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工程教育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就目前的建筑工程行业发展情况来开,需要更多的技术综合型人才,而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该项需求,对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加速发展,这项学科的弊端也逐渐暴露,主要涉及施工方法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把握、知识面的宽度以及学科综合型的研究等。此外,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存在明显脱轨问题,因此,需要从建筑工程专业教学体制改革入手,提升职业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水平。
一、职业院校建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专业的职业教育阶段肩负着为我国建筑行业输送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在培养群体的确定、培养手段的制定方面都有严格要求。为了使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得到满足,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职业教育阶段,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注重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使其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重需求。因此,在职业教育阶段要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宽他们的知识体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职业教育阶段建筑工程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教学方法过于传统
传统的建筑工程专业职业教育授课模式,主要进行教科书的讲解和做练习题为主,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教学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也与学生的心理特征不相符,使职业教育阶段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所取得的效果不佳。
(二)缺乏严格的教学制度
建筑工程专业职业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学校制度的制定与配合,如果没有完善的教学制度为依托,那么教学活动就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对教学成果进行考核,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能满足岗位所需,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理想工作。
(三)过度强调理论课,忽视文化课
教育部门有明确要求,对于职业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文化课教育,学校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自身为主体,不能一味的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不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但是,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在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专业课的教学课时,都采用了减少文化课的时间来实现,这使得学生素质的培养受到严重影响,对学生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四)教师本身的水平不够高
建筑工程专业的职业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指导,师资力量的配备是提升教学的重要保障。而学校在招聘教师时,通常缺乏一套有效的考核标准。教师自身的能力若是不够,那么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学生不能接受到系统的知识体系教育,学生不能够全面的理解建筑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也不能很好的掌握建筑工程专业的相关技能,这将制约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将使学生的未来发展受到限制。
三、建筑工程专业职业教育课程的实际内容
目前职业教育阶段建筑工程专业的授课体系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迈进,主要包括以下两点内容。
(一)理论课
理论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其中基础课程主要囊括了职业道德教育、人际交往能力、技能训练等内容;而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与专业技能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日后就业打好基础。
(二)辅助软件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软件辅助教学日益兴起,这样提升了建筑专业的教学效率,如计算机辅助制图软件,改善以往人工绘制修改的不足,特别是三维绘图软件的应用,将建筑物的直观效果更好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四、建筑工程专业职业教育课程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继承传统教学方式精髓,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开展多元化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教学案例更加生动的表现出来,通过各类影像资料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氛围得到改变。比如在讲授建筑工程技术理论时,可将较为复杂的设计和施工工艺分解为教学动画,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对典型施工工艺和施工技巧有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认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观看教学视频也可以培养其缜密的思维能力。
(二)实地考察教学现场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周期性较长以及施工安全和季节性的限制,学校很难组织学生参与到某项工程的整个进程中。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对实践要求较高的课程,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程中应该将讲解和练习有机的结合到一起。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各类工程实验室得到了扩建,学生学习的场所也发生了改变,从课堂教学转移到工程实践场,由施工人员进行演练,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再根据进展情况给予适当的讲解,对于其中的难点问题可以展开小组讨论。在教学实践课程开展之前,学生要对其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有足够的掌握,实践教学完成后,学生要撰写实训报告,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获得恰当的运用。
(三)注重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践基地的建设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前提。可以对建筑工程进行模拟定位和变形测量,使接受训练的学生具备施工现场所需的测量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满足岗位的多重需求。建设建筑工程资料室,用来存放整个工程项目中所涉及的设计图纸、施工方案、规范文件等资料,为日后的查阅和审查提供方便。建立模型实践操作室,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建筑模型的搭建,加深对建筑物结构的理解;开设钢筋下料实训课,让学生充分掌握钢筋的捆扎技术以及后期的养护工作,并了解钢筋质量检验的相关内容。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培养体系
加强教师的外派培训,让教师到企业中参观,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素养。积极号召教师参与到产学研究中去,提升自身专业实践能力,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设立专门的监管体系,主要负责教师实地考察的成果和过程检测,确保工作的落实情况,针对教师的工地实践制定严格的监管程序,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五)创新教材的形式,促进教学改革
建立建筑工程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共享平台,是促进建筑工程教材全面提升的关键。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建设,上传教学资源,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加强信息化建设,鼓励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师参与到网络资源的分享中去,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在进行建筑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融入信息技术,使其更好地为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服务,全面促进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五、结语
在职业教育阶段,对建筑工程专业进行课程改革是涉及范围较广的系统性工程,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任务,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应该以建筑工程专业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为依托,选取适合学生实践的工程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全面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深化教学课程改革工作,为更好的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建筑工程人才服务,为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注入远远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习兴趣;直观教学;实践能力
《建筑工程预算》在工民建专业中较之其他专业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要学好这门课首先需要牢固地掌握其他专业课的有关知识,而现实情况是职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平常积累的知识并不充分,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教学中,让学生较好地掌握预算知识并进行操作是关键,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激发学习兴趣 促其主动学习
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我们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因为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活跃的思维,促使学生不断地思考,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降低起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职校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不如普高的学生,面对新的课程,他们有一种既想学,又怕学的心态,因此,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太高,要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并且充分讲解,采用慢镜头、小步子的手法,帮他们搭起思维的小台阶,让他们拾级而上。对于建筑工程预算,更要分步讲解,增加实例练习,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譬如在讲建筑面积计算时,先从简单的形状计算开始,让学生很快地掌握基础计算并加以运用,由此依次深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复杂的计算,学习自然有信心了,这时再拿出图纸来让他们计算建筑面积,就可以很容易办到。
增加问题情境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中要注意每次课引入任务的设计,要尽量设计一个能够满足学生好奇心的任务,将他们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并选择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教学资源。例如笔者在上第一堂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时,先准备了一套图纸,让学生欣赏一番,然后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导入,这样就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后,他们就能充分发挥学习潜能,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师生就能和谐地融为一体,进而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
注意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在授课中应注意语言的妙用,尽可能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美国《时代周刊》曾刊登著名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曾经搜集万个学生来信发现,学生喜欢幽默型的教师,这足见教师幽默的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把相声、喜剧中的幽默艺术引入课堂,不露声色地加以点拨,并使其具有善意的教育作用,从而令学生在笑声中获取知识,激趣。即使发现学生有倦怠迹象,也不要马上加以指责,而应该使用幽默的语言调动他们的情绪。此外,教师在授课环节上还要注意设置悬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中应适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而且所提的问题要能够跟实际联系起来,如在讲砼工程量计算中,当我们讲柱子的工程量计算时,可以顺便让学生先说说柱子的施工工序,由此引出柱子工程量的计算,但不忙着解释,而是先让他们自己思考,在他们经过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再作讲解,这样适时地调动学生的情绪,能把他们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
运用启发式语言,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但不能硬牵着他们走;要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过分施加压力;要指明学习途径,但不代替他们作出结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是正常的,不能急于求成。如在计算砼基础工程量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差,理解起来较困难,这时教师应该耐心引导他们,不要为了赶教学进程只顾自己讲解,用算式来代替学生的理解。要多用一些启发性的语言,以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拓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多种感官协同参与,积极活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耐人寻味的语言循循善诱,提供一些思考问题的线索,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解答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知识。
掌握学生心理,增加学习兴趣喜欢被表扬是学生重要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对其学习上的进步要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这样做会给学生极大的鼓舞。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的兴趣。如笔者曾经教过一个调皮的学生,几乎对所有课程都不太感兴趣,各门功课都很差,在课堂上经常捣乱,跟教师作对,但有一次我在课堂上提问题的时候这位学生竟回答对了,我马上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没想到那节课他听得特别认真,课后问他这节课的内容掌握得如何,他居然说听懂了,从此我就特别注意这位学生,总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表扬,也经常找他谈话,关注他的言行,慢慢地这位学生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能约束自己、主动学习、尊敬教师,其他课程也学得不错。
加强直观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在《建筑工程预算》课中,既要多利用现成的建筑作为教学参考之用,又要应用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法帮助我们解决直观上的问题。
利用现成的建筑进行教学是最直观的一种方法。如在计算砖墙、柱、梁、板、门、窗工程量时都可以教室这一建筑为参照物进行计算,这样做既方便学生观察,又方便教师讲课,更容易把问题讲清楚、讲透彻。但对于一些隐藏工程,如基础、钢筋等,除非是到施工现场,否则无法利用实物来讲解,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借助多媒体这一教学工具帮助我们解决难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变通,尽可能让教学内容直观化,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重视操作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仅有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只有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获取知识。职业教育的精髓就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一技之长,寻求到能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的职业,所以职校生必须具备较好的动手能力,才能满足生产企业的需要。如果一个学生不懂得如何去学,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那么他就没有创新能力,就会被瞬息万变的社会淘汰。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经常提醒学生多动手,勤动脑,不要完全按照教师教的方法、步骤,要大胆创新。如在《建筑工程预算》课中,在课堂里教师可以只是引导、启发、指导学生去识图,在识图的基础上来计算,而不是直接给出算式让学生去套用,给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让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思考,按教师教的方法大胆去计算,不管对错如何,对他们的努力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不强求太高的标准,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锻炼了实践能力。
在《建筑工程预算》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己主动积极的学习,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使学生对所教学科产生兴趣;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顺利地掌握知识,体验成功后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使设计的教法符合学生的学法,持之以恒地结合知识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引和训练,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钥匙,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劳凯声.教育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工程造价建筑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一、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高职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专业课程要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为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分工逐渐细化的新形势,在原土建专业的基础上分支出来的新兴专业,在课程设置的问题上必须慎重,只是在原有土木工程的课程基础上进行简单地删加,很可能成为一个“畸形”的土木专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工程造价”专业。
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建筑结构”这门课程的主要目是能够识读结构施工图,熟悉相应结构的构造要求,为今后的工程造价计量工作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围绕这一教学目的,将课本中的内容进行精选,做到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教学。《建筑结构》课程内容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和结构抗震。因此本课程主要是研究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计算方法与构造要求等问题;砌体结构主要介绍些材料的性能、受压构件的计算及混合结构墙、柱的设计;钢结构则主要介绍钢材的机械性能、钢结构的连接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上四部分每一部分单拿出来就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所以内容多,知识面广,而且这门课中公式多、符号多,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对概念、构件的破坏过程理解不清,而这些内容本身就具有连贯性,一部分学不好理解不透彻直接影响后面章节的学习效果。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由于力学基础知识较少,更是感到难学;目前适合工程造价专业学习的《建筑结构》教材较少,大多数都是把混凝土部分、砌体部分、钢结构部分、抗震部分叠加到一起,没有突出工程造价专业的特点,所以课程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如受弯构件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及其有关构造规定要着重讲解,而对于材料的设计原理则作为一般了解内容;又如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对肋形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结构内力计算和截面配筋计算等教学内容就可以简单介绍,只要求学生适当了解肋形楼盖中梁、板在荷载作用下的作用即可,而对肋形楼盖板、梁的构造要求则应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来讲授。所以在该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中,对理论计算部分可少讲,重点介绍清楚规范中的构造措施及其做法。
增加“平法”识图教学内容
识图能力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而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是其难点。但是,?由于相关专业知识的限制,?结构施工图识读能力的培养不可能在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中完成,?作为新入学的新生对建筑工程的构造还不甚了解,所以只是记忆了部分制图规则,还不能灵活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中去。平法施工图尤其如此。所以在学完建筑结构课程后,对整个建筑工程的结构形式、构造有了较清楚地认识,这时候再结合“平法”制图规则去识读施工图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因此,建筑结构课程必须将结构施工图的识读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否则,这一核心能力将出现“盲区”。教学中,我们讲授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三种结构类型房屋结构施工图的图示与识读方法,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平法施工图为主。
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技术类课程,已被实践证明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我校区还没有属于工程造价专业进行结构方面研究的实验室,而教材中的很多公式和结构的破坏过程来自于实验,这样就造成了教学中实验的缺失,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要改变这种现状唯有把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解脱出来,变被动为主动。要实现这一目标,采用模型活动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该法不同于一般的展示性课堂模型教学,其特点是学生通过模型制作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现以“建筑结构”课程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为例,来分析比较课堂讲授法与模型活动教学法的课堂组织路线、特点和效果。
1、课堂讲授法
1)课堂组织路线
介绍工程实例―构造要求―实验研究―基本假设―公式推导―公式应用举例―布置作业。
2)特点
整堂课都由教师讲解,在黑板上画图形及公式推导,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由于多根受力钢筋或构造钢筋在同一平面上,只能画出一根来表示,较为抽象,学生不便理解,特别是构造钢筋的布置和作用只有强记,学生普遍感到枯燥难学。
3)与培养目标的适应性
该法适合理论推导,对条理明晰的公式推演尤其效果较好,对本科教育较为适应。但对以培训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高专类专业,尤其是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由于对工程技术课程不要求达到设计深度,只需了解设计计算原理,更主要的是要看懂图纸,明白设计意图和施工方法。因此,若还是生搬硬套工民建专业惯用的课堂讲授法,对高职高专类工程造价专业是不合适的。
4)效果分析
该法对于公式推导部分是非常有效的,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替代。但对于其他部分教学效果不好,特别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识图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效果没有体现出来。在更复杂的梁和板的配筋设计或预算中出现的漏筋的情况更多,特别是现行平法图配筋表达方法学生更是无法下手做预算。这些现象的频繁出现与只注重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有着根本的因果关系。
2、模型活动教学法
1)课堂组织路线
介绍工程实例―照图制作梁、板模型―分析构造要求―讲解受力钢筋的计算方法―布置作业计算受力筋―按作业结果制作模型2)特点
课堂组织由教师先讲解基本要求,以学生制作模型为核心,在制作模型中理解构造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讲解理论计算作铺垫,课后学生把作业模型化进一步加深理解。
3)与培养目标的适应性
模型活动教学法是使学生在制作模型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提高的教学方法,与高职高专注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目标是相吻合的。学生制作模型的过程就是一个施工的过程、实践的过程,把实际中获得的知识再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就容易使学生达到“上手快、实际能力、操作能力强”的高职高专素质要求。
4)效果分析
从以往的经验看,学生对现场工程实习都比较感兴趣,几本没有缺席的现象,而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学生缺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可以认为学生是比较喜欢实践活动的。模型活动教学法就是一种实践活动课,因而这种教学方法较容易被学生接受,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到主动的认知。同时,制作模型的过程也是施工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学习结构知识还能学习施工知识,是一种综合训练。施工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学生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可以探索新的工艺,这对学生的探索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实实在在的。在课堂讲授法中,学生作业出现的错误问题,通过模型制作将不会发生,因为有些钢筋不可能架在空中。可以预计采用模型活动教学法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模型活动教学法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局限性,理论公式推导就不能用该法来实现。在使用该法时,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灵活应用。
模型的制作在工程上是经常出现的,大到一个城市的规划,小到一个局部建筑构造,通过模型把复杂的抽象的问题简单化、直观化是工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教学活动也是需要通过教师把复杂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简单化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两者之间有相似的地方,在教学中合理的应用模型、制作模型必将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容易理解的就是直观的知识,最难理解的是抽象知识,要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把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知识,这一过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模型来实现。
实践动手能力强是高职高专类学生素质要求的重要方面,我们一直强调要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多数情况只停留在口头上,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学方法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不能有效结合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模型活动教学法就是一种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的教学法。
加强实践教学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如带领学生深入工地参观学习可以更直观的看到施工现场的结构构造,学生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随着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紧密结合工程造价人员的岗位知识与能力要求持续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笔者针对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的部分环节,进行了初步的课改尝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增强了学生学习该课的积极性,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完善,使教学内容更合理,教学模式多元化,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宽口径、厚基础、上手快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应解.以项目开发为导向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91~93.
关键词:建筑结构 教学改革 实践
《建筑结构》课程是一门相对较难、较复杂的专业必修课,当前的《建筑结构》教材中80%左右的篇幅介绍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理论性太强,高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感到较吃力。而对于工程造价的学生来说,他们主要的工作岗位是造价员、施工员、资料员,很少有去从事设计工作的,如果按照教材并沿袭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则越来越无法适应学生的要求,也偏离了高职以工作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因此《建筑结构》这门课的改革已是当务之急,下面笔者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这几个方面来谈谈《建筑结构》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 课程目标
1.1 总体目标
通过常州凯宏铝业有限公司办公楼的安全校核与钢筋放样、常州武进区邹区镇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的安全校核与钢筋放样等项目训练,学生能完成民用框架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能正确运用规范、标准图集,能进行施工图会审,能对框架结构的安全进行校核;能按施工图进行钢筋放样以确保工程质量目标、费用目标、进度目标达到预期要求。
1.2 知识目标
1.2.1 掌握常见建筑、结构基本类型的施工图(结构平面、梁体平面配筋图、基础平面布局图)内容,并且能够将内容正确表达出来。
1.2.2 学习房屋局部节点构造的详图内容,确定其位置以及其隐藏的建筑、结构力学原因,以便于更好地应用于施工中去。
1.2.3 熟悉现场讲解施工图以及解决建筑、结构施工图错误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做简单的协调、变更方案。
2 课程内容
2.1 课程内容的选取
按照工程造价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工作任务分析实现典型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转换,通过工作过程分析实现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再通过教学过程分析实现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转换,形成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构建的思路与途径,明确课程的学习内容、能力目标、考核方法等,突出工学结合、一体化项目教学,培养学生信息收集、方案设计、组织能力。
2.2 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以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和职业素质为重点,以项目、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在学习情景设计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每个学习情境都贯穿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工作步骤。学生在完全真实(或模拟)工作情景中,通过学生间的组织合作,制定计划、工作分配、角色扮演来进行,强调工作的效率和标准化要求的执行。
以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为导向,结合建筑工程项目,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提取分解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知识,并对职业能力进行归纳,再将能力转化为学习领域。在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做到“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建筑施工信息收集、方案设计、工程预算的能力,实现培养目标与岗位能力的对接。
3 课程教法学法
3.1 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程教学由传统的注重教学的“结果”向注重教学的“过程”转变,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向“个性化”教学模式转变。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线,引导学生从多方位的知识领域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给予学生更大的思维想象空间。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按照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完整的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项目,强调“案例”和“发现”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学生在实训中心、产学研基地的职业情境中做中学,学中做,做到“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实现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同步提高。鼓励学生参加工程实践,学生通过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
3.2 学情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3.2.1 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改革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方法,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学练并重,更多地采用问答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技能模拟训练教学法等,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变单向灌输为师生互动,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2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现代教学技术,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因材施教,教学中采用现场教学、讲练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3.2.3 考核方法改革
改革考试形式和方法,转变传统的学生成绩评价方法,加强过程性考核,从考勤、识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察学生的整体素质。着重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4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下面结合一次课的教学过程谈谈在课程改革方面所做的尝试。本次课的任务是常州凯宏铝业综合办公大楼二层框架结构的楼面配筋图区域配筋判断以及安全校核,并绘制钢筋骨架的图形,每个项目部负责相邻两轴线之间的一跨梁体。学生手中已配备相应图集,教学分组也已在第一次课就完成。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①掌握现浇梁的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应用;②掌握梁中所配置钢筋骨架的组成以及受力钢筋的主要分布位置;③能够完全看懂梁的施工图;④能根据计算结果正确配置合理的钢筋;⑤能根据配筋绘制钢筋的横断面图并计算钢筋长度。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4.1 教师建立项目任务情境,明确此次具体任务要求――设计并绘制单跨梁。学生接受项目任务,记录具体任务要求,集团及子项目组内任务分配。
4.2 教师将各组的任务内容细化,现场组织学生进行板的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对应会审,告知一些设计参数,学生制定完成方案,进行个人资料查阅、汇总、分析,形成初步意见。
4.3 学生根据参考书及讨论方案进行计算,形成计算书,教师分析各组的报告。
4.4 学生根据参考书及讨论方案进行计算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形成计算书,并选配合理的钢筋。教师则以指导教师的身份询问学生的体会,对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
4.5 学生根据设计结果(尺寸、配筋)在图纸上完成梁剖面图的绘制。教师参加各任务组的检测,并对学生个人进行单独指导。
4.6 教师听取学生成果汇报,指出其中错误之处并给出相应修改意见学生则进行记录、整理、归纳各人意见,形成报告。
4.7 学生进行改错,重新详细会审,进行图纸变更,重新完成个人任务,而后再次汇总。教师参加各任务组的检测,并对学生个人进行单独指导。
4.8 教师听取学生对修改后的内容进行汇报,指出其中错误之处并给出相应修改意见。
4.9 总结本次课的内容:梁的计算及绘图要点总结 。
4.10 布置下次课内容:对所设计的梁进行钢筋放样。
5 结语
《建筑结构》作为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应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多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我们还将继续探索、总结适合我国高职教育形势的《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方法。相信通过进一步对该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对推动其他课程建设以及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和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熊森.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79-80.
[2]史华.高职建筑结构类课程与平法技术整合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9(11):28-29.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为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行业企业发展,都要求校企双方寻求合作。本文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分析其与当地装饰行业企业在产学研合作实践途径及取得的效果,并提出思考。
高职教育应如何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加快办学模式的创新,已成为全国高职院校共同探讨的重大课题。在这种背景下,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顺应高职教育改革趋势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要求,围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实践“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五位一体办学模式,把握校企合作的关键——建设紧密型基地,通过基地对招生、教学、科研、就业的辐射以及“五位”的“一体化”运作,凸显了“高职”与“特色”两大要素,促进了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全面提升,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围绕“五位一体”办学特色,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从2006年开始与金华市建筑装饰装修协会、金华市百家居装饰有限公司实践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途径。
一、合作基础
校企合作的基点在于校企双方找到恰当的利益点,只有双赢的合作才是可持续的。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寻求行业企业提供支持,同时建筑装饰行业企业自身发展要求学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提供人力支撑。
1.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寻求行业企业提供支持
职业教学与传统教学对成果的侧重有所不同,职业教学强调产品开发、作品创作、产业创新;传统教学更强调的是论文、学说、著作。即传统教育,更注重理论知识体系的学习,往往把论文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成果;而职业教育,注重技能方面的训练,强调产品开发与创造。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培养承袭历史文脉,搏击时代潮流,关注产业创新,善于市场开拓,培养能够实施现代经济品牌战略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另外,建筑装饰行业快速发展,尤其是装饰材料的不断更新,校内基地难以应对。而校外基地能够提供全景的、实真的实训条件,可以有效弥补校内基地的资金投入、更新等不足。
2.行业企业的发展要求学校专业提供人力支撑
金华是浙江中西部的中心城市,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小企业大集群、小商品大市场”的区域特色经济。这种经济特色迫切需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更需要地方高校强力的人才与科技实力支撑。从金华当地建筑装饰装修企业情况来看,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外地进驻金华市的分公司,如浙江九鼎、广州星艺等。这些装饰公司相对实力较强,设计施工队伍齐全,在金华本地装饰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二类是金华市本地企业,如百姓、百家居、广华等,这些可以说是金华市区的装饰公司里面的明星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三类是小型公司,数量多,但设计施工力量相对薄弱,业务不够稳定。金华市百家居装饰有限公司属于上述的第二类企业,集装饰设计、施工、材料销售于一体,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公司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急需专业人才支撑,热切希望与学校合作。
二、合作途径
1.联合成立研发中心,促进产研合作
金华市装饰装饰设计研发中心是由金华市装饰装修协会、金华市百家居装饰有限公司和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联合成立的一家建筑装饰设计研究机构。主要面向金华地区高端建筑装饰设计市场,引领当地装饰设计时尚,提升金华装饰行业设计水平,为地方装饰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学院委派专业骨干教师负责运作,并负责基地学生实训管理。另外,中心选拔优秀学生参与技术服务。研发中心为师生参与技术服务、校企产研合作搭建了平台。
2.以实际工程为教学载体,以赛促学
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学院专业教师同基地技术骨干多次协商,决定增加室内设计平面布置、效果图制作两个专题实训,强化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和图纸表现能力。以实际工程项目进行实战演练,每天安排教师对学生练习进行讲评,每周进行设计竞赛,评选出最佳方案,由企业给予适当的奖励,以赛促学,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邀请基地、协会领导及专业技术人员开设水电专业知识讲座、法律法规讲座及金华装饰行业规定等专题讲座,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并增进对金华本地装饰行业的了解。
3.采用工作室制,兼职教师参与指导
参照公司运作模式,将学生分成六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安排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及学院专业教师担任实训指导教师,负责本工作室学生的实训开展。每个工作室10名学生,保证充足的指导,增强实训效果。学生真枪实弹地进行实训,改变学校里“假题真做”的模式,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工作室小组协作,以好带差,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实践效果
1.针对性开展实训,拓宽专业知识面,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
原有学校教学侧重方案设计、轻材料与施工。现在实训内容调整后,强化了原先相对薄弱的环节,拓展专业知识面。授课地点改变,学生有新鲜感,不同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公司的项目运作给学生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和动力。
2.设计、材料、施工一体化实训,教学内容更具实战性
学生在学校里把每次设计课题仅是当作作业来做,态度不够认真、积极,有些学生甚至是应付。而现在在实训基地,是在完成指导老师布置的实际工程项目内容,做好了便能够付诸于实施的设计,真正能够做到零距离实训。学生能够接触到承接业务、客户洽谈、现场量房、方案设计、与客户沟通、材料确定、合同签订及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由于学校内部条件限制,只能侧重于设计方案的训练,建筑装饰材料和施工等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在实训基地有设计中心、装饰材料展示中心,学生可直接参观装饰材料,并可向业务员了解材料知识。另外,基地安排学生到施工现场参观学习,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与管理。
3.增强学生对企业认可度,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学生在实习期间,参与装饰项目运作,了解企业文化,学生对企业有了认同感;表现优异的学生将留在公司就业,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企业得到了实惠,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忠诚度。
四、实践反思
1.基地选择是关键
要实施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寻找合适的校外基地是关键。金华市百家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集设计、施工、材料于一体,且与金华市装饰装修协会合署办公,同时设立了中装协培训中心浙中培训站。这些优势集聚为我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进驻基地实训提供了必要条件。纵观金华市当地装饰公司,没有第二家可以具备如此条件。
2.校企互赢是前提
校企双方合作的前提是互赢。百家居之所以愿意同学院合作,重要的前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看到学院专业教师力量,在金华当地装饰设计市场暂没有优秀的设计师,而学院专业教师具备优势,可以为企业充实设计力量,并作为极佳的宣传优势。二是学生在基地实习期间,企业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察培养,为补充企业设计队伍做好准备。学生培训考证能够为企业带来部分利润。而学院层面,为专业教师提供了实践平台,为学生实训和技能提升搭接了舞台。校企双方真正意义上互动双赢。
3.长效机制是难题
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企业难以长期为学校提供优越的实践平台。加上专业教师教学任务重,也难以保证足够的时间到企业办公。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每届学生约100人,全部进入校外基地实训,难以保证有效指导和实际工程项目的参与,学习动力会随时间推移慢慢减淡。另外,学生每天从学校到企业上下班交通和中餐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学生有些抱怨。我们建议,学院配备必要的实训教学经费,用于学生交通等补助。另外,可考虑选择部分学生进入基地实训,这样可有效保证实训指导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王联翔.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18):30-31.