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街道综合文化站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文化惠民;实践;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228-03
文化惠民的重点在基层、在农村。进一步推进文化惠民,就要在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完善服务、改进管理上下功夫。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互动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把文化惠民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本文以平湖市的文化惠民为例,就下一步推进文化惠民工作进行探索。
一、近年来平湖市文化惠民的实践
平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按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始终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江南水乡生态型文化大市建设提供文化支撑,先后获得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中国书法之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国家级荣誉。
(一)狠抓标准化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惠民设施网络全覆盖
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资金投入,通过加快推进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市本级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继李叔同纪念馆、体育馆、图书馆等文化体育场馆在东湖之畔建成后,近年来,又有体育场、游泳乒乓训练馆、沙滩排球场、市文化馆新馆(科普活动中心)等一批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立足“公益性、基本性、便利性、均等性”,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实行免费开放。镇(街道)文化设施走在前列。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总面积近三年来翻了一倍,达到1万多平方米。全市所有镇(街道)全部创建成为省级东海文化明珠,实现了省级东海文化明珠“满堂红”,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省一级综合文化站标准,走在了全省前列。2010年底镇(街道)图书馆分馆全部建成,实现了全覆盖。村(社区)文化活动阵地实现全覆盖。自2006年启动村级文化阵地标准化建设工程,至2007年底全市112个村(含乍浦)全部建成了文化活动中心(室),村级文化阵地建设走在了嘉兴市乃至全省的前列。全市拥有标准水泥篮球场的行政村达110个,健身路径100多条,社区拥有健身路径30多条,行政村健身点和城镇社区健身苑点拥有率达到100%。
(二)优化公共文化供给,文化惠民全方位
通过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进一步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西瓜灯文化节作为平湖特有的节庆文化品牌,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活动;2009年以来,连续6年先后开展“欢乐村落”送戏下乡、“欢乐城乡”镇(街道)特色文艺大展演、“欢乐平湖、文化走亲”、“欢乐平湖百村演”、 “欢乐平湖民星会”“欢乐平湖、梦圆舞台”等 “欢乐平湖”文化系列活动,累计开展各类演出 1500 场,参与群众 200万人次,被省文化厅评为浙江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每年举办的“全民读书月活动”和“未成年人读书节”,作为打造“书香平湖”的有效活动载体,为营造全民读书、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隔年交替举办的“农民文化体育周”和“社区文化艺术节”也已成为我市城乡居民才艺表演、交流互动的活动平台。通过“镇镇办节”,深化“一镇(街道)一品”、“一村一品”内涵,先后举办了新埭镇泖水文化节、广陈镇生态文化旅游节、林埭镇龙文化节、新仓镇芦川文化节、独山港镇海洋文化节、当湖街道社区文化艺术节、曹桥街道行知文化节、平湖经济开发区(钟埭街道)企业文化节,弘扬了本土特色文化,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着力夯实文化队伍建设,文化惠民生机勃发
在队伍建设方面,高度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在引进、培养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先后从外系统、外埠调入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10余名,同时注重抓好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和提高,通过开展各类培训、人才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人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在各级政府的有力引导下,社会力量和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文化业余团队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共有17支文化志愿者队伍,包括市本级8支以及9支镇(街道)文化志愿者队,共计近900人;注册备案的业余文体团队147支,队伍人数2828人;未注册的平湖市镇、村文艺团队总数达到521支,总人数7371人,形成了一批扎根基层的文艺骨干队伍。
(四)加强制度建设,文化惠民保障有力
在扶持政策方面,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2008-2011)》、《平湖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等,为文化惠民工程提供了政策保障,不断加大公共文化的支撑力;对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室)、送戏下村、业务团队文艺活动等进行资金补助,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生命力;制订出台“文化精品工程”实施意见,建立和完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工作和奖励机制,提升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力。
二、当前平湖市在推进文化惠民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利用率不高
文化惠民工程,硬件是基础。虽然近几年,我市文化设施有了较大改善,文体场馆建设仍然落后于周边县市区,据省文化厅统计,2011年,我市每千人拥有文化设施建筑面积为144.83平方米,列全省第72位,与富阳、海宁相比差距较大。目前我市尚未建有大剧院,博物馆由于展厅面积有限,大量文物只能存放于库房,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基层文化阵地虽然已经实现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但是利用率较低,管理相对薄弱,设备维护没有跟上。少数地方的文化设施很少使用,开放时间有限,成了摆设,甚至个别村(社区)的文化基础设施还有变相出租情况,造成群众参与度不高,无法有效发挥文化传播功能。与农村相比,市区社区文体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根据当湖街道的抽样调查,农村居民人均占有文体设施面积为0.63平方米,而市区居民人均为0.48平方米(人均低于农村居民0.15平方米),市区少数社区,特别是一些老小区至今还没有任何文体设施。
(二)公共文化财政投入不足,文化活动经费缺乏
公共文化活动需要资金支持,但由于其公益性质,资金不足成为制约我市公共文化发展的瓶颈。2011年我市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的资金4683万元(其中包括文化馆建设资金2000万元),占财政预算支出的1.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68.47元,列全省第35名。
(三)公共文化人才欠缺,队伍稳定性不够
由于受到编制和体制的约束,文化人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一批有专长的文艺人才,不能进入文化队伍。在招聘过程中,由于招聘程序的制约,也很难招聘到有一技之长的文艺人才,文化人才还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人才问题仍是影响我市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最大制约因素。人才不足严重制约了平湖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对文化艺术人员也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人员调动频繁,队伍稳定性较差。
(四)文化管理体制不适应时代要求,政策亟需提档升级。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多头管理,涉及部门又多,缺乏一套类似联席会议的协调机构,往往造成公共文化事业的合力分散,影响了文化资源的整合。二是镇(街道)文化专干专职不专用的问题。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归口当地政府管理,业务上由市主管部门指导,这种体制下,文化站人员文化部门无权调配,镇街道又不熟悉文化事业,这些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不能交流,缺乏活力,甚至有的被镇街道抽调从事驻村或从事其他经济工作。而村级专职文化管理员未能到位,给农村文化管理带来困难,导致基层的文化建设处于软弱无力的状态。三是一些文化政策已经不适应现阶段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急需提档升级。
三、进一步推进平湖市文化惠民的对策
(一)强化保障,提高文化自觉,推进文化惠民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政府是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一是政策适当倾斜。把文化事业建设、公益性文化活动经费纳入市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确保逐年增长;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免费开放的公益性文化单位执行当地居民生活用水、电、气费价格标准;设立政府专项文化奖励基金,对在文艺创作、表演及宣传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二是拓展投资渠道。降低准入门槛,支持民间力量投资文化建设,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做到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受益。如:镇(街道)文化站设施、社区文化活动设施、文化旅游设施等,都可以开辟多种投资渠道,政府引导、群众自发、谁投资谁受益,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三是深化体制改革。加大书画院、叔同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力度,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从“养人”向“养事业”、“养项目”转变,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四是加大对特殊人群的倾斜力度。对城市低收入居民、残疾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等,采取专项补贴和政府采购等方式为他们提供基本的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积极寻求政府投入和群众需求二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使政府承受得起,群众消费得起,切实保障文化权益共享,真正做到文化惠民。
(二)强化扶持,提升制度建设,推进文化惠民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作品是根本。文化产品创作要尊重群众需求。一是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机制。可以根据文化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灵活的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择优录用,使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我市文化艺术界的领头雁,从而建立高素质的文艺人才队伍。鼓励镇(街道)将文化、司法、广电、学校等社会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广泛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机关文化、家庭文化等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深入推进“欢乐平湖”系列活动,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形成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优化队伍结构,打破原有的各自为阵的格局,构建“大文化”的理念。二是建立文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奖罚机制。对现有人员的艺术生产实行绩效挂钩,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作生产任务同报酬挂钩的实施办法、奖优罚劣,促使他们刻苦钻研业务,提高艺术水平,成为本岗位过得硬的文艺骨干。三是建立文艺新品不断涌现的激励机制。以“五个一”工程建设为龙头,以“金平湖”奖和“李叔同文艺奖”评选为抓手,组织实施第八轮“文艺精品”战略,进一步激发全民文化产品创作热情和激情,创造精品佳作,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制定艺术创作奖励办法,明确奖励对象、奖励范围、奖励幅度、奖励程序等。设立政府创作奖励资金,专项奖励舞台艺术新创作品和在市以上政府组织的艺术节、专项比赛、展览、送评中获奖的节目(作品)。对于在省级以上重大赛事中获得较高奖项的,应给予重奖。
(三)壮大队伍,激活文艺人才,推进文化惠民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队伍是关键。筑巢引凤纳人才。打破人才流动的体制,真正营造一种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环境,真正做到引得进、留得住、升得上的科学文化人才流动机制。加强与高校、研究院等单位联系,搭建合作平台,实行产学研结合,共同培养专业文化人才,将引人和引智相结合、把借名和借势相统一,着力打造人才工作新品牌、新载体,吸引更多的文艺名人集聚平湖,提高平湖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品位。精心孵化育人才。加强对现有存量人才队伍的培育,结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通过研修学习、外出考察、交流研讨等形式,开阔视野,增强本领。实施人才交流、文化联动,让专业文化人员沉下去,基层文化队伍涌上来,形成良性人才交流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通过各种途径,挖掘人民群众中的文化能人、文化达人,扶持优秀、特色的群众文化团体,采取有效措施,制订配套政策,支持他们发挥特长、施展才华,更好地服务群众。创新机制留人才。建立健全以培训、使用、激励、评价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工作机制,事业上扶持、艺术上指导、生活上关心、精神上鼓励,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和服务热情,保持文化队伍的稳定。
(四)完善设施,构建文化服务网络,推进文化惠民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设施是载体。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要求,建立健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优化15分钟文化服务圈。
我县在文化发展中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文化事业投入严重不足。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全县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基本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馆舍陈旧、功能老化、面积不足,目前尚无博物馆、展览馆和上档次的电影院,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需矛盾相当突出。二是乡镇(街道)文化阵地虽然创建,由于缺少购置、管理、维护等经费,导致大部分乡镇(街道)文化阵地设施匮乏、陈旧,运行困难,相当一部分文化设施和阵地被挪作它用,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文化人才队伍有待加强。当前,我县存在着文化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青黄不接等问题,人才短缺现象比较严重。文化员和文化馆、图书馆、文物办管理人员严重缺编,受体制改革、编制等因素制约,人才引进较为困难。特别是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文化队伍人才流失严重,专业素质不高,文化员普遍专职不专用,精力难到位。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导致文化活动参与人少,传统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有效地传承。
(三)文化产业规模化程度低。从类型看,我县各类文化经营单位主要集中在三大传统项目:娱乐业、印刷业和书报、音像等,对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的新兴文化产业,如文化创意类的经营单位则几乎是空白。各类文化经营单位大多仍处于“低、小、散”的状态,存在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档次低,竞争力弱等问题。文化产业相关扶持政策滞后,目前我县还没有出台专门的、具体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
(四)文化体制改革举步维艰。按照上级文化体制改革要求,我县改制涉及县越剧团、文化服务公司、剧团、电影公司等4家单位,涉及人员134人,改制形势严峻、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文化政策体系。党的十七届六次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文化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县政府要按照省市有关文化发展总体要求,把文化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领导,从大文化角度考虑文化事业的发展,认真研究文化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协调处理好文化建设中的各种矛盾,促进文化事业科学发展。要将文化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使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中心镇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融为一体;制定和完善文化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文化发展考核奖惩制度;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探索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着力提高其使用率,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机制。加快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按“十二五”发展规划,促成规模化、标志性、公益性的文化工程建设,认真落实“百分之一文化计划”,加快推进仙居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继续推进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为开展文化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要结合新农村改造,加快村级文化场所建设,尽快形成完备的社区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新模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推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应的社会化与市场化。
(三)理顺各种关系,不断强化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要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推进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稳步提高专业人才所占比例,充分发挥文化事业的社会效益。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妥善解决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社会保障衔接、人员分流安置等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仙居剧团、电影公司、文化综合服务公司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工作。
(四)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文化政策,根据我县实际,研究出台文化产业相关扶持政策,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工艺美术创意、演艺业、印刷业、文化旅游业、地方特色节庆文化等产业的发展。要以完善开发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为出发点,制定仙居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重点突出优势文化产业项目,以“三园区两网络一基地”为载体,不断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促进文化产业与商贸、健身、休闲、旅游等行业的结合,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弘扬历史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力度。要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不懈地开展面向社会和公众的群众性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古迹,人人有责”的舆论氛围和发展环境。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古迹保护资金,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古迹文化保护事业。进一步推进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积极打造下汤遗址、仙居花灯、佛道文化、商贸文化、民俗风情旅游、饮食文化等特色文化名片,充分挖掘文化古迹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文化服务能力。要进一步明确公共文化建设的服务内容,加强文化服务队伍尤其是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积极引进有文化专长的人才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加强学习培训力度,优化人才组合,形成梯次结构,建立一支专业人才队伍。理顺文化员的管理机制,配齐配强乡镇(街道)文化员队伍,妥善处理各种工作关系,保证文化员有必要的精力从事文化工作,做到有职有岗,有位有为。依托文化活动阵地,以文艺骨干为主体,支持各类民间文化协会、文艺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名人、文化专家以及群众文化带头人的影响力和辅导带动作用
一、创建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抓创建。根据区委、区政府和省市文化部门的统一部署,在区创建领导小组领导下,抽调人员组建创建工作班子,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资源,扎实开展创建工作。去年4月份,召开全区创建动员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区政府成立工作督查组,区人大、政协多次开展创建工作视察和专项检查。区创建办公室建立工作例会制、信息通报制、联动协作制、综合督查制等有效机制,通过工作例会、分析会、专题联席会等形式,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各方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抓创建。围绕创建目标,制定下发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工作计划、工作职责及任务分解等文件,明确了创建目标、创建任务、创建责任。区政府和各街道、镇进一步加大设施投入力度,加快区文化中心、区体育中心和街道、镇综合文化中心建设步伐,确保全部达到创建标准。认真对照标准,高质量完成台账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装订工作。注重细节、精心准备,圆满完成创建迎检。
三是强化营造氛围抓创建。通过媒体宣传、环境宣传、活动宣传和介质宣传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宣传创建意义和目标。设置户外宣传广告和墙体广告,制作创建专题片、画册、图板,区创建办编发创建工作简报32期,动态反映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我区在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多次被省政府《专报》、《信息》、《参阅》等刊物刊发交流。
二、阵地建设加快推进
一是设施规划编制完成。作为市唯一的试点区,《区文化体育设施布局规划》于去年5月获市政府正式批准。专项规划提出了近期到今年、远期到2020年全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的总体目标、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为我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是阵地网络不断优化。区文化中心、网球场、体育场分别于去年2月、10月份竣工并投入使用。目前区级已形成区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区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广场、全民健身广场“三馆、两中心、两广场”文化体育设施布局,逐步构建区、街道(镇)和社区(村)三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综合体。至去年底,全区8个街道、镇已有6个街道、镇综合文化中心面积达1500平方米以上,全区4个街道、镇综合文化站达到省级“东海文化明珠”标准,8个街道、镇创建为“东海文化明珠”。
三是基层文体设施全面覆盖。以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为抓手,全区新建、改造健身苑(点)等设施36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门球、气排球、地掷球场(室)31个。目前,全区共有全民健身苑(点)330个,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嗒嗒球、门球、气排球等场地182个,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1.80平方米,社区(村)健身苑(点)的建设数量和质量均走在全省前列。以新农村文化建设工程为动力,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区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一证通”工程100%全覆盖,是全省首家实现“一证通”工程全覆盖的区(县、市)。
三、群众活动彰显特色
一是“文体惠民工程”扎实推进。成功举办元宵灯会、服饰风情节、红歌会、国际龙狮邀请赛、区田径运动会、全民健身月活动、“文化共享工程”走进大项目文艺演出等大型文体活动,主办、承办浙江省青少年游泳达标赛、市钱塘武术功力大赛、市五人制笼式足球赛、区机关系列健身活动等20余项省市级体育竞赛与活动。广泛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培训、送体质健康测试”进村社、进大项目、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的“五进五送”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广场文化年”活动,目前,全区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798场,放映电影1385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二是社团活动蓬勃开展。区文化馆举办了舞蹈、声乐、摄影培训和社区文艺骨干等培训班18期,培训学员1000余人次。充分发挥全区554支文体团队的带动作用,区摄影、文学、舞蹈、音乐等团队创作表演作品获得全国、省、市奖项30余项。钱江影会会员作品在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回展获得“一金一银”的好成绩。充分发挥区体育指导中心和体质监测中心作用,全年完成单项国民体质监测人数3000余人,完成机关干部和社区群众专项监测500人。
三是竞赛水平不断提高。组团参加市第十七届运动会青少年部28个项目、成年部8个项目的比赛,取得青少年部金牌总数是32枚、总分1030分的成绩,名列全市金牌数第9位和总分第7名。建立青少年单项运动队,全年参加省、州市各单项比赛20余项。组队参加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浙江省少年儿童国际象棋锦标赛等,并取得优异成绩。
四、品牌培育取得突破
一是启动筹办广场民间文化市场。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要求,在区广场跳蚤市场领导小组领导下,抽调人员组建工作班子,制定市场管理运行方案,开展前期调查研究,科学准确市场定位,制定入市条件,开展摊位设计与制作,制定《广场民间文化跳蚤市场及交易人员、交易品准入(试行)管理办法》、《广场民间文化跳蚤市场管理运行(暂行)管理办法》,抓紧抓实市场启动筹备工作。通过媒体宣传、活动宣传、广告宣传、海报宣传、网站宣传等各种途径,广泛进行市场宣传推介和招商工作。
二是大力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织造技艺”作为我国蚕桑丝织技艺项目重要组成部分,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通过举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进一步加强非遗项目的宣传保护。去年,获得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集体。
三是大力培育区域特色文化形态。深入挖掘运河文化、钱塘江文化、皋亭山文化,出版民间文学作品《皋亭山传说》。加快推进影视文化一条街建设,举办年会、“亲近”知识竞赛等活动,旧居接待参观2万余人次。积极培育“一街一社一品”,全区8个街道(镇)的115个社区(村)明确了“一社一品”培育方向、目标和举措。积极打造“欢乐文化周”、“文化超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基层文化活动。
五、市场监管日益完善
一是监管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以“进一步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为契机,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开展普法培训5期,培训文化市场从业人员550余人。坚持日常监管、重点稽查、专项整治相互协调,组建街道(镇)文化市场监督员队伍,全区文化市场巡查覆盖率达100%,社会义务监督员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文化市场监管网络不断健全。
二是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明显。开展文化市场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无证照电子游戏机、赌博机专项整治和创建“无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镇、街道”等20余项专项整治行动,出动执法检查400余人次,检查文化体育市场2250家次,查处、取缔非法经营点87个,取缔非法音像制品大、要案3件,收缴非法音像制品5.6万余张,非法出版物近300张,办结行政处罚案件68件,受理各类来信、来访、来电57件,查处率、结案率均达100%。
六、管理创新不断推进
一是依法行政理念进一步强化。健全完善了权责明确的管理制度,明确了重大决策事项的范围、决策程序规则,健全了科学民主规范的行政决策机制。同时,建立行政执法内部评查制度,规范执法文书。按上级业务部门规定和要求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行行政执法的公平、公正、公开,提高行政执法行为的社会效益。
政府之手的推动作用分析
这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断提高,文化繁荣发展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高层规划看,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十以来,对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多次讲文化、谈文化、论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作了精辟的阐述,极大地丰富了党的文化建设理论。从政策环境看,支持文化发展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保障力度前所未有。从2014年起,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促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起到了重要政策保障。从执行力度看,各级政府在执行相关文化扶持政策中毫不含糊、屡出新招。尤其对政策执行力相对较弱的基层,通过层层不削弱的落实力度,结合地方实际,创新开展文化惠民实事,打造群众文化节会品牌,成果显著。从考核机制看,各级政府部门不但层层敲实考核事项,建立台账,细化内容,从一件一件的群众文化活动个体入手,考核政策使用情况、文化惠民实事落实情况。
群众文化发展的现状
文化的发展有很强的逆经济周期发展的特性,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转方式、调结构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弹性系数增大,为群众文化生活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根据通行的统计,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对艺术品的需求会成为潮流,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至5000美元时,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呈一种“井喷”式增长。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进入一个新时期。当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社会化不断完善。尤其是在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各地将文化投入向基层倾斜,在农村建设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图书下乡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随着今年《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颁布实施,更多的文化惠民政策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了基层群众文化繁荣发展的小气候。
群众文化发展的短板
文化生活城乡差距大,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文化生活难以实现均等化发展,成为群众文化繁荣发展的最大短板。具体表现在,一是公共文化服务覆盖不全。调研发现,近年来,各级推进基层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有些没有落到实处,特别是在贫困村、自然村,文化设施覆盖率更低。大多数基层文化设施使用率低,无人管理,老百姓不愿到这些文化活动室参与活动。二是群众文化宣传普及较差。这也是为什么多地群众文化活动风风火火的搞,群众文化满意度却一直不高的原因之一。由于宣传普及不够,群众对文化内容的理解还不全面。有些群众单纯的以为文化娱乐就是看戏、看演出,不认为看电影、看电视、听广播、跳广场舞等是文化娱乐活动,在基层,乡镇文化站一级工作不到位,对“文化”的宣传、普及不够。三是提供的文化产品与群众需求不对接。自2006年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恚文化产品、服务都 是上级配送群众被动消费的形式,如农家书屋图书配送、电子阅览室建设等,离群众要求远,只强调“政府提供什么”,不管“群众需要什么”。随着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在更便利、更高标准上提出要求,文化产品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不对接的问题更加突出。调研发现,有些群众要求加大文艺培训特别是广场舞的培训力度,多参加比赛、多上电视;有些提出邀请高水平的演出团体前去演出;有些提出进行书画培训等。四是基层文化队伍断档断层。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趋势下,国有院团改革后面临巨大困境,基层的专业文艺院团少,最受群众喜爱的“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多数靠庄户剧团承担,演出质量不高,效果也不好。尤其是乡镇(街道)文化站一级,管理人才断档严重,工作人员在编不在岗,文化工作成为“副业”。村一级更不用说,没有文化联系人,设施没人管,活动没人组织。
【关键词】秦皇岛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1]。秦皇岛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以惠民、利民为出发点,利用城市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合理化安排资源配置,使各种优秀的文化成果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使得城乡居民能够更加便捷的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
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秦皇岛是一个拥有诸多历史文化古迹的海滨旅游城市,面对如此的先天优势,政府部门更要不断完善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合理化享有城市文化资源的权益,使全市的精神文明生活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去年5月,秦皇岛市成为了国家首批的28个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是我省唯一一个被列入国家首批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范围的城市,这标志着秦皇岛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近些年,秦皇岛市政府已大力推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截止2010年底,我市分别投资创建了文化广场、报业大厦、图书大厦、长城博物馆、玻璃博物馆等大型文化设施。为达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普及和便捷化的目标,我市的农村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已超过90%,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对广播电视的需求;我市已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1个、县区支中心7个、基层网点1374个;新建和改建了4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6个城市街道办事处文化中心,1424个村文化活动室,800多个农家书屋,以及130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我市图书馆还是全省首家采用RFID自助借还系统的图书馆,共建成了2个社区分馆、24个图书流动站,开办了省内首家盲人图书室,建立了触摸阅读等4个特色服务功能区[2]。文化阵地综合服务能力和利用水平的提高,满足了人们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呈现出了政府大力投入,百姓充分共享的文化局面。
2011年12月2日上午,秦皇岛市正式启动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活动,市委、市政府要求建立起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使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资金和技术保障体系,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体系,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体系,同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督导、绩效评估制度等。我市财政资金在公共文化预算支出上已连续两年增幅在40%以上[3]。“以政府为主导,动员社会参与,让广大群众成为主角和受益者,是秦皇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特点。”秦皇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时晓峰说:“今后,我们将围绕层次更丰富、产品和服务更多元的目标,强力完善、发展这一体系,不断把文化惠民工程推向纵深。”
二、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国其他一些经济文化强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文化广场、图书馆、影剧院、文化馆等主要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增长,但由于人均需求的变化,目前的服务体系仍旧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全部需求。在市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县乡等地区,文化设施基础仍然较差,很多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基层文化单位公共文化设施资源总量偏少,农村仍还缺乏公共文化设施等。目前,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短缺,公共文化产品很难适应多元化的需求。除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等传统文艺活动外,综合文化鉴赏等新颖的文化活动较少。如适合农民阅览的图书和反映农村生活的电影电视较少,农民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一些优秀文化产品,符合农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相对匮乏。
有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法规等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如公共文化服务投融资制度、公共文化市场管理制度、文化产业创新制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估制度等方面,还需要进行实质性的改革突破。一些法律法规多是从宏观上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提出原则性的要求,而在微观层面则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如,文化设施管理运营、文化下乡、文艺队伍培养、捐赠制度等方面,扶持政策则还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法律法规方面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制度。
三、 未来秦皇岛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秦皇岛市委书记王三堂曾提出 “抓好城乡基层文化建设,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这个目标已成为了全市人民群众的共识。打造居民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大众文化民生工程,已是秦皇岛市全面发展的衡量标准之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不断更新,我们可以利用更多的物质载体来实现文化的共享服务。我们可利用地理优势建立更多有城市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如规划建设更多有特色的文化广场、图书大厦、体育中心和文化博物馆等。在加速打造文化精品设施的同时,加快文化设施向基层延伸。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可选择在有条件的地方多增加网络服务设施,在节省空间资源的同时,让市民们可以无限的享受到各类网络文化资源,从而提高文化服务质量。还要继续加大激励机制,培养更多的文化服务专业队伍,更多的贴近群众,开展知识内容更丰富、服务范围更广泛的各类文化活动,争取为每一位居民提供所需要的文化服务,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参考文献:
[1] 申建斌 试论新形势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J]. 时代文学,2010(01):34-35.
[2] 秦皇岛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长城网,2010-12-14. .
[4] 满新英 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探索与未来思路[J]. 理论学刊,2011(09):110-113.
[5] 罗文科 南充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J]. 时代金融,2012(0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