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融合教学论文

融合教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融合教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融合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1. 德育内容偏离主体需求

现实中,中学德育内容往往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无视主体的认知需求。例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够、过于理论化和原则化、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要求等。近年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版本虽不断更新,但内容差异不大,它往往只从国家、民族的高度出发讲大道理,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发展现状有一定距离。课堂教师也只是唯书本论,这就使得道德教育表面化、形式化,德育严重脱离现实,实效性不佳。

2. 德育过程主体弱化

在中学德育中,方法简单,手段单一,灌输式、规训化现象严重,忽视其内适性,习惯依据社会本位去模塑社会需要的人。德育自身由于缺乏艺术、审美的内在视角,根本无法充分彰显德育本身应有的审美意蕴。本真的道德教育游离主体本身,失去了其应有的感召魅力而略显苍白,致使德育的人文关怀不足;德育过程忽视主体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体验,急功近利,对德育赋予过高的期望值,即德育目标的标准被过度提升,甚至超越了个体生活需要和生活体验的发展限度,用规范、宣讲、外铄手段来替代心性修养与心灵感悟,用无条件服从取代自由选择;单一的方法,僵化的说教方式,无视学生的困惑,对学生面临的思想、心理等问题仅采用说教的方式去处理,而且语言苍白,缺乏美感,使知情分离、意行割裂,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妨碍了学生自主性的培养,造成德育自身的困境。

3. 忽视主体审美人格的缺失

主体审美人格,体现了自我的审美价值取向与鲜明的道德导向,是促使每个人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与趋向理想、完美生命的人格状态。而事实上,社会性道德危机与个体信仰的失落只是问题的外在表象,其潜隐的内在根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学生缺乏一种艺术、审美化的道德内心体验的心灵涤荡,而对自己行为美丑的辨别能力不高,导致在当代中学生中普遍滋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缺乏积极的人生态度,出现了躲避崇高、精神空虚、没有理想、意志消沉等现象。

二、德艺融合是摆脱德育困境的必然要求

1.“德艺融合”由来已久

早在先秦,儒家学派就提出“尽善尽美”法则,使德、艺两种文化意念水融、难以分割地相互依存。 《论语•八佾》说:“子谓 《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 《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对美的要求,是着重评价其能否给人以感官的、情感的愉悦;对善的要求,则着重评价评判其能否给人以道德精神的熏染。

2. 艺术与德育殊途同归

自古以来,艺术作品所崇尚的真、善、美,恰恰就是现代德育追求的目标。因此,德育与艺术的目标是一致的。艺术是人类情感创造活动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能够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特别是情感需求的功能。如欣赏 《二泉映月》时,那种包含人间心酸与痛苦的思想情绪,至始至终都使人深刻地感受和领略,音乐的鉴赏是在获得超脱自身的情感体验享受中,提升生命的质量。它往往最能触动心灵之弦,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升华灵魂。正是通过激发主体的情感体验而使主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使人受到教育感化,对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产生影响,实现其教化功能,从而使艺术教育与德育殊途同归,统一起来。

3. 把德育作为一种追求美的艺术性教育活动

道德是人的道德,德育是对人的教育。德育对象是道德生活中鲜活的主体,在道德生活之中他们以自己的独特方式理解、掌握、运用道德规范,由此决定了德育过程实质上不是由外而内的转化,而是一个由内而外建构或生成的过程。中学德育应以塑造学生的灵魂和人格为核心,以对学生的真切关怀为基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4. 使中学德育工作更具审美价值

要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重视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为德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德育的成功决不仅仅取决于德育主任、年级长、班主任、政治教师等少数几个人,更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它应当包涵个体的一切生活现场。当学生步入社会,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是这个使命的承担者;当学生走入家庭,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是这种道德教育的承担者。生活是人生命动态展开的过程,是德育得以生长的土壤。为此,应树立“全员育人,生活育人”的“大德育”意识,使德育以生活为基点,并在动态的生活过程中展开,形成以德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社会育人的良好全员育人氛围。面对现代物质生活的冲击和挑战与精神家园的迷失,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则更有利于良好育人氛围的形成,对中学生的道德发展进行艺术的审美的指引和熏陶,以此唤醒他们的真诚与热情,使其朝着艺术化、审美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与提升,塑造起充满活力的个性生命与和谐的主体审美人格。

三、德艺融合能促进中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时代呼唤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对于培养中学生高雅的兴趣爱好、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等都十分有利。

1. 艺以求真,追求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多元化的。学生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审美能力在渐渐提高,会慢慢懂得悦纳艺术的美感,懂得欣赏艺术作品所焕发的魅力。在这一成长过程中,对美的认识从稚嫩逐渐走向成熟。中学生在制作陶瓷工艺时,会就作品的形成过程展开探索:人和物的形态结构、几何构图、整体美感、色彩配衬。形成陶具后又如何烧制,需要分析其过程的科学原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在得到精神愉悦的同时,还可以在对美的欣赏中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不断完善身心健美的素质。

'2. 艺以向善,塑造健全人格

在合唱比赛中,学生们唱 《校歌》、唱 《茉莉花》、唱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词是丰富的德育内容、歌曲旋律是审美教育、排练的过程是集体主义教育、登台表演则通过再现艺术情感而起教育熏陶作用。因此,艺术能够提升道德感、完善人格。

3. 艺以启智,激发创新能力

古往今来的杰出人物有很多对艺术情有独钟,如地质学家李四光酷爱小提琴,曾创作了我国第一首小提琴曲 《行路难》;核物理学家钱学森就他与艺术的不解之缘,写就了《科学的艺术和艺术的科学》 一书,他和夫人蒋英恰恰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拉得一手好小提琴;科学家爱因斯坦酷爱小提琴更是妇孺皆知。这些杰出人物缘何这般青睐艺术呢?因为艺术教育能给人的思维以活跃与完善,艺术审美开启了人类大脑皮层中两个区域的思维能力,发挥人类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理解力和非凡的创造力。

4. 艺以怡情,培养高雅审

融合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在我们中学化学教学中,怎样渗透环保教育,我们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电镀、电解、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

如高一化学课本,在硫酸的工业制法这一节,介绍了环境保护初步知识,在授课时我们可列举一些实例,比如,列举远的“世界上著名的公害”。近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海湾战争”,大范围的“外国、外盛外地区”,小范围的“本盛本区、本乡甚至本校”。再增加一些具体数据,比如每年全世界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约有一亿五仟万吨,产生的废渣超过30亿吨,废水6000~7000亿吨。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每年损失达15亿元等。使学生对环保知识学习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即生动又能激发兴趣,印象至深,再对照结合课本内容。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当然在补充介绍这些内容、实例时,要注意体现常识性,不要超越学生的可接受性,适可而止。

另外,结合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处理,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例如,在生产和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废气,为了不使它们扩散到大气中去,你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别除去?又怎样利用这些废气制得有用的化工产品?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最后归纳为:对于酸性物质,一般可用碱溶液吸收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如NO、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同理碱性物质通常就用酸液来吸收(如NH3用浓H2SO4吸收)。某些有毒物可使它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如H2S可通入CuSO4溶液中,转化为CuS沉淀)等等。这样使学生掌握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的简单原理。使他们明白,既要消除污染,又要使废物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

此外,还可以结合平时作业,单元练习,单元测验,在不偏离教材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除杂质气体,提纯溶液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题、习题。以便巩固保护环境的知识。

二、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化学实验,特别是象制备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气体,做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往往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则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再经一个倒挂漏斗,进入相应的吸收液(如多余的Cl2通入碱液吸收)。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在进行化学实验,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如用实验方法鉴别浓HNO3,稀HNO3时,铜片改用铜丝,不需反应时,只要抽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在进行氯离子的检验,碘升华实验时),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如银镜反应的废液的回收利用);若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清理。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三、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活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如参观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等),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出专栏,办展览和小报,聘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作讲座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一步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和政策,认识到破坏环境是一种不道德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教育,只有上下一致,通力合作,从小抓起,从我做起,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劳动生活环境,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12月

〔2〕高级中学《化学第一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12月

融合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新闻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注重实践是其中一项基本要求。当前我国很多民办高校由于师资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及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等原因,在新闻专业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学生专业实践机会较少,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导致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甚至认为新闻无学,对新闻专业失去兴趣。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在教学环节放大“实践”成为一种必然。新闻专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学生只有熟练应用摄影、摄像、电脑图文设计、网页制作等多媒体技术,才能在今后的就业中有优势和竞争力。

要增大实践环节,可以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个层面着手。学校要着力构建一个面向媒介融合的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践等实践类型,充分运用校内外实践平台,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拓展专业知识面。在实践中要结合各民办高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生个人特长,创新实践形式,开展以支农支教、新闻素养普及、社会公益、挂职锻炼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要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最新传媒技能,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从学生角度说,要增强实践意识,充分利用学校创造的校内外实践平台开展实践锻炼,掌握能够适应媒介融合的基本技术技能。民办高校相对于公办院校来说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生源质量等有一定的差距,全面提高实践设施有一定难度,可以根据现有条件对实,如在新闻采访和写作课程中增加新闻摄影,在网络新闻课程中增加一些网页制作,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增加一些新闻摄像内容。在引进外来师资中要注重向技术应用型教师倾斜,以此弥补民办院校教师偏理论的不足。鼓励教师走出去,去新闻专业学校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和锻炼,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此外,可充分利用校内实践的便利条件提高学生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去校内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进行锻炼,学习媒体工作流程,并进行新闻稿件的写作锻炼,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学校重要新闻事件为契机,开展校园新闻竞赛,并把优秀的新闻作品在校内平台上进行展示,使学生能够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获得技能提高。鼓励校内新闻社团的建设,如摄影协会、摄像协会、微电影协会等,学校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派老师提供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多媒体实践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新媒体新闻工具的使用主要侧重对网络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及网络调查、网络寻呼机、网络论坛等各种网络工具的学习。以搜索引擎为例,教师可讲解搜索引擎的种类、检索方式,并根据需要开展网络信息的检索等实践。要求学生根据报道题目进行相关检索,然后根据获得资料进行报道练习。网络调查的学习可结合社会重要事件展开,让学生设置调查问卷、挑选调查对象、开展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写作报道。通过这样的方法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二)社交型媒体的学习与实践“社交型媒体(socialmedia)是一种用于社会交往,可得便利、可扩展性强的传播媒体。它基于网络技术对新闻信息进行互动式传播,推动了知识与信息的民主化进程,使公众从信息消费者转变为信息制造者。”社交型媒体是近两年发展最为迅速也是在新媒体领域最受关注的媒介类型,常见的社交型媒体有Twitter、Facebook、YouTube、Myspace等。在我国,相同类型的社交型媒体有新浪微博、人人网、优酷等。普通民众甚至传统媒体和正式记者也成为社交型媒体的拥趸。社交型媒体拓宽了传统媒体的报道视域。民办高校新闻专业的教师要善于运用社交型媒体开展教学,鼓励指导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信息、提出话题、开展讨论。

(三)案例教学新闻媒体上每天报道的新闻事件众多,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教学。向学生讲解案例的报道背景、类型、特点、报道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对相关的价值大的方面发表看法,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另外,可让学生在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改写。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在不断的案例锻炼中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四)专题学习对新闻媒体上的报道专题进行分析,内容可涉及专题的构成、多媒体使用、版式特点等。也可以针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设计报道专题,并让学生参与进来,进行分工协作开展报道。新闻作品可采用纸质的展示方式,也可以在校内网络媒体上发表。四、变革考核方式,重视实践成果考核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改进实践教学、保证实践教学规范化和质量的重要步骤。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民办高校新闻专业学生的考核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实践要占到足够高的比重。实践的方式可采用作品或媒体实践、专业实践的方式。审核可采用水平较高的新闻作品代替期中考核。毕业论文(设计)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除毕业论文的形式外,可采用正式发表的报刊作品、摄影作品、微电影作品、FLASH作品,也可以是竞赛取得的成绩、调研报告、参与的媒介项目成果等。

融合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民族音乐文化元素在我国钢琴作品中的运用民族音乐植根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之上,民族钢琴作品也自然植根于我国传统音乐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中。因此,我国民族钢琴作品无论是在取材、主题还是在创作手法、演奏技法方面,都能够充分体现出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突出色彩。比如《第一新疆舞曲》取材于维族舞蹈、《卖杂货》取材于广东乡村农民赶集的场景、刘庄的《变奏曲》改编自《沂蒙山小调》等等,这些优秀的民族性钢琴作品,都大量吸收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元素中的无限精华,成为我国钢琴作品经久不息的创作源泉。

(二)民族音乐文化元素融合的必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弹奏很多外国作品,也具有非常扎实的钢琴弹奏功底。但是这些学生在弹奏我国民族音乐作品时,都会力不从心,无法达到理想的演奏效果。比如在弹奏《兰花花》、《阳关三叠》等传统且经典的民族风格作品时,往往会显得苍白无力,平淡无味。究其原因就是在长期的钢琴教学中,忽视了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音乐元素的融合与教育。很多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融入民族音乐元素,也很少要求学生弹奏一些中国民族音乐作品,这就势必会造成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忽视,甚至陌生。高等音乐教育在以钢琴教学为载体的情况下,不仅需要在技术技巧方面进行深度挖掘和传授,还应该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方面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更广的接触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元素,也可以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提升学生的钢琴弹奏技能。而且这对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思想教育也具有深刻意义。

(三)钢琴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元素融合的现状钢琴传入我国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而一直以来,高校的钢琴教育都以西式教育为主。虽然目前我国高校钢琴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和完善的体系,但在西式化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的欧式音乐色彩都占着绝对的优势,从而忽视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和运用。在钢琴教师方面民族音乐文化意识相对淡薄,在教材方面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数量和质量也比较有限,加上高校在民族化课程设置方面的滞后,直接影响了钢琴教学对民族音乐文化元素的传承和融合。

二、高校钢琴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元素融合对策

(一)在钢琴教学中引入中国风作品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元素与西方音乐艺术整合的结晶。中国风的钢琴作品不仅体现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审美,也体现了对外来文化的尊重。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应该积极改变过去由外国作品“一统课堂”的局面,而应该适当的引入一些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在钢琴教学中引入中国风作品,可以让学生对中国作品的演奏真谛进行全面掌握,这是发展中国风钢琴音乐教学的重要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首先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元素内涵,强调“天人合一”“形神兼具”的音乐形象。教学前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加深学生对作品风格及弹奏手法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引导学生去体会中国风作品的审美倾向,并培养学生在中国风作品方面的感悟力和创造力。

(二)把握好民族风格作品的教学方法在作品选择方面对于一些刚接触民族音乐作品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入门级的作品。针对刚接触民族音乐作品或改编曲的学生,教师应该注重其演奏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同时利用一些民歌改编曲来培养学生的对音调的掌控能力;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一些多声部的民乐钢琴作品。比如《中国钢琴民曲30首》。需要注意的是,在民歌改编钢琴曲教学方面,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对民歌所流传的地域充分了解,还应该对民歌的曲调和语言特征进行掌握,使学生能够通过歌词来体现民族音乐的特色。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民族改编曲调试调性、乐名划分以及演奏方法的能力,做到基本技术的培养与训练。在民族改编钢琴曲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采用邻指弹奏小三度“五声式级进”,或者弹奏一些特殊音调与音型的问题。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民族风格作品,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手指技能训练。另外,由于民族风格作品的节奏主要以散板的变速节奏、复合节奏以及即兴自由的颤音为主。如果学习练习起来较为吃力,可进行分拆练习,对一些技术难点进行解决后,再将节奏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乐句,这样不仅可以快速提升学生节奏把握的准确性,也可提高学生对民族风格音乐的认识。

(三)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意识钢琴音乐虽然源于欧洲,但在引入我国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扬,同时,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音乐可以说是我国一切音乐艺术的根基,民族音乐文化及民族音乐元素的影响范围不可小觑。在钢琴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拒绝任何具有民族色彩的音乐文化。我们在积极吸收西方钢琴音乐教学理念与音乐精华的同时,也应该将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特点结合到其中,即做到“洋为中用”,又做到“融会贯通”。钢琴教师不能单纯的将钢琴教学看做是一种对外来乐器的技能传授,而应该认识到民族文化教育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中国作品的学习,也应该时刻注重对学生进行民族意识的培养,使民族音乐文化元素深深扎根于学生的意识当中,也使学生的爱国思想得到强烈激发,以便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以民族思想为指引,将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四)开设具有民族音乐特色的钢琴技能课程学生有了较强的民族意识后,还需要一个民族音乐的应用环境和应用平台,有一双能够倾听并欣赏民族音乐的耳朵。因此,高校乃至社会都应该积极构建出一个中华母语音乐文化的教育、教学环境。高校应该秉承中国音乐教育家一直以来不懈的追求,在音乐教学中开设民族音乐理论类课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杜亚雄老师就已经编写了比较系统的《中国乐理》,管建华老师也在《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一书中,对高校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教学提出了具体的建议。目前我们的相关部门及高校领导,也应该积极组织一些优秀的音乐教师和钢琴教师编写出一套具有民族音乐文化特色的视唱练耳教材或钢琴教材,各高校的钢琴教研人员也可以将现有的《民族音乐概论》、《民歌》等课程中的民族音乐元素引入到钢琴课程中。通过钢琴的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来体会我国各地民歌及民间小调或原生态歌曲的文化内涵和音乐魅力。这对帮助学生树立民族音乐文化思维具有重要作用,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中国钢琴作品的审美和体会。

(五)钢琴教学应注重在民乐元素运用方面的实践民族音乐文化元素与钢琴教学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高校钢琴专业学生的演奏水平,也可以巩固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但只在钢琴教学方面重视对民族音乐文化元素的融合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将这种教学思想延伸到钢琴课外及实践过程中。比如,在钢琴教学中可以定期举行一场“民族钢琴作品”的专题音乐会,音乐会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也可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发扬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一场主题明确的钢琴音乐会,需要从筹备初期的多个方面来进行充分准备。在人员选择方面,要想将民族钢琴音乐作品演奏好,需要选择一些不仅乐感好,而且技术娴熟的学生,同时还需要这些学生具备极好的舞台表现力,这样才能将民族钢琴音乐作品演绎的更加完美;在演奏曲目的选择方面,可以尽量选择一些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民歌、民乐改编钢琴曲,以达到通俗易懂的演奏目的;另外,音乐会举办之前,教师还需要做好教学安排工作。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演奏技能进行提升,还需要培养学生快速进入音乐角色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训练时,应该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肢体语言与情感表现的双重作用,将平时很少做的一些夸张动作,在表现情感的时候大胆的释放出来,并进行反复的训练,以便为音乐会上的实践演奏,增添色彩。

三、结论

融合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营销专业教学;人文素质;竞争力

1 高职营销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2010年本课题组从文学知识、历史知识、哲学知识、艺术知识、思想道德等方面对高职营销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人文素质缺乏,人文素质普遍偏低。这样就导致一些学生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他们没有远大理想,意志薄弱、缺乏爱心、缺乏审美情趣,在学习和工作中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2 高职营销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的原因

2.1 高职院校的快速成长导致人文教育欠缺

高职院校的快速成长导致人文教育欠缺其原因,一是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且大部分是由中职升读而来,专科居多;二是高职培养的是适应营销职业岗位工作需要的高等应用技术型人才,围绕此目标,高职教育凸显的是技能型、应用型、实用型、实践型、职业型教育,实训、实习、实践较长,虽然学制三年,但在校时间加起来最多两年,理论教学时间比本科院校短得多,这就使得人文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存在着时间的矛盾。但是问题的本质并不在于此,而在于高职教育理念在理解上存在着诸多的误区,这是制约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层原因,没有把高职教育看成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素质培养的教育。

2.2 实用主义的培养目标

以能力为本位,以技术为中心的原则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教育扼杀了营销专业学生的创造性、个体人格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尽管这些年,职业教育在努力调整自己的姿态,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此思想指导下,就连最充满人文灵性的“语文”,在许多高职院校也被改成了“实用语文”,注重可操作训练,忽视文化和情感的熏陶,导致学生只在“实用”和“功利”层面上去思考问题,使学生变成了工作机器,而缺乏人文情怀。

2.3 市场经济的影响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营销专业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科学的价值观、科学的精神等排除在专业知识专业教育之外。以此教育观为指导的专业教育只限于传授科学知识、技术和能力等层面,抹杀了它的内在精神层面。更甚者,近几年,受招生和就业的误导,一切围着市场转。在就业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往往注重学生的种种证书。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高职教育的水平更向技术、证书倾斜。学校崇尚实务,学生重现实务。

3 高职营销专业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对策3.1 转变观念,解决认识问题

很多人认为,高职营销教育主要是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是一种技术教育。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它忽视了教育的本质。高职教育应以人为本,既要崇尚科学,更要弘扬人文。对于营销高职生来说,专业知识是立足之基,只有懂得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做事,而人文教育为立人之本,只有拥有人文知识,领悟人文内涵,培养人文精神,才能更好地做人。

人文教育与营销专业教学的融合是社会市场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保证,是人类寻求进步、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从学生的成长出发,还是从社会对营销人才的期望出发,高职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

3.2 科学课程设置,完善教学方法

教师从事人文教学应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有特色和个性,不能照本宣科,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增强人文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教学中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平等精神和创新精神。因此要改变授与受的教学方法,构建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方法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帮助他们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主要方法包括:

(1)讲演法。教师对人文素材的直接讲解与演示,极具感染力,是丰富学生人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心灵成长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尽量选择容易给学生带来感动、震动、触动的经典的人文事例,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

(2)交流法。这是一种个体与个体之间互动的方法,常常表现为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借助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或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彼此的思想传达和情感沟通。

(3)体验法。一般指个体在亲身经历过程中通过观察、感受、实践、形成某些观念、情感、态度及心理调整的过程,通过观察或参与,以及背景调查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3.3 在营销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渗透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占据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大,也最受学生重视。如果教师能在专业知识的传授的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教师讲授一门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高超的技艺和敬业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多传多教;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增加学生的岗位责任感、工作责任心;在专业技能的训练过程中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引导学生去关心“人”。长期受到这样熏陶的学生一定会具有强烈的人文意识,拥有厚实的人文精神。

3.4 全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有了系统,科学的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还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去实施。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一要宣传引导,提高教师对加强人文教育必要性的认识;二要靠政策激励,调动教师的从事人文教育的积极性;三要靠管理督促,对老师的行为进行管理和约束,增强其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四要靠进修培训,为教师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真正高素质的人才,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3.5 加强隐形课程设置

(1)注意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制约人”。因此,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人文学科讲座,帮助学生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通过举办艺术节,开展社会活动等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营造生动健康的人文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