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外汉语的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文化;脱节
我们认为,对外汉语专业所培养的师资,是既有扎实的汉语功底,又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课程内容的构架和布局将直接关系到该专业优秀师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从汉语角度,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师必须掌握汉语语言学知识,包括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及古代汉语知识,对汉语不仅要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从文化角度,它是一个动态的复合概念,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是遵循汉语作为外国人第二语言和习得的规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围绕影响外国人学习、理解和交际的种种汉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本文主要从对外汉语本科教学中汉语与文化两者关系入手,结合我校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试图对汉语与文化在教学中脱节所涉及到的几个方面作一些初步探讨。
1、教师对中国文化重视程度不够
国家汉办把对外汉语专业人才描绘成“语言的信鸽,文化的使者”,无论是语言类课程教师还是文化类课程教师都有责任保障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对民族文化知之过少,很大原因是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重视不够,由于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的限制,教师只能专心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教学内容的传授,文化的导入自然变得很少。汉语教学无疑是主体和基础,对学生所学汉语的政治、经济、外交、社会、历史等文化有较广泛地了解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需要,因此,对外汉语专业实际是应用型文科专业,这就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汉语课程设计上有所突破,采取系统的教学方法保证汉语和文化互有联系,互相支持,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目前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仍属于年青的队伍,业务素质不高
我们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目的是教外国人学习汉语,并为其了解中华民族,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与这个东方民族进行交流,所以外国人学到的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在什么时候说合适,什么地方用何种方式,对象是谁表达的更恰当、合理,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广阔的文化视野。近几年来,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是刚刚培养出来的,实际教学经验不足,另外很多教师基本来自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语言学等专业的班底,于是文化知识在教学中自然一带而过。实际上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师要求具备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交际学、中国文学史等多门功底的复合型教师。教师根据民族文化的背景和语言表达习惯,指导专业学生如何教外国人使用汉语,防止文化差异遭成交流的困难。如果一个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只有单纯的字、词语、语法等的汉语基础,是无法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就象我们过去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其真正语言交流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学的是“哑巴”英语,所以汉语的学习如果与文化脱节是十分可怕的事情,也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一直困扰的问题。
3、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利用不够
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好与坏受到教师教学手段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尤其刚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生,基本上是模仿原来教师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对多媒体和网络的利用率很高,自然学生将来的汉语推广开阔得多。我们要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习空间,如汉语教学中历史文化生活习惯、人文地理、风俗习惯进行的立体化教学渗透,生动展示汉语是如何生动展示中国文化的教学过程,将会激发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文化并热爱自己的文化。学生在将来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更深入的传授自己的文化,充分体现自己民族的价值观,是与教师革新单一的教学手段分不开的,因为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意识的培养,这也是我们培养面向国际的新型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相吻合的。
4、受传统的语言学观念的影响
汉语言领域分解的很细,迫使学生认为修辞是一个领域,语法也是如此,于是把文化单独设为一个领域,把汉语学习和文化看成是两回事,然而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汉语教学应该是互动性质的汉语的传播者,重在培养外国人的交际能力,这就要求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侧重广泛阅读、课外活动以了解中国文化知识为主,最好是汉语学习中真实地展现中国文化的内容,引导对外汉语专业学生阅读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学作品,更深入理解中国成语、歇后语、惯用语等。作为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将会为汉语的推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由于中国的民族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超凡复杂的整体,作为一名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掌握到全部文化的内容是不可能的。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改变传统的语言学的负面影响,不能超越学生对文化的接受能力,即要有一个由浅入深的科学的文化导入过程,避免随意性和主观性。
5、对外汉语专业语言课程至今仍没有体现此专业特点的教材
很多院校仍在使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这种教材理论研究性强,而对外汉语专业的汉语课程中应是关注中国文化的人际关系、风俗习惯、社会结构、人文价值观念的渗透,甚至习语、谚语等的掌握能力。可以开设课程“汉语与中国文化学”,这样的教材编写应是汉语言知识系统化、交际化等,语言示例材料的选取要有典型的中国文化主流的各种题材和风格,用现当代活生生的文化现象,特别是学生所关注的现当代的社会文化生活。其中的名家名篇名句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教材要有真实的语境,涉及知识面广泛,建议中国文化示例要增加注释与西方文化的差异。
总之,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在汉语教学中同时把文化的丰富内容贯穿于教学当中,提高学生汉语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汉语学习的实践性,只有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打下良好的汉语和文化的坚实基础,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
【参考文献】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建设;培养目标;汉语国际推广;就业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B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逐渐被世界各国认可,成为世界上流行的语言,目前国外学习汉语的学生已经超过千万,对外汉语老师出现严重紧缺的情况,这使得对外汉语教师被列为国内外最需要的教师之一。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向我国提出了派遣汉语教师的强烈要求。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如何培养满足国际社会需求的对外汉语教师和对外汉语的专门人才已经成为汉语专业研讨的重要话题。为此,我们要加快汉语国际化的进程,注重内涵发展。
一、加快课程体系的改革
我们国家现行的高校对外汉语的课程体系陈旧,缺乏广阔的国际视野,内容存在罗列现象,专业特色不够鲜明,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无法达到提高学生的国际化竞争力的目的,难以适应国际社会的发展需要。首先,在本科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对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更倾向于汉语类课程,对外语类课程开设得少,重视度不够。两种课程设置比例的失调也导致学生的知识比例不协调,不能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大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其次,对外汉语的教学对象是外国人,因此我们的教师必须了解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课程。另外大多数学校开设课程较多,但是知识体系陈旧,关于实践技能的培训比较少;语言类课程太多,民俗民情课程开设太少,缺乏灵活性。不改变现行的结构体系,就会使越来越多的对外汉语专业的老师转行或从事其他职业,从而使对外汉语教师数量出现匮乏现象。
二、加快传统教学方法的转变
从传统的以讲为主逐渐向实践型转变,从过去以大学生学习为主,向低层次多元化汉语教学的转变;扩大办学力量;充分利用民间办学力量,把对外汉语专业做强做大。我们要想让汉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必须更新观念,制订相应的竞争机制,以满足国际社会对汉语的需求。如今我国设有对外汉语专业的高等院校大多以教授汉语知识为主,如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多教授文章解读,方法以读、背、分析为主。古代各个朝代的经典文章要诵读,要倒背如流。现代汉语多教授字义、词义、语音、语义,语法、句法、句子修改和扩句、缩句等。这些传统的教授内容和教授方法,阻碍了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的发展,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社会对对外汉语人才的需要,这种传统的方法也培养不出来当今社会所需要的适用型、应用型人才。
三、加快培养学生实习实践技能的步伐
对外汉语属于语言学应用学科,培养学生的实习实践技能尤为重要。首先要加大投资力度,选出实习地点,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对外汉语老师,就是为了弘扬中国文化,让外国人了解我们中华文化精髓,教会外国人学会用汉语进行交流,这是对外汉语专业汉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精髓,不能一朝一夕就完全掌握。汉字是音、形、义的组合,这种复杂性加大了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度。因此我们在教授上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尽量设置一些符合他们兴趣的上课方式。如可以采用直观形象的上课方式。如学生在学习“休”这个字时,可以通过语言和图画来讲解:画面上出现一棵树和一个人,人坐在树旁休息,就构成了“休”字,这是汉字里的会意的构字方法。这样既能提高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同时也让这些外国人对汉语学习产生兴趣。可以举办一些演讲和汉语知识竞赛,努力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艺术,在口语表达上求创新,独显其妙。除灵活运用这些实践教学方法,还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标准的发音。外国人学汉语发音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平翘舌音不分,语速快慢掌握不好,词语轻重倒置。如果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纠正,以免闹出笑话,挫伤其自信心。
四、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
加快步伐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对外汉语老师。根据不同地区的需要,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标准要有不同的定位标准,以适用以后的就业需要。如从事基础教育的对外汉语老师,在就业前要努力学好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教学方法以及礼仪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知识。如用图片教学、实物教学等方法,丰富学生的感官,进而认识汉字,掌握字形、字义。在教授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习惯、民俗等。从事高等教育的对外汉语老师,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熟悉教学用语,能用外语和学生进行沟通协调,或借助工具书阅读专业书刊让学生在短期内达到灵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目的。面对国际上对汉语需求的增加和汉语地位的提高,我们要调整好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好培养目标。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质量高、素质好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
五、加快拓宽就业渠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对外汉语本科生逐年增加,这些学生毕业后一部分考研、考博,另一部分走向社会。而我们国家高等院校大多要求博士学历的老师去教留学生,所以这些本科生根本没有机会去大学从事对外汉语老师的培训工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外汉语老师的培养。根据黑龙江大学历届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就业情况显示,60%的本科生选择毕业以后直接找工作,另外40%的本科生选择考研或出国学习。在这些毕业生之中只有少部分选择从事教育方面的工作,而绝大多数人选择转行做物流、公关等其他行业。由于大多数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收汉语言文学或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去教授汉语,而对外汉语专业的尴尬让本科生们很难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因此大多数人都选择转行做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就业问题已然成为本科生毕业后的瓶颈。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本体;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与思想觉悟逐渐提升,广阔的经济市场环境吸引着较多他国求学、从业者,对外汉语教学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及他国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据以往教学经验,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两者相辅相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对外汉语言教学中汉语本体研究与传统汉语本体研究的不同点
在进一步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前,应先明确语言研究的目的。语言研究是使用一定的剖析手段来分化汉语言文学里的各种歧义情况,进而对其作出合理化解释,通过对歧义现象深浅不同层面的分析,进一步提升汉语交际能力。在我国浩瀚的语言文化历史中,汉语本体研究与现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研究有着本质区别。
(一)研究目的不同
汉语本体研究主要是针对汉语自身的意义及在应用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以便加强日常生活中汉语的使用能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本体研究旨在总结语言事实的使用规则,传授给对汉语有学习需求的外国学生。
(二)研究内容不同
汉语言本体研究是将我国悠久的语言文化以教材教学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从汉语言的语义、历史、使用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剖析,使学生在使用汉语的同时,深刻体会汉语言文化的魅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言本体研究则是以传授外国学生汉语言的实际使用能力为教学导向,着重研究汉语在目前形式下的具体应用情况、表达含义,通过对外汉语教学提升外国学生汉语的掌握及运用能力。
(三)研究方法不同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汉语言本体研究的方法与其他语言研究方法大致相同,教学者大多通过对比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传授学生相关语言研究的基本要素。较传统的语言研究方法相比,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研究在应用基本语言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语言使用环境,以运用实践教学的研究方法进一步让外国学生深刻地了解汉语。
二、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汉语本体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进程,而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及完善,语言本体研究水平日益提升。对外汉语教学以汉语为基础教学内容,对从事教学者的汉语语言综合素养要求较高,对外汉语教学者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与研究创新意识,在掌握扎实的汉语语言理论的同时,能科学、准确地运用符合学生语言使用环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相关语言事实,从而提升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对外汉语教学对教学者水平的高标准要求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相关工作者对汉语本体内容的不断深入研究。
语言本体研究的成果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依据,为对外汉语言教学提供教学支撑。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以加强外国学生汉语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运用以往汉语本体研究的成果建立系统的汉语学科教学服务。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教学方法大多以汉语本体研究为核心指导方向,在学生理解汉语本体各要素的相关意义、掌握基本语法的前提下,结合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不同展开实践教学,对汉语本体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是对外汉语教学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随着汉语使用的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外汉语教学得到大力推广,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有效促进了我国汉语本体研究的深入。由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尚未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在对外汉语的教学实践中势必会出现影响教学进度的相关问题,对外教学问题的出现直接调动相关人员对汉语本体研究的积极性,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最大限度的能力,从侧面促进汉语本体研究的深入与拓展。
关键词:中国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 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间文化交流也日益向着更加广泛的领域和更加深入的层次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生参与其中。而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属性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深度地思考中国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产生的积极而又富有建设性的意义和作用,不断思考中国文化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念和教学思想等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这个大命题。本文就旨在粗浅地分析中国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产生的影响的形态和表现形式,期待能从现有理论角度为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
1 中国文化赋予了对外汉语教学独特的“人文”特质。中国文化本身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质就是它独特的“人文”观。这种“人文”观是有别于西方崇尚“人的平等”、“人的自由与独立”的“人文”观念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地位等同。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外汉语教学必定会受到中国文化特殊的“人文观”的影响。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是语言的内核。任何语言的训练都无法摆脱文化这个大的特殊的“人文”背景。例如:对外汉语教师在给外国留学生讲汉语里面的歇后语的时候通常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人文”背景所造成的差异。“狗带嚼子――胡勒勒”西方人尤其在美国文化当中“狗”这个动物的“人文”含义与汉语当中“人文”含义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所以汉语的初学者也许通过讲解对这个词基本含义有所了解,但是他们对这个词的基本的语体色彩是否能有一个相对比较准确的把握就看这个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掌握的如何了。由这样一个例子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中国文化赋予了对外汉语教学独特的“人文”特质,这确实给学习汉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我们也可以说这正是“汉语语言魅力”的所在。
作为一个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必须要重视这种不同的“人文”观和“价值观”对对外汉语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在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时候不能孤立而又单纯地使之成为“语言课”、“工具课”。这样就是失去了“汉语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人文”价值和文化内涵。学生自然也就大大失去了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内动力。
2 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形态”丰富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
中国文化形态的“多元化”是由独特的历史演变过程和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所造成的。纵观中国文化的演变过程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的文化思想代表和相当数量的文化成果。他们反映了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化特质和也代表那个时代文化发展的不同方向。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可以把这些当成是汉民族千百年来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宝贵成果和精神财富。
前面已经提到,对外汉语教学是绝对不可能完全脱离中国文化这个大背景的。也就是说中国文化形态的“多元化”势必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我们很可喜地看到一些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编纂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有识之士已经逐步关注到了这一点,在对外汉语教材的编纂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将“多元化”的中国文化形态的展示和介绍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地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品位”,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例如:2011年6月出版的方绪军先生等主编的《对外汉语教材――风光汉语:初级读写教程2》一书中就加入了“端午节”这样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色的内容。这不得不说是“多元化”的中国文化形态在对外汉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个很好的体现。
“中国文化形态”归根到底是一种相对较为抽象的东西。在现实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只有把它与教育教学的实践进行有机融合“中国文化形态”的展示和介绍才不空洞,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个过程才能更加凸显较高的“文化品位”。使对外汉语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教学思想得到更大的拓展。
3 兼容并蓄的中国文化深刻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思想。
从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当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国文化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文化类型。不论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包容还是对自身文化形态和文化理念的进化与改革,都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种文化的自省和自律精神。这种自律的态度和自省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也是中国文化不断地继承和发扬的源动力所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应该认真借鉴和发扬中国文化的这种极具建设性和进步性的特质,真正地开拓新的对外汉语教育教学的基本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对外汉语教材――文化读本》当中把“中国的姓氏文化”当成对外汉语教学一个相对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借助姓氏这个载体帮助外国留学生认识了许多中国的汉字,同时也把“姓氏文化”这个“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展示和介绍给了留学生。这种具有较强创新性的教学理念不能不说是对外汉语教学本身教育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和开拓。
对外汉语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原有的识字和交流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认真地从对外汉语教育教学的实践出发,不断地从实践中摸索一条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成果展示和介绍相结合的一条道路。不仅仅把对外汉语教学做成汉语初学者的课堂,更要把它做成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媒介。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师;“多心”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228-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华文化也发挥着巨大的民族文化魅力,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拿美国来说,美国的汉语教学发展很快,各大学或设立独立的中文系,或在东方语文系或亚洲语文系中设中文专业,不仅如此,其他专业的学生选修汉语课程的也越来越多,美国的中小学校普遍重视汉语教学,全美仅中文学校就有近六百所,分布在46个州。对外汉语教师,除少数的美国人之外,还有来自中国大陆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不管来自祖国的哪一个地区,对外汉语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职责,就是弘扬中华文化,推广汉语,让中国语言文化融入世界。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很高的汉语素养,对中华文化比较了解,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语言表达能力较好,能够比较成功地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除了应具备上述的硬件条件以外,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教师还应该具备“多心”,这样才能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功能”,达到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一、细心
细心对于对外汉语教师来说非常重要。汉语是一套复杂的语言系统,内容繁多,且变化多端,很多地方如不留意便会出错,所以,细心在教学中必不可少。例如,在汉语语音的教学当中尤其需要细心。“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开端。”对于外国学生来说,汉语拼音教学就是汉语语音教学的开端,是学习汉语的基础。拼音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是:能熟练掌握汉语中的声母和韵母,在认读和识记的同时,理解和掌握声母韵母的搭配和音节的整体拼读。而汉语拼音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汉语拼音当中的声调教学、变调、轻声和儿化等几种特殊的现象,反复细心讲解并加以练习,让学生能认识到拼音当中的这些细微的特殊现象并掌握拼读规则,才能为汉字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细心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也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日常交际中。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中外文化差异对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细心观察学生的日常活动习惯,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学生的不同习俗,避免在教学中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例如,阿拉伯国家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与欧美学生有很大不同,教师应注意这一点,在教学当中注意把握分寸和因材施教,以便有选择的实施教学方案,避免文化冲突和文化障碍。
二、耐心
耐心就是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能够不厌其烦地细致讲解汉语知识,直到学生全完理解。在汉语汉字教学中,学生学习容易出现偏误,如错别字。针对错别字的问题,汉语教师应具备足够的耐心来加以讲解:字写错了,为什么会错,错在哪里,是笔画错了还是结构错了或是笔顺错了等等,这些问题都要耐心地讲给学生听,并加以正确的示范,纠正错误。另外,在多音字教学当中也应具备足够的耐心。例如,在教“没”这一多音字时,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没有”一词,然后提出“出没”一词,学生起初可能会感到疑惑不解,这时教师应指出不同的读音有不同意思,自然用法也会有不同,接着让学生自己练习读音,并充分理解词义,以便掌握。另外,对于汉语中的特殊句式,外国学生也很难掌握,比如“把字句”的教学,要求教师耐心地加以灵活的讲解。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出个翻译题目:将nobody can translate the poem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这句简单的英语译成汉语,学生可能会译成“没人能从汉语翻译这首诗成英语”,或是“没有人能翻译这首诗从汉语成英语”,都不正确。接着,教师引出“把字句”这一特殊句式,讲解它的搭配要求和具体用法,使学生充分掌握。当学生学会“把字句”后,才知道这句话应该译成“没人能把这首诗从汉语译成英语。”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句式。
三、热心
热心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对汉语教学事业要有热情,应该热爱这份事业,真正投入到这份事业,并努力把对外教学事业发扬光大。态度决定一切,对外汉语教学也需要对外汉教师的教学热情。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把自己的职业看做是一份光荣的职业,应该在做好本分工作的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争取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教师的热心可以变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热心指导学生的学习,保证教学质量。热心与其他对外汉语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以促进自己教学的进步。热心于志愿服务事业,多多参加国家组织举办的志愿服务活动,真正把汉语传播到世界各地,做中华文明的传播使者。热心于教学研究,在教学实践的同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是否合理,不断结合实际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与教学成果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
四、创造心
所谓的创造心是指对外汉语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也是对外汉语教学取得长足进展的动力。在教学中具备创造心,“创造”出前人未曾使用过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前人未曾接触到的教学点,都是对外汉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很多创新的方法。例如,有学者提出的“发现教学法”,打破以往教学中的模式,以学生“发现”为主,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汉语知识的掌握。又如,在汉字教学中,有教师创新了汉字考查的方法,不再单单使用以往的汉字默写与拼读来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而是使用“组合法”、“搭配法”、“讲解法”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结构、汉字的使用规则以及汉字的内涵等。再如,在词汇教学中,有教师创新出“故事新编”的方法,在讲到“嫦娥奔月”时,教师先讲这一故事,再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用现代的观念新编故事,于是就有学生写出了“嫦娥去月球”、“嫦娥与宇航员”等新奇有趣的故事,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更好掌握。
五、责任心
对外汉语教学对于对外汉语教师来说是一份责任,所以,责任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所谓教师的责任心主要是指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应清楚自身的职责,在教授汉语的同时,注意中华文化的传播,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使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
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应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意文化部分的讲解。如,在汉字教学中可以讲解汉字文化,纷繁多变的汉字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反应了中华祖先的智慧与勤劳。同时,在讲解到具体的词汇的时候,关于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可以加以重点讲解。比如,在讲到“端午节”这一词语时,远不止讲解“它是一个节日”就能完事,教师应讲解端午节的来源,端午节的习俗与美食,端午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等,使外国学生在能够掌握“端午节”这一词语的同时,了解中华文化,感悟中华民族的精神。在讲到日常礼仪方面语句的用法时,教师应结合中外文化的差异进行讲解,阐明中国礼仪的不同之处,以及这种行为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等。总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使学生真正走进中华文化的氛围里,让他们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真正地学会并掌握汉语,而不是只会使用汉语符号。
六、结语
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应注意正确使用教学方法,正确地选择教学内容,细心发现,耐心讲解,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教学事业当中,不断发挥创新性以改进教学策略,以传播中文文化为己任,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多心”教学是对对外汉语教师的一个鞭策,使对外汉语教师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多心”则在上课前才能有准备,在课堂上才能有进步,在课程后才会出成效。“多心”教学才能使对外汉语教师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从而为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吕必松.汉语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黄锦章,刘炎主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毛世桢.对外汉语语音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