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儒教的基本思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活教法 巧导入 主体参与 人本观念 培养习惯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新课程改革势不可挡,课改前的中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弊端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属于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而现行的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力求倡导课堂教育的实践性,提倡教师要构筑新的教育理念,突破旧有的封闭、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上要大胆革新,创新方法,达到真正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课堂教学也是这样。要上好一节课,导入很重要,教师如能在一节课的开始就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堂课就算成功了一半。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教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在创新教学上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借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激活思想品德课堂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日益普及的同时也推动着教学方式的变革,现在初中各学校都建有微机室或电教室,互联网络高效、敏锐的信息获取,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都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此,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学习,特别是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计算机运用的基础知识和课件的制作方法,着力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因多媒体教学能把声音、图像等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导入的情境化,变枯燥为生动,启发学生思考
教学中,新课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精炼、贴切、感人的情境或其他形式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其思维和求知欲,还可以借此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新课大门的钥匙,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在整个教学中起着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乃至激情的作用。为此,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就是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出发,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参与,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
在新课进行前,教师可以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学习目标、研究的主题。当然,导入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和课型的需要,力求做到短小精悍,形式多种多样。诸如:
1.多媒体演示导入法。在讲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珍惜生命》这一课时,就现在初中生非常强烈的自尊心下无法承受一些小的压力和挫折,极易导致对生命的轻贱,毫无珍惜和责任意识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生命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殷雪梅教师为救几名学生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事迹的视频材料,学生可从视频材料中受到强烈的情感震撼和情绪感染,诱发对“珍惜生命”知识的认识,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这样的视频导入就能切入主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引用故事导入法。中学生都爱听故事,教师可根据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他们熟悉的或与其生活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给学生听,也能提升其兴致,进而导入新课。
三、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主体参与”,要有“人本观念”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学生的实践活动往往只限定在做练习、做作业这一环节上,而在其他教学环节,学生几乎是“无事可做”。因此,如何在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树立“人本观念”,是我们必须关注和解决的大问题。
“人本观念”应用在教学中,就是各项教学活动都应把学生放在首位,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组织管理的参与者,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从事学习,全身心地为实现课堂学习目标而努力。由此可见,“人本观念”的要求就是要在一切教学管理中解决好人的问题,即解决好人的思想、认识、情感以及知识、技能等问题。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当大胆尝试实践教学,改变以往“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努力唤醒、激励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树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
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思想品德课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 考题呈现
1. 考题及分析
2. 考后反响
这道试题作为填空题的最后一题,其难度系数为0.32,有一定的区分度. 在考后与部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过程中,普遍反映本题具有新意,与高考试题接轨,较好地考查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命制历程
1. 题源
此题源于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第69页练习题的第3题:若直线y=-x+b是函数y=图象的切线,求b及切点坐标.
选题缘由:接受任务时,命题组要求我出两道导数试题,其中一道填空题,一道解答题. 由于导数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主要内容有导数的几何意义、单调区间、极值最值等. 为了全面考察导数知识,于是笔者决定在填空题中考察导数的几何意义.
2. 试题的演变过程
命制感想:数学具有简洁美和对称美. 通过对条件的变换,问题变得简捷了很多,增强了美感,整个试题也灵动起来,与高考也更加接轨. 最终的考题是在雏形4的基础上,命题组的成员提议是不是可以将待求的解给的简单点,而将直线和曲线放到条件中并隐含起来,于是在笔者的构思下,得到了如上的考题. 其实在笔者的编题的过程中,也曾想把条件改为==1. 后来发现在兄弟市第二次模拟考试有类似的条件,因此舍弃这个条件.
三、命题后的感想
教材凝聚了专家们的心智,教材中的例习题都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典型性与示范性,它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和根本,也是命题者的立足点. 因此无论是高考还是模拟考试,在试题的命制过程中,都会考虑选用教材中典型的例习题,作为测试内容进行考查. 引导教师重视教材,扎扎实实地用好教材,引导学生重视课本,摆脱题海,切实打好基础.
加强教材例习题的改编,能够引导学生重视教材.回归教材,能够使学生在清晰双基的基础上牢固掌握常见的数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深刻理解教材知识的同时更有效地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回归教材,还能够让学生有本可依,夯实基础,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关键词:王夫之;学术思想;渊源;贡献
关于王夫之学术思想的渊源,学术界历来认识不一,大致说来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一、本于张载;二、师承张载和程朱,是二者的合流;三、亦儒亦佛;四、儒、道、佛之合流;五、自成一派。本人认为,王夫之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最具独立精神的学者之一,他能够在明清之际建起了一座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高峰,决不是仅仅借助于一个或几个门派的学说就可以做得到的,他的创造性贡献得益于他拥有一个坐集千古之智的学术机遇,他抓住这个机遇,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批判、吸收和转化。下面我们就择几个重要方面逐一分析和说明。
一、王夫之与王充
侯外庐先生认为,王充比起王夫之所尊许的张载,在王夫之的思想中有更多的脉络可寻。第一,王夫之继承了王充的批判与实证精神。王充《论衡》的基本思想是反对武断与盲从。王夫之同其精神,太极图说、星象家、变覆家、方术家等都受到过他的批判,王夫之也因此被不少学者认为是妄议古人。与王夫之的批判精神相呼应的是其实证精神,这种实证精神,王充称之为“事有证验以效实”,王夫之称之为“征之以可闻之实”,认为理论观点正确与否只能由事实证明。第二,发展了王充的知识论。不过,王夫之不像王充那样把知与不知看成是绝对的,而是看成相对的和发展的、提出了知识论上的相对性与发展观。王夫之说:“可见者,所撰者也。有撰者可体,故未有撰者可通。圣人依人以为则,准见以为道。”“所撰者”指人可以掌握的事实根据,王夫之认为,人们正是由“所撰者也”认识和理解了“未有撰者”,这是人由可知达于不可知的最一般的认识规律。第三,发展了王充关于人性的学说。王充认为“性本自然,善恶有质”,意思是说,人性本是一种自然性,无所谓善恶,善恶是由人们后来养成的素质所决定的,王夫之在接受这一思想的同时又有所发展。王夫之提出,“性在气质中,无性外之气质”,这就在认识人性的自然性与后天性关系方面融入了对立统一思想。王充认为人性重在教导,可使之为善,王夫之认为“性重养其习,失教失导即为下愚”,二人都是在发挥孔子的“习相远”之说,而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新”之论更多的是把人性放在不断创新发展的生活活动中去看,这是王夫之的卓见。第四,完善了王充的无神论。从《礼记》到王充、张载都认为鬼神是气的特殊的存在状态,王夫之也据此立论,坚持了古代唯物论者关于鬼神的一般观点,认为“鬼神者,气之往来屈伸者也”,从“气”和“实有”的角度来说明鬼神,以鬼神填补了物所不可能占有的领域。
二、王夫之与张载
为了找到儒学的正流,王夫之对宋明学术流派进行了谨慎的梳理和研究,将宋明两代学术思想发展的道路概括为:先由周敦颐开创太极学说,勾画宇宙蓝图;二程将其发挥,主张通过主体实践来体悟世界的本真,引伸出了静、诚、敬的修养论,但最后却偏向了佛教的寂灭教义;朱熹为救其失,倡导格物穷理之学,双峰、勿轩诸儒不得要领,使朱子之学退化为训诂学;陈白沙致力于真知之学,在重振朱学方面功不可没。但不幸的是白沙之学直接导致了王阳明“阳儒阴释”的心学,其“无善无恶、圆融理事”的说教成为异端流行、社会动乱的祸根。王夫之显然夸大了思想学术对社会动变的作用,但他对宋明两代学术思想流变的分析是准确的。在宋儒各派中,王夫之认为,朱子和二程之学虽都是正统儒学,但皆有矫枉过正之偏,所以在战胜异端方面缺乏力量,只有张载的学说是“引万派而归墟”的正学,但由于张载是无官职的平民百姓,缺乏辅助,所以他的学说没有流行于世,如果张子学说得到广泛传播,那么,不管是浮图邪说,还是它的同盟陆学和王学,都将“不折而自摧”。
王夫之推崇张载不仅因为张载是一个唯物论者,还因为张载也是一个具有强烈人本主义思想的学者,其对人的情感志向和人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与王夫之时代声势浩大的反道学的近代人本主义理想有更多的契合之处,虽然张载也算在道学家之列,但却与朱熹等人有根本不同。对此,王夫之作了精细的分辨,认为张载以“志道强礼”为治学之本,把获得知识作为人进步的阶梯,这样,人们就会在自己不断的求知中达到更高的境界。考虑到这一层,王夫之认为张载的学说是人本之学,是“圣功之学”;而朱学以“格物”为前提,以“致知”为目标,把人生的命运都押在“一旦之豁然”上,很不牢靠,而且也看不到人生境界提高的连续性和无限性,这样的学说只能称得上是“贤者之学”,是理学,与张载的“圣功之学”不可同日而语。
三、王夫之与程朱
对于二程与朱熹,王夫之一方面充分肯定其正统的学术地位,另一方面又在众多的理论学术问题上对之质疑或否定。如关于“天人合一”与“理一分殊”,王夫之认为,周敦颐创立的《太极图说》着重阐述了“天人合一”问题,但人与万物是怎样区别开来的这个问题并没有说清楚,这个问题是由程朱在辨明“理一分殊之义”时详细说明的,但是程朱又没有说明人的发展及其主体性问题,这个问题是由张载解决的。张载阐明了这样的观点:从宏观上讲,人的产生和成长是大自然运动的成果,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遵循并利用着自然规律,“人之与天,理气一也”,但从细的方面,即从“其切处”而言,人又有人伦,人以人伦而别于天,“而继之以善,成之以性者,父母之生我,使我有形色以具天性者也”,同时,人又是从人伦中理解了天,“即父母而溯,其德通于天地也,无有问矣”,离开了人伦,人便不能知天。将此说推而广之,我们会发现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是从其类的生存规律与秩序中来理解天的,即所谓“此其诚之必几,禽兽且有觉焉”。王夫之盛赞张载将“天人合一”与“理一分殊”发展为遵从天道而善待人事的完备的“天人相继”理论,而对程朱理学,王夫之则批评其“引而不发,未能洞示来兹也!”
转贴于
在人性问题上,王夫之对程朱理学同样有许多不满,认为程子将人性分为两个方面,即“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这是程子的功劳,但是程子混淆了人性与人的才能的概念,把人的才能当成人性,因而不能认清人性的相对稳定性,是张载把“才”与“性”区分开来的。关于“心性天”的问题,程子将其归于理要比异端将其归于“无”和人心要正确,但不如张载将其归于气更精当和符合实际。
对于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论调,王夫之则完全反夫之的文艺美学思想中都留有十分明显的痕迹。比如王夫之通过对中国历代教育的研究,从历史哲学的高度指出诗歌礼乐等审美文化凝聚了天地间的“清刚粹美之气”,可以“养其未有用之心为有用之图”,并认为这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保持创造活力的必备条件,同时诗歌礼乐文化是“顺民之气而劝之休养”的最佳方式,因此诗歌礼乐等审美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生产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刘勰的《文心雕龙》对王夫之文艺美学思想的形成也是影响巨大的。虽然王夫之直接提到刘勰的地方不多,但却深得其精神,刘勰提出的“神与物游”、“敏在虑前,应机立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王夫之的现量观。
大体而言,王夫之对孔孟、《毛诗序》、《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序》、《诗品》、《沧浪诗话》、高启、汤显祖、祝允明、唐寅、蔡羽等的基本文艺美学观点持肯定态度,而对庄子、荀子、韩非子、司马迁、沈约、《诗式》、杜甫、韩愈、白居易、欧阳修、三苏、黄庭坚、陆游、前后七子、李贽、三袁等的文艺美学观点持分析批判的态度。王夫之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在于他能辨证地看待古人的理论思维成果。在《楚辞通释》、《古词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中,王夫之许多闪光的思想就是在对古代诗词的评点与分析中形成的。
八、王夫之与佛老
关键词:蔡氏古民居;建筑特征;制约因素形成根源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文 章编号:1008-0422(2007)09-0058-06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是我国“红砖、赤瓦、白石基”建筑体系与闽南地区“皇宫起”建筑类型的典型代表。其规模宏大、布局严整、雕饰精美、内涵丰富,不仅集中体现了闽南成熟的建筑、雕饰与文化艺术,而且反映了佛教、伊斯兰教、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在建筑、装饰等方面的影响与渗透,因此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与现实意义,现已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对传统民居的研究不外乎三大方面:总体聚落格局、单体建筑特征、建筑装饰装修。因此,本文就以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为研究对象,明晰其各方面特征,挖掘其内在成因与制约因子,廓清其现象与本质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对于文物建筑的保护是不无裨益的,对于理论研究或许也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 遗存概况与形成背景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位于我国福建省闽南地区南安市官桥镇漳里行政村下辖的“漳州寮”自然村内,主要是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公元1839-1911年)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兴建的。现有遗存包括较完整的23座宅第和1座书房,15处遗址。各单体院落之间前后以宽10m左右的石埕院相隔,左右以宽1-2m的防火通道相连,前后几排平行布列,形成井然有序的建筑组群,共计建筑面积约16300m2,占地面积约30000m2。
从蔡氏古民居所处的区域位置与文化根源来考察,这里(闽南地区)既是中国历史上的移民社会,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因此,随着中原汉人的四次迁徙人闽带来了丰富的中原文化,同时,与周边各国的长久往来与频繁交流,又促进了中外思想文化的激烈碰撞与交融。在这样的历史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必然全方位地呈现着中原文化、闽南文化与海外文化共同制约下的独特性。
从蔡氏古民居的投资者――蔡资深的成长背景来考察,此时期(清朝末期)国门被迫打开,官僚资本的形成,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私营经济的出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促使饱餐儒学的蔡资深经历多年的海外生活,具备了开阔的视野、新潮的思想和乐于接受新事物的新精神,这些思想无孔不入地渗透进聚落组群的方方面面,成为蔡氏古民居“中西合璧”之突出特点的直接原因。
2 总体聚落特征与成因
2.1 聚落环境与村落选址思想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选址于“背山、环水、向阳”的一块平坦地带,西北面以群山为屏,东南北“三水归一”。这种“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聚落环境,是中国传统风水学说与居住理念在村落选址方面的具体体现和物化表征。
“负阴抱阳”是糅合了中国古代哲学与宗教、原始科学与巫术礼仪的风水理论。其基本意义是要求宅基应尽量坐北朝南,求得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背山面水”是风水相地术所称道的理想模式,其理论甚为玄虚,但从实际来看确不无道理。“背山”即以山为屏,既可避风,又可向阳,不仅可以得到较好的日照,有利于通风的组织,而且还可获得心灵上的安全依托感。“面水”不仅可以解决诸多实际生活问题,如提供充足的生活、生产用水,方便有组织排水系统的组构,保护建筑物不受积水的侵蚀等,还可以造就赏心悦目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
蔡氏古民居的选址,正是在上述风水学说的制约与引导下,形成了风景秀丽、环抱有情的居住空间,满足了居民生理与心理的需求,从而具有相当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2 聚落形态与传统宗族观念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就功能组成与总体格局而言,外有环绕一周的围墙、聚落四角的炮楼与哨门等设施,可抵御外敌,保障聚落的整体安全性;内有位居中央的数座大厝规整排列以供村民居住,东西布列的钟楼鼓楼传递信息、召集成员,集中营建的宗祠园林供族内处理各项事务,分散均置的公共食堂、柴火间和焙制花生的作坊等,以满足族人的日常生活所需等。从而形成一个具有较强外在防御性、内在秩序性与自己自足能力的生活圈。
这样村落格局的形成根源可以归结到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以及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正如班固在《白虎通・宗族》中所道:“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上凑高族,下至玄孙。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可见,在中国封建社会,人们因婚姻而成个体家庭,因繁衍而成家庭社会,因生活模式扩大而成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邻里社会。这种家族或宗族共同体,因聚族而居所产生的共同利益与心理认同感,不断地通过祠堂、祖坟等物质实体的建造日益强化着家族观念和宗族意识,反过来,又因这样的意识而不断地肯定和延续着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体现在建筑特征上,就形成了一个个具有防御性与自己自足能力的生活场所――聚落。
2.3 组群坐向与内在制约因子
蔡氏古民居的组群坐向取南偏东15。既是闽南地区风向气候条件制约下的必然结果,又是对相关传统观念与建房习俗的体现与彰显:
2.3.1 自然地理环境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东南面靠近台湾海峡,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夏长而无酷暑,冬短而温暖少雨的特点,冬季多为东北风和西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和西南风。故,依据当地气候特点,主要考虑风向因素,蔡氏古民居取南偏东15。的朝向,在夏季可有效抵挡烈日进入室内,同时取得宝贵的穿堂风;冬季北风又被后墙挡住,有利于室内的保暖御寒,从而为人们提供了冬暖夏凉的舒适居所,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3.2 封建礼教思想
在中国封建社会,正南为尊,只有帝王将相的宅房才能正南朝向,否则就是“僭越”;加之按传统说法,凡人的“福分”不足以坐正北看正南,否则对屋主不利。因此,蔡氏古民居南偏东15度的坐向具有双重避讳意义,符合传统风俗、礼教与等级观念。
2.3.3 传统风水学说
在闽南地区建造房屋,首先要运用罗盘这种特殊的工具,通过“看字”与“牵字”,进行房屋的方位测定,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的方位坐向就是在这种地域性建房习俗影响下得出的结果。同时,还运用了五行方位学说以及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考虑到主人以经商为主属金,金怕火;而正南为火,所以,宅群不能朝向
正南,而选择了南偏东15度的坐向。
2.4 空间肌理与整体规划思想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的聚落空间结构呈“点-线-面”的构成形态。其中,“点”是指各个独立的大厝或构筑物,它们是个体家庭经济形态的外化,呈现出一组组有机完整而相对独立的画面;“线”是指单体建筑之间纵横交错的防火通道与石埕院,作为生产、生活的聚散场地和交流通道,如同组群的骨架,创造出连续多维、开合有序的空间序列;“面”是指考虑到功能组成的差别性、风水观念的制约性、安全防卫的实际需求等原因,在组群内部所形成的五个小组团,内外组团环环相套,拱卫有情,为聚族而居的蔡氏宗族提供了各种不同性质的居住空间与活动场所。
结合对蔡氏古民居各单体建构筑建造时间与发展演变过程的考察,我们不难看出,形成如此的聚落空间肌理与层级结构源自于建造之初的整体规划思想:
2.4.1 先民宅后防御设施的规划思想:即先建造内部居住建筑,后营造防御构筑物,如围墙、哨门、炮楼等防御设施。
2.4.2 拓扑发展的单体民宅建造程序:即后建民宅是在先建民宅所形成的格局基础上进行有序延伸和扩展,既适应了人口繁衍的基本需求与个体家庭相对独立的生活方式,又可明确主从关系,统一建筑风格,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自发体现。
2.4.3 组团分割,相对独立的区域思想:即宅群又根据功能及地位等因素的不同划分为五个小组团。各个小组团都相对独立,完整有机,防卫得体。
2.5 等级规模与政治经济基础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是在不到50年的时期内建造完成的,工期虽短,但它在建筑规模、规划思想、等级规制、艺术品位等方面都体现出不同寻常的特殊性。究其根源离不开对屋主经济实力与政治地位的考察:
据民国四年《南安县志》中《蔡启昌》一文记载:“蔡启昌,名青,三十五都漳里人。商于吕宋,积资甚裕,量宏好菩。捐修文庙、考棚,筑造寺院、桥路,恤孤怜贫,施茶舍药,倡设拯婴堂,靡不踊跃乐输。府尊章倬标奖以‘乐善好施’匾额。”
又据菲律宾柯蔡济阳公传真《蔡永明翁传略》记载:“蔡德浅先生,字永明,号资深,南安县漳州寥乡人也,……少时即随乃翁南渡菲岛,父子同心协力,开设晋益小烛铺子于岷市后街仔。1850年间,乃翁即告归隐该铺务由其处理。以其克勤克俭,忠厚待人,最得当时西菲人士之信任,于是营业期蒸蒸日上。……清光绪廿四年,其冢子碧峰山仕古田县儒学正堂,先生受浩封资政大夫加二品封典之衔。……对排难解纷,填缺济困,不分远近彼此,在在勇为。”
可见,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的兴建者――蔡启昌尤其是其子蔡资深,不仅擅于经商,而且乐菩好施。其一生奋斗所积累的巨额财富,是该组群得以成批建造的经济基础;同时,其旅居菲律宾华侨的尊贵社会地位,清“资政大夫”的显赫政治功绩,是该组群的建筑规模与等级规制超越一般的制度依托。
3 单体建筑特征与内涵
3.1 外观风貌与决定因素
参观过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的人,都会对它绚丽多姿、雕饰精美、层层叠叠、连绵不断的总体风貌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这样的外观特征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的:
3.1.1 “红砖、赤瓦、白石基”的用材特色
闽南独特的“红砖、赤瓦、白石基”建筑用材,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结果。据调查,闽南土壤中的三氧化二铁含量极高,所以若烧成青砖则颜色发土黄,十分难看:而烧成红砖,色彩却显得纯正艳丽(俗称“胭脂红”),并具有坚固耐磨,防潮性能好等优点,因此,受土壤条件所限只能用红砖赤瓦。再者,由于闽南地区盛产花岗岩这种上等的建筑用材,因此,石材便被普遍地运用到房屋建设中。
3.1.2 “出砖入石”、“雕彩结合”的营建技艺
“出砖人石”是闽南建筑独有的砌墙方式。这种墙体,不仅能取得有效防盗、坚固耐久、冬暖夏凉的效果,而且因砖块的不同砌筑方式以及砖石相错所构成的多种图案与文字,使其建筑立面具有色彩明快,内涵丰富,自然和谐,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雕彩结合”是闽南建筑先雕后彩,有雕必彩的构筑特色。这种营建技艺使闽南民居的装饰细部与色彩构成显得异常繁复与华丽,如泥塑的花鸟灵兽,彩绘的人物故事,堆剪的卷草花等,尤其是集各式雕刻技法与多种题材内容为一体的院落大门,作为屋主身份、地位、财力的象征,更是金碧辉煌,色彩斑斓,形成整个建筑立面的视觉焦点,提供给人们一组组装饰艺术的“展览馆”。
3.1.3 “厌胜辟邪”、“祈福纳祥”等传统观念
人们的利害心理、祸福意识等,以一种潜意识的思维方式,通过不自觉的实践行动,附加到建筑的方方面面,并随着世代沿袭逐渐形成一些规律。比如在阴阳五行学说中,赤色象征喜庆、祥和、兴旺、幸福、欢快和安全等,这种祈福纳祥的心理附会到闽南居民中,就成为“红砖文化”在当地经久不衰的意识根源。
此外,建筑结构、审美意匠等因素也或多或少地制约和影响着蔡氏古民居的外观风貌,不多论述。
3.2 院落格局与传统观念
受闽南地区特定自然条件、气候环境、建房习俗等因素的影响,蔡氏古民居的单体院落在空间氛围、高狭比例、用房名称等方面都体现出独特的地域性特征。但受制于中原文化的影响,其在基本格局形态上依然逃不出对合院式格局的传承。比如,最基本的是“两落一院三间张”平面型制;横向扩展可成“两落一院五间张”、“五间张加左右护厝”等平面型制;纵向增加为带“后落”或“回向”的平面型制。
这种“厅井合院”的格局,主次分明、虚实相生、秩序井然。在物质功能方面满足了住居的各项需求,如宽敞的厅堂为日常生活与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隐秘的卧室提供了极具私密性的居住空间;高狭的天井兼具采光、通风、遮阳、拔气、排泄雨水、种植花卉等多种功能,营造出良好的小气候环境等等。
从精神内涵方面来探究,它隐含着中国千百年来所传承的若干传统礼教观念与等级意识。比如:
院落总体布局由南到北依次排列下厅(门厅)、天井、大厅后轩、第三进亭、第三进厅(或后落厅)等,形成明确的纵中轴线;再由中轴线往东、西两侧依次排列大房、边房、侧天井、护厝等,其左右对称、等级分明的严整布局,体现了“居中为尊”、“长幼有序”的家庭组织关系与等级思想。前厅后轩、前堂后室的空间设计,则传达出“男女有别”、“男尊女卑”、“尊卑尚礼”的传统伦理纲常与礼教意识。
3.3 建筑结构与地域特色
蔡氏古民居采用“穿斗抬梁”式结构,在基本构造方式与结构原理方面,同中国传统建筑普遍使用的柱上架梁、梁上承檩、檩上铺椽、椽上盖瓦的营造程序几无二致。但在建筑构件的细部处理与命名方面,受到闽南传统的审美习惯、民间做法、地域文化等
的制约,而体现出明显的差异。
4 建筑装饰特色与意义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是一个被装饰包裹着的绚丽世界。丰富多彩的建筑装饰,不仅以优美的形象美化着人居空间的微观环境,而且以精湛的工艺技术,广泛的装饰题材,成为闽南建筑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全息性”反映对象,值得我们专门对讨。
4.1 不同建筑构件的建筑装饰――互摄互涵的整合意向
按照装饰部位不同进行分类,大致有屋顶、屋身、台基、大木作、门窗隔断、铺地、建筑小品七大部类。屋顶的建筑装饰涉及屋脊的多种曲线、“燕尾”脊饰、瓦当滴水的多种图案;屋身的建筑装饰包括正、背、侧立面的构图与图案;石基的建筑装饰集中在虎脚、地伏、柱珠、磉石等部位;大木作的装饰涵盖柱子、狮座、桁木、梁枋、斗拱、托木等构件。不同部位不同构件的装饰,都能契合构件形状,合理利用和充分发挥各类建筑材料优越的物理品性、条件和质素,在不影响房屋使用安全和牢固原则的前提下,取得建筑装饰与建筑结构构件的和谐统一。
4.2 不同工艺技法的建筑装饰――因材施用的技艺本质
按照工艺技法不同进行分类,大致分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泥)塑、嵌瓷、彩绘彩描、书法绘画、砖砌纹样等多个部类。虽各类型建筑装饰的制作工艺、营造程序、从事工匠与所用器具都有很大的差别,但都能在深入了解和把握材料性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传统建筑材料,选用各类适宜的工具,对建筑构件直接施行设计与艺术加工。体现出闽南传统建筑装饰的基本工艺特征,即因地制宜,因材施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4.3 不同题材内容的建筑装饰――多种文化的共生共荣
按照题材内容不同进行分类,大致有几何纹样、人物故事、祥禽瑞兽、花鸟虫鱼、植物果实、宝物器物、文字文辞等类别。形式各异的装饰造型、美仑美奂的艺术形象、丰富多彩的题材内容,不仅美化着建筑构件和人居环境,展示着传统观念中“儒”、“道”、“释”的互补机制与雅俗共赏的文化特征,而且还凸现着闽南地区中西合璧、多文化交融的新质地域文化特征。具体来讲:
蔡氏古民居中现存有大量以文字形式(诗、联、匾、额)宣扬的伦理篇章与家训格言,内容触及读书、处世、惜时、忠孝、仁义、道德、名节、宽恕、忍让、夫妻、兄弟、尊重祖先、怜念奴婢等诸多方面,不仅显示出屋主高雅的文化品位与品德情趣,而且深刻地反映着儒教所倡导的忠、孝、节、义等伦理纲常;现存的诸多八卦、阴阳、五行等装饰符号,包含着道教“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基本思想;还有独具异彩神韵的木雕神兽、佛教八宝等,不仅隐含着佛教与人为善,善恶有报的处世思想,而且还凸显出浓烈的地方特色与民间艺术中质朴、多变、奇巧的质素,流泻出亲切、平易的世俗气息;从而体现出儒道互补、雅俗共赏、亦商亦儒的装饰特征与审美趣味。
而反映着印度佛教文化影响的辉绿岩连珠饰柱础,显示着伊斯兰建筑艺术风韵的火焰形山花,彰显着西方建筑文化特色的蓝釉式葫芦栏杆,体现着南洋文化特征的鱼尾狮雕塑,千姿百态的大力士造型等,则体现了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装饰装修,是多种文化融和而成的艺术精品。
5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