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孩国学启蒙教育

小孩国学启蒙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孩国学启蒙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孩国学启蒙教育

小孩国学启蒙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钢琴启蒙教育;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艺术教育在启迪孩子心智、陶冶情操上的积极作用。钢琴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形式,已走进大众家庭,被大众所喜爱。幼儿期是钢琴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现在学琴的幼儿越来越多,这本是一种好现象,然而这一时期由于孩子各方面发育都还不成熟,注意力不易集中,自制力较差,再加上很多家长和老师让幼儿学琴的目的有着不正确的功利性,极大地影响了幼儿学琴的积极性。因此,注意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中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一、调动兴趣是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中的首要问题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幼儿学琴的问题上,这句话更能体现其价值。任何人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给予极大的关注,对于刚刚开始学习钢琴的幼儿来说也不例外。然而日复一日的枯燥的技能练习,往往会导致他们的厌学情绪,如何使幼儿保持学习钢琴的兴趣就成了保证幼儿钢琴学习能否顺利、持久进行的关键问题之一。

对幼儿钢琴兴趣的培养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

作为智力萌发的兴趣之火,可以燃烧也可以熄灭。要使它燃烧成智慧之火,除了自身的勤奋之外,还来自于客观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和培育,要培养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就必须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兴趣发展的良好环境。首先,要创设一定的物质条件。比如要有一架钢琴和各种音像资料等。其次,要尽可能使音乐伴随着孩子的日常生活,家长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幼儿特点的、易于被幼儿接受的中外经典名曲让幼儿欣赏,使他们通过欣赏这经典名曲,感知音乐的美,初步学会聆听音乐、领悟音乐和享受音乐,加深幼儿对音乐的理解,从而达到使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得以长久的保持的目的。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

多听多看多活动,让孩子多长见识是提高幼儿学习钢琴兴趣的一个捷径。幼儿的兴趣往往是在广泛的探索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家长可以带幼儿外出看钢琴独奏会。

老师和家长还可以用适当的方式鼓励孩子参加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比赛、考级、演出等活动,激发孩子的参与欲、表现欲和成功欲,让孩子用自己的情感来表现音乐,培养音乐创造能力,使他们快乐地学习。

二、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是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中的基础问题之一

启蒙教育是万丈高楼的基础,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就是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中的基础问题之一。一位称职的钢琴老师,除了本身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钢琴专业)外,更应懂得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能够及时发现幼儿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教给其解决的方法。

上课时的每次范奏,教师都要认真去弹,速度要适中,对比要鲜明,力度要准确得当,让孩子更具体直观地体会到弹奏要点。由于孩子模仿能力强,对示范的印象十分深刻,常常会学习教师的一些动作,所以教师的示范一定要准确、规范。

弹奏方法包括坐姿、手型、触键方法、放松、身体的协调等问题。教师在讲解这些方法时应尽量使用通俗形象的语言和方式。比如在讲解坐姿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坐在琴凳的三分之一处,身体稍往前倾,以便重心感觉在手上、脚上,腰要挺直,小孩腿短,千万别吊起脚弹琴,一定要准备适合踩实双脚的小凳子,否则会养成很多毛病。

触键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断奏、连奏、跳奏是钢琴的三种基本弹奏方法,教师在讲解时同样要注意讲解的语言和方式。比如在讲解断奏时,老师可以先做示范,手臂慢慢抬起,自然放松的落下,通过手腕将手臂的力量毫不保留的传到指尖落到琴键上,然后让孩子模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跳一下,体会身体在落下时只有不摇不晃才能稳稳的站在地面上的感觉,然后让孩子带着这种感觉去弹奏,并提醒孩子在弹奏时手臂要放松,指尖落在琴键上要站稳,不要晃。

教师还要教给孩子正确的练习方法,如慢速练习、快速练习、分手练习、分声部练习、难点练习、分句练习等,练琴既是练手又是练脑,没有头脑的练琴是不会有好效果的。教师应有极大的耐心对幼儿弹奏中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如要求节奏准确,在弹奏时对手形的要求可以暂时先放一放,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节奏上,运用放其一点的方法,逐一解决孩子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三、家长在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中的辅导问题

对孩子进行钢琴教育是由教师、家长、幼儿三个要素组成的。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二至七岁的幼儿处于原始意识阶段,他们分不清自我与现实的区别,不可能从理性上明白学琴的目的去主动练琴,要求他们在弹奏中注意动作要领、改正错误也是不大可能的。因此家长在教师和幼儿中间起到了一个传达、督促、辅导的作用。过于溺爱,过于严厉或由于工作繁忙对孩子练琴不闻不问,都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里向家长提三个建议:

(一)营造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练琴气氛

辅导孩子练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创造一个和谐的练琴氛围,多些表扬,少些批评;多些肯定,少些否定。孩子学琴家长也一定要认真地跟着学,正确领会老师的教学要求、方法和步骤,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家庭辅导。家长能做到这一点是很好的,如果家长过于忙碌,至少也要拿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随同上课,领会要领并进行家庭辅导。家长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孩子看成天才,估计太高。

家长在辅导过程中要有耐心,对孩子取得进步时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要培养孩子的信心,帮助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当然也要给予适当的批评;禁止打骂孩子,在孩子的周围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制订一个周密、切实可行的练琴计划

孩子应有计划夫人在家练琴,计划的制订应根据孩子的特点,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要有所变化。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练琴时间不宜太长,每次二十至三十分钟即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一天多练几次。练琴要选择孩子精力充沛的时间,并尽可能地将时间固定下来。练琴之前不要让孩子玩得太累,只有当孩子心静时的练习才更有效果。不仅每天要有计划,而且每周、每月也要有计划。总之,应本着全面发展、提高练琴效率的原则来制订练琴计划。

(三)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

孩子练琴应有专门的房间,为的是与其他嘈杂环境隔开。琴房要保持整洁、光线充足,这样,孩子容易静下心来投入到练琴中去。窗台上可摆放鲜花,墙壁上可挂贴音乐家的肖像等,还可以参考孩子的想法进行房间的布置和设计,或让孩子自己进行设计。

总结

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都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所以幼儿的钢琴学习一定要在科学、严谨的训练体系下完成。老师、家长与幼儿三者紧密联系,在幼儿钢琴启蒙教育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家长是辅导作用,幼儿是教育的最终受体,因此在幼儿的钢琴启蒙教育中,我们要针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使他们在钢琴教育的启蒙阶段快乐地成长,并为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贵州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参考文献:

小孩国学启蒙教育范文第2篇

摘 要 礼仪文化是我国以儒家为主流的传统文化。作为儒家经典文化之一的《弟子规》分为七个部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等内容都阐述的孔孟中庸之道。正是当代儿童所缺失的外出待人接物和练习格斗类项目跆拳道时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儿童启蒙阶段是身心发展的敏感期,是塑造幼儿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的黄金阶段。通过将《弟子规》与儿童跆拳道礼仪教学相结合来培育儿童学习者的礼仪精神。本文试图提出将国学经典《弟子规》的礼仪精神结合到儿童跆拳道礼仪教育实践过程中去,为一线跆拳道教育工作者再建礼仪教育提供教学思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指导。

关键词 《弟子规》 儿童 跆拳道 礼仪再建

一、儿童修炼跆拳道的礼仪教育再建需要《弟子规》的现状

“以礼待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而跆拳道精神“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这十二个字的前两个字就是“礼仪”,它也强调礼仪在我们生活中和训练中的作用。在小我们就学习《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礼”,我们主要以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为主,践行“礼”为辅。通过在现实环境中的实践来完善自身人格,而跆拳道也要求学员“未习武先习德”的教育思想,主张在练习跆拳道技术的同时就要先知道基本的礼貌、礼节准则和要求。在实际跆拳道练习中修养自身品格,而不是照本宣科的仅仅是学习理论和实战技术,而没有礼仪方面深入的学习。在我国大多只依赖于学校的礼仪课程设置,依靠学校来进行礼仪教育,而且形式单一,内容简单。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更需要兴趣班的“余力学文”跆拳道礼仪教育,再一次将“礼仪”的内涵精神贯穿于实践中去,使学生知礼、懂礼、尊礼、守礼,最后践行于礼。

二、儿童跆拳道礼仪教育缺失的成因

(一)道馆教育“重技轻礼”的教育理念

杜威认为: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但是在现实情况中,道馆往往存在着“重技轻礼”的教学理念,而不是重在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不能把礼仪教育放在首位。在实施礼仪教育的过程中,仅停留在对儿童进行跆拳道技术层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在实际行动中对礼仪教育的运用,礼仪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它是人们生活中具体细节的规范,因此更容易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但是,目前的道馆教育中,很少有专门的礼仪课程。虽有些道馆能够将礼仪纳入课程,却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教育内容,使得礼仪教育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淡出部分道馆育人的视野。正是由于道馆礼仪教育的薄弱和缺失,许多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知道该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不知道该如何正确体现自己对他人的尊重,结果可能更容易引起他人的误解。还有一些道馆虽然设置了相关的礼仪课程,并开始注意到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却只将礼仪教育限于“走过程、摆形式”,忽略了对礼仪内涵的诠释,学生对礼仪教育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道馆就必须统筹安排礼仪教育内容,并且为了使礼仪教育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道馆也应该使用多元的教育方式,而不能只局限在单一的技术讲授。单一的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只是对学生进行了技术知识的传输,而不能对学生进行礼仪实践,将礼仪的教授融合在跆拳道课堂的教学和平常训练中去,才能授之于“礼”,施之于“礼”。

(二)家庭活动重“智”轻礼教育思想

现代社会,每一个孩子都被报名参加了不少的补习班、兴趣班。从这个现象不难看出,家长对孩子都有着快速成才的热切期望,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提高学习成绩和忙于各种兴趣班的同时,也让我们不由得深思,谁来培养学生的礼仪素质,谁来在乎学生的礼仪教育呢?孔子认为仁根植于生活体验之中。因此,在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家庭礼仪教育,对于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虽然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面对传统的家庭礼仪却采取了否定与摒弃的态度,而不是进行科学的扬弃。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虽然一些传统的礼仪仍然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规范及行动,但在这些传统礼仪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合时宜的规范,如因循守旧、不懂创新的精神。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意味着家长日常的言谈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将作用在孩子身上。因此,家长良好的礼仪形象、礼仪气氛是十分重要的。家庭礼仪教育并不仅指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对道德修养、对道德人格的教育。

(三)大众传媒及网络对儿童世界观的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网络有各种的有害、不实信息和视频传入儿童的视域里,让不懂事的儿童模仿视频里面的角色去伤及他人。这将导致儿童的自我认识和修养曲折,然而很多时候不容易察觉、发现,久而久之将生成一系列的问题。而《弟子规》正是对儿童启蒙教育树立了很好的礼仪规矩、道德规范的一本书,跆拳道即是能增强儿童体质、体能的项目又能再次利用“礼仪”来严格要求儿童的言行举止,将礼仪全完运用在师生之间和家长与小孩儿之间的交际和相处。

三、《弟子规》中礼仪教育思想对跆拳道的启示

(一)道馆运用《弟子规》中“孝”再建跆拳道礼仪氛围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只有具有了孝顺之心,他才能具有了一颗善良仁慈之心。一个人如果不能孝顺自己的父母,怎么博爱而爱人?没有怜悯、感激之心,又怎能被他人认可。幼儿的模仿性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道馆是孩子每周都要去参与训练的地方,道馆里面所有的孩子都是他模仿的对象,如果道馆注重了礼仪的文化和氛围,平时让学员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的人格和性格的形成。《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2],都是说明道馆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要从《弟子规》礼仪内容上对孩子的训练和生活进行渗透教育,每天提醒孩子见到国旗、教练师兄,还有我们的父母、长辈们我们也是需要敬礼的对象。由此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激之情和内心的“孝”意。久而久之的道馆礼仪熏陶和教育,就会内化为孩子良好的礼仪习惯,形成良好的道馆礼仪氛围。

(二)家庭运用《弟子规》的“亲仁”再建跆拳道的友爱情景

《弟子规》中指出“泛爱众,而亲仁”。“仁”即是指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品德的养成是后期教育形成的,需要很好的家庭重视力和家庭对礼仪的严要求。当然现实中具有仁德的人并不多,“流俗众,仁者稀”。流俗,是指随大溜的人。在现代社会司空见惯了,都是大海里的海浪,风哪里起就哪里飘,对自己没有什么要求和追求的人。家长们都希望自己身边有练习跆拳道的小朋友都是具有良好品行的孩子,这是家庭的希求,有这样的希求,我们就要做到在实际生活中严格要求孩子的言行举止,教会他们怎样去结交这样的“仁者”。“能亲仁,无限好”否则“不亲仁,无限害”只会给儿童带来无穷的祸害。跆拳道它是一项格斗类项目,将《弟子规》亲仁精神再次贯穿于他们的脑海之中,他们出门在外就会形成懂礼、敬礼和行礼的良好习惯,就是这句话就是“近朱者赤”的现象,如果家庭未对他们的一言一行按照《弟子规》的要求执行,那么他周边的孩子就会没有“近墨者黑”的道理。所以《弟子规》中的“亲仁”思想就告诫家庭要教育儿童成为有大公无私的精神、有博爱的胸怀,应该智、勇、言、兼备,遵循中庸之道。

(三)社会传播《弟子规》中“谨信”再建跆拳道为人教育

“谨信”教育作为《弟子规》中启蒙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要求弟子要保持严谨有序的生活方式。《弟子规》在生活习惯上“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是在告诉我们要起居有时,韶华易逝,珍惜光阴。在跆拳道社会宣传中都强调“准时”的习惯,准时参加跆拳道训练、准时会面约好的伙伴,不能浪费自己的时间也要珍惜别人的时间。在跆拳道训练当中对他们的时间观念进行规范和纠正,形成一定的时间概念。在跆拳道服装穿着上秉承“衣贵洁,不贵华”,衣服要做到干净整齐,在跆拳道上课之前会让参与跆拳道训练的学员转身整理自己的服装,始终保持衣服的整洁,这是对老师与伙伴的尊重。在《弟子规》中有更详细的“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就要求修炼跆拳道学员们平常生活中语言简洁,不乱发议论,不随便答应别人的要求,如果答应了就要履行责任,实现承诺。在跆拳道训练里,因为是格斗类的项目就更需要诚信和尊重才能将跆拳道真正做到和睦的和别人交往。因此,诚信是一种品行、责任、道义和做人基本准则。

(四)教练运用《弟子规》中“泛爱众”再建跆拳道的处世教育

“泛爱众,而亲仁”这是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和谐。“泛爱众”在《弟子规》中是“以博大的、平等的爱心对待社会公众,每个人为自己努力的同时又能兼顾到他人、国家和天下”。平常的跆拳道格斗训练中有很多新学员不熟悉环境、有出现矛盾这就需要老学员去宽容他们、爱护他们、安慰他们、主动带着温暖的心去和他们交流、玩耍,用心感受别人的需要,谦和、有礼貌的和他们交谈,学会出生身边的小事,这对每位学员也是一个锻炼。探究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强调的是“天人合一”。而在跆拳道训练当中要强调的就是“仁”与“武”的天人合一。

四、结语

《弟子规》作为一本至今被广泛传承的国学训蒙著作,熟读它能达到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目的。儿童在第一次踏入跆拳道课堂和进入社会之前,教导他们不论是在家里或是在外面的人际沟通的方式方法、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礼仪与规范,这对“儿童”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施行礼仪教育要按照生活化的轨道,对实施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方法进行规定,加以大众媒体的正确导向,家庭、道馆和社会合理营造现代社会的礼仪氛围。因此,如果把跆拳道练习与国学《弟子规》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大力推广,这不仅是给了儿童跆拳道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绝好空间和最佳平台,而且对深化全面礼仪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生活化。这对整个社会共建社会主义和平、民主、富强起到关键性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钱文忠.钱文忠解读弟子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2] 李逸安译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张慧衡.论《弟子规》中的家庭教育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

小孩国学启蒙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学教育;学生;成绩;道德修养

一、国学的概念和内涵

1.概念

国学,是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

中国没有西方意义的哲学,有的是思想。从古到今,皆为此般!而国学不仅仅是哲学或思想,更不是守旧学者在书斋里研究的枯燥文章,它是贯穿中华数千年的文化精髓。国学是四书五经,是二十四史,是唐诗宋词,是红楼梦和三国,是老庄,是禅机,是数不尽的古代文献,当然也是贯穿在其中的精神。

但国学最根本的是思想,是中国家国一体的和谐文化,是贯穿中国历史进程的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等为核心的八德思想。

2.内涵

国家之文学,才是国学之根本。学者黎黍匀认为,国学内涵包括了有国家文化与艺术特征的各类学科,这些学科具有历史性、延伸性、发展性、现代性、国家性。

(1)历史性:体现在古代文学的出现和影响力,比如《孟子》的学说,在各个时代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属于历史性质。延展性:包括了持续性和同化性。历代有印度佛学与我国阴阳学说的结合,形成了中国佛学的体系,以及各个学科互相渗透同化。最明显的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2)发展性:包括了该文化或艺术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持续影响力。如儒家自孔子之后,不断出现了朱熹、王阳明等人的丰富和发展,以及在宋朝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重视,使其影响力及发展显示出强大生命力。(3)现代性:包括了该文学在当代的指导意义和当代的价值。威尔·杜兰认为:“或许除了《道德经》外,我们将要毁所有的书籍,而在《道德经》中寻找智慧的精妙。”这是国学在当代的生命力和客观影响力,也是国学本身的价值的体现。(4)国家性:包括了国家的文化与艺术特征,能够明显区别于他国的文化,具备世界范围内的独特性。如印度的佛学与中国的道德经,有相似点也有明显的区别特征,埃及的太阳文化与中国的阴阳文化既有相似点也有明显差异。这些都是各国文学的国家特征,民族特征。

我国国学能够体现以上的内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体系,具备深远的影响力和同化力,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二、国学教育与学生语文成绩

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滋润着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灵魂。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会接触古诗词,在家长的引导下,三四岁的小孩也会背上几首唐诗宋词或者朗朗上口的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在不懂任何意思的情况下也会很熟练地背诵出来。国学可以开发智力。儿童读国学经典运动,提倡教十三岁以前的孩子读书、背书。读诵的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很基本的一些书,甚至也可以包括一小部分佛家的书。有位老师说,不管四书五经,或是其他古书,任何一段,教小孩子像唱歌一样,很轻松愉快地背诵,不给他讲解,偶尔稍稍讲一点。这样背下去一辈子都有用,一辈子都忘不掉。

小学时,对古诗词的考试的内容就在字词句的翻译、理解及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我们要去体会每个诗人在写作时的情感。仅仅局限在只能背诵下来的程度上在考试中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中学时古文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最头疼的,从看书念都不熟悉的开始到朗朗上口背诵的结果,要更深刻地理解古文中的字词翻译到整个文章的理解翻译,再到文章告诫人们的道理的过程是很艰辛的。很多学生用功不到,就不会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教小孩子背书,这是中国人已丧失的基本教育方法。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古代文化的传承是靠口头传送的。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朗读多了,音韵和字义等因素都会逐渐影响读者,“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慢慢悟进去,将来长大后的学问就广博了。在中国古代,这是个普通的教育方法。很多智力很一般的孩子,由于读国学经典,实现了由愚变智,由凡成圣的转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时候,在家里读书,有一天,一个小偷躲在走廊,想等睡下后偷点东西,可是小时候很笨,老是背不下来。这个小偷是很聪明的,他听来听去听会了,可有毅力,一直背下去,这个小偷实在是憋不住了,出来说:“你这个样子读的什么书,连我都会背了。”小偷大模大样地背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可继续诵读,后来正是靠毅力,用传统的诵读办法实现了由愚变智。

学生从小多接触国学方面的知识,可以开发智力,优化大脑,巩固记忆力,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和对古诗文理解的背诵。对提高语文成绩是理所应当的结果。

三、国学可以培养优秀品德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德行。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应该都认可童年对人一生幸福的重要性。对人的一生而言,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好的启蒙教育就是开发孩子“善的心性”。通过背诵原文,通过学习理解内涵,再运用于现实生活,学习经典,启迪智慧,完善品格,成就人生。经典的学习会让学生一辈子受益。

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学生的人格,提升着学生的素养。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等。同时,灿烂的文明,也能使学生对祖国更有感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比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中要尊师重教,尊老爱幼,要知道怎样做人做事,这些好的传统如果失去了,那我们的道德秩序就很容易混乱。国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例如《论语》《孟子》,按梁启超的说法,“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早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只有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产生隔阂。一个人辨别是非的能力应该从小就开始,过了青春期,道德观、世界观就已经基本形成了,这时候才开始进行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教育就太晚了。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可操作空间比较大,年龄段合适,考试的压力也相对小一些,因此是国学教育的最佳时间。

我们正处于文化变迁之中,现在的学生生活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更多的是在流行网络语言,确实存在如何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国学的精粹应成为学生可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真正学会如何做人。

国学素养要从娃娃抓起,国学所蕴含的“仁义礼智信”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不可放弃的精髓,能使我们以健康的心态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更重要的是国学可以使学生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经典著作是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为了使学生从小就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弘扬国学。

国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首先是对学生对事物的认知、道理的理解和自身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养成有着决定性的帮助。其次对学生的识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记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都会有所提高,能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参考文献:

[1]金久皓.国学教育的意义,2009(1):10-21.

[2]国学作用浅析,2012(2):3-25.

小孩国学启蒙教育范文第4篇

【摘要】幼儿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是教育的基础。从幼儿园到小学过度的幼小衔接问题是儿童身心发

展的客观要求,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法国一向以发达的幼儿教育著称,他的母育学校和小学一体化

并且科学的划分幼儿园与小学的阶段,体现出合理的层次性和过渡性。同时母育学校也统一接受监督视导

工作并重视师资力量培训,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面对我国幼小衔接中幼小断层严重、幼儿园家长儿童沟通

不够、师资力量不均衡等问题,法国的母育学校对我国有很多启示。

【关键词】母育学校幼儿园小学幼小衔接;

法国的教育主要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段。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为强制性义务教育,学前

教育不是强迫的,但是是免费的。法国在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下,承续其人文教育传统,在学校教育

的发展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法国是西方为数不多的把幼儿教育列为基础教育范畴的国家之一,发达的

幼儿教育是法国教育的特色之一。法国幼儿教育机构主要有:托儿所、幼儿班、母育学校以及保育室和日

间托儿所等等。其中母育学校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机构,它以其独特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在法国的幼儿教育

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 法国母育学校简介

(一) 母育学校的产生和发展

根据法国的教育传统,,幼儿教育机构历来属于慈善事业的一部分。从19 世纪20 年代起, 城市里也出现了

幼儿教育的机构——托儿所,它仍是一种慈善事业。1881年6月16日,由法国幼儿教育家凯果玛(Pauline

Kergomard) 负责的托幼教育方案起草委员会决定将托儿所改造为母育学校(l'école maternelle)。同年

8月2日的政令第一条对母育学校下了这样的定义:"母育学校是基础教育的设施, 男女儿童在那里将共同接

受体、德、智全面发展的教育。" 母育学校的目的是看护和教育幼儿,母育学校正式创始。在1977年3月18

日的政府决议上规定了母育学校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动手能力、感观的感觉能力、了

解和适应自己成长节奏与生命节律之间的和谐关系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绘画能力和笔头表达能力。

1989年的《教育指导法》制订了母育学校的教学计划,提倡让儿童尽早入学,即提倡让2岁儿童进母育学校

。至1996年母育学校已成为法国实施学前教育的主要机构。

(二) 母育学校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方法

母育学校的正式创始人凯果玛认为其基本原则有以下两条:第一,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创造精神。第二,尊

重儿童的自由。在母育学校让孩子们自己明确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错事,而不是强调守旧的传统纪律

,在这里儿童是真正的生活着。母育学校的教学以其独创性著称,她既启发儿童的人格,为以后克服学习

中的困难、摆脱障碍和实现平等做准备,同时也给儿童以母亲般的关爱。其主要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采用游

戏和活动的方式,把日常的行为活动与智力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儿童在游戏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和习惯

的培养,让儿童在这个大家庭中自由的发展。有关智力方面的课程,也尽量与日常活动相关,让儿童通过

讲故事、唱歌、做游戏、绘画等活动中学会模仿、提问和回答,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单独的学习识字、计

算等等。另外在母育学校还不可缺少的就是道德的教育,从日常活动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教导儿童要热爱劳

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从小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民族荣誉感自豪感。

(三) 管理模式

母育学校的一切都以儿童能够参与为中心、为出发点。校园的布局和设施、时间安排以及学校环境的设计

等等,都充分考虑了儿童们的身心特点,符合他们的生活、情感和知识需要并可以在集体中找到他们的位

置。母育学校的时间安排是教师的一项主要责任, 让孩子们所做的活动的长短要根据他们注意力集中的程

度和活动的难易程度来定。同时还进行半开放式的学校管理,与儿童的家庭开放并保持相互信赖关系,采

取了如邀请家长参加班级委员会,定期组织家长与教师见面,组织不同的俱乐部、沙龙和圆桌会议等方式

,时刻保持与家长交流孩子的成长过程和进步。

(四) 与小学教育的一体化

法国的母育学校是附设在小学里的,它们一起被称为Ecole Primaira,即初级学校。但幼儿教育是非义务

性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启蒙教育阶段,由母育学校中的小班和中班构成。2、基础教育阶段,由母

育学校的大班和小学的前两年构成。3、深入教育阶段,由小学的最后三年构成。母育学校的大班既是启蒙

教育的最后一年,也是进入基础学习阶段的第一年,在大班中已经达到了第一阶段学习要求的儿童便可以

开始第二阶段即基础学习阶段的课程。在包括母育学校大班和小学一、二年级的第二阶段即基础学习阶段

里,学生主要学习法语和数学并逐步养成自觉和独立学习的习惯。大班学生通过有目的的学习,为以后上

小学接受义务教育打好基础。

二、 我国幼小断层现状

(一)把幼儿园和小学分开来看,忽略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连续性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相邻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从幼儿园到小学衔接的顺利进行不仅

对幼儿尽快的适应小学生活有着重要作用,而且会影响着他们一生教育的进程。很多人都只注意到幼儿园

和小学是两个阶段,而忽视了其连续性。很多年来,小学教师不知道儿童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幼儿园教师

不知道小学教学大纲和教材,不能做到幼小连贯,很多小孩表示刚进入小学的时候很难适应。在学习时间

上,很多幼儿园儿童刚进入小学不适应每节课40分钟-45分钟一天6-8节课的上课时间;在学习方式上,猛

然从游戏与活动课堂变为端端正正的在课堂上进行智力课程的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内容上,由活

动课程为主变为智力课程为主,之间缺乏渐变的过程;还有进入新的环境不适应,家长重视考试成绩等等

方面,导致幼儿园和小学断层。

(二)幼儿园、小学、家长、儿童四者之间缺乏沟通,幼小衔接小学化,只重智育

现在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就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定要让孩子从一开始就打好基础,加强

智育的培养,以后才具备竞争力。幼儿园也都顺应家长的这种要求,安排很多课程,比如乘法口诀,低年

级奥术课程等语文、数学的课程,说是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为小学打好基础,只在德、智、体、美中重

视"智"的衔接,可是却忽视了体、美、劳的衔接,更忽视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衔接

。但其实儿童究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却很少有家长关心,认为有幼儿园管理就行了,

把孩子全权交给幼儿园管理。同时幼儿园和小学不是一体化的,儿童所进入的小学不固定,以至于幼儿园

和小学没有及时的沟通,基本上都是各做各得,没有实现经验共享,更不会对儿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或帮

助。

(三)幼儿园、小学师资力量不均衡

现在全国各大中小地区都先后出现了"择校热"。一些软硬件都很好的幼儿园和小学入园门槛高的离谱,而

稍微差一点的学校却门可罗雀,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教师师资不均衡,有些学生数量大大超标,在一间教

室要同时容纳70-80个学生。同时大部分幼儿园缺少既熟悉幼儿园教育特点又了解小学教育规律的教师,同

时小学教师对幼儿的心理、教育水平也不慎了解,双方互相对于教育大纲、活动还有方法都不了太解,不

利于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并且幼儿园教师的师资力量,教师学历和质量都比不上小学,总体来说还

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师资力量的缺乏也是我国幼小衔接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法国的母育学校的很多措施都为幼小断层的一些问题和使幼儿顺利的过度到小学阶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使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断层更为平坦和圆润,使幼小衔接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对我国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 注重引导,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以能力衔接为重点

对于孩子来说,知识的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末期和小学初期的儿

童,知识的获得相对于学习知识的兴趣要容易得多,而恰恰是学习知识的兴趣能引导儿童学会学习。法国

的母育学校是附设与小学中的,他们是浑然一体的,基本没有明显的界限。因此在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

过程在幼儿园的大班,即启蒙教育的最后阶段中已经接受了一些学习中方式方法的学习,不至于突然进入

小学后不适应。所以,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就要走出只注重知识教学和智能提高的误区,通过多种手段

引导、培养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不断自我更新知识。就是中国古话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二) 重视家长在幼小衔接中的作用,做到幼儿园、小学、家长三位一体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幼小衔接在很大程度上要有家长的参与才能更好地完成。在法

国母育学校中就采取半开放式的组织管理模式,经常邀请家长参加班级委员会, 定期组织家长与教师见面

,组织不同的俱乐部、沙龙等方式来讨论孩子们的进步和成长。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儿童能更加顺利的从

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必须要幼儿园、小学、家长三者共同努力。首先,幼儿园要向小学靠拢,适当调整

幼儿园大班后期的生活内容与时间。小学教师也应多与幼儿园教师联系,定期交流与沟通,共同探讨教学

方法,研究教学对象的学习心理状况。同时,幼儿园与小学教师也应积极的与孩子家长联系,可以通过组

织家长会、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衔接。在学校和家长都做好了以后,还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是社区对儿童

的影响。在法国,社区教育一直都开展的很好,但在我国好像还是一个盲区。面对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这

些孩子们,社区可以经常组织幼儿园和小学儿童们共同参加一些活动,增加他们交流的机会,使幼儿园儿

童对小学有更直观的了解。同时,社区也可以进行一些宣传,举办一些座谈会或者亲子活动,增加孩子和

大人相处的机会,也给家长们相互多一些的讨论和借鉴。

(三) 加强业务素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法国的母育学校中的教育与初等教育教师接受同样的培训,国民教育部对幼儿教师和初等教育教师的聘用

考试的考试科目也是一样的。法国公立学校(包括公立幼儿学校)的教师都属于国家公务员,其录用有一

套严格的程序。幼儿教师的学历资格为大学3年以上,才有资格参加公开的竞争性公务员考试,政府择优录

用。此外,法国的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是一起培养的,因此可以互换。入职后,按照国家规定,所有教师

,包括幼儿教师必须定期接受职后考核与督导检查,评价结果与教师的工资、晋升、调动等直接挂钩。当

前,我国教师人才的选拨起点也在逐步增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质量的提升,但对于各类人才的

职后培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对幼儿教师职后教育的规划和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等等,这些今后我们还要

继续努力。

(四)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促进教育公平

法国母育学校无论体制还是法律法规建设都很完善,并且教育较为公平,政府投入的设施从硬件到师资力

量都比较平均。家长都可以选择就近入学,在1996年,3岁的儿童都已经有99%的儿童进入母育学校学习。

而当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大小规模的私立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兴办起来,收费可观

,办园设施、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不否符合要求,却没有规范的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去制约,于是就造成

了很多的"择校"问题,于是家长就不昔花大价钱让孩子进好学校,让孩子们去参加各种培训班,或者过早

的开始学习小学的课程,如此恶性循环,使得孩子不能按照其天性顺其自然的发展。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和

完善政策和法规建设,让儿童和家长们有法可依,使得教育公平的进行和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法国母育学校同我国的对比,使我们了解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幼儿、家长、社区、国家的共同努力。为了更好地让幼儿顺利完成幼儿园与

小学的衔接,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把幼小衔接工作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更好的促进他

们的发展,为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元.法国基础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陈景凡.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4]杨敏.独具特色的法国母育学校[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10).

[5]杨敏,印以炯. 从哈克教授的幼小断层理论看法国的幼小衔接措施[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

(8).

小孩国学启蒙教育范文第5篇

各位家长:

你们好,我是咱梦园班二年一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好多家长与我是第一次见面,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张,单名一个华字。在你们手上的纸上有。今天的家长会我们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1、见面,认识一下。因为我是今年刚刚接手这个班,家长们对我并不熟悉。有些家长只是通过电话或者是网络和我聊过,但是没见过,今天就借这个机会咱们见见面,我发给各位家长的材料中有一张是我们班老师的联系方式,其中有我的,这学期,新进了好多老师,有些家长并不熟悉,一会有时间的话,咱们会安排其他老师与你们见面。大家都熟悉熟悉,特别是咱们开展了社团活动,这些社团都是有专业的老师负责,像武术,器乐,美术,有时候家长询问我,我解答的不到位,所以,有了这些联系方式方便你们更多地于老师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境况。

咱们开家长会不单单是一场老师和家长的见面会。咱们最重要的目的还是通过老师和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共同想办法,帮助他形成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说的正式点就是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第二项就是我先向家长们回报一下我接过这个班以后的主要工作。我接过这个班来时间不长,才三个月的时间,这是我的第一个班,我非常珍惜班里的每一个孩子。不知道你们看没看过一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具体的故事情节我忘了但是讲的就是老师的事情。他的精神我一直印在心里,我的教育宗旨就是一个都不能落下。都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我在实际教学中,虽然很想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补上落下的课程,可是一是时间太紧,二是我是班主任,事情比较多,好些时候都没办法拿出额外的时间关注孩子,只能是利用在学校上课的时间,好多计划和设想只能是挤时间做。先说说我对咱们班的期望吧。就是我想把班里的孩子培养成知书懂礼,勤奋好学,有爱心,能团结同学,懂得合作,善于动脑,独立自立的孩子。我为实现我的目标做了一下努力:首先,咱们家长都知道,我们梦园班是昌乐开发区小学的特色班,咱们的特色就特在我们的课程加入了国学经典的学习。都知道,咱们国家近几年掀起了一阵国学热,为什么学习国学?我不知道他们的怎样宣扬的,我只知道国学经典中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特别是咱们选取的国学经典课程《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都是古代启蒙教育所用书籍。这些书的内容一是可以在品行上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端正学习态度,像弟子规中"朝起早,夜眠迟…像出必告,反必面。"等都在教育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懂得尊重师长。你们看到了吗,我们班的班级标语就是尊师敬长,兄友弟恭。我觉着吧,孩子还小,学知识很重要,但是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就是养成教育。习惯和态度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成败,这些都需要从小抓起。所以,我提出一点建议就是,咱的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不要只盯着孩子一时的成绩和表现不放,要自己给自己定下一个教育目标:你想要你的孩子养成哪些习惯,你到底想让自己的孩子成长成哪样的人才。还有就是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学会观察和反思:孩子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原因是什么,以孩子现在的状态能不能保持住好成绩,或者是能不能再进一步。这些都是需要老师家长们思考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了,凡是习惯养成不理想的,成绩没有很好的,要不就是原地踏步,很快就会被其他的学生追上的。所以,现阶段,我认为,孩子的养成教育要比成绩重要。

二就是有实用性,通过读国学经典可以增加孩子的识字量。咱们国学经典课程,我分为了两部分进行,一部分是吟诵一部分是识字。我每节国学课拿出10分钟,从国学经典中挑出比较简单,常见常用的字让他们认读。我一般都会想办法照顾到每位学生,识字的时候采用开火车,四人小组,或者学习小组的形式认读字,对于上课爱走神的学生,我有时会单独点名起来认字。我在尽最大努力争取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不过,孩子很多,时间有限,我不可能每节课都照顾到每一位孩子,只能是分阶段分批的关注一部分学生。这一点希望家长能理解。不过有一点你们放心,我不会因为学习成绩或者其他原因偏袒任何一位学生的。这一点我可以保证。就算是咱们班学习最好的李雨颖等学生,在管理中出现了问题,我也是会很严厉地批评的,没有例外。因为偏袒和溺爱不是真的爱,是在主张孩子的坏习惯,我是不允许在我的教学中出现这样的教学事故的。不过家长们也要多理解支持一下老师们的工作,有些顾不过来的事情家长们多担待点,也多提醒一下,只要是合理的,我们都会虚心接受的。

第二、我说过我的教育目标和重点就是习惯的养成。我希望我们班的孩子出去后能从骨子里散发出那种知书达理的气质,不是迫于老师的威严才做的。所谓习惯就是在哪都一样才是习惯,现阶段孩子们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同学、家长。习惯的养成也必然发生在学校和家庭中。所以说家长和老师和合作至关重要。可能咱们班的好些家长不认识我,咱们交流不多,对现在班级的一些管理上的变化不熟悉。我现在就把我认为的以及咱们班正在进行的习惯养成的内容说一下,家长们在了解之后,觉着哪些需要补充或者不恰当可以提出建议。我们会在商量之后不断完善。习惯养成:学习习惯

生活习惯、与人交往的习惯。先说家长们最关心的学习习惯:每天下午放学前把自己的学习用品包括桌椅板凳、书本铅笔等文具收拾整齐,作业记好,拿好需要带回的个人物品站队放学。放学回家后不能看电视,我们的要求就是周一到周四晚上不能看电视,周五晚上以及周六周天可以适度的看电视。每天早上上学前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习用品,是否带齐了。我们为了让孩子养成自觉准备学习用品的习惯,要求学生在家准备好铅笔,不能把转笔刀带到学校。这样要求,一是他们会想着上学前准备好学习用品,因为不准备上课就没得用,没办法完成课上的作业,以便提高他们的重视度。二来也卫生,防止他们把铅笔屑弄得到处是,三是我发现有些孩子上课总是拿着转笔刀玩,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我就要求他们在家准备好铅笔。进教室后,会有专门的学生检查他们的准备情况,起初会有忘记的,但是反复强调,奖罚对比下,孩子们都能在上学前准备好铅笔了。

每天学生们进教室后的要求就是先把自己的书桌整理好,把学习用品摆放整齐,在没有橱子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们统一把书包放在后面,书桌上留下上午或者下午所需的书和工具。桌洞中的物品要求分类摆放,这样上课的时候不至于孩子找不到要用的东西一是能让学生提高对学习的重视度,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二是上课节约了时间,能学更多的东西。每天也会有学习委员检查学生们的物品摆放和文具准备情况。学生们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就开始交作业,值日生打扫卫生。不是值日生的我会给他们布置早读或者午读的任务,让他们读书或者做手工。早读午读我主要是让他们培养兴趣为主,读书识字的兴趣,做手工和画画的兴趣。家长们可能知道,孩子往学校里带了好多书,我鼓励孩子们带书过来,最好是故事书,因为孩子们都喜欢读故事,通过读故事,他们潜移默化的认识好多字,而且通过读书特别是他们喜欢读的书,能让他们培养出读书的兴趣,不会在觉着读书是家长和老师让读的,而是会发自内心的想去读。起初,班里的书很孤单的放在书架上,后来我先从几个学生身上入手,表扬了他们几个的读书行为。后来,我发现不用我再刻意的去强调,好多孩子就已经很自觉地。孩子们是很渴望被肯定得,只要巧妙地利用榜样的作用,慢慢的每个学生都会变成榜样的。虽然孩子们是为了得到表扬才读书的,可是好在他们读的都是自己喜欢读的,读着读着,不用老师再去表扬,他们就会被书中故事吸引了,喜欢才能形成兴趣,有兴趣才会有做好的动力。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孩子的识字量,扩宽孩子们的视野。现阶段孩子们接触的书籍还是以故事为主,他们主要培养的是能正确表达自己意图的能力,之后要是有能力我希望给孩子补充一些科普类的书籍。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观察生活,懂得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不管是对以后得学习还是生活都将是有用的。

上课前的我们有这样几个要求:1、做好课前准备。就是把上节课的学习用品收起来,准备好下节课的用品。调整好自己的桌椅。2、上厕所或者喝水。我们梦园班的孩子上厕所要求排队去,排队回来。不能跑闹,争吵。

上课我们的要求比较的琐碎,比较多,现在老师们提醒最多的就是正确的坐姿。要求是脚定,身直,头正,肩平。因为只有坐端正了,他们才会有紧张感,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才会高。不信你们私下里可以问问,那些上课能定住的是不是学习成绩也好。因为条件的限制,我没有合适照片给你们看。因为我一照孩子们就发现了找出来的照片不典型。不过我平时也找了一些孩子们的照片,发到了咱们的群里面。家长们回去看看。要是没有网的家长,可以到有网的学生家里去看看,咱们能聚在一起就是一种缘分,家长们多沟通多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咱们也成立了家委会,希望能做好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桥梁,做好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学校,家长与家长间的沟通。课上我们锻炼的东西很多,拿语文课来说,不单单是识字练习,还要会用字组词,用词造句,锻炼学生们会用学过去的字词表达自己的意思。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学生识字认字总体上可以了,但是涉及到短文题就有些学生看不懂题意。不过经过几次练习和讲解,大部分学生有进步了。希望家长在家里也要注意培养

孩子们的自我表达能力。要求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理解和传达他人的话。给家长读读故事,讲讲故事也很好。

关于学习习惯的养成,平时要求的都很琐碎,一时间也说不完,我先说这些。以后再有补充我会再发给大家。下面我说说生活习惯养成:生活习惯听起来应该是在家里养成的,但是我认为习惯都是相同的,不会随着地方的变化而变。生活习惯的养成主要是要孩子学会独立自理,所以从我借这个班依赖我就要求学生自己打扫卫生,自己学会整理个人用品。你们可以回家问问孩子,是不是要求他们自己学着叠衣服、学会把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书包摆放整齐。这样,他们在学校里会自觉地把个人物品摆放整齐,这样每个孩子眼睛里看到的是整齐的东西,时间长了,他会觉着不整齐就看着不舒服,那样他就会自己整理了。你看习惯养成了。习惯养成不是用嘴说出来的,我们要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首先自己要有好习惯,只要孩子眼中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是正面的行为习惯,他自己自然而然会做好的。小孩子习惯养成的初期受环境影响的因素要大一些。希望咱们都能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自己是不是给孩子树立了好的榜样。

再一个就是与人交往的习惯。我认为在学生从家中的宝贝来到了一个宝贝聚集的地方,不能再像在家里那样被家长宠着,让着。来到学校得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分享,与人合作。我为了让他们有集体意识,合作的观念。我从开学就强调兄友弟恭,同学之间小矛盾小摩擦不要总是想着告状,要先想想自己是不是有错,错了就要道歉,要学会谅解。起初刚接这个班的时候我听到的最多的就是老师谁谁谁碰到我了,谁谁谁哭了,孩子有一点委屈就会告状,有一点磕磕碰碰就受不了了。我起初还相信,但是后来发现他们缺乏相互间的谅解和谦让。不过孩子们很懂事,慢慢跟他们说他们会懂,只不过是习惯了。我就从几个转变最快的入手,为他们树立榜样,表扬表现好的,其他孩子自然就会向他看齐。慢慢的我发现孩子们学会自己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了,有的还会教育其他孩子了。像董姝,刘梦瑶,郭傲冉,在这方面比一年及进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