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报告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报告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报告范文第1篇

在国务院前不久讨论通过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改善汽车的燃料经济性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到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车新车燃料消耗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对此,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中心主任安锋博士表示,要实现《规划》中2015及2020年的目标,未来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还须加强对传统车型节能减排的关注力度,大幅提升传统汽车的节能技术水平,推动车辆向小型化、轻量化及小排量化方向发展。他呼吁中国政府及社会对汽车企业的平均油耗实施有效监控,加大对传统车型节能减排的关注力度。

自主品牌压力大

作为中国汽车燃料经济性标准倡议发起单位之一,iCET一直密切关注中国汽车燃料经济性标准体系的建设、实施与监测情况。7月25日,iCET 了《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发展研究报告2011》(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重点评估了中国主要汽车集团、主要汽车企业、合资品牌企业、自主品牌企业及进口车经销商在2011年度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发展状况。基于对权威部门数据的收集整理,《报告》采用标准方法学分析了中国汽车的产业结构,并对“十一五”中国汽车行业燃料经济性的发展状况及“十二五”发展趋势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iCET 的《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为每百公里7.2升,合资品牌企业为每百公里7.7升。由于自主品牌企业多为小排量低油耗车型,因此企业平均燃料消耗水平较低,但其产品技术相对较落后,与合资品牌企业相比,要实现2015年的目标值面临更大压力。此外,2011年我国汽车整车进口量累计超过100万辆,同比增长28%,占到我国全年新增汽车总量的7%左右,进口汽车的燃料消耗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并且,由于乘用车燃料消耗第一、二阶段限值标准缺乏对进口车燃料消耗的有效管理,2011年我国进口汽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为每百公里10.1升,高于国产汽车30%以上。进口汽车产品类型中以大排量的SUV、豪华轿车为主,整体油耗较高,与国产车相比,进口汽车要实现2015年目标值形势更加严峻。

当然,自2006年以来截止到2011年底,由于国家对汽车行业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实施,共累积减少使用燃料350多万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100多万吨,对促进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发挥了重要作用。安锋博士认为,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国汽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达到了每百公里7.5升,同比下降了3.7个百分点,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强化监管是利器

长期参与中国车辆燃油消耗量标准法规制订工作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金约夫表示,中国汽车的燃料经济性水平在美国和欧日之间,但由于中外方在汽车运行工况、测试方法、标准限值等方面有很多差异,所以进行直接对比,有一定困难。在汽车保有结构方面,欧洲有将近50%的柴油车,而我国主要以汽油车为主,因此达到车辆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压力更大。美国的燃料消耗量看起来很高,但其燃料经济性却是最好的,这是因为美国车的排量大、功率大,平均车重比中国高400公斤,按照每增加100公斤0.5升的水平,美国的燃料消耗水平可以降低2升左右。日本在低整备质量段的车燃料消耗限值和中国差不多,而1550公斤以上的车燃料消耗限值要高很多,但日本整体的燃料消耗水平比中国低很多,这主要是因为小排量的车保有量大,以及拥有大量新能源汽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达到5.4升的水平。据了解,目前各国都在加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力度,以降低燃料消耗水平。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报告范文第2篇

标准普尔日前的一份关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的信用报告显示,上述6家车企在产品开发、品牌、质量、分销和推广方面最具潜力。

标准普尔认为,中国车企还需进一步投资于技术和产品开发,才能释放出增长潜力。“至少需要3-5年,中国汽车制造商才能生产出按照国际标准衡量具备竞争力和吸引力的自主品牌汽车。”唐华翔如是称。

中小车企面临挤压

唐华翔介绍,标准普尔对于中国汽车行业的信用评级方法着重考察两个方面:财务层面与业务层面。

“从财务方面来看,中国车企整个行业来看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像大型车企,其财务状况表现较好。”唐华翔表示,这其中包括对债务和利润比率、现金流对债务比率、覆盖比率等7个比率进行综合考量,同时还会参照企业杠杆率过去七年的波动,从杠杆率实际值还有历史波动情况两个方面看财务风险。“从国外来看,丰田、日产、宝马、戴姆勒等这些公司财务状况是非常好。截止到2014年年底为止,中国大型车企财务状况还是不错的,而且很多公司现在持有净现金。像长城这样的企业,在过去的5年之中很多财务指标都是在平均值之上,而且它的利润率是高过很多国外一线品牌的企业。”

唐华翔表示,整个行业来看虽然财务风险不是那么大,但是中小型财务状况是比较危险的。中国车企历史上杠杆波动比较大,中小车企相对问题比较多。“比如,重汽、奇瑞、夏利等车企财务杠杆很高,已经到了风险很大的水平。在今年汽车行业整体趋于疲软的环境下,集中化会越高,有些中小车企可能会慢慢被边缘化,他们在财务方面就会进一步受压。”

在唐华翔看来,很多车企最后会死掉,“因为市场是优胜劣汰,这是行业趋势。任何一个国家汽车产业发展到最后必然是集中度越来越高,因为要形成规模化,形成资源的集中利用。现在中国很多车企还没有形成规模。中国汽车20年来都在支持上规模化,现在一些中国车企规模已经很大。但是从今年数据来看,规模还会进一步集中化。整个行业数据乘用车增长在7%左右,但是一线车企市场占有率则是百分之十几,有的甚至达到20%。这意味着有一些企业,主要是中小型企业,会被挤压。”

“我们分析认为有6家中国一线汽车企业将来最有潜力出现在全球舞台上,包括上汽、东风、长安、北汽、长城、吉利。随着市场的发展,其中可能会有1到2家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唐华翔表示。

3-5年自主品牌国际标准车型或亮相

唐华翔表示,在业务层面上,标准普尔主要是看四点。

第一,竞争优势。包括车企市场占有率、研发能力、汽车金融产业配套发展、经销商网络,这些都是在竞争优势里可以看到。

第二,产品多样化和定位、所服务市场的分散度和吸引力等。第三,运营效率。涵盖运营资本、管理能力、产能利用率以及成本结构。

第四,盈利能力。一方面看绝对盈利水平。从全球来讲,整车制造商的息税及折旧摊销前利润平均是6%-10%,,如果高过10%是高于平均值,低于6%是低于平均值。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看盈利能力的波动性,比如,过去七年盈利能力是比较平稳,还是说有较大的波动性。

“现在中国车企整体来讲,盈利能力是不错的,特别是将合营企业的外方现金分红算进来,盈利是蛮可观的。但是自主品牌盈利能力是偏弱,我们测算下来是在平均值以下。这两年乘用车发展比较快,乘用车企盈利就相对好一点,商务车为主的企业盈利会弱一点,这也是市场分化的趋势。”唐华翔向《融资中国》记者表示。

标普结合以上四方面形成对汽车企业业务状况风险的评估。

从《融资中国》拿到的相关报告显示,业务风险从卓越、出色、较好、一般、疲弱、极弱分为六级。国际一线车企总体评估基本是在二挡和三档,即“出色”和“较好”水平,像宝马、大众、丰田均在二档,而其他美国或者欧洲车企主要在三档,处于“较好”的水平。国内车企的业务风险集中在三、四档水平。

“只有一家公司――上汽,我们评在三档“较好”的水平,东风、长安、长城、广汽都处于四挡“一般”的水平,还有一些企业我们评估其业务风险在第五档甚至第六档,比如重汽处于第五档、夏利在第六档。”唐华翔介绍说,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虽然财务风险差距不是很大,但是在业务状况上,中国车企跟国际一线品牌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车企产品自主更新、研发能力偏弱,尤其对核心技术、核心零配件的掌握程度还是不够。“我们看到一些车企有联营,借用外商的技术转让,但是也没有完全吃透。在我们的样本企业中,上汽是我们业务风险评估中唯一获得‘较好’级别的公司。这主要归因于上汽市场份额领先、产品开发能力有所提升。”据了解,2014年上汽生产450万台汽车,在全国首屈一指。

目前,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仍严重依赖外国合作商来获得技术进步和产品设计。由于品牌认知度较低、产品多样化不足和质量问题,它们的商业竞争力仍落后于国外汽车厂商。

一个好的趋势是,现在国内汽车企业在研发投入上已经达到国际水平。“按照研发投入(包括资本化和费用化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来讲,4%是国际一线车企的平均水平。国内车企在研发投入上下了很大的力气,三、四年前这个比率还不到2%,现在已经赶上了了。”唐华翔表示,在同等评估标准下,看到了国企的雄心壮志,但是毕竟还是欠缺一点,“我们估计3-5年中国市场也许能够推出一款或许几款自主品牌的国际标准车型,或许达不到百分之百自主知识产权,但是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唐华翔指出。

汽车最重要的是产品质量、产品研发和品牌。除了技术外,唐华翔认为,品牌建立至关重要。“品牌建立是非常漫长的过程,是最难建立的。就像中国制造一样,这也跟中国整个行业、整个品牌形象,以及中国汽车产品的品牌形象息息相关。品牌技术的跟进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但是品牌的建立是要通过长期消费者的认可,以及文化上的推广和认同,这些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磨合和学习的,路还很长。”

新能源汽车全面发展还需假以时日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报告范文第3篇

工信部在解读《中国制造2025》计划时,对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70%以上;到2025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

对此,自主品牌动作频频:长安汽车将投入180亿元,在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两大技术平台上,推出34款产品,累积销量将达到200万辆。江淮汽车也公布了新能源车型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将占江淮总销量的30%以上。此外,上汽、吉利等自主汽车品牌也相应了各自的新能源规划。

记者观点:囿于电池技术的不完善以及相关配套充电设施的缺失,新能源车型叫好不叫座,尤其是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市场占有率一直不高。2016年,新能源车型将比以往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预测2二手车市场规模达1000万辆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去年前11月,我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545.11万辆,相比上年同期增长16.74%,交易额已超上年水平,达到3276.26亿元。分食这块巨大的利润蛋糕:淘宝二手汽车交易平台正式上线;庞大集团与优信拍、易车公司合作,注资1亿元成立“庞大智信认证二手车合资公司”,进军二手车O2O模式;上海永达汽车集团与易车集团、优信拍共同注资5000万元成立二手车合资公司,同时将建立二手车商城,发力汽车电商;广汇汽车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二手车O2O交易平台……

记者观点:随着二手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各路资本竞相加入,据预测,2016年我国二手车市场规模可达到1000万辆,2020年有望达到2000万辆的规模。

预测3平行进口市场份额突破10%

近日,“第十二届中国进口汽车高层论坛”了《2015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年度报告》和《中国进口汽车市场趋势与发展策略报告》。报告分析,2015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变化超过预期,首先体现在产销增速加快放缓。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更是出现持续性“供需双降”,库存持续高企、价格优惠幅度加大、经销商大面积亏损等结构性问题。报告预测,在经济“新常态”下,2016年进口汽车市场仍将呈现下滑态势,平行进口对正常进口的补充作用加大。

综上所述,受政策利好的推动,平行进口的发展前景被看好。上海、深圳、广州、福建等地多个自贸区平行进口试点相继获批,不仅让平行进口阳光化,也刺激了此类贸易的发展。业内预计,2016年平行进口汽车占进口车总量的比重将突破10%。

记者观点:平行进口车前景被看好。不过,在国内进口车市场中,非汽车品牌官方授权渠道进口的平行进口车,不仅需要经过政府部门层层审批,同时还将受到汽车品牌为了保护正规商的排斥性策略影响,短期内仍属于边缘化车型,对整体进口车市场的推动有限。

预测4首款互联网汽车将上市

在嗅到汽车移动互联领域的巨大商机和发展前景后,各大IT巨头和互联网企业攻势迅猛,咄咄逼人。汽车企业越来越多地在车上加入移动互联的功能,汽车开始逐渐变成“移动互联网终端。”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也将触角伸向汽车生产领域,尝试生产互联网汽车。

随着特斯拉、苹果、乐视等加入造车行列,汽车逐步被定义为下一代移动智能终端,进一步加速智能汽车的发展。业内相关人士预测,未来汽车电子占整车的价值量将由目前的15%快速提升至30%以上,达到万亿量级。去年年初,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宣布,将合资设立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预计首款互联网汽车将于2016年上市。我们预测,2016年,一旦“破冰者”出现,将迅速带动一股互联网造车的新浪潮。

记者观点:截至201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6亿辆。手机网民也达到近6亿,如此庞大的数据,将给出行服务、汽车后市场等带来新的商业模式。未来汽车行业的盈利点将由当前的中游制造向后端的服务环节转移。上汽集团、宝马汽车等行业龙头也相继提出从汽车制造商到服务提供商的战略转型。在出行服务领域,以滴滴、Uber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模式以及在汽车后市场领域的O2O模式将继续迅速发展。

预测5汽车电商渐入佳境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问题 趋势 战略

一、新能源汽车定义

根据2007年11月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当前,一般认为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发动机汽车以及其它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由于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都属于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便成了新能源汽车的主体。根据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使用新型燃料的汽车以及使用常规燃料、采用新型动力装置的汽车同样属于新能源汽车。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关键技术仍存在较大差距

电动车目前是新能源汽车的主攻方向,从电控、电机和电池三大关键技术来看,电机与电控技术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差依然很大。某些关键技术、关键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我国汽车工业企业仍然未能真正掌握。汽车用锂电池的轻量化、可靠性与国外产品差距明显。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与国外相差较大,纯电动汽车技术水平能够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但由于受到电池容量和充电时间的制约,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和续行里程都比燃汽汽车短,纯电动客车的产业化仍需时日。至于氢燃料车,目前还需要解决氢燃料存储的气化损失、以及安全性等一些难题。

(二)消费市场有待开发

新能源汽车价格过高,一些技术瓶颈尚待突破,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这些因素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价格看,新能源汽车价格比普通燃汽汽车要贵许多,新能源汽车还缺乏吸引力。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市场增量空间巨大,但其发展仍然面临层层阻碍。目前障碍主要在于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售价相对较高、鼓励政策尚不完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展开,这加重了大众消费者的观望态度。其中,技术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渐进过程。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程度有限,因为缺乏了解致使大部分人对新能源汽车的功能、特性等均存在疑虑。

(三)缺乏协调,产业化进程缓慢

新能源汽车拥有广阔的前景,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建设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需要多个部门与多个产业之间的通力合作、共同推进才能使之成为现实。中央政府明确表态补贴示范城市的新能源汽车,13个城市的“十城千辆”示范计划却被演绎成了地方产品的展示。这种只从本地企业出发的新能源汽车示范计划,最终将演变成地方保护主义。因此,需要统一的国家战略指导,需要在资本层面、在企业治理结构层面用市场化的方式使各相关方面互相关联,形成有效的利益共享、权力制衡机制。

(四)配套设施问题

目前,我国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以电动汽车为例,需要解决电动汽车的充电站问题。目前的充电站很少,这给电动车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大多居民区安装充电桩需要业主自行承担费用,此类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至于氢燃料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还没有解决加氢站的建设问题。新能源汽车维修和服务人员的培训还有待开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和产业化还有待发展。

三、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途径

(一)创新商业模式,建立产业联盟

新能源汽车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各大汽车企业纷纷制定各自的发展战略。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投入巨大。以目前我国汽车企业的资本和研发实力单兵作战未免势单力薄。因此,有必要汇集各方力量,整合国内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资源,建立新能源汽车国家平台,集中资源突破技术瓶颈。通过资本市场对现有企业实现整合与重组,把中国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不断优化和规范公司治理结构,鼓励中外企业以多种形式的合作创新和创业,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形成与发展。

(二)资源整合,加强创新网络组织的建设

我国传统汽车工业比较落后,企业开发创新的能力不足。而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任务虽然有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但承担的任务由各承担单位分担,各研发单位各自为战,形成了全而散的状况。应加强产学研用的有效衔接,整合学科优势资源;发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各个环节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构建综合服务平台,形成整体研发体系,将会更快地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从而提升我国整个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时,要实施严格的公平竞争与反垄断环节的重组审查制度。

(三)培养自主品牌

中国新能源汽车必须培养自主品牌。品牌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其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企业一旦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忠诚,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就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从某一产品、产品形象、商标或是服务中重复收获利润。例如,比亚迪双模电动车在全国巡回上市,并对新能源汽车特许经销商进行售前和售后培训。比亚迪承诺对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提供5年或10万公里的质量保证,并努力通过加强营销管理,确保用户在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过程中能体验到更多的便捷和舒心。

(四)加大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扶持

从历史经验和国外情况看,政府的扶持是新兴技术产业化的必备条件和原始推动力。在国外,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几乎都注入了政府的资金支持,并且政府还会通过一系列的补贴和优惠政策来鼓励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为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政策扶持不仅应包括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的支持,还应包括针对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相关财政、税收、金融和价格等激励政策。

四、结语

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不仅是缓解石油资源紧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客观需求,也提供了中国赶超欧美日发达国家汽车技术的最佳契机和振兴国内汽车工业产业的良好平台。但依然要清楚地看到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以传统内燃机为动力核心的交通工具依然是汽车工业的主流,在大力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的同时依然不能放松对传统内燃机汽车技术的提高。一方面,这是混合动力电动车核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传统汽车在车身悬挂制动转向系统等多方面的技术经验可以直接借鉴,相信不久的将来环保高效节能的绿色新能源车辆会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引领科技风尚驱动社会前行。

参考文献:

[1]李金津.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考及相关建议[J].工业技术经济,2008,(1).

[2]刘明臣.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瓶颈及对策分析[J].东方教育,2015,(1).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汽车;物联网;车联网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42-006-02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私家车的购买力迅速提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汽车销售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1927.18万辆和1930.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3%和4.33%。

1999年,美国的Ashton教授提出了“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2009年8月温总理提出“感知中国”,“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在中国被意译为“物联网”。物联网技术所带来的智能环境改变着传统的生活方式。

继互联网、物联网之后,“车联网”又成为未来智能城市的另一个标志。车联网技术将物联网融入汽车的行驶和控制中,保证着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1 汽车

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汽车,随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奔驰汽车公司。德国人发明了汽车,美国人则把这个行业带入了艺术设计的圣殿。汽车的外观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流线型、40年代的甲壳虫类型、50年代的长尾鳍类型、70年代的平面直角形状等。进入21世纪,汽车的外观呈现多元化,当然也存在像甲壳虫这样的经典车型。同样,汽车的心脏-发动机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原有的化油器车早在2001年被淘汰,之后出现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成为当代汽车的主流技术,而缸内直喷发动机正为油耗的降低做出自己的贡献。汽车变速器也由手动变速器发展到自动变速器(AT),目前轿车普遍使用的AT具有驾驶舒适、减少驾驶者疲劳的优点。除此之外,控制汽车发动机进气的可变气门正时、可变气门升程和涡轮增压技术等提高了汽车的充气效率,控制排放的废气再循环系统、燃油蒸汽挥发控制系统和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等保证了环境排放标准对车辆的要求。

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绿色环保,而不再依赖传统的燃料—汽油,目前出现的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则是新能源汽车的代表。智能化的汽车也将是汽车发展的另一方向,而它的实现则需要依靠新的技术—物联网。

2 物联网

人类进入21世纪,信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资源,社会的信息化、信息的时代化是新时代的标志。在通信、互联网和射频识别技术的推动下,出现了一种可以使人与人、人与机器、人与物体,甚至物体与物体交互信息的网络—物联网。继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生活后,物联网的出现势必将再次带来新的生活方式。

2.1 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与物相连的互联网”。其具有两层含义:1)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2)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2.2 物联网的组成

物联网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感知层是全面感知的作用,让“物”可以“说话”,称为“智能的物体”,对其进行识别和信息采集;网络层最重要的就是可靠的传递,通过各式各样的无线和有线通信网络可靠传递信息;应用层就是智能处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展示。

2.3 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影响着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医疗提供了非常可靠方便的就医条件,可以提前预约门诊,也可不出家门得到诊治,同时能够及时感应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紧急病情,可以及时获得救治;智能物流系统可以提供物品运输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及时获取物品位置,避免物品的丢失;智能家庭打造舒适安全的家居环境,安防系统随时保护家庭安全,环保节能系统保证居室空气清新和能源低消耗,网络信息系统可以和主人交流,定制喜欢的娱乐节目;智能交通系统致力于解决现有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利用快速的网络信息为交通提供有力的帮助。目前普遍使用的门禁管理制度、移动支付功能、不停车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ECT)正是物联网技术的体现。

3 汽车与物联网双剑合璧

汽车移动物联网,简称车联网,是指利用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数据采集器等,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及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并提供综合。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高速发展的传感网和3G 网络,得天独厚的体制优势,使中国有能力在全球率先应用汽车移动物联网。GBOS是苏州海格专属的服务品牌,在客车信息化领域,GBOS系统全球领先,可以为用户提供精准油耗管理、位置管理、驾驶员行为模式分析、车辆身份信息、多维度维保计划等全方位保姆式服务,为提高客运公司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十分有用的帮助。

目前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存在两大趋势,第一个趋势是新能源,未来汽车行业应该是新能源汽车技术迅速发展,它的出现来自于环境污染严重的压力,资源紧缺的压力等,这些现实问题迫使人们对汽车进行革命性的改革与创新;汽车智能化的时代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另一新趋势,未来的汽车可以认为不再是汽车,而是手机、电脑、汽车功能为一体的生活、工作、娱乐的平台。

到了2030年,在你出门前,通过传讯系统可轻松将一辆电动汽车调度到你家门前,之后只需发出口令便能坐上自动驾驶的汽车到达指定地点。在路途中,汽车可以根据传感器和互联网反馈情况调整路线和速度,行程空隙还可以通过视频电话与家人、朋友聊天等。

4 结束语

汽车,世界现代文明的产物,现今的汽车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集电子、多媒体、GPS、网络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化交通工具。未来的汽车正向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物联网的介入也将使汽车的设计进入超越时空的价值体系,赋予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未来的汽车将会联合物联网技术为驾驶者提供智能化、绿色环保、安逸舒适的驾车体验。

参考文献

[1]周洪波.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