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艺术启蒙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音乐启蒙教育;重要性;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141-01
一、前言
幼儿时期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培养幼儿的智力、感知、情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幼儿时期进行音乐启蒙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促进幼儿身体肌能的提高,在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音乐能力培养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幼儿时期进行音乐启蒙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见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促进幼儿成长、培养学生语言认知和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等方面分析音乐启蒙教育发挥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也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幼儿音乐启蒙教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接受,越来越多人开始在幼儿时期开展音乐启蒙教育,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成为了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情操培养、语言能力培养,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音乐启蒙教育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
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在幼儿的智力开发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启蒙教育能有效的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音乐启蒙教育采用轻松活泼的音乐旋律,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轻松活泼的音乐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效的促进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接受,在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过程中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帮助幼儿更好的接触客观世界的存在,引导幼儿向着积极活跃的状态发展,更好的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
三、音乐启蒙教育促进幼儿的语言认知
幼儿教育在人一生中的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认知和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时期作为语言的敏感时期,有着较强的模仿和学习能力,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能够极大的降低幼儿学习语言的难度,促进幼儿的更好更快的学习语言,培养幼儿的语言认知能力。音乐启蒙教育能够有效的促进幼儿的语言认知能力的提高,音乐中的力度、音色、节奏等因素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儿的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四、音乐启蒙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作为一种声音艺术,音乐在解放幼儿天性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音乐启蒙教育中,通过音乐、乐器、舞蹈等多种形式来解放幼儿的天性,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幼儿展示自我,培养幼儿的音乐的感知能力,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在音乐启蒙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的音乐理解能力,包括对音乐的音色、音准、节奏等,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接受音乐教育,同时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交流能力和沟通能力,引导幼儿形成健康良好的性格,更好的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五、音乐启蒙教育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
音乐作为具有感情的艺术形式,在培养幼儿的情感和德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幼儿时期开展音乐启蒙教育有利于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感情基础,促进幼儿的德育发展。音乐启蒙教育中为幼儿播放轻松活泼的音乐,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以此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满足幼儿的听觉需求。在潜移默化的音乐启蒙教育中,帮助幼儿保持心情的舒畅,稳定幼儿的情绪,更好的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
六、总结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的全面素养越来越多的渗透到教育中。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幼儿的智力开发、德育发展、个性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有效的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接受音乐教育,同时促进幼儿的音乐理解和感知能力,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开发;同时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感知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感情基础,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的德育发展。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在幼儿教育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要更加合理有效的运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杨阳.幼儿启蒙音乐教育的重要性[J].亚太教育,2015,(9):13-13.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119―01
在幼儿园中学习国学对幼小的孩子而言,无论是对其知识的增长与智能的培养,还是对其情操的陶冶与人格的塑造,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文化意存高远,所蕴含的“仁义礼智信”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不可放弃的精髓。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正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它们大都语言凝练、富有韵律、朗朗上口。通过对大量的国学读物熟读成诵,可以让幼儿徜徉于国学经典之中,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让国学启蒙教育渗透于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启蒙教育
1.在主题活动中渗透国学。中班的主题活动《生肖故事》《八月十五月儿圆》《风筝飞飞飞》,大班的主题活动《开开心心端午节》《梦幻西游记》等,是典型的中国国学内容,有着浓郁的民间传统气息,且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活动的开展也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园教育内容不光是计算、绘画、歌唱、古诗、儿歌等,也可以是与生活紧紧相连的生肖、月饼、粽子、风筝、孙悟空。其中,对自己生肖、身边人物的生肖统计、对月饼盒子的收集和手工制作月饼盒子使其变变变、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等活动将家长与幼儿园国学教育活动拉到了一起,充分利用了家长资源,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
2.在艺术活动中渗透国学。国学启蒙教育内容涉及广泛,选材众多。结合幼儿生活经验、环境影响、能力等因素的考虑,笔者选择了以剪纸艺术作为对孩子进行国学启蒙教育活动的形式。活动内容以中班上学期的幼儿沿线剪纸――幼儿在纸上剪出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形等不同的形状――幼儿剪自画图――幼儿剪窗花到中班下学期中对剪纸活动的系统的学习,对边折剪――三角折剪――四角折剪――二方连续。剪纸这项手脑结合的活动,对幼儿非常有益。既可以使幼儿从小接触、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还能在欣赏、创作剪纸的过程中,开发幼儿的形象思维、创作思维以及情感思维。这种学与玩相结合的方式,能充分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能让幼儿园的民间艺术活动更丰富,让幼儿从小浸润于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中,并把其传承和发扬下去。这不仅丰富了幼儿对艺术的多种表现能力,提高了幼儿动手创作能力,更让家长看到我们的孩子与他人不同的一面。
二、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国学启蒙教育
1.在一日生活中的浸润。
(1)教育活动的统一和开展。经典颂读以《三字经》《童谣》《古诗》《弟子规》等为主,增加班级主题活动和以自身特色为主的艺术活动。小、中、大班以“三个一”、“四个一”、“五个一”选择教学内容。以讲故事、游戏、表演等多种形式向幼儿讲解内容,让幼儿理解诗词意思,体验国学。平日里播放古诗吟唱磁带,不断读、反复读,不断听、反复听,在读与听中体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乐趣,营造出良好的国学氛围。
(2)生活活动中的浸润。以各类礼仪故事、忠孝故事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进行一些经典故事表演,在表演中熏陶幼儿情操、浸润幼儿品格。
(3)传承民间游戏的开展。民间游戏是积累生活经验创编而成的,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古老的游戏之一。其内容丰富,简单易学,集游戏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放风筝、滚铁环、跳房子、打沙巴、踢毽子、放鞭炮、走梅花桩、各类手指游戏、拍手游戏等传统民间游戏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能使游戏中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幼儿;舞蹈教学;引导
中图分类号:J79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112-02
随着社会各界对幼儿艺术教育越来越重视,各种形式的幼儿舞蹈班也在幼儿园和社会艺术教育机构陆续开展起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幼儿舞蹈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从幼儿身心发展的根本出发,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舞蹈、表达舞蹈以及创造舞蹈的策略,使幼儿真正体会舞蹈世界的愉悦。
一、幼儿舞蹈教育现状分析
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年龄逐渐由原来的7~8岁提前到了4~5岁,甚至有一些心急的家长,在孩子3岁左右走路都不稳时就让幼儿进行舞蹈学习。而现实情况下,我国并没有创建一套完整、科学并且符合我国幼儿身心发展的舞蹈启蒙教育体系。虽然大多数幼儿舞蹈教师都是专业舞蹈教师,具有超强的舞蹈技能和基本专业素养,但由于对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了解不够深入,往往习惯将成人舞蹈训练内容和方法强加于幼儿,这种训练方式和教学方法很容易造成幼儿的抵触心理,同时也难以激发幼儿的舞蹈灵性和艺术性。要改变传统的刻板、规范动作的重复训练方式,就要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通过科学的讲授,引导幼儿用身体感知舞蹈,激发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情景化教育、生活化教育等方式引导学生发挥潜在的舞蹈创造力,真正实现启迪幼儿的心智、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目的。
二、如何引导幼儿进入舞蹈世界
(一)根据幼儿身心特点,科学讲授,使幼儿感知舞蹈
幼儿处在各方面发育的“黄金期”,骨骼相当柔软,且身心状态并未完全成熟,因此过大的负荷量会造成幼儿脊柱曲折、骨盆发生变形,甚至严重时会出现枢纽关头脱臼的情况。因此,在幼儿舞蹈教学中,首先要明白生物力学、身体剖解学以及儿童学等相关基本知识,并根据幼儿的实际身体条件,结合活泼风趣的教学语言激发幼儿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并精心营造幼儿学习舞蹈的课堂气氛,帮助幼儿更加清楚地明白舞蹈的内容。
首先从身体的感知出发,让幼儿认识身体的每个部位,例如头、胸、腰、脚,肩部、腕部、膝部以及脚踝部位等身体关节。在这个认知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童谣或儿歌等有节奏感的音乐,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身体各部位,并循序渐进地进行两个或多个部位配合,锻炼其协调能力。唤醒幼儿对身体个部位的感知,增强其能动性。
另外,舞蹈之美建立在身体“直”的基础之上,像直立挺拔的身体之美、绷脚以及直膝等伸出之美,都是舞蹈所特有的艺术美。让幼儿感知“直”的意识,是幼儿舞蹈启蒙教育初期的一项重要内容。比如身体直、手臂直以及腿直等概念,需要幼儿自己感知。人体脊椎是支撑躯干的重要部位,具有良好柔韧性,但是幼儿期对其敏感度不是太高。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形象意识引导幼儿,例如直立的大树、直立的楼梯以及直立的冰棍等,这些形象物体是幼儿生活中所接触的,因此更容易树立身体直立的意识,有助于感知身体动作。
(二)依据具体形象思维,创设情境,使幼儿表达舞蹈
幼儿天生具有无限遐想的头脑,因此,幼儿舞蹈教师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进行启发和诱导,把他们表达的欲望充分激发出来,强化幼儿的情绪体验,锻炼孩子在生活中使用肢体语言的能力。
例如,让幼儿学着模仿小鸭子和小白兔的走路动作,一边模仿鸭子“嘎嘎”的叫声,一边蹒跚地模仿小鸭子的步子;再例如双腿并拢,模仿青蛙跳跃的动作,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加入自己的艺术感受,逐渐培养幼儿表达舞蹈动作的意识。另外,幼儿的年龄决定其好动、好奇以及喜欢想象和喜欢模仿等特点,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舞蹈启蒙教育的时候,通过引导幼儿模仿生活中看到、听到以及感受到的事物,培养幼儿用肢体动作表达喜怒哀乐的习惯,让他们将自己的天真、顽皮、自信等思想与肢体表现融为一体。具体表达可以分为动态、情趣以及空间等方面。例如,天玩和好动的幼儿比较喜欢游戏,像小动物的爬行飞行等可视动作的模仿,都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另外,一些生活中的事物特别容易激发幼儿的童趣,像在滑雪的过程中故意往地上滑,在下雨时故意踩雨水等。教师可以在舞蹈启蒙时巧妙创设这些情境,让幼儿感受童话般的乐趣,从而表达出他们的舞蹈动作;最后,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形成空间意识,例如让幼儿在自己站立的位置辨认各个方向的空间转换,培养幼儿与幼儿之间和谐共处的习惯。
(三)抓住好奇幻想特点,联系实际,使幼儿创造舞蹈
幼儿阶段指的是年龄在3~6岁之间的儿童,这时候的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且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和想象。因此,幼儿舞蹈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舞蹈启蒙教育的时候,要充分挖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要加强幼儿即兴舞蹈的训练,使幼儿在快速多变、无线连贯的即兴舞蹈中展开想象,并在不同的音乐情境中进行自我创造,从而跳出成人审美的束缚,跳出自己的个性和思想。另外,舞蹈教学中音乐作品的选择也有一定的技巧,教师要选择旋律流畅、动听动人的音乐作品,同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幼儿发挥自由想象力的同时熏陶幼儿的情感。
例如,《拔萝卜》这个舞蹈是由儿童熟悉的儿歌创编的,比较符合幼儿的生理特色,在排演舞蹈的同时,教师可以将《拔萝卜》的故事背景讲给学生,将真实的生活与生动的舞蹈动作巧妙结合并转换,让幼儿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也懂得了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等道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舞蹈启蒙教学具有非常深奥的学问,在我国日趋老龄化的社会现实下,幼儿舞蹈教师所肩负的使命艰巨而又伟大。因此,幼儿舞蹈启蒙教师在充分掌握舞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不断学习和深造与幼儿身心特点相关的知识,做到充分了解幼儿的各方面特点及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舞蹈教学的课程设计,激发幼儿的舞蹈天性,将幼儿正确引进舞蹈的世界里。
参考文献:
[1]王印英.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新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12,(12):15-16.
[2]单圆媛.幼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4,(9):12-13.
[3]唐虹.浅析启蒙教育视角下的幼儿舞蹈创编与教学[J].科技视界,2014,(5):10-11.
关键词: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
收稿日期:2010-11-19
作者简介:阮婷,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讲师,学前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宋占美,山东英才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62)
音乐在孩子的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著名的文学家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还有一把便是音符”。[1]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理解也更趋于科学和深刻。目前已证实音乐能够帮助人类增强认知系统、提高情绪智力、增强感知运动系统、增强应激一反应系统、增强记忆系统等,这充分说明了音乐教育多方面的育人价值。[2]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生活的最初几年,对其而言,一切事物都是新奇的,生活中处处有接受教育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对与婴儿能力和零岁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地深入,婴幼儿无知无能旧观念地打破,婴幼儿教育的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现状
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能影响儿童正在发育的大脑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有助于逻辑与抽象思维、记忆力和创造力的开发,这一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支持。[3]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音乐启蒙教育已经越来越高亮起来。
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被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基于对前面所提及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深信不疑,美国佐治亚州州长泽尔·米勒已提出了一项令人叫绝的建议:作为该州预算计划的一部分,拿出10. 5万美元,使该州所有新生儿(每年约10万名)出院回家的时候,带上一张古典音乐激光唱盘或一盘古典音乐磁带。
又如,英国正开展“音乐一对一计划”,这个项目致力于总结适合两岁以下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音乐一对一计划”力图将关于婴儿音乐性的最新理沦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帮助父母及照料者采用更适宜的教育方法。计划首先要求收集信息,包括父母的每日音乐活动、对家庭音乐生活的态度、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探讨怎样将音乐应用到两岁以下孩子的每日生活,要求教师必须与父母建立信任,形成彼此认同的伙伴关系:同时.教师必须找到适宜并受到双方认同的教育模式这类与家庭相关的灵活工作为音乐教师的职业规定提出了挑战。
再如,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作为连接母婴间音乐纽带的亲子歌曲。探讨音乐如何成为亲子活动的一部分—女人哼唱儿歌和用音乐育儿的方式,音乐对她们的观念、情感和作为母亲的身份认同感的影响,以及通过音乐游戏和表演与孩子形成的互动类型和相互关系。
此外,还有许多国家也对婴幼儿的教育极其重视很早就提出了应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智力的开发。比如,新西兰早期教育提出:教育要从出生开始。秘鲁、加纳等国家把0~3岁教育已列入了国家行动计划。他们认为: 3岁以前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是早期教育的关键期,也是婴幼儿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口语、数字逻辑概念掌握的关键期,是行为、性格、人格发展的奠定期。[4]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终身教育理念的建立,对婴幼儿实施良好教育成为广大家长更加强烈的愿望,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也开始重视对婴幼儿音乐的启蒙和智力的开发。
总之,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对发展婴幼儿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增强幼儿听力和记忆力,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5]早期音乐启蒙不仅可以增进婴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还能开发右脑,从而使左右脑平衡发展,犹如给宝宝的想像力、创造力及记忆增添一副飞翔的翅膀,使之能发展得更卓越。
二、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方法
对婴幼儿早期音乐能力发展提供支持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母亲对孩子轻柔说话语气和歌唱节奏、让婴幼儿聆听更多的声音和各种风格的音乐,以及亲子间的简单音乐游戏都是适宜的形式。婴幼儿早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其后儿童期、青少年期音乐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承继性,为婴儿营造一个丰富的音乐环境,让婴幼儿沐浴在与其音乐感知能力相适宜的音乐环境里,将能提升和培养其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并对其今后音乐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倾听
在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倾听应被放在重要的位置。因为听觉是音乐体验和学习的基础。一般说来,婴幼儿各种生理器官都处于未成熟的发育阶段,因此给他们聆听的音乐应以优美、欢快、流畅的乐曲为主,还可以结合语言的发展学唱一些儿歌童谣。同时,对于婴幼儿而言,应将音乐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在自然和谐的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体验音乐,既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他们能的身心健康成长。
(1)音乐
婴幼儿,特别是婴儿,主要是通过听音乐促进其听觉能力的发展。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他们获得音乐艺术美的熏陶和娱乐的愉悦感。听音乐可以配合孩子一日生活中的一些活动来进行。配合孩子一日生活活动听音乐,主要目的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气氛和情绪,使孩子吃得香甜,睡得舒适,玩得愉快,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孩子无意识记的特点,在头脑中积累美好的音乐印象,为培养婴幼儿的音乐文化素养,发展音乐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2)妈妈歌
对婴儿来说,母亲的声音是他/她最喜欢、最能接受的声音。妈妈的歌声是最美妙的,所以不必担心自己的演唱能力有多少。母亲唱歌时,可将婴儿抱在膝盖上、怀抱里或陪着婴儿入睡。这样,既有肌肤的接触,又有母亲的体味包围,加上听到母亲的声音,促使婴儿一起感觉,对婴儿大脑产生极佳的影响。[6]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以教孩子学唱歌在教孩子学唱时,要让孩子看着妈妈的口型和面部表情,跟着妈妈的歌声学,这样可以帮助孩子领会内容,吐字清楚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情感。[7]
2、交流
研究发现,快乐的核子们都拥行——些共同的素质,包括较有自信、乐观、有自制力等良好的亲子交流,将有助于形成良性的亲子依恋关系,促进婴幼儿各项能力,以及社会性的发展。在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互动歌曲、音乐游戏、律动体操这些亲子交流活动形式与内容,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1)互动歌曲
已有研究表明,亲子的互动歌曲,尤其是熟悉的命名类歌曲,如“你的鼻子在哪里?”、“你的嘴巴在哪里?”这些歌曲,以及动作类互动歌曲(躲躲猫和躲藏游戏等)和带有丰富手势的歌唱互动,对于幼儿的语言习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能在咿呀哼唱这些互动歌曲时,通过这种对单词和对应动作的配对情境,学习特定的语言元素。成人可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唱歌,并引导幼儿做有节奏地拍手、敲击等游戏,用爱心来开启幼儿的音乐之门,帮助他们感受音乐的乐趣,进行音乐体验。[8]成人可以和幼儿一起玩能制造各种声音的游戏:如让幼儿配合音乐来用小木棒敲击翻过来的桶、锅、盆、陶器以及各种能敲击出悦耳声音的用具;和幼儿一起将沙子、小石头装入废弃的纸盒或不透明的小瓶中,做成多种小“沙锤”,让幼儿区分不同的声音并用它们来打节奏;家长可以准备多个同样的碗或玻璃瓶,分别装上不同量的水,让幼儿用汤匙轻轻敲打,倾听它们发出声音有无区别;家长还可引导幼儿用不同材质的物品,如玻璃纸、纸袋等发出声响。总之,成人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周围环境中可用的东西,增进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与感受。
(2)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游戏活动。它与其它游戏活动的主要区别在于用音乐配合、指挥、促进、制约游戏活动及其变化和发展。在音乐游戏中,音乐与游戏活动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音乐伴随着动作,使之更加生动、活泼、协调、优美,同时,动作又能帮助幼儿具体形象地感受、理解音乐,获得相应的情绪体验,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9]
父母可在家里为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音乐环境。
如经常播放音乐,并根据孩子“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以动作来表达和理解内容,引导孩子随着乐唱唱、跳跳、玩玩,把音乐和玩耍融于孩子的生活之中。这种在音乐伴随下的游戏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智力才能,协调和发展幼儿的动作,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健康成长的良好手段,也是符合婴幼儿年龄特点,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启蒙教育方式。
3、律动体操
在婴幼儿教育的传统观念中,存在着重知识轻运动的认识。然而,这其实是一种思想误区,因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身体成熟是第一位的。婴儿的骨骼、关节、肌肉由瘦小、稚嫩发展到粗壮、有力,这些都与运动分不开。成人在注重孩子学习的同时,也一定要督促他们加强体育运动。在音乐伴随下做动作是孩子感兴趣的一种活动。婴幼儿在律动和体操中,不断发展这手脚活动男的能力,并且感受和体验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婴儿主要通过感官及身体动作来探索周围世界,在看、听、抓、滚,爬的过程中,了他们周遭的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以较宽广的的方式来探索世界。他们学会了摆弄物体,了解语言,以及描述他们正在做些什么,至于动作技巧的发展方面,他们则是对自己的身体,以及自己的身体能做什么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他们知道自己可以在所处的空间里有目的的移动身体。[10]
在3岁之前,幼儿应该能感觉稳定的节拍,也能依照稳定的节拍走路。这种基本时间感及节拍能力是让幼儿毫无困难的获取早期基本动作技巧的主要能力。简单的动作经验课促进幼儿动作技巧的发展。[11]
在音乐伴随下做动作或舞蹈,主要是教孩子学习符合营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和情绪做动作,能够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在身体各部分做动作时,能通过运动神经去感知音乐艺术美,同时,又通过协调优美的动作去表达音乐的内容情绪,这些活动可以发展婴幼儿的动作和节奏感,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地发育成长。[12]
三、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注意点
1、正确的育儿观
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应该是:身心健康、品德高尚、人格完善、智力健全。对于3岁前的幼儿来说,音乐启蒙教育并不一定能使他们成为从事音乐工作的专业人士,但音乐启蒙给予幼儿的早期的丰富感官刺激和运动经历,可以改善大脑神经通路的结构和功能,对以后各种学习能力的形成具有终生的影响。
必须走出音乐启蒙教育是为了成名成家的这一误区,这不应成为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最终目的。音乐启蒙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受音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素养及审美能力,培养对“美”的追求和创造愿望,会使他们今后的生活更美好。而是让孩子具有审美能力,体会和联想音乐中所传达的感情,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
2、音乐的选择
在选择对婴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教材时,需注意教材的难易程度,既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同时也要适当的给他们一些提高。采用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让孩子从小接受这种优美、明朗、向上音乐的熏陶,陶冶高尚的情操,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具体需注意以下三方面内容的考虑:
(1)音乐作品的内容
教孩子演唱和欣赏的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应当是孩子可以理解感受的,思想感情应当是健康活泼的,旋律应是动听的,为孩子所喜听乐唱的。切忌要把父母爱唱的成人歌曲教孩子唱,因为这种歌曲的内容情感往往是孩子难以理解感受的,歌曲的音域、节奏以及演唱技巧是孩子难以胜任。
(2)亲子歌曲的音域
亲子共唱的幼儿歌曲应当考虑到孩子的演唱音域,因为幼儿的肺活量不大,声带正在发育,如果所选歌曲音调过高或音程跳动太大,会造成幼儿声带过度紧张和呼吸不协调,影响发省,甚至造成声带的损伤。因此,选用亲子歌曲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这一生理特点。一般而言,三、四岁幼儿演唱音域为3度或4度,年龄更小的孩子其音域越窄。
3、亲子活动的设计
亲子活动是增进亲子交流,培养良好的亲子感情,也是满足孩子爱玩的天性,促进孩子发展的活动。对于婴幼儿来说,亲子活动应该更多的考虑到孩子身心全面发展的特点。在亲子活动中,选用适宜孩子的音乐和歌曲,将使得亲子活动在培养孩子快乐情绪和艺术熏陶方面有更突出的作用,同时所设计音乐亲子活动也应考虑到对孩子在视听觉、动作、语言能力、扩大认知和行为习惯领域的促进和发展。[13]
总之,音乐不只是声音的效果,音乐的启蒙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教育,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训练。音乐的节奏具有时间与空间的性质,音乐具有内在的规律和形象逻辑。所以,音乐是可以增长婴幼儿才智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指出:“音乐是心灵的算术练习,心灵在听音乐时计算着,而自己并不自觉。”音乐是孩子不可缺少的“精神乳汁”,成人应创造条件,让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启蒙教育,为他们将来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金东波.浅析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J]. 当代学前教育 2007.5
郭声健 罗红. 音乐教育新概念[M].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7 p184-185
杨丽华. 早期音乐启蒙与0~3岁婴幼儿的发展[J]. 昆明学院学报, 2009年7月
王景瑶 王懿颖. 国际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热点问题—2008年国际音乐教育大会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分会综述(二) [J]. 中国音乐教育,2009.8
梁旭红 朱春涛.家庭旱期教育对0一3岁小儿智能发育的效果观察[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6)
秦云峰,高莉莉. 婴幼儿优教优育180问[M].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1 P191~192
Rose S A,Feldman J F,Jankowski J J.Processing speed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retern and full-term infant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2
Irène Deliège, John Sloboda.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of Music. Psychology Press, 1997
Mary D. Sheridan.Play in Early Childhood: From Birth to Six Years . Routledge, 1999
韩棣华. 0-3岁婴幼儿心理与优教[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1999 P245~248
菲利斯·卫卡特著 林翠湄译. 动作教学—幼儿核心的动作经验[M].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P10-14
关键词:钢琴;启蒙教育;音乐感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钢琴慢慢普及到千家万户。新的研究数据显示,我国至今拥有的钢琴数量总数已经达到二百多万台,几乎占世界总量的十分之一。现今,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鼓励他们学习钢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钢琴,其中幼儿和初学者在学习钢琴人数中占的比例是最大的。钢琴在现在的教育领域中,已经成为很多学习者喜欢的乐器。
一、我国钢琴启蒙教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钢琴艺术已经家喻户晓,很多人开始学习钢琴,家长的心态开始逐渐地转变,把弹钢琴当成是一种良好的兴趣来对少儿进行培养,使少儿可以陶冶情操,提升艺术素养。虽然学习钢琴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每个人学习钢琴的目的以及不同人自身的天分却是不一样的。因此,钢琴教学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的不同。现今,我国出现很多钢琴培训机构,在钢琴启蒙教育上占很大比例,逐渐变成钢琴教学的渠道之一。
二、钢琴启蒙教育的意义
钢琴教育对学生养成高尚的情操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能表达自身思想感情的艺术。
1.提高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听辨力和记忆力
学习钢琴不仅需要双手在琴键上和谐地配合,同时还需要眼、耳、脚的相互配合。为使眼、耳、手、脚等器官协调配合,少儿需要对乐谱反反复复地练习。练习过程可以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听力和记忆力有所提高,为以后学生的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
钢琴教育将培养学生的音乐形象与对少儿道德的培养相互融合,使儿童的心灵在艺术的审美中得到净化与提升,逐渐提高道德修养,加速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3.钢琴教育能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学生在弹钢琴时,运用很多的演奏方法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充分了解音乐的意境。这样学生不仅了解动作与声音的关系,还能学会典型节奏的同时升华自己的情感,能够更充分挖掘学生表演和创新性潜能,建立良好的乐感和高尚的艺术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三、对钢琴启蒙教育中的建议
钢琴启蒙阶段是少儿学习钢琴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启蒙阶段直接影响着今后的发展。少儿钢琴启蒙教学应先从学习正确的弹奏姿势开始,加强弹奏时的感觉,逐渐培养学生的乐感,使学生热爱钢琴艺术,继而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1.注重提高手指弹奏的能力
只有拥有正确的手形才能提高弹奏的能力。幼儿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都会出现手形松垮、手指僵硬、五指过度放松地贴在键上等问题。这是因为他们不清楚手型的感觉,肌肉的控制力弱。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让学生体会双臂自然下垂时双手的感受,并且要求将这种感受保持并放在琴键上。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对放松时的感受和手心空圆、腕平、手指站立的感觉相对比,加强自己弹奏的感觉,加快学习的进度。
2.提高手腕与手臂的协调性
只有手腕和手臂灵活,手指的动作才会灵活。在弹奏的过程中,手腕是否灵巧直接影响着弹奏的效果。手腕存在于手臂和手指之间,起着连接两者的作用,因此在手腕运动时也需要手臂的协调配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手腕、手臂、手指如果没有良好的配合,就会导致手腕很僵、上下移动的情况,教师应该对其多加注意并及时纠正,提醒少儿多加练习,提高少儿手腕和手臂配合的协调性。
3.注重身体的协调作用
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对音乐表现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要体现在钢琴弹奏中的与基本坐姿。个人状态的好与坏会对音乐的表达产生影响。如果要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就得规范学生弹奏中的坐姿和。学生在弹奏时上身保持直立感,保持在一个积极并且适合弹奏的状态。上身的前后移动一定随着曲谱的强弱来变化,节奏较强时身体会向前倾一点,用以提高音乐的表现力,较弱时需要保持正直的坐姿,在初级阶段一般尽量避免出现身体后倾的动作。钢琴被人们称作乐器之王,很多音乐大师都在钢琴上付出他们一生的心血,如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舒曼等,他们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使我们从中受益良多。钢琴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专业,它在教学上对社会产生了许多的正能量,现今我们需要像音乐大师们一样专业的人才。钢琴启蒙教学是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有其独特的特性,在这个阶段里学生有没有练好基本功和弹奏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个学琴的过程。因此,良好的钢琴启蒙教育是学生以后能够学好钢琴弹奏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李荔.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探析[J].戏剧之家,2015
[2]张甜梦.浅谈儿童的钢琴启蒙教育[J].音乐时空,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