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儒家思想发展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形势 解放思想 加快发展
学校要发展就要有新思路,新举措。因此,无论是教职员工还是学校领导班子都必须解放思想,特别是学校校长必须不断研究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坚持用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来解决学校工作中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方能使学校沿着健康的轨道科学、持续发展。个人对如何解放思想,加快学校发展步伐浅谈以下几点看法。
1.解放思想的前提是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经历了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也是如此,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我们摸索出了完整的治校方略,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管理机制,建立了系列规范的考核方案,使学校有了较大发展,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无疑在我们心中有了成就感,但是,正是这种成就感,使我们无形中会形成一种定势思维,思想开始疲惫,甚至自满,不求进取,不能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怎么办?这就需要与时俱进,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提高认识。
解放思想主要是更新观念,克服思想僵化。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并不僵化,并不陈旧,然而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有的同志表现出来的是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的不良行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理;不思进取、满足现状、自我感觉良好的阿Q意识。这些都是思想僵化的表现。因而,在解放思想上,我们必须认真的找出问题,找准问题。既要找出学校教育发展的痛点、难点、着力点、增长点,又要找出教职工主观与客观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解放思想的认识,才能真正更新观念。
2.解放思想的动力在明确办学方向和实现办学目标
一所学校,如果不明确办学方向,没有办学目标就没有希望,就没有动力。准确定位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是解放思想的最大动力,所以我们要解放思想,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科教兴国的使命感的角度、本着为下一代负责的态度,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我们还要准确定位学校办学目标。不同类别的学校其办学目标是不同的,要从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几方面综合确定学校办学目标。
确立了学校办学目标,就要努力完成目标任务。要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关键还是解放思想。这就要求全体教职工必须更新思想观念。首先我们要坚决克服妄自菲薄,无所作为,不思进取的思想,多从横向纵向看问题,既要看到工作中的成绩,具备的优势,又要承认差距,看到不足,发现问题,解决好问题。其次必须坚决克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学校与个人的关系,心系学校,勇挑重担,自我加压。树立学校发展我进步,学校兴衰我存亡的集体荣誉感,与学校共成长、共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将明确办学方向和实现办学目标转化为解放思想的动力。
3.解放思想的核心是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灵魂,是学校办学的理想和信念,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办学理念应该更加富有内涵、更加具有科学性。这就同样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育人,树立“为每个孩子创造人生幸福”的办学理念。其办学理念强调必须关注每个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尽力为每个活生生的不同的个体提供良好的教育与服务,体现教育公平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为每个孩子创造人生幸福”的理念来统领,学校将会变成一个真、善、美的世界:即求“真”的知识世界,向“善”的人际世界,幽“美”的心灵世界。这无疑对教师群体解放思想将具有核心的推动作用。
4.解放思想的关键是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机制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没有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是不可能充分调动教师群体积极性的。更不可能使教师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的管理更要解放思想,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学校责权利的分配、目标考核、管理制度、考评制度的建立都要从全局需要出发,从有效性出发,进行结构的调整,要突破束缚,敢于创新。
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史归入其中,并明确规定本专题的基础要求是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中国古代各时期儒家典型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而较高的能力要求则是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使学生理解儒家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并进而认识和接受人类文化、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基于课标要求,各种版本的《高中历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史》开篇即讲述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史。作为一线中学教师,研究多位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之后,笔者发现大家更多的是被课本所束缚,注重单纯地根据课本孤立地讲解中国古代各时期儒家代表及各自的主要思想,忽视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继承和发展关系的分析,导致学生了解的只是一部没有深度的、被割裂的儒家思想发展史,更说不上对人类文化、文明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认识。换而言之,教师更多的只是完成了课标关于此专题教学的最基础要求部分,没有较好地完成较高要求部分。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儒家思想发展史专题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已经发现了,那么高中教师如何设计此专题的教学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以春秋战国儒家思想形成时期为例,笔者对自己教学课堂的实践进行总结,设计了一个由浅入深地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案,这或许能为大家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第一步,基于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以及高考历史科的考题模式,教师提供简短的材料,以供学生研读,教师对少部分较深文字进行解读。
因为本文以儒家思想形成为例,根据课标要求,笔者提供了三组材料,涉及孔子、孟子和荀子这三位儒家代表,材料均为文言文。
第一组材料(均出自《论语》)
材料一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材料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材料三 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材料四 子曰:“有教无类。”(注释: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任何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组材料(均出自《孟子》)
材料一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材料二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材料三 孟子对曰:“……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材料四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第三组材料(均出自《荀子》)
材料一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材料二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材料三 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材料四 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材料五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第二步,教师提供下面的表格,组织学生根据材料讨论并自主完成表格相关内容。
对于中学生来说,比较异同点类的问题解决起来相对困难,难点主要在于学生不知如何确定比较项。为逐渐提高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教师可帮助选定比较项,并列出表格。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主张异同比较表:
第三步,在学生充分讨论后由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可由每个学习小组选派代表完成表格相关内容的填写),教师进行一定的评价和必要的修正。
第四步,在完成以上各项教学工作后,教师对本堂课的学习进行最后的归纳总结,以明确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各种思想文化、文明等在历史长河中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原因儒家思想传统哲学思想封建官本位思想
一、中国科技发展昨日之辉煌
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更是令世人倾倒,曾被誉为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一颗灿烂明星。
金属冶炼领域,中国的灌钢技术要比欧洲领先一千多年,其铣铁冶炼技术要比欧洲早两千多年。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对中国钢铁质量赞赏有佳,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一种钢铁能与秦地(中国)钢铁相媲美。
天文历法领域,中国也曾领先于世界,早在中国公元140年左右,《淮南子》中就有对太阳黑子的记录,这是被世界上所公认的人类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在《汉书・五行志》中对二十八年内出现的太阳黑子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已经制定了自己的历法――夏历。
数学方面,中国是最早采用十进制的国家,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曾指出:“如果没有十进制发明应用,就几乎不能够出现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此外,比如分数、负数、开平方等概念也是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南北朝时代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相比欧洲要早一千余年,其计算的精确度也非常高。
农业技术以及机械领域,中国是最早生产水稻的国家,养蚕和丝织技术也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瓷器、茶叶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机械上,独轮车、吊桥、闸门、船舵等也是中国最早发明和使用的。
二、制约近代科技发展的思想因素
然而到了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的科技发展陷入了停滞不前的怪圈。1840年爆发,英国人的坚船利炮狠狠地将中国大门打破,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泱泱华夏从此沦为了半殖民地。一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从此也暗淡无光,这种现状使我们不得不从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源头上去挖掘原因。
(一)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汉代而起,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将儒家思想树立为国家的正统,其思想观念也日趋深入人们思想之中,甚至在国民心中达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等。当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未能够逃脱它的束缚与制约。
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萌芽,“三教、九流”的儒家传统思想便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国民的思维。再到后期,儒家思想从诸子百家之中脱颖而出,最终被统治者尊为正统思想,为统治阶级所推崇与服务,其在政治上的地位得到大大地提高。从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儒家思想的权力地位也因统治者的推崇而得到提升。“教化民众,定国安邦,君臣等级,内圣外王”这些儒家所主张的思想也正是统治者治国安邦所需要的。为此统治阶级自然会利用其手中的权力将儒家思想钦定为正统与真理,将其尊为做人为官的必修之术。
到了清代,诸位皇帝更是将其放置于经典的尊贵地位,唯恐其不能流传于世,于是便开始了规模宏大的图书整理工作,可谓是将儒家思想推崇到了极致的地位。统治者实行的科举制度,也是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知识分子要想获得国家重用必须要精心于儒家知识的学习,为此诸多的知识分子将自己飞黄腾达的赌注押在了对儒家知识的苦心钻研之上,对于探究自然科技呢,却很少有人问津。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二)中国特有的传统哲学思想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人们所持有的哲学思想对科技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对中西方的哲学思想进行对比的话,我们会发现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很多观念对科技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1.从对世界的本体观念来看,持有的本体论观点不一,从而也会导致科学结构及理论的不同。中国传统的哲学本体观念主要有三种即:天、理和气。其中,“天”神化哲学思想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需要,但对中国天文、物理、药学等的发展,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例如,到西汉时期,董仲舒编造了一套“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指出人类、自然界以及人体本身都是“天”的复制品等,这些传统的哲学思想制约了人们对自然现象及自然科学的求知与探索。
2.重内遗外、追求真理的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往往是将至善与真理等同,并且将求善作为追求真理的主要途径和目标。无论是道家的老庄还是儒家的孔孟,其都将思想的重点放置在对内在修养以及人格的追求上。老子所主张的是“绝学弃智”以及“致虚守静”的蒙昧主义修身之道,反对细心观察外在世界,认为“不出门户,便可知晓天下,洞见天道。”庄子更是将其思想推到了极致,提出了“坐忘论”以及“浑混说”。道家的这种虚无蒙昧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具体科学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三)传统官本位思想对近代科技的影响
几千年封建统治中,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伴随着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的发展而逐渐成熟并强化,对人们的思想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科举制度萌芽于汉代,始建于隋代,正式确立在唐代。在隋朝以后正式地建立了分科取士的科举制度。其科考的内容主要放在传统经典之上,将自然科学根本置之度外。这就严重地限制和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视野。
官本位的思想,导致大批的知识分子放下一切专心考取科举,再加上统治者的推崇,更是将“官本位”的思想推波助澜。到宋代后,出现了官僚机构庞杂臃肿的弊端,国家要维持臃肿庞杂的官僚机构开支,必须要有大量的金钱支持,从而对工、农业各方面实行更为苛刻的税收制度,这样不仅影响了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甚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腐朽的官本位思想严重地扼杀了人们的科学创新精神,抑制了我国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众多周知,科学技术的发展源于对未知事物的求知与探索。然而,在我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都被“升官发财”所迷惑心智。一切以求官为宗旨,知识分子的这种思想观念指导着其具体的行动与学术追求,这样就严重地扼杀了知识分子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王.严复集[ M].北京:中华书局,1986.
《曾子不受赐》反映了曾子有自已的气节,不因小恩小惠放弃做人的尊严。
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郭熙;山水画;儒学精神
郭熙对绘画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地促进与强化了他的理论的自觉形成。当然,当时社会背景以及中国传统绘画思想和传统文化观念对他都有深入影响。因此,他的绘画观念是在融合了传统哲学思想和绘画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郭思在编写《林泉高致》时撰有序言中有言:“少从道家之学,故新吐纳,本游方外,家世无画学,盖天性得之,遂游艺于此以成名。”这样容易被人从这里把郭熙的思想初源归到道家思想中去。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也把道家尤其庄子思想作为郭熙思想的根本来源。还有郭熙著名的“三远”说,它的境界也非常与庄子的精神境界有相似之处。陈传席在《中国山水画史》中指出:“道家之学易于培养山林之士的性情,‘本游方外’是一个大山水画家的基本品格,所以郭熙和一般的画工不一样,尽管他家世无画学,而他自己性情所使需要在山水中寻找寄托,遂‘游艺于此,竟至成名。’也就是说,道家思想的影响促使他走上了绘画道路。”
但是,据史料记载,郭熙在宋神宗熙宁元年由宰相富弼推荐应招进京之后,极受神宗宠爱,成为一个有名的画院画家,著名的创作高手。在后来的漫长创作生涯中越来越靠近儒学。当然,由其子的记载,郭熙的思想的确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如果细致地去读《林泉高致》便可看出,儒家思想是这个画论的主要思想基础,也可以说是它的思想灵魂,不难推论出郭熙的思想也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点的,在《林泉高致》中,我们很容易看出郭熙在论画、画境、绘画构思画题等等各方面,多数都是以儒家思想作为出发点来论的,我们较少地能够看到它与庄子道家思想的相同之处。也可以看出,郭熙的绘画思想兼有儒家与道家的思想,但在《林泉高致》中以儒家思想为主。他认为此时正是“太平盛世”,怎么能够忍心离开君主,自己一人隐居山里呢?当然,人人都喜欢隐居山里,那么,可以通过山水画,作为实际山水的形象呈现则可实现即有隐居山林之感,也无远离太平盛世及君主了。这样就“快人意”、“获我心”了,而且还可以净化心灵,提高修养的好途径,在这里,儒家的立身入世的思想代替了道家的隐逸遁世的思想;在这里,隐士精神家园的山水画变成了君子入世无法亲自游历名山大川的替代品了。郭熙入世为官,成为了儒者向往山要的精神寄托媒介。
郭熙在《山水洲》中提出了“三远”法,对后世面学思想影响是深远的,以及他大胆的实践与系统的论述,使他成为了中国画学史上的重“远”思想的主要提倡者。他的“三远”已经预示出了透视关系及其构图原则。其论述是:“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很显然,他的三远除了与透视、构图有关外,还与他独特的境界审美有关,因为这里三远表现了三种不同的境界。高远很明显从山下而看山颠是仰视,目光由山脚冲上山顶及天空,眼光由山颠与苍穹之茫茫相连接,有种豁然开朗之心情,有限的空间获得了无限的意义,因此心灵上也有一种与满足。而深远则有种目光自下而上仰视上苍,又从上天而悬视大地,回到深深的山谷中,幽深的植物,细小的泉流,顿时产生一种博大的胸怀,山川也在悬视中更显出深远广大。“平远”则是自近前向渺远层层推出,有种“极人目之旷望也”的感觉,我们的心灵在这广阔的山川天地之间游地,多么舒畅!
山水画为了颐养画家自己的性情,进而创造了远的境界,也为观赏者提供了方便,有了一个安放心灵的空间感觉的地方,尤其是平远,它能给观者并且画家自身提供一个心灵的安顿之所,这样画家有了一个性灵的适且的地方,大多数山水画家都看重绘画的自娱功能,绘画也被看作是陶冶情操的工具,绘画的构图及其空间布置,均来自对人生体验的有所感悟,而深远、高远所能体现出的境界对人的心灵也有一种压迫感。深远的画作会给人神秘和晦暗的形式感,空间跟主体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感,主客体之间易在深远的境界中处于两个分离的状态。而高远有种自下而上之感,这种处理画面的方法易于表现自然中的奇崛怪异及奇特之形状,高远虽为画中胜境,容易产生状美感,但自我的心灵难于在这里找到一种舒适安静的场所,会有一种心惊或痛苦的体验之感。但是平远之境不会产生这种感觉,会使主体和眼前的景象之间处于一种融合的关系之中,你会与景色融合在一起,有种进入了“无我之景”的感觉。
郭熙的《林泉高致》,多数的绘画观念就是有儒家的影响,所以会感觉到儒家思想的倾向性,例如在《画意》中的“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中有这段叙述是:“人须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悦适,如所谓易直子谅,油然之心生,则人之笑啼情状,物之尖斜偃侧,自然布列于心中,不觉见之于笔下。”。这里郭熙提出了“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悦适”的观点,可看作是他的陶养理论的核心。儒家文化提倡涵养心性,郭熙把儒家的这个观点移植到绘画的理论中去了。即是绘画也是一种画家的修身养性。当然,郭熙也有受到传统绘画思想的影响,即绘画作为一种“传教化,助人伦”的工具,采用作宣传服务。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作用,郭熙已认识到首先得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己,这样才能有多创造出具有能够陶冶人们品性的画作来,所以在郭熙看来,画家的性灵陶养是关键的。
《林泉高致》中郭熙论山水篇,他认为山水这些自然景象不仅是人们观赏的景色,在绘画里面,它还是与画家生命相关的,倾注了画家生命。观照山水是一种审美的行为,也同样是身心修养的手段,只有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结为一种至为亲密的关系,不只是为了一时的耳目之娱,把山水视为真正的精神家园,这样画家的性灵才能够得到充分的陶冶。郭熙运用儒家思想建立起了自己的绘画理论,郭熙有这样的论述:“易直子谅,油然之心生,则人啼笑情状,物之尖斜偃侧,自然列布于心中,不觉见之于笔下。”郭熙也视诚心在绘画中的重要性。“易直子谅”是一种心灵境界,儒家文化中就有诚的内涵,主要体现为“和易”、“正直”、“慈爱”、“诚信”之心,郭熙也主张这种儒家的养诚与持敬之说来丰富其绘画理论。
另外,对用墨之法,善书者亦善画、山水画者之病等观点多有论述,《林泉高致》一书阐述了诸多重要的观点。郭思继其父郭熙的绘画观点,并在郭熙已有的绘画理论基础之上,做出了一些发展,更完善其父的绘画观,并作了《林泉高致》一书,是现今世上对中国画研究有重要影响的文献资料,其中不仅有绘画理论,亦包含着理学及哲学思想,也是研究当时社会哲学思想的重要资料。
参考文献
[1]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