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儒家思想的启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物我合一;文化自觉;儒家;传承与发扬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039-02
不论是闭关自守还是崇洋时期,我们都不能正确理解中国当代哲学。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 中国文化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给这种变革提供了机会。在中国经济发展是中心,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但是中国的发展更离不开文化的发展与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而文化观念的创新离不开哲学观念的继承与发扬。
一、中国哲学在思维上的特性
文化活动首先是人的活动。人的生命自觉、生存自觉是文化活动的前提。这就与哲学有紧密联系,尤其与中国哲学联系更紧密。在中国与西方哲学长期比较中,中国哲学失去了原来的面貌,重建中国哲学成为这个时代中国的呼声。冯友兰提出中国修养方式与西方的知识论在方法上的不同形态,因为这种方法与科技理性无关,于是把它排除在了哲学之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离不开具体的历史和地理区域。中国人的文化记忆是与中原这块土地联系在一起的[1]。而中国哲学中在人的生命自觉、生存自觉上的许多观念和做法,提供精神文化资源这一源头是与源远流长的历史、大量的历史遗存、祖先、民族、文化分不开的。中国哲学存在于祭祀祖先、继承传统的各种活动成为这种历史记忆的仪式中。也存在于地理记忆中即迫不得已迁出中原,而对于中原保持着的一种故乡情结。可以说中国哲学是与中国记忆,与中国情结结合在一起的。
而在现代可以用西方学者“ 文化差异的内隐理论” (culture differ in implicit theory ) 对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加以解释, 文化差异就是指以内隐方式影响人们对行为信息的表征与编码[2]。也就是说, 文化差异可以通过无意识的方式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
思维方式表现为一的思想突出。即整体的思想总是大于个体的思想。这种统一不是武断的生硬的统一,而是艺术化的自觉的统一,是以“大道仁”,对待人民,主张施与恩惠,给予保护,不辱鳏寡孤独为主线的思想。周公建洛邑,制礼作乐,把这些普世观念制度化,推向全中国,开创了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
所以可以看出中国哲学是通过政治理念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的,以周为例。周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的天道观念也是紧密相连的并且与周易里的哲学观念是有一致性的。在周易中“物生有两”的命题就是与社稷与君臣的地位关系紧密的。可以说中国的五行学说在蜕变中逐渐变成了二,后又成了一。在周朝天人合一的思想变成了阴阳学说,哲学观念的转变使得在国家政治上的体现就是西周的“敬德保民”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即《周书》中的“黄天无亲,惟德是辅。”以及《国语》中的“天道无亲,为的是授”政治主张。具体表现就是家国观念在隋朝以后,特别是唐代以后,占据主要地位。君主赋予了庶族知识分子很大的权利,所以国观念胜于家和个人的观念,正是这种绵延的血脉关系使中国文化得以在集体中壮大,被保留下来,但是消极的一面也不得不说。个体的积极性被极大的磨灭,没有质疑的权利,国家就不能真正进步,恪守礼仪与秩序。可见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不同是与中国国家政治、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
二、在解决两类冲突时选择辩证思路的比较
西方哲学中哲学与人生不只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搭上一座认识的桥梁。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作为知、情、意相结合的人与物关系。哲学的最高任务就是把客体当作独立于作为主体的人以外的东西,通过人的认识能力,认识客体的普遍规律性,从而征服客体,达到“主客的对立统一”。哲学于是变成了追求“最”普遍规律的科学。
中国哲学常用辩证思维方式对待问题, 并十分明显地表现在中国人对矛盾的看法上。中国人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变化的及复杂的观“中庸之道”。这种看待矛盾的方式让中国人在处理矛盾时与美国助于规则和法律不同,求助于协商。
中国哲学不仅在面对西方哲学问题时存在问题。中国哲学体系内部也是存在问题的。如韩国汉阳大学金炳采教授认为儒学发展中心就在人性论,儒家人性论的本质是道德生命的自我实现,人的尊严和崇高的价值,是人文世界的信心之基础。台北中央大学杨祖汉教授说,儒学即只有承认个人的有限性,个人必须依持于社群乃至天地宇宙,才得以生存与繁衍,才能使人与宇宙与社会联系起来,一致上升到超越性的终极问题。武汉大学郭齐勇就民间儒学这一文化思想形态作了价值重估,认为儒学现代意义在于民间的儒家或儒学或儒教在文化身份认同、维系社会人心,乃至社会制度层面的改革等方面的作用。显然对待儒家的是两种鲜明的态度。
把思维特性与其他因素特别是中国的治国理念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不难发现,中国哲学“既超越又内在”、“即内在即超越”之独特形态从一种文化进入另一种文化会伴随着思想、信念与行为方式等的改变, 而这种改变与思维方式的变化是一致的。中国人辩证与整体思维方式,阻碍了中国人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索。所以, 了解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性, 并克服弊端, 对现代充分发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尤为重要。中国人最早提出的辩证法思想,但是这些思想全都被内化了,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淹没了,而晚于中国几千年以后,欧洲人却发明了电磁学说、能量守恒定律、遗传定律。张岱年认为中国哲学专注于内心的修养,而不重视外物的改造,唯以涵养内心的精神生活为贵,而对环境的克服不予重视,对社会民生多所忽略。这是中国哲学在现代社会的缺陷,以及我们重新建立文化观突破口。
三、中国哲学为新的文化观提供的路径
李景林认为今人理解诚信基于人的真实的德性成就和存在的完成,才能实现诚信的本真意义。李翔海认为儒学的当展应当积极面对三个问题,即当代儒学能否切实显现出和而不同、开放兼容的心胸与气度,能否为破解人类的“制度困局”做出自己的贡献,能否成为普通民众的安身立命之道。
从柏拉图以来,西方传统哲学就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当作终极目标,这使得在知识上一定要表现为普适性。西方人认为,最普遍的只是要经过逻辑推理而不是经验获得,并通过超验的领域用一系列概念去建构。西方的哲学标准就变成了普适标准,而在孔子看来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孟子看来,要从内心的培养开始,即通过人性的修养,知其性以知天以培养“浩然之气”。所以中国哲学不是脱离实践的闭门思过,是通过对自身生存状态的调整体现中国哲学独有价值的,在应对生活向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让中国哲学发挥调和人达到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一致的作用才是其现代意义。也是另一种利用规律的方式。
西方哲学内部也存在两大对立主义即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人生在世应该以人生的自觉为目标,无论是杜威的人本主义还是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以及尼采的超人哲学都可以看出,在工业革命之后哲学家对哲学精神的反思。这说明过去那种偏重知识论的传统西方哲学正在发生变革,西方哲学已经开始注重人和人的活动。
因此,在新的哲学形成过程中,中国修养哲学讲主客合一而且天人合一的特征,一定会成为今后东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汇通处或贯通点。张岱年提出若能以修养哲学为方法,王国维提出以中西文化的交流为角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现代哲学的结合的方式。所以我们应在王国维的既有的洞见下,检视出当前应有的扎实工作之要项和展望未来发展的愿景。
西方哲学传统中之“超自然或超绝形上学”,迥乎不同。世俗生活领域与价值理想领域的二分法,形成二元论之困境。那么中国在新的哲学观念树立之际一定要避免这一问题。首先,理论严密建构的系统化,均应反复观摩和采取实做性的练习。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化状况一方面是思想和理论的“无根”,另一方面是民众生活的“无靠”。其次,社会和民众生活亦需要有相应的文化理念及合宜的礼仪礼俗形式,实现自身文化生命的点化与提升,才能达至教养而不至趋于腐化和庸俗化。“即一种文化价值理念的人格化的体现,以一种人格感召的形式实现着文化理念的教化之效[3],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在经济全球化、人类命运一体化的当今世界,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不应墨守成规。在古代若中国文化不接受和消化外来的佛学,则不会使中国哲学与文化酝酿成儒、释、道如此丰富多彩,深刻隽永的精神富源。中国哲学应走出传统,面对时代和世局,开拓出富时代性的好论题,在与欧洲、印度、阿拉伯等哲学智慧的同异以及世界上几大哲学传统在中华文化区的碰撞与交融中。体现出中国人的哲学智慧、超越境界、身心性命的修炼与人生意境、言说论辩方式的独有特色。
未来的希望在青年人身上,年轻人的歌舞中,以重回汉唐为基调的不在少数,那么为什么是汉唐,不是宋朝也不是明清,汉服,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为是自己的古老服装,而精神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看到盛世开太平的盛世,在音乐上宫商角徵羽也越来越多的被音乐人所运用。有许多以汉唐为素材的影视作品呈现并被大众所喜爱。从历史角度看,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虽然不能说是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明,但却是最有效率、最成功的文明。自上古至唐、宋,这里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此一地域的古史系统、圣贤行迹、王宅城廓,主宰着中国人的历史记忆,并因此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故乡[1]。灿烂的中国以汉唐为代表的文化自然、社会、人生的价值判断却明显超出了历史时空的限定,具有普世性。这种普世性,是它在中国乃至东亚被广泛认同的原因,也是官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做出的最重要贡献。按照先生的说法我们要采用“滚雪球”的方法才能将中国文化从核心向边缘不断发展中原文化,展现中国哲学的魅力。
对于中国文明的发扬现如今经过了坎坷与挫折,笔者认为在未来的道路上,只要我们本着求真、求实的态度,积极面向未来的勇气,那么有一天中国文化会再次发扬光大,而这是与汉唐文明不同的新的现代中国文化。在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上我们也只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传承好自己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刘成纪,杨云香.中原文化与中华民族[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
关键词:儒家思想,管理思想,图书馆管理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颇具影响力的精髓文化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儒家文化的蕴涵加以改造,赋予现代意义,用于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是一个值得开垦的领域。特别是儒家文化中的“人本”、“德治”、“诚信”“和谐”、“中庸”等思想对当代图书馆的管理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一、以人为贵——管理的核心
“天地之性人为贵。”孔子认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儒家以人为本,重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对当今强调管理艺术的管理趋势富有启示意义。
结合到高校图书馆管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的技术装备、馆藏数量和馆舍面积已不再成为竞争的优势,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实质上就是“人化”,也就是儒家思想中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谭祥金教授在《图书馆管理综论》中指出:“人员是图书馆要素中最活跃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人员的素质决定图书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决定图书馆事业的前途。”因此,图书馆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人看做图书馆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动力。以人为中心来配置管理资源,通过培植人文精神,营造人文环境来充分调动和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最终达到创新管理和创新服务的目的。实施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图书馆人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图书馆人的职业信念与理想;有利于图书馆与读者情感的培养,体现人文关爱,培植创新管理与创新服务。图书馆人本管理中的“人”,包括管理者(馆长)、读者和图书馆员。人本管理要重“读者为本”的服务宗旨,强调“以馆员为本”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忽视管理者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宽松的、愉悦的、焕发生机的人文环境。
二、“为政以德”——管理的关键
“德治” 思想,是儒家管理哲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思想基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以道德治国,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安居在其位置上,而众星则环绕着它,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内聚力。所以,儒家在各种论著和官箴中,都反复告诫各级官吏如何正己、修身、爱民、待人、清廉、勤政、秉公、尽职等等。儒家认为,只有“正百官”,“以民为先”,才能施行德治、施教化、美风俗,甚至直接影响着民德、民风。
儒家“为政以德”的管理思想,给图书馆的管理以及其有益的启示。图书馆管理者的正身有着重要的先导和示范作用。“政者,正也、子帅以正,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今不从。”(《论语·子路》)即是说,管理者要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严于律己,才有感召力和号召力。只有首先加强对自身严格的管理,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才能在馆员中确立威望、得到信任。
要当一名称职的,有威望的管理者,就应“为政以德”,努力做到:⑴自我约束,按章管理,接受监督。⑵.带头遵章守法,成为贯彻上级指示和要求的模范。⑶公道无私,胸怀坦荡。⑷勇于自我批评、勇于承担责任,经常进行修养、学习、恭谨、谦虚、受谏、纳言等,具有宽宏大量的健康人格。⑸勤奋工作,勇于开拓创新,努力学习现代技术,勇做学术带头人。
三、“以信为先”——管理的基石
“信”,即诚信。诚与信是一脉相承的,诚实无欺,必立其信。也是孔子提出的一个重要的道德范畴。据统计,“信”字在《论语》中出现的频率最高,达38次。孔子认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儒家的“以信为先”的管理思想,结合到我们图书馆工作中,就要求图书馆上至馆长,下至部主任,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以高效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使馆员信服,做到言出必行,真正实现领导对馆员的“承诺”,从而使馆员产生一种信任感、亲切感。其次,管理者应充分信任馆员。“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同时,要积极引导馆员参与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规划,使其感到自己是图书馆的主人。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管理者能够集中精力进行管理决策,确保图书馆总体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充分调动馆员工作的积极性、独立性和主动性,发挥个人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四、“以和为贵”——管理的最高境界
应该说,孔子的“和为贵”的观点是中国历史上“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的核心观点,是儒家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的主体行为价值准则。“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这里所主张的“和”是和谐、和衷、和合的意思。“在儒家看来,“和”是管理活动的最佳境界。既把它作为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又把它作为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的“以善和人老谓之顺”,都充分显示了儒家对这一管理功能的深刻认识和极端重视。
儒家的“和”同样也是打造现代化图书馆文化的目标。高校图书馆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其学科门类庞多,人员层次复杂,由于馆员所受的教育、社会地位、实践经验、知识水平及认识能力各不相同,对事物的认识,以及性格习惯等都存在着许多差异,客观上必然会形成各种内部人际关系的矛盾冲突,而紧张的人际关系会影响图书馆的凝聚力和整体合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和是图书馆内部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因素,是竞争取胜的前提。怎样协调各种关系,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从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加以分析,保持和谐的关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⑴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领导集体的思想品质、业务能力、班子成员间的团结协作是组织内部人际关系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⑵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分工明确、责权分明,人济于事的组织结构会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⑶员工参与管理。员工参与管理可以改善干群关系,了解员工的各种心态,减少和克服员工的不满心理,增强责任感。⑷建立合理的激励体制。努力提高馆员的生活质量,使每个馆员个体的精神和物质需求最大限度的满足。
五、“以中为度”——管理的标准
关于中庸,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认为中庸是至德。实际上,中庸并不仅是一个道德的范畴,它反映一种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并由此而提出的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孔子评论他的弟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过犹不及就反映了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认识,而由此得出的处理问题的基本要求,就是中庸,无过无不及。所以中庸的中,并不是折中,调和,而是要适度。坚持中庸原则也就是矜持科学、公平、符合规律的原则。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共同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领域,其伦理道德、观念意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所蕴涵的思想精华仍然具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不朽的价值,对促进图书馆管理的进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图书馆应将这些独有的儒家思想精华用于图书馆文化的建设中,为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图书馆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金咏梅.孔子管理思想对图书馆管理的启示【J】管理论坛,2004(5)
【2】 张红.儒家管理文化与图书馆管理【J】图书馆论坛,2002(8)
【3】 王桂琴,卢红.儒家管理思想与图书馆管理理念的构建【J】江苏图书馆学报,2001(6)
【4】 逯爱英.儒家管理思想对图书馆管理的启迪【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
【5】 王燕飞.儒家“礼”与图书馆文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1)
【6】 刘华伟.探讨儒家管理思想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重庆图情研究2007(1)
关键词:儒家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受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和影响,体现了社会统治阶级的利益。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是维系民族存在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儒家文化自春秋时期创立以来虽几经沉浮,但总体上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儒家文化的熏陶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智慧源泉。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非常激烈的今天,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面对新形势,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学习和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智慧,发掘文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结合点,汲取儒家文化精髓,思想政治教育就有了充足的后备资源。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索和研究儒家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和影响,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
一、注重道德教育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句话反映出孔子主张以道德教化是治国的原则,表明德治是治国的基本原则。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绝不能只看智育而不强调以德育为基础,要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底线。
二、强化实践作为
儒家文化非常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强调“身体力行”,“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明代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都特别强调道德实践,认为这是达到圣贤的关键,这种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互作用的观点,对我们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活动有着较大借鉴意义。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育者自身形象欠佳,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感召力,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相信,不能够真正地认同等。因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靠真理的力量,而且要靠人格魅力,因此教育者要表里如一,讲什么做什么,说到做到,能够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身教重于言传。
三、狠抓知识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家强调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孔子提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董仲舒说过“仁者不智,则受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智而不为也”。智育要为德育服务。这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德育首位的确立、教书育人的功能的发挥,都有现实指导意义。让受教育者更加明白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升其文化层次,让其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方法、原则、目标等,让其站在更高的层次,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这样也能让受教育者很好地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形成更多的情感共鸣。
四、夯实“信”的基础
孔子认为,“信”是人不可缺少的修养,如果人不讲“信”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然而“信”不是简单的诚实,信用才是“信”最基本的内涵。它不仅要求人们在行为上要诚实和守信,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某一个事物、某一种理念认识上的坚定可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有坚定理想信念。当今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激烈,我们更需要这种坚定的信念,使我们能够在这种复杂的环境当中明辨是非,不盲目偏听偏信,因此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想信念内容的教育,积极努力践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内容。
五、学习“因材施教”的方法
孔子主张“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要按照学生不同的智力、爱好、性格、接受事物的程度等不同特征,分别运用不同的方法施以不同的教育的内容。这给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了启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做思想工作时,也应该积极创新,因人、因地、因环境而区别对待,采取灵活多样,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
六、运用“克己复礼”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儒家 实践伦理 高职生
文化价值观 构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021-02
文化价值观是指个人和社会群体对文化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说得通俗一点,即认为什么样的文化是好的,认为什么样的文化是不好的。价值观是由世界观和人生观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同时价值观在一定情况下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反作用。文化价值观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也不例外。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领域的主流,其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伦理,在实践中强调仁者爱人、正直勇为、恭谨谦让、智圆行方、忠诚守信,以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人伦关系。站在的立场批判地审视儒家的实践伦理思想,用其积极部分指导高职生更好地构建文化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仁者爱人
“仁”是儒家思想伦理的核心,一个人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应该怎样以“仁”的思想为指导去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呢?“仁者爱人”是一条非常辩证的为人处世方法论原则。“仁者爱人”出自孟子《仁者爱人》:“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和人格魅力的善良的人。仁者爱人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自己要首先成为一个仁者,为此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塑造理想的人格,一个思想品德高尚的人才懂得自觉地去尊敬、关爱别人,这是前提条件;二是怎么样去尊敬、关爱别人的问题,一个文化知识水平高的人未必就会具有尊敬、关爱他人和社会之心,一个希望去关爱别人的人未必就知道如何践行。因此,只有尊敬、关爱别人的条件、态度、路径等要素都具备了,才可以真正做到仁者爱人。
高职生在构建文化价值观过程中,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因为一个人的文化价值判断、取向正确与否根本上还是取决于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否正确。虽然文化相对于社会存在来说属于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那种宣扬“文化无国界”、“文化与政治脱钩”的观点是有害的,其主要目的是诋毁意识形态为指导的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让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占领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头脑,最终成为资产阶级的文化附庸。其次,必须摒弃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文化价值取向,努力培育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不是最终目的,也不是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如果不把自己所学所养运用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实践中去,那么即使文化水平、文化修养再高也是无用的。
二、正直勇为
“义”是指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或行为,如正义、道义、见义勇为等。孟子对于“义”的阐述是:“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在具体实际中践行“义”必须提倡正直勇为的精神。正直就是公正刚直,不偏斜,不弯曲,出自《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正直体现出儒家为人处世的方法论思想和道德标准,即中庸之道。中庸指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而勇为则体现出儒家实践伦理思想里面积极向上的入世精神。为人在世不是一味地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应该勇敢地融入国家、社会、集体的大熔炉中接受锻炼,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
正直勇为的实践伦理精神启示,高职生在构建自身文化价值观时,必须采取中庸的态度来建构自己的文化价值判断和取向。文化的价值或优劣势不能用一种态度或标准来衡量,否则往往容易走向极端而陷入先入为主的“文化自我中心主义”的泥淖。比如我们就很难从主观上去判断中西、古今文化到底谁是最好的。每种文化都有它的可取之处,不偏不倚,折中调和,融贯中西、古今文化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另外,高职生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不应仅仅为了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修养,而是应该运用自己的所学积极投身于社会当中,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去迎接人生的一次次困难、挑战,找到合适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
三、恭谨谦让
关键词:儒家 思政教学 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
依据新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德智共生的课程,它由师生、教材、课堂和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等诸多要素组成,并以此为依托言近旨远地讲授和学习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以及我国的国情国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常识,其根本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加强和深化德育内涵、德育本质、德育目的、德育功能、德育内容及其发展也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以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常识的为智力支撑,发挥思想教育的德育功能,是思想政治课区别于日常德育工作的内在特性。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求其社会成员明确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行为,还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它所提出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原则、方法等方面的观点, 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启迪与借鉴作用。如何在中学思想品德课课中渗透这一思想,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1、以人为本
说“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
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及“学校教育,学生为本”等,都是从“根本”这个意义上理解和使用“本”这个概念的。体现在当前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上,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潜能和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以达到课程教学效果最优化。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概念,是朱熹在总结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相关思想时提出的。在现代教育中,仍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就学生群体而言存在着个体差异,就学生个体而言,存在着自身差异。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材施教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一定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和特殊性。这是因为一定年龄段的学生,在生理上,特别是在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上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他们所掌握的社会经验、知识和行为规范的深度也都有一定的顺序性,这就使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典型的共同特征。又由于各个学生的生理条件、生活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同一年龄阶段的各个学生,在心理发展速度和面貌上又具有显著的不同,形成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才能让每个学生鲜亮的个性得以张扬。
孔子主张教育方法因人而异,要因材施教。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就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进行不同的教育。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孔子弟子众多,所好不一。颜回好仁,子路好勇,子贡好商,冉求好政。孔子根据其不同的兴趣爱好分别设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这样便使其特长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将这点借鉴到当前的中学思政课堂上,在评价学生时,不仅要考虑到其智力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还要综合考虑其在品德、美术鉴赏、体育等方面的成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能单从智育上来判断一个学生的素质,应鼓励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其大意是:对待教育对象,要一视同仁,不能按照人为标准将其他们分成三六九等。主张教育没有类的差别,不论贫富、贵贱、善恶、智愚,这是一种教育平等思想。当前,教育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资源也应做到全民性和普及性。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并不是否定“因材施教”,而是指要把学生看成平等的学习主体,他们是各有其灵魂,各有其人格尊严的人。不仅要在教学资源上做到平等和共享,还要在心灵上给予同等的尊重。
3、内心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