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线上教育平台经济效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内部创业 广播节目 团队化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大约从三年前起,多家传统媒体为应对缩版、停刊、离职潮等一系列危机推出了内部创业的机制,例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传媒梦工场、南都报系的ND蜂巢等,而为业内熟知的“澎湃”“界面”其实正是上海报业集团内部创业的新媒体项目。
传播格局迅速演变,2014年全国广播出现近1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广告经营额下降6%;2015年再次出现6.29%的下滑。为应对这一局面,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从2014年7月起开始酝酿节目团队化运作模式的改革设计,将电台相关资源与市场创新环境进行对接,大力扶持各频率的节目制作人员进行内部创业,将举办活动、新媒体拓展、增加营收等目标进行有机结合,探索广播节目全新的运营模式和广播电台的转型发展之路。
从2015年2月签约第一批节目团队至今,北京电台的团队化运营模式已走过了两年时光,在品牌塑造、商业模式、新媒体发展、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收获了前所未有的经验,不仅提升了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在盘活存量资源、激发员工活力、重塑生产流程等多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媒体机制体制的变革与创新。
一、团队化运营机制的建立与迭代
1.初创期:契约与激励并重
北京电台于2014年7月4日启动了节目团队的建设工作。成立团队的初衷,是在依托线上广播节目的资源和影响力的基础上,发展线下的多元化产业,力争通过市场化运作,使每一档节目背后都能衍生出一批成熟的产业项目。全台近30名员工报名参加了节目团队建设改革方案设计小组,积极为这项工作出谋划策。四个月后,《北京电台节目团队建设方案(试行)》向全台公布,同时启动了节目团队的报名工作。短短两周时间内,全台员工积极响应,共有21个小组报名申请成立节目团队。经过两轮评审和多轮商议、谈判后,第一批5个创收型节目团队在2015年2月签约,同年5月第一个品牌型团队签约(2016年转为创收型),2016年4月新签约两个创收型团队,同年朱红工作室获得北京合音投资中心的投资,转为公司化运作。
在第一批节目团队签约之初,北京电台即成立“节目团队协调办公室”,负责团队的管理、服务和监督等具体工作。两年来,节目团队协调办公室召集电台人事部、银龙公司计财部、广播公司、广告经营中心等多部门定期召开沟通会,在维护广告行业制、电台人事财务审批制度的前提下,积极寻找团队与各运营机构、职能部门之间的利益平衡点,充分协商、合力破解节目团队在运营发展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在创新团队管理模式、人员聘任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考核评价机制、广告经营机制等方面实现有效突破,给予团队负责人更多的人权与财权,极大地给予团队政策支持,允许团队与社会上的新媒体公司、品牌宣传公司、营销推广公司进行广泛合作,大大拓展节目在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推动节目与经营的深度融合。
除设立新的管理机构,北京电台还在制度上进行了创新设计,主要体现在契约关系和奖金激励两方面。每年年初,节目团队需制订年度预算,与台内签约并交纳预算的10%作为抵押金,其余项目资金由电台提供,节目团队可将资金用于人力劳务、活动营销、新媒体运营等方面的支出,同时接受电台的监督和考核。考核以年度为单位进行,考核指标包含收听率、存量创收(线上广告)、营业总收入、利润率(2016年新增)等,只有在完成收听率指标、创收实现增量的情况下,电台退还抵押金并发放增量创收的一定比例作为奖金,奖金的分配由各团队自行决定。这一机制的建立,是按照“分增量不分存量”的原则,鼓励节目团队在传统广播广告的大盘之外,开拓新的盈利点和增长点。契约关系的建立和奖金激励的实现,极大地激发了团队全体成员的热情和活力,在理顺生产流程、开拓新型业务、大力发展新媒体等多方面积攒了大量经验,团队化运作的潜能开始全面释放。
2.迭代期:看重可持续发展
如果将北京电台的节目团队模式比作创业,那么在以下两个层面都不断进行着优化和迭代,一是团队内部的运作模式,二是电台对团队的考核机制。2016年,针对上一年团队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电台在收听率和增量创收两个指标上进行了改革,一是将收听率不达标的一票否决制(扣除抵押金、取消奖金激励),改设为达标线和及格线两道关卡,不及达标线奖金“打折”发放,不满及格线才被一票否决,收听率的指标也从绝对值改为了频率排名,从而排除数据的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二是将奖金激励的考察指标从增量绝对值改为了纯利润,无论增量创收多少,奖金都不能超过纯利润的40%,这意味着考察创收的同时也考察成本,避免了高投入低产出的“增量假象”,从而真正实现广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团队化运营的创新与成绩
节目是团队化运作的依托,这些节目大多在某一垂直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资源,自带品牌和流量效应。成立团队后,从线上节目、线下活动、新媒体推广、整合营销等方面全方位强化媒体品牌,线上节目创新创优,线下活动顺势而为,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2015年,北京电台首批6个节目团队共实现创收3257.77万元,线上增量收入超额完成,线下增量从无到有实现百万元收入,5个创收型团队共实现利润683.13万元,4个团队达到奖励标准;2016上半年,7个节目团队已完成线上存量考核指标的93%,4个团队已超额完成存量考核指标。
1.新媒体延伸传播平台
新媒体拓宽了广播媒介的属性,让广播不仅能听还能看、能读、能互动。7个节目团队的新媒体尝试早已不局限于“两微一端”的基本运营,而是延伸至更多更广的平台,变听众为用户。
多平台多媒介分发。“问医生”团队依托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的政府资源和800多名北京三甲医院名医资源,不断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已实现跨媒介、跨平台的多层次分发。其中,在微信公众号、搜狐健康、网易新闻、今日头条、企鹅自媒体、一点资讯、健康界等平台分发图文内容,在蜻蜓.fm、听听FM、阿基米德FM等平台分发节目音频,在腾讯视频、网易视频、北京时间、新浪一直播、凤凰新闻等平台分发节目视频,并经常“生产”点击量上百万的“爆款”产品。例如:在搜狐健康的《当心,耳后胀痛可能是面瘫来了!》单篇点击量180万,在今日头条的《六爷,您的“不行”不是“分神”这么简单》推荐量170万,在腾讯视频的《“多囊”女性如何孕育新生命》直播观看量30多万人次,目前作为内容提供方已在腾讯和今日头条等平台实现了“创收”。“问医生”团队还发现,当内容足够优质时,媒体将拥有跨平台的议价权,可帮助广告客户打破平台之间的互斥竞争,实现多平台的大众化传播,是一条“名利”双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立消费生态闭环。吃喝团队的新媒体拓展则深深植根于微信。在微信公众号上,不仅通过“摇一摇”“砸金蛋”“抢红包”等方式完成了节目互动,还通过图文提供了从信息内容到“解决方案”的媒体服务(如“吃货雷达”系列),创立了符合互联网文化的独立IP(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吃喝实验室》,还建立“微服务平台”打通了“OTOTO”(广播-线上-线下)的消费闭环,在微信后台收集听众数据、组织落地活动、开设微店,让线上的消费信息真正转化成线下的实体消费行为,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嵌入用户的生活中,重构商业广告的投放模式。吃喝团队深入挖掘美食行业的“黄金”资源,与老字号餐饮品牌定制有文化、有故事、有温度的商品,如大董“五人”月饼、烹饪大师牛金生独家酱料等,在微店售卖多次出现“秒空”的盛况。截至目前,“吃喝玩乐大搜索”微信粉丝达已逾10万人,用户的忠诚度和转化率极高,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
2.新活动拓宽盈利空间
节目团队在保证不影响其广播节目质量的大前提下,开展主题鲜明的特色活动,积极拓展线下渠道,探索行业发展方向,提升品牌影响力。
以《教育面对面》为例,节目从开办之初就确立了举办线下公益活动服务受众的理念,成立团队后更是将开展不同主题、不同规模的公益活动和商业项目作为延续节目品牌的有效手段。其中包括,每年10余场千人参与的中高招讲座、留学咨询会等大型公益活动,解答家长为孩子进行教育选择的基本困惑。每年10余场“名嘴带你探名校”活动,解决个性化咨询高校的需求;“全程高考一路有你”爱心送考的特别活动,解决上百个特殊家庭的送考难题;每年出版15万字的招生公益手册,依托物流营销模式送货到家,将节目的权威信息和深入解读转换为衍生品盈利。此外,《教育面对面》为满足中高端用户的需求,陆续推出了境外游学、小主持人培训等商业项目,引导用户进行线下场景消费,从此实现线上宣传推广、线下报名运营的“O2O闭环”,不断强化自身品牌的行业地位。以上每年近30场的地面活动,其创收在团队总收入的占比高达73.12%,“创”出了一条活动创收的发展新路。
和具有10年品牌积累的《教育面对面》不同,运动体验团队几乎是从零开始,逐步打造了“超级体验训练营”“超体真人秀”“带着跑鞋去旅行”“马拉松年鉴”等地面活动,扎根体育市场,探索品牌营销新方式。这其中,大型赛事媒体服务、企业小型赛事定制等产品颇受欢迎,例如:为壹基金策划了《为爱同行》公益徒步活动,独立完成活动执行和现场直播;为北京燃气集团策划执行了半程马拉松;为2016北京马拉松提供了从抽签直播、现场转播、视频制作等一系列媒w服务,其中为出发点天安门广场和终点鸟巢制作的VR(虚拟现实)视频反响巨大,实现发枪视频共播放339,314人次,回顾视频共播放442,090人次。作为地面活动,运动体育团队以内容服务方、活动执行方的身份顺利切入了体育市场这块大蛋糕,同时以“运动体验+”创新了节目播出形式,实现了一石二鸟的双重效益。
爱车团队的地面互动,则是打造了“你好”系列露营大会品牌,在国内开创了大规模汽车露营大会的先河,以“露营”为主题,附加自驾、烧烤、烟火、夜拍星空、帐篷露营、房车露营等多种休闲体验,每场活动的参与人数上万。露营大会的高人气也吸引到了奥迪、中国人保、因特尔、360、农夫山泉等20多家优质品牌积极洽谈合作,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网等多家权威媒体主动宣传,“你好”系列“露营大会”作为爱车团队重磅打造的全新概念,商业潜力与市场价值已逐渐显现。
3.新项目挖掘媒体潜力
“问医生”团队的《健康加油站》是北京媒体中唯一一档与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合作的全年直播类健康科普节目,被纳入医院宣传工作考核体系,22家市属医院(三甲医院19家)院长常年做客,并与中华医学会、中国营养学会等多家协会合作。2016年,一方面“问医生”团队将宣传工作纳入各市属医院的考核指标,由团队对各院院长、专家名医来节目访谈的次数和质量进行打分,作为政府裁核各医院年终奖金的指标之一;另一方面各医院的宣传稿件还成为“我爱问医生”微信公众号的主打内容。这一合作的达成,大大提升了专家名医参与节目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各家医院的公益宣传开拓了新的渠道,实现了双赢的目的。2016年是“问医生”团队成立的第一年,年终共完成总体创收的113%,其中政府相关部门的直投项目就高达80多万,其余如收听率、利润率等指标均如期完成,可谓“叫好又叫座”。
2016年,《教育面对面》在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精神指引下,在北京市青少年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支持下,联合北京校园足球运动协会共同承办“‘梦想杯’北京校园足球公开赛”,并通过政府招标的方式确定了协办方――星体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比赛采用“零门槛”模式,全体中小学生可自由组队并通过网络报名参赛。目前已有1200余名中小学生自愿组成236支球队参赛,在全市三个赛区先行试点,举办了275场次比赛。为探索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模式,该赛事将通过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企业赞助的“合力”方式展开,《教育面对面》凭借在教育行业根植多年的资源积累,成为该活动的独家战略合作媒体,独家负责赛事活动的传播推广和赛事运作的赞助招商等工作,希望通过这一活动,整合原有的校园渠道资源、媒体宣传资源、教育客户资源等,开辟新的市场,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团队化运营的未来和启示
北京电台进行节目团队化运营的尝试,是为了在全新的媒体竞争中,探索一条符合媒介发展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变化、坚守时代领航责任的求新求变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受众和市场的积极反馈促使团队和政策制定者不断思考媒体价值,调整发展方向,在成功与挫败中迂回前行。团队化运营的经验能在多大程度上反哺电台整体,取决于在何种层面上理解这些经验。短暂的两年时间中,7个节目团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和突围,所释放出的潜能早已超越传统的媒体内容制作,而广播媒体能否打破思维惯性,不仅从机制体制的构建,更从媒体发展方向、媒介社会价值的角度看待这些可能性,进而实践这些可能性,才是此番以团队化推动改革的意义所在。
1.从“内容为王”到产品思维
目前的团队化运营以节目为依托,以频率为平台,面对特定市场,发挥内容制作优势,打造优质品牌,以此辐射新媒体、衍生品、地面活动等其他产业。但对于一家地方性广播媒体来说,难免存在“内容优势、平台弱势”的问题,而其他产业链条往往处于跨地域、跨媒介、跨人群的竞争环境中,拼的是产能、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媒体变得更像企业,节目变得更像产品,单纯的指望“内容为王”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对目前的节目团队来说,也应尽快脱离原有平台的影响,既不以平台的资源优势沾沾自喜,也不因平台的局限性怨天尤人,毕竟竞争大环境都已发生改变,各个媒体的产品终将来到同一跑道赛跑,谁能在当下壮士断腕,就能在未来的比拼中拔得头筹。
2.从信息传递到综合服务
关键词:大数据;影视艺术;实践方法;举措
中图分类号:J9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20)07-0-02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对影视产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
一、影视艺术教育实践方法革新的背景
(1)影视作品创作类型多元化。“互联网+影视”背景下,影视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院线电影、电视作品,网络电影、微电影、短视频、自制剧等类型作品层出不穷。
(2)影视作品的创作内容多元化,传播渠道多样化日益明显。
(3)影视作品创作主体多元化。除了院线电影制作公司、电视台为领军的创作主体外,一些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影视传媒公司和草根制作团队(非专业制作团队)也逐步成为创作主体。
(4)影视作品创作模式的转变。大数据背景下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电影操作模式,即通过数据信息深入分析受众的需求,对市场进行充分预估,再以市场为目标生产和推广电影,进行衍生开發,实现产业价值。
二、大数据时代影视艺术人才需求特征
(一)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如果影视行业的从业人员不能够根据时代变化的特征来不断地扩充自己,难免会在时展的洪流之中销声匿迹,同样的影视艺术行业的也应该积极展开双创工作,并围绕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这两个方面展开,制定符合大数据时代特色,且更具有创新性的学科教育及实践创作体系,提高艺术创作人才对经济市场和影视行业市场变动的感知能力,提高对影视艺术元素捕捉的敏感度,推动影视行业创新和发展的内力。
(二)具有敏感的数据分析能力
时下对于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对影视艺术学科专业能力的培养,更要体现时代背景。被大数据充斥的影视行业,需要具有大数据概念、理念的新型专业人才。
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应具备敏感的数据感知及分析能力。通过大数据的智能化分析,获取受众观影内容喜好与需求、受众观影心理、观影趣味、观影行为等多方面的信息数据,保证创作的针对性。从传播角度而言,对于数据信息的掌握是有效扩大受众面,占领观影市场的有效手段。
(三)具有多元化的知识体系
众所周知,影视艺术是融合性艺术,影视艺术创作者,应是具备多元化知识体系的“杂家”。影视艺术创作是集体创作,是多种学科、行业的交叉融合,创作者多元化知识体系的构建,多重能力的并行塑造,可以使创作者从大数据中汲取有效信息,并将其在作品中合理化呈现。此举不仅能够促进影视艺术行业的正向发展,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影视行业快速发展的适应。
三、影视艺术教育实践的“大数据化”革新举措
(一)“点式教学”向“线面一体式教学”转变,重构“大专业”
大数据时代“融合”大于“割裂”的专业形态日益凸显。影视艺术专业在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元融合。新形势下,影视艺术教育理应转变教学立案,打破学科框架与界线,构建“大专业”,实现多学科的有机融合。
传统的影视艺术专业的教学是针对创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点式教学”,过于强调某一方面的知识点。实践时,缺少了学科知识的融合性应用,导致作品整体质量不高。大数据时代的大专业建设,归于教学其本质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借助于大数据平台,将传统的“点式教学”向“线面一体式教学”转变。
一是,专业技能知识体系的搭建。实现“采”“编”“播”“摄”“录”“演”“服”“化”“道”“音”“美”“照”多专业技能知识的“一体化”教与学。二是,专业内涵知识体系的搭建。实现影视艺术与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等多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树立跨专业、大学科意识,利用大数据思维方式以及知识结构来拓展影视艺术教育的内涵。
(二)“模拟实践”向“项目化实践”转变,实现专业实践路径的大数据化
“模拟实践”时代,是单纯完成练习,是以“作业”形式检验学习成果,老师是唯一评价主体,虚拟成分过重。“项目化实践”则是具有市场检验性的实践创作,需要具有创作规格“作品”,是来自于社会、市场的任务单,是具有“产品”价值的成果。其评价主体更加多元化,评价结果通过大数据检验,更具有说服力。
实践创作路径的大数据化,有几点特色:首先,利于实现专业(学校)、行业、企业三者之间建立大数据交流平台,整合资源,建立资源数据库,提高有效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其次,通过来自市场(企业等)的实际项目能够不断拓展创作实践的多维空间。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和学习潜能,使学生零距离接触行业、企业,提升专业能力,使“作业”变“作品”,使“作品”变“产品”。第三,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产业的“项目化实践”方式,利于专业的对标建设,成果转化,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三)结合互联网技术,多管齐下,搭建新型大数据实践平台
[关键词]电商化采购;集中采购;创新;实践;优势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055-01
引言
历经几年的迅猛发展,电商俨然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随着C2C、B2C等电子商务模式的大放异彩和大数据商业力量的日趋显现,采购与互联网的结合也日益紧密,这种新兴的交易手段和商业模式正在企业贸易中持续“发酵”。采购决定着单位的运转,在集中采购中大力发展电商化采购模式,提高采购对成本的调控能力。
1 集中采购概述
1.1 集中采购的概念
集中采购是指企业或组织将自身内部各个子结构的相同需求集中起来,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签订合同、完成物资采购的一种方式这种采购方式的优点十分明显,能够有效地提高采购企业的谈判能力,降低产品采购的价格和成本,节约企业的成本是企业进行集中采购的主要目标。把企业内部的各个预算部门的需求进行整合,通过整合后的结果来提升企业自身的谈判能力,通过集中采购,加深企业与与各大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使企业整体供应链的竞争力得以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更加深厚的基础。
1.2 集中采购存在的不足
由于采购部门不是最终的消费部门,不是需求部门,这也使得集中采购部门所采购的产品与需求部门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一些“脱节”。采购的产品未必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满足整体企业的需求。各集团分公司受到各地区发展水平、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的影响,可能在一些产品的需求上出现一些差异。集中采购时难以用一两个规范的标准来对所有分公司的需求进行概括。这使得将各地区的分公司的需求集中,进行采购时可能面临一定的困难。当采购部门的利益目标、各地区分公司的利益目标以及整体企业的发展战略之间存在着一些不一致时,采购部门作为整个公司资源流动的起点,如果盲目追求部门本身的目标或者利益,则会对各分公司的发展、集团企业整体利益的实现造成一定的障碍。
2 电商化采购模式的优势
全天候采购;电商化采购提供了一个全天候超时空的采购环境,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采购。电商化采购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可以用手机或电脑登在任何地点进行采购活动,不会受到地点的极大限制,方便、及时采购;降低了采购费用,使用电商化采购,大大降低或不再需要支付出差费、交通费等各种费用;加速采购过程,电商化采购中,可以在网上进行招投标,大大提升采购速度,减少因招投标而产生的费用;大大降低企业库存,生产制造企业组织电商化采购,降低了企业库存费用,减少库房使用面积,削减了仓库管理人员。电商化采购将洽谈订货,送货配送和生产过程科学合理的衔接起来,使企业的效益和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为企业生产经营做好了精细化准备;与供货企业形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电商化采购不仅涉及企业内部的资源管理,而且,包括外部生产经营环境的改善,包括和供货企业及配送企业关系的调整和整合,是本企业和关联企业的战略性的整合。建立在电子商务基础上的采购关系,是一种长期稳定的战略关系。
3 电商化采购在集中采购中的创新与实践
3.1 选择权威性的互联网采购平台
企业应借助权威互联网采购平台,通过数据健全、阳光透明的供应商数据库,最终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作为合作方。应线上审核供应商电子材料,线下组织考察小组对供应商进行现场实地考察。采购平台要和供应商签订诚信协议书,建立诚信评价体系。企业选择供应商并在采购物品使用完后,可对供应商进行定级和评价,将定级结果和评价结果返回采购平台。通过采购平台实现对供应商定级和有效诚信管理。
3.2 倍加重视合同管理
虽然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企业和供应商进行线上交易,但合同条款洽谈、签订、履行直至完工后的质量保修等仍然与传统采购模式相同。可借助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合同案例,对采购合同进行补充完善。在线通过平台对合同实施动态管理,掌控合同实施全过程中的情况变化,可通过在线交易平台对合同进行修改、变更、签署a充协议等,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效率。
3.3 加强物资采购的队伍建设
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坚决反对行业不正之风。物资系统是与人、财、物进行的,处在市场经济的前沿阵地,集中采购后采购系统人员权利更加集中,拥有更大的权利,要积极引导采购人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严格职业操守。对采购人员的电商化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进一步强化。把电商化采购作为采购人员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增强采购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3.4 完善供货商管理
提升信息效应,使更多的实力更强、服务更好的供应商参与到竞争中来,进行供应商的合理选择,扩大集中采购的范围,实现采购效益的最大化;化解风险效应,严格审查供应商的资质、资格,杜绝各种低资质商、无资质商,甚至是不法供应商的参与,对有限的监督审查力量进行充分利用,重点实施事前考察;扩大规模效应,对于采购量较小,难以引起供应商“兴趣”的项目,可以采取将功能相近或可配套的采购项目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综合项目进行采购,扩大采购规模,有效地调动起供应商参与竞争的积极性,争取更好的优惠条件;增强竞争效应,应尽可能扩大招投标的公示范围,应尽可能多寻找询价和邀请招标的对象,以真正形成市场经济的竞争效应。将同类物资的交易结果归入到相同的数据库中,以实现市场与资源的集中,发挥出规模优势,实现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共享,将专业化优势更有效地发挥出来,实现采购操作的信息化、程序化、规范化,更有效地保障统一的制度和规则的严格执行,通过信息的共享和比较,使阳光操作成为可能。
4 结语
基于成熟互联网平台的电商化采购是一条提升采购信息化水平的捷径,企业依据自有电子商务平台,通过选择权威性的互联网采购平台、倍加重视合同管理、强化物资采购队伍自身建设、完善供货商管理等措施,对集中采购进行电化采购的创新与实践,实现内部采购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采购效率,提升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各参与方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李子晨.企业采购步入电商化时代[N].国际商报,2014-10-10(A08).
[2] 王轶辰.采购电商化成趋势 小企业也能享低价[N].现代物流报,2014-05-19(015).
关键词:“互联网+”;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控工作;分析探究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0-0171-02
在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安全管控工作主要就是负责相关的生产安全管理内容。此外,电力建设施工过程是一个相对较复杂、不断变化的工作体系,所以,建设活动具有较强的临时性,交叉作业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再加上人员的流动性较强,使得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控工作中出现很多问题,影响着电力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所以,电力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电力建设施工中的安全管控工作,加强电力建设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升电力企业的生产发展水平。
1 当前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电力建设施工中对安全管控工作的重视力度低下
当前存在大多数的电力企业在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管控工作的重视力度低下,没有充分认识到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首先,部分电力建设企业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往往忽略了电力建设施工的安全管控工作,从而没有正确有效的处理好安全管理工作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其次,在电力建设项目的施工中,电力建设企业过于强调经济效益的重要性,而不重视电力建设施工的安全管控工作[1]。电力建设施工。
1.2 电力建设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随着电力建设的市场化,工程劳务分包成为电力建设施工的主要模式,但由于劳务分包人员普遍素质低下、缺乏专业知识的掌握,专业技能和综合业务能力也不高,使其在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也不高,为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同时,电力建设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还有待提高,缺乏对工作的责任心,从而影响着电力建设的整体施工效率和质量。
施工人员在电力建设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无法及时有效的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而且对相关问题的解决能力较差,这些都不利于电力企业的长效发展。
1.3 电力建设企业对工器具的管理较为混乱
目前,电力建设企业在工器具的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例如,很多电力企业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节约建设施工成本,没有及时有效的更新那些陈旧老化的设备和工器具,不仅严重影响了电力建设项目的整体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还威胁着电力建设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电力建设施工中的生产资料也不是很合理,就算是一个小小的螺丝钉的问题,也会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
所以,电力企业也要重视工器具的安全管控工作,对相关设备工具进行定期的维修和更新,及时隔离报废不合格的工器具,为电力建设施工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2 加强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控工作的有效措施
2.1 提高电力企业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
安全管控是电力企业发展和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不仅影响着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也是电力建设施工的基本要求。
所以,电力企业要高度重视安全管控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探索“互联网+”下电力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的新体系,努力做好电力建设项目的施工安全管控工作,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性[2]。
此外,电力企业领导应该正确认识施工安全管控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强化自身的安全管控知识,提升“互联网+”下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控工作水平,从而保证电力建设施工中安全管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加强对电力建设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电力企业要想加强安全管控工作,还需要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和施工技能。
首先,电力企业引进“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新信息技术,对电力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岗前培训,提高电力企业员工互联网应用能力和综合业务能力,保证电力建设施工的规范性,使得建设成果符合电力行业的相关标准。同时,在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建立“互联网+”安全教育培训体系,逐渐建立“线上+线下”的安全教育培训模式,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不断增强电力建设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
此外,电力企业还应该定期开展相关的技能教育培训活动,不断引入新型、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施工技能,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安全隐患,并且可以制定有效措施加以解决,防止一系列安全问题的发生。
2.3 做好施工信息的工作
电力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要建立全方位的施工信息系统平台,全面的收集和电力施工的各种信息,对电力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实时分析、分级评估、预测风险等,进而对施工现场进行动态的管理。作业信息系统平台的建立不仅改变了传统电力施工信息的收集、、总结、应用等的方式,同时还有效促进了电力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预测和管控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对海量化的施工信息进行实时、系统的有效管理,有效提升了电力施工安全管控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还为电力企业施工现场的各项风险管控策略的制定和落实,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为电力企业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的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4 不断深化和巩固建立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控工作
建立“互联网+施工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应用,不断巩固和优化电力企业在电网、人身、风险管控等方面的工作,促进电力企业施工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首先,保证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从当前电力企业的管控工作来看,通常都是通过两级督查形式对企业内部的管理部门、施工现场以及班组等进行一系列的检查;而且通过施工现场的远程视频监控,尤其是在重点施工地点进行移动形式的视频监控措施,提升电力企业施工安全的管理能力和监督效率,采取多措并举的策略,将安全管控工作一直保持在高压的状态。
其次,对各项安全风险进行逐一解决。采用全方位的立体化管控和监督以及各个部门协同合作办理,将电力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风险不明、管控不严、履责不实等重点问题进行逐一有效的解决,促进电力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
最后,提升电力施工安全管控的基础工作。在电力施工安全管控过中 ,不断提升基础的安全管控工作,各项基础安全制度相互促进,通过一系列安全风险监督和识别有效发现基层单位在安全管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基层单位的施工安全管控能力,进而提升电力企业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的整体管控水平。
2.5 强化对电力施工设备和工具的安全管理
面对电力建设施工中存在的各种生产设备问题,电力企业应该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还要重视电力施工设备和工具的安全管理工作,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对电力施工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及时监控电力施工设备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定期的维修和更新。电力企业加大先进施工设备的投入,提高电力建设施工的工作效率,有效缩短电力建设施工项目的工期。
此外,电力企业还要正确处理好安全管控工作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及时解决电力施工中设备和工具的老化问题,提升电力建设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
3 结 语
总而言之,安全管控作为电力建设施工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不仅关系着电力建设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同时还影响着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所以,电力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电力建设施工的安全管控工作,引进应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新信息技术,加强电力建设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做好施工信息的工作,不断深化和巩固建立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控工作,提升电力建设施工的安全管控工作水平,促进电力企业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磊.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薄弱原因及改进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 与科技(下旬刊),2014,12:52-53.
[2] 寇凯.试论如何搞好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工作[J].中国新通信,
2015,08:50.
关键词: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效益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对知识的渴求逐步增强,要想获得满足职业需求的技能技术,就要充分依赖于教育资源。事实上,受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限制,目前单纯的正规教育根本无法满足各行各业的需要,在此情况下,成人高等教育应运而生。然而,各大高等学校就成为了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但是就目前来说,质量严重下降是成人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改革和探索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1成人高等教育工作的现状
(1)教育对象组成复杂,差异较大。全日制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对象都是经过高考并且在规定的录取分数线上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他们的学习基础水平相当,目的也很一致。而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较为复杂,存在年龄、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学习基础、理解问题的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别,他们的动力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主要是为了职业发展、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接受教育。
(2)成人高等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在教育体系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角色。随着成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专职教师的数量明显不足,为了维持生源,只有从其他地方聘请相关专业的老师,这样就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3)成人高等教育对象所处环境不一。全日制的受教育对象基本上目标一致,几乎不会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在校期间一心学习。成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多为在职人员,他们的受教育活动必须得到所在单位的允许,学习时间得不到有效保障,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克服各种困难。
2成人高等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不断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目前的现状还是令人担忧,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汇总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更注重办学的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我国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从事成人教育为主的机构,主要包括电大、职大、教育学院等;另一类是普通高等院校兼办的教育机构。这些成人高等学校的开办初衷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与继续教育,为在职人员提供更高学历的教育,以提高其知识水平。但是,目前受社会的一些不良影响,很多成人教育机构已经违背了初衷,他们只注重办学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切向钱看”是他们真实的写照,这些受教育的对象只要交钱就可以学习,入学及毕业都是走过场。成人教育机构具有办学自,他们可以通过给受教育者颁发学历来吸引生源,尤其是对于那些急需学历的人员来说是个极大的诱惑。
(2)办学质量持续下降,令人担忧。近几年来,许多高校都在把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创造收入的场所,办学质量令人担忧。一方面,大多数成人教育的老师缺乏责任感,大部分都是抱着多挣几个课时费的心态,在教学指导等各个方面,都缺乏深入的研究,不愿过多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在课堂上也是照本宣科,蜻蜓点水,讲课时就是将考试内容复述一遍,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另一方面,这些成人受教育者大多数都是在职人员,受各方面的影响,平时的到课率很低,普遍都是抱着“混文凭”的心态而接受成人高等教育。而且学校在管理方面也很松懈,由于害怕管得过严以致于影响以后的招生规模,尽管有严格的考勤管理制度,但是并没有落实到位。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直接导致了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持续下滑。
(3)缺乏健全的教学管理体制。在重视教学质量的普通高等全日制教育体系中,有一套非常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教学管理也是较为正规。但是在成人高等教育中,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来监管教学工作。很多学校在制订成人教育的大纲时,基本上只是复制全日制教学的大纲,他们没有掌握成人教育的实际情况及需求。有的学校甚至为了节约成本,让一位老师兼任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质量自然就得不到保证。高校在很大程度上也忽视了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监管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只做流于形式的检查工作,根本无法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和弊端。甚至有些学校不经过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私设培训点,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过程中往往偷工减料,疏于管理,严重影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
(4)国家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较为缺乏。尽管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当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学历层次和继续教育需要、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平台,但是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一直没有给予其独立、固定和必要的教育经费投入,同时也没有予以相应的政策支持,这就导致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极大的打击,直接影响了成人教育的培养质量。
3改进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为社会培养各种实用型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继续发展的需要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教育需求,成人高等教育凭借类型多、办学方式灵活、教学方式多样等优势,为成人在各个时期、各个方向的发展提供教育服务,从而使得其教育对象更加广泛。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兼顾社会效益,充分认识成人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不断满足社会日益高涨的学习需求。因此,对于学校而言,办学的社会效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帮助受教育者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实用型人才,为各地方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2)不断创新,提高办学质量。在竞争激烈的当下社会,在职人员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来适应社会和工作的需要,这就对高等教育机构有了更高的要求,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生存才是成人教育工作的生命力所在。首先,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要创新。成人教育专业必须根据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设置。成人教育的特点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学校在设置课程时要充分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因此需要培授课教师灵活采用先进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其次,管理制度要创新。随着成人教育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然而成人教育的特殊性又增加了成人教育管理的难度,要做到高效、有创造性的管理,关键还在于管理者自身的素质。成人教育管理人员应该勇于面对困难,善于开拓创新,努力学习研究和掌握管理规律,采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最后,办学模式要创新。要想满足社会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要,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就必须摒弃落后的教学模式,创新办学模式,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开展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打破界限,主动和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办学活动,提高办学质量,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强化教学管理,规范监督体系。首先,学校应该建立督导学习组。为了督促广大教师自觉遵守教学管理的规定,形成规范的监督体系,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各项评判标准,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全过程的检查,督促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严格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岗位规章制度,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这就需要建立督导学习体制来落实教学管理岗位的职责,各负其责,适应工作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教学管理工作者应该制定良好的教育管理体系。一个良好的教育管理体系对提高工作效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校作为成人教育的培训基地,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务管理制度,将教育管理与监控工作纳入职能范围之内,将督导和评估作为对成人教育管理与监管的重要手段,在充分了解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情况的基础上,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蔡国宏.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武警学院学报,2006.8.
[2]肖福玲.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现状与对策[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3]刘松.加强和改进高校成人学生管理工作[J].中国成人教育,2007(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