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能源汽车行业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9月16日,规模浩大的全球汽车论坛在成都开幕,“唱响绿色未来”作为一项重要议题成为吸引众人的一大焦点。在本刊2010年第8期封面故事中,曾以《非彻底革命》为题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本期,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为我们展示了一份更为全面的新能源产业调查报告。
世界第一带来石油消费攀升
2008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为6467.21万辆,2009年我国汽车市场发生井喷,保有量达到7619.31万辆,激增17.81%。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均破1300万辆,2010年上半年破900万辆。如此高速增长的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无疑将会为我国薄弱的石油工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1990年,我国的石油消费量为1.1亿吨,2000年为2.2亿吨,到了2009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长为4.1亿吨。也就是说,每1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翻一番,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达6.9%。其中,2009年我国汽油消费量由2005年的4842万吨增长为7000万吨,柴油消费量由10968万吨增至15000万吨。如此严峻的形势加上国际原油价格不稳等因素,对我国的节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此时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除了对汽车工业发展弯道超车的希冀以外,也是对我国石油工业压力的缓解措施。
减排难以追赶先进水平
从我国的人均GDP和千人汽车保有量来看,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这说明我国的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人民购买力的提高,我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尚有很大上升空间。这意味着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达到相当庞大的数字,同时也意味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减排任务将会非常严重。
中国推出的计划于2015年实施的新油耗法规,规定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为每公里161克。而欧盟则计划到2015年,欧洲新车二氧化碳平均排放将逐步降至每公里130克,2020年至95克/公里。美国通过的燃油经济条例的目标是到2016年在美国销售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每155克/公里。日本的目标是2015年155克,2020年115克。由此可见,即使在2015年达成既定目标,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仍然低于世界先进水平。
为了达到2015年的减排既定目标,欧美日都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欧洲制定了2015年强制实施,对超标碳排放按量处罚,超额越多,每单位罚款额越高。法国自2008年起对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100g/km的汽车奖励5000欧元,对超过160克的汽车征最高2600欧元排放超标税。美国计划从2012年开始实施减排政策,同 时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四大石油公司等30家企业组成了气候变化战略同盟,需求技术突破,目标是在2012年前完成成本控制与技术研发。而日本则采取“综合途径”,通过混合动力技术的普及、道路基础设施和交通管理改善、引导环保驾驶等一系列措施,推进减排目标完成。
而由于我国汽车工业尚不成熟、减排技术普遍落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种种局限,我国对传统汽车的减排很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因此,此时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成为我国汽车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
发展电动汽车优势明显
从产业条件来看,我国具备发展电动汽车的各种优势条件。
首先,我国锂材料资源丰富。我国发展电动汽车的关键资源锂金属储量丰富,可采储量达54万吨,居世界第三,远高于美国(3.8万吨)等西方国家。而我国驱动电机技术基础较强,有大批的电动机生产企业,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位,仅中小型电机就有300个系列,产品资源丰富。并且,以中信国安、比亚迪等为代表的国内锂动力电池厂商已进入量产阶段,具备电动车产业化的先期能力。
其次,我国电力资源丰富。2000以来全国发电量年均增长11.6%,由1.4万亿千瓦时增至2009年的3.7万亿千瓦时。预计2020年中国发电总量将达7.7万亿千瓦时。而按照2020年达到3亿辆的汽车保有量,单车百公里电力平均消耗量20千瓦时,年平均行驶里程15000公里计算,我国2020年汽车电力消费为0.9万亿千瓦时,仅占我国电力总需求的12%。由此可见,我国的发电能力能够满足大规模发展电动汽车的需求。
2012年12月11日,比亚迪与保加利亚一家能源公司Bulmineral正式签约,双方宣布以50:50的比例成立电动大巴合资公司,并命名为Auto Group Motors,这是比亚迪在海外成立的第一个电动车合资公司。
一天后的12月12日,比亚迪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宣布组建南美第一支纯电动出租车队,同时宣布将于2013年在美国加州建立首个海外全资大巴工厂。
经历一系列波折和负面事件后,比亚迪力图通过电动公交车市场挽回颜面,但在电动车很难普及的当下,比亚迪的电动车推广计划是否能顺利推行?能否成为下一轮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对此,比亚迪宣传人员近日接受《新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比亚迪的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进展顺利。”并强调表示,“电动车的核心技术有电池、电控和电传动系统三方面,而比亚迪这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电池方面。”
不过,目前电动汽车市场依然充斥诸多不确定因素,比亚迪重金押宝公交电动车能否助其走出业绩低谷,仍有待观察。
电动汽车坎坷路
将新能源作为核心竞争力和主要发展方向,是比亚迪由来已久的梦想,也是公司2011年回归A股时带给投资者最大的期待,但这块业务一直没有做好,且经历了许多曲折。
而早在2008年9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就获得“股神”巴菲特青睐,并正式入股比亚迪。“巴菲特”效应使比亚迪名声大振,股价暴涨约10倍,王传福更以350亿元的财富值成为2009年胡润百富榜首富,而比亚迪的市值也在当时达到1200亿元的高峰。
与比亚迪风风火火的扩张之势相比,消费者市场对电动汽车反映非常冷清。到2010年4月F3DM正式面向私人消费者发售时,全年销售仅有400多辆。
2012年5月,比亚迪纯电动车e6起火燃烧事件更是让比亚迪雪上加霜。尽管后来的调查报告总算是还了e6一个清白,但比亚迪也由此遭受重创。事件发生的第三天,比亚迪股价应声暴跌,最高损失市值高达57.34亿元。这一事件的影响不只表现在股价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比亚迪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备受质疑,更给其市场推广带来了无以估算的损失。
投入大、技术难、推广难成为摆在比亚迪电动汽车推广路上的拦路虎。据数据显示,比亚迪在电动汽车板块累计投入已经超过50亿元人民币。然而,巨大的投入并没有得到如期的回报。
近年来,比亚迪的纯电动汽车推广一直依赖深圳当地政府的扶持。由于受到“地方保护”政策的影响,因此很难在其他城市市场实现突破。这一难题成为比亚迪新能源战略发展的重要障碍。受推广限制,比亚迪电动汽车的销量局面一直难以打开。
以比亚迪自2010年以来大力推广的纯电动汽车E6为例。与F3DM一样,2011年10月E6上市以来,“叫好不叫座”。2011年,E6累计销售仅为400辆。即使在2012年下半年,比亚迪加大电动汽车推广,其销售情形未能尽如人意。截至2012年11月,E6累计销售约为1200辆,且主要销售量来自于政府用车及出租行业。
据悉,在单车盈利上,E6车型的盈亏平衡点在10万辆左右。虽然销售有着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比亚迪电动汽车所带来的收入与其投入相比,依然只是杯水车薪。
值得注意的是,电动车业务迟迟不能启动同时,比亚迪还遭遇了传统汽车业务不断下滑的压力。自2010年下半年开始,与国外合资的本土企业开始推出“自主品牌”,如一汽奔腾、广汽传祺等,这些车的出现给包括比亚迪在内的自主品牌带来巨大压力,F6、G3等中高档车型的推出再也没有等来F3时的销售盛况。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比亚迪汽车增速开始大幅下滑。当年汽车业务的营业收入仅提升了1.56%,同期销售费用却增加46.25%。在随后的2011年,集团全年共销售汽车43.7万辆,同比下降13.33%,汽车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人民币239亿元,毛利率21.68%,同比减少近2%。
而2012年第一季度比亚迪净利润同比下滑九成的消息更是让外界震惊。受新能源汽车拓展困难、传统汽车业务遭遇市场危机等因素拖累,比亚迪的业绩出现连续下滑。2012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前三季度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8.1万元,同比下降94.08%。
压力之下,比亚迪不得不转型,力图通过电动公交车市场来找回业绩。
迟来的曙光
值得庆幸的是,即使困难重重,比亚迪在其电动汽车的研发推广路上并未放弃。2012年下半年以来,面对电动汽车“有政策、无市场”的推广难题,比亚迪另辟蹊径,力求在电动公交车领域发力。
2012年11月4日,比亚迪在京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并高调宣称“没有行动,何谈梦想”。这是比亚迪的决心,也是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多年来的梦想。
早在2010年,比亚迪“公交电动化”模式就在深圳率先推进。比亚迪上述宣传人员对《新财经》记者表示,截至目前,第一批投入的300台比亚迪纯电动出租车e6和200台纯电动大巴K9已顺利运营超过两年。且后期陆续追加投放500台E6出租车,以及深圳市政府采购的1000台新能源公交车中的过半份额。
按照比亚迪的思路,这套“深圳模式”也辐射到国内甚至海外市场,在深圳、西安、宝鸡、韶关等城市以及荷兰、新加坡、美国、丹麦、比利时、德国、英国、南美等国已成功实现电动车的规模化和商业化。
在“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中,针对出租车和公交大巴因电动汽车价格过高产生的“购车难”问题,比亚迪更是推出了“零元购车、零成本、零排放”解决方案,并推出三种操作模式:融资性租赁、经营性租赁和买方信贷。
与此同时,比亚迪拉来国家开发银行和广大金融租赁等“银团”助阵。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依旧处于冰冻期的背景下,比亚迪眼下的这一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出租车公司及公交公司一次性购买电动车的资金压力,这也被看作是加速城市电动化进程的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
为解决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地方保护”政策,比亚迪借力打力,选择在当地建厂生产的方式,力通过这一方式撬动环保意向比较明确的城市市场。也就是说,比亚迪采取了迂回战术,通过以投资建厂给地 方创造GDP以及税收的方式“换取”订单。
2012年,比亚迪先后跟天津、云南和武汉当地政府签署了投资建厂的合作协议,这对今后比亚迪在天津和云南市场推广新能源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这种与当地合作建厂的方式,甚至被复制到海外市场。2012年12月,比亚迪与保加利亚当地公司合作成立的这家电动大巴合资公司,就是比亚迪在海外成立的第一个电动车合资公司。
在电动汽车的配套设施建设上,比亚迪也开始有所行动。比亚迪计划协同国家电网负责各地的充电设施建设,提供为出租车24小时服务的充电站建设方案以及技术支持。
“目前比亚迪电动车推广比较顺利,相信在2013年电动汽车的份额在公司汽车销售中的比重会逐步上升。”在回复《新财经》记者的专访时,比亚迪对其电动汽车的未来很乐观。
推广有难度
尽管王传福多次用“摇钱树”、“印钞机”形容自己的电动车,但新的尝试总是伴随着风险,对于开拓新的消费市场,比亚迪还将面临更多困难。
要实现比亚迪的电动汽车构想,市场化与规模化推广势在必行。尽管比亚迪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其电动汽车在行驶里程、充电时间、速度和安全性上依然无法完全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如何提高电能使用效率、提高电动汽车续驶历程、提高电池寿命,不仅是电动汽车行业关注的焦点,更是比亚迪电动汽车推广路上首当其冲的任务。
在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上,比亚迪一直在强调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电池方面”。据比亚迪介绍,目前运营的纯电动车e6,其核心技术“不仅符合国内各项标准,还符合美国FMVSS严格标准”。
据介绍,e6电动车充满电仅需1.5小时,一次充满可跑300公里,每天只需保证3个小时充电便可实现600公里左右的行驶里程。“除去空调、堵车等耗能因素,满足每天500多公里的行驶里程没有任何压力。”比亚迪公关工作人员告诉《新财经》记者。
虽然比亚迪自认为目前在电池、电控和电传动系统这三个核心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业内对此仍有异议。部分电动汽车主表示,比亚迪通过强调其电池续航水平,来弱化其电动汽车所产生的其他问题。
一位从比亚迪辞职的中层管理者告诉记者,电动汽车在电池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上的技术瓶颈,在世界上还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比亚迪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比亚迪电动汽车难普及还与价格因素有很大关系。据记者了解,部分汽车发烧友即使对比亚迪e6深感兴趣,却表示对32万元的价格难以承受。即使在购买电动汽车时,有国家政策补贴,但消费者依然“想说爱你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