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少年心理疏导步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挫折—攻击”理论;青少年犯罪;挫折教育
青少年犯罪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共同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传统策略更多的是强调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其违法犯罪。但是,“内因是关键,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将外界控制转化为青少年内在标准,培养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认知能力、耐挫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调节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预防其违法犯罪。
一、“挫折—攻击”理论概述
《辞海》中对“挫折”一词解释为“失利、挫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失败、失利”;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既定的目标时,遇到各种阻碍,当其需求和动机得不到满足,无法实现既定目标时,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挫折可能导致攻击行为,引发犯罪,挫折与犯罪特别是暴力犯罪有着紧密的联系。学者关于挫折与攻击二者关系的基本理论即为“挫折—攻击”理论。
挫折—攻击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挫折容易引起攻击欲望和攻击行为,从而会导致大量犯罪,特别是暴力型犯罪行为的产生; Berkowitz教授在继承索尔·罗森茨韦克教授(最先提出挫折攻击理论观点的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多拉德(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关系研究所的心理学家)提出的挫折-攻击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修正了这一理论。
Berkowitz教授认为,挫折增加了个体做出愤怒和攻击性反应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挫折促使了攻击行为的产生。
修正后的“挫折—攻击”理论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对目标的期望或预期受阻;(2)产生挫折感、愤怒不满情绪;(3)愤怒使个体倾向于或准备好做出攻击行为。Berkowitz 强调,任何不愉快的情感都可能引发攻击甚至是暴力反应。个体最终是否会做出攻击行为,部分依赖于他或她的情绪调节控制能力,对事件的认知能力,以及个人对待挫折的反应方式。另外,也依赖于环境中是否存在诱发攻击的刺激性因素等。
挫折—攻击理论的运作方式具体如下:(1)在早期阶段,由厌恶事件引发一种负性情感。这种负性情感可能源于身体上的疼痛或者是心理上的不适,让人产生愤怒、沮丧、悲伤等负性情绪。不适感或负性情绪很可能自动引发各种与逃避(害怕)或攻击(愤怒)的倾向相联系的情感、思想和记忆。在这种情绪状态下,一些人可能不做进一步的思考或者预见,就迅速行动,诉诸暴力。此时,就会引发暴力性犯罪。(2)在稍后的阶段,认知评价开始发挥作用,对最初自动化反应后的情绪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即认知对恰当的行为进行调节和评估,对被唤起的不愉快的经历进行原因分析,并且可能试图去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如果认知正确,调节有效,则可避免攻击行为的产生;相反,则极易发生攻击行为,以此发泄不满情绪。
青少年在其预期目标受阻时会产生挫败感,因挫折进而引起伤心、焦虑、怨恨、愤怒等情绪,在心理调节、认知分析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因无法调控不良情绪或陷入错误的认知而导致攻击行为的产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挫折与青少年犯罪
(一)青少年挫折感产生的原因
1、心理承受能力差。首先,由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认知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尊心强、分析问题能力弱等等内在因素,造成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挫折;其次,由于家庭的过度关心、过度保护、过度限制,许多青少年缺乏磨练,形成一种无主见、依赖他人的心理,自理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就束手无策,心灰意冷;同时,学校、家庭等忽视对青少年的挫折教育、心理疏导,也是一重要原因。学校、家长大都只关注青少年的学习,忽视对其心理健康的教育,给青少年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心理承受能力差,遇事不能镇定,易感情用事或者是陷入无限的痛苦与烦恼之中,这些因素都易导致青少年走上不法之路。
2、情绪困扰。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情绪、情感的稳定性虽然在迅速发展,但仍然具有外露性、易变性、冲动性和肤浅性等特征。青少年容易狂喜、暴怒,也容易极度悲伤和恐惧。情绪来得骤然,去得迅速,顺利时得意忘形,受挫时垂头丧气。由于缺乏理智、意志较薄弱,如果家庭、学校教育不当,社会环境又带来不良影响,青少年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如果这些困扰情绪得不到合理控制和化解,青少年便容易因一时冲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人际关系不协调。随着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但是,青少年或是由于个性特点造成人际交往上的障碍,或是经常被教师的批评,得不到师爱,造成青少年自尊心受损;或是父母教育方法的不当,不良的亲子关系造成青少年的孤独感、冷漠感等;这些都是造成青少年人际关系不协调的重要因素。因人际关系不协调,青少年学生得不到周围群体的尊重、理解而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若长期的得不到改善,则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严重时则可能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青少年挫折在心理、行为上的表现及与犯罪的关系
关键词 青少年 人际关系 社交焦虑障碍
中图分类号:R749.72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及概念界定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众所周知,人际关系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社交焦虑障碍又是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焦虑障碍,并已成为继抑郁症、酒精依赖之后的第三大精神疾病。保守估计,10个人中就有1人或多或少遭遇过社交障碍困扰。因此,对于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我们更应该予以关注和重视。
1.2 概念界定
社交焦虑障碍,是对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注视个或多个社交场合产生持续、显著的畏惧,并且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美国心理学教授艾瑞克逊认为,在青年期,发展关键是自我统合,容易出现的心理危机是角色混乱。青少年处于从儿童到成人的转变时期,尚未发展出固定的性格和身份定位,加上青春期带来的身体及交友模式的变化等,使青少年开始积极地寻求精神层面的自我,寻求与家庭的独立,但同时又在很多方面依赖父母的矛盾时刻。同时,同伴关系开始成为青少年最为看重的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同伴冲突和压力、如何处理异性关系成为他们生活的关注点。
研究表明,患社交焦虑障碍者有对社交行为能力差的害怕,增加了焦虑感,比如说“我肯定会做不下去”“我肯定不行”等, 及他人的负性评价,包括“他们会不相信我”和不能控制的焦虑“我会一直发抖”等。因此,社交焦虑患者进入社交场合,如参加聚会,在公共场合讲话,与陌生人对视等时总是希望负性期待不要发生,并对此保持警惕,出现脸红、出汗、浑身不自在,甚至会并发抑郁、惊恐等其它精神障碍。
2成因探讨
2.1 社会人口学因素
在性别方面,普遍认为,女性由于社会期望与男性不同,更易形成社交焦虑障碍。在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方面,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低的个体比受教育程度高的个体更容易患焦虑症。在经济状况方面,家庭经济不佳的个体更易形成社交焦虑障碍。
2.2 环境因素
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对社交焦虑障碍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父母的教养特点不论拒绝或过度保护都与社交焦虑障碍的成因相关。孩子从幼年起就不断遭受各种不良精神刺激的侵袭,或经常受到家庭成员的惊吓,甚至打骂,都会严重阻碍儿童对正常社会交往的学习,破坏孩子的适应能力,使孩子逐渐形成自卑、敏感、逃避的性格特点。这种性格特点很容易导致社交挫折,而社交挫折又进一步加重了逃避行为,最终形成社交敏感或社交焦虑症状。
同时,负性生活事件如围生期及儿童早期母亲的紧张性生活刺激,包括母亲产前压力过大、经济困难、离婚、儿童疾病等,能显著地预测儿童青春期的焦虑障碍。儿童中期同伴侵害中的关系侵害与身体侵害也与社交焦虑的发生显著正相关。
2.3 应对方式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分离程度对社交焦虑有重要影响,外显自尊对社交焦虑有缓冲作用。同时,当个体的内隐自尊高于外显自尊水平时,也可能会出现社交焦虑。
一项长期追踪研究发现,性格内向孩子更容易患分离焦虑,比例为9.1%,外向的孩子为5.3%。同时,据研究,社交焦虑的儿童对社交情境的负性评价非常普遍。
3社交焦虑障碍的预防及干预方法
3.1 社交焦虑障碍的预防
3.1.1 转变传统的家庭教养方式
社交恐惧症的形成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为预防社交焦虑症的发生,使子女心理健康的发展,应重视父母对子女早期的家庭教养方式,因此预防社交焦虑障碍要从改善家庭教养开始。国外曾有人这样表达社交恐怖症的发展历程:社交焦虑由「习得性焦虑、遗传因素、父母的过度保护-儿时缺乏适应能力的锻炼+「父母的排斥或批评、令人难堪或耻辱的特殊经历-预期性的焦虑得出。
3.1.2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就要开展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等团体活动,使学生陶冶情操,使师生融洽关系,改善学生心理环境。同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学生差异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1.3 重视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
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都应加入组织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实践活动中,比如说创设有利于儿童与人交往的儿童乐园等,使广大儿童特别是独生儿童,在同小伙伴们的各种交往和游戏活动中,逐渐增强辨别、理解他人的情感,产生移情的能力,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解决同伴间的矛盾、冲突的能力,增强儿童的“群体性”功能。
3.2 社交焦虑障碍的干预方法
对于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及社交技能训练。
3.2.1 认知行为治疗(CBT)
认知行为治疗(CBT)是治疗社交焦虑障碍的有效心理治疗方法。其获得疗效的关键因素在于让社交焦虑障碍患者暴露于其所惧怕的环境中,通过适应、重复暴露躯体症状使患者逐渐适应环境,当他在现实中再遇此情景时,也能减轻焦虑程度。因此,CBT 包括提供信息、认知重建、逐步暴露或联合使用。
提供信息主要是帮助患者了解后续治疗干预的作用,使患者在合作治疗中发挥积极的参与作用,也就是使患者对自身的焦虑经历有一个概念性的了解。
在让患者学会识别在社交场合中的歪曲的认知和思维上的逻辑缺陷之后,思维自我监测在焦虑发作前、发作时及发作后的认知。这种认知重建提供了一种克服和减少负性期待和自我挫败的夸大性认知的手段。
接着,让患者进入小组实践, 逐步暴露。暴露干预的内容是帮助患者进入社交场合并通过恰当的行为和坚持呆在社交场合使害怕消除。
暴露疗法通过适应来达到治疗效果,让患者适应当前的情境,例如让患者在商店里试穿件衣服,然后一件也不买,在熙攘的街道上问路,在餐厅里要一杯桔子汁等。通过重复暴露, 病人学会了不管主观上的焦虑而去努力接近客观行为的目标。随着后续的暴露时信心的增加, 对负性期待和焦虑的激活也越来越小。成功的暴露可以产生良性的记忆并使患者在未来的人际交往中有恰当的期待。
反过来,认知重建也可以通过帮助患者更好地指导其注意力和认知能力使之用于关注相关的各种线索或暗示而不是关注于焦虑想法来增加暴露的疗效。
3.2.2 社交技能训练
社交技能训练是为了培养社交焦虑患者所缺乏的相应的社交技能,包括治疗师的指导、示范,其重点在纠正社交行为的语言和非语言缺陷。
社交技能训练主要包括非语言技巧训练及语言技巧训练。非语言技巧训练主要是改善目光接触,提高音量等。语言技巧训练主要是要求障碍者积极倾听,学会如何开始、继续和结束谈话,在谈话中学会提出并接受批评,适当表达感情和观点等。同时在恰当的时候,扩展为难度更大的技巧,包括模仿、行为演练、反馈和角色扮演。
实验证明,认知行为治疗和社交技能训练虽起效较晚,但疗效持久。认知行为治疗和社交技能训练,都有对社交情景的暴露和脱敏,认知行为治疗重于纠正错误认知,社交技能训练重于利用社会技能训练应付焦虑情境。两者如能配套进行,方可取得最好的疗效。同时要我们也要对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拒绝冷漠,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青少年的社交焦虑障碍问题。
4 案例分析
4.1案例
一位来访的2011级大三学生学生,身体健康。小学的时候曾受过3 次被人误会、冤枉的委屈,从此,性格敏感、自闭,消极。其家教严格,家长一心想他考出好成绩,不太愿意其和身边的同学尤有过多交往。2013年5月初和寝室同学发生争执,从此和寝室同学相处时便感到浑身不自在,甚至出现恐惧情绪,甚至一见到寝室同学就肌肉发紧,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为了缓解压力,他尽量避开寝室同学,只有到寝室熄灯的时候才回去。其在意身边人的眼光,总觉得身边的人都不喜欢他,也害怕班级其他同学知道自己与寝室同学关系不好,害怕一个人的时候遇见同学,因为那样会让他不知所措,紧张,甚至恐惧。若单独遇见同学,则还会在和同学分开之后长时间处于极度焦虑、恐惧之中,学习和睡眠无法正常进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来访者的问题困扰时间达7个月之久,但他能清楚自己的反应是不正常的。2013年12月初到心理咨询中心求助。
4.2治疗步骤
(1)首先确定来访者确实具有心理问题,并对心理问题进行分类。来访者“见到寝室同学时肌肉发紧,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属于心理问题躯体症状,尤其是来访者出现此障碍的时间长达7个月,干扰到了自己的正常工作和学习,但来访者清楚自己的反应是不正常的,排除精神疾病的可能性,因此判断来访者的心理疾病是社交焦虑障碍。
(2)针对来访者心理疾病着手进行治疗。首先,重建来访者的认知,让来访者明白行为的改变要通过认知结构的改变来实现,因为认知结构掌握着思维的各个要素,而思维则又监控着认知。让来访者认识到,她的问题是一系列过敏的条件性情绪反应,自己和同学相处时的恐惧,总是担心班级其他同学知道自己与寝室同学关系不好等,这些都是属于自己认识上出现了偏差。
(3)干预条件性情绪。根据条件性情绪干预法原理,采用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对来访者进行脱敏,使其在紧张的情绪中学会获得轻松、宁静、舒适等积极的心理状态,比如说让来访者首先想象和同学接触的场景,当来访者出现紧张、心跳加速的情况时,再让来访者想象美好的风景, 建立积极情绪,塑造积极情感,从而迅速减弱以至于消除来访者焦虑、恐惧的条件性情绪,于此同时快速呈现和同学正常交往的暗示性引导语,建立积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应,促进认知、情绪以及行为改变,以致消除症状,完成脱敏。
(4)布置作业。在平日的自我练习中,要求来访者记录和同学相处时自己的表现,并体验当时的情绪,出现积极情绪时,给予自己积极的肯定;出现负性情绪时,及时用深呼吸、简单肌肉绷紧放松调节情绪。每晚坚持做深呼吸和体育锻炼,以保证良好的情绪,同时每天都要复习咨询笔记,巩固调整好的正确认知,产生意向上的适应并扩展到现实行为中。
参考文献
[1] 曹羌琴.青少年依恋、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2] 陈霞,马妹娟,戴关林.农村中学生社交焦虑、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
[3] 李桂云,林芝.心理疏导治疗社交只障碍[J].华中医学杂志,1999,23(4).
[4] 李霞.青少年儿童社交焦虑障碍成因的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10).
[5] 王凯.苏林雁.7-10岁儿童焦虑障碍的调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2(13).
关键词:考试焦虑;焦虑原因;心理辅导
一、考试焦虑的界定
考试焦虑是中小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它指的是由于面临考试而产生的一种特征的心理反应,它是在应试情境刺激下,受个人的认知、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而产生的以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状态。有些学生一到考试就出现心慌意乱、情绪紧张、记忆卡壳等现象,考不出应有的水平,尤其是一些重大考试更是如此。这种现象就是考试焦虑,指的是由考试而引起的过分紧张不安、恐惧、担忧、厌恶等情绪性心理状态。
二、针对中小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教育辅导
分析引起中小学生考试焦虑的诸多因素,我们可以得出中小学生的考试焦虑是由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针对考试焦虑具体原因,可采用下列心理辅导方法克服考试焦虑。
(一)考试焦虑心理的认知娇正
对于考试焦虑,认知矫正是一种重要的辅助途径。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影响学生对考试的知觉和评价,使学生对考试获得一种现实合理的态度,进而对“即将面对考试”这一情景产生一种控制感。教师要指导他们进行认知矫正,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优点,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从而对考试情景产生一种控制感、减轻考试焦虑。
第一,考试动机的调整。中学生对自我的认识经常是模糊而摇摆的,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源自内心的期望,还受家长、老师、社会等外在因素的制约。心理辅导的任务就是要帮助高焦虑的考生客观、全面地了解自身能力与发展空间,理性听取来自他人的意见,清晰而确定地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和“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子”;第二,考试观念的认知矫正。考生对考试独特的认知是多次考试经验积累的结果,消极经验会使考生形成对考试相关事物的片面认知,如“考试前不把所有的知识点看完,我肯定考砸”,当这种错误不为其意识所察觉,往往就成为焦虑的根源。认知矫正能帮学意识到自己的偏执,与非理性信念辩论并重构理性信念,从而缓解焦虑。通过一系列自我质问与反思,考生能将引发焦虑的部分因素清除,从而降低焦虑程度;第三,自我教导训练与暗示。自我暗示是通过自己的认识、言语、思维等心理活动。在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性格。心中感到焦虑时,要会释放,找自己的朋友、亲人倾诉,或者大哭一场也未尝不可。要会转移,听音乐、参加些劳动、去大自然散步等等,将注意力转向其他事物以遣散心中的不快。久而久之就能逐渐形成自信、乐观的性格。
(二)考试焦虑的行为矫正
中小学生考试焦虑心理的行为矫正包括学生自我放松练习和系统脱敏、帮助学生切实搞好应考复习和考前辅导等几个方面。南非心理学家沃尔浦早期研究发现人在肌肉放松条件下的情绪状态与焦虑状态是互相对抗的,二者不能相容。一种状态的出现必然抑制另一种状态,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作“交互原理”。依据这一原理就可以通过诱发肌肉放松达到对紧张焦虑反应的抑制。放松练习和系统脱敏都是以这一原理为治疗依据。放松训练对克服考试焦虑有一定的疗效,因此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放松。放松训练是一套使人身体肌肉放松的练习。最正规、最易掌握的一种方法是“紧张――松弛渐进放松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局部一组一组的肌肉群的放松,循序渐进地扩及全身。这是一种既科学又适合个体掌握学习的方法,它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即使个别要领、动作不很准确也不影响放松的效果。它的放松顺序是:手臂――头――躯干――腿。当考试焦虑严重地影响着考生目前的准备状态,这种专门的放松训练非常有效。
其二,自我系统脱敏。系统脱敏综合了好几种独立的方法,如放松、身体意识、思考与想象等。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景,并通过心理放松的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的目的。采用系统脱敏法对考试焦虑者进行行为矫正应包括三个步骤:建立考试焦虑等级层次,进行放松训和要求考试焦虑者在放松的情况下按某一焦虑的等级层次进行脱敏治疗。首先,要帮助学生搞好考前复习,加强学生的考前指导。许多中小学生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之一就是考前复习不充分,知识准备不足。对应试科目的学习没有一定的把握,惟恐不会以致产生考试焦虑心理。因此,教师要教导他们平时要刻苦学习,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按各科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不要凭侥幸心理靠压题取胜;其次,要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考前学习计划,注意劳逸结合;再次,要加强对学生的考前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应试技能,做好心理上、知识上、物品上的准备,对防治考试焦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于克服考试焦虑,使学生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考试的成功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加强考前集体和个别心理辅导
中小学应积极创造条件,聘请有关心理专家为学生进行集体心理辅导或做讲座,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另外,学校应开展一些心理训练活动,让学生掌握解除焦虑的方法,降低或消除焦虑。最后,学校要给学生“松绑”,把学生从题海之中解放出来,推广“愉快教育”,寓教于乐,这是预防和减轻学生考试焦虑的根本途径。另外,通过个别辅导,可以帮助考生正确对待考试,正视自我,培养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更重要的是以良好的心态迎接考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潘根春.初中生考试焦虑心理的调查与思考.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1):78-82.
[2] 秦安兰.中学生考试焦虑内在成因及应对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04,(4):105-107.
[3] 王少华.关于初中生考试焦虑情况的调查研究[J].教书育人,2001,(19).
[4] 汪小琴.中学生考试焦虑心理成因分析及其辅导策略[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22):55-58.
[5] 杨小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国防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