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综合管理部规章制度

综合管理部规章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综合管理部规章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综合管理部规章制度

综合管理部规章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企业 规章制度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5.9 文献标识码:A

建立企业规章制度并形成体系,必须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以不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或相悖为原则,以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实际状况为依据,以保证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顺利、有效运转为目的。一套好的规章制度是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实现的剂,并具有助推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作用。

一、规章制度范畴

规章制度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法度,用于某个专业方面业务管理活动,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将这些规则以文字表述,经专门的程序审批,并以书面形式,即成为企业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以表达形式进行分类,分别包括:制度、规定、办法、条例、程序、细则,通称企业管理规章制度,或统称制度。

从广义概念分类,规章制度还包括企业的定员和定编,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的职责和权限、岗位职责、质量标准(如Iso9000、Api)、管理标准(如HSE管理体系)、操作规范和规程等。

从更宽泛的范围分类,规章制度还包括命令、决定、决议、通告,虽然这些文件具有临时性,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内容,将在后续实施或执行过程逐渐形成规章。规章制度甚至还包括生产线上的工艺文件,如工艺指导书等,这些文件是规章制度的派生性规则,是企业规章制度外延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严肃性和不二的执行性。

就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而言,还可按职能管理范围来对规章制度进行划分,如本单位的行政事务(XZ)、党群工作(DQ)、经营企划(JQ)、人力资源(RL)、计划财务(JC)、市场营销(SX)、生产安全(SR)等若干大类的规章制度。

二、规章制度地

企业规章制度产生或建立,必须因事而立、因岗而立、因责而立、因权而立。应该有严格的程序,包括规章制度的立项、起草、制订、会签、审批和印发。

(一)规章制度立项。

规章制度订立立项就是要解决为什么要订立该项制度的问题。

在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规章制度的产生和建立基本上“因事而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因事设岗,因岗生责,因责衍权,或者在现有岗位之下因事生责、因责生权。就“事”而言,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工作任务或业务事项,该事项具有长期性、可重复性和规律性,所以,必须对该事项进行规范管理,因此就有了为此订立规章制度的意义。只有订立针对于该事项的规章制度,就能解决为什么要做此“事”、谁去做此“事”、什么时间去做此“事”、在什么地方去做此“事”、怎样做此“事”的问题,俗称“5W”(why、who、when、where、what),即五个为什么。

建立规章制度订立立项制度,就是为了保证规章制度的严肃性、规范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怎样为规章制度订立进行立项,实际上就是要用书面回答“5W”问题,让该项规章制度的订立具有充分的理由,即解决好必要性的问题,能够让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和审批人信服,然后批准制订并该项规章制度。

(二)规章制度制订。

经过规章制度立项程序后,订立规章制度就有了合法的依据,事务部门据此拟订规章制度草案。起草人在拟稿之前,应该深入基层或现场进行调研,研究在该项制度立项宗旨的前提下,具体要解决哪些问题,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应采取什么措施予以应对,赋予哪些具体的管理职责和权限等等。

经过调研后形成该项规章制度的腹稿,然后围绕“为什么(目的)、干什么(管理对象)、谁去干(责任单位和职责)、怎么干(方法和程序)、何时干(完成期限)、干到什么程度(工作标准)、如何监督检查(考核办法)、如何处置(反馈完善)”等八个方面编写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基本模式如下:

(1)导言:制订本制度的目的和依据;(2)本制度适用范围;(3)本制度主要责任单位和职权;(4)本制度管理方法、规定或执行程序(包含什么情况下执行、执行到什么程度);(5)本制度实施的检查和考核;(6)本制度说明:与其他制度的衔接或矛盾回避、解释权、修订时态、废止和保密;(7)本制度起草、审核、批准;(8)本制度日期和生效日期。

规章制度文本格式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章”、“条”、“款”。有的规章制度文本的“款”,不用数字列序表述,直接重置一个段落即可。当“款”下的内容或层次过多时,则可以直接将此“款”拟订为单独的“条”。

规章制度起草完毕后,起草单位应将规章制度草案报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由职能管理进行初审,初审内容:有无立项依据、文本模式和格式是否规范、方法程序是否合理、与其他规章制度有无冲突或矛盾等等。初审的同时,职能管理部门还应针对此规章制度草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讨论,搜集修改建议或不同看法,然后形成修改意见,将规章制度草案返回起草部门进行修改。

(三)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地过程由文稿会签、领导审批、办公室核稿、文件印发、学习宣传等程序组成。规章制度过程既是规章制度取得合法身份的过程,也是规章制度能否正常出台的过程;既是规章制度宣传造势的过程,也是规章制度顺利实施的铺垫过程。规章制度拟稿责任部门应在立项、调研、拟稿的基础上,将规章制度立项的指导思想贯穿整个文稿会签过程。

经相关职能部门再审合格后的规章制度文本,应按规定的公文程序进行会签,由拟稿责任部门负责申办会签事宜。参与文稿会签的职能部门,或者是规章制度内容所牵涉到的职能部门,或者是前置或后置管理部门。规章制度文稿经职能部门会签完成后,按文件层级管理程序和要求,报领导审批。

领导审批同意后,拟稿责任部门应该将文稿会签资料的电子文本一并送厂长(经理)办公室,由厂长(经理)办公室按文件程序挂号、行文、排版、付印、发文。

发文可以有两种形式进行,一是由厂长(经理)办公室按公文管理规定直接向有关单位发文,另一种是由拟稿责任部门,也就是由相关职能部门代为发文,但事前必须与厂长(经理)办公室进行沟通,取得厂长(经理)办公室地授权,职能部门文的签收资料应在事后反馈给厂长(经理)办公室保存。

三、规章制度管理工作

实施规章制度管理,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规章制度拟订的目标,追求规章制度管理的最佳效果,使企业以尽可能少的管理资源,尽可能多地完成预期的生产经营目标。规章制度管理由一系列管理过程组成,分别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规章制度管理工作由企业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如有的企业由企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也有的由厂长(经理)办公室负责。不论是哪个部门负责,都应该主导企业规章制度的综合管理、协调和平衡。

(一)规章制度的计划管理。

规章制度的计划管理是对规章制度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和安排。

在规章制度管理工作实施前,首先要确定一定时期内规章制度管理工作的目标,其次要对规章制度管理现状和环境进行分析,然后拟订规章制度管理工作方案,最后形成规章制度管理计划,以指导一定时间内的规章制度管理工作。

规章制度职能管理部门一般于年初时,向所有职能管理部门提出本年度规章制度管理要求,征集各职能部门本年度管理意见,搜集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差异,针对现有规章制度实施差异有什么纠正规划。除此外,还要了解各职能部门所管理的规章制度,有哪些实施环境发生了变化,是否需要增补、删减、修订、废止,是否需要建立新的规章制度等等。

(二)规章制度的组织管理。

本文所指的组织是指在归口职能管理权限内,依权限安排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和活动,并在其中起牵头、引导、指挥、协调的作用,一般表意为动词。

规章制度职能管理部门应在规章制度计划基础上,按计划的时间进度和工作要求,有步骤地组织各职能部门,对各职能管理部门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对应管理。如规章制度实施情况检查、规章制度执行环境检讨、规章制度差异修订、新规章制度立项和等等。保证管理程序正义并顺畅。

规章制度组织管理者的角色,处于该项管理工作的核心地位。管理者的目的是要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是管理规章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就是说规章制度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规章制度的有效运行。规章制度组织管理者负责为达到组织目标,对各职能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度管理工作,进行必需的组合分类,授予其实施检查、调整、修订的工作职责,协调规章制度所牵涉到的各方关系,确定规章制度管理的时间要求和工作责任,并进行督导检查,促进规章制度管理工作顺利完成。

(三)规章制度的指挥管理。

这里的指挥是指基于规章制度管理职责所获得的管理权限,在此权限范围内,规章制度职能管理部门,有指挥相关职能部门做好规章制度管理工作的权力。虽然不能像上级对下级那样具有发号施令、调兵遣将的绝对权力,但是,依据管理职责和职权,规章制度职能管理部门是可以对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管理工作明确安排、提出要求、进行指导、相互沟通、解决冲突,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

规章制度的指挥管理者,如同棋局中人,真正的高手既在局中而又在局外,所谓在局中,是指与规章制度管理工作的神韵相合,能够随着规章制度管理工作的节奏而起舞,而在局外是指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规章制度管理工作,能够看到并看清规章制度管理工作中的一切状况,并对这些状况进行分析诊断,合理“用药”。

(四)规章制度的协调管理。

规章制度的协调管理就是通过规章制度职能管理部门地上下左右沟通、通气、疏通、调理,使得企业规章制度管理达到动作协调、和谐一致的标准。规章制度职能管理部门作为规章制度管理的主导部门,其协调作用就是正确处理规章制度体系内的各种关系,为规章制度体系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规章制度管理目标实现。

规章制度的协调管理,是规章制度管理过程中带有综合性、整体性的一种职能,其功能是保证规章制度所调整和规范的内容之间,以及规章制度对应职能部门之间的各项工作内容不发生矛盾、不重叠冲突,以建立规章制度之间和对应职能管理部门之间的默契配合和谐、保持整体平衡。

(五)规章制度的控制管理。

规章制度的控制管理就是按规章制度管理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对规章制度体系的运行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反馈、考核、纠偏(组织制订防止再发生措施),使规章制度管理工作能按计划顺利进行。规章制度的控制管理处于规章制度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能够反映规章制度管理工作计划是否合理,能够反映规章制度订立是否合理,能够反映规章制度执行实施是否顺利,能够反映对应的职能部门的规章制度管理工作是否正常,所以规章制度的控制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管理环节。

规章制度职能管理部门是规章制度控制的行为主体,规章制度体系和规章制度执行与实施是控制对象。规章制度地执行与实施需要对应的职能部门的控制管理力度,规章制度的执行需要调整对象的自觉性,但由于管理者和执行者的差异性,一些规章制度往往不能得到有效地执行,这就要求规章制度地监督有实效、检查有保障、反馈能及时、考核更合理、纠偏要到位,如此即能保证达到规章制度控制管理的目的。

规章制度的有效控制管理,除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之外,还应该有相应的控制工具,如制度文本编号、监督检查表格、检查反馈报告、考核公告、纠偏措施等等都要形成相对固定的格式,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控制管理模式,实行规章制度控制的统一管理。

企业规章制度门类多,数量大,条目杂,不是每个人都能了然于胸,要想快速了解本企业规章制度的内容,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规章制度检索工具。现在计算机基本普及,为快速了解规章制度内容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所以,规章制度职能管理部门应组织编制一套规章制度检索软件,保证规章制度的控制管理。

由于企业规章制度数量多,且不是所有规章制度在一个时间内订立完成,往往都是单项。从实用性角度出发,规章制度职能管理部门应建立单项规章制度归集制度,根据时间或单项规章制度的数量,组织将单项规章制度汇编集结成册,这样即方便管理,不易丢失,而且还利于查阅,随时翻看。

四、规章制度完善管理

规章制度从立项、起草、会签、的过程是规章制度的前期管理活动,而规章制度的监督、检查、反馈、考核、纠偏为规章制度的后期管理,通过规章制度的后期管理,再对规章制度进行检讨、修订、调整,是规章制度的完善管理,

规章制度地检讨即可通过检查发现问题,也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当发现问题后,规章制度职能部门应该分析这些问题:即是规章制度本身的问题、实施环境的问题,还是执行人的问题。检讨规章制度的问题,就是为促进规章制度更新、完善,更有实用性。

综合管理部规章制度范文第2篇

(一)通过学习活动,使我更加认识到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来看,《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是全行员工违规行为处理的基本依据。《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涵盖了我行各业务条线、各业务品种的主要风险点,逐环节、逐岗位列举了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明确了各种违规行为的处理方式和尺度,量化和统一了全行的制度执行,这是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的基础环节,也为管理者提供了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同时,使广大员工熟知各自岗位的违规行为及相应的处罚尺度,做到铭记于心,外化于行,令行禁止,遵守经营秩序。其次,开展学习活动是我行夯实管理基础,从严治行,遏制案件发生的必然要求。《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是在全面总结和修订原处理办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业务、新管理制度的出台,完善、增加和调整了部分处理条款,明确了违规处理依据,为贯彻落实从严治行、从严执纪,持之以恒地坚持从严管理,必将打下坚实的基础,对防范经营管理风险,遏制案件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是提高我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我行竞争力的需要。日趋激烈的竞争,是中国农业银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制度建设和执行,应当是中国农业银行面对竞争,战胜对手的看家本领。一个行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最根本的还是员工综合素质软实力。我行以开展《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学习活动为契机,引导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增强依法履职、合规经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合规经营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培养员工良好职业道德和习惯,构筑中国农业银行现代企业文化,是提升农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根本要求。

(二)学习《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的几个要点:

首先是学习要认真。要把《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落到实处,认真学习是前提。学习要认真,就是要按章按节按条按款全面学习《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的内容,对于和自己岗位、工作、所从事的业务活动有关的重点内容,要逐字逐句的认真学习,切实领会制度办法的意图和精神。事关重要的或把握不准的,还要寻找和学习源制度规定,学习操作规程和业务工作流程。其次是贯彻要到位。贯彻《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是开展这次学习活动的基本要求。贯彻要到位,就是要把《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要求的相关内容落实到自己岗位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落实到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按制度办,要按流程走,要按要求作,防止不经意违反规章制度处罚办法。最后,执行要有力。执行,不仅包括贯彻落实,而且更重要的是指管理者依照《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规定行使管理职责,对违反《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事件的处理,这是开展学习活动的关键。执行要有力,就是具有内部管理职责的干部要不折不扣地、严格地按《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规定及时准确地处理违反规章制度事项。要防止人情和不正当的权力干预,做到在制度目前人人平等,执行处罚时一视同仁。

(三)学习《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要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有重点的学习,要结合自身岗位工作和自己所处的系统条线工作去学习,去领会,去把握,去贯彻执行。

综合管理部规章制度范文第3篇

摘 要 企业管理文化是文化因素在企业这个特殊的社会组织中的投影和融合。它反映了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以及企业与社会之间在文化上的联系。企业管理文化的建设尤其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企业效益,制度文化、安全文化、营销文化、执行力文化都属于此列。

关键词 管理文化 制度 考核 培训

一、制度建设

企业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新建、废止应遵循以下原则:

(1)法制统一原则。规章制度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上级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

(2)公开透明原则。规章制度的制定应广泛征求基层单位和职工意见,做到公开、透明。

(3)实用性原则。规章制度的制定,应紧密结合行业发展的实际,既要注重实体性规章制度的制定,也要加强程序性规章制度的制定。

(4)r效性原则。企业各部门需及时根据政策变化和业务需要开展规章制度的立、废、修、止工作。

各职能部门是职责范围内规章制度的直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相关规章制度的调研、起草、报批、、实施、修订、完善和废止等工作,并负责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训工作,负责检查、监督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和落实。企业负责法规建设的部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协调各部门按照职能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废止、修改、新建等工作;对各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合法性审查;进行规章制度的汇编工作。人事劳资处应该担负如下责任:制订规章制度培训计划,负责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员工按照人事管理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人力资源体系

(一)绩效考核体系

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部门,承担督察考评和绩效考核的职责。督察考评工作应在企业领导的统一领导下,由职能部门指导实施,实行“分级管理、各负其责”,即:职能部门代表企业全面负责对各部门、承担业务的基层单位进行督察考评;相关业务部门对基层单位的业务工作和达标情况进行检查考评;企业机关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对相关工作在全系统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评。

①督察考评内容及指标制定的程序。考评职能部门根据工作职能与目标,结合实际,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和主要业务指标制定考评内容及评分标准,征求业务部门意见并请企业高层认可后执行。

业务部门根据年度目标任务,结合工作职责,制定基层单位的考评内容及评分标准,经分管领导审核后组织实施,同时报考评职能部门。

综合管理部门根据本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按季度进行分解细化,填写“季度工作任务细化表”,经分管领导签字确认后,报考评职能部门备案,作为季度考评依据。

有关职能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制定相应的考评内容与标准(统称为“未来绩效潜力指标”),经分管领导审核后作为对相关工作季度考评的依据。

②督察考评指标设计。网络运行部门按KRIF绩效考核模式设置指标,即:关键业绩指标(K)、日常绩效评价指标(R)、例外与制度评价指标(I)和未来绩效潜力指标(F)。

负责考评的职能部门根据工作量及难易程度等因素,对业务部门关键业绩指标、日常绩效评价指标、例外与制度评价指标设置不同的权重;各业务再依据此标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基层单位”或内设机构的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网络运行部门未来绩效潜力指标由“有关职能部门”根据各自分工制定考评内容及评分标准。

综合管理部门运用指标细分法将考核指标分为目标责任指标和未来绩效潜力指标两部分。目标责任指标是各部门以工作目标、主要措施、完成时限等内容将年度目标任务按季度进行分解、细化,并依据工作量、难易程度、重要性和责任大小等设置合理的分值。未来绩效潜力指标及评分标准由“有关职能部门”设置。

(二)薪酬体系

企业系统工资薪金的统一管理一般由人事劳资部门执行。但是在具体工资薪金计算中,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企业本部和所在市区辖区内的工资分配;第二部分是由人事部门分配工资总额,所属区县单位自行计算具体的分配方案。

(三)培训体系

①通过掌握本企业专业技术职称情况,围绕企业自身所在行业和岗位设置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好培训和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等工作。

企业在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时,应该坚持科学管理、规范鉴定行为、满足鉴定需求、优质服务顾客、尊重客观实际、公正对待考生、坚持持续改进。

②深化学习,以系统的培训造就员工。可以通过开发电子化学习平台,借助电子化学习平台,可以解决了“工学矛盾”,帮助员工开展自主学习和自助学习,实现了“全员培训”的发展理念,可以通过加强培训过程的痕迹化管理,使培训工作在系统内统一标准,统一考核、统一流程、统一管理。电子化学习平台课程可以围绕企业实际设置课程内容。笔者开率,学习课程的具体内容拟涵盖:供应链管理、服务学概论、团队沟通方法、交往礼仪、职业道德与自我修养、公共心理学、沟通与领导力、职业经理人的十项技能训练、压力与情绪管理、提升组织能力推动战略落实、求变与创新、国学与现代企业管理应用、目标管理与绩效、中国当前经济形式与政策分析等。

参考文献:

综合管理部规章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规章制度 执行力 制度建设 企业文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企业的平稳运行,离不开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石。规章制度是企业为了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依照法律法规、政策制定的具有指导性和约束力的规则,是法律、政策的具体化,是员工行动的准则和依据。然而规章制度的建立只是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一个工作规范的平台,制度作用的发挥更依赖于制度能够被有效的贯彻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各种矛盾的产生不是因为规章制度没有建立健全,而是执行力欠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何加强规章制度的落实,提升制度执行力,让规章制度更好地为企业的运行保驾护航?要从事前规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以及企业自身的影响力等几个方面来管理,把握制度建立、执行的每一个环节,真正把制度的作用发挥出来,服务于企业管理。

1. 从源头抓起,事前规范,即保障规章制度制订的科学性。规章制度自身完善,是进入执行程序的前提,如果制度本身有缺陷,必将影响制度有效地贯彻执行,所以制订规章制度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规章制度的合理性。规章制度的制订,既要遵从法律、法规,还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要在广泛调查研究、缜密分析的基础上制订,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综合考虑执行成本。在制订过程中要杜绝两种倾向:一是过于细密,实际执行中难以达到,或执行成本过高,执行起来反而降低企业运行效率;二是理论大于实际,条文过宽,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起不到约束、指导作用。同时,还要注意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能与国家、上级的有关政策相抵触,或是与企业内部其他规章制度不协调,或是朝令夕改,让员工无所适从,使企业的制度逐渐失去权威性。严谨、合理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员工对制度的尊重和遵守。

(2)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规章制度的执行需要执行者和被执行者的配合共同完成,所以制度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规程,而不能流于文字表述。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表现在制度本身既要有原则性要求,又要有程序性规定;既要有宏观架构,又要有微观措施。否则规章制度就会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在制度制订时就要尽可能地让执行者有“章”可循,让被执行者有“法”可依。

2. 事中控制,即要保障规章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制度不能仅停留在纸上,挂在墙上,也就是说,有了规章制度并不等于说一定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能否严格贯彻执行制度,往往更为关键。在执行中要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的原则。一是在执行对象上,对事不对人,要做到同一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企业中的任何人都要受到制度的约束,尤其是决策者、管理者更应成为制度执行的推动者。二是在执行时间上,不要前紧后松或忽松忽紧,领导重视了,或是上级部门检查了,就抓一下,使制度成了形式主义,执行起来虎头蛇尾,要保证始终如一地执行。三是在执行空间上,要防止执行制度走样,出现随意性大、透明度不高、下不为例或特例变通的情况,致使“老实人”吃亏,人为地削弱制度执行的严肃性,要在贯彻落实中不留执行盲区和死角。制度建立和执行是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与逐步得到完善的动态过程,制度执行的过程,也是制度完善的过程,通过认真贯彻执行找出制度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依据。

3. 事后监督,即是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考核,是对制度执行过程的跟踪。企业建立了全面的制度,还要建立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没有相应的考核体系或者考核力度不够,制度执行起来往往会打折扣,所以要为规章制度执行营造良好的氛围,建立一套监督考核体系,来保证制度的执行。如果遵守和不遵守制度没有相应的奖惩或奖惩力度不够,就不足以引起重视,长期下去,也就丧失了遵守制度的意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奖惩适当,有压力有动力,激发被执行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制度贯彻执行的初衷。一个有效的考核体系,应该包括考核部门、考核标准、考核程序、奖惩标准等,还要有对考核责任部门对考核不及时或考核不力的考核督办,失去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综合管理部规章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高校合并

根据高校档案信息形成的规律,可把高校档案分为党政管理档案、教学档案、科研档案、设备档案、人力资源档案、财会档案,再加上报表统计一项共七大类。对这些档案的管理具有以下作用:一是可以把档案事业各构成要素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使档案事业在复杂的环境中顺利进行;二是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去寻求成功的管理经验与规律;三是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开发档案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档案管理有以下要求:一是对人的要求,包括对分管领导及档案干部队伍的要求。分管领导应对所分管的档案工作的历史、现状、今后发展思路以及档案队伍思想状况、知识水平、年龄结构等有基本的了解,以便对档案队伍的管理创新进行有效考核,从而对管理创新形成强大的推动力。档案干部队伍则要积极参与管理创新,在档案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档案工作规章制度的要求。这些规章制度不能仅停留在以往的水平上,而要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档案工作部门和业务部门应适时调整不适应社会改革变化的档案工作规章制度,以适应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档案工作规章制度要真正纳入单位的各项管理中,不能仅停留在纸面上,而应真正和单位各项管理活动融为一体。三是对现代化设备的要求。现代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实现现代化管理。不仅要有硬件设备,更重要的是档案工作者要掌握现代化设备的应用问题,使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得到普遍应用,从而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水平。

针对我校是合并后形成的院校,本文对合并院校的档案管理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对合并前各单位的档案应根据原有馆(室)藏特点、适用范围、利用方便的情况,采取统一管理、分散存放的办法, 即原馆(室)原地存藏各单位。一个机关的档案,应集中保存在一个机关档案室;一个全宗的档案不宜分散保管,不同全宗的档案也不能混杂。只需将原形成馆藏的检索工具复制一份呈交给学校新成立的档案馆。

其二,继续做好原单位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如合并前各校在教学、科研甚至管理方面,按年度计划中项目的连续性在合并时未完成的项目等方面产生的档案继续进行收集、整理工作。合并时,各校废止不用的图章、牌匾、奖品、证书、校级文物、纪念品等,应由学校的档案部门继续做好收集、整理、保管等项工作,以保持原全宗档案的有机联系。

第三,对合并后形成的档案,要采取高起点的管理模式。按照档案工作的规律,首先要建立适合保存档案的专用库房。要求恒温、恒湿、防尘、遮光、消防安全,馆藏容量在10~15年左右。其次是组建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要符合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需要,工作人员要有热爱档案事业的奉献精神,人人要有管理档案的较强能力。

第四,建立档案网络。这一网络既要兼顾合并前各馆(室)藏的特点,更要注意合并后档案工作发展的新要求。笔者以为可取的模式是:合并后的高校设总馆即综合档案馆,原有的各校档案馆(室)设综合档案室,综合档案馆主要负责管理好合并后的各门类档案的同时,还必须在行政与业务上对本校所属各分校的综合档案室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综合档案馆为基层单位档案工作服务。一方面是本专业管理体制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综合档案馆本身工作的需要。档案室接受综合档案馆的领导,继续做好原有档案的保管与利用,及时又要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编制各种目录、卡片、索引,编制各种参考资料,以便及时、主动地提供档案信息,为机关领导和各项工作服务。综合档案馆成立后,按照档案产生的不同来源,建立与学校党政机构、学科专业设置、科研方向选定等相适应的由综合档案馆在业务上纵向领导,在行政上横向联系的档案工作网络。学校任何一个职能部门要按方便收集的原则确定相应数量的专、兼职档案员,这些专、兼职档案员在行政上属各部门领导,业务上由档案馆领导,以便及时做好日常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最后移交档案馆(室)的暂时性工作。

第五,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按规范化动作。新校的档案工作虽在起步阶段,但原有各单位在档案的业务管理模式上有较为可行的规章制度,这些原有的模式或规章制度, 为新校档案的科学而规范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新校档案管理运作前,要博采众长。继承和发扬原有规章制度的科学部分,建立和健全新的管理运作模式,使档案的鉴定、收集、保管、利用、编研等各项工作按规范化、科学化的规则运行。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为合并后的高校信息整理提供借鉴,进行信息的整合,为以后的信息管理以及信息查询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李敏.高等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问题初探[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7(04).

[2]徐玫.关于建立高校档案管理信息网络的若干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