医疗行业旭日东升
对比美国,我们认为中国宠物医疗市场具备巨大潜力。原因在于:(1)养宠家庭率远低于其他国家,宠物数量增长空间大;(2)人均收入持续增加,主要发达城市宠物经济已高度繁荣。(3)人口老龄化叠加家庭年轻化,宠物陪伴需求大。假设2020年和2025年中国宠物猫犬数量达到1.29亿和1.51亿只,2020年和2025年城镇宠物预防型药物施用率和医疗就诊率分别为50%和70%,农村宠物预防型药物施用率和医疗就诊率分别为20%和30%。我们粗略测算目前中国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约为24.9亿元,预计2020年和2025年全国宠物医疗市场规模分别达到65.8亿元和122亿元。随着宠物数量的增长和养宠观念的转变,未来5-10年将成为宠物医疗市场的黄金发展期。
回顾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的发展,总体上可以将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2002):探索期。宠物医疗需求激增,国产医疗产品姗姗来迟。长期以来中国动保企业以生产经济动物药品为主,宠物药品研发起步较晚,其中宠物疫苗于2000年首次研发成功。第二阶段(2002年至今):发展初期。国际巨头占绝对优势,国产药品技术亟待突破。国际巨头也因多元化产品和突出疗效占绝对优势,国内动保企业开始积极布局宠物医疗市场,在研发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宠物诊疗机构以小型宠物诊所为主,大型连锁宠物医院开始萌芽。
也就是说,虽然我国宠物医疗行业起步较晚,水平较低,但目前宠物医疗行业在我国仍属于一个朝阳行业,行业的发展速度却超过许多发达国家。
销售和服务先行,产品后至
基于中国现状和美国宠物医疗发展经验,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认为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的发展将会分两步走:
第一步,在较长时间里,以宠物医院为核心的服务型企业将是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国内药企都难以在产品和技术上追赶上国际动保巨头,能够实现本土竞争优势的企业和模式只可能出现在销售端。原因在于:(1)国产宠物医疗产品起步较晚,国际动保巨头以其多元高效的产品以及完善的营销渠道占绝对市场控制权,国内药企在研发人员配备和能力上与国际动保巨头存在较大的差距,产品和技术积淀不足,此外新药研发资金投入大,目前国内药企的盈利能力以及新宠物药的预计盈利空间使得产品端在短期内注定难以有所作为。但我们也看到,近年来国内动保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宠物医疗市场,与国际动保巨头的地盘争夺战已拉开序幕。(2)进口宠物药品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用户口碑,宠物主和兽医对其信任度高,要消除用户粘性尚需时日。(3)销售端行业集中度低,且国外企业难以取得经营药品销售所需执照,行业分散特性和政策保护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充分的竞争空间。
因此,以服务和销售结合发展模式的宠物医院前景最优。宠物药品销售和兽医服务属于配套业务,因此将药品销售和兽医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将成为未来发展主流,而宠物医院作为市场份额最大的药品销售者和兽医服务提供者将最具前景,随着宠物热的逐渐升温,来自药品销售和兽医服务的双重收益将推动宠物医院的不断发展。
其中,宠物医院连锁经营正成为我国宠物医疗行业主要发展趋势。宠物医院连锁能够通过统一标识、规范经营管理,有效地打造品牌效应,并且在技术、设备、人才上能够进行资源共享,建立有效的医疗网络系统,提供宠物医院的技术服务水平。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中国优质的、高端定位的、覆盖宠物服务半径的连锁规模机构将快速发展,而资本和产业资本的介入也将对行业形成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我国有很多与大学合作的宠物医院品牌,如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杭州浙江大学动物医院、广州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院、上海天使宠物医院、哈尔滨畜犬联盟宠物医院、重庆名望宠物医院等,医疗优势明显。市场上也有许多宠物医院正在寻求加盟来抢占市场先机,迅速扩大市场份额。这些宠物连锁医院一般会以医疗为核心,
辅以宠物美容、宠物商品销售、宠物寄养等,扩大医院的服务范围吸引客户。
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的代表性宠物连锁医院主要有瑞鹏、瑞派、美联众合、派特、艾贝尔、我宠我爱、美联众合、宠福鑫、关忠、思威国际等,而这些品牌的宠物连锁医院也吸引着风投的关注。
相关链接: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第一股:瑞鹏股份上市敲钟了
2016年9月2日,作为宠物医疗行业家喻户晓的品牌瑞鹏宠物医疗集团在北京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NEEQ,简称“新三板”)成功挂牌,举行隆重的上市敲钟仪式(股票名称:瑞鹏股份,股票代码:838885),成为中国宠物医疗行I第一股,开启宠物医疗行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新纪元。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职业大典中甚至还没有出现“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类型。
当时还是教师的林紫看到,有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并因难以被家长和老师理解而深受伤害。
“孩子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一些行为,往往被家长或老师理解为故意跟大人作对,或者被归类为道德品质问题。”林紫告诉《t望东方周刊》。
1998年,想要保护更多的孩子,让他们更多地被父母和老师理解的林紫,在上海创立了一家知心姐姐工作室,既接个案咨询,也做公益性的心理知识科普。这是她后来创立的上海林紫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林紫)的前身。
刚踏入心理咨询领域时,她没有想到,这个行业的发展会如此艰难――社会的误解、人才的匮乏、还有监管缺失造成的无序发展。
偷偷摸摸去看病
在创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林紫都要面对不被社会理解的尴尬。
“虽然创办之后就有人过来做咨询,我们也跟媒体合作做一些普及性的工作,但得到认同却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林紫说。
其实,中国人对于心理咨询的排斥和误解由来已久。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心主任方新至今还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末她刚刚从业时,一些来访者偷偷摸摸进咨询室的情景:他们大多在门外假装若无其事地经过,紧张地观察着过往的人群,看到没有人注意时便夺门而入,然后长吁一口气。
方新认为,之所以呈现出如此强烈的病耻感,最主要的原因是,“那时候人们认为出现心理困扰是由于一个人意志力不够强、思想觉悟不够高”,甚至有人将心理问题与精神病画了等号。
传统社会文化则加重了这种耻感。
“中国文化讲究克己内敛、家丑不外扬,鼓励大家独立解决问题,面对困难,往往要求社会成员,尤其是男性成员勇敢坚强,对脆弱者的社会容忍度较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辅导研究所所长江光荣在接受《t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
尽管较之于20年前,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心理危机干预,极大地普及了心理健康的概念,但心理咨询在中国的普及率依然不高。
江光荣提供给本刊记者的数据显示:在开放程度最高的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咨询的普及率还不足20%。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与互联网心理机构简单心理联合的《2016心理健康认知度与心理咨询行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行业报告》)中指出,在其公开收集的1291份有效回答样本中,有21.5%的人选择任由心理困扰发展,6%的人表示坚决不会使用心理咨询。
更具体的调查结果显示,当面临职业规划、学习工作压力等困扰时,只有27.6%的受访者愿意进行心理咨询;当面临婚姻恋爱等情感问题时,这一数字略有上升,为29.4%;即便是面临自杀等极为严重的心理困扰时,仍然有将近一半的受访者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
事实上,相当规模的人群正在受到不同类型的心理困扰。
在中国,目前仍然缺乏官方机构对人口心理失常的流行病学统计。前述《行业报告》指出,全球14%的人口受困于各种精神疾病,约有3.5亿人正在遭受抑郁困扰。
尽管中国人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但仍有不少需要专业帮助的人徘徊在心理咨询室之外。
“我是心理治疗师,不是心理咨询师”
林紫告诉本刊记者,无论是18年前她刚入行时,还是现在,找到好的咨询师依然是一桩难事。
在行业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一般都设有统一的行业组织、专门的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认证机构。
在中国,目前行业普遍认可的证书有3种――心理咨询师证书、心理治疗师证书、注册心理师证书,而这3种证书各有各的认证机构。
2001年,当时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心理咨询师的国家职业标准认证,对考试合格者发放心理咨询师证书。江光荣提供的数据表明,截至2016年6月,全国共有90.7万名持有此类证书的人员。
但有专家认为,这一制度的学历和专业受训门槛设置过低了,而且没有与心理咨询的学历教育相结合,又不属于强制性的执业资格证书。因此,其专业程度和含金量一直饱受诟病。
本刊记者采访时,甚至有从业人员再三强调“不要说我是心理咨询师,我是心理治疗师”。
相对而言,心理治疗师和注册心理师的专业化程度更高。
心理治疗师证书是由国家卫生部门负责考核与发放,取得该证后,一般可以为具有心理障碍的人群提供可以改变人格的深层次心理服务,服务方式仍然是谈话,也可配合药物进行。但进行药物治疗的,必须是具有医师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曾指出,在中国,心理治疗师的数量非常稀少。
同时,中国心理学会也在推行注册心理师制度,该制度对申报者的学历要求、专业背景、受训经历和从业时间要求比较严格,专业程度在业内有较高的认可度。
据方新透露,目前全国注册心理师仅有1000多名。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目前中国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大致在3万名左右,专业人员与全国总人口之间的比例大约为1:43000。
“在美国这一比例是1:857。”江光荣告诉本刊记者。
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1:1000~1:1200。如果按照这一比例推算,中国在心理咨询专业人才上的缺口约为100万人。
谁来监管
在本刊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这个行业想要取得突破性发展,还需解决一个重要问题:监管。
对于在医疗机构执业的心理治疗师,已经明确由发证的卫生部门进行监管。
可大多数心理咨询专业人员是聚集在商业类咨询机构。
这些人员和机构并没有全国统一的行业组织推进行业自律,也没有政府机构进行监管。
个人成立咨询机构只需在工商部门进行简单登记,即可开门咨询,至于创办人员有没有从业资质、懂不懂心理咨询、其经营过程中咨询师是否严格遵守了咨询伦理及效果如何,并没有人监督。
也许是因为无从监管,北京、上海等地不允许设立带有“心理咨询”字样的机构,“一些人就以教育咨询、婚姻咨询之名注册机构,行心理咨询之实。”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
如果咨询师自身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再缺乏外部监管,极易出现咨询师违反伦理的情况,例如,诱导来访者支付更多的咨询费用,或者利用咨询中来访者脆弱的心理地位,对其进行人身甚至性的剥削。而对于此类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应由谁来调查和处理呢?
现在中国尚无统一的咨询机构管理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心理咨询师执业规范。
2013年5月起实施的精神卫生法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相关内容作出了规定。但在一位要求匿名的专家看来,其对精神疾病的界定还不够科学,关于心理咨询的规定,也不过是要求其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
另据一位接近政策制定部门的专家透露,目前相关部门已确定了一份名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涉及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政策、立法、规则、人员培训、科研、政府责任、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
前述专家还透露,从文件的导向看,未来国家对于心理咨询行业的监管会按照“谁发证、谁管理”的思路进行。
一、《重庆青年报》的现状分析
(一)走向衰落的《重庆青年报》
《重庆青年报》真正走向市场化是在2002年。2002年10月8日,《重庆青年报》全新改版,强化了“打造具有鲜明青年特色”的报纸,着重满足都市青年对新知识、新时尚、新消费的追求,要“带给读者年轻的心态”。形式上,由一家周报改版为一家综合类日报;内容上,由一家“机关报”改版为市场类都市报,完全走上了竞争中求生存的道路;人员上,率先在重庆试行采编与经营分离,公开招聘大量社会人员,充实采编队伍;同时成立重庆青年广告传播有限公司,增强了报社的经营和发行力量。最辉煌的时期是2004年上半年,据统计, 在2004年1月―6月期间,《重庆青年报》的广告占版量首次达到了54.7%,仅仅低于《重庆晚报》57.6%,列重庆日报类第二位。但好景不长,在当年7月展开的次年征订前夕,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对新闻媒体的征订工作提出“不送礼、不夸大宣传”的要求,从而使得《重庆青年报》的征订量下降,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重庆青年报》在重庆都市日报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报纸的内容质量出现滑坡直接影响其二次销售。2004年全年《重庆青年报》的广告收入是3800万元,2005年全年的广告目标是4000万元,但到年底,只有1800万元的广告收入,比预期少了2200万元。2006年的广告目标定为2000万元,到了2007年,《重庆青年报》将原来的日报改为周五,不仅从气势上开始衰落,更重要的是直接减少了广告资源,将可能存在的二次出售几率再度降低。
(二)衰落原因分析
1.编采队伍不稳定
自2002年《重庆青年报》真正意义上改版上市以来,先后辙换过几任老总。由于频繁换帅,《重庆青年报》的编采人员不是要适应读者的需要,而是首先要适应领导的需要,在不断地适应中,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内容产品的生产。
《重庆青年报》的中层和基层人员也不稳定。很多中层人员和一些刚进入媒介行业的新人,在《重庆青年报》获得一定资历后,即跳槽而去,使得《重庆青年报》成为重庆报业的 “黄埔”。
2.市场竞争加大
2004年8月随着《重庆时报》的创刊,使得自2000年以来形成的重庆报业格局得以打破。以前重庆报业日报类都市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重庆晚报》《重庆商报》《重庆晨报》,第二梯队是《重庆经济报》《重庆青年报》,第三梯队为《现代工人报》《消费导报》《重庆法制报》②。《重庆时报》的发行量迅速从零飙升至发行量的第二梯队,这使原来各报既得的市场开始重新划分,重庆的报业拉开了新的竞争帷幕。
《重庆时报》直接定位在都市类综合型,且《重庆时报》的区域新闻做法更加贴近了读者,加上其覆盖在社区的发行和新闻信息采取网络化,使得《重庆时报》有了更多的机会获得老百姓身边的新闻,增强了可读性。同时,《重庆商报》进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为了应对《重庆时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也相应有动作,《重庆晨报》与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开始了长期合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这时的《重庆青年报》刚开始爬坡,还没有来得及上坎,就被这一波热浪给打了下去。
3.经营缺位
《重庆青年报》的广告源主要是来自医疗单位。2005年,全国医疗广告大整理,《重庆青年报》自然难以逃避。2005年全年的广告目标是4000万元,但到2005年年底,只有1800万元的广告收入,比预期少了2200万元。由于《重庆青年报》与其他几张都市类报纸定位重合,广告源也重合,进而影响到其经营。
经营缺位使得《重庆青年报》后劲乏力,从而影响内容产品的提供,而内容产品的质量又影响二次销售,使得《重庆青年报》进入发展的怪圈之中。
二、重庆报业的拥堵与空隙
(一)都市报竞争的白热化
目前重庆报业市场本埠报纸有《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重庆晨报》《重庆时报》《重庆青年报》《重庆法制报》《健康人报》《渝州服务导报》《新女报》《时代信报》《电脑报》等,以及重庆内刊报纸和各高校办的校报等。从内容定位和受众定位来看,《重庆青年报》面临的竞争对手主要是都市类日报,包括《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重庆时报》等。就重庆报业市场现状而言,多家报纸同时报道同一事件(其中包括一些小的事件),争夺同一读者,解读角度大致相同,由此导致内容产品滞销,竞争加剧。
(二)专业报市场的空心化
与都市类报纸相比,重庆的专业报市场却相对冷清。重庆市场目前本埠编辑出版的周报有《新女报》《渝州服务导报》《健康人报》和《电脑报》,其中《新女报》在全国女性报中处于领先地位,《电脑报》也在同行报中走在前列。
从这几份报纸来看,除《电脑报》是专事电脑硬件问题,读者以从事相关技术为主外,其他的三张报纸均以女性读者为主,这三份报纸在读者心中的地位已经奠定,特别是《新女报》,短时间内基本无法撼动。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重庆报业中的专业报,特别是针对特殊读者群的日报尚处于空白,如针对男性的日报、针对青年人的日报、针对工人的日报、针对教师的日报等,都没有涉及,而现在都市报中,也没有专门设立相应专栏。从市场细分的角度来看,这一市场也是空白,亟需开拓。
三、开启整合营销,开辟生存的蓝海
《重庆青年报》要寻求到适应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蓝海,其战略就需要有所改变,可以导入整合营销理念。整合营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营销专家唐・E・舒尔茨提出,它的内涵是: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品牌与消费者长期密切的关系,更有效地达到广告传播和产品营销的目的③。整合营销传播主张把一切企业的营销和传播活动,如广告、促销、公关、新闻、直销、 CI、 包装,产品开发进行一元化的整合重组让消费者从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对某一品牌的一致信息,以增强品牌传播的效果。
(一)重新定位
受众定位是《重庆青年报》整合营销的首要内容。目前重庆全市户籍人口为3144.23万人,常住人口2770.98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205.70万人④,有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含研究生)30.39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70.75万人,小学在校学生271.89万人。平均每十万人受大学教育的人数为3425人,受高中教育的人数为8751人,受初中教育的人数为30505人,受小学教育的人数为41452人⑤。依据《重庆青年报》的名称和重庆报业的竞争现状,《重庆青年报》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大中院校;调查发现,重庆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阅读的报纸主要是其他都市类日报,很少有学生阅读《重庆青年报》,而《重庆青年报》的市场空间就在于此。《重庆青年报》就是办给在校大学生和刚出校门进入社会的群体,其内容有生活有学习,还有创业的艰辛与苦恼等,潜在市场也很大⑥。
内容定位是《重庆青年报》整合营销的产品定位,依据《重庆青年报》的目标受众是大中专院校的大学生和刚迈入社会的大学生,《重庆青年报》的内容应该界定在青年人话语、青年人的事。这些内容包括以青年人的视觉看世界,有如对时事的解读;特别是那些与青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择业就业、居家、生活、感悟等方面的内容。尽量多提供时尚新颖的及时信息,区别与其他日报类媒体“新闻超市”的办报理念,走专而深的路,放弃一部分零碎的、可读性与服务性都不强的一般性报道,集中优势“兵力”加强纵深报道的力度,将其他媒体限于时间、版面无法做深做透的新闻素材加以深挖,变“可读”为“必读”。在专刊配合经营的层面上,积极推行行业工作室的方式,走专刊时尚化的路线,吸引年轻读者的眼球。
(二)营销组合策略
《重庆青年报》的营销组合策略可从三个方面来抓,第一是报纸设计方面,设计上要时尚唯美,在印刷上要精美,这样可以提升报纸的档次和形象;第二是进一步强化多渠道发行,除自办发行和报摊零售以外,还要开拓其他方式的发行,如网上订阅发行和重启邮局订阅;零售方面,还可以率先在重庆引进售报机售报等。第三是开发新产品,通过对自己报纸报道内容引起的反响进行包装,或者对自己较有影响的报道进行整理成册,出版系列文丛,还可以编辑出版与青年相关的话题丛书,最大可能地拓宽报社的生存空间,成就报纸的影响力;第四是促销手段,可在大中专院校举办有奖读报或读后感征文之类的活动,刺激目标受众对《重庆青年报》的关注,提升《重庆青年报》的影响力。
(三)构建CI体系
CI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英文缩写,构建企业的CI系统的目的在于对内有一个核心理念,全体员工可遵循的行为规范,社会公众可以便捷地了解社会组织。《重庆青年报》的CI仍需基于基本理念、行为规范和视觉识别三个层面。理念系统可以解决员工的职业忠诚度,自己工作的神圣感,行为规范有利于明确员工的行为边界。特别对于行为规范,更是各行其是,使得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组织对于新闻媒体的态度与“防火、防盗”相提并论,极大地损害了媒体的公众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则是让外界看到《重庆青年报》的规范与统一。
(四)树立个性
个性是一个品牌最高阶段,成就其个性的要素从商品而言主要是它物质价值以外的精神价值。在与消费者进行品牌标志、形象、个性三个层面的传播与沟通中,“个性”是最高的层次,形象只是造成认同,个性可造成崇拜⑦。就《重庆青年报》的个性而言,首先是通过对受众的锁定,内容的调整,使之形成一个特定的消费群体,并培养他们的读报忠诚度,更重要的是,《重庆青年报》的读者群的年龄区间在16岁-35岁,应该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这就为《重庆青年报》树立品牌,创造个性提供了基本条件。
在外部环境不利和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重庆青年报》必须整合自身资源,寻求自身生存的蓝海,运用整合营销的相关理论,向其目标受众准确、高效、一致地传播《重庆青年报》的产品价值,从而形成统一独特的形象,构筑《重庆青年报》全新的品牌体系。
注释:
①张洪忠、李昂:重庆报业零售市场调查报告[R],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4年10月
②吴江文:2004年重庆报业市场趋势展望[A],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庆蓝皮书2004,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310-311
③ [美]唐・舒尔茨:全球整合传播(中译本)[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④重庆市统计局:2004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05年3月
⑤重庆市统计局:2004年重庆市人口发展状况[R],/
⑥吴江文:重庆报业市场差异化策略初探[J],今传媒.2005(2).37
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转型?人工智能的商业价值地图中,哪些产业将最先享受技术红利?
“智造”并不是一个新词,几年前,我们可以看到数字技术从虚拟世界向实体世界渗透。3D打印、激光切割等一系列数字制造设备的发明让制造变得民主化,所以诞生了创客这个群体,让普通人也可以通过智造来实现想法。而今天,我们都看到“智”的含义又进化了。
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产业浪潮。从去年开始,腾讯研究院就对人工智能的产业发展有一个持续的跟踪。我今天将从一个更广的维度,不限于制造业来与大家分享关于人工智能如何融合产业,创造万亿实体经济新动能的一些观察。
人工智能认知差距存在:已走入平常生活
在另一阵营,包括扎克伯格、李开复、吴恩达等在内的多位人工智能业界和学界人士都表示人工智能对人类的生存威胁尚且遥远。这其中主要的争议就来源于对“人工智能”定义的区别。人工智能学家马斯克等人所述的人工智能,是指可以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具有思维能力的“强人工智能”,目前,科学界和工业界对何时发展出“强人工智能”并无定论。
现在处于全球热议中的“人工智能”,并不完全等同于以往学院派定义的人工智能。你可能没有意识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用到了许多人工智能技术:早在2011年,苹果就率先将人工智能应用Siri放进了大家的口袋里;拍照、签到时用到的人脸识别技术,智能音箱的语音对话系统,以及我们现在主流的新闻推荐引擎,也都用到了深度学习的算法。
人工智能算法存在于人们的手机和个人电脑里,存在于政府机关、企业的服务器上,存在于共有或者私有的云端之中。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够时时刻刻感知到人工智能算法的存在,但人工智能算法已经高度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之中。
人工智能的商业潮起:九大领域形成热点
人工智能的历史已经有60年的时间,但它作为一个商业化浪潮是最近几年爆发的。与以往几次人工智能浪潮不同,此次的人工智能革命跨越了技术商业化的临界点。
下图为腾讯研究院的《中美人工智能产业报告》,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金额从2012年起呈现出了非常陡峭的增长趋势,转折点就是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
IT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存储、运算和传输能力上都有了几何级的提升,使深度学习最终有了质的飞跃。互联网积累了20年的数据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训练数据。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飞速发展直接引领了此次人工智能产业浪潮。
截至目前,美国在融资金额上人工达到了938亿,中国仅次于美国达到了635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出了九大热点领域,分别是芯片、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机器学习应用、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
另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中美科技巨头的集体转型。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历次转换历程中,把握技术革命带来的商业范式革命是屹立不败的关键。技术革命将带来基础设施、商业模式、行业渠道、竞争规则变化的涟漪效应。
谷歌最早意识到机器学习的重要性,从2012年开始从搜索业务积累数据。从2012年到2017年短短的5年时间已经渗透到了超过1200个谷歌的服务中。业务发展战略从“移动优先”转为“人工智能优先”。除此以外,美国的FAAMG (Facebook, Amazon, Apple, Microsoft, Google)以及中国的BAT无一例外投入越来越多资源抢占人工智能市场,有的甚至转型成为AI公司。他们纷纷从四方面从基础到全局打造AI生态:
第一,通过建立AI实验室,来建立核心的人才队伍。第二,持续并购来争夺人才和技术。第三,建立开源的生态,占领产业核心。今天,大多数技术进步都不是封闭的创造发明。技术的指数级增长,受益于底层技术的共享。今年,腾讯向外输出了两大AI开源项目ANGEL和NCNN。第四,最好的人工智能服务将可能化为无形,即与云服务结合。工具AI将大幅降低企业使用AI的门槛,越来越多科技巨头选择将自己的服务“云端化”来赋能全行业。正如马化腾所说的未来的企业都是在云端用AI处理大数据。并且在一些领域开始试水消费级人工智能的场景。
认识人工智能的能力与局限
认识人工智能的能力与局限AI要在商业上取得成功,首先要理解人工智能的真实能力。AI的爆发对商业的塑造也许与互联网彻底颠覆传统行业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会不动声色地嵌入到商业中。应用场景不再是新奇的概念展示,而是融入现有的生产中,进入垂直领域,创造直接的经济价值。
认识人工智能的能力与局限从认识物理世界到自主决策,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认识人工智能的能力与局限感知智能: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领域已经有很深入的应用,赋予了机器“看”和“听”的能力。甚至情感也能被机器理解 ;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认识人工智能的能力与局限理解能力:自然语言理解成为隐形的标配植入到产品中。配合计算机视觉可用于理解图像,来执行基于文本的图像搜索、图像描述生成、图像问答(给定图像和问题,输出答案)等。
认识人工智能的能力与局限数据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让机器能够洞察数据的秘密,并且不断自动优化算法,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认识人工智能的能力与局限决策能力:本质是用数据和模型为现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棋类游戏是一种典型的决策能力,人类在完美信息博弈的游戏中已彻底输给机器,只能在不完美信息的德州扑克和麻将中苟延残喘。在更广泛的领域,例如如何自动驾驶汽车,如何将投资收益最大化等丰富的场景都将是决策能力的用武之地。
人工智能的价值地图:产业融合正在加速
与互联网时代一夜颠覆的渠道革命不同,人工智能的带来的商业变革正在不动声色地渗入到各行各业。一大批AI应用的先导者正在将AI能力赋能产业,涉及吃住行、工业医疗等各个领域。下面将用三个例子来说明正在发生的“AI+”产业增强革命。
首先是零售行业。上图是亚马逊推出的无人超市Amazon Go。在亚马逊的蓝图中,顾客从货架上取下货品,无需再经过收银台便可自动完成结算过程。从顾客进店开始,通过人脸识别验证顾客身份,在顾客购物时,通过图像识别和对比技术判断商品种类,自动生成购物订单完成自动结算。
现在,各种形式的无人零售商店在国内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当然,无人收费只是零售智能化的第一步,人工智能不同能力的应用将全面改变现在的零售模式。比如开一家店选址、到底在哪开、开多大、覆盖多少人群、卖多少东西?时装周采购设计师的衣服,买那些今年会畅销?以前这些都靠零售人的经验做决策,但在信息时代,这些都可以用精准的算法做决策。
第二个例子是医疗行业,医疗在任何国家都是最大的行业之一,我们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增进健康。
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很广泛。用人工智能来辅助医疗影像诊断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了。我想说的是人工智能对精准医疗的推动。所有遗传密码的信息都是非常非常多的一个大数据,对任何人在他没有得病的时候我们测量他的组学数据,分析组学大数据,那么就可以对他未来健康发展的危险因素做出评估,根据评估进行适当干预,这样的话有些疾病不发展,有些疾病减轻他的程度,提高他的生活质量,这样就把整个医疗健康体系的关口前移,在没有病之前就提出评估与保证。
第三个例子来自制造业。波士顿有家著名的机器人公司叫Rethink Robotics,顾名思义就是重新思考机器人。这个公司开发了一款名为Baxter的智能协作机器人。这个机器人的特点是和人的交互不再是机械的。Baxter 采用顺应式手臂并具有力度探测功能,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可“感知”异常现象并引导部件就位。你只要挪动它的手臂就能进行训练,完成特定的任务。其次,对于制造业来说人工智能不仅仅意味着完成某项工任务的机器人,也是未来制造业智能工厂、智能供应链等相互支撑的智能制造体系。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设计过程、制造过程和制造装备的智能化。
人工智能的经济影响
人工智能在经济层面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生产效率的提升。人工智能创造了一种虚拟的劳动力,能够解决需要适应性和敏捷性的复杂任务。
第二,交易成本的下降。互联网的平台模式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交易成本。随着机器学习的引入,可以实现更精准的服务匹配,进一步优化资源的分配。
第三,人工智能将带来数据产业的蓬勃。机器学习需要数据的“喂养”,海量的数据需求催生了多种类型的数据交易模式。数据的需求会产生很多数据经纪商,有B2B模式,C2B模式,B2B2C模式等,促进数据在个人、企业及产业链层面流通。数据的来源不单单来自于用户,也来自于政府公开数据、商业渠道、博客等公共资源等。
转型之路:五要素坚实人工智能基础
人工智能将一切变化都带入了超高速发展的轨道。创新科技公司已集体转型,传统行业又改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实现人工智能的转型,需要从几个方面并行:
数据、算法和算力是我们常说的人工智能的“三驾马车”,是人工智能得以应用的基础。
第一是数据,我们对数据的认识不应该停留在统计,改进产品或者作为决策的支持依据。而应该看到它导致机器智能的产生。但首先,数据是有条件的。垂直行业的数据,高质量的数据。在国家层面,也有许多数据开放计划。
第二是算法,人工智能的人才仍然是很稀缺的。高校和企业的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但同时,企业通过开放生态,降低开发门槛。可以让更多中小企业享受AI能力。
第三是算力,现在的人工智能系统通过成百上千个GPU来提升算力,使深度学习能够走向生产环境。但随着数据的爆发式增长,现有算力将无法匹配。
除了这三驾马车,从实验室到行业应用,在人工智能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加入两个元素:
■ 首先是场景。理解场景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核心。人工智能必须落到精准的场景,才能实现实在的价值。理解人工智能能力可落地的场景及对应的流程,将AI纳入决策流程。
■ 其次是人机回环,即human-in-the-loop。“人机回圈”的第一层含义是人工智能应用中需要用户,即人的反馈来强化模型。更进一步,机器学习是一种尝试创建允许通过让专家与机器的一系列交互参与到机器学习的训练中的系统工作。机器学习通常由工程师训练数据,而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人机回圈”的核心是构建模型的想法不仅来自数据,而且来自于人们怎样看待数据。专家会成为垂直领域的AI顾问,把关模型的正确性。
人工智能并不是静态的东西,训练出来的模型要用到某个业务场景里,业务场景里产生新的数据,这些数据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模型的能力,再用到场景中,形成一个闭环和迭代。
总结
本轮人工智能浪潮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发展,将快速渗透到数据密集行业。
人工智能目前从感知智能、理解智能、数据智能和决策智能四方面发挥在各行各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