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36-02
历经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彰显出了它独特的魅力,在各个时期都产生过重要的价值影响,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标识。核心价值观是指特定时期里国家、社会及个人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民族烙印。正是由于它要随着时代潮流的变化而不断升华,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每一时代提出的核心价值观都需要有一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如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历史文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会产生重要影响。
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
1.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国家责任感,都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民族文明和觉悟,这种精神对近代抗击外来民族的侵入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意识支持。而在当代的价值意义,弘扬这种精神,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爱国热情,激发爱国情怀,提升民族主体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2.天人和谐协调发展的精神。纵观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文化,有不少思想家和哲学家都提出了一致的“天人观”,这是中国古代儒道两家不同学派思想的不谋而合,说明了我国古代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平等的思想。古人主张把大自然视为人类的朋友,追求天人和谐的理想境界,对当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进而形成了厚德载物、民胞物与的泛人道主义的道德观。
3.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重视人的道德修养,重视社会的道德教化及以德治国。在个人道德修养体现对人生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的探讨中,首先在义与利的关系上,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重义轻利,崇尚道德修养。这种精神为当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人们提供了很好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对抵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唯利是图等不正之风,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同时还能帮助解决市场经济中的社会道德和人生价值取向问题,可以通过传承和弘扬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净化现代社会的风气。其次,在恪守信用方面,主张诚信为本。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都充分证明了诚信对古代人们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讲仁爱、讲信义的思想有助于信誉市场的建立,有助于规范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念看当代的社会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宝贵的精神资源、思想资源,值得挖掘、弘扬和利用,我们要从中找到其核心价值,延续中华民族持续发展、国家繁荣昌盛的当代价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思想源泉和强大的理论基石。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升华
1.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可以说,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三个层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从国家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传统文化主张的“民本”、“民惟邦本”、“仁政”、“礼仪之邦”的追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理念具有共通点;从社会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与传统文化的先人强调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不患寡而患不均”、“修法治,广政教”的思想相一致;从个人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有其文化根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坦荡荡”、“与人为善”、“扶贫济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文化传统思想集中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每个中国公民的价值要求上。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的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华传统文明,但绝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创新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坚持指导思想,结合当今社会现实问题,把涉及国家、公民、社会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不仅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内涵,也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3.正确处理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区分符合时代特征的传统优秀文化。这就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结晶,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的价值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价值观念的冲突和矛盾,特别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在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后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过去曾产生过积极作用的一些文化是不是符合时展的需求,我们都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仔细甄别,从时代特征出发,以是否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是否有利于社会和人的健康发展为标准,来决定取舍。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传统文化的尚和合、重民本、讲诚信、求大同等价值追求,不仅是古代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符合现代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另一方面,对于那些阻碍社会进步和人全面发展的“糟粕”,应坚决加以批判和抛弃,如传统文化中的“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虽然在封建社会已是一种常态,但这种专制思想极大压抑了人的自由发展;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尤其在清末发展成的“八股取士”更是束缚了人的思想,严重扼杀了创造力。这些与现代倡导的“自由”与创新精神是完全相背离的,应毫不犹豫的批判。
三、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自觉,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外来文化蜂拥而至,伴随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侵入,对广大青少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很多人面对各种思想和价值观不知所措,以至于扭曲了是非判断的价值标准,严重影响了青年一代主流意识的形成。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不自信。我们应该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历史,为我们的文化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树立文化自信要辩证的看待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既要坚信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坚定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自信心,又不能故步自封、自高自大。要充分挖掘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代价值,让其不断适应当代社会和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需求。
2.确立文化自觉,创新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事业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比起世界文化强国,我们差距仍很大。这就需要我们要有正确对待文化的态度,要有文化的“自知之明”,确立文化自觉。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同样要有文化自觉,既要加强传统优秀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又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坚持文化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把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结合起来,创建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坚持为指导,加强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运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其次,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如网络媒体、电视公益广告、报刊杂志、标语口号、学校讲座等,在全社会开展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我们应当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伟大使命,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华”,融于时代特征,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日常生活行为中自觉奉行的价值标准和信念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廖立勇.文化强国与当代青年的文化自觉[N].中国青年报,2011.
[2]袁贵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N].人民日报,2014.
关键词: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文化传播
大众传媒一直被视为当代语境下进行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但大众传媒的勃兴并不必然与国家层面倡导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相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距离久远、源流复杂,核心要义颇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另一方面是在商业利益、大众品位等多种要素影响下,传统文化的媒介表达受到了多种限制。电视剧作为重要的大众文化产品样态,近年来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创作资源,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在整个市场上的比例不断上扬。特别是2015-2016年,《芈月传》《琅琊榜》《女医明妃传》等代表性剧作的传播热度和影响力持续发酵,而《赢天下》《那年花开月正圆》等新剧也逐步投入制作中。本文以近年来部分代表性剧作为例,分析其影视叙事的特征和文化传播的效果,并就进一步提升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的文化传播力给出建设性意见。
一、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热播的背后:解构式传播与初步的文化自觉
2012年首播的《甄嬛传》收视高企,甚至一度打入美国市场,打开了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的市场热度。该剧改编自流潋紫所著同名小说,主要讲述甄嬛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权谋的深宫妇人的故事。全剧精于人物塑造,甄嬛、皇后、华妃等众多角色金句频出,勾心斗角的戏码桥段暗合了现代“办公室政治”“职场人生”光鲜背后的艰辛,产生了“真实的人性”加“场景的移植”的观感体验;观众看剧得到了自我解嘲与娱乐心理的双重释放,相关的金句、表情包更随着不同平台多次播放成为流行热点。在此传播过程中,《甄嬛传》既不是对历史人物与事件展开纯粹的夸张、戏谑,也非历史正剧那般人物性格定于一尊、带有浓浓的说教味道,而是在历史正剧与穿越戏说两大类别之外,形成了一种新的叙事风格,即消费、解构古代人物以获得现代人的情感共鸣,借古讽今、借古喻今的一种传播效应得以建构。《琅琊榜》《芈月传》《女医明妃传》复刻了这样一种解构传奇的制作思路,深入展现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命运、人性与成长,并注重在电视频道、网络视频、社交媒体等多个平台上同步塑造口碑,使得这种解构式传播的影响力不断扩散开来。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在“解构式”传播的影视叙事共性背后,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更对应了一种文化自觉。从选材上看,《琅琊榜》《芈月传》《女医明妃传》尽管属于架空真实历史的虚构类剧作,但叙事背景分别与南梁王朝、春秋战国、明朝密切相关,其主人公都有基本对应的历史原型,剧中所道的人情世故和故事模式也能让一些“历史粉”津津乐道。这种“一个人物串起一个时代”的编剧思路体现了一种朴素的文化自觉,即从本民族文化传统中选材、贴近本民族文明发展过程的一种“文化自觉”。跳出《甄嬛传》的宫斗,《琅琊榜》凸显权谋、朝堂、复仇、励志,《芈月传》讲述群雄逐鹿背景下的女性成长传奇,《女医明妃传》聚焦于古代的医女制度,这些剧作分别从不同侧面突破了狭隘的传统文化视角,叙事视角更为宏大、叙事角度更为多元,体现出传统文化价值与现代社会生活的交融,“文化自觉”的层次可谓逐步提升。传统文化本身兼具历史与当代价值的文化源流。不少学者都意识到了本土文化传统融入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意义,如研究跨文化传播学者的孙英春指出,将传统作为“现代中国”形象建构的思想资源,才可能真实地追问、培育和弘扬适应现代社会的新的文化本位和民族精神,焕发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意志力和生命力。①在工业文明和消费社会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优秀要素逐渐远离普通民众,但从上文所列剧目的基本情况来看,在影视剧中植入传统文化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讲故事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正有效回归。
二、内生性文化价值的消解与传承: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的文化传播取向分析
有学者就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观点新论断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其内涵丰厚、思想深邃、意义深远,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观。这一传统文化观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传承脉络和发展走向梳理如下:“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并在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儒学主导、与释道等诸家学说“和而不同”的包容态度,呈现出“顺时而生”“与时迁移”的长久生命力,体现出“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向度。②从影视制作角度如何触及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是创作者必须破解的难题。孙英春指出,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面临的历史性转型和西方文化的渗透动摇着人们对于传统的心态,让人们摇摆于自信与自卑、躁动与谨慎之间。后果之一,就是人们没有勇气去深度挖掘传统的生命力。③这一问题在本文所探讨的代表性剧作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大致可以归纳为文化价值趋于消解或趋于传承这两种不同的传播取向。《芈月传》《女医明妃传》以女性视角切入,分别表现古代不同时期政治风云变幻下女性角色的艰难成长。然而,两剧中女政治家、女医生这样具有强烈现代精英、专业视角的角色设定并没有得到十分有力的剧情支撑,情感与命运的纠葛仍然占据叙事主线。同时,两剧对于部分知名历史人物原型较为天马行空的组合嫁接、对历史人物的思想文化内涵欠缺精准的把握等硬伤也使得相关剧集整体上更加偏离原本的主题设定,更易被受众解读为“换一个时空”的言情套路。如此一来,传受双方之间“编码”与“解码”的偏差与矛盾不可避免,“解构式传播”停留在一种较低层次的叙事背景的强化,而不能引领受众将注意力转向对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时代、人物、思想、制度、审美、价值观等的深入思考,藉由影视传播促成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传播的传播效果从而趋于消解。相较之下,《琅琊榜》以主角的谋士身份串联起朝堂、江湖之争,政权更迭、外来民族融合、玄学兴起、隐士成为风尚……极富民族意蕴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精神在《琅琊榜》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展示;传播内容与受众接受心理之间形成了更好的对应关系,有效地激发了观众持久而深入的关注。国内年轻观众在访谈中表示,剧中扮演“谋士”的主角在郊外的亭子送别一位儒家大师的场景就是从小脑海里“长亭外、古道旁、芳草碧连天”的生动再现;根据情节和不同的情绪呈现的品茶场景、为了烘托中国古代士大夫忠义精神而精心布置的服装场景等,也都令网友觉得传统文化不再生涩,很吸引人。④剧情与文化内涵的独到性令该剧在海外市场上也得到了较大的反向。《琅琊榜》于2014年10月13日亮相戛纳电视节,海外版权迅速售出并创下业内海外版权销售高价;于2015年10月19日登陆中华TV韩国首播,反响热烈,韩国旅行社更推出“琅琊榜之旅”;于2015年11月9日登陆非洲最大电视展;于2016年4月11日登陆银河电视台日本首播。荀洁以《百家讲坛》等节目为例,就大众传媒针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行了反思,认为此类电视文化节目契合了社会大众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下的精神和心灵需求,但传统文化也在祛魅、走下神坛、传媒再造的过程中变了样,精致性、深刻性被消解。⑤与讲座类电视文化节目相比,影视剧更容易跌入过度商业化、娱乐化的陷阱,导致传媒再造对传统文化的挤压、扭曲更甚。同时,讲座类电视文化节目的受众群更为集中和稳定,电视剧相对庞大而流动性强的受众群更易加剧传播的不确定性,集体审美与个性化审美的受众需求更难以同步满足。这就要求创作方能对古装传记题材电视剧作为公共文化产品的属性予以重视,在内生性文化价值与大众文化生产逻辑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才能引发更深层次的文化共鸣。
三、再造文化:从文化符号的生成到文化价值观的输出
关键词:传统文化 整体和谐 有机论 兼容并蓄 复兴
一、近代西方科技的弊端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产生于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的西方,科技的进步使西方社会进入大工业时代,然而科技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向社会进行全面渗透,另一方面在帮助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产生异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科技在给西方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将西方社会引入了黑暗的沼泽。许多严重的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人类:道德沦丧、环境污染、资源危机。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向东方世界寻求解决之道。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恰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近代中国的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李约瑟认为不应把传统的中国科学视为现代科学的一个失败的原型,他认为中国科学在世界新科学的过程中具有更崇高的地位:中国科学传统将为科学的未来发展开辟道路,现代自然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各种道德上的问题,都可以从中国文化所包含的伟大的传统道德精神中得到解答,将西方世界从它陷入的机械唯物论和唯科学主义的深渊中解救出来。
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科技发展的推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传统文化价值观概括起来主要有整体和谐思想、有机论思想、兼容并蓄思想。
1. 整体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许多相反相成的子系统的复杂体系,中国各派哲学家的价值学说分为儒墨法道四家,他们内部的不同学派都持有和谐思想的价值观,正是这种多元文化的合力,造就了中华民族文明崇尚和谐的特质。
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应是和谐关系的观点非常鲜明。中国古代在许多专门领域已有系统的论著,如《黄帝内经》、《天工开物》、《梦溪笔谈》等。如果说当代西方科学可以称为“精确科学”的话,那么中国古代科学可以称作“整体性科学”。整体和谐思想在我国古代医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如《黄帝内经》就吸取了儒家关于天地人相统一的“和谐”(即“天人合一”)思想。整体和谐思想和整体研究的成果,也推动了哲学、医学、天文学、数学、军事学、物理学、农学、建筑学和人文科学等的发展。如万里长城、无数雄伟壮丽的宫殿、巧夺天工的桥梁也是整体和谐思想的有力见证。
2. 有机论思想
有机论是一种把活的有机物当作整个自然的模式和比喻的哲学。它认为,有机物拥有物化分析所难以理解的性质,而这些性质是因这个整体的统一作用造成的。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有机论生态自然观根据阴阳五行的宇宙一体化理论,认为自然界与人有相互联系,有同构性,这种生态价值观把人与自然看成是高度相关的统一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和有机性。每一个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都离不开与其它物种的联系和对环境的依赖。人类呵护自然的内在价值就是维护自己的生存权利,从而将人文法则逐步推广到非人类的自然——从动物到植物,到所有生命的存在,再到大地生态环境。有机论思想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医学、农学、手工学著作很好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对科技发展的有益导向。
3. 兼容并蓄思想
兼容并蓄就是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自古以来,谦逊的中华民族就善于吸收前人和外来的优秀成果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创造和丰富了中国文化,汉族的统治者利用通婚等手段使少数民族学习汉文化,少数民族统治者更是积极向汉族学习,促使自己“汉化”。中国还善于向外国学习,从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经历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唐朝时期形成鼎盛局面。然而,中国人对外来的佛教并不照搬照抄,而是加以消化吸收、加工改造,形成了中国自己的佛教。到了宋代,中国化的佛教的某些内容和思维方式被儒学吸收,并加以融合,形成了被称为新儒学(理学)的思想理论体系。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唐玄奘取经等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思想,这些活动在当时对科技的进步都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
三、中国科技崛起的可能性
然而,往往很多中国人本身并未意识到这些,他们看到的只是近代中国科技的衰落和西方科技文明的崛起,探讨的只是“李约瑟难题”,却忽略了有这么一句话:“不过,正如人们在阳光明媚的法国所说的‘注意!一列火车也许会遮挡另一列火车!’”近代西方文明确实极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但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障碍,科学的发展、社会和经济的进步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新的文明,而它们的核心思想与东方科学和文明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东方科学与文明将面临一个巨大的发展。
目前,经济社会全球化浪潮正在给东方文明的复兴提供一个巨大机遇,我们可以自信的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中华民族必然会实现伟大复兴,而东方文明的思想和方法将会被全世界所接受,中国会当仁不让的成为下一个科技崛起的中心。
参考文献
[1] 林坚、马建波,《论中国文化传统对科技发展的双重作用》,《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11).
[2]李杏、丁振国,《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学术论坛》,2002,(6).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具体措施
前言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经受历史的洗礼与积累过程后,不仅蕴含着众多的优质性文化理念,还涵盖着许多的教学方法。那么,在我国教育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政治日益被社会所关注,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愈加关注。但以往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枯燥,且教学形式过于陈旧,无法适应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环境。那么,为了提高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的教育质量,就需要在高校深度分析传统文化的特征与现实价值。并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治理论与方法,运用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来优化现实中的高校思政教学观念与方法。
一、在高校思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一)综合分析中华传统文化
在我国众多的语言化系统中,“文化”这一词汇最早就出现在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中。其中的“文”字,通常是说纹理的错综各色;而“化”字,则是生成或者造化的意思。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沉淀文明产物,更是一种人类文明实践所累计的重要财富。从狭义的角度上讲,文化可以反映出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主要的形态意识,表明该段历史时期所应用实施的体制;从广义的角度上讲,文化是反映所有人类文明发展时期的综合性文化,是体现人类文明先进的重要表现形式。那么,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者层面分析文化,它都是具有独立性的个性特征与丰富的内涵,它的内容囊括着众多的知识文化与精神文化,不仅是一种形态,更是人类群体的一种活动。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华夏祖先与传统文化的鼻祖所创造,再通过华夏儿女在经历了我国特色民族文化的历史变迁后,不断增添新的文化色彩与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我国的中国传统文化,共具有四种基本特色。其一,是代代相传的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到现今时代还能够延续的传承,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代代相传的特色。它能够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中断地被延续与发展,不断的被每个文化发展时期所运用;其二,是浓厚民族色彩的特色。这种特色是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之处。基于这种浓厚民族色彩的特色,它能够切实地反映出我国民族文化的特色内涵与底蕴,让每个时期的人们对我国的民族风俗风情、民族习性、民族传统品德、民族特色语言、民族特色的精神形态等都有深刻的了解,从而充分彰显出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特色的真实魅力与民族特色文化价值;其三,是悠久的历史特色。在众多的历史文明创始地中,中国是最重要的创始地。它不仅有着五千年之久的人类历史文明,还有着空前的文化融合性,它是中华华夏祖先与儿女共同缔造的历史文化成果。我国的传统文化并非是历史陈列品,而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果实,是华夏子孙流淌在身体里的新鲜血液。因此,传统文化不仅具有历史性,还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我国属于双重性的传统文化,主要是由于这种文化既包含着传统的文化理论,又蕴含着每个人类文明发展时期的文化内容。而传统的文化理论又具有着永久性,而每个人类文明发展时期的文化内容又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因此,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双重性的文化特征。而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双重性特征,我国为了实现新时代的传统文化变革,就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效的转变,留下积极有教化寓意的文化理论内容,把封建保守的文化理论内容剔除出去,并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的融入先进的文化理论内容。以此,来丰富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
(二)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是建设中华文化思政教育的关键因素。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坎坷磨难后,才取得了如今辉煌成就,造就了当下一直被人们所传承与弘扬的中华文化。那么,通过把传统文化与高校的思政教育融合到一起,不仅能够更好的教化我们的高校学生拥有最高尚的思政品德,还能够让高校学生切实领略我国华夏文明的思政精神。让传统文化的三观与现实的三观相融合,给予高校学生最客观而真实的三观理念。让传统文化与现实思政文化中的核心内容相互磨合,让高校学生对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与理解,并通过传统文化精神与客观实践的并行发展,建设出最有现实价值的传统思政教育大环境,培养出高素质的高校人才,切实的满足国家对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综合性文化人才的强烈需要。其次,为培养我国高校学生高贵的品格铺下坚实根基。高贵的品格,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培养学生最为基本的教育原则之一。那么,通过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让高校学生的文化精神与思政品德和谐统一的发展。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让传统思想内的高尚品德汇入高校学生的内心深处,让他们体味这种高尚节操的独特之处。再加之现实的思政教育理念,让一切高尚的思维理念包裹着高校学生,让学生提高对自己的品格追求,升华自己的道德与品德修养。这种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理论,以现代化教育形式的新型思政教育方法,不仅实现了传统文化理论与现代化教学形式的结合,还能够提高理论与实践的现实作用。切实的满足如今高校的思政教育需求,培养高校学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高贵的中华品格。最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应对全球文化发展的时效性。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各种错综复杂的文化不断的融合发展,这对于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那么,通过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今的高校思政教育中,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全球文化的强烈冲击,还能够提高其在应对全球文化发展的时效性,设防于西方不利于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理念与文化,并将我国古典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通过利用传统文化的优质文化资源,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文化底蕴,为其内在的文化资源增添更多的色彩。
二、探究制约高校思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问题因素
(一)在高校思政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被削弱
当今是科学技术兴盛的时代,为西方文化的传入提供了契机。西方文化日益传入我国的文化领域,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影响力被日益削弱,很难再发挥出原有的影响力。据相关数据统计,针对于节日的话题上,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忽略了我国传统的节日,却日益崇尚西方的洋节日,这种节日文化的走向十分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的继承发扬,导致我国许多传统节日被人们所淡忘。多元化的社会文化,是如今社会观念发展的动态表现。基于这种文化现状,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被不断的压缩,很多优质的文化内容与观念变得模糊不清,很难再发挥出原有的教化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日益盛行,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迷恋于网络交流,而忽视了最传统的交流方式,导致我国传统的交流文化被忽视殆尽。而传统文化交流中所崇尚的互帮互助,友好精神被高校学生所淡忘,在高校学生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存在着严重的缺乏集体意识与观念的现象,不利于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缺失。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传统资源文化存在比例失调情况
多数的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并没有联系到传统资源文化。在具体的高校思政教育环节中,并没有增设传统资源文化的内容,并没有把传统文化的教化观念与高校的思政课题教育相结合。因此,传统资源文化中所包含的优秀思政内容与观念,并没有融入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这也就无法使传统资源文化,在现实的思政教育中发挥出优势作用,更无法让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变得更具有现实意义。虽然,目前有些高校增设了关于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但往往都是形式化,并没有实际的主旨内容与鲜明的主题观念,因而并没有实际意义。
(三)严重缺乏专业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
据相关数据分析,多数的高校并没有设置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而少数的高校虽然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但却存在着教师队伍严重不足的现象,很难做好对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而这些在岗的传统文化教师,多数都不是传统文化专业的教师,而是临时接受这项工作的其他学科教师。这些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时,往往认准传统文化的死板教学理念,却忽视了传统文化教学也具备时代性。因此,在进行教学时,还是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中,严重缺乏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更缺乏更多的实践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目前的传统文化教学,出现根基不稳定的状况,很难可持续的发展。
三、分析高校思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一)协调好社会文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
其一,把优质的传统文化内容与观念发扬与继承下去。在众多的传统文化内容与观念中,既有优质的,又有封建的。因而这就需要我国的高校针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综合性研究分析,要坚持取其精华原则,对传统文化进行分类整理。最后,把优质的传统文化内容与观念融合到思政教育中。从而协调好社会文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让二者互相融合,互相发展,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时效性与可持续发展性。其二,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思想文化内容。要以除其糟粕为原则,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文化内容与思想理念,进行合理的剔除。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健康向上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与思想理念。协调好社会文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让高校的思政教育不受封建文化的影响,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变得更具有现实意义,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二)调和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的比例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应该增设关于传统文化教学的课程,加强对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大力推行选修与必修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在整体的文化教学结构上要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政教学比例的一致性,一定要不偏不重,让高校学生深刻认识学习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政文化有着同等的重要性。针对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上,要深度挖掘涉及到思政教学的内容,并结合实际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教授给高校学生。这种教学不仅具有更高的实效性,还充满了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不仅提高了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知,还强化了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
(三)重视建设专业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
对于没有设传统文化教学的高校,要进行传统教学教师队伍的组建工作。聘用具备专业化素质与能力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定期组织专业教学能力考核评估,以不断的提高传统文化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而对于已经开设传统文化教学的高校,要对其实际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进行有效的完善工作。对于并不具备专业化素质与能力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要进行全方位的专业培训,让传统文化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来进行后续的教学工作。此外,还要吸纳更多的传统文化教学专业化教师人才,定期组织高校的传统文化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大比拼。以此,来提高传统文化教师的竞争力,让他们在自己的教学领域中不断的探索研究,促进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后发挥更大的优势性作用,从而培养出具备良好传统思政品德的高素质高校学生。
四、结束语
对于我国的高校学生教育来说,不仅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要进行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的做到文化教育不忘本的基本原则。通过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让我国的传统文化为如今的思政教育增添优秀的文化内容与观念,让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精神传承下去。高校学生在接收思政教育的同时,更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高校学生构建起优秀的思政品德与精神,充分迎合当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高校学生充满了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从而让良好的思政教育文化,在高校学生的内心世界根深蒂固。
参考文献:
[1]李小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解析[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75-79.
[2]孔宪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5:10-11.
[3]苏珍梅.关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06):118-119+125.
[4]杜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87-95.
[5]何文婷,任一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6(22):226-227.
[6]黄青青,陈武耕.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7(06):165-166.
关键词:文化自信;概念;当代价值
一、文化自信的概念论述
“文化自信”主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以及对滋生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要发自内心的尊敬、珍惜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信念等,除此以外,还应该对先进文化充满信心,敢于追求未来文化。从本质意义上来讲,所谓文化自信其实就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认同和正确的文化心态。这主要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比较中,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如果能够正确地看待自身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对自身文化的发展充满信心,并在发展自身文化的时候,能够辩证地对待外来文化。而对个体来说,文化自信则主要是个人对自身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肯定,是人的一种深度发展,是人在文化上充实自身的一种表现。
对此,我们可以将文化自信的概念做如下总结:文化自信主要是文化主体对身处其中的客体文化通过对文化的认知、反思、批判以及比较的方式,来形成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的过程。其主要表现为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肯定以及在对外来文化的选择中,对自身文化的一种高度的认可。
二、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
(一)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文化软实力
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文化软实力作为促进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针对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了《软实力》一文,在文中,约瑟夫・奈提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国家的硬实力,如国家的资源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而另一部分则为国家的软实力。相对于硬实力来说,由于软实力更具有张力和动力力量,所以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软实力对其发展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在约瑟夫・奈的另外一本著作《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文中,约瑟夫・奈对软实力又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将其界定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生活方式等,也就是说,一个民族和国家要通过软实力中所特有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来影响本国人民对某些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念的认同感。
由于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其主要凝聚着整个民族和国家对世界和生命的认知感受与现实感受,是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的积淀,同时也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自我认同的价值取向。但是,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来说,文化软实力则主要表现为一种精神上的向心力,其不仅有利于帮助一个民族和国家形成凝聚力,还能够帮助一个民族和国家民族性格的养成,最终实现民族和国家的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
综上所述,文化自信主要指的是一个民族、国家以及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其对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具有坚定的信念。所以对于民族、国家以及政党来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的几种体现。而对于文化个体来说,文化自信实质上就是一种价值自信,其主要体现的是文化主体对本国或本民族核心价值的一种认同,其作为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对促进本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能够正确应对异质文化的冲击,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的历史逐渐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样难免会与其他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思想文化之间产生冲突。而现阶段,随着多元化文化的发展,一些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也逐渐渗透到我国的文化中来,并对我国的文化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严重,其不仅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和国民的价值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思想上的多元化,最终导致文化自信的严重缺失。此外,我们还应该重点关注的是,由于受世界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当代西方文化思潮与社会文化思潮之间是相互交错的,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状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文化而言,其本质就是人们精神追求以及创造的产物,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则是通过人的主体精神及本质力量的自信构成的。所以,面对世界异质文化的冲击,我国要想维护自己的文化,掌握文化上的发言权,最重要的还是要正确处理自身文化与世界多远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对待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自我审视,同时还应该怀着积极的姿态学习异质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既不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也不能盲目地吸收和崇拜,而应该在坚持我国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积极的吸收和学习异质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能够在不同文化交流和冲击中,将异质文化与自身文化之间进行比较,反思自身文化中不好的地方,并逐渐地掌握文化交流的主动权。而文化自信则能够正确地应对异质文化的冲击,并在维护本国文化安全的同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从而丰富我国的文化样式。
总之,要想实现文化自信,我们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优化:
第一,我们应该认识到现有文化资源中一些源远流长的部分,并采用恰当的方式来激活我国自身优秀文化基因,修复我国文化的根基。对于传统文化来说,儒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要想实现文化自信,我们就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儒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和意义。现阶段,儒学思想以及我国的文化价值观已经在世界文化向多元化文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l展我国文化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对儒学思想的传播,是我国实现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并使其在中国和世界上散发出其生命力来,从而使其成为改造世界文化图景的一种理论原则。
第二,我们还应该积极学习和探索新文化,实现中西方文明的理性对话,加强我国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从对于不同文化关系处理原则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我们获得了发展自身文化的启示,即,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今天,要想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并逐渐的形成文化自信,我们应该以“世界公民”为眼界,努力实现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平等对话。此外,还应该积极推广和分享我们自身的文化价值观,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为人类的文明作出贡献,从而实现我们的文化自信。
(三)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中提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使一个民族的内部得以扩张的是文化,一个民族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和内在的扩张,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不同文化的渗透与交融。我国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而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是否也借鉴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从而促进我国的腾飞和发展是提高我国人民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所在。现在的中国已经开始重塑国家形象,并重视提高我国人民的综合素质,并以此来提高我国建立和管理国际的声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我国的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自党的十以来,在多个场合中对文化自信做出了强调,主要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文化自信。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要想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必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于我国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所以我国文化对世界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还对治国理政具有启发性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为我国的道德行为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我国现阶段所使用的一些治国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而演化出来的,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不断开拓前进才能够做好今天的事业。所以,没有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弘扬,就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更是无稽之谈。
党的十指出,要想全年建成小康社会,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应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不断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发挥文化教育人民、服务社会以及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而在我国,文化自信则成为衡量我国小康社会人民素质以及精神文化的重要因素,θ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还应该利用文化自信的自觉认知、批判以及反思等机制,来显示文化主体性的社会实践过程,从而逐渐形成我国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
此外,中国梦这个话题之所以能够成为各界最为关注的热点, 中国梦的提出,与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提高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对中国梦的认识也不能仅从经济发展的速度来考察,而是要上升到精神与文化的层面上。因为一个国家要想提高其自身的经济实力,最重要的是要在精神领域方面有所提高,我们所指的中国梦也就可以理解为中国的复兴梦,而民族的复兴必须以文化的复兴为前提,并在这个意义上,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是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总结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国内和国外各种思潮的碰撞时期,所以我们要在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化的同时,还要抵制错误思潮的误导。此外,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等取得较好成绩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确立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观念,从而唤起全民族对优秀文化的自信,使我国的文化自信发挥出其积极的价值。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应该要探索和思考我们的文化自信问题,表达我们的文化身份,只有不断地实现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真正地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