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儒家思想变化历程

儒家思想变化历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儒家思想变化历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儒家思想变化历程

儒家思想变化历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统;中国画;色彩;传承;发展

1 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历史演变

中国画自产生之时起,就体现了对色彩的深入认知。我国“丹青”在古代就表示绘画的色彩,从春秋战国时期,绘画就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统治阶级用绘画艺术来强化自身的身份与地位,如战国时期,人们崇尚黑色,用黑色表示庄重,到了秦汉时期,汉代的绘画表现出了原始的“五正色”特征,体现了对于色彩的最初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画艺术在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中显得格外活跃,这一时期,各种思想、理念相互交错,为绘画艺术创作带来巨大的动力。艺术家对画面用色的意识更具自主性。同时,受宗教、西域异族等文化的影响,中国画的色彩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如一些浓艳的石绿、石青等色彩被作为主色调用于壁画创作中。

1.1 传统中国画色彩传承现状及影响因素

(1)传统中国画色彩传承现状。在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传统中国画的色彩与水墨经历了重色轻墨、重色重墨、重墨轻色的脉络。色彩在近代中国画中虽然被水墨压制,但仍然对中国画艺术产生影响,并被不同形式的传承着。现代社会经济建设水平迅猛提升,人们的审美需求更加强烈,在此情形下,色彩不仅填补了绘画艺术创作的空间,也为满足现代社会艺术审美需求创造了有利条件。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内涵丰富,且在现代中国画创作中也能够得到直接的应用,如现代中国画的重彩、工笔、彩墨等绘画艺术,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传统中国画的色彩元素。

(2)影响传统中国画色彩传承与发展的因素。色彩是映射人类审美思想的同时,也受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总体来看,传统中国画色彩传承及发展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传统哲学观念的影响,包括传统的“五行”、儒家、道家、禅等,我国古代哲学体系中,“五行之说”是社会思想观念的核心,除了社会生活受“五行”思想的影响,人们对色彩的审美也与“五行”思想密切相关。古代的五行对应五色,即东青、西白、南赤、北黑、中黄,同时金、木、水、火、土分别与白、青、黑、赤、黄相对应,古人将这五色视为正色,而其他两两相配的颜色为间色,并认为间色是不庄重的。儒家思想所要求的修身之道、礼仪规范等对色彩也作出了阐述,儒家圣贤孔子以“中庸”表达了对色彩统一、和谐的要求,体现在中国画的色彩上就是不偏不倚、有度有节。道家的老子、庄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因而在色彩上选择“知白守黑”,传统中国画的黑白色彩,既表现了一种大气、阔达,同时也反映了无欲无求、超脱世外的追求。

二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如社会阶层结构、物质生活水平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传统中国画色彩的表现及传承,如社会经济发展盛极一时的唐代,画家的用色绚丽、丰富,如周P、张萱、李思训、薛稷等,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还是花鸟画,都以缤纷、多姿的色彩来展现一种大气、富丽的艺术世界。

三是传统中国画的绘画理论比较完善,不同时期的理论家不仅对不同类型的中国画类型、技法进行了总结、评判,也会促进人们对绘画色彩的认识,如唐代的理论家张彦远就绘画要有“气、韵、思、景、笔、墨”,可见,他对笔墨极为重视,同时,他有注重“自然”,这些理论进一步推动了“墨”的发展,使“笔墨”对传统中国画色彩运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是绘画技法的影响,唐代以前,传统中国画的绘画技法主要是平涂、渲染,到了宋代,文人们对笔墨之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宋代文人认为“笔墨”创造的浓淡世界更具艺术效果,尤其是当皴法技艺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时,色彩的地位便一再降低,绘画与社会、自然的联系更加疏远,传统中国画色彩的传承与发展更现式微。

1.2 传统中国画色彩的现代化发展

(1)中国画色彩的多元化转型。随着中国画“水墨”的弊端日趋凸显,人们对水墨的程式化产生了审美疲劳,在现代多元文化日趋频繁的背景下,笔墨绘画中单调的黑白色彩难以吸引大众的关注。从清末民初开始,一些海派画家通过中西绘画的对比,进一步认识到了色彩的重要性,他们在绘画中通过对多样化色彩的组合,形成了一个激烈、鲜活的艺术空间,@种被传统正派画家鄙夷为“民间、世俗”的色彩运用,将人们带出了黑白二色的世界。随后、徐悲鸿、林风眠等绘画大师也通过西方的绘画技法与传统水墨画进行积极的融合,形成了实与意相互交错、色彩变化层次丰富的视觉艺术,将“色彩”与“笔墨”充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传统中国画多元化、现代化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画艺术也经历了伟大的变革,在一些敢于创新、大胆突破的艺术家的努力下,传统中国画的色彩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如传统水墨、抽象水墨、彩墨、重彩等,这些表现方式在传承传统中国画色彩内涵的同时,也为中国画色彩的发展带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

(2)中国画色彩的个性化发展。艺术是哲学精神的折射,民族哲学精神、美学思想对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绘画色彩的审美更趋个性化,无论是艺术家还是理论家,都积极、主动地树立了对传统中国画的民族性意识,为发展个性化、民族性的传统中国画深入尝试、突破,除了在色彩与西方绘画进行吸收、对比外,还通过色彩的运用,释放并传达真实的情感,不同创作者对色彩的理解不尽相同,在色彩的运用上彰显了个人对艺术的探索,通过个性化的色彩,表现生动、饱满而且特色的艺术形象,在传承传统中国画色彩多样性的同时,他们也结合自身的经历及艺术感悟,发掘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内涵,并将其以个性化的语言来发展中国画的色彩,为推动传统中国画的现代化进程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2 结语

传统中国画的色彩经历了“重色轻墨”“重色重墨”“重墨轻色”等不同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哲学体系、绘画理论、技法等对传统中国画色彩的传承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传统中国画色彩的传承与发展历经曲折,甚至一度衰落,但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随着人们思想变革,社会物质生活及审美水平的提升,色彩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中国画艺术家们在借鉴西方绘画技术的同时,充分融入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内涵,促进了中国画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在吸收并巩固传统中国画色彩养分的基础上,中国画艺术家还应利用现代绘画技法,拓宽中国画色彩的发展路径,为建立民族化、特色化的中国画色彩艺术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文娟.墨韵色章――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