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儒家思想的优点和缺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家庭教育思想;现代意义;学习;借鉴
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方面,但是同时也囊括了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的深刻内涵。家庭教育思想的精华所在,就是博大精深的儒家传统文化,孝悌仁爱、勤奋节俭、谦虚谨慎、读书明理等重要教育思想。
一、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孝悌仁爱是为人处世的核心
百善孝为先,千百年来遵守孝道就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核心内容。孝敬父母更是儒家思想所一贯推崇的道德品质。孟子又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自幼便饱读儒家经典,并深受这些书中内容的影响,尤其受到较高的朱理学思想的影响。通过对其家训资料的研究我们发现认为孝义的地位非常重要,即对长辈要尊敬,对亲友邻居要和善,兄弟之间要互助。他从政的时候也时刻提醒自己不能骄狂自傲,并经常告诫族中子弟在实现人生理想抱负的同时不能忘记孝道,在事业与孝义难选择时,应当以孝义为先。深受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他的家人以及后代都对仕途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将家庭的安定团结看作是自身奋斗的良好基础,没有和谐的家庭环境也就无从说起稳定的工作状态了。
2.勤奋节俭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基础
自幼便熟读传统经典,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直把努力奋斗作为自己的基本品德,把节俭作为日常生活的基本品质,认为只有勤俭节约努力奋斗才能把自己的生活过的越来越好。并非是一个天才型的人才,自幼虽然热爱读书但是并不聪明,简单的问题需要父亲不断重复地解释,仍不得解,因此自己拼命地死记硬背、日夜苦读。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勤能补拙,最终功成名就。担任重要职务时,白天忙于军政事务,夜里仍挑灯夜战,每天坚持写日记,数十年如一日。从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个清官,他要求自己的家人不许滥用下人,不许使用奢侈品,因而培养了孩子及族中子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良好品质。
3.谦虚谨慎是走向成功的阶梯
自古就有“满招损,谦受益”这一说法。谦虚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人们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在北京求仕途的期间,经常骄傲轻狂,没有把祖父的话放在心上。所以在取得功名的道路上,屡屡受挫,时常受到其他达官贵族的排挤厌烦。后来,他才慢慢改变自己的处世态度,最后他在仕途道路上左右逢源,步步高升。在他功名成就的时候,也没有居功自傲,妄自尊大。认为,骄傲容易使人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最终穷困潦倒,一败涂地。
4.读书明理是开拓视野的途径
读书的讲究“修德、修业、修身”,最终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和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读书明理”同样也是为学之道的关键。他的子孙后代严格遵守家规家训,要求他们谨记读书的重要性,从书中明白做人的道理。读一本好书,能够丰富想象,提升精神境界,帮助我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曾经说:“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孙功成名就,但是我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读书明理。”由此可见,他对读书情有独钟,同时读书明理在他心中的重要性。
二、的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曾圉藩坚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指路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我们从中能够借鉴经验,得到一些启示。
1.推崇仁义仁爱,继承儒家优秀传统文化
自小便学习儒家传统文化的充分的认可儒家所倡导的“仁”,非常的重视由“仁”所延伸出来的仁爱、仁孝之道。儒家思想传承了几千年,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依然适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家长应加强对孩子进行孝悌仁爱思想教导,让孩子意识到尊师敬道的重要性。如果人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么,家庭将变得更加和睦,社会将会变得和谐美好。第一,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传统孝道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对自己父母都不孝的人,怎么可能会爱他人。第二,同胞之情,兄弟姐妹之间的血缘关系是无法割断的。
2.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在经济条件日益改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勤俭节约仍是我们坚持不变的优秀品质。在不可再生资源匮乏的当今社会,父母应当以身作则,注意自身平时的一举一动,为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榜样,让孩子从小便树立起努力向上的奋斗精神,以及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培养谦虚谨慎的处世态度
在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每个人的个性不同,容易盲目妄自尊大,不能自我剖析和自我完善,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处境,不会和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也不懂得谦逊做人低调做事。因此,家长要教育孩子,谦虚使人进步,同时谦虚的人能够获得人们更多的尊重。另外家长要明确谦虚与自卑的区别,谦虚是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收敛,谦虚谨慎但又自信自立。
4.培养读书的习惯,明白事理
许多家长不注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单纯地关心考试成绩和学校排名,而没有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导致孩子机械式的学习,缺乏学习的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所以为了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过于看重考试成绩,要帮助孩子全面发展。让孩子多看书、看好书,并且从中明白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三、结语
的家庭教育思想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今我们仍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借鉴一些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这对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借鉴的处世之道,如言传身教、因材施教、等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和教育环境下赋予新的内容,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标。
参考文献:
[1] 许丽英,李映泉.人格教育思想及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04)
[2] 刘日升.之成功家教探秘[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04)
综观当今世界的动画大国,如美国和日本,其创作风格与手法都体现了极强的地域风格。他们的作品观众一看便知是出自哪个国家。反观我国的动画,起步并不比日本晚,其中也不乏带有传统元素的动画作品出现,但时至今日,之所以会与动画大国产生较大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深入理解本土“文化基因”,导致对民族化的理解过于肤浅,我们较简单地认为只要将神话或历史题材、图案或符号样式应用到动画中去就是实现了动画的“民族化”,导致作品常常仅仅是形式或样式上外部特征的民族化,缺乏文化理念,没有精神内涵。实际上这是没有全面理解“文化基因”内核的做法,必然导致本土特色鲜明的动画创作走向失败。
从“文化基因”角度出发,分析“文化基因”影响动画艺术创作的作用方式,可以通过对“文化基因”重组的探讨,推论出一条可行的本土化动画发展道路。
“文化基因”的概念
“基因”本来属于生物学的概念,它是指决定人类遗传性状的片段。文化进化论告诉我们:文化,从决定其发展特征和走向的核心要素来看,同生物学的遗传进化规律是十分相似的,它们都是通过对核心要素的复制和传承而流传下最能适应环境的性状和组织。本文所研究的文化基因,是指决定一个民族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传统文化核心内涵。
“文化基因”影响动画创作的作用方式
国产动画对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主要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种。
“文化基因”作用于动画创作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直接挪用以及忠实于原著的神话历史题材的故事原型借用等方面。国产动画优秀作品《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作品继承了传统艺术的“文化基因”,运用水墨画的形式进行创作表现,画面形成了背景大量留白、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水墨画讲究意境美,即使所要表现的仅仅是一花一鸟,也要把它放在无限的空间背景之下,来体现意境美的无限想象力及其生命力。《大闹天宫》、《宝莲灯》等国产动画则是直接取材于神话题材的典型案例。
“文化基因”作用于动画创作的间接影响包括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提取、总结和归纳后所进行的再创作画面。汉代砖刻、北魏石雕、各种流派的绘画和民间工艺都是动画创作的灵感来源。例如,《哪吒闹海》中的人物角色造型设计,是参考了敦煌、永乐宫的壁画、民间版画和门神画等传统艺术形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提炼、加工和再创造,塑造了带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人物形象。
基于“文化基因”思考的动画创作道路
优秀的动画片代表的是一种民族精神,一个民族的世界观。
美国动画和日本动画的强势某种程度上得益于文化特色的宣扬。美国动画片的轻松诙谐与英雄主义精神,日本动画片的武士道精神与日本人的孜孜不倦,体现了动画的不同文化内涵,都是竭力表现本民族的文化特色。相比玩具总动员、机器人总动员等美国动画和吉卜力系列日本动画,一个有着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精神,告诉人们要努力才会有收获;一种则是站在更高角度去看人类文明,起着警醒与鼓励的作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文化却能收到基本相同的效果,这就是着力于宣扬民族文化的优秀动画片。
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优秀“文化基因”,国产动画片要充分利用这座丰富的文化宝库进行创作。中国文化的渊源,正是中国的传统意识观念以及优秀的文化成果。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很早,原始社会延续了很长一段时期,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形成了原始社会中朴素的人道观念和民族精神;奴隶社会虽然保留了原始社会的传统风俗,但意识形态开始发生改变,产生了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观念认识,对上下尊卑、伦理秩序进行了严格的区分;春秋战国时期,提倡体现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核心的理性精神,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秦两汉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儒家和道家,儒家提倡的“仁”、“中庸”,道家主张崇尚自然的观念;魏晋南北朝时期,崇尚以探求人生价值理想的玄学;到了隋唐五代,初唐盛唐弘扬先秦儒家思想,中后期崇尚佛学禅宗思想,通过直觉顿悟以求精神超脱,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宋元明清时期,人们开始关注现实人生,注重生活情趣,推崇纯真情感世界及自然流露和表现平淡的天然美。传统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国产动画《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没头脑和不高兴》等作品,体现了“诗言志”、“文以载道”等传统文化精髓。
简单套用传统符号来进行“民族化”动画创作的尝试,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妥的。国产动画要发展,就要充分发挥“文化基因”对动画创作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的作用,以“基因重组”寻求新的发展,创作出展现本土“文化基因”特色国产动画片。“基因重组”的本质,是对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而又不失其优良传统与特色。要善于学习别国文化,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世界各国文化必定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我们不能盲目地交流融合,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我们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找到一个使两者优点有机整合的途径,创作出既有本民族特点,又紧跟时代潮流的本土动画。
参考文献:
1.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文化基因探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张慧临:《20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3.秦喜杰:《中国动画片的产业经济学研究》,2006年版。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well Hymes 提出的,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谁恰当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而幽默作为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蕴喻特定的文化内涵。对中西方幽默的跨文化研究,能使人们能更好的掌握其文化内涵,正确理解幽默语言,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
一、 中西方幽默的溯源
幽默(Humour)一词来源于拉丁文“humor”,它在古希腊是一个生理学术语,是指“体液”。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的健康及不同的气质类型取决于人体内四种体液的混比例。气质学说在古希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影响甚大。因此,“humor”的原意是人体内四种体液的比例所决定的人的思想上、体质、习惯上的倾向、气质、脾性、或一时的心里、情绪。第一个把幽默引入美学领域的是英国著名的戏剧家本. 琼生。17世纪末,幽默开始具备了现在的含义;18世纪,以幽默为美学特征的戏剧、小说、诗歌、散文和以幽默为创作风格的文学家、艺术家已屡见不鲜。当幽默作为美学范畴流行全球的时候,便成为一种智慧与美感的象征。
首次把幽默引入中国的是林语堂先生。“幽默”虽然是外来词,但中国人民的幽默感却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的诸子寓言、民间笑话无不包含着幽深的哲理,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巧智奇思,成为民族幽默感的佐证,如春秋时期的孔子、汉代的东方朔、近代的林语堂先生、钱钟书先生和鲁迅先生等的作品中都充满了幽默的智慧和精神。
二、 中西方幽默的不同原因
中西方幽默的不同原因主要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诸多方面的不同引起的。中国人是典型的旨在求安足的内倾型大陆农耕文化,形成了大写意式的发散性思维,守礼而含蓄;而西方人则是唯求富强的外倾型海洋商业文化,形成了工笔素描式的直线性思维,随性而张扬,都是各自文化的投影。中国在这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文化氛围中,便形成了一种“尚让不尚争,尚退不尚动”的思维定势。由于这种文化上的思维定势,便形成了重直观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定势及方式决定了幽默是以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如为了说帮一个人的愚蠢,便着重描写此人说话、做事是如何蠢,使人在读过后,能马上直观地得出结论。而西方文化属于外倾型的海洋文化,主张创新。因而西方人形成了重创造的思辨型思维。在幽默中,就体现为利用克制陈述的表现手法,让人们在阅读幽默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理解曲言,来理解幽默本身。中西方幽默在许多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但人们对幽默的喜爱和认同却惊人的相似。
三、 中西方幽默的跨文化对比的特征
总体说幽默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体现,两种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幽默的诠释和运用也不相同。中西方幽默在不同的文化体系的滋养下形成了风格迥异的特征。西方幽默的底蕴深厚,有句话可以将这种情况解释得淋漓尽致,那就是,可以不做个优秀的人,但绝对不可以做个不懂幽默的人。西方幽默大多充满智慧,含蓄而有思想,懂得自嘲,善于用自嘲的方法展示幽默,同时博取对方的亲切感。相比而言,幽默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是比较慢的。中国经历几千年封建体制,人的思想自我约束感很强,顾虑太多,与人交往中更希望展示完美自我,难以自嘲。所以,幽默也是多为针对第三方,简单而直接的多。因此,中西方幽默也就具有了不同的特征。
1. 幽默的内容和功用不同
a. 主题
幽默是人类的一种审美追求,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首先在其主题和内容上折射出本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理念。中国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人们谈“性”色变,因此,东方传统幽默中性主题是。而西方幽默中这类主题却占很大比例。
b. 社会功能
幽默按其社会功能划分为:否定性幽默(属批判性的,对生活中的缺点和反面现象加以否定)、肯定性幽默(对生活中的优点和正面现象予以肯定)和纯幽默(既不包含肯定,也不包含否定,它只是对日常现象进行富于情趣的反映)。
欧美各国的幽默中单纯娱乐性的纯幽默比重很大,这是幽默从萌芽状态时起便形成的一个鲜明的特征。而中国幽默似乎肩负着更沉重的历史使命——针砭时弊。纵观流传至今的几百段传统相声,讽刺段子占绝大多数。
2. 对技巧和分寸的把握不同
a. 表现手法
幽默的民族特色在艺术手法上的表现远不如主题内容那样明晰。它往往根植于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表现的也十分隐蔽、微妙。
中国幽默刻意追求一贯到底、层层递进的情趣性。最能显示中国人幽默文化底蕴的幽默形式莫过于相声。相声的四个环节(垫话、瓢把儿、正话和底)对应了幽默结构的四部分。相声从头至尾包含多个“包袱”,使听众始终怀着浓厚的兴趣,从紧张的期待走向缓和的满足,然后又跨向新的期待和新的满足。
而欧美的幽默小品往往只有一个“包袱”(悬念),喜剧中“包袱”更多一些,但由于喜剧的完整性、连贯性和情节性的要求,运用“包袱”的限制很多。相声则不然,尽管它有一定的情节主线,但从不为死守情节的需要而放弃使用“包袱”的机会;相反,有时还以“包袱”为媒介。巧妙地从一个情节跳跃到与之毫无关联的另一个情节。
【关键词】多元文化传播;文化创造力;创造性古典主义
随着通信技术和交通工具的迅猛发展,全球化已经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共识。文化全球化产生的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1]“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带来的是多元文化的相互传播,多元文化传播下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已经成为关系到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安全的关键问题。[2]文化创造力的实现和提升主要通过文化发明和文化接受两种形式来完成,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文化创造力的提升除了自力更生、努力进行文化发明之外,还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化接受和文化再创造的重要性。
一、文化创造力研究的梳理
文化创造力研究是一种有关文化和创造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创造力将文化和创造紧密联系起来,而当前中国文化创造力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文化创造力的理论研究
李燕的《文化释义》(1996),对文化创造活动原理进行了专门的、详尽的、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内容涉及文化创造与人的创造力的关系、文化创造的分层与整合、文化创造活动的规律。万资姿发表的《符号异化:现代人类文化创造焦虑之潜在根源》(2008)、《文化创造:一种人类符号能力的实现与被规定》(2009)、《符号:文化创造之逻辑起点》(2013)等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对文化创造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文化创造体现为一种人类主体性的实现与被规定,同时在本质上也表现为一种人类符号能力的实现与被规定。杜刚在其专著《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文化创造力》(2012)一书中抓住文化创造力这一核心问题,一方面进一步阐明了文化创造的现实内涵、生成原则;另一方面,对文化创造力的含义、构成要素等进行了剖析。同时对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文化创造力的现实生成提出了独到的理解和建议。
(二)发掘中国文化创造力的研究
刘仲林所著的《中国创造学概论》(2001)在比较中西创造观的同时,通过对《易经》的分析,总结出了中国传统创造观中创造力构建的思维、技法及总体追求。王忠的《中国传统创造思想论纲》(2007)从创造价值观、意会认识论和意象思维模式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造观进行了解读。艾四林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2012)分析了中华民族创造活力的激发对国家软实力增强的促进作用。辛向阳的《让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2013)从文化生产力、学术和艺术民主等方面论述了文化创造力的提升。沈壮海教授发表的论文《充分发挥中华文化创造力源泉的作用》(2016)认为,中华文化中蕴含着可以转化、生成为或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当下创造力的文化因素。
通过对当前中国文化创造力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到:目前中国的文化创造力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还未形成得到学界广泛认同的文化创造理论,相关学者虽然从全球化视野探讨了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问题,但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外来文化融合两个方面同时入手探讨中国文化创造力提升的研究还较少。可以说,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取决于对创造力的发掘和现实转化,而创造力的发掘和现实转化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先进外来文化两个方面入手,形成一定的文化创造理论,并在相关文化创造理论的指导下提升文化创造力。
二、多元文化传播下的文化创造
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必然带来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传播状态,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创造都会多多少少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而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文化接受在文化创造实践的展开和文化创造力的提升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多元文化传播的解读
多元文化传播下各种文化客观存在,自立共生;相互交融,和而不同。[3]一方面,一个国家、民族、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反映着各自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塑造了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无论在范围、速度、强度方面,还是在规模方面都是先前社会所无法比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范围和领域的文化冲突。在多元文化传播的背景下,西方文化的价值观虽然不像之前那样以政治、军事等强硬手段冲击着其他国家和地区,但仍然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观。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立和文化安全。其中,文化自信是基础,文化自觉是动力,文化自立是目标,而文化安全是保障。文化创造力的实现能够增强文化自信、唤醒文化自觉、确立文化自立、保障文化安全,总而言之,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对中华文化的复兴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文化创造的含义以及实现形式
文化创造是产生文化价值的人类活动,文化创造包括文化发明和文化接受,文化发明主要是通过自力更生来实现,文化接受来源于文化接触和文化融合。[4]造学视野下,文化接受包括文化复制和文化再创造。因此,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也应该寻求得以实现的多种途径,在文化创造力处于劣势的一定时期内,应该积极地吸收外来文化,并充分利用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促进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
文化创造力作为文化创造的实现形式,包括文化生产力、文化精神力、文化传承力、文化批判力、文化传播力。文化生产力是文化创造力的经济基础和力量源泉之一;文化精神力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经济、社会、政治等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是文化创造实现的一切精神动力;文化传承力体现的是对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文化批判力则体现着对内和对外两个指向上的文化批判;文化传播力与多元文化传播直接相关,文化传播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际话语权的强弱,是文化软实力的突出表现。
(三)多元文化传播下的文化接受
多元文化传播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文化接受路径创新的可能。既要深刻认识自身文化的价值,产生充分的文化认同,确立理性的文化自信,又要激发文化自觉,对自身文化进行扬弃;同时批判地借鉴先进外来文化,彰显文化活力,强化文化安全意识,维系主体文化传承。因此,多元文化传播下文化接受在文化创造实践的展开和文化创造力的提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接受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路径。判断文化接受路径积极与否的依据在于主体文化如何借助于客体文化进行文化创造。主体文化在接受客体文化时,不以改变主体文化为目的,而是将客体文化作为内容或者手段,用以实现主体文化继承和更新的积极的文化接受路径;与之相对应,主体文化丧失生命力,接受客体文化后所形成的新文化与传统的主体文化之间形成断层的文化接受路径,则是消极的文化接受路径。可见,文化接受路径的评价依据是主体文化自身调节机能的强弱,即在某一文化接受路径下,主体文化在时间上能否延续、在空间上能否扩张。同时,还应该注意到消极文化接受路径可以向积极文化接受路径转化。在消极文化接受路径中,主体文化迫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原因,不得不以隐忍的形式发展、扩大,当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时,其文化记忆被激活,得以复苏,则文化接受路径也有可能由消极转为积极。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固有文化在消亡后,经过一定时期其文化记忆能够得以复苏,而这一文化也会得到重生。
三、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理念下的中国文化创造力提升策略
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是关注传统内发性和积极的文化接受理念,对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一)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符合多元文化下中华文化复兴的要求
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首先是建立在文化多元理解基础之上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地球村”逐步形成,多元文化和其深层次的价值观都在产生着接触、争执、冲突、融合,简单的一元论、二元论、冲突论以及多元论都不能充分地解释和说明当前多元文化交融的格局。而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关注文化的“多元一体”,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相互接触在广度上和强度上都是之前时代所无法比拟的,并且相互的联系也十分紧密,既有共同发展的契机,也有此消彼长的冲突,既有人类文明整体发展的共同向往,又有各自文化发展的国家利益。
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中华文化的复兴已经上升为中国发展的国家战略之一,创造性是当前中华文化复兴的关键和奋斗目标,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取决于其创造力的发掘和现实转化,应该关注一切创造力的源泉,让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稳步提升文化创造力。创造性的发掘和现实转化需要在古典主义和异文化接受中寻找力量源泉、转化手段和实现路径。这里的古典主义不是一味地复古,而是传统内发性的创造性转化;融合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和中体西用,而是动态的文化接受,也就是说,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提倡传统内发性基础上的积极文化接受和再创造。传统内发性是载体,积极文化接受是动力,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因此,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可以加强文化自信、激发文化自觉、确立文化自立、维系文化安全,对文化创造力的提升、中华文化的复兴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注重传统内发性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文化创造力的实现和提升都来源于中华文化的传统内发性,农耕文化的发源、发展,诸子百家学说的出现、儒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文化创造精神。我们可以看到,在近代之前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一直是东亚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中心,因而可以比较从容地将传统内发性转化为强大的文化创造力。而近代以来,随着文化优势地位的丧失,中国文化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显得无所适从,甚至出现了全盘否定儒家思想、盲目破除传统文化的现象,严重阻碍了传统内发性的创造性D化,造成了中国文化创造力发展的严重滞后。
而在多元文化传播下,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和壮大仍然应该根植于中华文化传统内发性的创造性转化,因而,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以创造性古典主义为中心和基础。创造性古典主义意味着以传统内发性为发展的核心,传统内发性是中华民族谋取发展的方向指引和基本的力量源泉。创造性古典主义要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创造性因子,这必然需要批判性地继承文化传统,而不是一味地盲目复古和照搬经典,因为传统内发性本身就有着去除旧质、吸收新质的趋势,因此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发掘中国文化发展的内部动力必然是一种除旧更新的过程。例如在文化生产力方面,中国农耕文化中的“天人”思想对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生态经济创建都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创造性古典主义要求认真研究中国文化创造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发现中国文化创造的发展方向,确立文化自信。然而近代以来,百年的屈辱史并没有使中国人民丧失文化创造的自信,因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创造性古典主义仍然会对文化自信的确立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创造性古典主义要求认清当前文化创造的内外环境,激发文化自觉,一方面要做好文化创造传统的继承和调整,另一方面做到尊重其他文化,积极借鉴不断创新。
(三)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注重积极的文化接受
多元文化长期并存相互交融,文化接受作为文化创造力实现的途径和重要力量源泉显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因而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一方面需要将文化创造建立在古典主义之上,另一方面又需要积极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近代以前的中国文化作为先进的文化,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农耕经济,或者是儒家思想等都被周边国家所吸收,刺激了这些国家的文化创造,并促进了这些国家文化创造力的实现和提升。这些国家通过接受中国文化所取得的文化创造力的发展可以说明:借鉴先进文化的有益成分会为本国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也可以事半功倍地提升本国的文化创造力。中国近代以前的文化更多作为中心文化同化外来文化,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允许外来文化的进入和并存,并将外来文化同化为以汉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中国在近代之前的文化接受方面展现出的是强大的文化同化力。虽然进入近代以后,中国的文化转型有所滞后,但也已经开始积极地接受外来文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西方市场经济理念的借鉴。创造性融合是一种文化接受路径的创新,这种创新依托于积极的文化接受路径并及时地进行动态调整。具体而言:
1.尊重多种文化的并存
一直以来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也可以运用为对待外来文化的整体思维,充分尊重异质文化的存在,加强对异质文化的认识,找到共同发展的契机和途径;另一方面,积极传播中国文化,让世界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比如自古以来中国的“大一统”思想,爱好和平的民族愿景,和平崛起的中国梦,等等。
2.注重扬弃外来文化
对待外来文化尤其是先进文化,不应该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或者体用论,而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和本国的传统对外来文化进行扬弃。拿来主义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就已经被鲁迅等学者所批判,而“中体西用”等体用主义,也同样无法指引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中国的异文化接受。体用主义只是关注器物、技术方面的扬弃,而不提倡思想文化方面的更新,在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价值体系等思想方面的扬弃显得尤为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平等、自由等的追求便是扬弃外来文化的一种体现。
3.创造性融合提倡文化接受路径的动态调整
积极的文化接受包括两种路径:第一种是允许异质文化的存在,并在不与内在文化发生碰撞的基础上接受异质文化,从而创造出并存性文化;第二种是将外来的异质文化同化到内在文化的行为逻辑或内在价值体系中,创造出融合性的综合文化。创造性融合建立在积极文化接受路径之上,注重以上两种文化接受路径的动态调整,即在力量对比不能取胜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平行发展的文化接受路径,而当我们认清时展脉搏以及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优缺点之后,应该将外来文化内化为自身文化,形成文化接受的创造性动态调整。同时,西方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占有优势地位,中国文化被西方价值观所捆绑、走向消弭的危险客观存在,因此,我们应该警惕外来异质文化替代原有本土文化,造成本土文化消失的危险。
(四)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策略
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理念注重传统内发性的创造性转化和积极的文化接受,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实现和展开:
1.依托市场规律与人文关怀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市场规律的指导,经济实力的持续提升是文化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源泉;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最K目标是人民的安居乐业、健康幸福,因而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应该更多地注入和谐、生态等概念,改粗犷式发展为集约式发展,注重和谐发展、生态发展。
2.融合多元文化,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挖掘中华文化优良传统,适应国际形势和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先进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做出的创造性诠释,是当前促进我国文化创造力提升的精神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实践可以为我国文化创造力的实现提供强大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
3.结合时代背景再认识经典文化
人类文化的发展需要在既有的文化传统之上不断地创造,如果失去了文化传统,必然会产生对自身文化的怀疑,同时在文化发展的走向上也会感到迷茫,文化的自信和自觉更无从谈起,因而当今文化创造所需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亟待经典文化的再解释、再创造。
4.以辩证的眼光审视国际和国内形势
文化创造需要批判思维,一方面要认清历史、立足现状、着眼未来,准确地了解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明确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需要洞察国际形势,分清敌友,警惕“和平演变”,维系文化安全。
5.和平崛起与平等互助
中国的文化创造还需要将和平崛起的观念传播到国际领域,向其他国家展现平等互助的大国风范,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为文化再繁荣赢得充分的国际话语权和良好的国际环境。
四、结语
多元文化传播背景下,多元文化客观并存、相互交融,文化自信的增强、文化自觉的激发、文化自立的确立和文化安全的维系都迫切需要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而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又为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要求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以传统内发性创造性转化为基础;另一方面,要求积极进行文化接受,并对文化接受的路径进行动态调整。创造性古典主义融合正是结合多元文化传播背景,立足于传统内发性的创造性转化和积极的文化接受而形成的助力中国文化创造力提升和发展的文化创造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中国文化创造力的提升应该做到:依托市场规律和人文关怀发展文化生产力;融合多元文化,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结合时代背景再认识经典文化;以辩证的眼光审视国际和国内形势;和平崛起与平等互助。
(本文为201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文化创造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HB17ZX010)
参考文献:
[1]裔昭印,徐善伟.论世界文化的“多元一体”性[N].光明日报,2004-02-10.
[2]杜刚,邢巨娟.文化创造力:当今中国文化变革与发展的重要依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3):9-13.
[3]伍柳氏.和而不同 多元共生――略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策略抉择[J].湖南社会科学,2011(9):181-183.
[4]冯天瑜.中华文化辞典[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