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俗文化意义

民俗文化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俗文化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俗文化意义

民俗文化意义范文第1篇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尤其作为历史文化底蕴基础,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不仅表现在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而且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对发展群众文化过程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作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

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发展;群众文化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是促进社会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群众的精神文化也可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尤其其中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本身具有明显的民族历史文化气息,通过与现代群众文化建设的结合,可使我国文化特色得到进一步发展,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因此,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群众文化建设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功能分析

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已逐渐取得群众的广泛认可与重视,原因在于群众文化在性质上本身作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无论在文化艺术内容或形式上,都可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得以承递并创新。从我国当前许多以固定形式传承的传统文化活动便可发现,即使经过漫长的岁月,但文化活动在特征上仍维持原有的风貌,如我国许多地区所沿袭的赛龙舟便为典型的文化承递例证。也有其他许多民族传统节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一种为人民所喜爱的文化传统,其不仅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展现出来,更向世界各民族展示我国丰富且悠久的文化艺术。以举世闻名的户县农民画为典型代表,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通过将传统美术形式如剪纸或雕刻等的结合,使农民画独具艺术风格,被国内外许多艺术家高度赞扬。所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将传统文化艺术中涵盖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充分体现出来,在传承与保护的同时,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以此使其成为复兴中华民族的重要内容。从群众文化特点分析,具有明显的独特性、民族特征、地域特征以及共同性等,其在不断建设发展过程中表现极为强烈。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本需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文化以及物质与精神文化等内容。其中物质文化为群众活动建设的基础,而制度文化则具有中介的作用,能够将群众的行为规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同古人所说“大江流日夜,波澜动远空。”在历史文化的不断推进过程中,群众文化建设活动只有注重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结合,才能如同江河一样奔流不息,传承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永远绚烂。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必然途径

提及传统民族文化艺术,需对文化的概念进行分析,其具体可理解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能够将社会经济形态与政治形态充分反映出来,因此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应注重发挥文化的功能。而具有明显时代烙印的民族文化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其体现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特征极为鲜明,如传统的民族习俗、服饰特色、忠孝观念以及民间传唱等。许多民族文化在历史不断推进过程中,可能昙花一现,或固化为明日黄花,也可能在内容与形式上被不断革新。但其存在仍具有一定的价值,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其中能够传承至今的历史文化传统都能够影响现今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之所以绚丽多彩,文化底蕴之所以深厚,主要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换言之,精神财富的创造无法脱离广大群众。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多元文化背景的冲击下,单纯依靠传承与保护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远远不够,应注重对我国各民族间的多样文化进行整合并不断创新,使其满足时展要求。而能够推动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进步的途径便需利用群众文化活动,从我国目前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提倡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观念便能说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可使群众文化建设中能够融入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促进我国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群众文化的建设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如前文所述,群众文化在以物质文化为基础的同时,自身也保持独立的特征,即使传统经济体制消亡的情况下,民族历史文化依然得以流传。因此群众文化发展中要求尊重民族历史,避免与历史割断。在实际继承文化遗产过程中,不仅包括民族文化艺术内容,而且包括民族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从群众文化发展内容角度,需将对劳动的赞美、纯真爱情的歌颂以及对祖国的热爱思想等融于其中,并保持在传承过程中不断进行充实。而从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角度,许多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如古诗、戏剧等都是群众艺术智慧的结晶,即使传承至今也未在体裁上发生明显的改变。另外其他许多群众文化形式也仍以原有面貌存在如挂彩灯、舞龙舞狮或杂耍等,都是群众文化活动中深受喜爱的重要内容。但也需注意在民族文化遗产中也包含许多封建性的糟粕如宗教迷信或传统道德规范等,应对其采取批判性的继承方式。而对于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也需汲取优秀成分,这样才可使我国群众文化活动更为丰富。发展群众文化需要在继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同时进行不断的改造与创新。通过除旧布新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得到不断发展。例如,在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方面,以舞龙舞狮为电表,其传统文化思想代表祭祀神灵并将邪恶驱除,是封建迷信活动的重要体现,而现今的舞龙舞狮寓意为吉祥如意或对丰收的喜悦。因此,创新过程中应将继承作为基础,而继承需以创新作为目标,这样才可使群众文化的发展避免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

民俗文化意义范文第2篇

在我国油画创作中,很多油画作品主要内容为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在油画作品中融入了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促使我国油画的民族特色得到了增强,同时,也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本文简要分析了油画创作中的民俗形象及文化意义,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油画创作;民俗形象;文化意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在我国油画创作中,开始逐渐流行借用民俗形象,涉及到了比较广泛的民俗内容,成为一种比较典型的文化现象。民俗现象指的是庶民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及制约,存在于心理、行为及语言中。我国绘画一直体现着雅俗不同的特点,但是在当代绘画中开始交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值得深入研究。

一、油画创作中民俗形象融入的原因

进入到70年代后,开始逐渐转化和分解绘画艺术,过程中,大力推广虚假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在反思这个现象时,逐渐有伤痕文艺、理性绘画等产生于油画创作领域,这些作品将民俗形象给借用了过来。其中,陈丹青的《朝圣》是民俗形象绘画的代表作。在他的组画中,主要将某一个民俗心理载体、物质民俗等体现于作品中。而程丛林的《送葬的行列》等作品则是采用了世俗形象,真实还原了客观世俗,诱发人们对民族生态进行深入的认识和思考。相较于传统文化观念的社会人,这种则是自然人,社会人统一了共性与个性,性格特征与社会特征较为浓厚;而自然人则具备生理特征,个性心理不鲜明,被俗文化氛围所笼罩,将民俗共同体的心理特征给体现出来。在绘画中广泛借用民俗形象,可以从文化和心理角度进行理解。我国民俗出现时期较长,存在着诸多的古老遗风,甚至从人类初期就出现了诸多习俗。部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变异,但是原始风格的影子依然存在。因为封建保守的影响,我国民俗缓慢发展;在封建意识及民俗约束的综合作用下,同时存在着民俗积极作用和封建意识的毒化作用,这样导致民俗文化比较的原始和封建,从而将盲目性及神秘性的特点给体现了出来。画家对民俗形象的重视,主要原因就在于其能够最为充分集中的表现民族心理素质和民族风貌,它的出现,代表着画家开始反思这些停滞的社会经济文化,将观众心底的共鸣及认同感给唤醒。

二、民俗题材绘画的特点

民俗题材绘画的出现,是在积累现代文化中,持续接受与修正俗文化所导致的。民俗题材绘画虽然统一于民间艺术,但是也有较大的差异存在,虽然都是对民俗现象进行表达,但是民俗直接派生了民间艺术,其组成了民俗,民俗活动或者民俗心理会直接制约到其形式与内容。而民俗题材绘画则属于现代文化,在时展过程中,不断的变革,选择的也是与传统民间美术不同的民俗内容,包括大过新年图、天线送子、镇宅钟馗等。相较于解放区艺术,其选择的形式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且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民俗形象绘画选择的民俗行为大部分则是没有积极意义,且是残存的;从个体及群体特征角度,明朗的面貌都是其所不具备的。借助于某一种俗像或者俗信,将哲理、民族心态给表达出来,以便促使美感知觉状态得到实现。美感体验的主体与客体分别为现代审美观念与滞留的民俗现象,有效组合了审美的矛盾。不通俗性也是民俗题材绘画的一大特点,虽然大众性、人民性是民俗现象的典型特点,但是民俗形象艺术却具备了不通俗性的特点;社会阶层出现了某种需求,进而产生某种文化现象,但是持有俗像心理的共同体并不接受大众化民俗现象的艺术,说明民俗现象艺术并不属于本阶层文化。这种不通俗性,主要是从俗像行为角度讲,有较大的差距存在于精英意识及大众审美趣味之间。民俗文化、物质民俗都比较的实用,民间艺术的辟邪、祈福特点较为浓厚。民俗现象艺术反映了人类某群体的观念,所表达的审美趣味是属于上层文化的范畴。按理来讲,上层文化代表着大众文化,但是研究社会文化结构来讲,民俗现象艺术出现了游离特点,都体现了其不够成熟。虽然表现的世俗态是普遍存在的,却将某一个文化集团的要求给反映出来,这种社会状态导致了其不通俗性的出现。民间艺术反映着民俗观念,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浓厚的浪漫性。但是民俗现象艺术虽然运用了残存俗像,却表现了比较含蓄和晦涩的文化观念,民俗的普遍性及大众性特点完全得不到体现,这种文化因素导致了不通俗性特点的出现。

三、油画创作中融合传统民俗的意义

1、拓展创新了当代油画创作技巧

当代艺术体现了当代人的精神意识,更新拓展了绘画的艺术形式;且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艺术多元化存在,非常迫切的需要借助于油画创作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给展现出来。油画艺术家需要将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及民俗元素给合理的融入到当代油画作品创作中,以便将大众民俗感情给更加浓厚的表达出来。描绘方法方面,可以将传统民俗文化中的一些因素给借鉴过来,也可以从题材角度来对民俗事物具体的描述,这样油画创作道路方可以得到有效拓展,且能够更好的发扬我国传统民俗文化。

2、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

现阶段,全球化趋势不断明显,西方文化在较大程度上冲击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容易导致人们忽略掉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而传统民俗文化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因此,就需要适当的保护传统民俗文化,避免遗落我国传统文化。因此,就可以将我国传统民俗文化适当的引入到当代油画创作中,观众在油画作品欣赏中,就能够对民俗文化进行感悟,以便更加透彻的理解民俗文化,获得精神愉悦的同时,能够自觉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民俗文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文化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有民俗形象出现于油画创作中,且开始流行。我国油画创作要想持续发展,不能够单单模仿西方油画。我国传统文化及民俗文化十分的丰富,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将其融入到当代油画创作中,能够有效拓展油画创作的思路与题材,推动我国油画创作的进步,且对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忠国.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对当代油画创作产生的作用[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0):123-125.

[2]程俊礼.当代油画创作中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元素的融合及渗透[J].美术界,2013,5(19):54-55.

民俗文化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翻译观;民俗翻译;安徽民俗

一、民俗与文化翻译

翻译除了是源语言文字向目的语转换的过程,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过程,包含了意象传递、交谈和融合等活动。吕亚娟在《浅谈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与翻译障碍》一文中提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翻译是跨文化的传播。文化翻译观则是试图研究和探索这三者之间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规律。70年代初,随着西方哲学语言论转向,文化研究逐渐步入翻译理论研究领域。80年代初“文化翻译”这一概念被正式引入我国。尤其是尤金・奈达对于翻译,与文化关系论述的理论在我国翻译界的时兴,以及王佐良先生积极倡议把翻译研究与文体学的研究结合起来,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翻译理论研究的“文学学派”一度成形。20世纪90年代初,勒菲佛尔和苏珊・巴斯奈特在合编的论文集《 翻译、历史与文化》( 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中也指出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最新发展趋势延伸并认为翻译研究已经走出形式主义的框框,应考虑向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语境延伸。

二、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民俗具有文化所具有的共性,即民族性和地方性特征。美国民俗学家查理・多尔逊教授认为,“民俗是口头的、传统的和非官方的民间文化”。正因为民俗和文化的共性,研究民俗翻译要置于文化翻译学范畴内;而民俗的特性又要求我们用独特的视角和翻译策略来解决民俗文化翻译问题。

1.安徽位于我国东南部,从地理上看,它位于长江下游,深居华东腹地。东近吴越,西接荆楚,北邻齐鲁,春秋时称为“吴头楚尾”。这里自古是南北文化汇集碰撞之地。文明悠久的安徽人杰地灵,历史上有许多重大影响的思想、学派诞生在这里,使安徽成为中华文化发达的地区之一。由于安徽地形复杂,受风土的影响,民俗习惯南北迥异;区域文化,特色鲜明。安徽名山胜水遍布境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特别是独树一帜、充满地方特色的黄梅戏、花鼓灯、徽剧和傩戏等,近年来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在信息大爆炸的今日,安徽民俗文化要走向世界,多语种的翻译活动必不可少。为符合安徽民俗翻译的诸多特点,安徽民俗翻译自然也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2.安徽民俗文化翻译策略,以直接音译为主的翻译策略出现在较多的地名、人名及约定俗称的民俗表达的翻译中。这一部分的民俗相关文化表达较为简短,口语化和本地化,不乏一些方言掺杂其中。译者通常为了贴近当地民情采取直接音译的方式固然合情合理,但是这种坦率且不加注释的直译却给译出语读者增加了不少理解困难。而有些民俗术语包涵多种文化暗指,并不源自音韵的模拟,这部分民俗术语的翻译就需要谨慎处理。例如以安徽籍艺人为主的四大徽剧戏班之一的“春台班”,译者译成“Chuntai Troupe”。春台,是一个典故名,典出《老子・道经・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指春日登眺览胜之处。因此,在翻译这类名词时适当地加入注解或许更有助于译出语读者了解安徽的民俗文化。

3.安徽地区有其独特的发展史、生态环境,由此产生的负载着相关文化的词汇、成语、典故也大相径庭。尤其是实写与虚写相互掺杂,句式参差错落,大量的修辞手法融汇其中,译者往往无从下手。比如安徽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叫做傩戏,流行于安徽贵池和九华山方圆百公里的地区,是以驱鬼疫、祈吉祥为目的的请神送祖的祭祀活动。演出前后有隆重的“迎神下架”“送神上架”和“请神”“朝庙”等傩事活动。在旅游英语中,傩事活动的过程被译成“The ritual procedure includes inviting,welcoming,and thanking spirits. Following the solemn ritual,Nuo drama is performed to entertain the spirits.”显然,“inviting,welcoming,and thanking spirits”与原文“迎神下架”“送神上架”和“请神”相比在表达形式和句法结构上出入较大,而对于文化意义的传递又存在变差。傩戏以祭祀祖先的目的为主,“神”则应被理解为“forefathers”而非“spirits”。

三、民俗文化翻译不能脱离其特定的语言环境

许多译者为了避免民俗文化因素被忽略和篡改常常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译者在民俗文化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不容忽视,在仔细调研反复琢磨后的译法,即便难以面面俱到,但是也会得到认可。而囫囵吞枣的翻译态度则会带来误解。例如,戏钟馗是盛行于安徽徽州地区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演,同时也是除煞祈福的一种形式,民间对他有“除恶状元,镇邪将军”的美名。译文“the protector against evil spirits and demons,the hero capturing ghosts”中将“状元”译成“the protector”,“将军”译成“hero”似乎有些信手拈来,天马行空。毕竟“状元”所包含的“top”的含义以及“将军”所包含的“status”的含义完全在译文中被忽略了。

总之,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归化或异化,每一种翻译策略都不是非此即彼、相互孤立的,而是应该互补长短,相辅相成。民俗文化翻译是两种文化移植和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由于民俗文化自身的特点,其翻译过程必然充满艰辛,这要求译者除了精通译出语语言文化,对本民族的民俗文化和语言文字也要有深刻了解,真正做到令译本与读者之间进行交流对话。

民俗翻译研究是中国民间艺术文化走向世界的先锋,是中西文化交流互动的载体。研究民俗文化在翻译过程中的诠释策略以及在译出语读者群中的接受程度,有利于文化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对传播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至关重要。

注:本文是河海大学文天学院校级人文社科项目“从文化翻译学角度看安徽民俗翻译”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Nida,E.A. 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7(3).

[3]吕亚娟.浅谈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与翻译障碍[J].科技咨询,2009(15).

[4]王慧杰.新疆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剑南文学,2012(11).

[5]李建军.文化翻译观[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民俗文化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花腰彝 祭龙 文化变迁

一、祭龙民俗相关研究

崇龙本来是汉族信仰,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受汉文化影响,也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崇龙习俗。[1]云南彝族、哈尼族、拉祜族、布依族、土家族、傣族、壮族等民族文化中,普遍存在龙图腾崇拜和祭龙民俗,但祭龙的风俗和信仰不尽相同。金平县汉族祭龙是祭祖,过去一般祭三天,第一天(三月初三)祭龙,第二天养龙(三月初四),第三天(三月初五)祭路。[2]金沙江河谷地区傣族祭祀活动与稻作生产的各个环节紧密关联,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的属龙日祭龙,祈求风调雨顺、保佑水稻丰产。[3]土家族祭龙由祭祖祈雨转向祭龙祈雨,但也有过“斗妖龙”、“捉龙求雨”、“压龙”等变迁,甚至有“斩杀龙子龙孙”来胁迫龙神就范的独特的祭龙求雨巫术。[4]布依族认为龙神驱除邪恶、保护庄稼和六畜,“龙出月”(农历正月)祭祀的龙神有“山龙”、“树龙”、“水龙”、“卧龙”、“圈龙”、“家龙”、“寨龙”、“出龙”、“朝门龙”、“造园龙”、“粮母龙”、“银公龙”等,各种龙神祭祀礼仪和祭词也不相同。[5]

即使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祭龙也不尽相同。红河南岸哀牢山中的哈尼人祭龙是祭祀传说中的除魔英雄日则和努戛,二月二龙抬头开始祭龙,要选两个英俊的小伙子装扮成姑娘游寨子,表达对整个民族的敬意。[6]元阳县黄草岭乡哈尼族从龙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到认为唯有龙能保佑吉祥平安、幸福昌盛,将祭龙视为最神圣的宗教活动,每年阴历正月属虎日至属马日举行五天。[7]

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使各民族的祭龙民俗正在发生文化变迁,如金平汉族祭龙的“养龙”环节和禁止本村人外出、他村人路过等禁忌已消失。[8]本文在整理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的基础上,研究花腰彝祭龙民俗的文化变迁。

二、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

(一)石屏花腰彝

花腰彝属彝族尼苏支系,自称“尼苏”,男性称“尼苏泼”,女性称“尼苏摩”。其服饰绣工精美、色彩靓丽,以大花带系腰、定情交换花腰带,汉族称其为“花腰”。主要聚居于石屏县龙武、哨冲、大桥和玉溪峨山县的大坡租、坡脚。“截至2007年底,石屏花腰彝人口仅有31403人,加上比邻峨山县有两千多人,整个花腰彝民族总共才有33600余人”。[9]P1

(二)石屏花腰彝的祭龙

祭龙(“咪嘎好”)为祭祀祖先、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康泰、团结和睦、无病无灾的仪式,内容集宗教、民间文化艺术、民俗风情歌舞为一体。一年一祭的祭小龙有三大程序:接龙、倮哦和送龙。最隆重的是12年一轮(马年正月第一个马日举行)的石屏县哨冲镇水瓜冲的祭大龙(“德培好”),“建国60多年来,仅举行过三次:第一次是1954年,属民间性质;第二次是1990年,属政府支持;第三次是2002年,属政府(哨冲镇)主办,民间(水瓜冲村民委员会)承办。”[10]P92祭大龙有四大程序:迎龙、祭龙、倮哦和送龙。

(三)祭龙程序

1.接龙。

接龙忌女性。鸣响三声礼炮、全村男丁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朝天放火药枪后,龙主率众抬“祭龙猪”等供品,举各色“龙旗”,把“龙神”迎到龙树脚下小石屋(龙宫)内。其中放有一个卵石——花腰彝英雄阿竜的化身。接着摆供品,点香烛,龙主抱出“龙”来用龙潭水净,祈念祝辞,并按年龄辈分长幼次序行礼叩头。用祭猪的扇子骨、猪心和猪血供奉龙神,然后砍一半祭猪各家分一块“祭龙肉”,拿回家挂在灶头祭地神,避灾难、镇妖驱邪,留一半祭猪聚餐。

2.倮哦。

“祭龙要跳龙,不跳荞不好。”倮哦指跳“祭龙调”,以龙头四弦伴奏,一不限人数,全村老幼都可参加;二不讲究穿戴,可披蓑衣拟求雨,可戴笠帽拟拜风,可扛锄头示铲地,可握镰刀喻收割。

3.送龙。

接龙要庄重,送龙要拜别。不同村寨的祭龙天数最少两天,多则四天。龙主在最后一天组织舞龙队到村民家中进行龙拜别。要踩高跷、敲大鼓、放火炮,隆重地把龙神送到村口。龙主在村中长者的护陪下,将龙神送回龙宫,然后返村以谢龙恩,祭龙结束。

三、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文化变迁研究

(一)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中的仪式变迁

1.科技进步和注重娱乐性使祭典祭品、仪式等精简化。

“随着民众生活方式的变迁,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必然要退出历史舞台,或者以另一种形态存在于生活文化中。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是残酷和不可避免的。”[11]P114花腰彝传统祭龙必需的两种祭品,一是一棵有尖嘴雀鸟窝的松树(保佑彝家人代代兴旺),二是象征男女生殖器官的一块通孔石头和一个能穿此孔的鹅卵石(生子添丁之意)。龙主给龙净身的水,要用当年结婚男子们分头取自东南西北的龙潭水。龙主接龙时要举行驱鬼仪式,从跪在龙树下的12个青年中抽签选出一个扮演不洁、灾难、恶魔的鬼怪,其余11人带上饭菜,手拿树枝驱赶鬼怪到翻过一座山或一条河,直到看不见龙树,表示鬼怪被山河隔开,不再回来危害村民。然后村民燃放鞭炮,入龙树林公祭,年轻人腰系树叶或棕裙,画面文身。当晚,全村小孩挨家挨户喊门,被喊的人家要给米和红糖。孩子们在大门口放一些小石头,表示龙神送来的财宝。次日早上,头家用孩子们讨来的米、糖在村里的广场上煮稀饭,并放少许“龙肉”给孩子们吃,表示他们世代享有祖神恩德。这些仪式活动都被弃用了。

神圣而繁细的传统花腰彝祭龙祭祀仪式被精简化,像送龙时,青壮男子要在身上画出恐怖狰狞的图案,手持刀、叉、棍棒、铁链等武器,以压倒邪恶,那些驱除污秽的仪式已变化为娱乐性、群体性文艺表演活动。

2.祭龙活动现代化。

花腰彝祭龙民俗随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改变,“民俗文化本来就是由民众创造和享受的,这种创造和享受绝不会放弃对新鲜文化的吸纳,也不会放弃现代化带来的便利,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所体现的是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12]P2082002年的德培好增添现代气息“一是扎彩门;二是挂条旗;三是设开幕会场;四是安排歌舞晚会;五是安排沿街表演;六是绣包展销”。[13]P223-224祭龙活动更注重形式,村民们会精心排练节目、利用现代音响、用化妆品精心打扮。

3.龙主身份变迁和参祭人员多元化。

龙主处于替民求祖、代神施福双重的地位,他在仪式活动中得到圣化。村民名为敬神,实为尊拜世俗生活中的龙主,龙主是掌管村寨一切人事的全权人。现在,龙主相当于主持人,带领村民祭献先祖、主持活动。花腰彝祭龙原本仅限于本村男性,现在,除了入龙树林接龙等关键环节外,各级领导、远亲故交都是贵客,祭龙活动趋向社交化。

(二)石屏花腰彝祭龙民俗中娱乐性活动的变迁

1.现代元素的加入使花腰彝祭龙歌舞变化。

倮哦最初带有娱神功能,“在原始先民的观念意识里,舞蹈也像祭祀、咒语、祈言祝愿、供品牺牲等一样,达到取悦神灵同等重要的方式”。[14]跳“祭龙调”歌舞是向“阿竜”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粮食丰收。现在的祭龙调更多是表演和娱乐,对原生态歌舞作改编,而且加入了创作型歌舞,舞步越来越简单。

2.现代花腰彝祭龙民俗中舞龙的多样性变化。

花腰彝舞龙是祭龙的压轴大戏。传统的祭龙活动中只有男子舞龙,现在花腰女子舞龙(凤舞龙)影响已超过了男子舞龙。“凤舞龙”改“锣鼓为奏”为“音乐为奏”,套路也和传统舞龙有所不同。还出现了男女混合舞龙的“龙凤呈祥”和“娃娃舞龙”。[15]P59花腰彝具有创新性的舞龙形式,迎合了观众口味,也丰富了祭龙活动,满足了花腰彝地区开放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

(三)石屏花腰彝女性地位在祭龙活动中的变化

传统花腰彝人认为女人是污秽的,不能碰龙。女性禁止进入祭龙的龙树林,甚至禁止从龙树林方向经过。但现在花腰“凤舞龙”,从1994年11月28日石屏县举办的第一届“中国·云南石屏豆腐节”上首次推出后走红,知名度和关注度越来越大。1997年11月18日,石屏花腰女子舞龙队参加了红河州建州40周年庆祝晚会;1999年12月,在“庆祝祖国,喜迎世纪千禧龙年”的“国安杯”中华舞龙大赛上,“凤舞龙”女子舞龙队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首次中华舞龙大赛,并夺得金奖;2008年8月8日,120名花腰姑娘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大型文艺表演,向世界展示花腰彝精彩的民族文化。“云南石屏花腰姑娘们不仅服装漂亮,而且技艺高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一朵藏在彝山深处的艺术奇葩”[16]P105-106。“凤舞龙”“凤舞龙”已成为现在祭龙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项目,提高了花腰彝女性的地位。花腰彝女性已经允许参与一些村子的公祭。

(四)石屏花腰彝祭龙对花腰彝的影响

1.祭龙使花腰彝人增加了文化的自豪感,有利于祭龙民俗的承袭。

“民俗文化的发明和传承本身,明显地表现出各民族民众的聪明和智慧,是各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体的民俗活动,不仅可以使本民族熟悉自己祖先所创造的历史文化,而且由于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17]P65过去称呼“花腰”带有贬义,今天的花腰彝的祭龙及其民族文化,使“花腰”获得了赞誉和赏识。花腰彝祭龙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花腰彝人增强了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

2.祭龙加快了花腰彝地区的开放,也使花腰彝传统文化的承袭受到威胁。

花腰彝冬暖夏凉、防火防盗的传统民居土掌房建筑样式受到现代住房样式的威胁。石屏花腰彝生活在高寒山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受教育程度低,没读过书的人大多不会讲汉语,但现在花腰彝人青年走出村寨的越来越多,他们很难回到原生地承袭古老的传统文化。“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民众的思想和生活总是随着时代前进,我们不能要求人们为保存传统的民俗文化而永远生活在艰苦的条件之下。”[18]P114当民俗被当做旅游资源开发时,民间歌舞逐渐失去了原味。“民俗文化有一定的脆弱性,它虽是民众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当社会向前发展时,它极容易消失。”[19]P114

3.花腰歌舞传承形式变化。

花腰彝歌舞原本靠口传心授,曾经面临老艺人们去世后失传的危险。政府部门、民间个人都在为花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做努力。中央乐团著名作曲家丰田先生创立“云南民族艺术传习馆”,开了在全省保护传承民族民间艺术的先河。[20]P64“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多次深入石屏花腰彝聚居的乡镇、村庄学习花腰歌舞,吸收了几十个花腰姑娘到《云南印象》剧组,把原生态的花腰歌舞编得风韵迷人。”[21]P77石屏县“龙之彝”公司,聘请花腰文化传承人做教练,招聘花腰彝青年成立花腰新娘、龙之彝艺术团歌舞表演队。但在市场化背景下,花腰彝祭龙歌舞正在面临发展创新和保持原生态的冲突。

四、结语

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正在冲击着花腰彝传统祭龙文化,对其文化构成因素产生破坏。花腰彝已经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轻一代承袭和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越来越重大。在政府部门、组织的努力下,花腰彝祭龙文化不仅不会消失,而且会不断地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吉成名.少数民族崇龙习俗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

[2][8]李国万.金平汉族三月三祭龙[J].今日民族,2010,(4).

[3]刘祖鑫,杨甫旺.傣族原始宗教研究的新视点——金沙江河谷傣族的稻作与祭祀[J].楚雄师专学报,2001,(2).

[4]胡炳章.从“鞭石”到祭龙——土家族求雨巫术的历史变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5]伍文义.简论布依族的祭龙仪式与龙崇拜观念[J].贵州民族研究,2000,(3).

[6]叶肥,王维凡.祭龙日的故事(哈尼族)[J].民间文学(故事),2010,(3).

[7]何春燕,王晨娜.云南彝族阿哲人祭龙仪式的社会功能刍论[J].思想战线,2010,(S1).

[9][16][20][21]吴志刚,车春玲.品味花腰彝[M].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10][13][15]李朝旺.花腰文化走廊[M].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民俗文化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东北民俗;影视;意蕴

1905年的《定军山》,开创了中国本土文化影像创作的先河,使本土文化剧目创作成为中国影视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文化剧目,立足传统经典文化,依托地方文化和乡土文化,将地域积淀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影像为媒介重新阐释的艺术创作形式。新时期以来,随着民俗文化价值的被认可,基于东北民俗文化的影视创作得到长足的发展。2000年以来,面对央视黄金时段电视剧严格的入选标准,东北题材剧作却出现了“来者不拒”的景象。随着《马大帅》、《希望的田野》、《老娘泪》、《圣水湖畔》、《插树岭》等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名列前三位(2006年),政府华表奖等电视剧评奖中频频榜上有名,屏幕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东北风”。东北民俗文化内涵得到挖掘,东北民风民俗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实现东北民俗文化跨区域传播。东北民俗文化题材剧目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社会上产生重要影响。但是最近几年,屏幕上几乎看不到东北民俗文化题材的剧目创作。以2015年和2016年各大网站电视剧排行榜为例:谍战剧、偶像剧、古装剧等类型占据着前十名排名,成为受众乐于接受的消费类型。因消费的趋同性,剧目创作导向受受众消费影响并产生循环递进影响,形成一个时期的创作特征。近几年,影视消费类型的崇时尚化,使东北民俗文化的影视创作面临生存挑战。如何在民俗文化价值被认可的基础上,挖掘民俗文化的时代内涵,结合社会需求完善民俗的影视创作,成为东北电影人面临的历史责任。

一.民俗文化影像意蕴的现实需求

东北题材影视创作,以影像为媒介,立足东北民俗事象,展现东北地域文化,与其他类型剧作相比,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风格。现实主义本着古希腊人“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观念,以准确而不加修饰的描述,追求逼真性或酷似性,实现对自然或当代生活的据实摹写。其一,与同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非民俗题材剧作相比。同是在对现实生活的复现中反思现实,东北民俗题材剧作极强的接地气特征,是其他创作所无法企及的。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生成于一定的地域环境中,因地域个体的因袭,形成地域民俗文化,从而作为本地域的行为准则和伦理价值标准。民俗的地域性、历史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使民俗成为反映个体生存的最真实、最直接的媒介。其二,与强调感官享受的剧作相比。新时期以来,因后现代主义对理性和秩序的解构,使创作理念呈多元化,创作者力图通过多途径寻求解构。于是,在过分强调影像外在形式的过程中,带来了对人文价值的忽视。恣意篡改历史的穿越剧、毫无节操的神剧、画面唯美的偶像剧,使追求感官刺激、注重享受的短暂性,成为影视创作的一种倾向。在这些剧作中,受众对“高大上”的娱乐追求得到满足,这是民俗题材影视作品所无法给予的。但是因“高大上”所产生的娱乐是短暂的,短暂的感官刺激之后,带来的是因娱乐作比照,更加凸显的解构困境。基于此,受众不得不去寻求被光鲜外在形式所遮蔽的人文价值,于是极接地气的民俗题材影视创作,就具有了极强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二.民俗文化影像意蕴的审美特征

影视与民俗的联姻,一方面为民俗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媒介,一方面民俗文化的意蕴审美增强了影视艺术的提升空间。1.地域环境的意蕴审美新时期以来,纵观东北题材影视创作,可谓是踩着时代的浪尖不断在困境中寻求发展。80年代,刚刚结束,文艺创作由“为政治服务”转为“对人的书写”,民俗由被诋毁被排除转为价值的被重新评估被重新认可,这无不为东北题材影视创作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遇。90年代,在社会经济形式发展重大转型的过程中,东北题材影视创作紧扣时代的脉搏,大力提升发展速度。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进入21世纪,东北题材影视创作规模得到扩大,创作手法得到完善,成为影视创作中的一个构成要素。历数东北题材影视创作,从弱小到强大,从被搁置到话语权的拥有,这是影视从业者的不懈与坚守的结果,这更是创作深深扎根东北地域的结果。影视创作是展现个体生存的媒介,因个体摆脱不掉对环境的依赖,所以对个体生存环境的影像关照成为剧作创作的可能和必须。环境是个体赖以生存的场所,影视中的环境或是注重对画面唯美的感官享受追求,或是注重不加任何修饰的质朴画面的原态展现,东北题材影视创作当属后者。无论是早期的《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篱笆•女人和狗》的农村女人三部曲,还是近期的《插树岭》、《一村之长》、《希望的田野》、《都市外乡人》,展现的都是东北纯而又纯的乡土环境。篱笆、随意堆放的篱笆院、院内的瓦房、瓦房里必不可少的火炕、串联各家各户的乡间小路,东北农村日常生活环境被毫无修饰地成为影像元素。影视作为一种艺术样式,要在真实的基础上做必要的艺术修饰,于是东北题材影视剧作的这种近似于纪实性的场景复现,可以被看做是有违于艺术。但是也正是基于此,才越发凸显东北题材影视创作的艺术魅力。场景的真实质朴,带来的是情境的身临其境和情感的真诚坦荡。《过年》《智取威虎山》万物凋零之下的漫天白雪,让受众萌生别样感受。实景的再现,激发的是对地域生活的向往,近几年东北冰雪旅游、民俗村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不说与东北题材影视创作有一定的关系。2.地域人性的意蕴审美据分析,氢、碳、氧、氦是地球表面最多的4种元素,而人体里这4种元素占的比例也最大。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个体和环境具有相通性与一致性,即个体的生存、发展、变化,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亦也反作用于环境。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文化是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而构建起来。所以,个体受环境影响所形成的性格秉志是乡土文化的构建要素。其一,地域侵染而成的个性特征东北题材影视剧大都立足东北地域自然环境,展现地域文化内蕴。白山黑水提供了丰富的物产资源,因不曾困于物质的匮乏,造就了东北人热情大方的性格特征。在《插树岭》、《希望的田野》等剧作中,当有客来访时,即便是心理有再多的怨言,招呼的热情是发自内心而不做作的。四季的分明,冬季的漫长与严寒,促就了东北人豪爽与耐忍的性格特征,造就了东北男人和女人的性格差别并不明显。如果说江南人的性格是婉约派的话,那么东北人的就是豪放派的。所以在东北题材影视创作中的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谢大脚冲破束缚的无所顾忌、敢爱敢恨,是东北人性格显著特征。其二,异域融汇而成的个性特征地域的偏安于最东北,使东北远离中原主流文化,按此看闭塞保守应是东北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地域的偏安,同时也为东北地域发展带来了机遇。东北物产的丰富,促就了闯关东精神的生成。《闯关东》以“史”的形式,展现了面对困境东北人及之后融入东北社会生活的新生东北人,勇于承担开拓进取的精神。地域战略的重要,使日俄等洋文化因素融入到东北人文精神中。因文化的多元性,促就了东北人虽保守执拗但却易于变通的性格特征。《女人进城》中面对因男人进城打工赚钱而抖起的威风,王红艳带领妇女离开固守的土地进城追寻人生价值。《女人的村庄》中面对留守妇女身份,张西凤带领大家在坚守与坚持中实现增收致富。《女人当官》中作为新任村主任的杨桂花,排除万难带领全村致富。这些人物面对环境的改变,没有一味地顺从,而是以“闯”的精神,迎难而上在转变中寻求生存、在生存中实现人生价值,彰显东北地域人文精神内质。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薛富兴.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J].文艺研究,2001(3).

[4]栾凡.东北传统民俗的生态特征及其启示[J].东北史地,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