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美术教学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初中学段,美术是其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质和审美意识,需要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关键阶段,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当抓住这一关键阶段,肩负起提升学生绘画技能和欣赏水平的重任。
一、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结合的优点
从美术教学的本质上讲,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开设美术课程的重要原因。因此,将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的结合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点。
1.有助于优化美术教学的组织结构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美育将陶冶学生的情操作为根本目的。初中美术教师在开展美育时将美术教学作为依托,通过不断创新美术教学的方式,优化和重组美术教学的组织结构,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进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标。如,初中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以情感作为导向,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了解艺术家的生平事迹和创作经历,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情感价值。同时,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的结合既能够优化教学氛围,又能够不断增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
将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结合,既能够提升美术教学效能,又能够保证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以往,部分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对专业知识的讲解,并未注重提升美术课程的艺术价值,未能将美术与生活充分结合。这样会导致美术教学中的美育价值难以得到切实发挥,进而对初中生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的培养产生消极的影响[1]。美术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类学科,将美术教学与实际生活充分融合,可以为美术作品欣赏提供相应的生活基础,进而完善学生的审美观念。初中美术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审美观念的引导,帮助学生提升认知美和欣赏美的能力,用正确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3.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的结合主要体现为美术教学与学生价值观念的结合,这种结合既能够使初中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强化,又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应当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推动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的融合,提升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以此推动美育作用的发挥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美术教学的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的一些因素导致美育难以有效地渗透初中美术教学。
1.部分学校、教师和家长缺乏对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视
从学校的角度讲,部分学校过于关注升学率,将提高升学率作为打造学校良好口碑和品牌的有效途径[2]。在这种观念下,这些学校在设置课程时更加注重文化课程的设置,导致美术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另外,一些学校出现了片面追求学生考试成绩提升而占用美术课程教学时间的情况,降低了美术课程教学的质量,不利于美育的渗透。从初中美术教师的角度讲,受到功利化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学校不重视美术教学,导致一些美术教师缺乏对美术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对美术教学的内容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在实际开展教学工作时未能有效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另外,由于一些学校缺乏美术教学需要的教学环境和设备,导致一些美术教师未能很好地利用教学资源。从家长的角度讲,部分家长认为学生花费时间和精力学习美术是不必要的,这种观念容易扼杀学生的美术兴趣,打击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
2.部分初中美术教师对于美术的理解较为片面
美育本质上是对学生开展相应的审美教育或者情感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与提升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其不断完善自身的思想情感,进而呈现出更好的精神面貌。社会对初中学科教学提出了美育要求,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使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初中美术教学中也应当涵盖美育的内容[3]。但是,一些初中美术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时,更加注重教授学科技能、方法等内容,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这导致初中美术教学中缺乏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内容,进而导致美育的融入较为片面和浅显。
3.部分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陈旧
部分初中美术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和陈旧,阻碍了美育的有效渗透。部分初中美术教师将灌输作为主要的手段,但是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导致学生缺乏对美的感受,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创造美。另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原本具有的审美能力往往会弱化。
三、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初中美术教师应当将初中美术学科的教学特点与美育紧密联系起来,积极转变固有的美术教学观念,增强美育的渗透力度,保证在实现美育目标的前提条件下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培养。
1.转变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初中美术教学与美育渗透的认知
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不仅仅与教师、学生家长有关,还与学校有着重要的关联。基于此,从学校层面讲,其必须走出对初中美术教学的思想误区,对初中美术教学多加重视。其一,学校应当加大对初中美术教学的资金投入,补充美术教学相关设施设备等,如,增设美术室,积极添加各种美术相关器材,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4]。其二,学校要保证美术课程课时充足,尽可能地将美术教育纳入教师考核体系,以保证初中美术教师能够高质量完成美育渗透。其三,学校还要格外注重对初中美术教师团队的建设,将优秀的美术专业人才引入学校或者加强初中美术教师的培训、进修等工作,保证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得以提升,从而促进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从教师层面讲,初中美术教师应当不断地创新教学,丰富自身的美术教学经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从而使美育渗透更加符合当下的要求。从家长层面讲,初中美术教师应当积极转变学生家长对美术学科的态度,尽可能地帮助部分家长转变原有错误观念,使其认识到美术教学以及美育渗透的重要性。为此,初中美术教师可以召开家长会、开展家访或者创建相应的微信群,这样不仅能够让家长认识到美术学科的重要性,而且能够获得家长对初中美术教学的支持和配合,从而使美术教学与美育渗透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达到以美育人的根本目的。
2.全面提升初中美术教师的美育素养
初中美术教师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美育素养,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丰富自身的学识,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美育渗透初中美术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初中美术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的美术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从而让学生放松身心,更自由地表达情感[5]。如,在开展室外素描教学时,教师需要先在教室里让学生了解教学的目标和绘画技法要点,然后引导学生在自然中开展素描练习,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描绘物象,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又如,在初中美术《静物写生》一课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静物照片,让学生观察和欣赏,理解其中蕴含的美,进而引出绘画的主题;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静物相关的专业知识;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与总结,同时要明确写生时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然后,教师可以带学生到当地博物馆、美术馆等拥有丰富美术资源的场所,欣赏名家作品;最后,教师让学生选择令人印象深刻的静物,使其在实践中掌握构图、色彩运用等的基本方法。
3.依托初中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促进美育的有效渗透
依托初中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促进美育的有效渗透,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首先,依托美术鉴赏内容,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美主要包括欣赏和鉴别两个方面,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是一种较为主观的意识活动,而鉴别是对作品的层次和质量进行评判的过程。只有在具备欣赏美的能力的情况下,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才能够得到提升。教师要保证初中生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念,保证其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鉴别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价值判断是正确的。初中生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提升审美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启发,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美的形式,鉴别美与丑。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欣赏不同的美术作品能够使学生的意志、思想和情感向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在美术欣赏课程中,欣赏的内容包括很多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年画、脸谱等,这些内容不仅包含了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民间艺术。以《北京故宫》一课的教学为例,在鉴赏《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讲解作品蕴含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6]。同时,在深入挖掘美术作品的内涵时,教师应当凸显其教育价值,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会鉴赏美,使学生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精湛的美术技法和深刻的艺术内涵,进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得以发展。其次,依托美术绘画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绘画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助于实现美育的目标,而且能够使美术教师利用绘画课程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美术绘画课程中包含了多种表现形式,如曲、折、横、竖等,其中,曲、折将动态美更好地呈现出来,而横与竖则呈现出一种静态之美。绘画使用的色彩十分丰富,既能够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又有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如,红色象征着热情,也具有警示危险的作用。由于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的不同,部分学生对于色彩的认知并不深入,往往单纯地认为某种色彩好看或不好看,实际上只有合理搭配色彩,才能够使作品获得不错的视觉效果。因此,教师要辩证地对待知识教学,帮助学生积累基本常识。初中美术教师在丰富绘画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绘画的多种形式,如国画、油画以及素描等,结合不同绘画形式的特点,准确地找出最合适的美育渗透方法。如,在让学生学习国画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深刻地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促使其更深层次地认知国画的高雅和独特性。初中美术教师应当认真研究美术绘画课程,在每一节美术绘画课程中明确美育渗透的切入点,进而推动初中美术教学和美育的有机结合[7]。最后,依托美术工艺内容,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一般情况下,美术工艺课程和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关联,美术工艺的发展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基于这种认知,初中美术教师可以依托工艺课程开展相应的美育渗透活动,以此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得到培养。如,我国的民间艺术中既包括各种各样的工艺技艺,又蕴含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不同时期的民间工艺既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不同时期的社会风俗和思想,又能够增强学生对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容的了解。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剪纸,使其近距离感受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4.创新教学模式,使美育的渗透效果得以优化
初中美术教学的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应试观念的影响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制约,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有效拓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教师应当不断丰富初中美术教学的内容,将美育知识融入其中,活跃美术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以《校园的春天》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初中美术教师可以组织校园拍摄或者写生活动,要求学生选择的拍摄角度能够引起其他学生的讨论或者欣赏;如果条件不允许,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优秀的作品并以投影的方式展示,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内容、色彩,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素质。初中美术的创新教学模式还可以体现在剪纸、工笔画、皮影、书法等方面。以《漫步书法世界》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介绍一些书体的特点,让学生对书法技巧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把握,以此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技巧,进而思考人生的真谛[8]。如,楷书具有横平竖直、字体方正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楷书特点的同时,体会为人处世的道理。结语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需要各相关主体明确自身的职责,在此基础上,转变学校、教师和家长对美术教学的认知,全面提升初中美术教师的美育素养,依托初中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促进美育的有效渗透,创新初中美术教学模式,优化美育的渗透效果,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贾玉珍.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实践与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1):120-122.
[2]唐振燕.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21(26):61-62.
[3]郭锦昌.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思考[J].知识窗(教师版),2021(3):112.
[4]王秀琴.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渗透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5):113-114.
[5]李敏.关于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方法探讨[J].中华少年,2019(31):199-200.
[6]晁英.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思想的有效策略[J].中华少年,2019(27):141.
[7]李娜.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方法研究[J].中华少年,2019(17):152.
关键词: 初中美术 基础绘画教学 教学方法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性极强的学科,不仅在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还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随着人们对艺术的追求,美术教育随之得到了重视。初中是学生审美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因此在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中,初中美术老师要利用现行的人教版美术教材,灵活多样地对学生进行授课,寓教于乐。
一、人教版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的特点
(一)具有概括性和向导性
人教版初中美术基础绘画课程标准中提出具有概括性和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且提出这些标准可供选择的教学活动方式建议,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例如,在八年级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现实多种多样的表现(造型・表现)”中对造型要素进行讲解时,可以把学生带到一个实际的情况中讲述造型的要素:点、线、面、体块与空问、光与色、质地等,以便学生能在现实中体会美术,加深对美术的感受。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
(二)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传统的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课堂中,老师先板书美术基础知识,再由老师展示绘画作品的沉闷的授课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师生之间往往缺少有效的互动,模式仅限于老师主动授课,学生被动听课这样单一的教学形式。在人教版初中美术中,更提倡老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感受自然中的美好,领悟生活中细微的点滴,不再局限于沉闷的课堂教学。
(三)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
在人教版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实施课改之后,区别于过去的已形成的初中美术传统教学方式,现在的初中美术老师应该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根据人教版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的大纲对学生制订对应的教学方案,这样教学针对性强,有利于人们之间的有效互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从而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初中美术基础绘画的实际教学中,尽管美术老师已经非常认真负责地为学生讲解了具体的绘画原理,但是由于仅仅只是讲学的形式,因此学生实际达到的效果比较一般,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清楚老师讲的是什么,这导致学生在实际的绘画过程中难以做到得心应手。
由于人教版的教材并没有为学生设定一个硬性的发展标准,希望学生能个性化发展,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该多让学生发挥主动性。比如在美术作品的赏析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讲解对作品的理解和赏析,再讲解相关知识,这样可以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实际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人教版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面
在初中美术的基础绘画教学内容这一方面,虽然现在对美术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受之前长期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的影响,目前的教学存在一种强调让学生获得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化倾向,这种倾向,使得老师更倾向于向学生传授技巧,反而回避了审美的传授,把美术学习当做纯技术型的学习。
很多中学美术教师错误地将美术与画画单纯地画等号,美术欣赏只被当做图片欣赏,而忽略了美术欣赏中最重要的部分,不让学生自己发挥,要引导学生,做到美术审美能力与美术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步培养,这是一个需要被注意的方面。
(二)学生学习方面
由于教育环境长期对文化的重视要高于艺术,导致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并不高。
在实践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美术教学的内涵、教学手段、课型等,着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强化学生的美术基本技能,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除了要重视美术欣赏方面以外,美术创作也要重视。在实际教学中,初中美术老师要倡导学生自己多动手,体会美好,通过美术创作的方式展现出来。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承担着教会学生创作美术作品的任务。教师不应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上,而要深入挖掘出每一位学生的绘画潜能,才能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绘画的热爱,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结语
在学生的发展阶段中,初中阶段是一个审美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初中生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群体。在初中美术基础绘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这不仅是一项学习,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是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对美好事物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要做好这些教学方面的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美术改革;教学方法
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开展初中美术教学改革,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和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方法
只有彻底改变传统的美术教学观念,才能促进初中美术教学现状的改革,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侧重基本绘画技巧的掌握,忽略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在初中美术教育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美术观察能力的培养,多给学生讲授整体的观察方法及对比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学会怎样正确地观察所要描绘的物体。还要在绘画训练的同时欣赏优秀的作品并进行临摹,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同时还需要改革教学模式,积极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等新型电教手段实施教学,这样,通过对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使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二、开展初中美术教学改革,应结合时代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及
时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时展的需要
初中美术教学的内容一直以来基本上都是一成不变的,这样我们的美术教学就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在电子信息等多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初中美术教学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基本技巧的传授,还应该积极迎合时展的要求,多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美术教学内容,如生活中的美术设计,多媒体动画设计等,这些美术教学内容既符合现代学生的兴趣,又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激
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初中美术教学改革,不仅需要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更需要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引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在黑板上用手画,学生们在下面看,充当的是听众的角色。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将多媒体引入初中美术课堂后,可以以多种形式服务课堂,给美术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学生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们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1.将多媒体引入初中美术课堂的好处
1.1多媒体技术降低了初中美术教学的难度
美术丰富了人们的内心世界和物质世界,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和情感观念,美术也反映出了这个时代人们的审美和真实的生活,美术推动了文明的发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能为了反映出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而用比较夸张的肢体动作来表现,但这样的动作无法完全表现出知识的内涵,学生也无法理解,这样也就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而数字化多媒体进入美术课堂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构建立体图形,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提升了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了解美术,热爱美术铺下了一条路。数字多媒体技术依托网络可以为学生演示各种流派画的演变过程,创作过程和提醒学生们需要注意的问题。多媒体技术进入初中美术课堂可以开阔学生们的创作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加立体和直观地展示教训内容,从书本上的枯燥的知识转变成多媒体上的活泼的动画和易懂的PPT,这样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增强了教学方式的弹性。数字多媒体进入初中美术课堂后,老师可以在课前准备PPT和构建美术模型,也减少了老师的工作压力。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大规模应用是时代的进步,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1.2多媒体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的学生内心还充满了好奇与疑问,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内容来吸引学生们的目光。在现代的教育中,不仅要求学生们学会知识,还要求学生们熟练的运用知识,这就要考验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多媒体技术进入初中课堂可以为教师授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改变了传统的枯燥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对学习美术的热情。在数字化背景下,初中美术课堂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板书,让学生们看着课本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的进入丰富了教学内容,多媒体进入初中美术课堂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在多媒体更直观和立体的展示下,学生们可以更深入的质疑学习的知识,在质疑中可以培养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初中美术的热情,初中的美术课是学生们在学习美术路上的启蒙课。
2.多媒体教学优化了美术教学内容
初中生的创造能力正逐步提高,而初中美术课有助于学生创造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多媒体为美术教学创设了情境,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的重难点整合起来,创造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让学生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在必要的时候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数量多,涉及面广的教学材料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被很好的集成。多媒体还可以帮助学生开扩眼界,积累素材,将老师所讲的和实际中的美术素材相结合,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内容。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严格遵循教学的严谨和艺术的美观来设计课件,使课件的设计更趋于完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更换多媒体的色调,轮廓等要素,多媒体进入初中美术课堂优化了教学内容。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美术 教学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施,中小学美术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自我完善,以便与时俱进。初中美术教育属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身体发育趋向成熟,思想意识大大提高,对新事物接受快,大多数学生对美术课也比较喜欢。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美术艺术素养为宗旨,通过激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思维活动和思维碰撞,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较好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一、灵活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认知角度看,初中生的自我控制和判断能力有限,外界主、客观因素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尽管初中美术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该课程对于学生中考升学的作用不明显,所以相当多的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学习“不感冒”,上课只是敷衍了事。因此,要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一个直观、生动、富有新意的教学情境,结合情境将要讲授的内容设计成一系列渐进性问题,使欲教学的美术知识呈现出动感和灵性,给学生出乎意料、耳目一新的感觉。要以此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逐步由好奇升华为兴趣,从而在轻松、和谐、愉悦中掌握美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
二、调动情感因素,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情感因素是初中美术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合作的基础。只有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美术学习的情感因素,使美术学习过程充满情致和韵味,让学生处于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才能时时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发展学生积极学习美术的情感态度,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教学境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情感策略:1.实行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增加对学生的感情投入,关心学生的发展,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以富有激情、善于诱导的教学语言巧妙叩开学生思维的闸门,点燃思维的火花。2.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做一做,在饶有兴致的操作中深化学生的学习情感。
三、重视对学生作品的点评,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对学生作品进行合理的点评。初中生通过美术课程学的不是专业性的美术知识,而是生活性的美术知识。初中美术的主要内容必须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未来发展。美术教师如果仅仅一味地强调学生的美术技能,就极易挫伤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机械、乏味、缺乏生活气息和个人的真实情感。美术教师的点评能够对学生的审美观念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美术教师应当在尊重学生个人劳动成果的基础之上,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为主要目的,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点评。美术教师在点评学生的作品时,应当找出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和赞扬,从而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生活的思考,并使学生将真实情感展现在美术作品当中。
在美术教学当中,教师因地制宜、灵活地变通也是尤为重要的。很多农村地区的初中学校条件较差,教学设备较少,教师不可能在每一节美术课都将美术教学用品准备齐全。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多动脑筋,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并且可塑性较好的东西来代替。
四、加强美术教师的角色转换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当中,教师一般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要跟着教师走,教师在教学当中一直扮演的是知识传授者的主要角色。教师过度注重教学的成果和知识的传授,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重视谈话法和讲授法,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单方向的,严重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新课标要求美术教师和学生应当共同打破教室的宁静,教师要经常走下讲台、走出教室,借助学生学习和生活当中的一些美术教学资源,和学生一起讨论、观察、体验以及感受。在日常的课堂活动中,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当及时地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
总之,新课改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方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而初中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培养学生艺术兴趣、提升学生精神修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初中美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改的指导思想重在“以人为本”,学生是改革受益的主体,教学改革必须想学生之所想。此外,重视美术教育,是整个教改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郭继红 新课改下的初中美术鉴赏教学探析.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