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儒学思想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仁爱;诚信;道德建设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的主干,它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体系博大,义理宏深。儒家思想从一定角度反映了我们民族的道德取向,体现了我们民族创造精神文明的智慧,且经历了长期社会实践的反复检验,成为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儒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对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弘扬和培育其中华民族精神,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儒家仁爱思想及其内涵
“仁”是儒家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范畴,在《论语》中提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9次(其中一处“仁”作“人”讲,另有三处系重复)。“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其基本内涵表现为克己复礼、推己及人、无求生害仁、为政以德。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此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在孔子看来,实施仁的推及要建立在两个原则和前提之上,一是人道的原则,即把别人看成和自己一样的人,尊重别人的人格,二是理性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建立在人类共同的是非、善恶、美丑这样的基础之上。上述儒家仁爱观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被历代统治者所提倡,成为国学中具有超时代性的进步观。
二、以“仁者爱人”思想熏陶大学生典型培育
儒家仁爱思想是调节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道德手段。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儒家所倡导的敬德保民、厚德仁民思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人权”意识。尽管“保民”的动机是维护封建专制,“仁民”的措施也往往落空,但“人”的生命价值却由此获得承认和尊重,并受到“礼”、“法”的保护。这不仅完全可以作为现代人权的逻辑起点,而且他较之于西方所谓天赋人权更现实、更直接、更朴素、更加通俗和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从这样的逻辑前提出发,对于社会大众来说,人权既不神秘,也不深奥。它一目了然地告诉人们,作为个体,我们每一个人自己所需要的生存、自由、平等、安全、人格、尊严等权利,别人也都是需要的。如果人们在自己的行为过程中,能够设身处地以维护、捍卫自己权利的态度来维护、捍卫他人的权利。那么,苦难的世界就会成为真正美好的人间。
仁爱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典型的挖掘和培养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以德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化人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得到全面发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尚德、重德、注重德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使得人们在实践中具有“仁”的自觉性,进而将理性自觉与主观能动性紧密的结合起来,由“仁”到“知”。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就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学习不仅指理论知识的获得,而且还包括个人道德的修养,特别是当今大学生要在学习时不能光啃书本上的知识,要勤于思考,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心灵的伦理道德,然后外化为社会实践活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强调了学贵能用,这告诫当今大学生在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时,要努力完善自己,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多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长才干,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儒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便具有现实性。这一系列思想是我们进行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深厚文化土壤,只有汲取仁学思想中的精髓,发挥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有的放矢的做好典型培养,进而以优秀模范典型示范带动普通学生践行优秀传统文化。
三、儒家诚信思想及其内涵
诚信是儒学中又一重要观念。儒家把诚信视为修身的基础,言行的出发点,事业成功的保证,并提升为道德核心。故称人不可不忠信,背弃诚信,则被人鄙视、谴责,遵守诚信与否,成为社会上衡量人与事的尺度。在中国的传统道德中,“信”是五常之一,是君子处理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诚”具有最高的道德境界。古人早已看到了诚信对于个人、国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民无信不立”,“思诚者,人之道也。”君主行忠信,可以保一身;君主行忠信,可以保一国。在社会交际中,孔子认为与人相处要表里一致,反对与人交往中的“巧言、令色、足恭”和“匿怨而友其人”,并以此为耻。孔子还主张“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以诚信为道德准则,做到言行一致,用于当今的生活中,同样可建构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这同样也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科学而积极的交往方式,心胸开阔,以诚待人。交友方面,君子“尊贤而客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认为既要尊敬贤人,同时也容得下一般的人,称赞有才德之人,同情没有能力的人,要求人不要自傲,要和人相容相处,这和今天提倡的平易近人、宽容谅解是一致的。这都是人际交往中的以诚为信,以诚待人。
四、以诚信思想熏陶大学生典型培育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校园早已不能独善其身。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道德判断标准丧失,是非不明,荣辱不分,善恶不辨,美丑不分,行为失范的现象时时可见。诚信是无价的。儒家历来以“诚”为立身、立业、立国之本,并且重视“诚信”的实践,强调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儒家诚信思想在引领大学生先进典型上至少给我了我们以下三方面的提示:第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两千多年前的圣人叮咛,应该成为当今第一号的警世名言。“信”首先要求在人际交往中要守信用,表里如一,所谓“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往和相互的信任与尊重。信要求人的行为保持一贯性,不能朝三暮四,翻云覆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在不断完善,信用制度、信用体制正在建立,因而大学生应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以道德信用自律。第二、诚信引导大学生追求真、善、美。“讲信修睦,修己及人”的思想,启示我们要信守“诚实守信”传统职业美德。更有后世的儒家思想家把“诚”当作人生的最高理想,将其描绘成一种至静至灵的神秘的人生境界。诚信观在培养中华民族朴实宽厚、信守如一的性格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诚信居于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核心地位,儒家历来重视“诚信”的实践,强调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诚信”之德,是个人立身之本,是国家立国之本。儒家认为诚是德行的基础,至诚则众德自备,其他的道德规范都必须建立在诚的基础上,符合诚的要求。构建大学校园良好的诚信关系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在大学校园后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务求实效等时代精神。学校作为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要以开展诚信教育为抓手,要将诚信教育要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道德建设倡议,综观其内容,充分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尤其吸收、借鉴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的完善结合,为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做出榜样。综合上述,我们对儒学中具有的仁爱、诚信观念进行的重新认识,对发扬其优秀传统,服务为道德之本、行为之源,培育当代大学生模范典型具有普遍的借鉴和启发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武汉:武汉大学出社,2006.1
[2]吴立群.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船山学刊,2008.3
1.创设探究学习的良好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课堂关注度。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氛围直接影响着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效果。有的老师认为德育教育是件很严肃的事情,因而把课堂弄得庄严肃穆。其实,要将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内化成学生的行为,课堂中必须让学生参与,在活动、讨论、反思中达到知意行的统一。良好的学习气氛对课堂教学至关重要,没有良好的课堂气氛,就不可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好的教学方法也难以发挥作用。试想,在课堂上如果老师讲什么,学生便听什么,机械地记什么,也就没有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就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更谈不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人云亦云、机械模仿、照本宣科、僵化保守的人。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和情感交相融合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主动体验的过程,更需要民主的学习气氛作为基础。
我认为新课程思想品德教学,在教学中营造与文本内容相似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知学习内容,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的知识不断升华。要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情境的内容形式,应根据课的内容和不同的年龄段来创设,而切忌为情境而情境,搞花架子,牵强附会,哗众取宠,使情境庸俗化。(2)目的明确,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发现问题的所在,明白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3)针对性强,问题情境要与本课的主题相符。(4)主题鲜明,情境的指向要明确,牵涉面不要太广,以免学生无法下手。(5)贴近学生实际,内容必须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话讲。
2.设计较好的课堂问题,激活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思维,做到用心去思考问题,用心去解决问题。
问题教学是学科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堂教学体现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要体现本节课的问题,同时学生的学也离不开教师的设问,所以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尽可能在教学中挖掘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同时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提问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应用“较好的设计问题”来进行教学,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教学问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1)设计的问题应该紧紧围绕教学文本的内容展开,不可偏题。(2)问题的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易难度,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就近的发展区域”内获得进步,从而逐步的解决问题。(3)问题的设计应体现一定的实践活动性,教师应该将问题的设计置于一定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有所积累,从而提高他们问题探究的技能水平。要能让学生思维更好的动起来 。
3.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做学生知识的引导者。
理念是行动的支柱,创新是课程的灵魂,实践是课程的关键。探究性教学具有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主体性、实践性与探索性的特征,实际操作中,需要教师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即由过去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③通过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人。其次,学科知识、方法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可以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得以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的。探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会学和乐学,它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地探索和实践。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形式是多样的,一般分为定向探究和自由探究。根据学科课程的特点,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一般都采用定向研究形式。这就要求教师设计探究活动时,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假设,明确探究方向;让学生动手收集材料,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给学生交流学习成果的机会,学会合作学习;师生共同验证、综合评价探究结果,达成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面对的不是现成的陈述性知识或程式化的练习题,而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他们需要通过自主的、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来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并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体验情感。
自XX年9月以来,我积极参加委机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各项活动,我认真学习,做好笔记,深入思考。同时,按照科学活动办的要求,也组织本处同志开展自学和座谈,通过学习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科学的内涵、根本依据、根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的理解。明白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根本依据是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其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总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我们应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紧紧围绕工作,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实践
当前,我区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多区域合作蓬勃兴起,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尤其是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批准设立钦州保税港区,为我区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我们掌握运用科学理论,正确判断形势,深刻认识区情,全面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完善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中实现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把我区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和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认为,要实现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两新”目标,区域合作应先行。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思想,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真正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工作中做到循序渐进、求真务实,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改进作风。为实现自治区提出的“两新”奋斗目标,紧紧围绕作好区域经济合作处的工作,我先后牵头组织或参与了国际区域合作(gms/carec)协调小组办公室工作会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各方日常工作办公室联络员会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合作与泛北湾经济合作研讨会,按自治区领导要求,开展《越南经济动荡对广西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参与《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决定》的起草,陪同国家发改委参加了东盟-湄公河流域发展合作第十次部长级会议并提出我区参与合作的建议,参加广西广东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座谈会,组织召开广西应对美国次贷危机研讨会,并形成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的文字材料供领导参考等一系列工作,并力求将科学发展观思想贯穿其中。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一)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例如:在九年级思想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班里的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搜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同学能很好的联系初二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二)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三、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
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一)教会学生如何“看”书。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 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那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二)教会学生怎样提问。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
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做为学生提问的素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19世纪后半期开始,韩国被动地卷入到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在这期间,虽然也出现过斥邪卫正论、开化论等思想,但韩国最终没有逃脱被日本殖民统治(1910?1945)的命运。亡国后的朝鲜士人在经过反复思索后得出了所谓的“儒教亡国论”。尽管如此,韩国的近代化不能说是完全失败的。在之后不到百年的时间内,曾经是韩国弱项的科学技术一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韩国的经济实力也一举迈进世界前列。不仅如此,韩国还成功实现了有步骤的民主主义,创造了世人瞩目的“汉江奇迹”。于是,韩国社会纷纷在思考一个问题,即“我们为什么会成功”。最后,学者们从传统的儒学思想中找到了答案,这就是所谓的“儒教资本主义论”。
韩国学界“儒教资本主义论”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微观上,儒教文化传统对经济发展必需的人力资源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即高度的教育热潮和严格的劳动伦理是引导韩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宏观上,儒教式的政治秩序和社会传统使得国家政策得以有效地贯彻执行,并在强有力的资源动员和调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儒教式的家族共同体主义、重视诚信道德等传统伦理也对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我们有必要认识到,仅凭这些来解释韩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创造“汉江奇迹”的原因,似乎还有些牵强。因为对于资源和劳动力缺乏的韩国而言,尖端科技在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无疑占据更加优先的地位。
韩国经济能够取得如此迅速发展的源头何在?追本溯源,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关注韩国社会自古以来“主知”的传统,这种传统与儒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尽管韩国本土思想中存在很多“儒式因素”,但中国儒学的传入无疑对韩国儒学的系统化、理论化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14世纪末开始,朝鲜王朝开始大举吸收朱子性理学,并将其树立为国家的统治理念。朝鲜王朝建国的主体力量便是以朱子学为宗的士大夫,他们既是官僚又是学者,并在建国后形成了能够左右王权的权力集团。尽管如此,朝鲜王朝的权力结构依然是倾向于权力分散和权力牵制,以此来确保政治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同时又以构建儒家的民本政治为目标。为了推动仁政的顺利实施,兼具学者和政治家双重身份的士人们对社会怀有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当时的社会现实决定了学派和政派的一致性,学术论争的结果往往决定着政治权力的走向,朝鲜时期三大学术论争能够持续数百年之久并呈现集团性的特征也与此紧密相关。在此氛围下,以性理学为代表的儒学思想在500余年的朝鲜王朝,一直占据思想界的主流地位,也形成了更加注重逻辑分析、更具合理主义倾向的韩国儒学思想,这就为韩国社会的“主知”传统烙下了深深印记。
正是得益于这种“主知”传统,韩国才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吸收西方的先进科技,并实现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自主研发。在战后40余年的时间里,韩国的国民收入就增加了100倍以上。不仅如此,这种浓厚的知性传统也使得那些要求高度知识储备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在韩国实现了成功发展,为韩国经济的腾飞发挥了重要的助力作用。
本书主要以中国学者的视角首次从思想史角度全面系统梳理了韩国儒学的发展,重在从学脉、学理上对韩国儒学思想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考察。本书首先从韩国儒学的渊源谈起,从檀君神话以及记录韩国古代历史的文献资料出发,考察了古代韩国人的精神世界,并由此发现中韩儒学的共通之处;其次按照年代史的顺序依次考察了韩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统一新罗时期、高丽时期以及朝鲜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分析过程中重点介绍各个时期儒学思想发展的特色,然后考察其中代表学者的儒学思想。在分析朝鲜儒学思想的过程中,除了对前期退溪李辍⒗豕壤铉淼却笕逖术思想的阐述外,还对朝鲜后期的各个学派如性理学、礼学、阳明学、实学的学问特征及代表人物进行了考察。对于目前学界没有重点关注的朝鲜后期最大的思想论争――湖洛论争的具体论题以及论争焦点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整理;接下来对韩国近代儒学对西方文明的回应、韩国近代民族宗教运动以及现代韩国社会对儒学的认识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尤其对国内学界比较关注的现代韩国社会的儒教资本主义、儒教家庭主义、亚洲价值等进行了重点考察;最后结论部分主要从道德与义理的重视、性理学概念的创新、民族主体性的弘扬三个方面综合分析了韩国儒学对中国儒学的贡献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