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表演艺术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数字媒体艺术 发展概况 前沿成果表现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3.027
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也是目前艺术设计领域中最具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部分。数字媒体艺术的突出表现是“数字绘画艺术”或者“计算机美术”,其本质的表现形式包括借助数字技术或数字媒体来创作的感官艺术或设计作品,例如,利用数字技术设计制作的视频和电影、平面广告设计、工业品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及建筑表现等;其延伸的表现形式涉及范围更加广泛,包括电子游戏、网络游戏、数码摄影等。数字媒体艺术和其它艺术表现形式相区分的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其创作过程或表现形式必须全部或者部分借助数字技术手段。
从学科角度来看,数字媒体艺术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既有计算机科学知识,也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作为应用技术学科的一种,数字媒体艺术和工业设计、信息设计的关系非常紧密。此外,数字媒体艺术的传播还依赖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因此,从本质和内涵上来说,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一门艺术表现形式,是视觉艺术、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
回顾20世纪艺术和技术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大致总结出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至60年代,由于受到计算机设备本身的限制,早期的数字图形图像设计仍处在开发阶段,所以该时期是数字艺术的萌芽时期。对于计算机图像和三维计算机动画来说,70年代是很有意义的10年,因为该时期已经开始出现电脑绘画软件,表达图像设计和三维环境的技术也更加成熟。80至90年代,数字媒体艺术进入了普及和兴旺时期,该时期软件的主要进展是Photoshop开发成功,三维动画和虚拟环境设计能力的增强及数字化电影的出现。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数字媒体艺术进入了多元化的深入发展时期。互联网的出现和多媒体技术的成熟,使得该时期的数字媒体艺术不仅表现形式多样,其内容和表现力也更加成熟,形成了和传统艺术相融并存的局面。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初现繁荣。但是相对于国际数字媒体艺术水平来说,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仍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但现阶段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数字媒体艺术提供了最好的机会,首先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艺术的发展,我国大众对于数字艺术的理解和认识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并且参与其中的热情空前高涨。其次,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也对数字媒体艺术做了鼓励和支持,并且从民用和商用角度来说,数字媒体艺术已经开始渗入到影视、绘画、展览演示、广告包装等行业,并在网络广告、在线影音、电子出版、网络游戏等新媒体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曾经在全球掀起一股3D视觉潮流的3D数字电影巨制《阿凡达》是数字媒体艺术在影视领域的前沿成果表现。这部全球电影票房历史排名第一达到27亿美元的科幻影片在创作和放映过程中无处不闪耀着数字媒体艺术美的光辉。当然,这部影片取得的巨大成功是以数字媒体技术的革新为基础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率领团队耗时14年开发了《阿凡达》的数字拍摄设备,为3D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突破。在这部影片中,虚拟捕捉和抠像合成技术被詹姆斯恰到好处地利用并加以完美升华。当动作演员穿上带有感应节点的特制服装后,电影制作人员通过多角度的摄像系统可以适时捕捉到动作演员逼真的动作画面,动作演员的一举一动在电脑上即可现场看到,如动作演员做出奋力奔跑的动作,在电脑屏幕上就可以看到蓝皮肤的纳美人在特技森林场景中奔跑的逼真画面,并且通过动作演员眼部等细微部分的感应节点可以完整捕捉到眨眼、皱眉等细小的动作,增加了电影中角色表演的真实性。这种实时观看3D数字媒体拍摄效果的技术是史无前例的。詹姆斯把他亲手打造的潘多拉星球的奇幻世界以体验的方式呈现在了全球观众身边:丰富多彩的草本植物似乎就在观众的鼻子底下,触手可及;阳光般伸展的针叶花瓣似乎就覆盖着前边观众的脑袋;那些漫天飞舞的雪花般的“灵魂树”的种子包围了银幕前的每一个人……全球观众在大银幕前享受了一场身临其境、亦真亦幻的数字媒体艺术视觉盛宴。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后,数字媒体艺术已经不仅仅是艺术家独有的思维创意表达方式,而是成为了社会经济利润的增长点。所以我们相信,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一定会迎来其发展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繁荣期。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周安华,《电影艺术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关键词:基础教育;学习质量标准;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13
2015年7月11日,由广西教育厅项目办主办关于“广西基础教育学校学生学习质量标准的研究”课题研讨会在南宁市召开,以数学为例,围绕学生学习质量标准课题中重要核心概念及学业水平标准体系构建进行探讨。
一、明确“E+2+4”的研究指导思想
本课题研究贯彻落实教基二[2013]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精神,结合 “MS-EEPO有效教育”理论,探索如何确定基础教育及测评学生学业水平标准等实施。在国家教育政策上体现“2”,领会教基二〔2013〕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方向;在地域教育优势上突出“E”,解读“MS-EEPO有效教育”精髓;在研究资源上实现“4”,总课题组和3个子课题组以《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基本框架为指南,以数学学科学习质量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性研究方法构建一套科学的学习质量测评体系。
二、学生学习质量标准体系与测评研究的进展
高中组参考广州《义务教育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设计与编制》试题编制的有效思路,设想建立一套具备学业发展水平四项指标的题库。题库为测评工具开发提供思路,但标准设计和能否在短期内建立一套可操作性题库是本研究的突破口。初中组依据课程标准“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要求,重视教育公平,探索学习质量评价方式的实施,提出了以期考和作业方式进行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定性或定量、形成性或终结性评价体系。MS-EEPO体系下创设测试和实践综合评价系统保证评价多元性,具有可操作性,但具体标准有待探究。小学组用文献法将“学习质量”界定为通过学习活动而获得知识、技术、情感体验水平文化的程度。从“知识掌握”“情感态度”“学习技术”三维度进行小学四年级课堂和作业综合测评,验证知识技能测评方式可行性。综合3个子课题组研究成果,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关注测评学生的学习质量或学业水平方式,但其应达到水准的依据是什么,需要有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来支撑。
三、学习质量标准建构和学习质量测评开发之争
专家们在激烈的自由研讨之争中所反映的比较集中的问题如下:一是学习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的混淆。课题组研究精力都放在测评上,理解上存在模糊性;在研究逻辑顺序上,应把标准建立放在前面。二是对学习质量标准概念内涵理解不一。部分专家成员把学习质量的理解都局限在学业层面,在研讨中的评析都只考虑学业角度。
四、核心概念的厘定和研究方向、进程的再确认
经过激烈争论,专家们意识到必须在核心概念上达成共识,才能进行后续研究。以下是学业水平范围内对核心概念一致的观点。
质量: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
学习质量:从既定的学习目标出发,对学习活动过程(学业水平、学习动力、教师教学方式等)及其结果所达到的状态进行衡量,由此得知的符合程度或优劣程度,包含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
学业水平:学生对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知识技能、学科思想、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学习质量标准:以基础教育阶段总体教育目标为导向,以跨越不同学科领域的公民素养模型和具体学科核心能力模型为基础的规范性成就标准。
学习水平标准:各学段学生在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方面所应达到的发展水平及程度。
课题研究在明晰概念的前提下,优先构建一个相对一致的学习质量的标准体系。测评工具和方法的研究是本课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定位了本课题研究的研究方向和体系构建思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艺术;表演;特征
中图分类号:J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2
一、表演艺术的界定
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对表演进行了全新的演绎:表演者的表演是将作品已包含的感性显现出来;创作者的表演是感性生成的过程;欣赏者的表演是协助感性呈现,并为之作证。[1]表演艺术就是结合创造性与真实性于一体的,由表演者、创作者、欣赏者三者共同作用形成的综合舞台艺术。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李贵森教授认为:表演艺术是舞台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演员同编剧、导演、音乐、美工密切合作,按照剧本所提供的规定情景和人物思想、情感、性格,运用语言和动作创造形象、体现作品内容和主题的艺术表现过程。一句话,表演艺术也就是演员通过舞台表演而完成的艺术创造。[2]
吕明先生在《表演基础》中指出:“表演艺术是综合艺术,它在客观上是戏剧、影视艺术所有表现手段,编、导、演、摄、美、灯、服、道、效、化等部分的综合;主观方面是演员本人的全身心的综合,其中有肢体、面部、声音、语言等外部的综合,还有外部要素和心理要素的综合。” [3]
可见,表演艺术是通过表演者的舞台表演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完成艺术创造,从而表现真实生活的艺术,是由表演者、创作者、欣赏者三者共同作用形成的综合舞台艺术,它自身具有表演性、创造性、不固定性、交流性、娱乐性、产品形式和生产过程的统一性等方面的特征。
二、表演艺术的三维特征
(一)经济特征
1.高风险性
表演艺术行业面临着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新产品的推出就是将生产出的新产品摆在消费者面前,没有人能确定消费者将如何评价新产品,也没有人能知道消费者是否会接受和喜爱新产品。它可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带来比生产它们高得多巨额财富,也可能会找不到认可它的买家,使生产者入不敷出。
其次,表演艺术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国内和国际的双重挑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带来的文化冲击和入侵,欠发达国家的文化趋于弱化,传统文化逐渐边缘化,导致了本民族与世界的表演艺术行业之间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此外,盗版的日益猖獗、产品时尚潮流的变化,都使得表演艺术行业面临开发新产品所冒的风险。
2.高成本和高价格
表演艺术的成本可以分解为表演场地的费用,设施及维护的固定成本和每场演出的边际成本。包括建筑构架的维护,照明、舞台管理、服装和设备施工人员等的支出,以及乐工在乐队中演奏的劳动力成本和正常工资。合唱团和公司负责人以及音响工作人员,他们的合同期限就是固定成本。每种产出都会有固定成本(布景和服装,排练时间),并有每场演出的边际成本,其中最主要的是流动艺术者和其它自由职业演员的表演费用。
鲍莫尔(1967年)认为生产力推动了整个经济中的工资上涨。上升的工资率没有伴随生产力的提高,表演艺术的劳动密集型本质导致工资不成比例地高于其他经济领域。为了保持表演艺术供应的质量和数量,成本一定会上升,价格上涨将会传递给观众,导致票价增长率将不可避免地高于一般的商品和服务。这些将在艺术组织的财政状况中导致一个“收入差距”,没有外界支持,它们将会导致一个“艺术赤字”。因此公共财政或私人慈善的补助金是需要用来确保表演艺术的质量与数量的。[4]表演艺术有自然垄断的结构,高昂的固定成本和较低的边际成本,呈现出高成本、高价格的特点。
3.逆经济增长性
从历史发展来看,现场表演艺术是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发展起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通常很难获得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它们的实际生产成本往往有稳步上升的趋向(即所谓的“成本弊病”)。[5]从表演艺术与市场的关系来看,表演艺术带有鲜明的逆经济增长的特征,即相对于其他艺术市场,生产力滞后与生产成本的逐步递增的矛盾无法解决。比如,在人力成本方面,汽车公司因为技术的提高可以通过减少人员成本的办法进行生产,但一部贝多芬的交响乐一百年前后都还必须使用同样多的演奏人员,不能因为人员工资已经翻了数十倍而减少人员,否则将会由财政赤字引发表演艺术质量和数量下降的“艺术赤字”,即为了节约演出成本,雇佣二流演员或减少演员,简化舞台布景,用预先录制好的音乐代替表演者的现场演奏等。
(二)技术特征
1.依托自身基本技术和历史传统曲目而发展
表演艺术除了具有作为上层建筑的发展规律外,还有它本身的发展规律。表演艺术的形成、发展,有它自己的过程和特点。表演艺术得以保存、发展下去,除了积极地适应社会基础的变化而变化、主动地为基础服务,以求其自身的迅速发展以外,它本身还有自己的基础,即艺术技巧、方法、派别等各种因素。表演艺术是依据其所必需的基本技术和历史传统曲目两个方面的东西而形成、保持和发展的。
2.技术和劳动力的互补性和替代性
当表演艺术使用适量的资本,运用先进的技术时,劳动力被认为是更加多产的,在这种情况下,技术和劳动力是互补的。同时,它们也可能是替代品。例如,数字技术使照明系统受计算机控制而无需手动,可用预先录制好的音乐代替表演者的现场演奏等。
3.熟练技能
表演艺术需要不同特点的高度熟练的劳动力投入。一旦帷幕拉开,现场表演艺术呈现给观众的将是视觉、听觉的盛宴。在台上,它需要技艺高超和熟练的演员,幕后需要高度熟练的乐团演奏手和指挥家,同时,一台成功的现场表演艺术也离不开幕后管理人员的辛勤付出。
4.表演技术的直接展现
表演艺术需要演员、演奏家们的现场技艺展现。利奥・布劳迪认为对演员、音乐家这些艺术家来说名声和明星效应更显着,因为这些艺术家的演技可以完美地、直接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而对文学和观赏艺术家来说,观众不能直接看到他们的创作过程,因此他们很难使观众者迷[6]。
(三)社会特征
1.包容性
一些国家的表演艺术能使人们体会到它那种不同寻常的、有世界意义的独有的艺术风貌。这正是建立在本土之上的,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艺术体现。优秀的表演艺术形式的流传,带给人们的是开阔眼界,它以交流、对照、取长补短来促进其发展。
2.文化传承性
表演艺术传承人具有三种文化功能,即保存文化遗产、再造文化产品,熔铸文化心理、塑造文化品格,传承文化传统、加强文化认同。[7]表演艺术反映了一定社会特征和民族文化,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任何国家的表演艺术都是在吸收、借鉴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立足于本民族特色发展起来的,它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是结合自身特色的提升和发展。
3.受教育影响大的文化消费资本的早期培养和积累
对表演艺术领域中的观众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显示,一个人的收入和所受的教育越多,他对艺术的兴趣就越浓,他观看表演的次数就越多。当然,人们的收入与其受教育的程度是成正比的,但所受教育程度对观看表演次数的影响绝对大于收入对它的影响。
表演艺术观众既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一旦形成也不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消失。因此,有必要在创造艺术氛围方面进行投资,特别是早期的普通教育开始,以便于积累文化消费资本,同时,需要设计长期培育表演艺术人才和艺术观众、振兴表演艺术的具体路径,以使其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期稳步发展。
4.社会阶层多层次化需求导致其发展不平衡
由于表演艺术较高的固定成本,使表演艺术在历史上一度成为昂贵的奢侈品,只有小规模观众能接受昂贵的票价。普通老百姓对高昂的门票遥不可及,只能望票兴叹。随着社会的发展,表演艺术逐渐大众化,但观众也只局限在受过艺术熏陶,有艺术修养的部分人群。再加上观众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所以,高雅层次的表演艺术呈现出小规模观众的特点。
5.消费理性化
创造性行业消费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在消费创造性产品的过程中个人所得到的一种体验和艺术水平的培养。这种过程称为“理性的消费”。[5]
人们欣赏表演艺术的数量随着花费时间和积累的表演艺术的知识和经验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我们已有的表演艺术欣赏资本能够提高我们欣赏表演艺术的效率。而已有的表演艺术欣赏资本的总量又取决于我们过去花在表演艺术欣赏上的时间,以及我们接受普通教育所做的投资。一般情况下,专业人士的收入与其受教育程度的相关系数要高于管理者们和其他高收入人群的收入与其受教育程度的相关系数。[5]
综上所述,在文化大繁荣时期,激烈的市场竞争对表演艺术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认清自身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三维特征,才能在此基础上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惠芳.杜夫海纳多维视野下“表演”的全新演绎[J].社会科学论坛,2009(9):136.
[2] 李贵森.西方戏剧表演艺术理论的现代诠释与解读[M].内蒙古大学学报,2010(3):21.
[3] 吕明.表演基础[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4] Baumol,W.(1967),‘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The Anatomy of Urban Crisi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0(2),415-26.
[5] (美)理查德・E.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艺术的商业之道[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13,167-170.
关键词:钢琴艺术;表演;时代化;个性化;民族化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114-02
钢琴表演艺术是一门理论实践性的艺术学科,它作为艺术作品的二度创作过程,是建立在遵循作曲家原意的基础上、具有表演者个性风格特点的作品再现。钢琴表演艺术学科的实践运用和音乐美学的审美观是密不可分的。
在音乐的表演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方向的运动:一是表演者把内心的精神转化为音乐,即精神变物质的过程。二是观众把这种音乐再通过大脑的理解转化为精神,即物质变精神的过程。好的表演艺术形式总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表演,积极地影响和感染观众,帮助观众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调节观众的欣赏角度和趣味。任何表演艺术的存在都脱离不了时代、个性以及民族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对钢琴表演艺术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个性、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钢琴表演艺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钢琴表演艺术除了在原有的优秀传统表演基础上要不断发展,还要考虑出新,结合不同层次群体的心理需要,从现代社会人们希望出现新事物的角度,以及对钢琴表演艺术、钢琴文化传播途径的新需求,真正使钢琴表演艺术繁荣昌盛。
一、个性化表演是钢琴表演艺术发展的基础
钢琴表演艺术据其特性及其作品的需要,表演者采用单独、侧面对观众的表演形式。这种传统的表演形式为表演者创造了一个对音乐更好地理解和阐释的艺术氛围,在突出表演者自我意识的同时,向观众传达对音乐的逻辑性和严谨性的理解;也正是这种传统的优秀的表演形式,我们才能欣赏到各种不同风格的表演。风格既表现于内容,又表现于形式,它是由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所表现出来的总体的特色。对于一首作品,表演者根据自己想表达的思想内容,选择能够反映、表达自己心理的表演形式。不同的表演形式,也是表演者风格和修养的体现。例如演奏贝多芬的《热情》,表演者除了根据作品给予指定的表现形式进行表演创作外,施纳贝尔突出了严谨、理性的古典学风;李赫特尔感情激荡,气势恢宏,风格浪漫;鲁宾斯坦呈现了温文尔雅的气质;霍罗维茨则表现了炉火纯青的技术和强烈的个性;肯普夫表现出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成熟的技巧。正是有了这些不同风格的创造,《热情》才会像钻石一样始终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价值。这对于有音乐素养的听众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在钢琴表演过程中,个性与共性不可分割地存在于一个有机整体里,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也就是说,表演者把对作品的整体理解和感情寓于他们不同的表演形式之中。作品给演奏者提供了创作的基础,但也有许多潜在的不定点和空白,给了演奏者填补、再创造的空间。演奏者就可以借助一些手段,创造另外的一种音乐审美效果,拓展音乐表演的视界和话语空间。茵格而顿指出:“像绘画那样的‘原作’在音乐中是不存在的,音乐作品本身只能提供一个多层次的未定点。只有通过一次次的音乐表演来实现一个变体。每一个变体都包含有表演者的独特创造,并使音乐作品成为表演者和作曲者共同创造的艺术复合体。”表演者在这个多层次的未定点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以及内心体验的思维活动,进行抒发人类思想感情并赋予音乐作品生命力的二度创作,尽量完善音乐意境,表现音乐情感与内容,并使其成为联结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的纽带。
钢琴表演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更应突出个性化的艺术表演形式。任何艺术如果脱离了创新与发展,就会变得苍白无力,没有生命力和活力。这就对传统的钢琴表演形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和迫切的需要,同时对表演者来说,除了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外,还要有跟上时代的敏锐头脑,来丰富自己个性化的钢琴艺术表演过程。
二、时代化表演是推动钢琴表演艺术发展的因素
“美”产生于人——主体的愿望,而主体愿望的产生则源于他的“社会性”!任何创作活动都有一定的社会性,同样,钢琴艺术的表演形式也不能脱离社会性而存在,它与时代的不断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
钢琴表演艺术传统延续下来规范化的表演模式,可以被真正有音乐修养的少数群体所接受,是“精英”“贵族”式的欣赏方式。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网络传媒等现代交流手段方式的迅速发展与改变,使钢琴音乐面对的是更多、更为广泛的群体,钢琴表演艺术应从音乐表演多元化角度,积极探索如何在表演形式以及音乐表现上使广大观众更好地接受。这也是推广钢琴音乐、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教育和音乐修养,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和享受音乐的“准精英”式钢琴音乐的推广方式。
【关键词】接受美学视域;声乐表演艺术;美学特性
声乐表演艺术是以歌唱为主、器乐伴奏为辅的一种音乐表演艺术,也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目前,我国比较流行的声乐表演艺术主要有民族声乐、美声和流行音乐等。这种音乐表演形式不但能使器乐和人声完美融合,还能将声乐作品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呈现在观众面前。在声乐表演艺术中运用接受美学的理论,不但能将声乐表演艺术的美学特性充分展示出来,还能进一步推动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提高我国声乐表演艺术者的表演水平。
一、接受美学理论的基本概述
接受美学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的文艺学教授姚斯所提出,他打破了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将美学实践细分为生产、流通和接受三个方面。接受美学在文学审美方面与传统的文学理论不同,而且欣赏的重心也发生了改变。接受美学更重视接受者的主观感受,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淡化了生产和流通方面的重视程度。在接受美学的理论下,人们将作品的创作和欣赏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体,从而增进了读者、作者和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受众的审美需求为主,加强了作品的文学创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接受美学理论变得更加完善,并被逐渐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声乐表演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要提高声乐表演艺术的美学特性,还要加强对受众艺术的欣赏能力的提升。传统的声乐艺术表演在创作过程中,只重视作品本身,忽略了受众对作品的主观感受,导致声乐艺术表演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所以,在创作声乐表演艺术作品时,要运用接受美学的理论,不仅可以提高受众的欣赏水平,还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二、接受美学理论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意义
(一)声乐表演艺术引入接受美学理论的必要性
随着声乐表演艺术的完善和发展,其在艺术领域中艺术魅力,并在艺术体系中呈现出不同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声乐表演艺术的理论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它不但促进了声乐表演艺术的健康有序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不足之处。但在传统的声乐表演艺术研究中,专家和学者研究的重点通常只是声乐艺术作品和作曲者,对于声乐表演艺术的受众几乎没有任何研究。因为忽视对受众主观感受的研究,因而给我国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而采用接受美学理论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受众进行研究,能够使创作者根据自身的欣赏感受,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从而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让更多受众喜欢和接受声乐作品。
(二)接受美学理论引入声乐表演艺术的可行性
接受美学理论引入到声乐表演艺术中,不但能够将音乐和文学融合到一起,还能为接受美学理论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声乐表演艺术和文学艺术具有相同的受众。声乐表演艺术和文学艺术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的受众都是人,而且两者创作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不同的地方在于,接受美学侧重于对受众进行研究。因为两者的受众相同,因而为接受美学理论引入声音表演艺术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声乐表演艺术和文学艺术存在相同的构成要素。接受美学产生于文学艺术,而文学艺术的构成要素主要是作者、作品和读者。声乐表演艺术的构成要素是作品、作曲家、受众和歌唱者。两者的构成要素相同,也为接受美学理论引入声乐表演艺术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声乐表演艺术
在引入接受美学理论后,声乐表演艺术为了更好地展示自身的艺术魅力,演唱者还要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在表演过程中给受众留下想象的空间。同时,演唱者还要对作品进行全面分析,掌握一定的表演技巧,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
(一)留白
留白就是在表演的过程中,给受众留出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受众对此进行艺术想象,并进行艺术填充的表演技巧。如果声乐艺术的表演者在演唱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运用留白的技术,不但能够有效激发受众的想象力,还有利于双方的互动,调动受众对声乐艺术作品欣赏的积极性。在文学创作中,留白主要侧重于对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描述,以激起读者阅读的好奇心。声乐艺术因为留白的空间比文学作品要大,演唱者可以改变表演策略,对留白艺术进行处理。常见的处理方式是通过变换高低声,营造情感变化,例如表演者在演唱过程中的高昂声音逐渐回落、声音渐渐减弱等。
(二)对话艺术
只有声乐作品、受众和演唱者三者紧密相连,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审美体系。所以,上述三要素如果要达到密切关联的目的,首先要对演唱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演唱者不仅要掌握声乐作品的表现内容,还要对声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有更深入的理解。另外,声乐表演中的演唱者要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演唱水平和丰富的舞台经验,以便在舞台表演中能够更好地与受众进行互动和对话交流。因为对话艺术在声乐表演艺术中能够起到促进受众积极参与声乐作品表演的作用。例如在声乐表演中,演唱者在表演作品的部分时可以邀请受众参与演唱,或是带动受众跟着音乐节奏打节拍等。
(三)全面观照艺术
不同受众之间的价值观念差异较大,因而在欣赏声乐表演艺术时,受众对声乐艺术作品难以形成一个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而且,受众都是以自身固有的认知去欣赏声乐作品,所以演唱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还要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对声乐艺术进行全面的观照。在声乐表演中,演唱者一方面要在受众对自身的表演进行审视时保持客观的态度,并对自己的表演进行全面考查,以便确定自己的表演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另一方面,还要进行不断的内省,对自身在舞台上的表演进行反思,从而能够及时进行改善。
四、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声乐表演艺术美学特性
(一)接受美学理论中的审美准备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影响
审美准备作为接受美学理论中受众期待审美活动时的主要动力,既是指受众对声乐表演艺术的欣赏期待,也包含了受众对声乐表演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内容。因为受众在对声乐表演艺术进行审美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同受众的审美准备也是不同的。比如,受众的审美准备影响因素有受众的受教育水平、生活经历、社会关系和审美实践等,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受众的审美能力差异会比较大。而且,即便是同一受众,在进行审美活动前的心境不同,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审美准备。所以,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审美准备对于接受活动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演唱者在进行声乐表演艺术时,还要将审美准备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并运用到具体的声乐表演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
(二)接受美学理论中的审美接受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影响
审美接受在接受美学理论中,是指受众完成对艺术作品欣赏过程的心理活动。声乐艺术作品通过演唱者的演绎,不仅能使受众为声乐作品的文艺特性所吸引,还能调动受众对作品产生欣赏的积极性,进而促使受众接受作品,并继续欣赏声乐作品。在声乐艺术表演中,文字和乐谱作为受众接受的审美对象,是演唱者激发受众对声乐作品产生欣赏热情的关键。同时,演唱者也是受众和声乐作品互动交流的桥梁。演唱者本身是声乐作品的受众和创作者,所以,演唱者在舞台上的演唱技巧和现场表演,不但能为受众带去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还能唤醒受众内心的情感流动,从而使受众在欣赏声乐作品时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审美接受可以被当作演唱者、创作者和受众者之间的心理互动交流。同时,审美接受也可以将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充分展现出来。
(三)接受美学理论中的审美留余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美学特性
声乐表演艺术是一项不同于其他艺术的艺术表现形式。受众在欣赏完声乐表演艺术后,受众与作品产生的情感共鸣以及声乐作品对受众精神意识造成的影响不会因为欣赏活动结束而停止,这种现象在文学欣赏中被称为审美留余。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受众的审美活动会不断增多,审美留余也会随之不断增加,对受众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时间的积累,受众在审美准备过程中,对声乐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同时,受众欣赏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品位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接受美学作为文学艺术发展创新的一种美学理论,不仅被应用到文学艺术创作中,还被运用到声乐表演艺术中。声乐表演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因而演唱者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要将声乐艺术丰富多彩的一面呈现给受众,同时还要在表演时兼顾感情的细腻性和表演形象的丰富性。在接受美学的视域下,声乐表演艺术不但具有很强的协调性和统一性,而且能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受众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这不仅能够使声乐表演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还能促进声乐表演艺术和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融合,进而提高我国声乐表演艺术的整体水平。
作者:王肃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超.基于接受美学视角的声乐表演艺术及其美学特征分析[J].音乐生活,2016(10).
[2]赵潇然.接受美学视域下声乐表演的艺术性研究[J].音乐时空,2015(20).
[3]付莉.从接受美学理论视域探讨声乐表演艺术的美学特点[J].戏剧之家,2015(18).
[4]陈金玲.浅析接受美学观下的民族声乐表演艺术[J].艺术教育,2015(11).
[5]李晶瑛.接受美学视域下研究声乐的表演艺术性与美学价值[J].戏剧之家,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