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直观导入法的教学案例

直观导入法的教学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直观导入法的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直观导入法的教学案例

直观导入法的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外科护理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

【中国分类号】R248.2

外科护理既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兼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因此,学生仅学习课本当中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锻炼综合能力。而案例导入法正是一种为学生在课堂上创造一个仿真环境,使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的护理问题的重要教学方法。基于此,主要从案例导入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教学基本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等3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案例导入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

1.1案例导入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导入法需要学生主动思考,相互讨论,才能最终解决问题。这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更多的书籍、报刊、杂志,开阔视野,学以致用。为此,学生变被动地聆听为主动地查阅,积极地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将有所提升。

1.2案例导入法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案例导入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最明显的优势在于使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思维空间更加宽广。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是教师作为主导,以教师的想法为基础,教师的思维水平决定了授课过程的空间感,学生往往也存在着依赖心理,很难真正达到思维水平的进步。而案例导入法,给了学生广阔的平台,学生可以借助自己的能力,提出更有创造性的见解,充分提高思维水平。

1.3案例导入法将理论结合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局限于课本,从理论到理论,学生学得再好也无法很快适应实际工作。而案例导入法在理论与实际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使学生很快能够理解知识、熟悉知识、运用知识, 在进入医院之后,其适应能力也可以大大增强,这与案例导入法的运用是密不可分的。

2.案例导入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基本环节

案例导入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包括3个基本环节:教学案例的选取与编写、教学案例的课堂分析与讨论、教学案例的总结与归纳。

2.1教学案例的选取与编写

这个阶段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是否成功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准备,精心选取。如果之前已经建立相关案例库或有很多相关资料,那么应当从中仔细甄选,认真选取和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相符的案例。如果目前没有非常适合的案例,那么可以将身边的故事或报刊、杂志、网络上刊登的事件进行整合,编写案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具有相当的文字功底,并对教学知识有较好的认识,从而提高案例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2.2教学案例的课堂分析与讨论

这个阶段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首先应当将案例进行介绍,必要时应配合纸质文本或幻灯片,让学生切实了解所要分析的场景。接下来,学生们可以分组初步讨论,完善自己的观点,之后全面向大家阐明自己的解决方案及原因。最后是学生互相点评,共同制定最合理的方案。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到控制时间,积极引导,合理安排进度。

2.3教学案例的总结与归纳

讨论阶段完全结束以后,教师应当就整个过程以及讨论的最终方案进行点评,这个过程既要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及讨论水平提出建议,以期在下一次案例教学过程中有阶梯式的进步。

3.案例导入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1教师应调动学生课前准备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学生的参与热情是案例教学法是否有效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应在课前大力宣传,课中积极引导,课后给予肯定。这样一方面保证学生有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学生也会仔细体会,多次回忆,加深印象。

3.2教师应控制课堂节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课程中所占的时间比例并不是很多,30%左右即可。每一次的时间也以30分钟以内为最佳。在这有限的时间中,教师要合理分配时间比例,力求不超时,也不冷场。在案例教学过程的第一阶段,也就是教师介绍案例、提出问题及推出规则阶段,一般以5分钟为宜。第二阶段,思考及分组讨论阶段的时间也不宜过长,5分钟左右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思想,完善方案。第三阶段,集中方案阶段,因为是利用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所以至少需要1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最后,教师的总结发言,5分钟可以将结论及评价进行完毕。

3.3教师应充分准备及合理点评

案例设置之处,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将文字、图形、图片、声音等直观展现给学生,创建模拟场景。讨论之中,教师应合理过渡。讨论结束,教师的点评应客观准确和积极鼓励。一方面要客观评价案例教学的过程及结论,另一方面也要对学生正面鼓励,保护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今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学习。可以说,这种方法是一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以案例为基本素材,通过教师的引导,不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从而对案例当中的现象及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得出结论,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实践情况的了解和处理能力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直观导入法的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一、歌词讲解失去音乐课特点

教学案例:学唱歌曲《海》教学片断(人音版第二册)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用优美的声音来朗读歌词。

[教学情景:教师将《海》的伴奏音乐进行循环播放作为背景音乐,并在多媒体上出示一幅蓝色的大海画面。学生深情地读“大海啊望不到边,多广阔的海”,接着教师在多媒体上出示另一幅月夜的大海画面。学生继续读“太阳啊已经下去,月亮升上来”。]

师:孩子们,老师没有从你们的歌词朗读中感受到大海的辽阔与月夜的美景。

[教学情景:教师结合音乐与画面深情地朗读歌词并讲解大海是如何的辽阔与美丽,大海资源是如何的丰富等,目的是想启发学生深情地读出大海的辽阔、月夜的美丽。]

师:孩子们,请深情地再读一遍歌词。

[教学情景:学生按教师要求读好第一段歌词后,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段歌词的教学。](此教学环节用时近十分钟)

从表象看,该教学环节是在音乐的弥漫下结合图片朗读歌词较符合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但只要我们静静地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该教师在完成歌词朗读这一教学环节时将歌词讲解得太细,已经完全将歌词朗读变成了语文课中的配乐讲解。其实朗读歌词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只不过是让他们在音乐弥漫中了解、认读歌词而已,教师没有必要用语言注解得太多。

二、多媒体依赖造成教学负担

教学案例一:表演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教学片断(人音版教材第三册)

[教学情景:教师带领学生在精心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进行了很多音乐活动,并学习新歌曲,收到很好的效果,接着……]

师:孩子们,让我们再一次用优美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教学情景:教师正准备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伴奏时。计算机突然死机了,该教师在计算机旁左弄弄右摆摆了好一阵子。眼看学生已经不耐烦了。才坐到钢琴旁,一弹伴奏令人哗然:首先歌曲是降E调,该教师弹的是自己熟悉的调。给人一种歌曲调偏低的感觉;在学生演唱一遍歌曲后,可能该教师觉得弹D伴奏学生演唱歌曲的声音位置和状态都没有弹降E好,于是决定弹降E调让学生再演唱一遍歌曲。这一次不知道是该教师平时过多依赖多媒体音乐伴奏还是本来自身教学基本功就不够,总之她的伴奏无数次地出现错音。完全影响了学生的歌曲演唱及对这首歌曲情绪的表现]

教学案例二:聆听音乐《霍拉舞曲》教学片断(人音版教材第四册)

[教学情景:教师在上课前将音乐教室布置成一个晚会的现场。]

师:在美丽的罗马尼亚,正在举行国际儿童音乐夏令营,来自各国的喜欢音乐的小朋友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东道主罗马尼亚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一首舞曲(播放《霍拉舞曲》,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到台上来跳圆圈舞。)  师:大家开心吗?  生:开心。  师:是什么让你们这样开心?  生:舞蹈、音乐。  师:对,这首欢快、热情的《霍拉舞曲》把我们带进了欢乐的海洋,请同学们选一种颜色来代表音乐的情绪。

[教学情景:学生回答“蓝色”,教师请学生再想想有没有其他颜色更代表热情,学生又回答“黄色”,该教师还是请孩子们再想想……如此这般了好一阵子终于有学生回答出了“红色”,该教师如释重负地说“完全正确”。]

原来这位教师在多媒体上制作的是“红色”代表热情的情绪,如果学生没回答出“红色”那她就没办法出示制作的教学课件。其实学生回答什么颜色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认为哪一种颜色在自己心中代表热情就行。

从上面两个课例我们不难发现,现代课堂固然需要借助多媒体来优化教学,但是,过多依赖多媒体反而变成教学负担,尤其是音乐教学,教师过多依赖多媒体音乐伴奏不仅不利于促进教师对音乐教学基本功的提升,还容易形成对多媒体伴奏的依赖性;同时多媒体教学语言还变相地在注解音乐,其实,音乐是非语意性的艺术,它需要每一位学生用心去体验、感知。

三、新课导入失去音乐之源

教学案例:学唱歌曲《这是什么》教学片断(人音版教材第三册)

[教学情景:上课铃响了。老师用了很多好的方法组织学生快速地将情绪投入到音乐课中,接着……]  师:孩子们,请静静地坐在地上,拿出准备好的纸和笔放在小凳上。

[教学情景:学生快速准备好]

师:请听老师的谜语并在纸上画出谜底“这是什么?”

[教学情景:教师语言导入:“滴嗒滴嗒滴嗒滴嗒当当当.滴嗒滴嗒滴嗒滴嗒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师:请孩子们开动脑筋,把老师的谜底画出来。  [教学情景:静悄悄的音乐教室,学生苦思冥想画老师出的谜语的谜底,有画马的、有画马车的、有画钟的……时间过了很久终于有部分学生举起小手,告诉老师已画好谜底,于是该教师请部分学生出示谜底并公布答案。]

象这种离开音乐的导入形式还有很多,看似新颖但有违《音乐课程标准》提倡的音乐课应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的原则,其实该教师完全可以用歌曲表演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学生来猜这个谜语,这样既生动有趣又不离开音乐,很合乎《音乐课程标准》的价值观。

四、相关文化知识拓展脱离音乐之本

教学案例: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片断(人音版教材第五册)

[教学情景:课堂上,教师以舞蹈、打击乐等多种形式带领孩子们一起学习了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师:孩子们,你们去过内蒙古草原吗?

生:没有。(因为他们大多是南方的孩子)

师:那你们想了解内蒙古草原及那里小朋友的生活吗?

生:想。

[教学情景: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多幅内蒙古的图片。绘声绘色地介绍草原的辽阔、蒙古族服饰的美丽、牧民的热情好客、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包括摔跤、赛马、射箭等),整个民族风情拓展用时十三分钟。](这一教学片断完全是在上社会课)

直观导入法的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词汇教学; 实践性;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1-0105-02

多数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将人才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既体现了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特色,又适应了当前的人才需求。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区别于传统的汉语语言文学专业,不少高校对语言类课程进行了不同方面的改革,但不是很完善。本文主要围绕国际汉语词汇教学,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词汇学课程的实践模式进行探讨。

一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词汇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现代汉语词汇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类核心课程之一,是专门为将要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的学习者开设的一门实用性课程。该门课程针对第二语言教学,重视对词汇词义的描写和解释,目的是使从事国际汉语教学的教师可以进一步熟悉国际汉语教学的词汇体系,把握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国际汉语词汇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国际汉语词汇教学。

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不同于本体的汉语词汇,其特殊性首先在于它面对的对象是外国人,外国人一般都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其次在于国际汉语词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帮助外国学生掌握词汇词义,更重要的是会在交际中正确使用词汇。因此,国际汉语词汇教学非常注重实用价值,注重对实际语用能力的培养,帮助外国学生解决语言交际困难。所以,在这个专业词汇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学生通过有效的练习明白这一点,要求学生去思考如何将所学的词汇知识转化为能力,能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形象简明地进行词汇教学。

二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词汇学的内容

在国际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语言要素教学的核心,它不同于本体的汉语词汇教学,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词汇学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我们从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两个方面说明。

1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词汇学内容的选择

国际汉语词汇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它不同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以后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应重点学习与国际汉语词汇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国际汉语词汇教学概说、汉语词汇构成、汉语词汇单位(离合词)、词汇的构造、熟语、文化词语、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特殊词语的教学,此外还有汉语词语偏误。特殊词语的教学主要包括虚词、外来词、 用法特殊的词语和容易混淆的词语。文化词语的教学主要包括数词、颜色词、象征词和人名、地名等。汉语词语偏误主要指词语语法偏误、语义偏误、词形偏误。

2 增加汉语词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汉语词汇学课程改革要分配好讲授理论知识的课时和教学实践训练的课时。国际汉语词汇学理论知识要转化为教学能力,归根结底要借助实践环节的训练。首先,我们制作课程教学大纲时,就要安排好实践学时,可实践的具体词汇项目内容如:离合词教学、熟语教学、文化词教学、虚词教学等。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交叉进行效果更好。如教师讲完“离合词”内容后,安排一次模拟实践教学,让学生模拟留学生课堂讲解离合词的用法,同时老师可给出一些留学生常错的句子,让同学们分析其偏误。

三 国际汉语词汇教学能力形成的主要途径

1 基于HSK语料的偏误分析训练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留学生汉语语料,比如我们讲到离合词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进行偏误分析。如学生作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这个周末我要见面好朋友”。这句话的错误也很明显,同学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即这个错误属于离合词的语法偏误,而且能说明理由,掌握离合词的用法。通过这样的偏误练习,学生们可以逐一地掌握重要的词汇项目。

2 教学案例赏析法

一些地方高校,留学生数量有限,加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见习对外汉语课堂的机会不多。学生常常不熟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不了解留学生学汉语的特点。所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课堂的教学视频和学习教学案例的机会,让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更直观的体验。教学视频资料可以选北京语言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汉语课堂教学示范》,这是很好的课堂案例。教学案例可选朱勇老师编写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一书,这本书不仅可以让人对教学案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借鉴专家对案例的分析。另外,观看教学视频或学习教学案例之后,应该引导学生按《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要求,对案例进行点评,反思自己教学中的问题,经过思考和比较,学生的体会更深刻。

3 模拟对外汉语课堂演练

模拟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形成国际汉语词汇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给出的内容可以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中生词和课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也可以是模块训练,重点练习特殊词语的教学,如离合词、趋向动词、时间名词、方位词、非谓形容词等。老师可先布置作业,如:北语教材第三十五课《我来中国两个多月了》二(下),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离合词,并进行教学设计,写出正规的教案,制作PPT课件,可以一人完成,也可小组完成。下次上课时候学生上台讲课,其他学生和教师点评,最后教师总结。全班同学轮流进行课堂实战演练,保证每位同学得到真正锻炼。

4 教案撰写

教学技巧的形成要靠不断探索、长期积累和充分准备。充分准备要从备课开始。备课是讲课的前提,是讲好课的基础,教案则是备课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指导学生撰写教案就成为课堂实践活动的首要环节。撰写词汇教学教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词语讲解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一般情况下,虚词和特殊动词和形容词详讲,其它词语略讲。第二,讲解词语要准确,从课文出发讲解词语,用法不要拓展过多。第三,重视语用教学,多使用情境教学法,词汇例子要生活化。尤其在讲解一些抽象的词语时,我们要精心设计一些情景,使学生能理解所讲词汇的意思并能具体地运用。

5 课件制作

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中应当特别注重利用生动直观的手段,如实物、图片、动作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特点来设计相关语境、创造情景、提供例句等,以利于W习者对词汇规则的直观感知和深刻理解。课件制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表示事物的名词可以用图片说明(如果能准备实物更好)。第二,结合板书使用多媒体,不可忽略汉字书写。第三,词语释义文字不可太多,意思简单的词语可以不释义,通过图片说明,给出用法例句。此外,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为了及时掌握学生制作课件的实际能力,可以将多媒体课件制作纳入考试的内容。经过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学生在课堂演练中都熟练自如地运用课件辅助教学。

6 课外实践

通过课外实践可以进一步培养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与校内外的外国留学生互学,对其进行课外辅导,为其就业积累经验,并为日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只具备词汇的教学能力也不能完成汉语教学工作,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想胜任这个工作,就一定要具备词汇教学的能力。为此,我们还可以搞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如教学设计比赛,对外汉语教学问题辩论会,举办本科生和留学生的联谊活动,网络实践,论文研讨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网络实践”即面向国内外汉语学习者,参考已有的成果,建设我们自己的汉语学习免费网站,通过网上沟通、BBS、网络课程辅导等形式,为汉语教师和学习者提供网络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实践教学能力。

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词汇学课程的考核方式

除了传统的词汇理论部分考核外,为更好地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词汇教学能力,课程考核时可以把能力培养目标细化,分项制定词汇教学课程的实践考核指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词的展示。用什么样的方法将要学的生词展示,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生词的语音、语义有一个初步印象,这是词汇教学的第一步。方法如词语联想导入、歌曲导入等。 二是解释词义和用法。要根据具体词语采用恰当的方法解释词义,可以利用字形、语素释义、对比等方法。除了词义,还必须讲解词的用法,即词的语法功能,也就是词与词的搭配问题,有时也涉及组词成句的问题。三是词语练习:练习题目的设计,练习过程的操控等。词语练习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有针对性,针对词语的语法功能、组合特点、使用对象、句中位置等方面设计练习;练习形式要多样;练习量要充足。

五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词汇学课程的实践意义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词汇学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汉语词汇语言规律,从而面向外国人进行词汇教学。所以我们还要进一步探索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切实锻炼和提高学生教授汉语词汇的能力。另外,要想教好词汇,教师不仅需要我们本文谈到的具备扎实的汉语词汇学知识和丰富的词汇教学实践,还要掌握基本的语言学理论,要对汉语语音、词汇、汉字、语法和文化教学有整体把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教好词汇,建立起词汇敏感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方法,深入浅出。

参考文献

直观导入法的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案例教学

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一定的教学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对教学案例(包括片断)书写或分析是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与改进的有效途径。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通过案例可以真正触及到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笔者在同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同课题、不同设计方法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在许多方面力求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并且结合观看课后教学录像、专家及同事的评论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对不同设计下的教学实践作有益的反思。

1 练习要立足课本,注意知识的基础性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这体现了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为其他学科提供了一切发展的基础。而小学数学中的各方面知识恰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让学生学好、用好。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要力求把握基础,使练习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对基本技能的形成,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巩固。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我们可设计如下练习:长方体有几个面?它们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有什么关系?同样,正方体有几个面?它们是什么形状?这些面有何关系?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通过这些练习,使学生很清楚地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从而形成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形体知识打下基础。

2 练习要有针对性,有重点、有层次地进行

练习的设计应该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①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提出的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②练习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安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经过自己的思考获得成功快乐的体验。

如,我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其教学重点是“一看”(看除数是几位小数),“二移”(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除数成为整数,再相应地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针对这一知识难点,我设计了只列了竖式,先不要求计算的习题(只让学生移小数点):0.35÷0.5,3.5÷0.05,28÷0.14,0.208÷1.04,这几个重点解决了,以后的练习就容易了。

3 练习要新颖有趣,让学生在玩中练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设计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到儿童这一特点,从练习形式、题型、要求出发,保持练习形式的新颖、生动有趣。让学生做练习的主人,设计各种题型:如设计改错题;让学生当小医生,设计判断题;让学生当法官,设计操作实验题,调动学生参与练习。或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练习,如运用猜谜语、讲故事、摘取智慧星、做游戏、模拟表演、各类小竞赛等。这些游戏性、趣味性、竞赛性的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在教学《质数和合数》结束新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号,按老师的要求起立,看谁反应快。1学号是质数的同学。2学号是最小合数的同学,3学号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同学,4学号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同学,5学号是合数的同学,6没有站立的同学。这样可以把学习气氛推向。学生通过这个趣味性的游戏把枯燥的概念快乐地完成了运用。使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更增添了练习的乐趣。

4 练习应注重拓展性和开放性

直观导入法的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各领域、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前众多高中学校教室里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设备,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已成为当前各高中学校讨论的热点话题。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高中数学的特点、高中数学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仅供大家参考。

目前,信息技术已在各领域、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优化教学过程的同时,提高了教学效果,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培养更多创新性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途径。当前已有众多高中学校将以多媒体为主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了数学课堂,这本该是一件好事,但却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很多“课本搬家”或教师成为“机器”的操作者等现象,教师没有注意到学生的注意力和心理过程,忽视了知识的呈现过程和学生的思维过程。课堂教学环节过快,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现了学生思维跟不上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探析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已成为当前中学数学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数学的特点

高中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对学生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数学学科注重逻辑推理和演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高中数学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在高中数学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效率高等特点,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知识的产生过程,模拟数学实验等,可形象直观地呈现数学抽象的概念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并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技术容量大、效率高,试题或材料可以直接投影成电子版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可节省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讨论问题、开展自主学习等。

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

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也是对其进行拓宽、创新的过程。如何进行数学问题的设计和选择就成为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问题源于情境,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情境的创设。同时根据高中数学这一门学科注重逻辑推理和演算,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的培养。课堂应本着是否能提高学生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标准,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应该先充分认识到多媒体的不足之处,如无法替代生动的语言描述、肢体语言的表达、情感的交流等,将其与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1.课前准备

课前的充分准备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在备课时若考虑运用多媒体技术,一定要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和工具性地位,并有效地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板书的运用等。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严密的推理过程和极强的逻辑思维,并加深对数学知识本质的认识。切忌“幻灯+配音”的课堂模式,忽视知识的呈现和推理过程,对此,教师应有充分的认识。在教学软件制作时,应考虑知识本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情,设计知识的呈现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

2.课件制作

课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一个优秀的课件应具备简单明了的结构、有序合理的布局。课件的版面布局可以分为本节课的主题版块、主干知识版块、例题或习题版块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本着是否有利于知识内容的教学、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原则,要关注到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因素,注意图片、动画、声音、色调的使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在课件中使用了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片、动画、声音等,掩盖了主体知识的教学,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却未意识到这一点,而陶醉于自己“漂亮的课件”之中,结果课堂效果甚微。因此,在教学课件中应隐退次要内容,突出主体知识。

3.课件使用

是否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直接影响到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课堂的教学效益的高低是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是否有效的最直接反映。高中数学课堂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投影或播放文字、音频、视频等课堂导入材料。

案例1:圆锥曲线部分,播放行星绕轨道运行过程的视频材料来引入新课。

第二,呈现课堂例题及书写格式、试题等。

案例2:习题课可以直接投影例题,避免抄题浪费时间,然后利用黑板分析解答,最后用多媒体投放书写规范格式,并强调易错易漏的地方。同时也可以在课堂小测试时直接投影试题等。

第三,呈现课堂教学难点的产生过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圆锥曲线图像的变化过程等。

案例3:如利用几何画板或

Mathmatic 观察指数函数的图像随着底数a的变化图像的变化过程。

第四,利用投影仪投影学生课堂练习或作业,教师直接点评。

案例4: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或课堂作业时,可以事先点几位学生在自己位置上做,做好后交给教师直接投影点评,也可以等到点后随机抽查几位学生的练习或作业来投影点评。

4.课件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课件的使用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否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直接影响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益。以下是两节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典型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1:A教师讲授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的新课时,将事先准备好的课件从新课导入猜数游戏(有五组数字,每组数字仅由01或10构成,学生至少猜对三组为胜),使用幻灯片呈现,要求学生根据游戏完成表格。

由于学生尚未清楚游戏规则,以致学生无法完成表格内容。教师只得继续进行第二个环节:直接投影呈现定义和公式,并讲解。讲解例题时,先呈现题目,教师读题然后口头讲解,最后投影答案。第三个环节是课堂练习,题目直接投影,几分钟过后教师提问,发现没有几个学生能答上,教师只好讲解并给出答案。最后的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也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整节课黑板上没有写几个字。

教学案例2: B教师上的是高中数学(人教版选修2-1)《椭圆定义》第一课时。课堂导入时,B教师播放行星运动过程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并布置任务,引入概念。第二环节,动手实践,同时提出思考题。第三环节,观察屏幕上的各种建系并在黑板上推导出公式,最后得出椭圆的标准方程。第四环节,例题讲解,采用投影题目,黑板板书解答。第五环节,课堂练习,教师投影学生练习并点评。第六环节,课堂小结,教师先跟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最后呈现课堂小结内容。最后一个环节,布置作业,投影作业内容及思考题。

案例分析:以上两个教学案例,相对于A教师,B教师整个课堂都能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播放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推导公式使学生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讲解例题利用投影题目节省时间,黑板板书引导学生规范和感受数学极强的逻辑性。其中,课堂练习采用投影题目和学生练习并点评的方式,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采用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各种教法的优点。A教师教学中滥用多媒体,教学内容过多,教学环节转换速度过快,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过少,忽视了知识的呈现过程和传统板书的优势,使得整堂课气氛沉闷,教与学脱节,课堂效益低下。

总之,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要用在最需要和最关键之处,切忌在教学过程中滥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内容全部由计算机来展示,导致教学环节转换速度过快,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过少,不利于一些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跟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不利于学生归纳和总结。只有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并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潘敬贞,董世朝.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设计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6):192.

[2]董林伟.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建议[J].中学数学月刊,2007,(6):1-4.

[3]白瑞星.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整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