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谈谈对儒家思想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片断
讲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文分析结束时,按惯例我做了这样的归纳:“杜甫是儒家思想的信奉者,他的儒家思想使他为人民的疾苦声声叹息。”
“老师,”一位学生要求发言,“杜甫的思想与儒家的思想有所不同。儒家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在风破茅屋身处‘穷’境之时,却仍在想着‘济’天下。”
是呀,学生言之成理,杜甫自己不也直言“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吗?他的忧民思想真的是比儒家思想更强烈,更忘我。
我充分肯定了这位学生独到的见解,在师生双方和谐交流中,认识有了升华,课堂上探讨的气氛也更加浓烈了,创新意识的火花频频迸发,教师的才识、气度与学生的创造力展示无余,教学的神韵得到充分释放。
二.《胡同文化》教学片断
我在讲述《胡同文化》时就采用了这一教学方式。比如探究历史成因时,我先设疑,让学生们讨论:一种文化的生成总有着它深刻的历史原因,那么胡同文化又是如何出现的呢?学生们七嘴八舌,最后明确:“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使得“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从而形成了封闭的胡同文化。我又追问:为什么北京人的方位意识如此强烈呢?学生开始有些茫然,我就启发他们:北京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有何历史地位?故宫有何特点?这一次,学生有所顿悟:北京,几代王朝定都于此。帝王在此登基理事,按礼制:皇帝坐北朝南,文武大臣序齿排班,分列两旁,一切都井然有序、等级森严,这一切深深植根于北京人的思想意识,使得他们对方位以及方位所蕴含的文化因子特别敏感。
但我没有停留在此,为了加深对这方面的认识,我先讲了一个故事:一人假冒钦差大臣,矫传圣旨,马上让人看出了破绽。原来,那人宣读圣旨时所站的方位不合礼制。学生听后都会心地笑了。接着又举了《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的例子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公子从车骑,虚左”的例子。这样一来,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明白了这一封建礼制:人们已赋予方位一定的文化内涵,讲方位,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讲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封建文化,就是讲封建礼教、封建正统。而这一切无疑会对北京人的生活及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后面的内容我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预料中的是,课堂气氛变得越来越热烈,一种和谐美在我们师生之间流动着,让我品尝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喜悦。
三.《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片断
我在讲《世间最美的坟墓》时,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美”的认识。学生情绪激昂,很踊跃。有的说:“黄山的峰陡峭、松柏参天,黄河的咆哮,这都是美的,是一种壮美;桂林山水、杭州西湖也是美的,这是一种秀美。”有的说:“你走在大街上,迎面走来一位妙龄女郎,面目清秀,穿着入时,可谓美矣,当她与你擦肩而过,不经意将手伸入你的腰包,你再回头看她,还会认为她美吗?”有的说:“晨曦中,那为城市美容的环卫工人的身影,我认为是美的。”有的说:“什么是美?美是人们对某一事物的真实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顽皮天真的小孩,在他们眼里,世间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都那么美。血气方刚的棒小伙,有崇高的理想与抱负,在他们眼里,拼搏与创造是美的。年逾花甲的老人,身心已有了一丝疲惫,需要夕阳红时的那片宁静与安详,他们认为宁静就是美。”……
以上这些同学从多种角度、不同方面谈到了什么是美,比如有自然美、行为美、心灵美,还谈到了对美的认识。在这些回答中,我们能够看出这是一群善于发现生活美的学生,而背后显然与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不无关系。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用眼观察,用心体会,捕捉美妙瞬间闪烁的火花,引发思想感情的潮水,使之奔腾不息。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我们所向往的理想教学,即和谐与创新在师生互动中得到最为充分展示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和谐社会;儒家生态伦理;人际和谐;修养
[作者简介]蒋玉涛,商丘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部教师,河南商丘476000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1-(K172-03
“和谐”是中国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主要范畴,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宝贵遗产。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到了巨大作用。在今天,它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也能提供丰富的启迪和借鉴。本文主要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三个角度来梳理儒家“和谐”伦理思想。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农耕为基础的文化。应该说,古代中国人民对于天和自然的崇拜,对于历法的较早的科学认识,都是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农耕生产只有与自然相适应、与四时合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才可能有好的收获。这样一种生产实践,极大影响了中国的伦理道德观念。
(一)儒家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热爱自然,热爱生命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被表述为“天人关系”,儒家主张“天人合一”。这里,我们主要从“自然之天”人手,来探讨儒家关于人和自然和谐的观点。在“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这段话中,儒家肯定了“天”是包括四时运行、万物生长的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本源。儒家重“生命”而倡“仁”,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热爱生命。《孟子・尽心上》就说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在《孟子集注》中对“爱”、“物”两字做了解释:“爱”,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物”,谓禽兽、草木。显然,“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恰是生态道德和人际道德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
(二)儒家强调按自然规律。“取物以时”、“取物有节”
《论语・述而》中提出了“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即钓鱼不要用网截住水流一网打尽,打猎射鸟时不要射鸟巢。这就是古代朴素的“取物不尽”、对动植物永续利用的生态道德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孟子・梁惠王上》也讲到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即强调了取物以时,按自然规律办事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三)儒家认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要开源节流并重
《荀子・天论》中指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袄(妖)怪不能使之凶。”儒家生态伦理观归纳起来主要有: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人们应该根据客观规律能动地认识、利用、改造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儒家的这种生态伦理观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的关系,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处理的首要关系。
二、人际关系的和谐
儒家倡导的“五常”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对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着重大的参考价值。下面主要从仁、义、礼、智、信五个角度来谈谈儒家的“五常”思想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人际关系的意义。
(一)儒家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思想
樊迟问孔子“何为仁”时,孔子答曰:“爱人。”(《论语・颜渊》)爱人为仁,仁者爱人,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儒家提倡的“爱人”,是指爱作为“类”的人。这里的“人”,不是特指社会中的某一阶层或某一部分的人,而是指与动物界相对的所有的人。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克己”,即约束自己;“复礼”,即把外在礼仪规范反之于己身而践履之。“克己复礼”,也就是通过修养,克除自己不良的一面,使自己身心言行达到君子的标准,是爱人的前提。
儒家把由爱自己家人出发到爱所有人的“仁者爱人”的理论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准则,视之为人伦关系和谐有序的基本伦理规范。如果剔除其中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糟粕,汲取其中的精华,赋予它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人伦价值含义,对于维护社会主义的道德秩序、改善人际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有重要的意义。
(二)“义”是儒家处理个人与他人、物质与精神关系的道德规范
《论语・卫灵公》中提出了“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里仁》里则说到了“富与贵,是人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在孔子看来,“义”是高于生命的道德意志。他强调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可丧失这种道德意志。同样,“义”也不可为富贵、贫贱左右。孔子并不反对追求富贵,摆脱贫贱。只是如果得到富贵与摆脱贫贱有损于人的道德意志,那就不可为之。这种贵义思想后来被孟子总结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儒家把“义”看得十分重要:首先,认为没有“义”就无从体现“仁”。这种贵义思想后来发展成了中华民族崇尚革命气节与民族气节的优良传统。其次,“义”就社会而言,要求人们以社会利益为重,切勿因个人利益而破坏他人、社会利益。儒家以社会利益为重的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满足的前提,同时,个人对于自身行为的选择也必须以社会利益为前提,而绝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三)儒家的“礼”指的是道德生活规范和礼节仪式
儒家关于“礼”的思想主要可总结为:第一,要求人们的道德生活要符合社会制度的规范。遵从“礼”,就是要遵从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秩序。第二,要求人们的道德生活讲求礼节仪式。这是人际情感交流、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形式。《论语・季氏》中说:“不学礼,无以立。”孟子也曾说:“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圣也。”(《孟子・离娄上》)儒家提倡“礼”的道德规范,主要是要求人们遵守国家宗法制度这一社会规范,即通过君臣、父子、贫富、贵贱的等级制度,使整个社会群体的行为各安本分。由此可见,儒家关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要遵循一定的礼节和仪式的道德规范,对于今天来说还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礼节仪式是人们道德生活的反映,其根本目的在于规范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从而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进而有利于整体社会秩序的稳定。
(四)儒家的“智”指人的聪明才智学识
有智才能知人善任,明辨是非。儒家“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首先,讲究对人对事不偏不倚地认识;进而对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深刻理解,明辨道德是非原则。孔子说过:“知者不惑。”(《论语・子罕》)孟子也言:“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孟子・离娄上》)
在儒家“智”的道德规范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人对事的认识要讲究不偏不倚的中庸认识法。同时,对于道德的认识亦是如此。要想个体行为不偏不倚地合乎社会的道德原则与规范,就必须身体力行做好这些规范。同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也要求个体重视智慧、崇尚道德,并强调文化修养、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强调个体道德主体性发展,培养自我道德修养能力仍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五)儒家“信”的道德规范。要求人与人交往要诚实不欺、遵守诺言
“信”被儒家视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他认为个人在社会中与人交往不讲信用,必然会为社会所唾弃。同时,儒家认为信与义是相互联系的,信是有原则的信。对此,孟子说过:“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诚信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要求,是友爱的前提。没有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信任、理解,没有友好关爱,更无从谈社会和谐。
此外,吸收儒家的孝悌思想,发扬敬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注入互尊互重的朋友情感,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家庭伦理关系;吸收儒家忠恕的思想,将心比心地处理人际关系,平等地对待他人,包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主张、行为方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体现宽容精神与民主自由精神的契合;等等,这都是每一个中国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个人自我身心和谐
个人自我身心和谐,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个人修养问题。社会的伦理规范,只有转化成为人们自觉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时,才能起到作用。因此,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不乏对自我身心修养问题的探讨,以下就从“修身”、“自省”、“躬行”三方面来探讨儒家的修身思想。
(一)儒家的“修身”贯穿于个人的一生
孔子修身说的核心即“仁一礼”:“仁”,是为美德的培养;“礼”,是为行为合乎社会规范。内在修养通过外在规范的践行才能表达为行为的合理性,才能达到内外和谐统一的仁人理想。“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君子博学以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颜渊》)等,都强调了以“礼”作为外在规范来克制、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达到“仁”的要求。儒家有关修身的修养方法,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按照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来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孔子认为时刻进行道德学习,以“仁”作为学习标准,且学思结合是一个人的思想能否合乎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关键。
(二)儒家的修身特别强调“自省”
孔子不但强调学习,更强调反思。《论语・学而》中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里仁》有:“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孔子看来,思、内自省都是联系自己道德修养的精神性反思或反省活动。倘若只有学习,而没有联系自身品行的反省,是毫无意义也不会使自己品德提高的。对此,孟子也说过:“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礼记・中庸》中认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指不要在暗地里做不道德的事,也不要在细小事上违背道德。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情况下,自觉按一定政治、道德准则思考行动,不做坏事。如果说,自省是通过外在规范来约束个体行为的话,那么慎独则是依靠主体的道德自觉性来达到修身的目的。
(三)儒家修身的目的在于“躬行”
强调知行合一是儒家修身思想的重要特征。孔子说过“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荀子认为“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两人均把道德实践看作是道德修养的基本功和审评标准。《中庸》里提出的“力行近乎仁”,同样也是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强调道德学问不是外在的知识,道德学问必须同道德实践相结合,同自身为人处世相结合,才是真学问。儒家认为,道德修养不仅仅是道德思想的培养,更是对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实行;也只有通过对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实行,道德修养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
我们今天所倡导建设的和谐社会,是精神与物质同进步的社会。儒家思想重视个人身心和谐发展,追求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的统一,为人们形成积极的修身与治学态度以及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许多启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需倡导个人修养、自我完善与成就功业并进的人生价值观。自我完善,主要是人格、道德的完善;成就功业,主要是为国家、民族、社会作出贡献。而两者又统一于修身这一起点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个人修养要先行。一个人只有在思想、内心上具备了一定的素质才可能全面地发展。由此可见,在如何提高人的自我修养,如何用先进思想经常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不断改过自新和如何提高自身道德水平等问题上,儒家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焦国成.中国伦理学通论(上)[M].太原:山西教育出 版社。1997.
[2]刘蔚华,赵宗正.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M].济南:山东 教育出版社,1996.
孔子死后,孔门的传道之人是曾参。
孔子有生之年,曾参并无多少出色表现
孔子张口闭口,夸的都是颜回,从来就没有夸过曾参。非但没有夸过曾参,还给了曾参一句“参也鲁”的三字评语
孔子生前,并不格外看重曾参。孔子曾钦点本门“十大优秀毕业生”,曾参并不在其中(《论语・先进》篇)。孔子张口闭口,夸的都是颜回,从来就没有夸过曾参。非但没有夸过曾参,还给了曾参一句“参也鲁”的三字评语。幸亏这个“鲁”字只是木讷的意思,还不到智障的地步。在孔子看来,曾参大约不是个很聪明的人,反应多少有些迟钝。好在孔门并不看重聪明。孔子说过一句“巧言令色,鲜矣仁”,是说那些八面玲珑,会说话、会作戏的人,内心不知仁德为何物。孔子又说过一句“刚毅木讷,近仁”,意思是说那些不爱说话、看上去愣头愣脑的人,内心却有仁德。
若拿金庸的小说作例子,杨康便是巧言令色之徒,郭靖则是刚毅木讷之人。郭靖虽然木讷,拙于言辞,不会在人前说奉承话,但大是大非却看得清楚,而且宅心仁厚。金庸笔下的郭靖,便是比照青年时代的曾参作模子的。仁者至诚,不需伪饰。不仁者虚伪,离不开花言巧语。“鲁”在儒家并非贬义,至少“鲁”者不会投机取巧、见利忘义。
曾参和颜回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父子都曾受教于孔门。颜回的父亲颜路不过庸碌之辈,曾参的父亲曾皙却以狂狷闻名。曾皙,字皙,名点,他在《论语》里只出现过一次,却给人印象极其深刻。《论语・先进》篇末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载某次闲谈,孔子要求四个弟子谈谈各自的人生理想,轮到曾皙,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大致如下:阳春三月的时候,换上春秋衫,带上五六个成年学生、六七个未成年学生,一起到郊外的沂河趟趟水,再到河边的舞雩台上,让春风吹干头发,夕阳西下的时候,哼着小曲儿,一路归去。孔子听罢曾皙这番话,仰天长叹,说:“曾点说得真是好啊!我赞同曾点的说法。”(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皙能让老师孔子“喟然叹”,乃是因为他不按常规出牌。其他几个弟子说的,无非从政之事,孔子事先早已料到。曾皙说的,却是大出老师意料之外,因此让孔老先生心跳加速,激动异常。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孔子对狂狷之士向来心存敬意。
曾皙是孔门的奇人异士,曾参却不曾沾染乃父的狂狷习气,他只是年少时代有些“鲁”(迟钝)而已。孔子说“参也鲁”的时候,是不是心里也想着曾参的父亲,那位以狂狷闻名的曾皙呢?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曾参“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73岁去世,当时曾参尚不到而立之年。圣如孔子,尚且“三十而立”,何况一个被老师给过“参也鲁”三字评语的毛头小伙呢?大约在孔子有生之年,曾参并无多少出色表现。是以孔子在去世之前,并未指定曾参代其传道。
孔子实际上的衣钵传人
曾子却是后来居上,在《论语》中以载道者身份说话,也没有人嫌他僭越
我们可以说曾参并不是孔子生前最看好的学生。但孔子实际上的衣钵传人,却非他莫属。
曾子在孔门传承中的地位,绝非颜回、有子所能比。整部《论语》,以载道者身份说话的,孔子之外,只有有子和曾子。但《论语》所记的有子传道,不过片言只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曾子却是后来居上,在《论语》中以载道者身份说话,也没有人嫌他僭越。
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儒,对《论语》一书,有“药病”之说。认为孔子与门人的对答,都是有针对性的:门人立身行事,各有偏差,孔子便于应答门人之际,因材施教,给以针对性的指导,以纠各人气质之偏。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子路和冉有两个人问老师同样一个问题:“明白了一个道理,是不是马上去做?”孔子回答子路说:“你家里有娘老子在,怎么可以想做就做呢!”回答冉有时却说:“是的。明白了,就去做吧!”另外一个弟子公西华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同样一个问题,何以老师给两个师兄不同的答案,就跑去问老师究竟是为什么。孔子这样解释:子路这人冲动鲁莽,所以多泼冷水;冉有这人畏首畏尾,因此要多加鼓励。子路的鲁莽、冉有的怯懦,都是气质之偏。
但《论语》书中,除“参也鲁”一句之外,绝不涉及曾子的“气质之偏”。曾子在孔门再传弟子心目中的地位,接近孔子。曾子和孔子说的话,在孔门后学的心目中,是等量齐观的,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曾子之所以是孔子真正意义上的接班人,乃是因为曾子继承了孔子的真精神,并将孔子的思想体系和修身方法发扬光大。
曾子有三大法宝:一是孝道思想;二是忠恕之道;三是自省功夫。这三样,都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三样都发轫于孔子,发扬于曾参。
旗帜鲜明地反对“愚孝”
儒家“孝道”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是《孝经》,《孝经》的作者便是曾参先说“孝道”。
“孝”是儒家的传家宝。《论语》论孝的内容极多,儒家“孝道”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是《孝经》,《孝经》的作者便是曾参。
《论语》谈孝,多是指导人们具体怎样做。比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父亲去世之后,三年之内不要改变待人接物的门风);“父母在,不远游”(父母亲健在的时候,子女应在膝下承欢,不宜远游)。
《孝经》则高度理论化,是儒家孝道思想的纲领性文件。《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论述何者为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用今天的大白话来说就是:爱护自己的身体是孝。身体上有损伤,会让父母伤心。所以,尽孝要从爱护自己开始。但好好做人,努力做出一番事业,让人家说某某人家的子女真是有出息,那才是孝的极致。
尽孝,说白了,一是要让父母安心,二是要让父母为自己感到骄傲。
同时又强调:侍奉父母双亲,不过是孝道的起点。忠君报国,是孝道的具体体现。养性修身,才是孝道的终极目标。孝道无非是教你做一个被社会认可的人。
这种认识,确实比有子的从孝悌者不好犯上、不好作乱来论述孝为仁之本,要高明许多。也无怪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要提倡以孝治天下。
《孝经》对孝道的论述,不但比《论语》系统,在具体问题的认识上,也比《论语》进步。儒家标榜孝道,要求子女孝顺父母;但如果父母做得不对,子女该怎样做呢?
《论语》里说: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孔子的意思是,如果父母做错了,子女要很小心地提出谏议,但如果谏议不被采纳,还是要恭恭敬敬地听父母的,任劳任怨。
关键词:中国传统信任伦理 信任危机 原因 建议
一、中国传统伦理信任思想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经济发展程度不高,主要是以自然经济为主且交通工具不发达。人们交往只是在周围狭隘的范围内,在自己所熟知的血缘亲情范围中。中国人的信任是建立在相知和亲情至上的,以亲的程度决定信任。中国的熟人社会易于培养信任度。在中国熟人社会中,人们彼此之间的信任是靠道德伦理来规范和约束的。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爱”,《论语》中讲到“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德最根本的是以血缘亲情为联系纽带的。但是维系这种关系的是人伦,人们的生活范围是以自己为中心,外延有父母、儿女、亲戚、朋友、邻里、同党、宗派等等组成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形式,是有差等次序的,“差序格局”随人们的亲疏远近程度是逐渐递减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按照“推己及人”的思想来决定自己的交往对象的亲疏和远近。这就是中国传统的特殊信任,其核心思想以血缘亲情的基础的;而一般的信任,指以共同的信仰为基础,是有社会制度和规则的。显然,中国传统的信任是特殊的信任,只在熟人部落或狭窄范围之内交往,只信任自己熟悉的人,对不熟悉的人报有怀疑、不信任的态度。这已经严重阻碍了人们正常的社交活动,就像中国的“闭关锁国”,落后就要挨打。
中国人之间的信任方式是对待亲人,可能是完全信任,对待朋友是比较信任,对认识的人是有条件信任,对陌生人基本是不信任。现代社会是“生人社会”。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来细,不同的人只是社会分工上的一个小小环节。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须向现代的制度信任转变。思想改变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马克思・韦伯认为,中国人的信任是建立在以血缘亲情基础上的,这是很难普遍化的特殊信任。只有从思想,意识高度改变,才能真正改变。从最深层说,这是一个社会精神学问题,是一个价值观重建的问题。显然,中国传统的特殊信任已经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需找到真正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信任。
二、当前我国面临的信任危机
交易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地位越来越大,交易伦理地位越来越高。市场经济改革,经济伦理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对个人伦理价值观念也有重大变化。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信任是社会成员之间对彼此处理问题方式方法及其指导性价值观念肯定性评价,它是一种社会交往模式。当前我国面临着信任危机,严重缺乏信任伦理资源,整个社会出现着不信任的情况。
信任的缺乏,反映的是社会诚信体系的崩溃。比如在经济领域,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不信任;在政治领域方面,民众对政府官员以及出台的政策、方针都不信任;在法律领域内,民众对司法公正的不信任。美国的经济学家福山把中国社会划分为低信任度社会。事实表明,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一场信用危机。因此,构建和强化社会信任成为全社会的强烈呼声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弗朗西斯福山甚至将信任提高到影响和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繁荣。
三、信用危机产生的原因
1.人们认识上的原因
在中国简单的、自然经济社会中缺乏契约意识,人们习惯口头承诺方式。我国当前的信用状况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出现严重的信用危机。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人们传统的信任出现缺失,同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任理念没有确立起来。于是,出现传统文化断层,计划经济思想和市场经济思想没有正确的转变过来,导致人们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唯利是图,如果要发展就可以不择手段。这种不合理的利益动摇了很多人的道德底线,扭曲了现代社会正确的价值取向,破坏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
2.体制和法律的原因以及信任教育薄弱
制度的缺失是信任危机发生的外在和直接因素,在社会转型期新旧制度交替之际,制度在人们心目中失去神圣性,导致人们出现很多违背制度规范的行为。这是由于共同的价值观动摇和丧失,导致人们对他人的怀疑。
3.信息的快速流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即使以往我们身边出现了不信任的情况发生,其传播范围是有限的,现在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生活中的不信任状况,人们心理上觉得自己的生存环境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和不安全因素,其实很大程度上只是案例。以前只有特定部门才能掌握的信息,如今在网络上实现了共享,实现了大部分信息的对称。媒体是社会价值观传播的主要途径,应传播正面、积极方面的报道。媒体应行使真正的监督责任,使那些违法行为、失信行为得到应有的惩治。媒体应该实施正确的舆论导向。
四、对信任危机的四点建议
1.建立制度信任
失信的主要原因是体制方面的问题,如何重新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信任感,唯有体制改革。解决信任危机问题,首先从政府做起,提高整个社会的信任水平。人们在社会中逐渐产生和生长的,是大家逐渐地建立起一种信任。对于执法者来说,司法更是社会和政治秩序的根本。可以通过法律的力量加强人人的信任感。政府和官员要带头讲信用,做可依赖的人。
2.建立契约信任
契约信任,是一种法律性的手段。契约的作风特点是认事不认人。因为这有利于排除人情纠葛。国家应该让社会成员参与,并在公平参与基础上,建立新的医疗、住房、教育、养老体系。契约所维护的信任必须建立在监督和法律的基础上。
3.加信强道德教育
化解“信任危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开展“诚信”教育,将道德建立在一个大众能实现的基础上。道德不能过于理想,如果要求太高,那只会成为少数精英追求的道德,但大部分人并不能遵守。所以一定要合理。信任的缺失也不仅仅是社会的问题,而更多的是教育的问题。
4.健全监督机
社会在飞速的发展,监管制度却落后了,出现了制度的纰漏。以至于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以谋取自己的私利。如果监管部门对商品的监督力强一些,那么制假贩假的情况就会得到抑制。
如今的父母,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父母都重视孩子的教育,小小的孩童便被带到了各式各样的“早教班”,接受教育。孩子承载着父母对未来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无可非议,可以理解。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父母的希望也与日俱增,这殷切的希望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压力;再看看我们的孩子,由于功课的压力、中考的压力,使孩子的生活单一,每天两点一线,唯成绩是从,缺乏良好的生活环境。很多被视为优秀的学生,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差,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关心学生的心理动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和途径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的培养,而语文课的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培养的良好途径,可以让学生的心中充满阳光。
一、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熏陶
语文课前,通常有三分钟的课前讲话,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每一节课上,我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机会,推荐学生选择思想意义较强的文章,比如《读者》《意林》《语文报》《青年文摘》上的文章来读,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谈谈对价值观、人生观的认识,让学生的思想与时代同步。这些好的文章,不仅给学生带来了知识的享受,而且使学生受到了人生的启迪。
推荐学生读毕淑敏的《我很重要》,使学生明白要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推荐学生读于丹的《论语心得》,使学生感受到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用一颗豁达宽容的心灵来面对人生的风雨;推荐学生读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文,感受到社会人生的百态,了解风俗人情,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就是这样,三分钟蕴含着大道理,在不经意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熏陶。
二、在讲解分析课文时,体验文章中的思想和情感,对学生进行优良品德的培养
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范文,通过对语文教材的学习,体验文章中的思想和情感,对学生进行品德的培养与文学熏陶。在课堂上,我充分挖掘课文的思想内涵,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进行讲解,共同体验文章中的思想和情感,对学生进行优良品德的培养。
比如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我让学生谈遇到困难如何去解决,只要把困难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这样学生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学习《生命的意义》,我让学生来谈遇到挫折时,你是否具有执着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也让学生自己谈谈在学习文章之后的感想。使学生认识到: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既不是望而生畏,也不是一帆风顺,而是需付出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后才能取得。真正的快乐存在于为自己的目标所做的努力之中。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优良的品德,有准备地接受困难的挑战,这样才能适应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
我班的一位同学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家庭的现状使得他每天落落寡欢,精神状态很让人担心,学完《爸爸的花儿落了》之后,我找他进行了一次谈话,让他谈对主人公英子的认识,他说他从英子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是坚强,决心向她学习,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现实,承担起自己该肩负的责任。此后他的状态一天天好转,由“阴”转“晴”,笑容重新出现在他的脸上,变得阳光快乐了。
三、教师注重情感的投入,陶冶学生的情操
语文学科是一门蕴含丰富情感的学科,要让学生热爱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对祖国的语言文字充满热爱之情。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师自己要注重情感的投入,只有自己对作品真正动心、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语文课的魅力。
学习高尔基的《海燕》,我动情地大声朗读,赢得了学生阵阵的掌声,学生也在自己动情的朗读中,体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一感受。
通过老师对作品理解,体味作者的感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形成自己对作品独特的感受,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四、利用日记架设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及时进行心理
疏
初中学生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长时期,他们有自己成长的烦恼,也有打不开的心结,而这样占据他们整个心灵的心事,并不为父母所重视,以至于不少学生感到孤立无助,往往会诱发严重的后果。打开学生的心窗,让明媚的阳光照进来,形成健康的心态,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